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CaHbNcOd
则氧平衡的计算式:
Q bM 1d(2 ab/2 ) 1 6 1 0 0 %
式中
Qb
炸药的氧平衡;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炸药的摩尔质量(g/mol);
16 氧的摩尔质量(g/mol)
19.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8
混合炸药氧平衡的计算
计算公式:
Q b 1 0 1 0 0 d 、 (2 a b /2 ) 1 6 1 0 0 %
物质在外界的作用下状态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物质局部状态的变化称为扰动
压缩波
(pressure wave) 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增大的波称为压缩波。
稀疏波
(expansion wave)
19.06.2021
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减小的波称为稀疏波或膨胀波。
精选2021版课件
在采用炮孔法进行爆破工作时,为保证相邻药卷完全殉爆,对药卷之间的殉爆距离有一 定要求。装药时,应尽可能使相邻药卷紧密接触,防止岩粉或碎石等惰性物质将药卷隔开。 因有惰性介质时,殉爆距离将明显减小。
19.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19
殉爆距离的测定
19.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20
影响殉爆距离的因素
A
B
C
装药密度
药量和药径
药包外壳和 连接方式
19.06.2021
精选2021版课件
21
影响炸药感度因素
1 炸药温度的影响
影响炸 药感度 的因素
2 炸药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的影响 3 炸药颗粒度的影响 4 装药密度的影响
5 附加物的影响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解读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解读

4.引起炸药爆炸的外部作用是:热能、机 械能、爆炸能。 5.炸药爆炸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临界起爆能。 6.炸药爆炸过程的热损失主要取决于爆炸 过程中的热传导、热辐射、介质的塑性 变形。
• 炸药感度的种类 1、热感度 五分钟、五秒钟爆发点
爆发点测定器 1-合金浴;2-电热丝;3-隔热层; 4-铜试管;5-温度计
2、机械感度 3、爆轰感度 4、静电火花感度
立式落锤仪 1-落锤;2-撞击器;3-钢爪;4-基础;5-上击柱; 6-炸药;7-导向套;8-下击柱;9-底座
摆式摩擦仪 1-摆锤;2-击杆;3-导向套;4-击柱;5-活塞;6-炸药试样;7顶板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2.1基本概念
• 爆炸及其分类
• 爆炸的概念:是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 间和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迅速释放或 急骤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 • 爆炸的分类: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 爆炸。
• 炸药爆炸的基本条件(要素): 1、变化过程释放大量的热 2、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 3、变化过程能产生大量气体。
爆速与药柱直径的关系
•影响爆速的因素如下: (1)药柱直径,随着药柱直径的增大,爆速也增大; (2)约束条件,实践表明,在药柱直径较小的情况下, 增强药柱的约束条件可以显著提高炸药的爆速,减少其 临界直径值; (3)炸药密度,概括地说,当炸药分配比和工艺条件控 制一定时,炸药的爆速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就工业 炸药而言,当药柱直径一定时,存在有使爆速达最大值 的密度值,即最佳密度,再继续增大密度,就会导致爆 速下降,当爆速下降至临界爆速时,爆轰波应不再能够 稳定传播,最终导致熄爆; (4)炸药粒度,一般来说,减少炸药粒度能够提高炸药 的反应速度,减少反应时间和反应区厚度,从而减少临 界直径提高爆速。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

爆破基本理论及安全爆破技术第一讲爆破的基本理论一、炸药爆炸的基本知识(一)炸药的化学变化形式所谓炸药是指在受到一定外界能量作用后,能够发生极为迅速的化学反应,并生成大量热量和气体的物质。

炸药的能量非常集中,释放能量时间很短,其能量瞬间释放对周围介质做功过程即为爆炸。

当炸药的性质、反应速度、激发条件和其他因素发生变化,炸药表现出的化学变化形式也不同,一般可分以下3种:(1)热分解。

是炸药在一定温度下缓慢发生的化学变化。

温度越高,分解越迅速,这种反应变化发生在整个炸药内,但反应变化过程中不产生火、光和声响,一般难以察觉。

(2)燃烧。

某些炸药在热源或火焰作用下可发生燃烧,炸药燃烧时的反应速度要比热分解时快,其速度可由每秒数厘米或数米,直至数百米;而且反应过程不需要外部供氧,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转变为爆炸,尤其在密闭空间内更是如此。

因此一旦炸药着火,切不可用砂土掩埋,因为炸药本身含有氧化剂,不需要外界供氧,密闭反会导致压力升高,使燃烧加速,甚至引起爆炸。

(3)爆炸。

在足够能量作用下,炸药进行高速的化学反应,形成高温高压,生成大量的热量。

根据爆炸的特性不同,可分为稳定爆炸(又称爆轰)和不稳定爆炸两种形式。

反应速度保持恒定的,以每秒数千米的最大爆速进行的称为稳定爆炸,又称爆轰。

而反应速度变化不定的,且爆速较低的爆炸称为不稳定爆炸。

不稳定爆炸容易产生残爆、爆燃或拒爆等爆炸事故。

炸药的几种化学反应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热分解、燃烧可以转化为爆炸,而爆炸也可以转化为燃烧。

(二)炸药爆炸的稳定性传播及其影响因素1.传爆传爆是指炸药药包由起爆到爆炸结束的过程中,爆炸反应在药包中自行传递的过程。

2.冲击波的爆轰波(1)冲击波是指炸药起爆后,产生大量的热能和气体,形成了高温、高压、瞬间膨胀并高速行进的气浪,这种气浪具有极大的冲击作用,即~。

(2)爆轰波是指爆炸产生的能量高速地在炸药中传递,并形成具有能量补充的特殊形式压缩冲击波。

3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3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 炸药的氧平衡关系 指炸药内含氧量与可燃元素充分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
(充分氧化指C、H生成CO2、H2O)。
这一关系用氧平衡值Kb表示。
单质炸药,以1mol计算
d ( 2 a b / 2) 16 100 % Kb= M 混合炸药,以1kg计算
氧平衡值计算
Kb=
表示。即
d ( 2 a b / 2) 16 100 % 1000
特点是:质点的移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弱扰动。
(以活塞运动为扰动源解释,特征线发散) 。
3.4.4 冲击波的基本知识
1)冲击波形成的物理过程 冲击波的形成: 可以认为,冲击波是一系列 微幅压缩波叠加所形成的,其
o t
tn t3 t2 t1
x
波头沿第一道波传播,波尾沿
最后一道微幅波传播,扰动区 即波头——波尾间的区域。
混合炸药:用殉爆距离来表示其冲能感度
殉爆距离:主动药卷能诱爆被动药卷间的最大距离 , 单位cm ,图3.9。
1
2
L
3
图3.9 殉爆距离的测定
1—雷管;2—主发装药;3—被发装药
2)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 炸药的化学结构(内在影响因素)
键能,分子结构和成分,生成热,热效应,活化能,热
容量等。
炸药的物理性质(外在影响因素)
应的过程。
3.1.2 炸药
一种相对安定的物质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 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并显示爆炸效应 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一般有四种元素组成:C、H、N、O
3.1.3 化学爆炸的三要素(基本特征)
反应放出大量热 三要素 生成大量气体产物 (高温) (高压)
反应高速度和自动传播 (高速)

炸药爆炸的基本理论

炸药爆炸的基本理论

Ca Hb NcOd

b 2
H2O (d

b)CO (a d 2

b )C 2

c 2
N2
如:梯恩梯(TNT)
C7H5N3O6 2.5H2O 3.5CO 3.5C 1.5N2
❖ 含有其它元素的炸药,确定爆炸产物的原则:
❖ 水不参与反应,只由液态变为气态; ❖ K、Na、Ca、Mg、Al等金属元素,在反应时首先
例如:一公斤TNT炸药爆炸后,可以产生常 压下的气体740m3,由于反应的放热性和高速性, 这些气体产物在爆炸的瞬间仍占有炸药原来所占 体积,即几乎被压缩在0.0006m3的体积内,因而 形成极高的压力状态。高压状态的气体产物将猛 烈膨胀,从而产生变热能为对外做功的机械功的 爆炸效应。
如果没有气体产生,也就不可能造成高温高 压状态,自然也就不可能发生爆炸现象。
被完全氧化; ❖ 硫被氧化为二氧化硫; ❖ 氯首先与金属作用,再与氢生成HCl。
❖ 影响有毒气体生成量的因素:
❖ 炸药的氧平衡; ❖ 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 ❖ 装药外壳等。
爆容
❖ 爆容: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气体产物在标准状 态(00C和一个大气压)下的体积,用V0表示,单 位L/kg。爆容越大,炸药做功能力越强。
炸药上述三种化学变化的形式,在一定条件 下,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缓慢分解可发展为燃 烧、爆炸;反之,爆炸也可转化为燃烧、缓慢分 解。
研究炸药化学变化形式,就是为了控制外界 条件,使炸药的化学变化符合我们的需要。
氧平衡
炸药的爆炸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或者从 本质上说是一个氧化的过程,即炸药中氧对碳、 氢等元素氧化,使之成为较稳定的氧化物。
爆炸反应方程
❖ 反应方程能够确定反映产物的成分和数量, 确定爆炸释放的能量。它是计算炸药爆炸 热化学参数和爆轰参数的依据。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PPT课件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PPT课件
3 宜密度,感度最高;结晶粒度↑,感度↑ ;增感材料:高硬度,
含棱角,石英,玻璃; 钝感材料:软质,高热容,水,石腊。
.
28
3.3 炸药的传爆
工程爆破中通常都用雷管来起爆炸药。雷管的爆 炸能量比起爆药包的爆炸能量要小的多,雷管的作用 仅在于激起与它邻近的局部炸药分子爆炸,至于整个 药包能否完全爆炸,则取决于炸药爆炸的稳定传爆。
.
9
3.1 爆炸和炸药的基本概念
三、炸药化学变化的形式:
(一) 缓慢分解
炸药的缓慢分解是一个很复杂的反应过程,其主要特点是:炸
药内的各点温度相同;在全部炸药内反应同时进行,没有集中的反
应区;分解时,既可以吸热,也可以放热,决定于炸药的类型和环
境温度。但当温度较高时,所有炸药的分解反应都伴随有热量放出。
炸。若是非均相炸药受到冲击时,则由于炸药受热的不均匀
性,使在局部率先产生热点,爆炸首先在热点开始并扩展,
.
19
然后引起整个炸药的爆炸。
3.2 炸药的起爆和感度
3.2.2 炸药的感度
炸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 称为炸药的感度或敏感度。炸药感度分为:热感度、 机械感度、起爆冲能感度、冲击波感度、静电火花感 度、激光感度和枪击感度等。
.
26
3.2 炸药的起爆和感度
3.2.2 炸药的感度
5.静电火花 感度
6.激光感度
7.枪击感度
静电火花感度指在静电火花的作用下炸 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激光感度是指在激光能量作用下,炸药 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常用50%发火能 量来表示。
枪击感度,又称为抛射体撞击感度,是 指用枪弹等高速抛射体撞击下,炸药发 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通常采取相对某种已知的炸药作比较 来确定炸药的威力。
相对重量威力
相对体积威力
通常情况下仅有10%的炸药发挥了功效。损失原因如下:
1.化学损失 2.热损失 3.无效的机械损失
表示侧向飞散 带走部分未反应炸药 损失能量的50% 包括振动 抛掷 冲击波
炸药的爆炸性能
猛度 破碎能力。
爆速越高 猛度越大 岩石破碎度越高
炸药的爆轰理论
爆轰波的基本方程(冲击波分析法)
质量守恒: 动量守恒:
0 D H (D D H )
P HP 0 D H
能量守恒:
E H E 0 Q 1 2 (H 0 )V ( 0 V H )
ρ0 ----- 初始炸药密度
ρH ----- 反应区炸药密度 DH ----- 爆轰气体流速 D ----- 爆速 V0 ----- 炸药初始质量体积
炸药的爆炸性能
消除沟槽效应的方法:
1. 采取提高爆速的手段 使爆轰波的传递速度大于等离子波的传播速度。
(V>4500m/s)
2. 提高外包装质量。
提高包装外壳的强度 爆速将上升 沟槽效应下降
即提高了抵御等离子波的压缩穿透作用。
3. 堵塞等离子波的传播。
炮孔中设置卡环 炮孔中填充炮泥
增大药卷直径
工业生产最小药卷 Φ25 cm
沟槽效应产生的原因 1. 爆炸产物压缩药卷和孔壁间的空气,产生冲击波,它超前于爆轰波
并压缩药卷, 从而抑制爆轰。 2.美国学者认为:沟槽效应是由于药卷外部炸药爆轰产生的等离子体
影响。即炸药起爆后 在爆轰波阵面的前方有一等离子层,对后面未 反应的药卷表层产生压缩作用,妨碍该层炸药的完全反应。 (以上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实验依据 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10.什么是炸药的做功能力?什么是炸药的爆力? 爆力的测量方法是什么? 答:炸药的做功能力是表示爆炸产物做绝热膨胀 直到温度降至炸药爆炸前的温度时,对周围 介质所做的功。它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的爆热、 爆温和爆炸生成的气体体积。炸药的爆热、 爆温愈高,生成气体体积愈大。则炸药的做 功能力就愈大。爆力是表示炸药爆炸做功的 一个指标,其测量方法有两种:(1)铅铸扩 孔法;(2)爆破漏斗法。
• 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 1、内在因素 A、键能;B、分子结构和成分;C、生 成热;D、热效应;E、活化能;F、热 能量。 2、外在因素 A、炸药的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B、装 药密度;C、炸药的结晶;D、温度;E、 惰性杂质的掺入。
2.3炸药的爆轰理论
•爆轰波 在炸药中传播的特种形式的冲击波称为 爆轰波。 •爆轰波稳定传播的机理和条件 1、反应区化学反应机理 2、理想爆轰与稳定爆轰 3、侧向扩散对反应区结构的影响
4.引起炸药爆炸的外部作用是:热能、机 械能、爆炸能。 5.炸药爆炸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临界起爆能。 6.炸药爆炸过程的热损失主要取决于爆炸 过程中的热传导、热辐射、介质的塑性 变形。
7.炸药的热化学参数有:爆热、爆温、爆 压。 8.炸药的爆炸性能有:爆速、炸药威力、 猛度、殉爆、间隙效应、聚能效应。 9.爆炸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爆热、爆温 和爆轰气体的体积。
11.什么是氧平衡?分哪几种不同情况,各有什 么含义? 答:氧平衡是衡量炸药中所含的氧与将可燃元素 安全氧化所需要的氧两者是否平衡的问题。根 据所含氧的多少,炸药氧平衡有零氧平衡、正 氧平衡和负氧平衡之分。正氧平衡是指炸药中 所含的氧将可燃元素安全氧化后还有剩余。负 氧平衡是指炸药中所含的氧不足以将可燃元素 完全氧化。零氧平衡是指炸药中所含的氧正好 将可燃元素完全氧化。

2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2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5
(1)放热反应
炸药爆炸实质上是炸药中的化学能在瞬间转化为 对外界做功的过程,反应释放出的热是做功的能源, 也是化学反应进一步加速进行的必要条件。 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大小常用爆热来衡量,爆 热指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炸 药爆炸瞬间放出的热量主要用于对爆炸产物加热,使 爆炸产物达到很高的温度,爆炸产物在原有体积内达 到热平衡时的温度称爆温。
2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1
主要内容
2.1 2.2 2.3 2.4 2.5 基本概念 炸药的起爆与感度 炸药的爆轰理论 炸药的氧平衡与热化学参数 炸药的爆炸性能
2
2.1 基本概念
2.1.1 爆炸及其分类 2.1.2 炸药的爆炸的三个条件 2.1.3 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
3
2.1.1 爆炸及其分类
17
2.2.2.1 炸药的热能起爆理论
谢苗诺夫研究了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热能起 爆理论,富兰卡-卡曼尼兹进一步研究发展了 该理论,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凝聚体炸药。 基本要点: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其他条 件下,如果一个体系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热传 导所散失的热量,就能使该体系--混合气体 发生热积聚,从而使反应自动加速而导致爆炸。 即:爆炸是系统内部温度渐增的结果。 炸药爆炸过程的热损失主要取决于爆炸过 程中的热传导、热辐射、介质的塑性变形。
22
爆发点测定器
爆发点指炸药在规定时间内起 爆所需加热的最低温度。爆发点越 低的炸药,热感度越高。爆发点测 定原理是:将定量炸药0.05g,起 爆药0.01g放在恒温的环境中5min, 如果炸药没有爆炸,说明此环境温 度太低,升高环境温度后再试,如 果不到5min就爆炸,说明环境温度 太高,降低环境温度再试,直到调 整到某一环境温度时,炸药正好在 5min爆炸,此环境温度就是炸药的 爆发点。

爆炸与炸药基本理论

爆炸与炸药基本理论
通常将外界施加给炸药某一局部引起炸药爆炸的能量称为起 爆能,而引起炸药爆炸的过程称为起爆。引起炸药爆炸的原因可 归结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炸药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而外因就是起爆能。
江西省爆破工程技术培训
2.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2.2 炸药的起爆和感度 2.2.1 炸药的起爆与起爆能
炸药的起爆能主要有三种形式:
化学爆炸:爆炸前后不仅物质形态发生变化,而且物质的化学 成分和性质也发生变化的爆炸现象,称为化学爆炸。
核爆炸:由核裂变、核聚变或发生物质湮灭等释放出巨大能量 而引起的爆炸称为核爆炸,核爆炸在瞬间施放出极大的能量。
爆破是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做功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爆 破和爆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江西省爆破工程技术培训
2.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3 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
2) 燃烧:不同于一般燃料的燃烧,它不需要外界提供氧节可以燃烧。 如果外界条件有利(压力高、温度高),炸药的燃烧可能转化为 爆炸。爆破工程中所用猛炸药如果发生燃烧则是一种研制的事故。
3) 爆炸:反应的速度和传爆的速度极高,可达到每秒数千千米。爆 炸的传播靠冲击波,在爆炸界面附近,发生压力、温度的急剧升 高。爆炸过程如遇到不利因素,爆炸中断。
炸药爆炸三要素:
② 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
由于反应速度快,极短时间内将反应生成的大量气体产物加 热到数千度,压力增加达到几万MPa,高温高压的气体膨胀做功, 就产生了爆炸现象。反应速度高意味着功率高,然而相对于一般 燃料,炸药不是高能物质。
1公斤煤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2140千卡热量。约合900万焦耳,假 设燃烧时间为1小时,功率为2500J/s;
江西省爆协培训专用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通过燃烧释放炸药的能量,其速度相对缓慢;燃烧是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来传递能量;燃烧
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燃烧和爆燃的速度都是亚音速的,
爆炸则是借助于冲击波对炸药一层层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的;爆炸
反应比燃烧反应更为激烈,放出热量的速度和形成的温度也更高;爆炸和爆轰的速度则是超音速
的。
一般工业炸药,如梯恩梯和各类混合炸药。感度较低,威力较大。
3)发射药(Propelant) 如黑火药,火焰感度高,多作为推进剂。
按作用特性和用途分类
2)猛炸药(high explosive) 猛炸药指那些利用爆轰所释放的能量对周围介质作
功的炸药。猛炸药因其对周围介质的破坏作用猛烈而 得名。
无论军用还是民用,大量使用的仍是由混合炸药 组成的猛炸药。不同的是民用混合炸药以廉价的硝酸 铵为主要成分,而军用混合炸药则很少使用硝酸铵, 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将其当作一种代用品。
•● 炸药的氧平衡(oxygen balance)
对单质炸药: O.B.=16[c-(2a+b/2)]/M 对混合炸药:O.B.= ∑((O.B.)i×ki)
当炸药中成份不同或爆炸条件不同时,根据炸 药的氧平衡不同,将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情况:
(1)零氧平衡 炸药中氧的含量恰好能将碳、氢完全氧化,此时炸药的氧平衡为零,即 c-(2a+b/2)=0 ◆ 因氧和可燃元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故在理想反应条件下,炸药的热量释放最为充
在民用爆破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硝铵炸药。
按炸药的物理状态分类
◆ 固体炸药 ◆ 液体炸药 ◆ 气体炸药 ◆ 多相炸药
•1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1.2 炸药的氧平 衡
• 氧化剂 + 还原剂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简介爆炸与炸药是军事、民用和工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本文档将介绍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爆炸的定义、分类和原理,以及常见的炸药种类和特点。

通过学习本文档,您将对爆炸和炸药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爆炸的定义与分类爆炸是指物质在短时间内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

根据爆炸产生的能量形式,爆炸可以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最常见的爆炸形式,它是指由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造成物质的迅速膨胀和释放。

化学爆炸通常由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剧烈反应引起。

常见的化学爆炸包括炸药、火药和燃料燃烧。

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于物质受到巨大的冲击或外力作用而引起的爆炸,例如炸弹、地雷和炮弹等。

物理爆炸与化学反应无关,而是通过机械能的转化来释放能量。

核爆炸核爆炸是最具威力的爆炸形式,它是由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引起的。

核爆炸的能量远远超过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因为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比化学反应或物理力学过程更大。

炸药的种类和特点炸药是专门用于实现爆炸效果的物质。

根据炸药的成分和特性,炸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火药火药是一种最古老、最常用的炸药。

它由硝酸盐、炭和硫混合而成。

火药以其稳定性和可控性而广泛使用。

根据硝酸盐的不同类型,火药可分为黑火药、无烟火药和低烟火药等。

炸药炸药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物质。

炸药通常由燃料、氧化剂和增感剂组成。

燃料和氧化剂之间的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炸药爆炸。

根据炸药的成分和特性,炸药可以分为炸药、炸药和炸药等。

高爆炸高爆炸是指能产生高温、高压和大冲击波的炸药。

高爆炸由可燃材料和氧化剂组成,能够产生高速燃烧和快速释放能量的特点。

液体炸药液体炸药是一种稳定性较高、容易加工和使用的炸药。

液体炸药通常由液体燃料、液体氧化剂和增感剂混合而成。

液体炸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炸药的特点炸药具有以下共同特点:•高能量释放:炸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导致爆炸效果。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

炸药与爆炸的基本理论第⼀章本章⼩结本章集中介绍了与炸药爆炸相关的⼀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这些内容是后续章节的基础。

现将其中的要点归纳如下:1.炸药发⽣化学变化的三种基本形式,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的分类。

炸药、单质炸药、混合炸药、起爆药、猛炸药和炸药爆炸的概念。

2.炸药氧平衡的概念极其计算⽅法。

爆热、爆温、爆容、爆炸压⼒的概念。

3.波、横波、纵波、⾳波、压缩波、稀疏波、冲击波的概念。

冲击波的基本特性。

4.爆轰波、爆轰压⼒、爆轰温度的概念和爆轰波的结构。

凝聚炸药的爆轰反应机理。

5.炸药的使⽤感度、危险感度、热感度、爆发点、机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和雷管感度的概念。

炸药的物理状态和装药条件对炸药感度的影响。

6.炸药的热点起爆理论,爆炸物直接作⽤于炸药的起爆机理。

7.炸药的爆速、影响爆速的主要因素、爆速的测定⽅法。

作功能⼒、猛度、殉爆距离的概念及其试验测定⽅法。

炸药的理想爆速、临界爆速、极限直径、临界直径、最佳密度、临界密度的概念。

8.沟槽效应,产⽣沟槽效应的机理,消除沟槽效应的措施。

9.聚能效应及其应⽤。

复习题1.计算硝化⽢油和梯恩梯的氧平衡。

2.在铵油炸药中(硝酸铵与柴油的混合炸药),假如4%⽊粉作疏松剂,试按零氧平衡设计炸药配⽅。

3.已知凝聚炸药的绝热指数K 值⼀般取为3,试推导计算凝聚炸药爆轰波参数的⽅程式。

4.已测得某种岩⽯铵梯炸药的密度30/0.1cm g =ρ,爆速D=3750s m /。

经计算得到其爆温C T b ?=2592。

试求这种炸药的其余各项爆轰波参数H u 、H P 、H ρ、H c 和H T 。

5.如果采⽤理想⽓体状态⽅程来计算爆炸压⼒P ,则存在关系v Q K P )1(0-=ρ。

试证明:爆轰压⼒近似等于爆炸压⼒的2倍。

6.试推导实验测定炸药爆速的导爆索法中计算爆速的公式。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
• 炸药应用技术:爆炸焊接、爆炸切割、爆炸成型
•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导向
产业发展
• 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企业合作、资源共享
• 产业布局:区域分布、产业集群、产业升级
• 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导向
炸药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机遇
• 安全性能:提高炸药的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 原子炸药:由原子核反应产生的炸药,如原子弹
炸药的应用领域与历史发展
炸药的应用领域
炸药的历史发展
• 军事:作为武器的能源,如炮弹、手榴弹
• 古代:中国人发明火药,用于焰火和火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矿山:用于矿石开采和隧道建设
• 19世纪:欧洲人发明TNT,用于军事和矿山爆破
• 建筑:用于拆除和建筑工地爆破
• 20世纪: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用于核武器制造
炸药的爆速、爆压和猛度

爆速
• 炸药爆速的定义:爆炸产物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 爆速的影响因素:炸药种类、密度、形状
• 爆速对炸药性能的影响:爆炸效果、破坏力
爆压
• 炸药爆压的定义: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的压力
• 爆压的影响因素:炸药种类、密度、形状
• 爆压对炸药性能的影响:爆炸效果、破坏力
猛度
• 炸药猛度的定义:炸药爆炸时对目标的破坏能力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培训
01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概念
爆炸的定义及其分类
爆炸的定义
• 爆炸是一种迅速进行的能量释放过程
• 释放的能量来源于物质的化学或核变化
爆炸的分类
• 化学爆炸:由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如炸药爆炸

中南大学爆破教程第4章 炸药及爆炸的基本理论

中南大学爆破教程第4章 炸药及爆炸的基本理论

(2)核爆炸
核爆炸的能源是核裂变(铀235或钚239的的 裂变)或核聚变(氘、氚、锂的聚变)反应所释放 出的能量。 核爆炸可形成数百万到几千万度的高温,在 爆炸中心可区造成数数百万到几千万个大气压的高 压,同时还有很强的光和热的辐射以及各种放射性 粒子的贯穿辐射。
原子弹; 氢弹;
(3)化学爆炸 化学爆炸是通过化学反应将物质内潜在的化学能, 在极短时间内迅速释放出来,转变为强压缩能,使 爆轰产物处于高温(3000~5000 K )、高压(几 MPa甚至上万MPa)状态,并急骤向外膨胀,从而 对外界做功。 炸药爆炸;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一定比例空气的混合物; 瓦斯爆炸;
表面上看,此反应形成的都是固态产物,但是由 于在爆炸反应温度下,银发生气化,同时使周围的空气 迅速灼热,因此导致了爆炸。
高速度和生成气体产物是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因此,我们可以把炸药的爆炸现象重新下这样的定义: 炸药的爆炸现象是一种以高速进行的能自动传播的化 学反应过程,在此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以极高的速 度进行反应,并最终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
(2)燃烧
同其它可燃物一样,有些炸药在热源(如火焰)作 用下,也会燃烧,其区别仅在于炸药燃烧是不需要外界 供氧。炸药的快速燃烧(每秒数百米)叫爆燃。 其特点: 燃烧不是在全部 物质内同时展开的,而只在局部 区域内进行并在物质中传播。
(3)爆轰与爆炸
炸药爆炸与燃烧的共同点:化学反应都只在局部 区域(反应区)内进行并在炸药内传播。大多数炸药的 爆炸也是氧化反应。
第4章 炸药及爆炸的基本理论
4.1 4.2 4.3 4.4 4.5 4.6 4.7 炸药的感度 炸药的爆轰理论 炸药爆轰产物及氧平衡值 炸药的热化学参数 爆炸功
4.1 爆炸与炸药基本概念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 21.什么是爆轰压力?什么是爆压?其作用是什么? • 答:爆轰压力是指炸药爆轰时爆轰波波阵面中的C-J 面所测得的压力,当爆轰波传到炮孔孔壁上时,在孔 壁的岩石中会激发成强烈的冲击波和应力波。这种冲 击波在岩石中,特别是在硬岩中会引起周围岩石出现 粉碎和破裂,它为整个岩石破裂创造了先决条件。 • 爆轰压力与炸药的密度的一次方和爆速平方的乘积成 正比关系。所以在爆破坚硬致密的岩石时,以选用密 度大和爆速较高的炸药为宜。 • 爆压是爆轰气体产物膨胀作用在孔壁上的压力。在爆 破破碎过程中爆炸压力对岩石起胀裂、推移和抛掷作 用。一般来说,爆炸压力越高,说明爆轰产物中含有 的能量越大,对岩石的胀裂、推移和抛掷的作用越强 烈。
10.什么是炸药的做功能力?什么是炸药的爆力? 爆力的测量方法是什么? 答:炸药的做功能力是表示爆炸产物做绝热膨胀 直到温度降至炸药爆炸前的温度时,对周围 介质所做的功。它的大小取决于炸药的爆热、 爆温和爆炸生成的气体体积。炸药的爆热、 爆温愈高,生成气体体积愈大。则炸药的做 功能力就愈大。爆力是表示炸药爆炸做功的 一个指标,其测量方法有两种:(1)铅铸扩 孔法;(2)爆破漏斗法。
2.5炸药的爆炸性能
1、爆速 爆轰波在炸药药柱中的传播速度称为爆轰速度, 简称为爆速,通常以m/s或km/s表示之。必须指 出,炸药的爆速与炸药的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是本 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即爆速是爆轰波阵面一层一 层地沿炸药柱传播的速度,而爆炸化学反应速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完成的物质的质量,其度量 单位是g/s。
15.聚能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答:当爆轰波前进到锥孔部分,其爆轰产 物则沿着锥孔内表面垂直的方向飞出。 由于飞出速度相等,药形对称,爆轰产 物则聚集在轴线上,汇聚成一股速度和 压力都很高的气流,称为聚能流,它具 有极高的速度、密度、压力和能量密度。 无疑,爆轰产物的能量集中在靶板的较 小面积上,在钢板上形成了更深的孔, 这便是锥孔能够增大破坏作用的原因。

凿岩爆破之炸药及爆炸的基本理论

凿岩爆破之炸药及爆炸的基本理论

四、炸药的分类
通常采用两种分类 按炸药的构成分类
单质炸药,单一物质本身就是炸药,如梯恩梯 混合炸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炸药,如黑火药
按炸药的用途分类
起爆药:敏感度非常高,在非常小的外能作用下就会引 爆,如雷汞,主要用于起爆器材 猛炸药:敏感度比起爆药低得多,比较安全,威力比较 大,大量用于爆破的主装药,有单质和混合猛炸药, 主要的矿用炸药 发射药:以爆炸或爆燃的方式反应,用于军事的发射药, 也用于矿山某些特殊爆破 烟火剂:制造烟花爆竹
• 研究爆炸现象实质上是在研究人类所认识的最大 威力的动力。
二、炸药爆炸三要素
• 放出大量热量——做功的能量 是做功的能源,热量会不断加速反应,提高反应区的温 度。 生成大量气体——做功的介质 气体是膨胀做功的介质,气体具有压缩性,瞬间产生大 量气体,聚集在很小的空间内,提供了强大的对外做 功能力。 高速进行——做功的效率 速度快,做功的功率就大,能量密度就高 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炸药多,但由于反应速度低,不能 形成爆炸反应,而且做功的功率低,不能形成爆炸。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 – –
爆力300mL,猛度18mm,爆速7000m/s 爆热4222kJ/kg 猛度和爆力的含义——炸药威力的指标 广泛用途
• 军用——黄色炸药 • 工业炸药敏化剂 • 雷管加强药
– 好炸药
• 黑索金C3H6N3(NO2)3环三次甲基铵,简称 RDX
– 白色晶体,爆发点燃2300C,几乎不溶于水 – 机械感度比TNT高,爆速8300m/s – 用于导爆索芯
核爆炸
•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链 锁反应时产生的爆炸 • 原子变化过程 • 爆炸在原子内发生 • 原子弹和氢弹爆炸都属于这类
• 人类对爆炸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自然界可能还有 威力更大、作用原理更加复杂的爆炸现象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机械能
• 通过机械作用使炸药爆炸。方式 有:撞击、摩擦、针刺、枪击等
爆炸能
• 利用某些炸药的爆炸能来起爆另外一 些炸药。工程爆破中最广泛应用的一
种起爆能。
炸药感度
感度 指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起爆感度
火焰感度
冲击波感度 静电感度
感度
摩擦感度 撞击感度
热感度
其他感度
炸药对不同形式的外界能量作用所表现的感度是不一样的。故不能简单地 以炸药对某种起爆能的感度等效地衡量精品它课对件 另一种起爆能的感度。
有效机械功一般只占炸药总能力的10%左右。 精品课件
炸药的爆炸性能
殉爆 殉爆是指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
(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殉爆距离 殉爆距离是指主发药包爆炸时一定引爆被发药包的两药包间的最大距离 。 炸药的殉爆能力用殉爆距离表示,单位一般为cm
研究殉爆的目的:
确定炸药生产房间的安全距离,为厂房设计提供基本数据;改进工业炸药的性质,提高在工 程爆破时起爆或传爆的可靠性。
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爆热 (单位:J/kg 或kJ/kg )。 爆炸瞬间固体炸药变成气体产物,这些产物来不及膨胀,爆炸已经结束,因而可
以认为爆炸过程是定容过程。
爆温 指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将爆炸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
爆炸 压力
指当爆炸结束,爆炸产物在炸药初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后的 流体静压值。
爆炸与炸药的基本理论
精品课件
爆炸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xplosion
化学爆炸三要 素
草酸盐的炸分药解爆炸必
ZnC2O4→须Zn的+2能CO2源-20.53kJ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6
热感度和机械感度
热感度
(sensitivity to heat)是指在热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热感度通常用爆发点(ignition point)来表示. 热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均匀加热、火焰点火 。
机械感度
2020/10/13
(1)撞击感度 (2)摩擦感度
(sensitivity to impact)在机械撞击的作用 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撞击 感度。
(sensitivity to friction)在机械摩擦的作用 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摩擦 感度。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Leabharlann 17炸药的起爆感度
起爆感度 (sensitivity to initiation)
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 显示爆炸效应(explosive effect)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爆炸的分类:
▪ 物理爆炸(不发生化学变化 ) ▪ 核爆炸 (核裂变或核聚变 ) ▪ 化学爆炸(有新的物质生成 )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3
化学爆炸三要素
25
冲击波
冲击波的形成
(shock wave)
冲击波是一种在介质中以超声速传播的并具有压力突然跃升然后慢慢下 降特征的一种高强度压缩波。
冲击波形成原理示意图
R—活塞与气体的界面 A—各个瞬时的波阵面;P—管中空气压力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26
冲击波基本方程
c V0
P1 P0 V0 V1
可取TNT含量y=10%,代入上方程组解得: x 83.3%
z 6.7%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2
爆轰产物与有毒气体
▪ (1)爆轰产物 :
炸药爆轰时,化学反应区反应终了瞬间的化学反应产物 。它是计算 爆轰反应热效应的依据。
▪ (2)爆炸产物 :
爆轰产物的进一步膨胀,或同外界空气、岩石等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6
第三节 炸药氧平衡与反应产物
炸药的氧 平衡
(Oxygen balance)
炸药内含氧量与所含可燃元素充分氧化 所需氧量相比之间的差值称为氧平衡。
氧平衡用每克炸药中剩余或不足氧量的 克数或质量分数来表示。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7
氧平衡的计算
殉爆是指炸药(主发药包)发生爆炸时引起与它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 (被发药包)爆炸的现象
殉爆距 (transmission distance) 离 殉爆距离是指主发药包爆炸时一定引爆被发药包的两药包间的最大距离 。
炸药的殉爆能力用殉爆距离表示,单位一般为cm 研究殉爆的目的:
确定炸药生产房间的安全距离(safety distance),为厂房设计提供基本数据;改进工 业炸药的性质,提高在工程爆破时起爆或传爆的可靠性。
令炸药的通式:
CaHbNcOd
则氧平衡的计算式:
Qb
1 M
d
(2a
b
/
2) 16 100%
式中
Qb 炸药的氧平衡;
M 炸药的摩尔质量(g/mol);
16 氧的摩尔质量(g/mol)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8
混合炸药氧平衡的计算
计算公式:
Qb
1 d 、
1000
(2a
b
/
2) 16 100%
在采用炮孔法进行爆破工作时,为保证相邻药卷完全殉爆,对药卷之间的殉爆距离有一 定要求。装药时,应尽可能使相邻药卷紧密接触,防止岩粉或碎石等惰性物质将药卷隔开。 因有惰性介质时,殉爆距离将明显减小。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9
殉爆距离的测定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感度
摩擦感度
(sensitivity to friction)
静电感度
(electrostatic sensitivity )
撞击感度
(sensitivity to impact)
(sensitivity to heat) 热感度
其他感度
炸药对不同形式的外界能量作用所表现的感度是不一样的。故不能简单地 以炸药对某种起爆能的感度等效地衡量它对另一种起爆能的感度。
1
2
3
反应的放热性
反应过程的高速度
反应中生成大量气 体产物
炸药爆炸必须的能 源
爆炸反应区别一般 化学反应的重要标 志
炸药爆炸对外做功 的媒介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4
★ 铝热剂反应 ★
▪ 2Al+Fe2O3→Al2O3+2Fe+828kJ
尽管反应非常迅速,且放出很多的热量,反应放出的热 量足以把反应产物加热到3000K,但终究由于没有气体产物 生成,没有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媒介,无法对外做功,所 以不具有爆炸性。
22
第六节 炸药起爆
炸药爆炸的能栅图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23
热点起爆理论
热点起爆 理论
热点起爆理论又称热点学说
热点学说认为:炸药在受到机械作用时,绝大部分的机械能量首 先转化为热能。由于机械作用不可能是均匀的,因此,热能不是作用 在整个炸药上,而只是集中在炸药的局部范围内,并形成热点。在热 点处的炸药首先发生热分解,同时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又促使炸药 的分解速度迅速增加。如果炸药中形成热点的数目足够多,且尺寸又 足够大,热点的温度升高到爆发点后,炸药便在这些点被激发并发生 爆炸,最后引起部分炸药乃至整个炸药的爆炸。
x y 100%
xQx
yQy
Qb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1
例:
用硝酸铵、TNT和木粉配制零氧平衡的岩石炸药,试求出 其取值范围并选定一组配方。
解:
设1单位质量炸药中含硝酸铵为x,TNT为y,木粉为z。
已知各组中的氧平衡(查表):硝酸铵20%,TNT-74%, 木粉-138%,按零氧平衡配制时应有:
20
影响殉爆距离的因素
A
B
C
装药密度
药量和药径
药包外壳和 连接方式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21
影响炸药感度因素
1 炸药温度的影响
影响炸 药感度 的因素
2 炸药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的影响 3 炸药颗粒度的影响 4 装药密度的影响
5 附加物的影响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物质在外界的作用下状态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物质局部状态的变化称为扰动
压缩波
(pressure wave) 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增大的波称为压缩波。
稀疏波
(expansion wave)
2020/10/13
受扰动后波阵面上介质的压力、密度均减小的波称为稀疏波或膨胀波。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或者
Qb miQbi
式中 mi
Qbi 分别为第 i 组分的质量分数和氧平衡值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9
氧平衡的三种类型
Qb>0
Qb=0
Qb<0
正氧平衡
零氧平衡
负氧平衡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0
混合炸药配方计算
▪ 含两种成分的混合炸药配比:
设x、y分别为炸药中氧化剂和可燃剂的配比,Qx、 Qy、Qb分别为这两种成分和混合后氧平衡值,则 有:
x y z 100% 0.2x 0.74y 1.38z 0
设y 0

x 87.34%
z
12.66%
再设z 0

x 78.72%
y
21.28%
三种成分的取值范围为: 硝酸铵 x 78.72 ~ 87.34% ,TNT y 0 ~ 21.28%
木粉 z 0 ~ 12.66%
发生新的反应、生成的新的产物 。
▪ (3)有毒气体:
CO 、 H2S、SO2和氮氧化物
在计算有毒气体总量时,应将其他气体折算成CO含量;其中氮氧化 物的毒性系数为6.5,SO2、H2S的毒性系数为2.5。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3
影响有毒气体生成量的主要因素
A
炸药的氧平衡
B
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
生成H2S、SO2 等有毒气体
炸药外壳为涂蜡纸壳
C
2020/10/13
D
爆破岩石内含硫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14
第四节 炸药热化学参数
1kg炸药爆炸生成气体产物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称为爆容(specific 爆容 volume)(单位:L/kg)。 爆容越大,炸药做功能力越强。
爆热
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爆热 (explosion heat)(单位:J/kg 或kJ/kg )。 爆炸瞬间固体炸药变成气体产物,这些产物来不及膨胀,爆炸已经结
2020/10/13
第一章 炸药爆炸基本理论
5
第二节 炸药化学反应基本形式
A
缓慢分解
反映炸药 的化学安 定性
B
燃烧与爆燃
对爆破材料的安 全生产,加工,运 输保管以及过期 变质炸药的销毁
都很有必要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