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音乐教案苏教版教案标题:五年级音乐教案苏教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如节奏、旋律、音高等。
2. 学习和演奏简单的乐器,如口琴、手鼓等。
3. 听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演奏简单的乐器。
2. 听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的辨别能力。
2. 学生在演奏乐器时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口琴、手鼓等简单乐器。
3. 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学习和演奏简单的乐器以及听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
二、学习和演奏简单的乐器(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口琴、手鼓等简单乐器,并简单介绍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2.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尝试演奏,并指导他们正确的姿势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奏,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协调演奏。
三、听辨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20分钟)1. 播放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如古典音乐、摇滚乐、民族音乐等。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试图辨别出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乐器声音。
3. 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的区别和共同点。
四、音乐欣赏和表演(15分钟)1.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心欣赏。
2.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可以通过画画、写诗等形式表达。
3. 邀请学生自愿表演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或乐器演奏,让其他同学欣赏。
五、小结(5分钟)1. 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学到的音乐基本概念和元素,以及对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声音的辨别能力。
2.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音乐,尝试演奏乐器。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厅或音乐学院,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音乐风格和乐器的魅力。
2. 鼓励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并报名参加音乐培训班。
2019-2020年五年级音乐上册 欢聚与期盼(第五课时)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音乐上册欢聚与期盼(第五课时)教案苏教版教学内容:听:《春节序曲》动:扭秧歌教学目标:1.带领学生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感受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气氛。
2.通过聆听乐曲,了解五彩缤纷的民俗民间文化和一些传统节日。
3.感受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1. 根据乐曲的情绪区分乐曲的段落。
2. 学习秧歌步,用欢快的情绪表现乐曲的欢乐气氛。
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涣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这首乐曲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的第一乐章。
描写了1943年延安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热闹非凡的景象。
作者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了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感受。
乐曲的特点为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目里热闹难腾,喜气洋洋,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情绪。
教具准备:锣鼓、钹、红绸带、各色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敲锣打鼓,龙腾虎跃的欢庆场面。
并轻声播放《春节序曲》1. 师提问:画面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内容:听赏《春节序曲》师:画面上的人们都在喜气洋洋,载歌载舞欢渡春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春节序曲》,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体会过传统佳节——春节的兴奋与激动。
3. 复听乐曲,分段赏析。
根据乐曲情结搭配与之相适应的颜色。
(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颜色卡片)生:引子部分:乐曲情绪热闹欢腾人们敲锣打鼓欢庆新春,选择大红色。
师:第一部分主题:旋律柔和明亮,像姑娘的吟唱,是用长笛和单簧管吹奏出来的,你认为什么颜色接近柔和明亮?生:黄色师:第二部分主题:抒情如歌的旋律让人联想到什么画面呢?生:……师: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把我们带入深远的意境。
袅袅的炊烟、覆盖着白雪的田野、鸡鸣狗吠,还有孩子们贴在窗户上的笑脸,一片生机盎然。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 教材简介
本套教材是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包括X个单元,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的重要教材。
2. 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本教材,学生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
- 听辨乐曲中的基本乐音和乐器声音;
- 研究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
-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3. 教学内容
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第一单元: XXXX
- 第二单元: XXXX
- 第三单元: XXXX
- ...
4. 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 讲解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听辨法:用乐曲让学生听辨基本乐音和乐器声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
- 演唱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独唱等形式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 欣赏法:通过欣赏名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5. 教学步骤
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 第一步:XXXX
- 第二步:XXXX
- 第三步:XXXX
- ...
6.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参与度、表演效果、听辨准确度等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
7. 教学资源
本教材的教学资源包括:
- 教材配套的音乐CD;
- 视听资料;
- 乐器演奏示范视频;
- 学生练册。
以上是对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教案或其他教学资源,请参考教材配套资料或咨询相关部门。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的礼赞教学内容:1、听:《妈妈的红头巾》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2019-2020年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案
2019-2020年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牛仔很忙》和英文版《啊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跟着音乐,用肢体来感受和表现。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啊苏珊娜》,表现出歌曲的轻松、诙谐的情绪。
3 通过欣赏男生四重唱《啊苏珊娜》和女生合唱《啊苏珊娜》,进一步感受多元的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啊苏珊娜》三教学用具:PPT 钢琴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牛仔很忙》(一段)师:今天的音乐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流行歌曲,你们肯定都很熟悉,听听是谁唱的。
(边听边引导学生唱、动。
)生:周杰伦《牛仔很忙》师:你们喜欢周杰伦和他的歌吗?为什么?生说。
师:老师也很喜欢他,因为周杰伦是一个创作型歌手,他善于把好的音乐元素、传统的音乐风格融入到他的创作中。
他的中国风,让我们了解了别样的《菊花台》《青花瓷》,这一首《牛仔很忙》你们知道是什么风格的吗?生:不知道或知道。
师: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风格的歌曲。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美国乡村歌曲《啊苏珊娜》。
说说乡村音乐给你带来怎么的感受。
2 欣赏男生四重唱《啊,苏珊娜》生说。
师说:轻松、随意、欢快。
乡村音乐来自于美国西部的乡村小镇,是那里的人们口头传唱的,所以非常的随意、自在!美国乡村歌曲为什么会这么好听呢?就是因为它灵活运用了许多附点音符,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节奏,你能准确的读出来吗?(出示节奏条)××︱×.×︱××.︱1.学生读节奏条,老师指点.2.老师任意组合节奏条,学生读。
3 完整听《啊苏珊娜》师:下面我们来完整听赏这首歌曲,可以跟着音乐随意的动一动。
(边听边跟老师拍手)二教唱歌曲《啊苏珊娜》1 初听,你们知道乡村歌曲一般用什么乐器来伴奏吗?(出示PPT)是班卓琴,也是吉他家族的一种,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图片,它上半部分象吉他,下半部分_------所以音色更加透亮,干脆,因为它有五根弦,所以又叫五弦琴.师:这么经典的歌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老师也想给大家唱一唱的《啊苏珊娜》,你们欢迎吗?请大家想一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你们在听的同时找一找歌谱中哪些地方出现了我们刚才练习的节奏了。
2019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八个单元,单元包括“听”、“唱”、“动”、“乐器”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
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
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本册教材安排了这样六个单元:《爱的礼赞》、《多么好》、《彩色的版图》、《情系江湖》、《南海风情》、《欢聚与期盼》。
这样,对爱国情怀的培养就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中生活化、具体化了。
本册教材在唱的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
在欣赏活动中能体验乐曲的情绪;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的设计与表演。
在器乐学习活动中,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二、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培养学生关注课内外的音乐积累,丰富学生的“音乐信息库”,鼓励适时运用,大胆表演,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7、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关注音乐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的综合,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8、运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开拓音乐视野。
9、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的礼赞教学内容:1、听:《妈妈的红头巾》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案(上学期)分课时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听:《爱的祝愿》2.唱:《长成一座山》3.动:露一手(3)4.采集与分享(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信、乐观地演唱歌曲,尝试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感受歌曲更丰富的情感表现。
2.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歌(乐)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
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放送《长成一座山》伴奏音乐,导入)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段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今天,我们学习《长成一座山》,再次来感受亲情之爱。
二、学习新歌1.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伴奏3.学唱歌曲(1)视唱歌谱,边划拍(2)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再练习(3)用"lu"哼唱歌曲旋律(4)小声跟琴学习歌词;请学生提出有困难的乐句多次练习;完整演唱;依据书本上的速度及情绪提示齐唱歌曲。
4.歌曲处理(1)再感悟歌曲内涵。
引导学生在书本上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展开想象,起伏的旋律线仿佛();也仿佛();好似()。
(2)根据歌曲的旋律线、歌词意思的表达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
(3)唱一唱,评一评三、欣赏《爱的祝愿》4.初听: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5.讨论:你觉得爱的祝愿是献给谁的,说说理由(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6.音乐体验: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对祖国、对朋友、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的祝愿,放送背景音乐《爱的祝愿》7.教师简介《爱的祝愿》创作背景。
四、小结。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音乐的魅力——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认识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音乐乐曲,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3. 了解不同音乐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合奏活动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调和音乐表达。
2.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培养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
教学准备: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和教具。
2. 音乐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3. 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对人们的意义和作用。
二、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音调和音乐表达。
2.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这些元素的含义和作用。
三、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曲(25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等,介绍乐曲的基本信息和演奏方法。
2.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奏乐曲,培养集体协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演奏技巧。
四、了解不同音乐文化(10分钟)1. 介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音乐文化,如中国的京剧、美国的爵士乐等。
2. 播放相关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提醒学生多参与音乐活动,拓展音乐视野。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进行独奏或合奏演练。
2.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收集学生的乐曲演奏录音或视频,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演奏技巧。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在合奏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听:《爱的罗曼斯》《爱之梦》2.动:我的创造(1)3.认:降记号教学目标:1.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欣赏《爱的罗曼斯》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
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感伤情调的歌曲。
多半指情歌而言。
后来,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墨西哥的。
195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编成吉他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选作主题曲。
从那以后,《爱的罗曼斯》这支曲子很快流传开来。
《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3.加词学唱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想和童话/哦!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
A段是E小调。
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
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煀当乐曲推向高潮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
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
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5.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6.我的创造(1)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哪些情景。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 学习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歌曲和曲目;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内容和步骤: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
3. 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乐器,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演奏一段乐曲。
第二课: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歌曲和曲目1. 介绍教材:向学生介绍苏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和歌曲。
2. 学唱歌曲:选择一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歌曲,逐句教唱,并进行整体演唱。
3.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合唱,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第三课: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的培养1. 音乐欣赏:播放一段经典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音乐特点和表达意境。
2. 表演训练:选择一段简单的舞蹈或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课: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1. 分组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简单的合奏演奏。
2. 合奏比赛:组织一个小型的合奏比赛,评选出最佳合奏团队,并给予奖励和表彰。
教案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演唱和表演的准确性等。
2. 作业评估:布置一些音乐作业,如填空题、听音乐并写感想等,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表演评估:对学生的合唱和合奏表演进行评估,包括音准、节奏和协调性等。
教案扩展:1.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旋律或歌词,并进行表演。
2. 音乐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节日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会等,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成果。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教案内容或其他教育阶段的教案建议,请随时告诉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乐器的演奏方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乐器的演奏
方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乐器的演奏方法教学设计
目标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乐器的演奏方法,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介绍以下乐器的演奏方法:
1.钢琴
2.小提琴
3.古筝
教学步骤
1.钢琴演奏方法
学生观看钢琴演奏视频,了解钢琴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技巧。
演示手指在钢琴键盘上的位置和按键方法。
强调正确的手、指的姿势和力度控制。
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钢琴练,互相观摩和交流。
2.小提琴演奏方法
学生观看小提琴演奏视频,了解小提琴的构造、持琴姿势和演奏技巧。
演示正确的持琴姿势和手指定位。
强调正确的琴弓运动和弓压控制。
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动作进行简单的小提琴演奏练。
3.古筝演奏方法
学生观看古筝演奏视频,了解古筝的构造和演奏技巧。
演示古筝的基本按弦方法和手指轮动技巧。
强调手指力度和速度的控制。
学生使用古筝进行简单的按弦和轮动练。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奏动作和听取他们的演奏效果,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乐器的演奏方法。
扩展活动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合演奏,让他们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段简单的乐曲演奏。
参考资料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相关乐器演奏视频。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2. 能够正确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3. 能够演奏并合唱简单的音乐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符与音名的认识:了解音符的名称和音名,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2. 音乐四线谱的读取:研究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3. 音乐节奏的练:通过简单的节奏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4. 合唱曲目的研究: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研究并能够演唱出来。
三、教学方法1. 呈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符和音乐四线谱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互动讨论与合作研究: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步;4. 实践演唱:在研究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演唱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音乐四线谱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取音乐四线谱上的音符和音名;2. 音乐节奏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他们能够稳定地演奏和合唱音乐曲目。
五、教学评价1. 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包括互动讨论、演唱和合作研究等;2.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定期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估,了解他们在音乐研究中的进步和困难。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使用《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材》作为教学资源;2. 多媒体设备: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3. 音乐乐器:准备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小乐器,如手鼓、铃鼓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研究音符与音名的认识;2. 第二课时:继续研究音乐四线谱的读取,进行简单的节奏练;3. 第三课时:选择一首合唱曲目,进行音乐演唱的练;4. 第四课时:巩固和复前面的内容,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价。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乐理概念和基本音乐符号;
- 研究节奏的基本知识;
- 掌握简单歌曲的演唱和节奏打击。
教学步骤:
1. 引入乐理概念和基本音乐符号
- 通过展示音乐符号和解释其含义,让学生对基本音乐概念有初步了解。
2. 研究节奏的基本知识
- 讲解什么是节奏,如何用音符表示节奏,并进行示范。
- 给学生分发节奏练册,让他们练辨认和打击节奏。
3. 演唱简单歌曲
- 教授一首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合唱。
- 分组演唱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节奏打击活动
- 分发节奏打击器材,让学生按照指令进行节奏打击。
- 进行小组竞赛,加强学生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对乐理概念和基本音乐符号的理解程度;
- 评估学生在节奏练中的准确性和独立性;
- 评价学生在演唱和节奏打击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课堂延伸:
- 鼓励学生通过自学乐器和参加音乐团体丰富音乐素养;
- 提供更多复杂的歌曲和节奏打击挑战,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
> 注意:此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学内容请以教材为准。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故乡恋情新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故乡恋情新苏教版故乡恋情教学内容:《故乡恋情》听:《樱花谣》、《哈啰!哈啰!》(印尼歌曲))唱:《故乡恋情》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
2、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3、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
2、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卡片、打击乐、音响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走进亚洲国家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亚洲另外的两个国家泰国、印尼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2、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两个国家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
3、媒体出示泰国“千佛之国”,印尼“千岛之国”风情图片,请学生连一连,辩一辩。
三、走进亚洲音乐1、导入师:“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2、新歌教学《故乡恋情》1)请学生聆听《故乡恋情》,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乐谱第一部分。
提问:这部分有几个乐句?并跟琴用“lu”哼唱。
3)用琴指导每句的弱起。
4)在读歌词与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绪五方面的特点。
5)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处,并用卡片作对比出示出来。
6)学生完整唱第一、二段,情绪不段升华,但意犹未尽,教师范唱第三乐段,总结乐曲的结构形式为:A—B-A形式,复习D.C 和Fine记号。
7)用轻快与依恋地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纠正升5和升4的音高。
3、拓展歌曲1)学生唱歌曲A段,教师在每句结束处唱回声。
2)师生互换,学生长回声,教师指挥提示。
3)请学生用身边的打击乐(圆舞板、沙球)为歌曲伴奏,听一听哪种节奏最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跳音。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学习新课1、听歌曲。
认拍号2、认识二拍子指挥图示。
(1)教师板书二拍子图示,学生跟着竖空画图示。
(2)再次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划拍子3、再次听音乐,教师在蓝色块处击掌,学生仔细听教师拍的是什么节奏。
1、节奏练习。
2/4 X X | X X | 2/4 0 X X | 0 X X | 2/4 X X X | X X X |2、分析三种节奏不同的地方,拍击这三种节奏。
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节奏放在蓝色块处比较恰当。
(第一种节奏给人比较平稳的感觉,后两种节奏很跳跃,因此下面两种节奏比较适合这首歌曲)(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3、再次放音乐,学生在色块处击出节奏4、学生跟琴唱一唱前四乐句。
5、认识#教师讲解#,并且在琴上指认出#各音,并让学生唱一唱有关#的音 6、学生跟教师学唱后半段旋律。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完整听一边音乐,感受一遍音乐,听听是否还有没学唱好的旋律。
教师指导纠正。
9、再次根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0、个别演唱。
三、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学习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重点: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复习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师生评议。
2、听范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指导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唱。
二、学唱新歌《校园的早晨》 1、播放录音2、复习四和二拍子指挥图示。
3、再次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划拍子。
说说打拍子时有什么不一样,指出歌曲中拍号的变化。
变化拍号的地方反复练习几遍。
4、再次播放音乐,重新跟着音乐划拍。
5、音乐知识,认识反复、结束、省略记号教师提问:歌曲中出现了怎样的新符号。
说说新的反复、省略记号各自的含义学生根据含义念一念正确演唱顺序的歌词。
6、再次播放音乐,通过再次欣赏音乐感受着几种记号。
7、学生跟琴演唱,同时指出演唱时不足之处。
教师纠正指导。
8、学生再次跟琴完整演唱。
9、指名演唱。
五、总结、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祝你快乐》《春之歌》《赤足走在田埂上》教学目标: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各种乐器和各种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叫学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一、欣赏1、《赤足走在田埂上》(1)教材分析(2)明确欣赏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无伴奏合唱和二重唱这种新的演唱形式,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初步欣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欢快、热烈)(4)学生进行讨论上面的问题。
(5)再次欣赏歌曲,尝试着唱一唱,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2、欣赏《OK星期天》(1)教材分析:(2)初步欣赏乐曲,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说说和你心里的设想是否相似。
并且说说这是哪一种演唱形式。
(3)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3、《祝你快乐》1)欣赏歌曲(2)说说这首音乐和前面两首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3)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
(4)简单介绍一下铜管乐器。
并听一听着三种铜管乐的形状和音色。
(5)再次听音乐。
各种乐器表现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分辨一下。
(6)总结一下这节课认识的几种乐器,以及能够听边这几种乐器的音色。
3、如有时间把音乐在欣赏一遍。
三、总结,下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课题:《快乐的嚓嚓嚓》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重点: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活动:(一)欣赏《微笑波尔卡》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
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3、再次欣赏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
师总结: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1、导入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如:sol—--#fa、la—#sol、#fa—mi 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
(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三)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
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听:《祝你快乐》《春之歌》《赤足走在田埂上》教学目标:通过听赏歌曲,进一步了解各种乐器和各种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
教学重点唱准变化音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活动:一、组织叫学 1、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一、欣赏1、《赤足走在田埂上》(1)教材分析(2)明确欣赏重点:引导学生注意无伴奏合唱和二重唱这种新的演唱形式,进一步了解演唱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初步欣赏歌曲,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
(领唱、齐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欢快、热烈)(4)学生进行讨论上面的问题。
(5)再次欣赏歌曲,尝试着唱一唱,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2、欣赏《OK星期天》(1)教材分析:(2)初步欣赏乐曲,体会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说说和你心里的设想是否相似。
并且说说这是哪一种演唱形式。
(3)再次欣赏歌曲,可以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3、《祝你快乐》(1)欣赏歌曲(2)说说这首音乐和前面两首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3)这是一首铜管乐合奏。
(4)简单介绍一下铜管乐器。
并听一听着三种铜管乐的形状和音色。
(5)再次听音乐。
各种乐器表现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分辨一下。
(6)总结一下这节课认识的几种乐器,以及能够听边这几种乐器的音色。
3、如有时间把音乐在欣赏一遍。
三、总结,下课第二单元爱的旋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爱的祝福》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爱的祝福》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文章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唱:《甜甜的秘密》 2.动:采集与分享教学目标: 1会唱《甜甜的秘密》;懂四拍子指挥图 2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3采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刚才这首歌大家都十分熟悉,知道是歌颂谁的吗?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你们一般都怎么表达对老师的爱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听范唱。
2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琴伴奏。
3、学唱第一乐段 1)跟琴加词小声模唱1—4小节。
2)听师弹奏两种不同节奏的旋律,区别带休止符和不带休止符的感觉 3)再跟琴演唱1—4小节,要求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4)跟唱第5—8小节。
注意弱起的“把”字不要漏掉。
5)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第二乐段。
2)跟琴小声哼唱旋律。
3)加词小声跟师唱。
注意弱起的“啊”、“快”、“好”、“请”等字要唱清晰。
5、跟琴完整地唱全歌。
6、说说橘子里的秘密是什么,师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7、有感情地、投入地跟伴奏演唱。
师生同唱。
8、学习四拍子指挥图式 1)教师示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个别纠正 2)教师板书四拍子指挥图式指导学生看懂。
3)边打拍子边唱《甜甜的秘密》歌谱。
三、采集与分享(布置作业) 1、收集、学唱有关爱的歌(乐)曲,把它们送给你喜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