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及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成都市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与实施方案

成都市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与实施方案

成都市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与实施方案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市在垃圾可利用回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旨在介绍成都市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与实施方案,并且探讨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1. 引言垃圾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和焚烧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并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成都市积极推进垃圾可利用回收工作,建设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2. 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成都市垃圾可利用回收建设体系包括废物分类、回收设施建设、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多个方面。

2.1 废物分类废物分类是垃圾可利用回收的基础。

成都市通过立法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推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在社区设立分类垃圾桶,并制定了详细的分类标准,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拣。

2.2 回收设施建设成都市加大了对回收设施的建设投入。

在各个小区、商业区等地方设立了回收点,方便市民回收可利用物品。

此外,成都市还提供了免费的废品收购服务,鼓励居民将可回收物品交给专业回收企业。

2.3 垃圾资源化利用成都市通过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生物制气厂等设施,将垃圾转化为能源。

同时,建立了废物再生利用行业联盟,促进废物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3. 实施方案为了有效推进垃圾可利用回收工作,成都市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

3.1 政府支持成都市政府在垃圾可利用回收领域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加大投入和优惠政策的推出,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可利用回收行动。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监管,制定了相关法规,确保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宣传教育成都市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了对居民的宣传教育。

通过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加强分拣能力,进一步推进垃圾可利用回收工作。

3.3 科技支持成都市鼓励科技创新,并给予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技术支持和经费扶持。

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适宜模式分析

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适宜模式分析

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适宜模式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将从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适宜的垃圾处理模式。

一、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1. 垃圾产生量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

以往的传统垃圾桶已经无法满足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而且大部分垃圾桶容量都远远不够,导致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

2. 垃圾分类不够细致在小城镇,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很多垃圾并没有得到有效分类处理。

而且由于垃圾分类设施不全面,居民并不方便进行分类投放。

3. 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小城镇的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很多地方还在使用传统的填埋垃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地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以上种种现状表明,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亟待改善,否则将会给城市的整体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适宜的垃圾处理模式分析1. 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系统在小城镇,应该建立起健全的垃圾分类系统,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进行有效分类处理。

可以利用政府、社区等多方力量进行宣传,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建立健全的分类投放设施,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捷。

2. 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小城镇,可以推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将有机垃圾进行沼气发电或者堆肥处理,将不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

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占地面积,同时也可以为城镇提供一定的能源和肥料。

应该建设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设施,如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焚烧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场等。

这样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强化监管和执法小城镇还需要加强垃圾处理的监管和执法工作,严格规范垃圾处理行为,并对垃圾处理不当的行为进行处罚,从而切实保障城市环境的整洁和人民的健康。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f o r e f u s e i n c i n e r a t i o n p o w e r i s e x ec p t e d t o i mp ev r e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a nd t h e印 p l i e a i t o n o f me mb r a n e t e c h n o l o  ̄ i n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3 6 4 4 ( 2 0 1 3 ) 0 1 - 0 0 5 1 - 0 5 中图分类号 : X 7 0 5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P r o b l e ms o f Mu n i c i P a l S o l i d Wa s t e Tr e a t mt n t i n S i e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L UO Ha i . x i a ,Z HU ANG C h a o ,C HEN We n . q i n g ,L I Z h e n g . s h a n
t h e t r e a me t n t o f l nd a f i l l l e a c h a t e a l mo s t b e c o me s a n e c e s s i t y .
Ke y wo r d s :Mu n i c i p l a s o i l d w st a e s ; l e ch a a t e ; t r e a me t n t f a c i i l y; t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i t o n ;e x i s i t n g p r o b l e m s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处置研究的开题报告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处置研究的开题报告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处置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也关注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成都市也不例外。

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一直处于进步中,但在处理方式、效率和质量方面仍存在不足。

本文旨在对成都市生活垃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方法和措施。

二、研究目的1. 对成都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 探讨成都市当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

3. 通过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了解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建立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置的目标和优先级,为垃圾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情况2.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回收3. 成都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及设备现状4.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5.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化方案和措施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置的最新情况和技术。

2. 调查法: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

3. 专家访谈法: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和从业人员,了解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数据分析法:使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五、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内容和方法1.3 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成都市生活垃圾产生情况2.1 成都市生活垃圾产生概况2.2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2.3 成都市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和行为状况第三章: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3.1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现状3.2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各环节的存在问题第四章: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化方案与措施4.1 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4.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4.3 生活垃圾堆填场处理4.4 增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创新处理模式第五章: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 研究成果总结6.2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四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四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四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四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而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居民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并进行分类投放。

2. 生活垃圾收集:建立定点收集和定时收集相结合的垃圾收集模式,确保垃圾得到及时收集和清运。

3. 垃圾转运:建立垃圾转运站和中转站,对垃圾进行转运和清理,确保垃圾无害处理的顺利进行。

4.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无害化处理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包括焚烧、填埋、堆肥等处理方式,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5. 垃圾处理监管: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管,完善垃圾处理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垃圾处理过程的环境安全和操作规范。

通过四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川污水及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分析

四川污水及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分析

四川污水及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分析四川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和固体废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川实施了一系列处理措施。

下面将对四川污水及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是污水处理措施。

四川省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处理污水,其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和生态修复等。

四川省在各个城市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可以高效地处理和净化污水。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大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超过95%。

其中,成都市是四川省污水处理的典范,拥有国家级的污水处理厂和多个生态修复项目。

成都市通过对污水进行收集、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等多个环节,有效地去除了有害物质,并最终将处理好的水排放进入江河等水域。

此外,四川省还注重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加强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的过程。

四川省以保护和修复湿地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恢复、水生态修复和河流重建等。

例如,四川省曾在成都市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修复项目,通过植被、土壤和水利设施的恢复,使得湿地生态系统得以重建,为留鸟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其次是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四川省采取了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垃圾焚烧等方式来处理固体废物。

四川省加强了固体废物分类处理。

各个城市建立了分类收集和处置系统,对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别收集和处理。

四川省还注重教育宣传,加强公众的固体废物分类意识,提倡绿色消费和减少废物产生。

例如,成都市开展了“好垃圾、好生活”主题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和奖惩机制,提高了居民的固体废物分类行为。

四川省还推广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将可回收物和有机废物转化为资源,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例如,四川省发展了废旧电池、废旧塑料和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产业,有效地减少了这些固体废物的排放量。

最后是垃圾焚烧处理。

四川省在一些城市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高温焚烧固体废物,将其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四川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

四川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

四川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
四川省目前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堆肥处理工艺
将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城市绿化废料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在通风、排水、温度等条件下进行生物分解,产生堆肥。

堆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城市绿化等领域。

2. 填埋处理工艺
将生活垃圾倒入填埋场中,压实后覆盖土壤等材料,防止生活垃圾排放产生的废气、废水和臭味等污染环境。

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最终产物是稳定的残渣,可以利用其发电或填坑复垦等。

3. 焚烧处理工艺
将生活垃圾进行高温燃烧,产生热能和灰渣。

热能可以用于发电,灰渣可以通过环保措施(如洗涤、过滤、固化等)处理后用于建筑材料、公路基础等。

4. 生物干化处理工艺
将生活垃圾放置在特定的场地中,进行自然干化和微生物作用处理,使有机物降解后形成干燥脆硬的固体残渣。

干化残渣可用于能源利用、建筑材料等领域。

以上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当地的资源情况、环保要求和经济能力等因素。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罗海霞;庄超;陈文清;李正山【摘要】本文对四川省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四川省的垃圾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及渗滤液的处理技术方案.截至2011年9月,四川省已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19座,处理率78.7%,接近1/4的处理设施在超负荷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均需加强.垃圾焚烧发电比率近年有望提高,膜技术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也几乎成为必然.%In this paper, the facilities treat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s (MSW)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evalu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MSW and leachate were discussed. As of September 2011, there were 119 MSW treatment facilities built in Sichuan Province to realize 78.7% of treating rate, of which nearly a quarter were operated in overload. Both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SW treatment facilities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The proportion of refuse incineration power is expected to improve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almost becomes a necessity.【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现状;存在问题【作者】罗海霞;庄超;陈文清;李正山【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川大-日立环境应用研究中心,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川大-日立环境应用研究中心,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川大-日立环境应用研究中心,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5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长,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已发展成为限制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研究报告-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年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研究报告-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年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
03
业市场调研
调研方法与样本选择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 确性。
样本选择
在四川省内按地域、经济水平、人口规模等因素分层抽样,共选取了200个生活垃圾清 运和处理相关企业作为样本。
调研结果分析
A
行业规模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2023年行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 XX%。
市场竞争格局
企业数量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业企业 数量众多,包括大型国有企业、民营 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企业在市场份 额、技术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 差异。
市场份额
目前,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市 场尚未形成明显的龙头企业,市场份 额相对分散。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 加剧和行业整合的推进,市场份额将 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
四川省生活垃圾清运和处理行 06 业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
投资热点与潜力领域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随着四川省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逐渐成熟,成为投资热点。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 量,还能通过发电带来经济效益。
餐厨垃圾处理
四川省餐饮行业发达,餐厨垃圾产生量大。投资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如生物降解、厌氧发酵等技术,可实现垃圾减量 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企业二
四川YY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经营情况
近年来,该企业生活垃圾清运量稳定增长,处 理效率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
企业概况与经营情况
01
成立时间:20XX年
02
注册资本:XX万元
03
经营范围:城市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调研报告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调研报告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调研报告近年来,成都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以“五大兴市战略”为工作抓手,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通过对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经验的总结,为探索适合的分类处置模式及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一、我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现状成都市幅员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辖10区4市(县级市)6县,其中地处成都平原中心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以及高新区被统称为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面积512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约54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7.8%。

(一)生活垃圾特性情况2013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约4835吨/日,较上年增长3.3%,预计到2020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处理量将增长到约7200吨/日。

据生活垃圾监测资料,近四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具体组成如下:表1 近四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组成活垃圾组成的50%~70%,其次是纸类和橡塑类,占生活垃圾组成的17%~22%,余下的金属类、玻璃类、灰土类等大致占12%~20%;从垃圾可燃性来看,近年来灰土、砖瓦、玻璃、金属等不可燃物占生活垃圾组成约5%~10%,呈缓慢增加的趋势。

从垃圾回收的角度看,尽管中心城区生活垃圾中“纸类、橡塑类、纺织类、玻璃类、金属类”的比例大致在20%左右,但其中真正适宜回收的比例不超过10%,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日常生活产生的回收价值较高的绝大多数可回收物(如纸板、纸盒、塑料瓶等)经过保洁人员、拾荒人员、废品收购人员的分拣分流,已进入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而实际进入环卫收运体系的大多是已无回收价值或回收价值较低的废品(如餐巾纸、厕纸、碎玻璃等);二是部分混入环卫收运体系的可回收物受到高含水率的生活垃圾污染,可回收价值较低,如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沾满油污的报纸等。

因此,从我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特性来看,对环卫部门收运的生活垃圾进行大规模的分拣分离不应作为我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重点应放在如何实现再生资源体系、有害垃圾收集体系与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对接上,以及建立居民厨余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垃圾全量统计体系上。

《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解读

《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解读

(c )岩样2(干燥)围压=0.0MPa(d )岩样2(饱水)围压=0.0MPa图5岩样应力应变曲线下的微观变形特征,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隧道围岩宏观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

微观分析主要是对岩样薄片的观察,分析其矿物组成、含量、相关特性,完成岩样的微观分析及鉴定工作。

力学实验主要是环境电扫描分析和三轴应力实验,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岩石在高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和抗压抗拉强度,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该试验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岩石在高应力状态下受到破坏这一内容,这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对以后相关问题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董家兴,徐光黎,李志鹏,等.高地应力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围岩失稳模式分类及调控对策[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11):2161-2170.[2]常丽华,陈曼云,金巍,等.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3]林培英.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4]冯文凯,黄润秋,许强.岩石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其力学行为启示[J ].水土保持研究,2009,16(6):26-29.[5]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教研室.光性矿物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6]冯一.基于岩石细观力学的裂缝闭合机理研究[D ].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6.[7]谢强,赵文.岩体力学与工程[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8]郭建强,赵青,王军保,等.基于弹性应变能岩爆倾向性评价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34(9):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殘殘殘殘1886-1893.《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解读(一)一、《工作方案》出台的背景和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并且经济越发达、人口越集中的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越大、增长幅度越快。

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0.1 为加强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促进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规范、收集有序、分类处理,并为生活垃圾分类验收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技术导则。

1.0.2 本技术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处理,以及分类工作的评价和管理。

居民生活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不适用于本技术导则。

1.0.3 本技术导则依据《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等法规和标准,结合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

1.0.4 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运、处理和分类评价除应符合本技术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乡生活垃圾城市及乡镇居民在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0.2 生活垃圾分类按照生活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处置方式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种类。

2.0.3 知晓率评价范围内正确知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式的居民比例。

2.0.4 参与率评价范围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并且方式正确的居民比例。

2.0.5 容器配置率实际容器数占应配置容器数的比例。

2.0.6容器完好率容器完好数占实际容器数的比例。

2.0.7 车辆配置率实际车辆数占应配置车辆数的比例。

2.0.8 分类收集率通过分类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质量占垃圾排放总质量的比例。

2.0.9 分类正确率分类方式正确的生活垃圾质量占分类收集的垃圾质量的比例。

2.0.10资源回收率已回收的可回收垃圾总质量占垃圾排放总质量的比例。

2.0.11末端处理率通过填埋方式处理的生活垃圾质量占生活垃圾排放总质量的比例。

3 分类方式3.0.1 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应符合下表规定:4 分类要求4.0.1 生活垃圾分类应根据各地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区垃圾的特性和处理方式选择分类方式:1 采用堆肥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的部分农村地区,宜按可回收物、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2 城镇社区宜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3 公共区域宜按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4 大件垃圾可根据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逐步纳入分类要求。

绵阳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

绵阳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

生 活垃圾 物 理成份 变化 的主 要 原 因与地 区 的经 济 发展现 状 、燃烧 结 构 、居 民的生活 水平 及 生活质
量等因素密切相关。据表 2 可看出,植物逐年下降,是因为推行净菜进入市场; 无机成分逐年下降,主 要是 由于绵阳市区的燃气户增加,燃煤户减少所致: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成份也发生了变化。包装物类 的纸类 、塑料等有一定回收价值的成份 明显上升 。 生活垃圾 中的含水率会直接影响垃圾燃烧或热解的效率及其产物,增加 了一定的处理难度。表 3
绵阳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对策
绵阳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
胡国贞
( 中国工程 物 理研 究 院 工学 院 , 四川 绵 阳,6 10 ) 29 0


本文主要通过数据来说明近年来绵阳生活垃圾的增长情况及分析现状,并结合绵 阳市 的实 际情
况分析 了生活垃圾 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对社会产生 的危害 ,从资源 的回收利用、优化处理方式、管理体系和
表 明绵 阳市 区生活 垃圾 的含 水率 有增 加 的趋 势 。20 04年 16月度 统计 ( 4 - 表 )表 明,含水 率 的高低 直 接 影响垃 圾热 值 的高低 ,含 水 率越 高 ( 5月)热值 越低 。垃圾 热值 的高低 取 决于构 成垃 圾 的各种 废 如 物 的性质 及 其所 占的 比例 。其 中轻质 可燃 组份 ( 主要 包括 纸类 、纺织 物 、塑料 及植物 )含量 的多 少具
圾 导气 管 ,填 埋高度 上 升 ,完 成一 个填 埋 区域后 (O 高度 时 )进行 中间层覆 土 ,厚度 为 (.~05 1m 03 .)
m,填埋过程中将分别达 到设计封项高程 (O ̄ 7 )m,( lm 高度形成一个乎台,垃圾堆放边坡高 57 5 0 每 O 度 比为1 ) : 。封顶时覆盖0 m粘土层,其上再覆盖0 m的卵石层 。中间覆土及封顶材料均用粘土,压 3 . 5 . 3 实密度应大于9 %。填埋场使用容积完成后 ,再进行最终覆土工作,在卵石屋上再覆盖0 m 以上厚度 5 . 5

四川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分析及发展建议

四川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分析及发展建议

四川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分析及发展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上涨,传统的垃圾填埋和堆肥处理方式局限性日渐突出。

作为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势明显的焚烧工艺越来越受到各大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和推广。

然而,焚烧中热能的浪费、二次污染、投资成本过高却成为了该方法发展的瓶颈。

生活垃圾的预处理,鼓励自主研发国产的焚烧设备,提高焚烧发电厂的比例将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标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艺;二次污染;焚烧发电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逐年增高。

据统计,四川省2013 年全省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703 万吨。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从1979年2508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2亿余吨,垃圾量的增多与处理方法的有限性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截至2011 年,四川省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中,填埋占89%,焚烧占8%,综合处理(如堆肥/填埋)占3%。

我国虽然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实则绝大部分为混合收集。

混合垃圾若填埋,其产生的高浓度渗滤液中将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并占用大量土地;混合垃圾若堆肥,處理时间长、卫生条件差,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将会使堆肥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最终造成土壤污染问题和农产品安全问题;而作为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多项优势于一体的垃圾焚烧法越来越得到各大垃圾处理企业和国家的认可,已然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一、四川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来源及特点城市生活垃圾是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其主要来源于城市居民家庭、城市商业、餐饮业、旅馆业、服务业、市政环卫业、交通运输业、文教卫生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单位以及水处理污泥等,它包括厨余垃圾、废旧报纸刊物之类的居民生活垃圾。

一般来说,垃圾成分在工业发达国家,有机物多,无机物少;在不发达国家,无机物多,有机物少;在我国,南方城市较北方城市有机物多。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其垃圾填埋场地评价调查建议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及其垃圾填埋场地评价调查建议

( ) 市生活垃圾 产生量及特性 。四川省城镇 人 口从2 0 年 的 1 城 05 2 0 万 增 长到 2 0 年 的3 6 万 ,城 市 生活 垃 圾 产 量也 随 之 迅速 增 79 09 18 长 , 致了四 川 省生活垃 圾处理设施 的任 务更加繁重 :2 ( 年底 , 这导 I 0} 9 生活垃圾清运量达 ̄ 5 01 a J 19 . 万 ,无害化处理能力1 5 1 /,生活垃圾 5 7 d t 无害处理率为8 . 3 %, 图1 5 见 。
1 四川省城市 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图 2 四川 省 城 市 生 活 垃 圾 收 运 方 式
( )四川 省城 市生 活垃圾 处理 设施 现状 。四川 省截 止2 0 年 3 09
底 ,城市和 主要县城 无 害化 生活垃 圾处理 工程有3座 ,卫生 填埋场 1 6 座 ,其 中规模最大的为成都市 固体废物卫生填埋场 ,其处理规模为 l 4 0 t 。已建1座垃圾卫焚烧处理厂 ,规模最大为1 0 t ,在成都洛 20 d / O 20d /
四川省 省城 市生活垃圾的特征 是 :含水率高 ,一般为4~0 , 06 %成 都 市城市 垃圾含 水量高 于其他城 市 ;热值 低 ,约为40k/ 左 右 ; 20l g k 有 机成分 高 ,厨馀类 有机生活垃圾 部分约 占其 中4—0 0 6%;垃圾 可 回
收 成分低 ,约 占1 ~ 8 0 2 % 。近几年来生 活垃圾 物理 成分发生变化 :可 燃 有机 物 由1 9 年的 5 .5 96 99 %增 长 ̄ 2 0 年的8 . %,2 0 年 及其 后 J t0 2 60 0 03 增 长 速度 逐渐趋 于 平缓 ;可 回收 物 的含量 由19 年 的9 5 增长 到 99 .% 2
学 术 研 讨

兴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思考

兴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思考

兴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思考作者:暂无来源:《当代县域经济》 2020年第3期罗庆四川省兴文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近些年来兴文县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数量迅速攀升,城镇生活垃圾量也急剧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填埋量即将达到能力上限,垃圾量的剧增给兴文县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隐患,生活垃圾处理面临较大压力。

快速增多的垃圾逐步侵占土地、污染环境、损害居民健康,城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可能因为垃圾围城问题而有所降低,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

自2019年1月起,兴文县分别对城区街道、居民小区和部分乡镇、农村居民散居地共106个点位,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有机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废弃物四个类别开展了300余次的分类研究,得出如下数据:可资源化利用部分占比50.36%、有机物质部分占比31.28%、不可回收垃圾占比15.99%、危险废弃物占比0.11%、废液占比3.35%。

我们应珍惜这50.36%的可回收垃圾和31.28%有机垃圾,可以创新技术循环再利用。

通过对不同类别垃圾进行分流,使最终进入卫生填埋的量大大减少,将进一步减少占地;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同时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实现绿色发展。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兴文县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体思路实行“1+2+3+4”模式推动垃圾分类和循环化利用工作。

“1”就是一个目标,形成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良好氛围;“2”就是居民源头自主粗分和第三方企业终点精分共存;“3”即是遵循谁产生、谁分类,谁收集、谁督导,不分类、不收集三个原则;“4”就是党建引领、机关单位强制、全民参与、校园和医院示范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

结合兴文县实际,采用居民先分流、企业再精分的模式。

首先,所有居民按照干垃圾、湿垃圾粗分,企业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然后,企业在分拣站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有机垃圾、其他垃圾精分,并分类处理。

四川省南充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南充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南充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及对策研究作者:吕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11期吕娟(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效果与小区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认识、态度及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关系。

为了解城市居民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四个不同档次和位置的小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小区居民丢弃垃圾的方式、现状,小区垃圾的回收,垃圾站回收生活垃圾的现状,小区居民对垃圾的处理意见,社区对小区生活垃圾处理的教育、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走访,调查了目前生活小区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活垃圾;生活小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69-02基金项目:四川省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NC2014C009一、引言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一般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

生活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污染土壤、水质、大气,还侵占大量的土地,影响人类生活,给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越来越被关注。

如何处理生活垃圾,既可以减少生活垃圾对城市的污染,又可以对资源进行二次深入开发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选取了南充市6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小区中的400户居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访谈、跟踪调查等方式了解了社区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现状、困难、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动力及小区对生活垃圾的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明确南充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措施。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的选择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的选择

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处理技术的选择
吴香尧
【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31)5
【摘要】四川省已建或筹建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多采用综合处理工艺.已建成的垃圾处理厂每年可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垃圾2 507 kt,占全省生活垃圾总量的57.62%.省内研究机构开发的生活垃圾处理新工艺与新设备主要包括:一次性发酵工艺、破袋破碎机、破碎筛分一体机及水选技术等.
【总页数】4页(P558-561)
【作者】吴香尧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5
【相关文献】
1.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J], 王志强;李黎;罗海霞;陈文清
2.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J], 罗海霞;庄超;陈文清;李正山
3.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张宇睦
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J], 郭浩
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J], 蔡昭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 不 同 区域 内 小城 镇 提 出 了相 应 的 垃 圾 处 理 模 式 和 处 理技 术 。
【 关键词 】 小城 镇 ; 垃圾 ; 处理 ; 模 式 【 中图分类号 】 x o 75
随着城镇化 水平 的不 断 提高 , 境保 护 意识 的 不断 增 环
强, 小城镇 的环 境 问题 日益受 到关 注。 目前 , 四川 省小城 镇 生活垃圾 收运处理各方 面都 相对 落后 , 理利用率低 。小 城 处 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现状 , 基本 以 自然 堆放 为主 , 其他 如 传统的好氧堆 肥和小型焚 烧炉 焚烧生 活垃圾 等方法 也有 一
市 相 接 壤 。全 区 包 括 自贡 、 州 、 江 和 宜 宾 4市 。 地 形 以 泸 内
城市 , 只有县城 3 个 。地形 以山地 、 1 高原 为主 , 大渡河 、 雅砻 江和金沙江纵横 南北 。本 区林 、 牧资源 丰富 , 自然 风光独特 , 有世 界 自然遗 产 2个 , 国家级 风 景 区 2个 和 省级 风景 区 3
川 东地 区
垃圾 的特点并最终 消纳 了一部分生 活垃圾 , 但往 往未能有效
减轻 污染 。
本 区位 于四川 省东部 , 与重庆市 接壤 。全 区包 括遂 宁 、 南充和广安 3市 。地 形 以丘 陵和 山地为 主 。 涪江 、 陵 江和 嘉
因此 , 探索适合 四川 省小城 镇的 垃圾处 理模式 , 对保 护 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 , 实现小城镇 的可持续发展有 着深远
四川 省 小 城 镇 生 活垃 圾 处 理 模 式及 技 术 探 讨
汪立飞 , 文昊深 , 伟 , 罗 王玉琦
( 国市政工 程西 南设计 研究 院 , ll 都 60 8 ) 中 IJ成  ̄l 10 1
【 摘 要】 通过对四J省不 同地 区的 自然条件 、 l 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小城镇生活垃圾特点等的分析 , 对
业较发达 。
12 . 川 南地 区
本 区位于四川省西 部广 大地域 , 与西 藏 、 青海 和甘肃 等
省区接壤。本 区包 括 阿坝藏族 羌族 自治州 和甘孜 藏族 自治
州 。地 广 人 稀 , 口密 度 仅 7人/ 方 公 里 。全 区没 有 设 市 人 平
本 区位于 四川省东 南部 , 分别 与云 南 、 州和 重庆三 省 贵
镇 企 业较 多 。
1 3 川 西 南 地 区 .
个, 有一定有色金 属 、 贵金属 和褐煤 等矿产 资源 。经 济发展 以林 、 牧为主 , 工业基础极差 , 产业 结构单一 , 城镇落后 , 发展
建设条件差 。
[ 收稿 日期 ]0 9— 8— 7 20 0 1 [ 作者简介 ] 汪立 飞, , 程硕 士, 级工程 师, 男 工 高 从事环
1 6 川 西 北 少数 民族 地 区 .
中部地区包括 成都市 、 德阳市 、 绵阳市 、 乐山市 、 雅安市 、 眉山市和资阳市 。本 区地形 以平原和丘 陵为主 , 大部分属都
江堰 灌区。本 区人 口稠密 , 副产 品 和风 景名 胜等 资 源 丰 农
富。城市稠密 , 中心城 市突出 , 经济技术基础雄 厚 , 础设施 基 较为完善 。 区域 内小城镇密集 , 济较 发达 , 经 乡镇规模 较大 , 乡镇企
四川省幅员辽 阔, 然 条件差 异大 , 9 1 社会 经济发 展不 平 衡, 根据地 区不 同自然特征 , 同社会 经济水平 , 不 可将全省 小
区域内小城 镇相对 密集 , 经济一般 , 乡镇规模 较大 , 乡 有
镇 企业 。
1 5 川 东北 地 区 .
城镇划分 为 六 个 区域 , 域 内城 镇 自然 及 技 术 经 济 特 点 区
境工程设计工作。
本区位 于四川省西南部 , 与云南省接壤 。全区包括攀枝 花市 和凉 山彝族 自治 州。地形 以山地为 主 , 安宁河 , 砻江 雅
2 40
四川建筑
第3 0卷 4期
2 1 .8 000
丘陵和 山地为 主。本 区是 四川两大 资源 富集 区之一 , 矿 、 煤 硫铁矿 、 天然气 、 卤 、 盐 石灰岩 、 能和农 林 、 水 风景名胜等资 源 十分丰富。 自贡 、 泸州 、 宜宾 均为 国家历史 文化 名城 。经 济 技术基础 较好 。 区域内小城镇相对 密集 , 经济较发达 , 乡镇规模 较大 , 乡
定 范 围应 用 。这 些 方 法 虽 然 一 定 程 度 上 考 虑 了 小 城 镇 生 活
14 .
【 文献标识码 】 A
和金沙江等江河流经 全境 。本 区属大 陆性南 亚热带 季风 型
气候 , 热资 源充 沛 , 光 钒钛磷 铁矿 , 有色金属 矿 , 能和南亚 水 热带型农作 物 , 林木资源十分丰富。 民族风情 和航 天旅游独 具 特色。本 区总体经济基础较差 。 区域 内小城镇不密集 , 经济欠发达 , 乡镇 规模不大 。
如下。
部盆周 山 区 , 与陕 西省 、 甘肃 省和
重 庆 市 接 壤 。包 括 广 元 市 、 州 市 和 巴 中市 。地 形 以 山 地 为 达
主, 属嘉陵江和渠江 上游 。本 区农林 牧资源 丰富 , 有一定 煤 矿、 铁矿 、 天然气 和建材资 源 , 国家级 风景名胜 区 1 , 有 个 省 级风景名胜 区 5个 , 省级历史 文化名城 2个 。属于 老、 、 边 穷 地 区, 社会 经济发展 落后 , 工业基础差。 区域 内小城镇相对稀疏 , 经济欠发达 , 乡镇 规模不 大。
的意 义 。
渠江流经全 区。本 区是传统 的农 业大 区 , 一定盐 卤、 然 有 天
气、 煤炭和铁矿 、 石灰岩等资源 , 以及一个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和 2个 省 级 风 景 名 胜 区 。社 会 经 济 比较 落 后 , 业 相 对 工
薄弱。
1 四川 省小城 镇分 布及 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