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 WINDOWS进程初识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1、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
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
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运行成功,结果:(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_2
1.实验目的1.1 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案例构建系统模型的方法, 训练系统建模的基本技能, 提高建模水平, 进一步熟悉EXCEL。
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计算机, EXCEL, WORD。
3.实验内容3.1 一般实验西华大学为提高教学水平, 构建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由上课学生对授课教师作出评价。
其评价指标主要有12项:1.老师对教学很有热情 2、老师的表达很清楚3.老师乐意与我们交流 4、老师鼓励我们独立思考5.老师对讲授内容及相关领域熟悉 6、这门课教学组织好7、老师对布置的任务给予必要的反馈 8、我基本掌握本课程的内容9、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10、总的说来, 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感到满意11.课程选用的教材很合适 12、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很恰当相关专家运用两两比较方法, 对评价指标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价指标判断矩阵A=U1 U2 U3 U4 U5 U6 U7 U8 U9 U10 U11 U12 U1 1 1/5 1/2 1/4 1/10 1/5 2 1/3 1/5 1/5 2 2 U2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3 2 1/4 1 1/3 1/9 1/4 3 1/2 1/4 1/4 3 3 U4 4 1/2 3 1 1/7 1/2 5 2 1/2 1/2 5 5 U5 10 6 9 7 1 6 11 8 6 6 11 11 U6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7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8 3 1/3 2 1/2 1/81/3 4 1 1/3 1/3 4 4 U9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0 5 1 4 2 1/6 1 6 3 1 1 6 6 U11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 U12 1/2 1/6 1/3 1/5 1/111/6 1 1/4 1/6 1/6 1 1学生对其指标的评价等级主要有5项:1.优秀; 2、良好; 3、中等; 4、一般; 5、不合格现有一个教学班, 有62为同学,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情况见表2。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1. 引言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对某个实际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2. 实验背景本实验选择了一个电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电梯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整个建筑物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探索电梯系统的运行规律,并提出优化方案。
3. 系统建模为了对电梯系统进行建模,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电梯系统通常由电梯、楼层按钮、控制器等组成。
我们可以将电梯系统抽象为一个状态机模型,其中电梯的状态包括运行、停止、开门、关门等,楼层按钮的状态则表示是否有人按下。
4. 仿真实验在建立了电梯系统的模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实验来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
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和初始条件,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电梯在高峰期和低峰期的运行情况,并比较它们的效率差异。
5. 仿真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梯在高峰期的运行效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大量乘客同时使用电梯导致的。
为了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我们可以考虑增加电梯的数量或者改变乘客的行为规则。
6. 优化方案基于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优化方案来改进电梯系统的性能。
例如,我们可以建议在高峰期增加电梯的数量,以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另外,我们还可以建议在电梯内设置更多的信息显示,以便乘客更好地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
7.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并应用于电梯系统的分析和优化。
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各种复杂系统。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电梯系统,并将系统建模与仿真应用于更多的实际问题中。
8. 致谢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受益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系统工程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开课实验室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造价1003 学生姓名叶腾飞学号10030720开课时间2011 至2012 学年第2学期系统工程试验报告一(AHP)题目:一城市打算在河流上建设公路交通系统,提出了三个建设方案:桥梁P1;隧道P2;渡船P3。
对方案的评价有11个指标,请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个方案作评价。
层次结构模型对不同方案的描述:桥梁P1:投资较大,维护费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较好,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小,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小;居民的搬迁较多。
隧道P2:投资大,维护费较低;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好,对河流航运的无影响,对河流中的生态无影响;居民的搬迁多。
渡船P3:投资低,维护费高;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差,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大,对河流中的生态影响较大;居民的搬迁少。
AHP方法的基本工具——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标度定义标度含义1 两个要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3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5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7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9 两个要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2,4,6,8 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两个要素相比,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标度过程:第一层对第二层要素建立判断矩阵λ=12.4712585,CI=0.14712585,CR=0.09553627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λ= 3.032367,CI= 0.016183<0.1,可接受λ= 3.001982,CI= 0.000991<0.1,可接受λ= 3.064888,CI= 0.032444<0.1,可接受λ= 3.014152,CI= 0.007076<0.1,可接受矩阵八航运影响P1 P2 P3 优先向量级B8桥梁P1 1 1/2 3 0.3090隧道P2 2 1 5 0.5816 渡船P3 1/31/5 1 0.1095λ= 3.003695,CI= 0.001847<0.1,可接受 矩阵九景观影响B9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1/3 1/3 0.1396 隧道P2 3 1 1/2 0.3325 渡船P3 3 2 1 0.5278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 居民搬迁B10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桥梁P1 1 2 1/5 0.1786 隧道P2 1/2 1 1/5 0.1125 渡船P3 5 5 1 0.7089 λ= 3.053622,CI= 0.026811<0.1,可接受 矩阵十一 方便性B11 P1 P2 P3 优先向量级 桥梁P1 1 3 1/3 0.2499 隧道P2 1/3 1 1/6 0.0953 渡船P3 3 6 1 0.6548λ= 3.018295,CI= 0.009147<0.1,可接受总体优先向量计算表:由上表可知桥梁方案的优先级为0.4838,隧道方案的优先级为0.9313,渡船方案的优先级为0.5850,可以认为三个方案排序为P2,P3,P1,即选择隧道方案。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l
xxxxxxx大学系统工程上机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系统动力实验实验一:一阶正反馈(简单人口问题)实验步骤:点击SE软件—输入密码Xy—进入软件的主界面。
在软件的主界面中点击—仿真分析—编辑文件;在编辑文件菜单中,按住shift+enter可以查看当前可以编辑的文件;在这里,我们新建个文件,文件名为11,作为实验一;回车,进入文件的编辑界面;输入如下代码:实验一系统SD程序:L P.K=P.J+DT*PR1.JKN P=100R PR1.KL=C1*P.KC C1=0.02GRAPH PPRINT P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按esc—fill—save保存文件—exit退出编辑界面。
回到主界面-选择编译文件—输入文件名123-回车-等待软件反应;输出文件—输出图形即可。
输出图形为:实验二:一阶负反馈(简单库存控制)实验步骤同实验一。
其系统SD程序:L I.K=I.J+DT*R1.JKN I=I0C IO=1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GRAPH IPRINT ISPEC LENGTH=10SPEC TIME=0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三:二阶负反馈系统实验步骤同一。
其系统SD程序:L G.K=G.J+DT*(R1.JK-R2.JK)N G=10000R R1.KL=D.K/ZA D.K=Y-I.KC Z=5C Y=6000R R2.KL=G.K/WC W=10L I.K=I.J+DT*R2.JKN I=I0C IO=1000GRAPH GGRAPH IPRINT GPRINT ISPEC LENGTH=100SPEC TIME=OSPEC PRTPER=1输出图形为:实验四: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和教师人数(S和T)是按一定的比例而相互增长的。
已知某高校现有本科生10000名,且每年以SR的幅度增加,每一名教师可引起增加本科生的速率是1人/年。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课题: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同组成员:评阅意见:录目评定成绩:指导老师签名:专业资料需求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软件需求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二、实验任务与实验要求导出系统详细的逻辑模型,这里用数据流图来表示。
三、实验内容(1)功能分析经过初步分析“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职员个人信息资料的增加、修改和删除;职员的考勤录入和查询;、2职员工资结算和查询;3、人事管理人员的变化和操作授权;、4由于是使用计算机管理,就带来了新的功能:用户登陆、操作人员的管理、基本数据的维护、由数据安全产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
(2)、关系模式在满足函数依赖和无损连接的基础上,使数据的设计更加合理。
在本系统中只有3个实体,那就是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他们权限的不听通过角色来区分。
在整个系统中超级管理员只有一人,管理员二人。
一个人只可以在普通员工、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中处于一个角色,而不可以兼任。
其具体的关系模式如下:普通员工(员工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专业资料管理员(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号,密码,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就职时间)工资(员工号,时间,基本工资,提成,奖金)考勤(员工号,时间,迟到,早退,管理员号)”表示既是主码又是外码。
”表示主码,“注意:“E-R图如下所示专业资料姓名性别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管理员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间图之管理员图1-3E-R性别姓名超级管理员号出生年月密码号理员超级管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就职时E-图之超级管理1-数据字典设计:,为了方便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只设计一个数据库workers.mdb(工资信(考勤信息表)、booklist其中包含worker(员工信息表)、manager 息表)1-1 worker(员工信息表)各字段设计表专业资料3()建立数据流图密码员工号普通职职员查询结密码员工号事职员查询条件管理员管管理员查询结果职员信息理管理员查询条件系密码员工号统报表相关部门超级管理员超级管理员查询结果超级管理员查询条件1-5 顶层数据流图图专业资料员工号和密码不匹配专业资料无权限勤信4.1考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考勤信息文件角色成打生4.4无权限报印报表表信4.2员工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信息文件角色无权限资信工4.3查询条件查看息查询查询结果员工工资信息文件角色对“员工信息更新”的细化1图1-9 层数据流图—)建立状态图(4 1-10所示。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系统工程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和评估的关键技术,培养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背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和技术环境中,系统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对于解决各类大型、复杂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以一个具体的系统案例为背景,通过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处理,来实践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三、实验内容(一)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实验所涉及的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研。
通过与相关用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收集了大量的需求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明确了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性需求等。
(二)系统建模运用多种建模方法,如结构化建模、面向对象建模等,对系统进行了抽象和表示。
建立了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流程模型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三)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建模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确定了系统的架构、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等。
同时,对系统的数据库、算法、用户界面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四)系统实现使用选定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系统代码。
在实现过程中,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五)系统测试对实现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并修复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满足需求和质量标准。
(六)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优化的方面包括算法效率、界面友好性、系统响应速度等,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四、实验步骤(一)准备阶段1、确定实验题目和目标,明确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的成果。
2、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组建实验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二)需求分析阶段1、制定需求调研计划,确定调研的对象、方法和内容。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doc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班级名称: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 曹蜜的职业名称: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1XXXX月日具体实验内容和案例案例1:一阶正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pk=pjdt * prj kn p=100 rpkl=C1 * pkcc 1=0.02(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输出结果表:案例2:一阶负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ik=ijdt * r1jkn I=1000 r1kl=dk/z adk=y-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姓名:曹蜜的职业名称: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级:1XXXX月日具体实验内容和案例案例1:一阶正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pk=pjdt * prj kn p=100 rpkl=C1 * pkcc 1=0.02(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输出结果表:案例2:一阶负反馈回路具体对应的DYNAMO方程如下:lik=ijdt * r1jkn I=1000 r1kl=dk/zadk=y:(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案例3:二阶负反馈回路(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的具体对应DYNAMO方程如下:Lgk=gjdt * (r1jk-(3)输出结果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案例3:二阶负反馈回路(简单库存控制系统的扩展)的具体对应DYNAMO方程如下:Lgk=gjdt * (r1jk: (2)流程图如下:(3)输出结果示意图:(4)计算结果示意图:课后练习:10.高校的本科生和教师人数成比例增长。
众所周知,某所大学有10,000名本科生,每名教师的本科生人数增长率为1人/年,而SR每年都在增加。
学校有1500名教师,每个本科生每年的增长率为0.05。
请用SD模型分析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规模,并要求:(1)绘制因果图和流程图;(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3)该列表模拟了未来3-5年该校本科生和教师的数量;(4)能否用其他建模方法来分析这个问题?如何分析?解决方案:在模拟期间,XQS、FFX和xxx保持不变。
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仿真实验报告实验一:基于VENSIM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一、实验目的VENSIM是一个建模工具,可以建立动态系统的概念化的,文档化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模型。
PLE(个人学习版)是VENSIM的缩减版,主要用来简单化学习动态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富有弹性的方法从常规的循环或储存过程和流程图建立模型。
本实验就是运用VENSIM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进一步加深对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理解。
二、实验软件VENSIM PLE三、原理1、在VENSIM中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2、写出相应的DYNAMO方程;3、仿真出系统中水准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趋势;四、实验内容及要求某城市国营和集体服务网点的规模可用SD来研究。
现给出描述该问题的DYNAMO方程及其变量说明。
L S·K=S·J+DT*NS·JKN S=90R NS·KL=SD·K*P·K/(LENGTH-TIME·K)A SD·K=SE-SP·KC SE=2A SP·K=SR·K/P·KA SR·K=SX+S·KC SX=60L P·K=P·J+DT*NP·JKN P=100R NP·KL=I*P·KC I=0.02其中:LENGTH为仿真终止时间、TIME为当前仿真时刻,均为仿真控制变量;S为个体服务网点数(个)、NS为年新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年)、SD为实际千人均服务网点与期望差(个/千人)、SE为期望的千人均网点数、SP为的千人均网点数(个/千人)、SX为非个体服务网点数(个)、SR为该城市实际拥有的服务网点数(个)、P为城市人口数(千人)、NP为年新增人口数(千人/年)、I为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
要求:在VENSIM中建立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和DYNAMO方程,进行仿真。
五、实验结果1、请将VENSIM 中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流图拷贝如下:2、画出系统中水准变量随时间的响应趋势。
主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系统工程》主成分分析实验报告
1500米.448 -.
81
-.274 -.788 .612 .577 -.267 -.404 -.124 1.000
a. 行列式 = 3.15E-005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780
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153.735
df 45
Sig. .000
由表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53.735,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小于显著性水平(取0.05),所以应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
同时,KMO值为0.780,可知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3.旋转前的因子矩阵
(表四)
表四成份矩阵也即是因子载荷矩阵,根据该表可以写出因子分析模型:
110米栏=-0.948f1+0.017f2+0.020f3 跳远=0.918f1-0.062f2+0.074f3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采用最大方差法对成份矩阵(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指定按第一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六所示
(表六)。
《系统工程》综合性实验报告(例子)
《系统工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系统分析与评价综合实验——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姓名:李小明学号:B200018032姓名:张三学号:B200018033……班级:03信管(1)学院:信息学院指导教师:杨振刚完成时间:2005年12月一、实验项目名称系统分析与评价综合实验——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分析与评价二、实验目的本综合性实验将从某个系统问题出发,学习收集问题相关背景资料,掌握系统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问题(或方案)的有效评价。
三、实验方法(1)调查研究及资料收集;(2)分析系统问题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系统工程方法确定各指标重要度;(3)基于评价方法,进行问题(或方案)评价;(4)提出问题完善(或方案实施)的建议或措施。
四、分析与评价1、问题背景就业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括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就成为了就业这个热点问题中的热点。
有些学校直接将招生,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
而教育部也首次公布了全国高校的就业率。
如今,大学生就业虽不象有些人说的那样“毕业就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形成机制及解决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给我们当前的大学生提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自身就业难并通过一定途径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方案。
另外我们从企业角度出发,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从另一个角度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当然,也可以作为政府指导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参考。
从1999年起,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2003年将达212万人,2004年将达250万人,4年就增加135万人。
教育部介绍,到去年6月15日,教育部在全国各地直属高校初次就业率为83%,部委院校初次就业率76%,地方高校只有45%。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开发一款人事管理系统软件,通过该软件实现对员工信息、薪资、考勤等内容的管理和查询功能。
通过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实现了一个完整的人事管理系统软件。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一、引言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事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员工工作满意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设计和开发一款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并进行测试和评估。
二、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通过调研企业的人事管理需求,确定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其中,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员工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薪资管理、考勤管理等功能;性能需求主要包括系统响应时间、用户界面友好程度等。
三、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人事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
系统结构包括前端界面、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库三个部分,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递和交互。
四、编码在编码阶段,我们使用Java语言进行程序的编写,并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数据。
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逐个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并进行综合测试和调试。
五、测试与评估在测试阶段,我们进行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确保软件的功能正常并满足需求。
同时,我们对软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用户体验评估,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优化系统的性能和用户界面。
六、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开发了一款人事管理系统软件,并进行测试和评估。
通过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我们了解了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也收集到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人事管理系统软件,提高其稳定性和用户体验,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软件工程的开发流程,设计和开发了一款人事管理系统软件。
南京邮电大学系统工程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系统工程任课教师:巩永华专业:学号:姓名:二○二○至二○二一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系统工程》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名称:基于Netlogo的狼吃羊生态系统仿真实验类型:设计每组人数: 1实验内容及要求:1) 了解Netlogo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基本语法。
2) 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工具完成狼吃羊生态系统模型的仿真和仿真流程分析。
羊群和狼群的初始数值设置分别为:学号尾数为1、6号:50, 152、7号:80,203、8号:60, 204、9号:90,305、0号:100,30实验过程与结果:(1)系统动力学建模一、建立羊群繁殖模型1.建立羊群模型并编辑其数值2.NetLogo集成3.建立完整狼羊模型wolves 的初值为30,wolf-deaths的表达式为 wolves * wolf-death-rate ,wolf-death-rate 是 0.15,predator-efficiency 是 .8,wolf-births的表达式是 wolves * predator-efficiency * predation-rate * sheep, predation-rate 是 3.0E-4,sheep-deaths 的表达式是 sheep * predation-rate * wolves.4.设置绘图、按钮、监视器、画笔等set-current-plot-pen "sheep"plotxy ticks sheep]if plot-pen-exists? "wolves" [set-current-plot-pen "wolves"plotxy ticks wolves]end(3)仿真结果(4)实验总结在本次实验中我学习了简单的NetLogo建模方法,在过程中遇到了程序错误、无狼的曲线图等问题,通过检查与询问老师,最后了解了自己的问题(连接线错误、缺少指令等)与解决办法,最后成功做出了实验。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范本
系统设计实验报告范本
实验名称:系统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系统设计,学习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
2.概要设计:确定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制定模块接口规范。
3.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设计等。
4.编码实现: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实现,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实验步骤:
1.需求分析:通过与用户沟通,了解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明确系统的输入输出。
2.概要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主要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制定模块接口规范。
3.详细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设计等。
4.编码实现: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实现,实现各个模块的功能。
5.测试验证: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
系统稳定可靠。
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发现需求分析非常重要,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开发。
同时,详细设计也非常关键,只有设计好了每个模块,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深入了解了系统设计的流程和方法,提高了我对软件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软件开发中,我将更加注重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
连续时间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连续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建模和仿真方法。
3. 熟悉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连续时间系统是指系统中各物理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系统。
连续时间系统在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如电路、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
本实验主要研究连续时间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连续时间系统实验箱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信号分析仪5. 计算机及仿真软件(如MATLAB)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连续时间系统建模(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连续时间系统,如一阶滤波器、二阶滤波器等。
(2)根据系统特性,确定系统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3)利用实验箱提供的元器件搭建实验电路。
(4)根据元器件参数,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2. 连续时间系统仿真(1)利用MATLAB软件,根据推导出的传递函数,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
(2)设置仿真参数,如采样时间、初始条件等。
(3)运行仿真,观察系统输出波形。
3. 连续时间系统分析(1)分析系统输出波形,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和频率响应特性。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3)分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绘制系统输出波形图。
(2)根据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计算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实验分析(1)通过实验和分析,验证了连续时间系统建模和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2)分析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地实现了连续时间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
2. 通过实验,掌握了连续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分析方法。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 为今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触电、短路等事故发生。
2.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便于后续分析。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实验报告《系统工程》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名称: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学号姓名: 20121986 罗静指导教师:蒋赛实验时间: 2014年4月25号实验一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一、实验背景数据表示我国商业主要银行的10个综合竞争力指标,人均净利润、净利润率、资产回报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人均费用额、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乘数、不良贷款比率、存款市场份额和贷款市场份额。
本实验是基于SPSS利用系统聚类法对这些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实验步骤1.建立SAV格式的数据2.点击【分析】……【分类】……【系统聚类】,开始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3.将要分析的变量x1到x10移入变量的列表框中,将Y移入标注个案,用于标注每一个个案。
分群中点选个案,表示对样品进行聚类。
4.点击【统计量】,点选“单一方案”,结合实际分析,将银行分为3类较合适,所以在聚类数的方框中填写3,表示此次聚类把样品分为3类。
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5.点击【绘制】,点选“树状图”,以形象地显示聚类的整个过程,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6.点击【方法】,在转换值框中,下拉对话框,选择Z得分,表示数据标准化到Z分数,其余项保持系统默认状态,点击“继续”返回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
7.各选项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进行系统聚类。
三、实验结果分析1. 聚类分析过程表在表3-1中,根据聚类系数的变化可以得到,第6步的聚类系数是8.1,第5步是6.764,它们相差1.336个单位,第7步和第6步相差3.32个单位,可见,从理论上来说,聚类过程结束于第7步是合理的,此时所有的数据被分为2类,可是当结合实际时,分类数太少,没有办法更好的反映银行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决定聚类数为3。
表3-12.树状图树状图3-1表示了整个聚类过程图3-1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表表3-2表示了此次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聚类分析最终分为以下几类:第Ⅰ类: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电子系统工程设计-MSEK电源模块实验报告
MSEK电源模块实验
一、DC-DC Buck模块
1. 用MSP430F5529LP输出PWM,控制输出电压,贴出源代码
2. 写出上述代码中PWM 的占空比计算值,并写出计算公式;PWM 通过哪个引脚输出?
3. 连接MSP430F5529LP 和MSEK Buck 模块,通过CCS 实时Debug 功能改变PWM 的占空比,测量
不同占空比下的Buck 输出电压 3
*100%
01CCR Duty CRR =+
4. 画出输出电压-占空比特性曲线:
5. 理解PWM 控制Buck 输出电压的原理,写出PWM 占空比和输出电压的关系公式
● R1、R2为输出到地的两个反馈电阻,反馈电压从R1、R2之间取 ● D 为PWM 波的占空比 ● R3为输入电阻
6. 除了实验中采用的控制方式,你还可以想出哪些其他方法来控制Buck 电源的输出电压? ● 改变输入电压(理论可行,但是实际意义不大)
● 采用开环反馈的方式,反馈电压固定为一个精确值或者用单片机单独控制,不采用输出反馈
二、DC-DC Boost 模块
1. 实现MSP430F5529LP 控制LED 亮度,在下方贴出源代码。
同DC-DC buck 模块代码
1123
(1)( 3.3*)out REF REF R R V V V D R R =+
+-
2. 连接MSP430F5529LP和MSEK Boost模块,通过CCS实时Debug功能改变PWM的占空比,测量不同占空比下的Boost输出电流
(保持LED个数=4,调节PWM占空比由20%-80%,测量输出电流并观察LED亮度)
3. 画出输出电流-占空比特性曲线:。
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
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系统建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原理、优化系统性能以及预测系统的行为。
仿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模拟系统的运行过程,可以得到系统的各种指标,从而评估系统的性能。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系统建模的仿真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模型,模拟一个电梯系统的运行过程,并通过仿真实验来评估该电梯系统的性能。
电梯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施,其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出行体验。
通过建立模型和仿真实验,我们可以优化电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策略,提高其性能。
二、建模过程1. 系统边界的确定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电梯系统的边界。
电梯系统通常包括电梯本身、楼层按钮、电梯控制器等组成部分。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将关注电梯的运行过程和楼层按钮的使用情况。
2. 系统的状态和状态转换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电梯系统的状态和状态转换。
电梯系统的状态可以包括电梯的位置、运行方向、开关门状态等。
状态转换可以根据电梯的运行规则和楼层按钮的使用情况确定。
3. 系统参数的确定在建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确定系统的参数。
电梯系统的参数可以包括电梯的运行速度、电梯的载重量、楼层按钮的响应时间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电梯系统的性能。
三、仿真实验设计基于建立的电梯系统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仿真实验,以评估电梯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1. 不同高峰期的电梯系统性能比较我们选择了不同高峰期的时间段,并模拟了电梯系统在这些时间段内的运行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电梯的等待时间、运行效率等指标,我们可以评估电梯系统在不同高峰期的性能差异。
2. 不同楼层按钮响应时间的影响我们模拟了不同楼层按钮响应时间的情况,并评估了电梯系统的性能。
通过比较不同响应时间下电梯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效率,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楼层按钮响应时间。
系统工程报告
《系统工程》实验报告2014年12月21日实验一简单库存模型一、实验要求1、简单库存模型各变量及其因果关系图如下图:+ Y2、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LI•K=I•J+DT*R1•JKNI=1000RR1•KL=DK/ZAD•K=Y-I•KCZ=5CY=60003、要求利用STELLA建立上述库存模型的流图,仿真计算并分析结果三、实验步骤1、确定水准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及水准变量初值;2、熟悉STELLA软件操作指导,建立模型的四个基本构造块为:栈(stock)、流(flow)、转换器(converter)、连接器(connector),设置仿真参数(采用默认值);2、根据因果关系图连接流;3、确定水准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赋初值方程和常量方程;4、建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所需的数据模块;5、仿真及结果分析四、实验结果简单库存系统流图模型dynamo方程简单库存系统输出特性示意图简单库存系统仿真计算结果表结果分析:从结果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单库存模型的库存量I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首先快速增长,增长的幅度大,当到达第20天左右增长变得平稳,并无限接近于6000。
实验二二阶库存系统一、实验要求12、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LG•K=G•J+DT*(R1•KL-R2•JK)LI•K=I•J+DT•R2•JKRR1•KL=D/ZRR2•KL=G•K/WRR3•KL=200AD=Y-I•KCY=6000CW=10,Z=5CI=1000,G=80003、要求利用STELLA建立上述库存模型的流图,仿真计算并分析结果三、实验步骤1、确定水准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及水准变量初值;2、建立模型的四个基本构造块为:栈(stock)、流(flow)、转换器(converter)、连接器(connector),设置仿真参数(采用默认值);2、根据因果关系图连接流;3、确定水准方程、速率方程、辅助方程、赋初值方程和常量方程;4、建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所需的数据模块;5、仿真及结果分析四、实验结果二阶库存系统流图模型dynamo方程二阶库存系统输出特性示意图简单库存系统仿真计算结果表结果分析:从曲线图中,我们可以得出库存量I在9天内增长很快且增长幅度很大,并在第九天达到峰值5779,随后一直下降到第50天的450。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运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对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3、编程语言:Python4、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系统分析对选定的企业或组织进行调研,了解其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
绘制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分析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设计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
制定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用户操作流程。
3、系统实现使用选定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的功能模块。
连接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并解决发现的问题。
四、实验步骤1、系统分析选定了一家小型电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交流,以及对其业务文档的研究,了解了企业的采购、销售、库存管理等业务流程。
绘制了业务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各个业务环节的顺序和关系。
例如,采购流程从需求提出开始,经过供应商选择、采购订单生成、货物验收等环节,最终完成入库。
绘制了数据流程图,分析了数据的来源、流向和处理过程。
例如,销售数据从订单生成开始,经过订单处理、发货、收款等环节,最终形成销售报表。
2、系统设计根据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结果,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
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包括商品表、供应商表、客户表、订单表、库存表等。
确定了表的字段、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制定了系统的界面设计和用户操作流程,力求界面简洁美观,操作方便快捷。
3、系统实现使用 Python 语言和 PyCharm 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逐步实现系统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工程试验报告姓名:汪冕班级:工133学号: 139094129时间: 2015.12.27一.解释结构模型已经某系统的可达矩阵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示。
在Excel中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的可达矩阵用实用方法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
表1 某系统的可达矩阵12345678111010000201000000311110000401010000501011000601011111701011011800000001解:由上述可达矩阵的缩减矩阵进行层次化处理的结果为:2 8 4 1 53 728415376②根据缩减矩阵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二.主成份分析表1为某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区域单元相关指标数据,运用Matlab或SPSS作主成分分析,描述该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状况。
表1:某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各区域单元的有关数据样本序号x1:人口密度(人/km2)x 2:人均耕地面积(ha)x 3:森林覆盖率(%)x 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x 5:人均粮食产量(kg/人)x 6: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播面比例(%)x 7:耕地占土地面积比率(%)x 8:果园与林地面积之比(%)x 9:灌溉田占耕地面积之比(%)1363.9120.35216.101192.11295.3426.72418.492 2.23126.262 2141.503 1.68424.301 1 752.35452.2632.31414.464 1.45527.066 3100.695 1.06765.601 1 181.54270.1218.2660.1627.47412.489 4143.739 1.33633.205 1 436.12354.2617.48611.805 1.89217.534 5131.412 1.62316.607 1 405.09586.5940.68314.4010.30322.932 668.337 2.03276.204 1 540.29216.398.128 4.0650.011 4.861 795.4160.80171.106926.35291.528.135 4.063 0.012 4.862 862.901 1.65273.307 1 501.24225.2518.352 2.645 0.034 3.201 986.6240.84168.904897.36196.3716.861 5.176 0.055 6.167 1091.3940.81266.502911.24226.5118.279 5.643 0.076 4.477 1176.9120.85850.302103.52217.0919.793 4.881 0.001 6.165 1251.274 1.04164.609968.33181.38 4.005 4.066 0.015 5.402 1368.8310.83662.804957.14194.049.110 4.484 0.002 5.790 1477.3010.62360.102824.37188.0919.409 5.721 5.055 8.413 1576.948 1.02268.001 1 255.42211.5511.102 3.133 0.010 3.425 1699.2650.65460.702 1 251.03220.91 4.383 4.615 0.011 5.593 17118.5050.66163.304 1 246.47242.1610.706 6.053 0.154 8.701 18141.4730.73754.206814.21193.4611.419 6.442 0.012 12.945 19137.7610.59855.901 1 124.05228.449.521 7.881 0.069 12.654 20117.612 1.24554.503805.67175.2318.106 5.789 0.048 8.461 21122.7810.73149.102 1 313.11236.2926.7247.162 0.092 10.078 解:对于上述例子,MATLAB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以及每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2和图1。
表2. 特征根及主成分贡献率图1 特征根②前3几个主成分的载荷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前三个主成分在原变量上的载荷三. 聚类分析为了研究辽宁省5省区某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分布规律如表 2所示,根据调查资料做类型划分,在Excel 中计算距离,并做聚类分析。
提示:帮助->目录->使用数据->数据引用中找到合适的函数计算距离,注意在Excel 公式中使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
用同样的数据在Excel 中计算相关系数,并做聚类分析。
表 2:五省份的消费数据解:1. 计算样本距离,做聚类分析 公式如下;(1)计算各城市间的欧式距离其中1-辽宁,2-浙江,3-河南,4-甘肃,5-青海所求距离如下图*1,2,,1,2,,ij x x x i n j p--===1 2 3 4 51 02 11.67262 03 13.80536 24.63527 04 13.12781 24.05913 2.20327 05 12.79828 23.53893 3.503684 2.215852 0(2)D43=2.20327最小,所以G4和G3相似,将它们归为一类,G6={G3,G4}D61=min(D31,D41),D62=min(D32,D42), D65=min(D34,D45)6 1 2 56 01 13.1278102 24.0591311.67262 05 2.215852 12.79828 23.53893 0 (3)D56=2.215852最小,所以G5和G6相似,将它们归为一类,G7={G5,G6}D71=min(D61,D51),D72=min(D62,D52)7 1 27 01 12.79828 02 23.53893 11.67262 0(4)D12=11.67262最小,所以G1和G2相似,将它们归为一类,G8={G1,G2}(5)画出聚类谱系图2.计算相关系数,做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同上。
求取上述5个样本的相关系数:5个样本间的相关相似系数矩阵1 2 3 4 5 1 1 2 0.989574 1 3 0.979484 0.963451 1 4 0.98622 0.969202 0.995855 1 50.977205 0.96076 0.990837 0.995421在计算结果中取最大值,即r 34,将两者归为一类G6={G3,G4} 再求G6与G1,G2,G5的相关性系数,为:r 61=r (3,4)1=max{r 13,r 14}=0.98622; r 62=r (3,4)2=max{r 23,r 24}=0.969202; r 65=r (3,4)5=max{r 35,r 45}=0.995855则得到新的相关相似系数矩阵为:6 1 2 5 6 1 1 0.98622 1 2 0.969202 0.989574 1 5 0.995855 0.977205 0.96076 1在计算结果中取最大值,即r 56,将两者归为一类G7={G3,G4,G5} 再求G7与G1,G2的相关性系数,为r 71=r (3,4,5)1=max{r 13,r 14,r 15}=0.98622 r 72=r (3,4,5)2=max{r 23,r 24,r 25}=0.969202;则得到新的相关相似系数矩阵为:7 1 2 7 1 1 0.98622 1 2 0.969202 0.9895741()()p ik i jk j ij x x x x r --=∑在计算结果中取最大值,即r21,将两者归为一类G8={G1,G2}再求G8与G7的相关性系数,为r78=r(1,2)7=max{r17,r27}=0.98622则得到的新的距离矩阵为:7 87 18 0.98622 1将G7和G8归为一类,命为G94.状态方程已知总人口为10000万人,可分为0-9,10-19……80-89,90-100共10个年龄段,超过100年龄的人口忽略不计。
设10年的总人口出生率为10%,各年龄段的出生人口占当期总出生人口的百分比如表3所示。
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如表4所示。
表4:各年龄段人口死亡率(单位:%)试在EXCEL中构造人口转移矩阵,并假设初始人口为1亿,各年龄段人口均匀分布,总出生率为1.2%,一、实验内容:1.研究10年、20年后人口分布;2.通过变化总出生率,研究保持总人口相对稳定的总出生率;3.通过变化初始人口分布,研究初始分布对若干年后人口分布的影响。
二、实验步骤:1.由表可以得到人口转移矩阵如下:2.改变出生率:3.改变人口分布:四.系统动力学1.安装Vensim PLE 学术版。
2.已知初始人口为10000人,年增长率为2%(该数据已考虑死亡因素),试在Vensim中构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输入参数。
(a)仿真该模型,给出P的变化图及相关的变化数据。
图1:人口系统动力学模型解:P=10000,C=0.02时,人口变化曲线如下:数据变化如下:(b)运用“Automatically simulate on change”仿真方式,改变增长率分别为0.01、0.001,考察总人口的变化趋势。
(c)对上述模型,改变模型的参数TIME STEP分别为0.25、0.0625、0.015625,再次仿真,比较其最终数据与上次的数值有何不同。
解: TIME STEP为0.25时的人口仿真输出数据表如下图TIME STEP为0.0625时的人口仿真输出数据表如下图TIME STEP为0.015625时的人口仿真输出数据表如下图3.已知库存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Y为期望库存,其值为8000,I为库存,其初值为2000,G为途中存货,其初值为10000,z为订货调整时间,其值为5,W为途中存货的入库时间,其值为10。
试在Vensim中构造系统动力学模型,输入参数。
(a)仿真该模型,给出P的变化图及相关的变化数据。
图2:库存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流程图解: I的变化图及相关的变化数据G的变化图及相关的变化数据(b)对上述模型,改变模型的参数TIME STEP分别为0.25、0.0625、0.015625,再次仿真,比较其最终数据与上次的数值有何不同。
解: TIME STEP为0.25时I的数据变化如下:TIME STEP为0.0625时I的数据变化如下:TIME STEP为0.015625时I的数据变化如下:4.某城市服务网点的规模可用SD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