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共4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一)突破以往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2。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共同点:1。

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3。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4.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法律制度起着基础保障作用。

四。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是: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注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在公共资产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发挥数量优势,注重提高质量。

六。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谓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毛概八至十二章重点

毛概八至十二章重点

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 P145不完全内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依据,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在经济调节中都有各自的优势,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二者结合起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们可以和各种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并且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地位: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确立依据和坚持的“两个毫不动摇”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依据:1)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的主要物质条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是以坚持公有制为前提的2)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坚持(两条原则):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3、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机遇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机遇:经济增长虽然放慢,但经济规模决定的事急增量依然可观,大消费、大市场的“大国经济效应”的机遇显现。

毛概下 重点章节 要点整理

毛概下  重点章节 要点整理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依据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这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的。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因为判断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而要看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1、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2、公有制经济的实质核心和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与量的统一。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毛概第8-11章 重点(很齐全,高分材料)

毛概第8-11章  重点(很齐全,高分材料)

主讲人:钱淑君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1、中国当时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客观条件(原因)A、我国当时(20世纪50年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选择此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必要性)B、苏联当时在此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榜样——直接原因)C、我国当时经济结构简单,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加之有着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此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可能性)D、当时思想理论界,普遍把此体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主观原因)2、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弊端A、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

(积极作用)B、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主要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此体制的弊端不断显露,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并日益使其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虽然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了一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为后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限于当时思想上的束缚和“左”倾路线的干扰,最终没有能够对原体制形成根本性突破。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

此后,该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贯穿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市场、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大一统的观念,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

毛概第八章重点

毛概第八章重点

第八章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在消费资料分配问题上存在一种误解,即把共同富裕看成是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以同等的速度富裕起来,如果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建设创新型社会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即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需求、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8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8章

正文 . 第八章
第 18 页
08

国建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立 和 完 善 社 会 经主
经 济义
济 体市
建 制场
设 第一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阶段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 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计划经济体制: 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计划经济曾被当
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市场经济: 简单来说就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运行的经济,具体说是一种以市场
机制为资源主要配置方式和经济活动为主要调节手段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与市场 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
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
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正文 . 第八章
第 28 页
08

国建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立 和 完 善 社 会 经主
经 济义
济 体市
建 制场
设 第一节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
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阶段,必须有计划 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
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如果产品还 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 有可能存在。

毛概 第八到第十五章 考试重点

毛概 第八到第十五章 考试重点

毛概(第8-15章)重点整理第八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涵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已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5: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6: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调高劳动生产率。

7: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毛概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首先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再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四:1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2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4: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本政治制度)5:我国的居民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五:依法治国意义: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4: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毛概资料第08章

毛概资料第08章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创新型国家的着眼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 创新型国家的着眼点: 内 容 途经 核心: 核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 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 发展、 发展、引领未来 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 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 创新体系。 创新体系。 主体: 主体:企业 软环境: 软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 围
1、经济发展方式
内涵 意义 途经
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7000 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7000 年我国GDP总量达到 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 GDP总量的 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 左右。 左右。但是我们为此消耗了多 少能源和资源呢? 少能源和资源呢?能源消耗达 到了24.6亿吨标准煤, 24.6亿吨标准煤 到了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 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 15%左右 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 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 3.88亿吨 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 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 30%。 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 耗了12.4亿吨, 12.4亿吨 耗了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 泥消耗量的54% 54%。 泥消耗量的54%。
近些年来,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 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 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将 来,都不是评功摆好的 时候。 时候。我的脑子里是充 满了忧患。 满了忧患。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 合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其中第八章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规律的章节。

本文将对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第八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等。

毛概第八章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存在矛盾。

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基础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应当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为经济基础的发展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关系也是毛概第八章的重点内容。

阶级斗争是哲学的基础,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必须积极开展阶级斗争,同时推动生产斗争的不断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毛概第八章所强调的重点。

社会主义革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而社会主义建设则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是一篇系统总结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内容的重要章节。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义,指导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对毛泽东思想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第2篇示例:毛概第八章是一本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学科书籍,其内容主要涉及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建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不平衡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 应
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过程
1、改革开放前,取消非公有制经济; 2、改革开放初期提出非公有制经济作补充; 3、党的十四大把以公有制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4、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
3、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 济活动的调节既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 的不足和缺陷
资源配置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1)计划(经济)——“看得见的手” 特点:自觉性、事前性、
宏观性 长处:宏观调控 缺陷:微观领域
(2)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 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长处:微观领域 弱点:宏观领域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为主 体,以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典型形式:
公司制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
第一阶段
扩权让利,重 点是调整国家 与企业的责权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 体形式和运行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 体制度、形式和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方式。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 关系 决定
反作用
(三)我国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条件
客观条件:
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影响;
HOME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毛概第八章重难点期末复习

毛概第八章重难点期末复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难点剖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到党的十四大的确认。

其基本内涵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二者分别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传统观念。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二者各有优劣,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基本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毛概 第八章

毛概 第八章

参考资料: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提法的演变
●1987年——1997年 1987年《关于 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第 一次提出对私营经济也应采取“允许存在、加强管理、 兴利抑弊、逐步引导的方针”。同年十三大第一次公 开明确认可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提出了鼓励个体经 济和私营经济的方针。 1988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 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同年,我国开始对私营 企业进行登记。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演进 1. 20世纪50年代—78年12月,确立并实行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评价 必须承认,这种体制曾发挥了积极的历 史性作用。 也要看到,这种体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共性与个性 的统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3 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 (2)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建立适应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演进 1. 20世纪50年代—78年12月,确立并实行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特定历史背景下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客观方面: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的巨大成就 的影响; 与特定条件下我国确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解放区经济管理方法的影响。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1.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江泽民提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属性(辨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吗?错)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确立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8.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1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

毛中特毛概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中特毛概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生态文明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①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②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提出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

④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⑤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毛概第八章重点总结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p.145)
1、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 志的传统观念,把它们看作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有自己的 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计划经济 特点——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 长处——能迅速集中、调动资源; 能事先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 能在分配上兼顾公平。 短处——难以应付复杂的市场变化,易产生产需脱节,
九、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举措
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 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 制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 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 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联 系: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统一的,它们都体现了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 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思想意识、价 值观念的总和 ;多方面内容所构成的科学价值体 系 ;内容比较具体全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 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根本目标和要求;内容则 比较抽象概括。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p.151)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 分配制度的主体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的重要分配原则
六、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 必然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前提条件(所有制基础)

毛概第八章

毛概第八章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中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3.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毛概整理笔记(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经济体制选择的历程:计划经济(1949-1978)——→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78-1984)——→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1992)——→市场经济(1992-至今)。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为什么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的计划经济不适合我国的发展。

※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病:a.形式单一,限制、排斥甚至消灭非公有制经济;搞大而公大而全,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浮夸风共产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b.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 高度集权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d. 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②从理论上说,计划经济适合战争年代或者战后恢复期,还有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

③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逾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发展,但是不能逾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好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完备形态◎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产品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劳动力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二阶段)△市场经济(产权商品化为特征的第三阶段)市场经济又分为:⏹古典的(或自由的)市场经济(完全靠市场调节)⏹现代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经济优点:低成本,高效率,有效配置资源)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a.社会主义还存在社会分工b.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不同利益主体c.还存在多种公有制形式所以,我们要搞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初级阶段的问题,完成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