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知识:初中物理红外线、紫外线
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概述

红外线和紫外线知识概述人类认识光从太阳开始,我们发现在雨后,会出现彩虹,太阳光并不是单色白光。
太阳光其实是一种电磁波,它发出的电磁波频率各不同,导致波长各不同,很多情况下,我们用波长来分类各种电磁波。
我们根据波长,将太阳发出的电磁波进行的分类,分成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
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紫外线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人类眼睛是看不到的。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太阳光谱的紫端外侧,存在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底片感光,这个意外让人类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自然界的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 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而紫外线是10nm~400nm,所以只要290nm~400nm长波紫外线可以进入地球。
紫外线根据波长还可以进行分类,例如:短波UVC(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纳米)的紫外光线。
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红外线的最⼤特点是热效应,因此,可以⽤热敏电阻来检测,让光线照射热敏电阻,假如热敏电阻的阻值有变化,那么说 1.红外线的最⼤特点是热效应明光线中含有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的⾊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的光的加热效应。
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µ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µ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µ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µm 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全完不同,⽩天不能使⽤,价格昂贵且需电源才能⼯作。
2.紫外线的最⼤特点是荧光效应紫外线的最⼤特点是荧光效应,所以,可以让光照射荧光物质看看能否发光来检测光线中有没有紫外线。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间)辐射的总称,不能引起⼈们的视觉。
紫外线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波。
它⼜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
紫外线对⼈体⽪肤的渗透程度是不同的。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类⽪肤危害越⼤。
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中波则可进⼊真⽪。
UVA:能透射到真⽪组织下⾯,导致⽪肤松弛、皱纹涌现等恶果。
还会使⽪肤暗淡⽆光泽,令⽪肤变⿊。
UVA⼀年四季都同样猛烈,不分季节时段。
UVB:会令⽪肤变⼲,加速⽪肤衰⽼。
⼈体受UVB长时间辐射后会使⽪肤⿊⾊素细胞引起变异,也就是难以消除的太阳斑。
但它很容易被云层和其他遮盖物挡住,⽐UVA穿透⼒要差。
初中物理《光现象》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总结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知识点1 红外线及其应用1.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强度就越.2.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B.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红外线C.空调遥控器在按下某一键时,上面红色的指示灯会亮一下,这是红外线D.在色散实验中,红光外侧存在的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3.下列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A.在卫星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知识点2 紫外线及其应用4.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这样就防止了人类受到过量的紫外线照射. 5.如图所示,在光的色散实验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射到区域的光,空调遥控器是利用射到区域的光制成的.6.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人体器官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7.在银行和商场,人们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B.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强C.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D.紫外线可以杀菌8.夏天,在农村的大片农田中,常装有一些紫光灯(俗称“黑光灯”),根据农业专家介绍,这是利用灯发出的紫外线捕杀害虫.下列关于紫光灯的说法中,你支持的是( )A.害虫害怕紫外线,见到紫外线就死亡B.有的害虫对紫外线很敏感,被紫外线吸引C.紫光灯只发出紫光,不发出紫外线D.紫光灯发出的光能杀死所有的害虫【课时精选】1.下列关于不可见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手机中的红外线可以传递信息B.遥控器发出的光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C.不同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强度不同,可以用于成像D.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人大量照射没有关系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3.每年五六月份,农田中都有大量焚烧秸秆的现象.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不仅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到人的健康,还影响了正常的航空及其他交通.为了对焚烧秸秆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今年某市气象局利用高科技帮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以及时发现焚烧源.利用卫星监测焚烧源主要是( )A.对焚烧源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焚烧源B.监测焚烧源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焚烧源C.监测焚烧源的颜色,从遥感照片中的颜色来确定焚烧源D.监测焚烧源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焚烧源4.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D.使眼睛能看到焊接点5.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B.灯管在发出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后者是看不见的D.紫外线本身就是紫色的6.王勇在宾馆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或远离时,门会自动开闭.王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根据实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是( )A.自动门“听”到物体靠近或远离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该信号被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自动门探测到靠近或远离的物体发射出的紫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7.多年来考古学家们一直猜测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墓穴外侧可能存在密室,但由于密室封闭了3 000多年,在穴壁上开挖一个小洞也会对密室内部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采用无损勘探的方法判断密室是否存在.2015年专家们利用最新的(填“红”或“紫”)外线成像法对墓穴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穴壁部分区域温度与其他地方明显不同,说明其后很可能存在密室.用来探测的这种光(填“能”或“不能”)起到消毒杀菌作用.8.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甚至晒伤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某物理实验小组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检测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为爱美人士提供选择防晒衣服的科学依据.检测方法:先直接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紫外线强度计算出紫外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2)条件相同时,比较实验得到的结论是衣服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朋友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的着装建议.参考答案1.发热红外线红外线强2. C3. C1.太阳光臭氧层5. C A6. D7. A8. B【课时精选】1. D2. C3. D4. B5. B6. C7. 红不能8. (1)紫外线透过率(2)1,2(或3,4)(3)穿全棉长袖T恤(或穿颜色较深的衣服,或穿较厚的衣服等,合理即可).。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初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 m/s;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3/4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2/3c;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红外、紫外线

(3) 红外线的穿透云雾能力比较强。
至蛇 容 样 线 生 空 出 动 在 一 用 制 被” 易 飞 热 很 气 的 机 飞 高 红 导 其咬 被 机 辐 强 摩 热 尾 行 手 外 导 “ 击住 “ 这 射 的 擦 气 喷 时 。 线 弹 响 毁, 响 就 。 红 会 流 管 , 飞 的 是 尾 。直 尾 很 这 外 产 和 排 发 机 又 利 蛇 ”
课外实践
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紫外线系数”, 化妆品上标明的“防晒系数”的含义各 是什么?它们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紫外线 红外线 1.__________线和__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 光.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__线;靠近紫光的是 红外线 __________线. 紫外线
2.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外 就越多 线__________. 热效应 红外线遥感 3.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等. 太阳光 4.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大气 臭氧层 阻挡 层上部的__________能够__________紫外线,从 而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人类不受伤害. 化学作用强 , 荧光效应 5.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有_____ ________, 生理作用强 ______.
6.下列关于红外线的作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有很强的荧光效应 B.有很强的热效应 C.有很强的穿透性 D.有很强的化学作用
行星状星云NGC 7027的红外线照片
紫外线
紫外线也是不可见光,他的波长比紫 光还短.紫外线有荧光作用,有些物质受 到紫外线照射时可以发出可见光. 紫外线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儿童经常晒 太阳能够预防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是过 多的紫外线会使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 癌. 紫外线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可以用紫 外线进行消毒.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人造光源:蜡烛,电灯…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2 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m/s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2.1光的直线传播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2.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光现象》必背知识点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定义:叫做光源。
是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
2.分类:按形成原因分为: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乌贼、水母等。
人造光源:手电筒、火把、蜡烛、白炽灯。
【注意】月亮(是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二.光的色散1.定义: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2.能够分解成其它颜色的光叫光,不能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
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的色光都向三棱镜(底部或顶部)方向骗折,在光屏上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彩带,它的颜色依次是、、、、、、。
这是国的科学家首先研究的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这个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
【注意】(1)要使彩色光带更清晰,应将光屏放在处(填“暗”或“亮”)。
(2)为了便于观察彩带,可将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调(远、近)一些。
(3)如果彩带的亮度很暗,可能是光屏与三棱镜的距离太。
(4)如果在三棱镜后面再放一个倒置的三棱镜,最终的光是光。
三.色光的混合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蓝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黄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由此可得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蓝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黄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白色的不透明物体能够反射,黑色的不透明物体几乎不反射光,会吸收;由此可得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其他光被吸收。
3.光的三原色:、、(电视机的荧光屏),将它们按等比例混合后就得到光;四.光能1.定义: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光量地球上获得最多的光能来自,太阳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2.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内能,化学能等例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合作用:太阳能→。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一:光的传播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人造光源(如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说明: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
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的光等。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说明: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
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3、光线: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4、常见关于光直线传播的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
说明: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概念: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光现象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9.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1.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2.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热学知识点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梳理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梳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以下是有关光现象的学问归纳,欢迎大家参阅!光现象学问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行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耀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匀称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转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转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 中考笔记

光现象.笔记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2 【光的反射】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考点4 【光的折射】
考点5 【光的色散】
考点6 【看不见的光】
1. 红外线:我们把红光之外的辐射叫做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2.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使荧光物质发光。
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等。
考点7 【凸透镜和凹透镜】
三条特殊光线:
[点拨] 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加大了会聚程度,但光线经过透镜后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只不过是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考点8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考点9 【眼睛与眼镜】
考点10 【显微镜和望远镜】
考点11 【生活中的透镜】。
红外线及紫外线

3.杀菌作用P402——杀毒、软组织浅表感 染
4.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作用 272-297nm,亚红斑量
5.脱敏作用:组胺与钙的吸收增多 6.促进伤口愈合 :小剂量 7.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8.光致敏作用:银屑病、白癜风
距离100CM (2)儿童:两部位,首次照射剂量:
1/2MED;距离50CM 注意事项: (1)剂量逐渐增加:三种剂量增加法(表
22-5) (2)重要部位的遮盖
单人紫外线照射全身照射
(三)操作方法
2.局部照射法
照射部位:病灶中心及其周围1-2CM的正常组织 灯管距离皮肤:1-2CM 首次剂量:1MED 注意事项: (1)创面应先清创,使伤口充分暴露 (2)每次照射的红斑面积 P406 表22-6
皮肤红班强度与紫外线波长剂量之关系
红外线,紫外线出现红斑的比较
红外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紫外线
出现时间
快(立即)
慢(4-6h)
境界 消失
不清楚
清楚
快(30’) 慢(24h-数日)
(二)色素沉着
(1)速发性色素沉着 1-2h达高峰,之后消退,6-8h恢复正常 长波紫外线及可见光(400-700nm)光线均可引 起 原因:由于黑色素的氧化和黑色素体在角质细胞中 重新分配 (2)延迟性色素沉着 ❖ 延迟色素沉着,照射后1天内出现,3-4天达高 峰,2-3周内逐渐消退 ❖ 254nm,297nm的紫外线均可引起 ❖ 原因:皮肤中色素小体和黑色素增多结果
2.低压汞灯又称冷光水银石英灯——短波紫外线
a.立地式——p=30w,灯管为盘形,大面积照射 b.手提式——p=10-15w,灯管为盘形,小面积照
红外线与紫外线讲义

红外线与紫外线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 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 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 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 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
近红外线或称短波红外线,波长0.76~1.5微 米,穿入人体组织较深,约5~10毫米;远红 外线或称长波红外线,波长1.5~400微米, 多被表层皮肤吸收,穿透组织深度小于2毫米。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红外线与紫外线
3、遥控器 不少家用电器都配有红外线遥控装置.当遥控器与 红外接收端口排成直线,左右偏差不超过15度时,效果最好。 4. 红外接口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装配了红外端口,支持无 线传输,避免了通过电缆连接的累赘.如利用红外线可通过手 机上网。 5、防盗装置 防盗装置由红外线发射机和红外接收机组成.红 外线发射机发射的红外线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 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红外线时,接收机将会启动报警主机, 报警主机收到信号后立即发出警报。 6、红外遥感 红外遥感在漆黑的夜晚应用红外遥感设备可以 探测各种矿藏。我国利用红外遥感照片,调查了地热资源和 放射性矿藏等资源。 7、红外侦察 红外侦察卫星携带红外成像设备可获得更多地 面目标的情报信息,并能识别伪装目标和在夜间对地面的军 事行动进行监视;导弹预警卫星利用红外探测器可探测到导 弹发射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为拦截来袭导 弹提供一定的预警时间。
红外线与紫外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6节 看不见的光 拓展

红外线与紫外线课外知识一、红外线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在研究太阳七色光的热效应时发现了在红光外侧存在着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红外线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角落。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可见光波段上端一种μ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根据波长的不同,通常分为近红外0.75μm-波长为0.75μm,中红外1.5μm-10μm,远红外10μm-1mm三个波段。
1.5红外无损检测自然界中的任何物体都是红外辐射源。
辐射能量的主波长是温度的函数,并与表面状态有关。
红外无损检测是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材料表面进行检测。
如果被测材料内部存在缺陷(裂纹、空洞、夹杂、脱粘等),将会导致材料的热传导性改变。
进而反映在材料表面温度的差别,即材料的局部区域产生温度梯度,导致材料表面红外辐射能力发生差异,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信息中包含了样品缺陷的信息。
利用显示器将其显示出来,便可推断材料内部的缺陷。
红外检测不用接触实物,这样可将测试装置远离被测物,从而实现无损检测。
同时红外检测具有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速度之快取决于扫描时间,即十几分之一秒左右。
温度变化灵敏度可达0.1℃.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和寿命监测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但由于复合材料制造过程复杂,且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又极易受到损伤,所以缺陷的发生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希望通过无损检测来判定材料是否合格。
常用的超声和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能提供一定的缺陷信息,但速度慢或者不能全场检测,而红外无损检测可以大面积快速进行。
远红外线加热干燥当远红外线辐射到一个物体上时,可发生吸收、反射和透过。
但是,不是所有的分子都能吸收远红外线的,只有对那些显示出电的极性分子才能起作用。
水,有机物质和高分子物质具有强烈的吸收远红外线的性能。
当这些物质吸收远红外线辐射能量并使其分子,原子固有的振动和转动的频率与远红外线辐射的频率相一致时,极容易发生分子、原子的共振或转动,导致运动大大加剧,所转换成的热能使内部升高温度,从而使得物质迅速得到软化或干燥。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重点考点

2021人教版物理中考重点考点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相关科学有:化学、材料科学等。
我们有限的智力总试图在理解自然,并试图改变自然,这是物理学,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学共同追求的目标。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物理中考重点考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物理中考重点考点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透镜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原理);(2)当f(3)当u另: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可用来测焦距)当u=f时无法成像。
5.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6.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眼患者戴的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质量与密度7.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1g=1000mg8.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9.密度的计算公式:p=m/v10.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体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时密度,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
)11.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1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1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15.重力: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物理中考重点考点一、电流定律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202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202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7f6f2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5.png)
202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2022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光现象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某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某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学习口诀: 1.光的传播能够发亮叫光源,月亮不是太阳是。
光的传播有条件,均匀介质才直线。
[1] 不同物中速度变,真空每秒三十万(千米) C(光速)=3某10^5km/=3某10^8m/. 光的速度比声快,真空光走声不走。
2.光的反射法线通过入射点,虚线垂直反射面。
反射入射居两边,反角入角总相等。
入法夹角为入角,入角增大反角增。
所有物体都反射,镜面反射漫反面。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相等对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