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建筑施工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建筑施工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作为“五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之一的触电事故在建筑施工伤害事故中占有一定比例。
因此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和安全施工的基础。
了解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是解决施工用电安全的基础。
以下是本人结合自己的安全监督工作,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事故原因和预防的浅要分析。
1.触电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我们来了解触电对人体如何伤害的。
人体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和电流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危险。
即由通过人体的安全电量Q=I*T来确定,一般为50MA.S。
其危险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摆脱-室颤①感知阶段。
由于通入电流很小,人体能有感觉(一般大于0.5Ma),此时对人不构成危害;②摆脱阶段。
人手握电极触电时,人能摆脱的最大电流值(一般大于10Ma),此电流虽有一定危险,但可以自己摆脱,所以基本也不构成致命的危险。
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导致抓紧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
③室颤阶段。
当电流不大于50MA,电流持续时间在1S以内时,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颤动。
虽然低于50MA.LS不会发生触电致死的后果,但也会导致触电者失去知觉或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随电流加大和触电时间延长(一般大于50MA.LS),将导致发生心室颤动,如果不立即断开电源,将会导致死亡。
所以心室颤动是人体触电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了解触电危害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中用30MA.s作为电击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的正确性,更好的了解施工用电漏电保护器的选用依据。
2.施工触电事故的种类和特点(1)施工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人直接碰到了带电体或者接触到因绝缘损坏而漏电的设备,站在接地故障点的周围,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施工临时触电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1)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触电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此类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

触电事故规律及其原因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千家万户, 农电事业也随之迅猛发展, 农村用电量急剧增大。
这本是好事, 然而, 由于多种不利因素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减少因触电事故引发的经济赔偿官司, 作为电力部门应当研究触电事故的规律, 以便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统计分析, 从发生率上看,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低压电气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 一般人员与低压设备触机会较多, 且又相对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2)农村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农村设备简陋, 安全用电知识普及也比较差。
(3)六、七、八、九月份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多汗, 触电危险性较大; 还由于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以及这段时间某些地区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 以致触电事故多。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 工作条件较差, 容易发生故障,而且不少是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电气接头、插销、开关等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 电气可靠性也较低, 尤其是乱拉乱接更容易出现故障, 造成人身触电。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由于这些行业存在潮湿、高温的生产场所, 移动式电气设备和金属设备多。
(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 电气安全知识又相对不足。
(8) 误操作事故多: 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不够、违章作业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
造成触电事故的具体原因有: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等。
由于电气线路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会直接造成触电故事; 由于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不当, 绝缘损坏而漏电, 又没有有效的安全措施, 也会造成触电; 接线错误, 特别是插销座接错线, 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 由于操作失误, 带负荷拉刀闸, 未拆除接地线合刀闸等均会导致电弧引起触电; 检修工作中,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不完善, 误入带电间隔、误登带电设备、误合开关等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等。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人体触电总是发生在突然的一瞬间,而且往往造成严峻的后果。
因此把握人体触电的规律,对防止或削减触电事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
依据对己发生触电事故的分析,触电事故主要有以下规律:1、季节性一般来说,每年的6月至9月为事故的多发季节。
就全国范围内,该季节是酷热季节,人体多汗、皮肤潮湿,使人体电阻大大降低,因此触电危急性及可能性较大。
2、低压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在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中,低压设备占绝大多数,而且低压设备使用者广泛,其中不少人缺乏电气平安学问,因此。
发生触电的几率较大。
3、移动式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由于移动式设备常常移动,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电源线磨损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移动式设备一般体积较小,绝缘程度相对较弱,简单发生漏电故障。
再者,移动式设备又多由人手持操作,故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4、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触点事故多电气触头及连接部位由于机械强度、电气强度及绝缘强度均较差,较简单消失故障,简单发生直接或间接触电。
5、农村用电触电事故多由于农村用电设备较为简陋,技术和管理水平低,而且目前一般农村用电工作环境较恶劣,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6、临时性施工工地触电事故多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峰期,处处都在开发建设,因此临时性的工地较多。
这些工地的管理水平凹凸不齐,有的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电源线路较为混乱,故触电事故隐患较多。
7、中青年人和非专业电工触电事故多目前在电业行业工作的人员以年青人员较多,特殊是一些主要操,这些人员有不少往往缺乏工作阅历、技术欠成熟,增加了触电事故的发生率。
非电工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电气平安常识,盲目地接触电气设备,当然会发生触电事故。
8、错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由于一些单位平安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管理不严,电气设备平安措施不完备及思想教育不到位、责任人不清晰所致。
了解和把握触电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防止事故的发生,做好用电平安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触电原因和急救措施

触电原因和急救措施触电是指人体与电流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产生的电流通过人体的现象。
触电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以下几点:1.电气设备漏电:当电气设备绝缘出现损坏或老化,电流就会通过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导线泄漏到周围环境中,造成接触电流。
2.不正确或不安全的用电行为:插头接触不良、电线裸露、电线搭接等不安全的用电行为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3.电闪雷击:在雷雨天气中,人体处于露天环境下容易遭受到雷电的直接击中。
4.电网故障:电网设备或配电系统产生故障,例如短路、过载等,导致大电流通过人体。
在发生触电事故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挽救生命。
下面是常见的触电急救措施:3.判断伤势:触电后的伤势程度可能因电流强度、持续时间和触电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评估触电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血液循环情况。
4.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触电者可能还会带有电流,直接接触可能会危及自己的安全。
如果触电者仍与电源相连,应该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的非导电物质(如垫板、棍子等)与触电者分离。
5.进行心肺复苏:触电事故中,触电者的心脏骤停较为常见。
如果触电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CPR),给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疗人员到达。
6.注意保暖和安抚:触电者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皮肤烧伤,可以使用清洁的、湿润的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同时,要保持触电者的体温,用厚毛毯或保暖设备覆盖,避免过度移动和搬动。
7.不做自行处理:触电后的伤势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藏性,不能自行忽视或处理,应等待医疗人员进行专业检查和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触电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少伤害和风险,但预防触电事故才是最为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正确教育儿童和员工,增强他们的电安全意识,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

触电事故及防护技术第一节触电事故的产生与原因一、触电事故当接触带电部位或接近高压带电体时,因人体有电流通过而引起受伤或死亡的现象称触电,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指电流对人的心脏、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造成的伤害,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触电死亡多数系电击所致。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烧伤、金属溅伤、电烙印等。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电流的大小、频率、通过途径、持续时间及触电者本身的情况有关。
一般来说,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时危险也越大;电流流过心脏和大脑时最为危险;20-300赫兹的交流电(包括50赫兹的工频电流)危害较大,而直流电和高频电流的危害相对稍小;男同志、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抵抗能力较强,而妇女、儿童或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结核病症的人对电流抵抗能力要差。
对于工频交流电,人体流过1毫安左右电流,就会有麻刺感觉;流过10毫安的电流,就会产生痉挛剧痛,但可摆脱带电体;电流达到30毫安,便会产生麻痹、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已不能自主摆脱电源;电流达50毫安以上,就有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而致命。
通过人体的电流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当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人体电阻与皮肤表面接触面积和身体素质有关,一般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到几十千欧;当潮湿或出汗时,电阻可降至800欧以下;当人处于水中时,人体电阻最低,可降至500欧,此时触电危险性最大。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可将触电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站在地上或其它导体上,身体一部分接触到带电线路的其中一相的触电方式称单相触电。
若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此时人体将承受相电压的危险,若线路对地绝缘,即中性点不接地,则电流将通过人体、大地及线路的对地电容和绝缘电阻流回电源,当电容较大或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下降时,也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事故中大多属于单相触电。
当人体同时触及线路的两相导体时,引起的触电称两相触电,因人体承受线电压的作用,这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触电事故的分布是具有规律性的。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为制定平安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触电事故发生率供应了有效依据。
依据国内外的触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触电事故的分布具有如下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一年之中,二、三季度是事故多发期,尤其在6~9月份最为集中。
其缘由主要是这段时间正值酷热季节,人体穿着单薄且皮肤多汗,相应增大了触电的危急性。
另外,这段时间潮湿多雨,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所降低。
再有,这段时间很多地区处于农忙季节,用电量增加,农村触电事故也随之增加。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低压触电事故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缘由主要是低压设备远多于高压设备,而且,缺乏电气平安学问的人员多是与低压设备接触。
因此,应当将低压方面作为防止触电事故的重点。
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设备常常移动,工作条件较差,简单发生故障。
另外,在使用时需用手紧握进行操作。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在电气连接部位机械坚固性较差,电气牢靠性也较低,是电气系统的薄弱环节,较易消失故障。
5.农村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用电条件较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平安学问缺乏等。
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这些行业存在工作现场环境简单,潮湿、高温,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使触电事故相对较多。
7.青年、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人员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人员是设备操作人员的主体,他们直接接触电气设备,部分人还缺乏电气平安的学问。
8.误操作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防止误操作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不完备造成的。
触电事故的分布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肯定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对电气操作人员来说,高压触电事故反而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而且,通过在低压系统推广漏电爱护装置,使低压触电事故大大降低,可使低压触电事故与高压触电事故的比例发生变化。
上述规律对于电气平安检查、电气平安工作方案、实施电气平安措施以及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管理等工作供应了重要的依据。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触电事故的原因: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
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
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
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
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
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
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
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一、触电原因分析据多年来的触电事故统计分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电线附近放风筝;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低压架空线折断后不停电,用手误碰火线;光线不明的情况下带电接线,误触带电体;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儿童在水泵电动机外壳上玩耍、触摸灯头或插座;随意乱动电器等。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时碰触有电导线;在高压线路下修造房屋接触高压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接触高压线等。
带电换电杆架线;带电拉临时照明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换行灯变压器、搬动用电设备;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等。
3、设备不合格高压架空线架设高度离房屋等建筑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距离,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小;高低压交叉线路,低压线误设在高压线上面。
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好裸露在外;人触及不合格的临时线等等。
4、维修管理不善大风刮断低压线路和刮倒电杆后,没有及时处理;胶盖刀闸胶木盖破损长期不修理;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水泵电动机接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等。
5、偶然因素大风刮断电力线路触到人体等。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应当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电气规程,采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二、触电事故规律1、触电事故有明显季节性据统计资料,一年之中第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的事故最集中。
主要原因是,夏秋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人体电阻降低,易导电;天气炎热,工作人员多不穿工作服和带绝缘护具,触电危险性增大;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增多。
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所占触电事故比例要大于高压触电事故。
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接触机会多;设备简陋,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群众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但是,这与专业电工的触电事故比例相反,即专业电工的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编号:AQ-JS-0027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laws of electric shock accidents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触电原因分析据多年来的触电事故统计分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电线附近放风筝;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低压架空线折断后不停电,用手误碰火线;光线不明的情况下带电接线,误触带电体;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儿童在水泵电动机外壳上玩耍、触摸灯头或插座;随意乱动电器等。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时碰触有电导线;在高压线路下修造房屋接触高压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接触高压线等。
带电换电杆架线;带电拉临时照明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换行灯变压器、搬动用电设备;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等。
3、设备不合格高压架空线架设高度离房屋等建筑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距离,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小;高低压交叉线路,低压线误设在高压线上面。
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好裸露在外;人触及不合格的临时线等等。
4、维修管理不善大风刮断低压线路和刮倒电杆后,没有及时处理;胶盖刀闸胶木盖破损长期不修理;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水泵电动机接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等。
5、偶然因素大风刮断电力线路触到人体等。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应当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电气规程,采用合格的电气设备,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触电事故原因

触电事故原因从大量的触电事故分析及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出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一)触电事故的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二)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较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等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变压器和总开关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
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的较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事故占总触电事故的70%以上。
低压系统触电事故大多数是电击造成的,按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电击:单线电击、双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
单线电击是人体站立地面,手部或其他部位触及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是人体不同部位触及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相带电导体造成的电击,双线电击的危险性大于单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是人的两脚处在对地电压不同的两点造成的电击。
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事故原因与规律

常见的触电类型和触电事故原因与规律(1)家庭电路触电类型:①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碰到火线;②双线触电:人同时碰到火线和零线.(2)高压电路触电类型:①高压电弧触电:人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带电体和人之间发生放电现象;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头落到地上,地面上与线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电压,当人走近导线时两脚之间有电压.1、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如带电拉高压隔离开关;用手触摸破坏的胶盖刀闸;儿童玩弄带电导线等。
(2)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而接触高压线;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或运输大型货物,施工工具和货物碰击高压线;带电接临时照明线及临时电源;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携带式照明灯使用的电压不符合安全电压等。
(3)电气设备不合格如闸刀开关或磁力启动器缺少护壳而触电;电气设备漏电;电炉的热元件没有隐蔽;电器设备外壳没有接地而带电;配电盘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使配电盘前后带电部分易于触及人体;电线或电缆因绝缘磨损或腐蚀而损坏;在带电下拆装电缆等。
(4)维修不善如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未能及时修理;胶盖开关破损长期不修;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偶然因素如大风刮断的电线恰巧落在人体上等。
从以上触电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偶然因素外,其他的都是可以避免的。
2.触电事故的规律(1)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而且6至9月最集中。
这与夏秋季多雨、天气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有关。
(2)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泛,与人接触机会多,加工低压设备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等。
低压触电事故主要发生在远离变压器和总开关的分支线线路部分,尤其是线路的末端,即用电设备上,包括照明和动力设备。
其中属于人体直接接触正常运行带电体的直接电击者要少于间接触及者,即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事故的较多。
电气事故概要、类型及触电事故分布规律

电气事故概要、类型及触电事故分布规律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
掌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事故的分类情况,对做好电气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器事故概要众所周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社的进步和文明。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用电的同时,如果对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控制和管理不当,防护措施不利,在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将会发生异常情况,造成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电气事故危害大电气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造成人员的伤亡。
发生事故时,电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烧伤或烫伤;电能脱离正常的通道,会形成漏电、接地或短路,构成火灾、爆炸的起因。
电气事故在工伤事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
2.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由于电既看不见、听不见,又嗅不着,其本身不具备为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
由电所引发的危险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识别和理解。
因此,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潜移默化。
也正因为此,给电气事故的防护以及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带来难度。
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电气事故并不仅仅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等,在一些非用电场所,因电能的释放也会造成灾害或伤害。
例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等,都属于电气事故的范畴。
另一方面,电能的使用极为广泛,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不论是科研还是教育文化部门,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娱乐休闲场所,都广泛使用电。
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哪里就必须考虑电气事故的防护问题。
4.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一方面,电气事故的机理除了电学之外,还涉及许多学科,因此,电气事故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电学,还要同力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电工安全技术

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电气事故的种类一、电气事故的种类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电气事故主要包括触电事故、电磁磁砀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电路的故障。
1、触电事故2、电磁场伤害事故3、雷电事故4、静电事故5、电路故障二、触电事故种类触电一般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
由于人体触及带电体,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即电击和电伤。
1、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乃至危及人的生命。
在低压系统,在通电电流较小、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电时间较长、通电电流更小的情况下,窒息民也会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
通常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而言的。
按照人体触电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2、电伤电伤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
电伤多见于机体外部,而且往往在机体上留下伤痕。
电伤与电击相比较,严重程度低一些。
第二节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一. 触电事故的原因1、缺泛电气安全知识;2、违反操作规程;3、设备不合格;4、维修不善;5、偶然因素。
通过调查,发生触电事故的重点线段一是支线上,二是线路末确,即用电设备上。
二. 电击电击分为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
直接电击是指人体、有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而间接电击是指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
因此前者可行为正常情况下的电击,后者也叫故障情况下的电击。
三、触电事故的规律根据分析,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1、季节性明显:一年之中二、三季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集中。
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3、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4、青年人和中年人触电事故多。
5、单相触电事故多。
6、“事故点”多数发生在电气联结部位。
7、事故多数是二个以上因素构成。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触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触电事故的原因: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
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
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
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
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
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
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第 2 页共 5 页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案例分析

触电案例分析
触电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发生在家庭、工作场所或者其他公共场所。
触电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对于触电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触电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考虑触电事件的发生原因。
触
电事件通常是由于电气设备的故障、不当使用或者维护不当而引起的。
其次,需要分析触电事件发生时的环境和条件,比如是否存在漏电情况、是否有绝缘不良等因素。
最后,还需要对触电事件后的处理和救治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急救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
在进行触电案例分析时,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比如《安全生产法》、《电气安全规范》等,以便对触电事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触电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触电案例分析的结果将为预防触电事件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触电事件的深入
分析,可以找出触电事件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比如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以减少触电事件的发生。
总之,触电案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触电事件的发
生原因和规律,为预防触电事件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减少触电事件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体触电

人体组织中有60%以上是由含有导电物质的水分组成,因此,人体是个导体,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触电时电流对人身造成的伤害程度与电流流过人体的电流强度、持续的时间、电流频率、电压大小及流经人体的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
关于人体触电分析人体为什么会导电?因为人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以及金属粒子,尤其是血液中铁元素含量最多。
另外还包含了许多其它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粒子。
也可以这样说,人体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大化学分子有机体。
如果人体接近电场的两个正负端点时,人体中的导电粒子就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形成电子流。
我们知道,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会受到电场力的激发作用而脱离原子核的电场束缚而溢出轨道,也就形成了电子的游离态。
此时,失去电子的核外电子轨道就会出现空穴,因为电场的正端呈现为正电位,电子呈现为负电荷,所以电子就会向正电位端移动。
在电场作用下,电子的溢出和电子轨道的空穴是连续产生的,而其它溢出的电子则会在原子核电场力的引力下前来补穴,补穴后又会受电场的激发而继续出现空穴。
这样,也就同等于原子的空穴在移动,电子的不断溢出,又不断的形成空穴。
在我们的物理教科书中,已经讲明了导体的导电是由于原子的空穴移动形成的电子流。
简单说来,导体中的电子流就是由金属原子核外层电子的飘逸而形成的空穴移位。
电子的漂移方向为正电位端,而原子中的空穴再由下一个原子中的电子来补穴,也形同于原子的空穴在向电场的负端移动,这也是电工学中所表述导电回路中的电流流动。
人体中的电流运动方式较为复杂,因为人体不是纯导电体,身体中的水分子一般来讲不参加导电,但在高电场的作用下也会激发水分子成为电离子而导电,对于一般电场来说,只有水中的杂质和金属部分参与导电,所以人体导电就会破坏人体细胞的分子结构。
不论是金属导电还是生物细胞导电都会产生电子移动中的能量释放,电子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则会以热作用形式表现出来。
电气事故概要类型及触电事故分布规律

电气事故概要、类型及触电事故分布规律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研究和管理的对象。
掌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事故的分类情况,对做好电气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器事故概要众所周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社的进步和文明。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用电的同时,如果对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控制和管理不当,防护措施不利,在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将会发生异常情况,造成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电气事故危害大电气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造成人员的伤亡。
发生事故时,电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烧伤或烫伤;电能脱离正常的通道,会形成漏电、接地或短路,构成火灾、爆炸的起因。
电气事故在工伤事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
2.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由于电既看不见、听不见,又嗅不着,其本身不具备为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
由电所引发的危险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识别和理解。
因此,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潜移默化。
也正因为此,给电气事故的防护以及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带来难度。
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电气事故并不仅仅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等,在一些非用电场所,因电能的释放也会造成灾害或伤害。
例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等,都属于电气事故的范畴。
另一方面,电能的使用极为广泛,不论是生产还是生活,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不论是科研还是教育文化部门,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娱乐休闲场所,都广泛使用电。
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哪里就必须考虑电气事故的防护问题。
4.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一方面,电气事故的机理除了电学之外,还涉及许多学科,因此,电气事故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电学,还要同力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触电事故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一、触电原因分析
据多年来的触电事故统计分析,触电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电线附近放风筝;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低压架空线折断后不停电,用手误碰火线;光线不明的情况下带电接线,误触带电体;手触摸破损的胶盖刀闸;儿童在水泵电动机外壳上玩耍、触摸灯头或插座;随意乱动电器等。
?
2、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带负荷拉高压隔离开关;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线路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时碰触有电导线;在高压线路下修造房屋接触高压线;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接触高压线等。
带电换电杆架线;带电拉临时照明线;带电修理电动工具、换行灯变压器、搬动用电设备;火线误接在电动工具外壳上;用湿手拧灯泡等。
?
3、设备不合格?
高压架空线架设高度离房屋等建筑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距离,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小;高低压交叉线路,低压线误设在高压线上面。
用电设备进出线未包扎好裸露在外;人触及不合格的临时线等等。
?
4、维修管理不善
大风刮断低压线路和刮倒电杆后,没有及时处理;胶盖刀闸胶木盖破损长期不修理;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水泵电动机接线破损使外壳长期带电等。
?
5、偶然因素
大风刮断电力线路触到人体等。
?
为了避免触电事故,应当加强电气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电气规程,采用
合格的电气设备,经常保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二、触电事故规律?
1、触电事故有明显季节性?
据统计资料,一年之中第二、三季度事故较多,6~9月的事故最集中。
主要原因是,夏秋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人体电阻降低,易导电;天气炎热,工作人员多不穿工作服和带绝缘护具,触电危险性增大;正值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增多。
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所占触电事故比例要大于高压触电事故。
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接触机会多;设备简陋,管理不严,思想麻痹;群众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但是,这与专业电工的触电事故比例相反,即专业电工的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
?
3、触电事故因地域不同而不同
据统计,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农村用电设备因陋就简,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4、触电事故“因人而异”
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临时工等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这些人多是主要操作者,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另一方面多数操作者不谨慎,责任心还不强,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比较欠缺等。
?
5、触电事故多发生在电气连接部位
统计资料表明,电气事故点多数发生在接线端、压接头、焊接头、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头、插座、控制器、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
主要原因是,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
6、触电事故因行业性质不同而不同?
冶金、矿山、建筑、机械等行业由于存在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或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因此,触电事故较多。
7、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在设备和电源处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而且经常在人的紧握之下工作,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
?
8、违章作业和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
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规章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备、操作者素质不高造成的。
?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且经常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死亡率较高。
触电事故有一些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对于安全检查和实施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安排其他的电气安全工作有很大意义。
触电事故的发生,情况是复.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