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区密路网的本质38页PPT

合集下载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住空间的需求逐渐增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同时保持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

这种住区模式通过将住宅用地划分为较小地块,增加道路密度,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旨在提供更优质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促进社区发展。

本文将对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其特点、属性和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是一种通过精细规划,将住宅用地细分为小地块,增加道路密度,提高公共交通可达性的住区规划模式。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街区尺度较小: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将住宅用地划分为较小地块,一般面积为1-2公顷,便于居民步行或骑行出行。

道路密度高:通过增加道路密度,提高交通可达性,缩短出行距离,减少交通拥堵。

公共交通便捷: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注重公共交通设施的配置,一般设置公交站点、地铁站等,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社区活力强: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有助于促进人际交流,增加社区活力,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问题。

其优点主要包括提高交通可达性、增加社区活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难度和成本增加、对驾车出行依赖度高等。

以武汉市某小街区密路网住区为例,虽然该住区在提升交通可达性和土地利用效率方面表现良好,但由于地块面积过小,导致无法设置足够的停车位,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

针对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在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道路网络的功能性和系统性,避免断头路和冗余道路的出现,确保交通的顺畅。

优化公共交通设施: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统筹考虑住宅和商业设施:在规划过程中,应将住宅和商业设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设置商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小街区,密路网——以包头市中心区为例

小街区,密路网——以包头市中心区为例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结课论文题目浅析“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对路网布局的影响学生姓名严伟学号 1363166107 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年级)城乡规划(2013级)指导教师王悦2016-2017年第1学期浅析“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对路网布局的影响——以包头市昆区中心商业区为例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识,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这个城市也会非常单调乏味。

———简·雅各布斯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在“土地经济“的驱动下,为了减少道路建设的投入以及保证开发用地的最大化,“大街坊”逐渐成为城市结构的基本单元。

“大街坊”模式下,汽车通行成为街道的单一交通功能,城市传统文化和活力逐渐消失;同时“大街坊”带来的树状道路结构,让小汽车更多的集中在城市主干路,加剧城市交通拥堵,以“稀路网,大街区,宽马路”为特征的传统规划模式不断受到批判。

城市面临交通拥堵、土地资源浪费、城市空间不够宜人、城市景观单调等诸多问题。

上述背景下,国内一些城市逐渐意识到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而街道则是城市活力的源泉和重要载体。

“小街坊密路网”的西方规划理念激发了街道的活力,增进了城市经济效益,与现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从而在一些城市的中心区得到广泛应用。

近日,中央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明文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政策一出,引发无数讨论和关注。

公众更多的是对“拆除围墙”的热议,而忽略了推广街区制的本意——“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以及“树立‘密路网—小街区’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

“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下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索--以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为例

“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下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索--以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为例

2020年6月第6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道路交通5 D01:10.16799/j.r n k i.csdqyfh.2020.06.002“小街区、密路网”模式下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索—以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为例施泉(江苏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_)摘要: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几乎都是传统的“稀路网、大街区、宽马路”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模 式相较于传统规划模式,在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土地利用和城市设计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激发了街道的活力,提髙 了城市经济效益。

以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为例,探索“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控制措施、用地开发条件,以及道路建设与交通 组织的关系等,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指导今后的道路建设,为“小街区,密路网”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街区;密路网;道路规划;交通组织;交通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1+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20)06-0005-040引言在传统的“稀路网、大街区”模式下,小汽车更 多地集中于城市主干路,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并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城市空间不够宜人、城市景观 单调等诸多问题。

因此,以“稀路网、大街区、宽马 路”为特征的传统规划模式不断受到批判。

在上述背景下,国内道路交通规划开始探索 “小街区、密路网”的西方规划理念在国内城市的 应用与实践,以期激发街道活力、优化城市交通组 织、增加道路容量、提升道路生活气息。

1“小街区、密路网”理念解读1.1 “小街区、密路网”模式特点(1) 高密度路网全面推广街区制 '树立“小街区、密路网”的城 市道路布局理念,形成高密度路网,提高道路通达 性。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的密度不宜小于8 km/km2。

密路网以支路系统为主,兼有部分次干路。

在交通 方式上,倡导机动车交通与慢行交通有机结合,增 加交通的灵活性。

(2) 小街区生活气息“紧凑、混合、多元”是城市建设的核心:提倡 缩小街道尺度,改善街道界面,塑造尺度宜人、富 有活力的街道;加强慢行系统建设,并与营造街道 生活氛围相结合。

“窄马路,密路网”

“窄马路,密路网”

“窄马路,密路网”本文以我国相关政策及道路网体系为基础,探讨了“窄马路,密路网”的马路布局,以此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具体的布设方案提出了建议。

标签:“窄马路;密路网”交通拥堵;建议一、相关政策201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二、我国道路网体系现状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均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快速路、主次干路通常作为拉开城市框架、加强组团间交通联系和对外交通联系的骨架路网优先建设,而支路建设相对滞后。

直接导致中国各城市普遍存在现状主次干路网密度大,支路网密度小,路网级配不合理,交通量在主次干路上过于集中,主次干路交通拥堵严重的问题愈发突出。

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为配合小汽车出行率的爆炸性增长,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的红线宽度越规划越宽,导致中国城市普遍存在道路面积密度大而线密度小,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向道路倾斜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交通拥堵的“城市病”愈发严重。

三、“窄马路,密路网”布局的初步探讨(一)传统宽马路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城市道路网规划中,为减小交叉口对主干路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主干路交叉口间距普遍设置在800m-1200m,为了保障交通流逐级有序地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汇集,并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疏散,要求在道路网布局中允许同级道路及相邻等级道路相交,避免越级相交,即支路不能直接与主干道相交,这就导致了主干路交叉口间距过大,宽而稀路网布局形态的产生,车流在主干道上汇集,交叉口通行能力远小于路段通行能力,成为制约主干道通行能力的瓶颈。

宽而稀路网布局形态还导致了城市道路网非直线系数过大,行人出行距离过长。

目前令各大城市头疼的大型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多、周期长、通行效率低,行人过街距离过大、等候时间过长,闯红灯现象突出的问题也是由宽马路的布局引发的。

窄马路,密路网

窄马路,密路网
窄马路,密路网
2016-4-15
1
背景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 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 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 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 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 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 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2016-4-15
2
“大地块,疏路网”
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路间 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 距也要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 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 干道网系统构成了城市路网的主骨架,这就形成 了 “ 大 地 块 - 疏 路 网 ” 的 街 区 模 式 。 但此模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土地浪费, 由于临街面少,使得沿街高强度开发,街区内部 用地闲置或低效率使用;城市功能缺失,适合于 商业活动的土地供给不足,城市交易功能被严重 抑制;不利于分期建设,道路等相关市政设施难 以协调适应地块过长的开发周期;路网缺少弹性。
2016-4-15
8
案例3
国内也开始借鉴这种街区模式,比如都江堰壹街区的规划设计中,有意识 地将街区的街道按照等级区分成如下几类:9m和12m宽的街道限制设置底层商 铺;15m和18m宽的街道可设置小规模铺面;24m宽以上的街道则设置了大中 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型街道基本控制在两车道,而单侧步行道宽度控制 在3-5m,使步行道在街道宽度比重中达到甚至超过50%。
2016-4-15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研究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研究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的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研究作者:申凤翟辉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8期摘要:面对美国城市郊区的无序蔓延和城市中心的衰落,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

新城市主义“选择”、“解释”、并“发展”了“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而波特兰是新城市主义思想与“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实践的绝佳案例。

文章对波特兰规划建设经验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土地利用与城市设计两个方面总结归纳波特兰核心区城市规划的技术要点。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American city suburbs spread disorderly and the decline of the city center, the new Urbanism movement spread rapidly in American cities. The new Urbanism "selected" and "interpreted" and "developed" the planning pattern with "a tight network of streets,the small blocks", and Portland is an excellent practical cases that can reflects the new Urbanism and the planning pattern. This paper takes an analysis and study systematic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Portland,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Portland central city planning.关键词:“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俄勒冈州;波特兰Key words: "a tight network of streets, the small blocks";the planning pattern;Oregon;Portland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8-0108-040 引言面对美国城市无序蔓延和中心区衰落,1990年代由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和安德烈斯·杜安妮伊丽莎白·普拉赞伯克夫妇(DPZ,Andres Duany and Elizabeth Plater-Zyberk)等人倡导,在美国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

“密路网,小街区”模式的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以昆明呈贡新区核心区规划为例

“密路网,小街区”模式的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以昆明呈贡新区核心区规划为例

规划 B7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10
模式 B8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11
B9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12
C两
C1
60m主干道,40m次干道,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6
种模 式相
C2
60m主干道,40m次干道,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8
结合
C3
60m主干道,40m次干道, 30m二分路,20m地方街道
生活空间”[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城市规划界提出
“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念,倡导回归欧洲传统 城镇空间形式,并结合“生态”、“低碳”的普 世价值观,进一步发展了以“密路网,小街区” 为特征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这种思想也影响到 了国内,国内学者也以此作为破解传统规划模式 困境的途径之一,并结合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机 遇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尝试[4-5]。2010年, 在美国能源基金会的帮助下,美国新城市主义的 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对昆明 呈贡新区8.21km2核心区提出了概念规划方案, 成为“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在国内城市最 重要的一次规划实践。
在“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下,路网主 要由红线宽30m二分路和20m地方街道构成,由两 条相互平行且反向的单行道组成的二分路代替传 统规划模式的主次干道。街区数量划分越多,街 区尺度变小,路网密度相应提高(图3-B、表1)。
笔者尝试将传统规划模式与“密路网,小 街区”规划模式相结合(图3-C),保留传统规划 模式的主次干道,将主干道与相邻道路组成二 分路,在主次干道之间加入几条地方街道。以 传统规划模式A2为基础,分别与“密路网,小 街区”规划模式的B3、B5、B7结合,形成C1、 C2、C3三种路网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区域需 要来划分街区尺度和路网密度,在街区边长为 136.7m的区域路网密度为12km/1km2,在街区边 长为97.5m的区域路网密度为16km/1km2,在街 区边长为74m的区域路网密度达到20km/1km2。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下,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思路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下,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思路

“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下,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思路摘要: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又名琶洲西区),是广州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区,规划践行“小街区,密路网”的发展思路,但带来了用地尺度小、地下开发可利用率低、不经济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规划通过对地下规划管理与开发模式的创新为突破点,实现地区高品质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小街区;琶洲;地下空间;规划建设1、琶洲西区概况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处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西端,即琶洲西区,面积约2.1平方公里,西临城市地标广州塔,北望珠江新城和金融城,东接琶洲会展中心,是作为与国际金融城、珠江新城融合发展的广州黄金三角区。

目前已进驻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小米、国美等互联网巨头企业。

规划贯彻“紧凑集约、复合高效”的发展理念,紧凑集约方面践行“小街区、密路网”理念,为提高地块可达性和交通疏导能力,增加积极街道界面和提供更多交流、服务场所,优化街区路网结构,以80x120米为基本模数,形成兼具效率与弹性的方格网道路系统,在地铁站点核心区及高强度开发区域的公共权属土地鼓励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提供地下配套服务、释放更多地面公共空间、立体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

复合高效方面坚持公交优先,重视地下换乘及慢行衔接,打造地上地下立体化的换乘枢纽,围绕已投入运营的地铁8号线、有轨电车线,以及规划18、19号线,鼓励建设连续的地下步行网络,将开发地块与交通枢纽在地下高效串联,统筹地上地下,形成交通功能、商业功能、公共空间于一体的高效复合型城市空间。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地下空间规划控制是详细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规划需对地下空间使用性质、规划范围(水平投影及垂直空间)、建设规模、公建配套、出入口、通风口和排水口的设置要求等内容进行控制,以规划条文及规划图则等形式纳入控规,作为项目地块土地出让、规划管理的依据,与传统地面控制内容有具有同等约束效力。

窄马路密路网 ppt课件

窄马路密路网 ppt课件
加强监管人员的投入,比如公安队伍的扩大、强化,实现24小时 的城市全覆盖;
在不增加人员投入的情况下,加大高科技设备的投入,通过监控 设施的投入来覆盖社会管理的盲区,并借助于信息手段来建立高 效、快速的突发事件响应、处理能力;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外包、采购的方式来实现。
不论上述的何种方案,都将牵涉到不菲的财政支出,这对于当前 本身就债务缠身的各级政府而言都是不小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则是增加了流动人口的 管理难度,增加了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 风险;
4 对城市管 理部门的
挑战
尤其面对于当前贫富差距的扩大,
以及其他社会问题、矛盾的多样化、 复杂化,对于城市管理部门而言是摆 在眼前的现实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 解决,必然会给街区制的推广带来影 响。
5、对地方财政支出的挑战
要想在街区制的开放环境下又能提供比较具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 除了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之外,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加 强监管。监管通常而言无非三个层面:
3
正方观点驳斥
正方
可达性高,出行距离短,有更多路段选择,可 大幅度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反方
道路变短意味着路口增多,加剧交通复杂性, 且城市道路拥堵多发生在某一集中区域,在多条道 路汇于同一繁华道路上时拥堵依旧难以避免。在较 长道路增设天桥可缩短出行距离,交通不能局限于 平面。
正方
小尺度道路信号灯周期短,过街容易,利于保 障儿童老人的交通安全。
二是在城市规划这一顶层设计没有清晰化、 明确化的处境下,街区制的设计与《意见》所 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否能够有效衔接、达成,也 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
一是多年沉淀形成的规模
化、可复制的产品线将受到影 响,这将直接导致开发成本上
升;

小街区密路网的本质

小街区密路网的本质

执行中出现偏差、没有解决城市病 价值观的方向
“小街区、密路网”作为政绩 老人、儿童过马路更加方便
巴黎、巴塞罗那等欧洲城市的老 机动车可在“毛细血管”穿行
城区
可以有更多的街面,拉动消费
人家街坊都是113米×120米 底商包围了居住街坊,生活更加
我们的街坊是300×500米 Nhomakorabea方便
留下一张细密的城市路网,放上 以人民为中心,不再以车为中心、
红绿灯,汽车前进走走停停, 不易被地方管理者所接受,管理
“三叩九拜”。
难度大
图示一 机动车交通需求较高的支路断面示意(红线 宽度16米),确保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各自的独立路权。建议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单独 设置,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布置设施带进行物 理隔离。
图示二 慢行需求较高的支路断面示意(红线宽度12 米),可设置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车道。建议人 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绿化或设施带进行物理 隔离。
(十六)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 通路网布局问题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 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 达到15%。 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 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合理配置停车设施,鼓励社会参与,放宽市场准入,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鼓励采取交通宁静化设计措施
提高轨道与地面公交的站点服务覆盖范围,促进轨道站点、公交停 靠站和周边建筑、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构建便捷、无障碍的公交 换乘系统

交通规划专家正解“街区制、密路网”

交通规划专家正解“街区制、密路网”

交通规划专家正解“街区制、密路网”上海,密密麻麻的商品房将道路分隔。

刘行喆澎湃资料图引言作为城市骨骼和血脉的城市路网,伴随着城市的产生、生长、演化,也经历了不断成长、发育和历史演变。

城市路网的形态、密度、尺度与城市的主导交通方式、政治经济体制、城市规划理念和管理绩效等有着极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一成不变的、绝对科学的路网形态和标准。

街区制、小区制,密路网、稀路网,小尺度、大尺度,开放性、封闭性等,都是相对的,其优劣好坏、绩效高低、适用与否也都是相对的,是因城、因地、因时而异的,不可简单仿效、照搬照套。

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十六)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等”,是基于我国城市既有的路网体系严重失衡、密度过低(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区路网密度太低),主次干路尺度过宽,封闭管理的“小区”和大院过多、面积过大等情况,已经严重影响现代城市的宜居生态、健康生活,严重影响到了城市交通的安全便捷、有效组织、高效运行等严峻现实提出来的,有非常现实的针对性,对引导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街区制、密路网”这个被热议的话题,从城市与交通规划专业的角度做深入解读,期望有助于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判断和理性的讨论与实践。

1、何为街区制、密路网?东西方城市的路网体系结构、形态格局、道路尺度等差异,受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社会管理模式的巨大影响。

古代城市社会组织总体就有街区制和里坊制之分。

西方城市从古希腊城邦时代开始进入公民社会,世俗意识、商业氛围浓厚,社会相容性和开放度很高。

密路网,小街区探讨

密路网,小街区探讨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结课论文题目关于小街区密路网的探讨学生姓名 ...... 学号 1363166130 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年级)城乡规划(2013)指导教师王悦2016-2017年第1学期关于密路网、小街区模式的探讨城乡2013 学号:1363166130摘要:通过对中国城市发展以及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生态等问题的反思,提出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模式在现在与未来时间内将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分析借鉴国内外小地块街区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包头昆区的包百附近为例,结合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空间和城市生活等因素,讨论小地块街模式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寻找合适我国国情和本地区有利的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街区模式。

关键词:小街区、密路网、城市活力、土地利用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建设节约型城市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人多地少、能源匮乏、环境危机,当前众多资源的紧张,已成为限制我们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建设节约型城市。

然而就在资源全面紧张之际,我们的城市建设反而在追逐以大街区甚至超级街区为主要的特征的城市土地的扩张。

而这种大街区发展模式又是基于现代主义的思想,奉行功能分隔、汽车主导、忽视公共领域、人文精神和自然环境,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如:交通可达性较差,城市效率低下,对小汽车的严重依赖使得城市不适宜步行,空气污染,环境恶化,严重的功能分区破坏了传统社区内部的有机联系,缺乏公共空间与人际交往,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等等。

大地块低路网密度的城市发展模这样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我国应该得到审视。

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需要研究与之相协调的密路网、小街区的街区模式意义重大。

二、对象分析本地块选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包百商圈附近3公里左右。

道路呈规则的方格网状。

地块内包括团结大街,友谊大街,钢铁大街,白云鄂博路等主要城市干道。

本地块据测量不属于密路网小街区模式,而是城市大型商圈。

现在城市建设提倡密路网小街区,现在本地块的道路网密度低,相对距离比较远,人们需要乘车出行,达不到短距离步行的要求。

“密路网、小街区”理念在黄石市磁湖南岸地区城市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密路网、小街区”理念在黄石市磁湖南岸地区城市设计中的实践探索

“密路网、小街区乃理念在黄石市磁湖南岸地区城市设计中的实践探索罗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摘要: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磁湖南岸地区城市设计为基础,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案例经验,探讨“密路网、小街区”模式在滨水地区的运用,并从用地的实际使用率、街区活力打造、街区整体形态控制等方面分析“密路网、小街区”方案在国内实施的困境,化解对密路网=道路面积增加、密路网=减慢机动车行车速度的误解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磁湖南岸;城市设计;密路网;小街区[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Concept of"Dense Road Network and Small Block"in the Urban Desagn of the South Bank of the Magnetic Lake in HuangshiLuo Peng(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 Guangdong51006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urban design of the south bank of the magnetic lake in Huangshi,Hubei Province,this paper combs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cas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dense road network and small block M model in the waterfront area.The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dilemma of“dense road network and small block”program from actual land use rate,the vitality of the neighborhood,the overall shape control of the block,etc.,and then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solve the misunderstanding of“dense road network=road area increasedand w dense road network=slowing down the speed of motor vehicles”. Key words;south bank of Magnetic Lake;urban design;dense road network;small block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鼓励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但密路网方案在控规阶段总是无法落实。

基于小街区制的合理路网密度探讨

基于小街区制的合理路网密度探讨

基于小街区制的合理路网密度探讨谭健妹;刘金成;徐云辉【摘要】在分析路网密度与街区尺度的关系以及小街区模式下影响街区尺度界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小街区模式下方便市民慢行出行的适宜路网密度,得出小街区模式下街道间距100 m~200 m较为适宜,路网密度10 km/km2~16 km/km2,此时单个街区面积在1 hm2 ~4 hm2内.【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08【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路网密度;小街区制;街区尺度;街区面积【作者】谭健妹;刘金成;徐云辉【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南宁 530022;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91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稀路网,大街区”为特征的传统空间规划模式使我国城市路网结构支路系统缺乏,忽视慢行交通的出行环境,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等内容。

因此《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街坊制、密路网”的空间规划模式得到了国家的正式承认,也是国家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部署的一个“实招”。

合理的路网密度是城市交通健康发展的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路网规划密度遵照的是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按此规范,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路网密度为5.4 km/km2~7.1 km/km2,面积率为15%~20%。

理论上,它会导致道路平均宽度达21 m~37 m,助长宽马路的形成。

而从实施效果看,这一标准也是明显偏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街区密路网的本质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