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江苏专用新攻略总复习练习:第十四章 第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 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学案新人教版
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28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了解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内容、原则和重点3.结合实例,提出荒漠化综合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概念与表现读景观图片(图28-1),完成下列问题。
图28-1(1)概念: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现象,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和。
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读西北地区图(图28-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图28-3),完成下列问题。
图28-2 西北地区图图28-3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1)西北地区的范围①从地形区看: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A 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 B 高原,C 、D 盆地和E 盆地等。
②从行政区划上看: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③从气候上看: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自然特征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
西部以贺兰山为界东部海陆位置距海距海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辽阔坦荡的高原气候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有的不足50 mm,属和区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上,属区草场载畜量低高自然景观大片的沙漠和戈壁温带草原农业特色绿洲农牧业灌溉农业、草原畜牧业(3)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表现①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
③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季节,有利于风沙活动。
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读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示意图(图28-4),完成下列问题。
图28-4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高考总复习《选考地理》第十四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不注意环保 开发区
沙化
二、荒漠化的 5 大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措施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 土壤盐碱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 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 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 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2019·嘉兴模拟)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生的强沙尘天气,影响 到了整个华北地区。结合此次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示意图, 完成 3~4 题。
3.关于该现象形成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
B.产生大风或强风等天气现象,是其形成的动力
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1.导致新、旧桥路面积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透风护栏增加了进入桥面的沙量 B.不透风护栏阻滞沙流 C.平面路基减弱风速 D.阶梯状路基增强风速
2.拆除芦苇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B.扩大路面驾驶视野 C.降低桥面道路的维护成本 D.增加光照,减轻冻土厚度
() ()
解析:第 1 题,差异表现在新桥桥面风沙堆积严重,而旧桥不 明显。图示护栏、路基两桥明显不同;旧桥护栏透风而风速 较大,不易产生风沙堆积;而新桥为不透风护栏,沙粒容易 在桥面堆积;同时新桥为阶梯状路基,降低了风速,加剧了 沙粒堆积。第 2 题,由图示风向、沙障、桥梁位置,可看出高 立的沙障会减小桥面风速,加重沙粒在桥面的堆积,故拆除 沙障的目的是增强通过桥面道路的风速。 答案:1.B 2.A
2.保护湿地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 和区域的 可持续发展 。
新教材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40讲流域内协调发展学生用书
第40讲流域内协调发展[课程标准]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知识体系导学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由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2.流域特点3.水资源协作开发(1)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2)协作开发的必要性4.流域统筹管理的措施【思考】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二、黄河的调沙减淤 1.实施背景(1)河流特征:河流 。
(2)存在问题⎩⎪⎨⎪⎧黄土高原: 严重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高2.目标⎩⎪⎨⎪⎧侵蚀区——减少入河堆积区——减少河道3.主要措施(1)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2)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①通过修建 ,对河流中的大量泥沙进行拦截,实现河流 的目的。
②利用水库蓄水,适时放水,人为制造可控 ,对下游河道实施 ,将下游河道中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思考】 分析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的原因。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1.调配背景2.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1)问题(2)3.提升关键能力——能力突破掌握解题技法关键能力一说明流域内部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典题精研[典例1] [全国卷Ⅱ,36(2)(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
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
如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1)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
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
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5分)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增加生物多样性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2)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练习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讲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基础巩固组](2017·秦皇岛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解析:第1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部分区域为荒漠景观,只在⑤地出现草原景观,说明该地水源充足。
第2题,①处降水量达到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仅考虑降水量,治理此处的荒漠化可以考虑种树,②③处降水量介于200mm到400mm之间,该地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种草,④处降水量小于200mm,属于干旱地区,水源缺乏,不适宜种草。
答案:1.B 2.C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B.bC.c D.d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3题,由图不难发现,枯枝落叶源于植物体a,a的养分来自b土壤,d表示雨水淋溶作用造成的养分损失情况,c表示供给养分。
高考地理 第十四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全国通用)
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考点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15·江苏地理,21~22)“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B.经营手工业作坊C.去速食店就餐D.建大型游乐场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国际慢城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骑单车出行可保护环境,经营手工业作坊利于传统手工业发展,A、B项正确;而国际慢城无快餐区和环境质量好等不可能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C、D 项错误。
第2题,仔细分析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和国际慢城的特征可知,该村农业应大力提倡发展以手工业为特点的传统农业,不宜发展以机器作业、集约型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A、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后,出现了以旅游观光、休闲等为主的服务业并出现了果园等经济作物种植,故BD项正确。
答案 1.AB 2.BD(2014·浙江文综,5~6)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读表,完成3~4题。
3.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4.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第3题,仔细读图表可知,人均GDP水平自高到低依次是浙江、黑龙江、青海、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自高到低依次是河南、黑龙江、浙江、青海,可以看出人均GDP水平越高,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说法错误,A项错。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章第1讲区域环境与发展ppt课件
3.(2018南通、泰州一模,25)这些地区石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A.雨水丰沛而集中 B.岩层破碎
C.岩溶地貌广布
D.河流径流量大
( AC )
解析 AC 据图分析可知,我国石漠化土地占比大的省份主要是云 南、贵州、广西、广东、重庆等,这些地区是我国雨水丰富而集中、岩
溶地貌广布的地区。
命题视角三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的防治措施 下图为河南省南阳市某地石漠化景观,这些石漠化区域的地表植被遭到 破坏,岩石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同时由于缺少植被来涵养水 源,已引发不同程度的干旱,导致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人畜饮水困
命题视角一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的分布 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 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 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 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稳定,抵御灾害能力较弱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 黄土层极易受流水侵蚀
降水 不均匀性 自然灾害 频繁
多发性
①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②多暴雨 易造成水土流失 地处自然灾害频繁多发地区,滑坡、塌陷、 加剧水土流失 泥石流时有发生
(2)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且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
第1讲 区域环境与发展
考纲呈现
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 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 护措施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本
考点二 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为例
讲
考点三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编第十四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发展课件
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区域差异是__区__域__关__联__的基础。
(3)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
D.以红壤为主
答案:3.A 4.B 5.A 解析:第3题,尼豪岛的等高线稀疏,地形较为平坦,且无人居住,A 对。第4题,发生该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区位于东北信风带,尼豪岛位 于考爱岛的背风地带,B对。第5题,夏威夷各岛是火山岛,是火山喷发的 岩浆冷凝形成的,自然景观的共同之处是多熔岩荒漠,A对。
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__发__展__方__向__。
3.区域要素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各自包括哪些要素? 提示:①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②人文要素:包括人口、文化、经济等。
演绎法学习
命题视角(一) 区域与区域特征分析
1.正确理解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区域是人们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地理空间单元。其具有以下特征: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地名常与地理环境有关,是地理要素的表 现,所以,地名中的“河”代表水文;“梁”是一种地貌类型,故“梁” 代表地貌;“柳”是指柳树,故代表植被。第2题,据题干可知,甲、乙两 地区地名中都有“河”“沟”“湾”出现,说明两地区地理环境曾经相似, 均为河流较多的地区。但从图中可知,现在的乙地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 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解析:第4题,广东省冬季盛行西北风,瑶寨所处地区海拔较高,冬季 气温较低,为减轻冬季风的影响,大门应朝向东南。图中东南地势较低, 大门朝东南开便于人们出行。第5题,图中瑶寨位于海拔800~850米的山坡 上,因此耕地面积有限;图中瑶寨位于山地东南坡,其东南侧为河谷,瑶 寨位于河谷旁边的高地上,可以防止山洪;同时易守难攻;其西北侧有山 地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因此寒潮少见。故选D。第6题,丰衣足食体现 的是生活水平,与古寨的保护无关,故选D。
江苏专用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能源资源的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国的经济中心,高消费人口集中,是最直接的客源地,国内其他地区也成为重 要的客源市场;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 下,马来西亚经济迅速发展密切了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使吉隆坡吸引了更 多人员和游客,且休闲城高档,具有品牌效应,因此,国际高消费人群成为重 要的客源群体。第(4)题,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 酒店、住宅等于一体,满足需求的多样化;休闲城服务档次高,接待能力强 。 从上述方面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吸引作用。
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第3题,与风力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在地下进行,受 天气影响小;干热岩发电必须在有干热岩石分布的地区,受地域影响大;干热 岩一般埋深数千米,需要建造注水井和生产井,和地上的设施连成一体,因此 电站建造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综合考点2 运用综合思维,探究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 【研析考题】 例题 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 (2020·全国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 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 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 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 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 旅游和休闲中心。下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对点训练】
(2020·济南模拟)2018年7月18日,我国首个10万千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在
江苏镇江正式并网投运。这个大型的城市电网“充电宝”,只用两个月就建
成了,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储能,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电池储能电站的是 ( )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四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含答案解析
滚动训练十四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一、选择题图Ⅰ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图Ⅱ示意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
读图,回答1~2题。
1.图Ⅰ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①温度低B.寒流①势力强C.寒流②温度低D.暖流③温度高2.图Ⅱ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 )。
A.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气候变暖B.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气候变暖C.减弱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D.增强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解析】第1题,根据洋流流向可判断出①②为寒流,③为暖流;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表示西段水温低,受寒流影响大,西段主要受寒流①影响,说明寒流①势力强。
第2题,根据“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判断图中圆形孔洞为冰川融化形成,融化说明深色尘埃处温度较高,因此能反映出深色尘埃会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1.B 2.A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
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
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
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在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解决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
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3~5题。
3.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4.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
A.服务门槛B.服务种类C.服务等级D.服务范围5.“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B.规模结构C.产业协作D.城市化进程【解析】第3题,材料中提及巴黎一直是法国政治中心,人口高度集中于巴黎,则主导因素是政治。
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4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讲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的治理[基础巩固组](2017·天津模拟)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③过度放牧--大约2。
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判断答案.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60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240百万公顷,过度开垦面积约为110百万公顷。
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首要因素。
答案:1.B 2.A(2017·威海模拟)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的生态屏障,也是生态集中表现的地带。
下图为清代鄂尔多斯地区农耕推进的界限和幅度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65课时交通运输对区域发
第65课时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必备知识梳理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促进2.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1)交通运输与城市分布方式影响举例水运古代水运地位突出,较大的城市多沿河流发展我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西方:巴黎、伦敦、维也纳、布达佩斯等陆运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古丝绸之路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系统,促进欧洲城市的兴起铁路的修建,带动沿线城市崛起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石家庄、株洲、怀化(2)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城市格局带来很大影响。
3.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经济带的形成类型发展方向举例沿海型以________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日本东海道经济带沿河型以________为发展轴,以主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沿路型以______、________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陇海—兰新经济带复合型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步形成________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能力突破技法点拨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3.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角度具体表现三大产业第一产业促进沿线农产品外运,提高商品率,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第二产业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地区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①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距离,节约运营时间和运输成本;②提升运输能力: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缓解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③带动沿线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口促进了人口迁移城市①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扩大城市经济腹地(服务范围),利于与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③改善基础设施(2)社会效益:①有利于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致富速度;②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
典题精研[典例] [2020·天津卷,18(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2 森林素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
森林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素养①——区域认知:图中巴音河的流向及该河的流域类型。
【探究提示】湖泊位置海拔低,所以河流都流入湖泊,因此巴音河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因为河流注入湖泊,并未流向海洋,所以该河的流域类型为内流区。
素养②——综合思维: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
【探究提示】阶段Ⅰ至阶段Ⅱ:莲湖中部地下岩浆开始侵入。
阶段Ⅱ至阶段Ⅲ:湖底中部岩浆侵入规模加大乃至喷出,导致湖床抬升(包括喷发物堆积),莲湖最终一分为二形成可鲁克湖和托素湖。
素养③——人地协调观: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变成咸水湖,请你为该专家提供合理的解释。
【探究提示】在全球变暖影响下,该地区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两湖之间的地壳如果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可能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流出,盐分累积,湖水盐度越来越大。
流域内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1.1 荒漠化素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荒漠化
2013·全国卷Ⅱ·T36——“天漠”
素养①——综合思维:探究“天漠”地区沙源丰富的原因。
【探究提示】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别大,河流有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枯水季节时,河床裸露提供沙源;怀来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天漠”刚好处于冬春季节的下风向,风沙在此沉积。
素养②——区域认知:探究怀来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探究提示】怀来县城附近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河谷的走向与风向一致,对风阻挡作用小;两条河流在H县城附近交汇且该地峡谷较窄,容易形成风口。
素养③——人地协调观:目前,“天漠”的移动速度是很惊人的。
20世纪70年代初,天漠只有7米多高,每年向东移动1~2米;近年来,沙丘越来越大,最高已达20多米,平均每年向东移动4~5米。
请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探究提示】该区域西邻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天漠”地区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导致“天漠”向东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区域环境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某旅游爱好者到我国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下图为他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日落景观。
据此完成下题。
1.(2018南师大附中5月模拟,2)在图示附近最不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丝路古城遗迹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D.带状绿洲答案 A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流动沙漠,最不可能看到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斑点状荒漠化圈主要是在地表集水坑和井泉附近,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于2016年11月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边缘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该基地成为继南极站后,中国又一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下图为该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2018徐州考前模拟,17)阿塔卡马沙漠极度干旱的原因( )①暖湿气流难以到达②大气对流旺盛③寒流影响,多雾少雨④人类影响,植被稀少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地区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多雾少雨;又位于山地背风坡,暖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下图是一幅剪纸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答案 B 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所反映的为窑洞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
4.当地人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风沙大、光照弱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答案 B 黄土高原建窑洞的主要原因:气候方面: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气候干燥;冬夏温差大,窑洞则“冬暖夏凉”。
土壤方面:黄土层深厚,直立性好。
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
植被方面: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
靠近伊朗与土耳其边界的乌鲁米耶湖面积曾达4 500平方千米,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
进入21世纪,乌鲁米耶湖水位下降,面积迅速缩小而面临消失,下图是不同时间乌鲁米耶湖的水域分布。
读图回答下题。
5.(2019南通模拟,10)乌鲁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类围湖造田②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③地壳断层下陷④人类过度引用河水灌溉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D 据题意分析可知,乌鲁米耶湖地处中东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湖水减少;人类过度引用河水灌溉,也导致湖水减少。
碱蓬,一年生陆生草本,有很强的抗盐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是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夏秋季节呈火红色。
读我国部分地区碱蓬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8南京、盐城一模,25)图中甲处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灌溉不合理②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③沙尘暴天气多发④生态环境脆弱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A 图中甲处位于半干旱、干旱过渡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灌溉不合理,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分蒸发,盐分在地表积累;沙尘暴天气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与盐分积累无关,不是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7.(2018南京、盐城一模,26)对乙处碱蓬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节沿海地区气候②吸附浅海中的重金属污染③有利于保护海岸④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 C 碱蓬是一年生陆生草本,不能调节沿海地区气候;生长在陆地,不能吸附浅海中的重金属污染;乙处碱蓬生长于沿海地区,有利于保护海岸,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2018南京期中检测,23)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答案 A 由图可知,①位于新疆、内蒙古等地的草原区,应重点防治草原荒漠化问题;②位于黄土高原,应重点防治水土流失问题;③位于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④位于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云贵高原,应重点防治石漠化问题;⑤位于阿尔泰山、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两广丘陵等山区,应重点保护森林。
9.(2018南京期中检测,24)有关图中④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答案 D 由图分析可知,④功能保护区为石漠化防治区,石漠化主要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二、双项选择题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
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0.(2018无锡检测,25)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 )A.海拔较高,冬季低温寒冷B.高温少雨,多旱灾C.风力大,光照强D.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答案AD 塞罕坝海拔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树木易冻死。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木成活。
该地纬度较高,夏季光照时间长,冬季光照时间短。
11.(2018无锡检测,26)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有( )A.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小京津地带风沙危害B.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C.以木材生产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D.组织生态移民,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答案AB 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有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小京津地带风沙危害。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功能,该地森林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提供水源。
下图为云南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2.(2019苏北四市期末,25)洱海的形成原因是( )A.筑坝拦水B.断裂下陷C.低地积水D.火山口储水答案BC 读图可发现洱海周围有断层线,为断裂下陷、低地积水成湖。
13.(2019苏北四市期末,26)点苍山林地大面积破坏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自然灾害增加B.气温日较差减小C.生物多样性减少D.径流季节变化减小答案AC 森林破坏,导致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水土流失加剧,径流季节变化加大,自然灾害增加。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综合题14.(2018苏北四市一模,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20世纪下半叶,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材料二历史上塔里木河经常改道。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沿拉因河入孔雀河,从北入罗布泊,罗布泊面积增大。
塔里木河的最后一次改道是在1952年,当时人们在拉因河口筑坝,将塔里木河水引入台特玛湖,罗布泊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图。
(1)描述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罗布泊逐渐干涸的原因。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答案(1)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年际变化小;有断流现象;有结冰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补给湖水少;下渗严重。
人为原因:修建水库导致河流改道,流经多个水库和湖泊,湖面蒸发面积增大,损耗增大;中上游地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筑坝拦水,入湖水量减少;生产、生活过量取水等);人口过快增长。
(3)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解析第(1)题,塔里木河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冬季有断流现象。
含沙量小,有结冰期,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罗布泊逐渐干涸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位于干旱区,河流径流量小,补给湖水少。
流经沙漠区,下渗严重。
人为原因是修建水库导致河流改道,流经多个水库和湖泊,湖面蒸发面积增大,损耗增大。
中上游地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如筑坝拦水,生产、生活过量取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人口过快增长,需求量增大;第(3)题,流域开发过程中,要统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减小水资源供应的压力。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产业部门。
合理开发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15.(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适宜生长在全年气温高、湿度大、土壤肥沃的环境。
目前全球超过90%的可可仍是由自给农场的小农生产。
材料二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可可树种植区域不再适合可可树生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可可种植区不得不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
材料三下图为“世界可可树分布示意图”。
(1)世界可可树分布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分)(2)甲、乙两地中,更适合种植可可树的是地,因为该地。
(3分)(3)丙地接近30°S,依然能够满足可可树种植的气候条件,其主要原因是。
(3分)(4)可可树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给当地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为兼顾可可豆供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宜采取的措施有。
(5分)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3分)(2)乙(1分) 全年多雨;风速小(2分)(3)位于较低纬度;受暖流影响;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3分)(4)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3分) 改良品种;集约化经营(2分)解析第(1)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世界可可树分布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和非洲)和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乙地地处赤道附近,位于无风带,更适合种植可可树。
第(3)题,丙地位于较低纬度、受巴西暖流影响、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可以满足可可树种植的气候条件。
第(4)题,从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反推可可树向高山森林保护区转移带来的危害;为兼顾可可豆供应与生态环境保护,宜采取改良品种、集约化经营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