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研学旅游通用主题课程设计模板
一日游研学课程方案模板
![一日游研学课程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b1882d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d.png)
一、活动背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特制定一日游研学课程方案。
二、活动主题主题: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受文化三、活动目的1. 让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理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时间xx年xx月xx日(星期x)五、活动流程1. 早晨:学校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研学基地。
2. 上午:a. 抵达研学基地,进行分组,明确任务分工。
b. 参观自然景观,了解动植物知识,进行实地考察。
c. 参与户外拓展活动,如攀岩、定向越野等,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午餐:在研学基地餐厅享用特色午餐。
4. 下午:a. 参观历史文化景点,了解当地历史沿革、文化传承。
b. 参与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c.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学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晚餐:返回学校,结束一日游研学活动。
六、组织单位1. 学校: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 家长:负责学生的接送和安全保障。
3. 研学基地:提供场地、设施和活动指导。
七、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填写活动反馈表,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活动成果,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3. 家长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表现和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反馈给学校。
八、资料附录1. 活动日程安排表2. 活动安全预案3. 活动应急预案4. 学生活动反馈表5. 教师评价表6. 家长评价表九、注意事项1. 学生需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携带防晒霜、雨具等物品。
2. 学生需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
3. 学生需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4. 学生需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共设施。
通过本次一日游研学活动,希望学生们能够收获知识、快乐和成长,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景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景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f5e8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7.png)
景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景区规划、旅游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文化自信和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课程内容1. 景区历史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了解景区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景区地理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了解景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科学精神。
3. 景区自然资源: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了解景区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4. 景区规划管理: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了解景区的规划设计、旅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5. 景区社会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了解景区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课程实施1. 组织形式:采取班级为单位的形式,每班30人左右。
五、课程评价为了确保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和质量,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进行评价。
1. 过程评价: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成果评价:在研学旅行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一份成果报告,包括对景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考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教师将对学生的成果报告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报告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方面。
研学旅行专题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研学旅行专题课程方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3618d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6.png)
一、课程名称《探索自然奥秘,传承文化精髓》研学旅行专题课程二、课程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程旨在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课程目标1. 了解研学旅行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通过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前的准备- 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与介绍- 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研学旅行所需的物资准备2. 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活动- 参观自然景观,了解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走进历史遗迹,感受历史文化底蕴- 参与互动体验,体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3. 研学旅行后的总结与反思- 撰写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交流研学旅行中的收获与感悟- 总结研学旅行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五、课程实施1. 时间安排- 研学旅行活动为期3-5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地点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民俗风情村等地。
3. 组织形式- 采用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担任研学旅行活动负责人。
4. 安全保障-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 配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六、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 家长评价- 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
4. 研学旅行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心得体会、摄影作品、视频等形式,展示研学旅行成果。
七、课程资源1. 教材与资料- 编写研学旅行专题课程教材,收集相关资料。
研学旅行课程计划方案模板
![研学旅行课程计划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7e96c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7.png)
一、方案概述1. 方案名称:XX学校XX年级XX主题研学旅行课程计划2. 方案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特制定本研学旅行课程计划。
3. 方案目标: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研学旅行主题及内容1. 主题:XX主题(如: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科技创新等)2. 内容:(1)参观XX地标性建筑或博物馆,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2)参与XX实践活动,如植树、环保、手工制作等;(3)体验XX民俗风情,了解地方特色文化;(4)进行XX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5)开展XX户外拓展活动,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三、研学旅行时间及地点1. 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2. 地点:XX省XX市(具体地点根据主题选择)四、研学旅行组织与实施1. 组织:(1)成立研学旅行领导小组,负责研学旅行的整体规划、协调与监督;(2)各班成立研学旅行小组,负责本班学生的研学活动组织与实施;(3)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2. 实施:(1)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行程安排,包括每天的行程、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等;(2)提前与研学旅行目的地联系,预订门票、住宿、餐饮等;(3)为每位学生配备研学旅行手册,记录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4)安排专业讲解员,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5)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五、研学旅行评价与反馈1. 评价:(1)对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协作、纪律性、实践能力等方面;(2)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3)对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与实施进行评价,包括组织协调、安全保障等方面。
2. 反馈:(1)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研学旅行课程;(2)总结研学旅行经验,为今后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六、经费预算1. 交通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2. 住宿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3. 餐饮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4. 门票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5. 其他费用:如保险费、资料费等。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参考模板)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cec028c8d376eeafaa31d5.png)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一、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
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
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
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
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人文故事丰富。
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
立于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观---西关学校三、适用学段小学四五六年级四、课程主题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五、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研学旅行之安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出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在班会课上,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济源九景之济渎晨雾》《济源九景之龙潭月夜》,增加学生对济渎庙内景色和龙潭泉月夜景色的了解和喜爱。
3.通过查阅有关济水之源的资料、实地察看济水东源--济渎小北海、珍珠泉、济水西源—龙潭泉,听导游和学校教师讲述等形式了解济水水系及济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板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6e5e77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7.png)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XX技能,培养XX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
3.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如下:1.第1-3周: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第4-6周: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
3.第7-9周: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用于探讨XX学科的方法和技巧。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实验法:用于验证XX学科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XX学科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XX学科。
3.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用于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XX学科的原理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研学旅游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a117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7.png)
一、课程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本课程旨在通过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旅行中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增强民族自豪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主题以“行走中的课堂”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体验、动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旅行中感受历史、体验文化、探索自然。
四、课程设计思路1.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学旅行目的地;2. 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丰富多样的研学活动;4. 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目的地选择: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科技园区等;2. 行程安排: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游览、研学活动等;3. 研学活动设计:a. 历史文化类:参观博物馆、古建筑、历史遗址等,了解历史文化;b. 自然景观类:游览自然风光、参观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感受自然之美;c. 科技创新类:参观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等,了解科技发展;d. 互动体验类:参与民俗活动、手工制作、户外拓展等,锻炼实践能力;4. 安全教育:强调安全意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序。
六、课程实施1. 教师团队: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研学旅行经验的教师组成;2. 研学导师:负责组织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3.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爱好和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团队协作;4.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
七、课程总结1. 教师总结: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总结,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2. 学生总结:引导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总结,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3.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反馈意见,为后续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范文(通用6篇)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165b0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0.png)
研学旅行方案设计范文(通用6篇)研学旅行方案设计1 一、活动主题“超级木兰少年”研学旅行二、活动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生明旅游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弘扬、传播传统化和木兰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xx年10月26日四、活动地点黄陂区大余湾花海乐园化景区五、活动对象xx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六、活动内容1木兰化传播观看“木兰从军”表演,感悟木兰精神;2科普知识教育认识植物花卉和动物,丰富科学知识;户外拓展训练参与素质拓展运动,锻炼意志品质;4游乐项目体验体验景区游乐项目,享受旅游快乐;明旅游行动学习明旅游知识,培养良好习惯;6“超级堂”作业完成研学旅行习作,巩固活动成果。
七、活动安排1学生早上按上时间到校,8:00准时上车出发前往。
(带队领导及老师安排见附1)2学生进场。
活动承办方安排旅游车辆到学校接学生,保证学生在上午9点以前进入景区。
3安全教育。
在车上导游对学生进行旅游安全教育。
4明旅游知识教育。
到达景区以后,导游全程陪同学生,及时对学生进行明旅游知识教育。
5实施研学项目。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研学项目,按照预定的项目,分班、分组交叉开展活动。
6学生出场。
活动承办方安排旅游车辆送学生返校,保证学生在下午五点以前回到学校。
7学生完成“超级堂”作业。
学生在活动结束一周以内完成研学旅行作品,可以是作,也可以是摄影和绘画等。
学校及时评选优秀作品,在全校集中展示,并向区教育局和《长江日报》“超级堂”栏目推荐。
8学校将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登记造册,活动结束以后要填写《黄陂区“超级木兰少年”研学旅行活动报告单》,学生名册和回执由街乡教育总支集中交区教育局基教科。
八、活动经费每名学生研学旅行费用18元(含门票、车费、保险费、辅导服务费、游乐项目费等),其中110元由区政府买单,48元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
九、活动要求1、各班在组织活动之前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坚持自愿的原则,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参与研学旅行的`学生可以不参加;不适合某些素质拓展运动和游乐项目的学生不安排该项目。
景点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景点主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c6596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5.png)
一、课程名称【景点名称】主题课程二、课程背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点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价值。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些价值,同时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特设计本主题课程。
三、课程目标1. 帮助游客深入了解【景点名称】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提升游客对景点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3. 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4. 促进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提高游客满意度。
四、课程内容1. 导入部分- 景点简介:简要介绍【景点名称】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基本信息。
-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让游客对课程内容有所期待。
2. 主讲部分- 历史文化讲解:详细介绍【景点名称】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等。
- 自然景观介绍:阐述【景点名称】的自然景观特点,如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等。
- 现状与保护:分析【景点名称】的现状,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
3. 互动环节- 提问与解答:鼓励游客提问,解答游客关于【景点名称】的相关问题。
- 角色扮演:组织游客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景点名称】的历史故事。
-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景点名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4. 实践环节- 亲身体验:组织游客参与与【景点名称】相关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等。
- 观光游览:带领游客参观【景点名称】的重要景点,如古建筑、博物馆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由主讲人进行系统讲解,使游客对【景点名称】有全面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景点名称】的典型案例,提高游客的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
3. 互动讨论法:鼓励游客参与讨论,激发游客的思考和创造力。
4. 角色扮演法:让游客在模拟场景中体验【景点名称】的历史故事,增强游客的参与感。
六、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游客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情况等。
2. 互动环节:评估游客在互动环节的表现,如提问质量、角色扮演的投入程度等。
3. 实践环节:根据游客在实践环节的成果,如手工制作、绘画作品等,评价游客的实际操作能力。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模板范文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746d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d.png)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XXX研学旅行课程二、课程背景【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研学旅行课程旨在通过走出校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生活,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课程内容【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主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主题,如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科技创新等。
2. 研学旅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学旅行地点,如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景区、科技园区等。
3. 研学旅行活动:(1)参观考察: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博物馆、科技园区等,了解相关历史、科技知识;(2)实践体验:参与当地特色活动,如手工艺制作、民俗体验、户外拓展等;(3)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知识讲解;(4)交流互动:与当地居民、同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增进了解,拓宽视野。
五、课程实施【课程实施】:1. 研学旅行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时间,确保学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2. 研学旅行组织:成立研学旅行领导小组,负责研学旅行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安全管理。
3. 研学旅行师资:选拔具备丰富教学经验和研学旅行经验的教师担任研学旅行导师,确保课程质量和学生安全。
4. 研学旅行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安全。
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研学旅行结束后,对自身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同学互评: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分享研学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旅游研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旅游研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2fcd2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9.png)
二、课程背景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特制定本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观文化历史景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体验文化,增强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程设计思路1. 结合学校周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2.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体验,将知识学习与实地考察相结合;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效果;4. 注重课程评价,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五、课程主题1. 自然景观篇: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之美;2. 历史文化篇:探寻历史足迹,传承优秀文化;3. 实践体验篇: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4. 环保教育篇: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六、课程内容1. 自然景观篇:(1)参观风景名胜区,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2)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露营、攀岩等;(3)学习自然知识,如:植物、动物、地质等。
2. 历史文化篇:(1)参观历史遗迹,如:古村落、古建筑、博物馆等;(2)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技艺等;(3)了解地方历史,传承优秀文化。
3. 实践体验篇:(1)参观农业科技园区,了解现代农业技术;(2)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3)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机器人制作、航模制作等。
4. 环保教育篇:(1)参观环保教育基地,了解环保知识;(2)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3)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七、课程实施1. 组织学生报名,确定研学旅行时间和地点;2. 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方案,包括行程安排、活动内容、安全保障等;3. 安排专业老师担任研学旅行指导老师,负责现场教学和活动组织;4. 配备充足的研学旅行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5.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确保学生安全、愉快地度过研学旅行时光。
旅行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旅行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9406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8.png)
课程名称:自然与人文探索之旅课程目标:1. 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知识的兴趣和认知。
2. 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课程对象:初中生课程时长: 2天课程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区课程内容:第一天:自然探索一、课程环节一:出发前的准备1. 活动目标:了解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基本情况,做好出行准备。
2. 活动内容:- 介绍研学旅行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景观等。
- 分组讨论,制定研学旅行计划,包括行程安排、交通、住宿等。
- 学生准备研学旅行所需的装备和物品。
二、课程环节二:自然景观观察1. 活动目标:观察自然景观,了解自然规律。
2. 活动内容:- 参观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观察动植物生长状况。
- 进行植物、动物标本采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 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记录自然景观。
三、课程环节三:生态知识讲座1. 活动目标:学习生态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 活动内容:- 邀请当地生态专家进行讲座,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保护措施。
-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天:人文体验一、课程环节一:历史文化参观1. 活动目标:了解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2. 活动内容:- 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了解当地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 参观古建筑群,了解古代建筑风格和技艺。
二、课程环节二:民俗体验1. 活动目标:了解民俗文化,感受地方特色。
2. 活动内容:- 参观民间艺术表演,如剪纸、泥塑等。
- 参与当地传统节日活动,体验民俗风情。
三、课程环节三:总结与反思1. 活动目标:总结研学旅行收获,提高自我认知。
2. 活动内容:- 学生分组分享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 教师点评,总结研学旅行成果。
课程评价:1. 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案例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0a38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案例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教育和旅游的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案例,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案例一:探究古城文化地点:中国南方某古城时间:5天课程设计:第一天:到达古城,安排参观古城的城墙、城门和城楼等建筑,了解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二天:参观古城的博物馆,了解古城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
第三天:体验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刻字、织布等,了解古城的传统工艺和生活方式。
第四天:参观古城的庙宇和古迹,了解古城的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
第五天:整合所学内容,进行小组展示和总结。
案例二:探索自然生态地点:中国西南某自然保护区时间:7天课程设计:第一天:到达保护区,了解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和保护目标。
第二天:徒步登山,观察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第三天:组织生态游戏,体验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天:参观当地的农业和畜牧业,了解当地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第五天:进行生态保护实践,如植树、环境清理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天:观看生态纪录片,加深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第七天:整合所学内容,进行小组展示和总结。
案例三:探索异域文化地点:某亚洲国家时间:10天课程设计:第一天:到达目的地,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和文化特点。
第二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天: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礼仪,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
第四天:参观当地的宗教场所和文化景点,了解当地的宗教和文化。
第五天:体验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和文化艺术,如织锦、雕刻等。
第六天:参观当地的生产企业和商业街区,了解当地的经济和商业特点。
第七天:进行当地的文化体验活动,如民俗节日、文化活动等。
第八天:参观当地的学校和机构,了解当地的教育体制和文化教育。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0f75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0.png)
一、课程名称《探索历史,传承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二、课程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开展研学旅行课程。
通过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
3. 增进学生与自然、社会、文化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关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四、课程内容1. 历史文化知识普及:介绍我国古代文明、历史名人、重要事件等。
2. 地域特色体验:参观当地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遗址等。
3. 实践活动:开展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活动。
4.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与当地居民、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五、课程实施1. 确定研学旅行地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
2. 制定研学旅行方案:包括行程安排、活动内容、安全保障等。
3. 组织学生报名:通过班级、年级、学校等多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学生报名参加。
4. 开展研学旅行:按计划实施课程内容,确保行程顺利进行。
5. 评估与反馈:收集学生、家长、教师对研学旅行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
六、课程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习成果:通过考试、作业、报告等形式,评估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知识掌握程度。
3. 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4. 家长满意度:收集家长对研学旅行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对课程效果的满意度。
七、安全保障1. 制定安全预案:针对研学旅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
2. 做好安全教育:在研学旅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配备专业师资:聘请有经验的导游、教师等,确保行程安全有序。
4. 购买保险: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降低意外风险。
景区研学旅游课程设计
![景区研学旅游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682c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d.png)
景区研学旅游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景区研学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分类。
2. 学生能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等背景知识,并与所学课程内容相联系。
3. 学生能掌握研学旅游中的观察、记录、分析方法,为后续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收集、整理、分析景区相关信息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研学报告。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合理的研学旅游路线和活动方案。
3. 学生能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研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集体荣誉感。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特点,结合景区研学旅游的实践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景区研学旅游概述- 景区研学旅游的定义与特点- 景区研学旅游的分类及意义2. 景区历史文化与地理背景- 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景区为案例,分析其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特点- 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探讨景区的历史文化与地理背景对学生学习的启示3. 研学旅游方法与技巧- 观察与记录方法- 分析与总结技巧- 撰写研学报告4. 景区研学旅游活动设计- 设计合理的研学旅游路线- 策划有趣的研学活动-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5. 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教育- 倡导绿色出行,培养环保意识-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
确保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对景区研学旅游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景区研学旅游的基本概念、历史文化和地理背景等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模板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21ae37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7.png)
一、课程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4. 增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亲近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程主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主题,以下为示例)主题一:走进红色圣地,传承革命精神主题二:探访历史遗迹,感受文化底蕴主题三:探索自然奥秘,培养科学素养主题四:体验民俗风情,传承民族精神四、课程设计1. 行程安排:根据课程主题和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行程,确保行程安全、合理、高效。
2. 活动内容:(1)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科技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科技发展。
(2)互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互动体验活动,如红色主题讲座、手工制作、科普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户外拓展:开展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攀岩、定向越野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意志品质。
(4)文化交流:组织学生与当地居民进行文化交流,了解民俗风情,传承民族精神。
3. 教学方法:(1)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参观、体验,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高理性认识。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实施1.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时间,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2. 教师配备:组织专业教师和志愿者,负责课程讲解、活动组织和安全保障。
3. 安全保障: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4.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
六、课程总结1. 教师总结: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总结,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方案模板
![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76531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8.png)
一、活动背景研学旅行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体验文化,从而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核心,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优势,设计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
二、活动主题【主题名称】:XXX研学之旅三、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XXX相关知识,增长见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团队协作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X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五、活动地点【活动地点】:XXX(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活动对象】:XX年级XX班全体学生七、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1)成立研学旅行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行程安排、住宿、餐饮、交通、安全保障等。
(3)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活动方案,征得家长同意。
2. 活动实施(1)出发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纪律要求。
(2)按照活动日程,安排学生参观、学习、体验等活动。
(3)活动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情况,确保学生安全。
(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活动总结(1)学生撰写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2)教师整理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
(3)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活动成果,分享经验。
八、安全保障1. 事先了解目的地天气、交通、住宿等情况,确保行程安全。
2. 活动过程中,安排专车接送,确保学生安全。
3. 配备随行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和安全。
4. 遵守活动纪律,防止学生走失、受伤。
九、经费预算1. 交通费用:根据实际行程计算。
2. 住宿费用:根据住宿条件计算。
3. 餐饮费用:根据行程安排计算。
4. 活动费用:包括门票、讲解费、资料费等。
十、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学生能够:1. 了解XXX相关知识,增长见识。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86534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f.png)
3
学习茶艺,品茶。
课程内容
01 进茶园采茶、体验手工炒茶 02 小小茶艺师(泡茶、品茶等) 03 茶叶分类小能手
Part 07
石磨课堂
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长阅历、增进 交流、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
Enrich knowledge, broaden horizons, increase experience, enhance communication, exercise will and cultivate team spirit.
Enrich knowledge, broaden horizons, increase experience, enhance communication, exercise will and cultivate team spirit.
LOGO HERE
研学目标
1
学习茶文化,了解茶的分类。
2
学习如何采茶,体验手工炒茶。
三、游戏环节
1、一元五角 2、财商管理
课程内容
金钱认识--硬币拓印
1、将硬币放在桌面上,用A4纸盖住硬币。
2、用铅笔在硬币上方的纸面上来回描线。
3、尝试不同的硬币种类,并重复上面的步 骤,观察图形变化。
研学旅行一一“行走的课堂”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增长阅历、增进 交流、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
Enrich knowledge, broaden horizons, increase experience, enhance communication, exercise will and cultivate team spirit.
LOGO HERE
课程内容
旅游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旅游研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e6862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7.png)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如:历史文化名城研学之旅]课程目标:1. 了解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掌握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适用年级: [适用年级,如:七年级]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如: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研学旅行相关资料3. 地图、导游图等教学辅助工具4. 研学旅行任务清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研学旅行的意义和目的。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学习历史文化名城知识1. 教师讲解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深入研究。
3. 各组汇报研究成果,包括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
三、研学旅行任务清单1. 教师发放研学旅行任务清单,明确学生在旅行中的学习任务。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学旅行计划。
第二课时一、研学旅行准备1. 学生根据任务清单,准备研学旅行所需的资料和物品。
2. 教师讲解研学旅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研学旅行实施1. 学生按照研学旅行计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
2. 教师跟随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
三、研学旅行成果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研学旅行成果,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研学旅行成果。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学生反思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历史文化名城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的参与热情和收获。
课后延伸:1. 学生撰写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2. 学生将研学旅行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备注:1.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研学旅行活动应确保学生的安全。
景区研学活动计划方案模板
![景区研学活动计划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15dcb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6.png)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景区作为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场所,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研学活动计划方案。
【目的】1. 让学生深入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4. 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主题【主题】以“探索历史,体验自然”为主题,让学生在景区研学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段)【地点】(景区名称,如故宫、长城、黄山等)四、参与对象【对象】(明确参与活动的对象,如某个年级的学生、全校师生等)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 介绍活动背景、目的、主题等,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开场讲座,让学生对景区有初步了解。
2. 主题研学活动- 参观景区主要景点,如历史文化建筑、自然景观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参观心得。
- 开展特色活动,如手工制作、摄影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 互动体验- 邀请景区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历史文化知识。
- 组织学生参与互动游戏,如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等。
4. 闭营仪式- 学生总结研学活动收获,分享心得体会。
- 颁发研学证书,表彰优秀学生。
六、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研学手册、讲解器、横幅、奖品等。
2. 人员安排:教师、导游、安全员等。
3. 联系景区:了解景区参观路线、门票优惠、餐饮服务等。
七、活动费用1. 景区门票:根据景区优惠政策,为学生争取优惠。
2. 交通费用:包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区。
3. 餐饮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八、活动安全保障1.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 购买研学旅行意外伤害保险。
3. 安排专业导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费明细 5.授课费:研学导师、主题课程组长
务费)
6.服务费:导游服务
,场地服务费
7.保险费:旅游意外险、学生人身意外险。
8.服装费、印刷材料费、教材费自理。
9.其他:
元/人。 (不含学校带队老师和学校安全员服
。
说明
天数按要求、节次根据实际安排; 负责人包括:研学导师、导游、学校代表、带队老师、安全员(医护人员、安保人 员)、项目专家等。
学校班级 总课时 天数 节次
研学旅行主题课程设计模板
研学项目 组长
学校代表
主体名称
时间
教学内容
1
带队老 师 研学地 点
负责人
2
3
具体师资配备情况 安全管理防控措施 未成年人监护方法 研学旅行评价方法
总金额:
,包含:
1.住宿费:
(含自助早餐)。
2.用餐:正餐
元/人/餐。
3.门票:
பைடு நூலகம்
。
研学活动 4.交通:大巴车票 元/人,观光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