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养蜂新技术留心野蜂的生存方式才能养好中蜂

合集下载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

养中蜂的详细技术方法养蜂可以说是现今很多人所热衷的一个活动,而养中蜂作为一种优质的蜜蜂品种,再加上其蜜质量好、柔和香甜、粘稠而不粘牙、口感醇香,日渐受到广大养蜂爱好者的追捧,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养中蜂的技术方法。

一、合适的养蜂场地合适的环境是蜜蜂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选择合适的养蜂场地是很重要的。

蜜蜂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0℃~35℃之间,湿度不宜过高,空气新鲜,附近没有大型污染源。

通常情况下,山地、丘陵、平原、河、海岸这些经典的蜜源地都是比较理想的养蜂场地。

二、选用优质的蜜蜂品种养殖兑现需要选用品种优良的蜜蜂,中蜂的优点是蜂群繁殖能力强、蜜源适应能力强、集蜜能力强、攻占新蜂位能力强,基本上适应我国所有的气候特点,克服了海洋蜜蜂不适于北方、北蜂不适于南方的情况。

在选择中蜂品种的时候,要注意选用肉眼和显微镜下外表健康、行动敏捷、卢翠亮、产蜂多、蜜质优良的种蜂。

三、适宜的管理方法1.科学、规范的养蜂技术养蜂具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科学、规范的养蜂技术。

首先要做好蜜蜂饲养的规划,根据饲养区域的气候、地形选择适应的饲养方法。

然后需合理安排春、夏、秋、冬四季的管理计划,及时完成繁殖育种、搜集蜂蜜,定期检查蜂窝状况,安排蜂群清洁,还要留意蜜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蜜蜂饲养环境的维护蜜蜂饲养环境包括蜂箱、蜜蜂补给物及蜂群繁殖育种的维护,其对于蜜蜂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蜂箱的维护包括蜂箱选用、处理、组装、摆放及蜂箱内蜂群的管理等方面,可采用引进先进设备或自行制作蜂箱;蜜蜂补给物需要准备充足,且要保证质量,包括蜜源、蜂花粉、糖等;蜂群繁殖育种需要科学、规范地执行,保证种蜂健康,以达到繁殖优良种蜂的目的。

四、做好安全生产养殖中不可缺乏的事,就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养殖中可能会遇到飞虫蜂伤人事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还可能针超人力、自燃等不时之需。

因此,养殖中必须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科学规范的饲养流程、使用生产器材、防风安全防护门、应急搜救设防等,预防和应对各种事故的发生。

怎么养好中蜂中蜂养殖技术介绍

怎么养好中蜂中蜂养殖技术介绍

怎么养好中蜂中蜂养殖技术介绍中蜂,中华蜜蜂的简称,一个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分布全国南北各地,它采蜜期长、利用率高以及适用性、抗病、抗螨能力强,适合定点饲养等。

现如何养好中锋呢,建议从以下几点做起:
放蜂地的选择和放置
因中锋能利用零散蜜源,也能利用大宗蜜蜂,所以为了避免引发盗蜂,建议放蜂场地选择在安静、背风向阳、干燥的地方,并且附近要有充足且清洁的水源,放置时需保证蜂箱下有高度不低于0.5m的木桩做支撑。

新脾的制造
脾巢是蜜蜂繁衍生息贮藏蜜粉的场所。

若过于陈旧的老脾巢会影响幼虫的发育,抗病性差,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且中蜂王一般比较喜欢在新脾上产卵,繁殖快,培养出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也不易发生巢虫。

因此,在春季繁殖期和流蜜盛期以及分蜂后期,我们要抓住时机,多造新脾。

蜂王的选择
蜂王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中锋的繁殖速度以及产量的高低,年轻健壮的中锋王,有较强的产卵力,且群势发展快,能维持大群。

并且工蜂的产集力强,不易产生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在出现分蜂热之前换王或者培育新王最合适;
强群的培育
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能让蜂王的产卵力最大化,抵御病虫害的侵袭,但需控制好分蜂热,建议采取双王群或继箱饲养,因蜂群需在蜜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维持强大群势,可以适时奖励饲喂,这样可以
有效提高蜂群的产集力和繁殖速度,使蜂群越来越强大,丰收就有把握了;
群蜂的集结
中蜂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喜欢密集,群蜂集结,以防敌害和病害的侵犯,也有利于保温和保湿。

且在流蜜期密集群势,能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冬,可减少饲料消耗量;渡夏,能够防止蜂群早衰和病虫害的侵入。

2020养蜂新技术流蜜期中蜂破“群界”

2020养蜂新技术流蜜期中蜂破“群界”
现将“ 破 群界” 的具体做法 作 如 下 介绍:
一、流蜜期前做法
3 月2 0 日左右, 我地 早油菜 ( 白菜 型 )正 值盛花, 离晚 油菜 (甘 兰型 ) 和紫云 英大流蜜还有 5 ~ 10 天。 趁天 气晴 好的 中午检查蜂群, 作 调脾测 试。 从一 群中任 取 一 脾 蜂( 但不 带王 ), 加 入相 邻 的群中, 紧靠边脾约一分钟后轻提 察看, 如相安无事, 再观察3 ~ 5 分钟, 仍无 咬斗 现象, 则再 取 1 一 2框加 入, 或 互换 2 一 3 脾 ( 均不带 王 )。 用此 法依次将 两两 相邻的蜂群一一 测试。凡 能直 接易脾之群, 在 整个流蜜期都可 以 相互调蜂换位。 此后 两三 天 内再互换一 次或直接 交换箱位。 换位后 要保持巢 门与先前一 致, 脾数悬殊要取 多补 少作相应调 整。
遇有咬斗厮 杀之群应 马上还原, 不可 冒然行事。 解决 的办法有两种:1.对换互并。待工 蜂全部归巢 后 (最好天 黑 ), 取 相调之群的 2 ~ 3 框 蜂对换, 动作 要轻, 勿使 二者知 觉, 两部分间隔 5 ~ 8 厘 米, 互不接 触。互换部分提前准备, 都不带王。次 日合 并一起。 连 作 群 箱 底 ( 箱 底 固 定 的 则用继箱 ), 叠 到相 邻 的乙 群上, 中间置 铁纱 副盖, 次 日早 晨还原。 第二天 换 乙群叠到 甲群上。连 作数次, 再 直接提脾测试
中蜂 嗅觉灵敏, “ 群界” 明显而强烈,这不仅 给平时人 工饲 养条件下蜂群的合并、调整带来 麻烦, 而且 也给采 蜜期调 整群 势、组织强 群带 来 困难。 这 是 中蜂在 长 期 自然选择中形成 的短期 内所无法 改变的 特性。但 是在大流蜜期, 这 种特 性却有被减弱、 被短时抑制的现 象。 例 如: 桶 养 中蜂较多又 比较 集中的地方, 同 时有数群分 蜂时, 往往 2 ~ 3群飞集一 团。 尤其是 久雨乍晴, 分蜂意念 强烈的许多壮群, 便熙 熙攘 攘一涌 而出, 数 群集团一 处屡见 不鲜。 又如野生和 家养的一 些中蜂逃亡时, 会居然 直入 他群, 不仅工 蜂不咬不斗, 连蜂 王也 相安共处, 自然地 合为双王群。 再如 笔者 曾于 1 9 7 5年 中蜂囊状 幼虫病暴发期, 在一 山村 目睹 相距 3 一 5 里 的桶养中蜂同时飞逃, 竟在一棵槐树 上集结 成长约3 米、 围如水桶 般的 “ 蜂柱” 奇观。

2020养蜂新技术谈中华蜜蜂饲养定律

2020养蜂新技术谈中华蜜蜂饲养定律
5 人性法则(归宗法)
今天社会上都在谈“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万物归宗”。以人为本就得与世间万物协调发展,也就是和谐发展。在笔者多年的中蜂养殖经历中总结出:蜂与人有许多共通之处,若能够用人性的法则来养蜂一定会获得突破性成果。略举几例:人的正常体温在37℃,蜂群则在34℃,为何如此接近?答案是同在一片蓝天下;自然或家庭环境恶化时人就会逃难,蜂则要逃群;人多力量大,蜂强产量高;物质丰富人丁兴旺,蜜粉充足蜂群兴旺。“安居才能乐业”。(注:笔者没有到过其他省饲养中蜂,也没有养过其他省份的中蜂,仅仅在贵州的天柱县饲养本土的中蜂,所以认识有限,所发表的观点也许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各地中蜂养殖者借鉴和引用笔者的理论和方法时务必实事求是,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简单的模仿永远是失败的根源,学习的精髓在于活学活用)
2 四八律(小康律)
“四”指每脾有四指宽的蜜,此时蜜蜂的生活水平相当于人类的小康,然后可适当取蜜但是不能逾越“小康线”。“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虫能力强,容易适应人类的干扰,中蜂养殖者可以随便搬运和检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此限度又称中蜂的“取蜜线”。“八”指每个生产蜂群群势达8 框蜂,这是高产和群势的蜂群,能够顺利地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带来的风险和灾难,从而能顺利地完成生产蜂蜜的任务。此限度称为“生产线”。在蜜蜂的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所以养殖者务必把蜂养强,长期坚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见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养殖的“四八律”,就会导致蜂群严重受损,中蜂优良基因逐渐丢失、生产力下降、养殖不能规模化的结果,更不可能使中华蜜蜂产业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发扬光大。
我们从操作技术层面入手,对中蜂养殖技术进行了规律性摸索和总结。此文的内容重点是研究和总结操作技术的规律性而非中蜂内在的本质规律,力求更利于我们养殖者实际应用,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集中众人智慧扬我中华蜜蜂之风采。

2020养蜂新技术《去繁从简,常用操作方法》

2020养蜂新技术《去繁从简,常用操作方法》

一、关于中蜂蜂种:
1、蜂王:①按颜色分有;黄色(此种现在已经极少)、黑色、枣红色、黑红色。②、按体型分;大肚型、瘦长型。大肚型肚子要大一点显得有点园而瘦长型身体要长一点,二者放一起体型有明显不同。
2、工蜂:①黄色:有浅色黑环比意蜂还温顺,甚至吃饱后个体与小一点的意蜂差不多,群势可达十五框可惜现在特别少需要运气好才会养到而且此蜂王也是黄的。②黄黑环:黄黑环对称,背第一节黑色,个头比黄色的略小,性情温顺尾部下垂,此蜂之王常为枣红和黑红色,特别在翅膀及背部节处和腹部为红色甚至头部也是红红的。③花色:工蜂小尾部上翘,凶。
三、关于蜂王 1 、老王由于产过较长时间的卵,体质肯定下降,再加上度夏期的折腾,进入秋繁后的产卵 数量和质量都不会很好, 有句行话: 养蜂的一年之计在于秋。 没有好的秋繁起步, 后果可想 而知, 在秋繁期间必须培育好的新王, 并让新王产出越冬的优质越冬蜂, 所以度夏期间培育 的蜂王,大多品质低下,最好不用,应该在度夏前培育好度夏用王。
4、生产问题:①我地中蜂在特大蜜源时12框群一个秋天产量达130斤。可惜现在我地蜜源差了许多。②蜜源越好蜂群发展越好,不会出现衰退。③有蜜需要勤快取,长期不取会影响蜂群发展。
四、总结
以上内容是我地中蜂在我地饲养的心得和经验,而至于我地中蜂在其他地方的情况怎样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学无止境,事物是发展的变化的,在面对现实中应该学会应变。通常读书人喜欢理论研究,这是个好的方法和习惯但也是个致命的弱点,通常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养蜂是门技术也是门学问还是个产业,所以他的研究可能是不会有尽头的,更多的是需要突破框架突破传统思维突破经验突破理论突破权威突破迷信的限制。要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从实际出发应用理论方法处理实际工作而又回归实际中来总结更高级的理论,这就是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还要多动脑多动手多请教,这些又系于己之心态,所以得加强自身修炼。特别值得注意的理论家是很难在养蜂工作中获得成就的。

2020养蜂新技术论坛名师原来中蜂可以这么养

2020养蜂新技术论坛名师原来中蜂可以这么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箱继箱对接,就会自动锁合封闭;两箱叠加后上下框组合就是日常的生产和繁育模式~箱体组合后就会有高窄箱的效果(撩开大盖气窗挡条 箱子的烟囱效应就不请自来 通风散湿效果不赖),上下框组合就能很好的达成子蜜分离!在大流蜜期或越冬大量耗蜜阶段 适时适度撩开一侧覆布,就引发了空气上下自然流动的烟囱效应,就能很好的排出了积压在箱子里的大量水汽,水汽能及时排泄出去 在大流蜜期更有利于小蜜酿蜜和封盖~
最后,巢框尺寸的安排尽量接近于自然状态下蜜蜂巢脾宽高比的均值(如中蜂为1:0.8),小蜜上脾护脾的积极性更高,实际干活的小蜜数量更会有保障~
为了在大流蜜阶段和度夏的时候,能把箱子里的水汽和高温顺畅的排泄出去,设计中蜂箱的时候我就考虑到如何合理利用 物理学上的“烟囱效应”~中蜂在高窄箱繁蜂猛 发展快,原因之一就是 高窄箱因上下气压 差产生烟囱效应(空气的自然流通)带走了多余的热量,小蜜住着舒服~小蜜住在我为其打造的别墅里,日子过得相当红红火火,拿封盖纯蜜脾来对我报恩那可是很常见的哦,
还有应对巢虫 蟑螂 蚂蚁对中锋群的侵害,除了常见的基架水碟法,我的箱子全部是活动底板的运作,整合设计合理的基架,就能很好的降下底板清扫箱底,老脾要及时抽出化蜡;箱壁板下部贴一圈1.5cm宽度的透明胶,就算箱底有巢虫的了想上脾也有极大难度;同时我的扩大下蜂路到3.0cm的高度,为了防止晚上飞来的成年蟑螂进入蜂箱,我的巢门设为0.6~7cm孔径的圆孔巢门,在箱子正面下端距离两侧壁板3~6~9的点钻孔,在每两孔之间的中点往上2cm的点再使用“二次钻孔”的手法开孔(为了给小蜜有起飞落脚的平台而出此“下策”:2.0的钻头打入一半壁板的深度,在已有的2.0孔里面的最下部再用0.6的钻头打通),这样一来箱子的正面左右就有5孔为一组的圆孔巢门,在大流蜜季节还可以适度打开 平箱上部的2.0备用通风口供采集蜂进出,因箱子高深,有这捷径给采集蜂进出,无形中也就减轻了采集蜂负重爬高的劳累并延长了采集蜂的寿命~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饲养技术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饲养技术
第四章中蜂土养
中蜂土养五花八门.不过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方型一类圆桶.方型的大多是墙洞和几块木板订的箱子.俗称神仙蜂箱.顺脾不太好搞.只要引导蜜蜂将巢脾造成这样(川)的形状就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啦.具体做法是将耳脾粘上在养就可以.圆桶类型的大多是树段搂空分为竖桶和横桶.竖放的加个十字架就可以咯一般中空都很大.横桶的要小些中空直径大约20厘米就好.太大了全是子脾.脾的造型需引导为O型.长度不定一般为一米一节或者30厘米3节.这样不容易分蜂能维持大群.一米的大多看起来太长养得.蜜蜂不太愿意居住.需把出口开在中间.用稻草先塞一半.待蜂群状大了在开一半.3节的的主要是防止分蜂.先养中间一节随着蜂的群式逐渐加段.如果需要分蜂把王台控制在两端.因为工蜂护台会把老王驱赶在中间.然后拉掉两边.我有一群圆桶最多造过29张脾

第一章.新手养殖的心里分析与引导
野生中蜂常栖息于岩洞.树洞.土洞及少量露天巢穴.经证实露天巢穴的蜂都只是暂时的.因为中锋需要安静安全与黑暗的环境.幼虫才能完整健康的发育.我们养蜂也是爱蜂.
1新手养蜂往往过于好奇.怕逃怕.病.饿.冷或者热时刻都在关心.这本来很好.于是就经常打开蜂门察看.经反复确认没有上面情况了终于放心啦.等过几天又发现.呀和!怎么没子脾哇.是不是没王哦.在打开看哈.翻来覆去的看确定有王.好放心咯!过两天一看.完了怎么又少啦于是又看.最后强群养成蛋蛋群终于不看咯.假如有人也这样把你们的房顶掀开估计你们也要搬家.
2找采水蜂利用采水蜂回巢飞行的方式来判断远近.通常越墨迹越远.反之去很近此方法最好天气比较干燥和热的时候.通常撸主经常睡着.
3喂糖平时就用白糖水稳定些.但是真的等得打瞌睡.这里重点提一点.最好选在容易起盗蜂的季节.中蜂嗅觉本来就很灵敏.而这时候它们更冲动.带上点老蜂蜜浓点的.等它们来多咯在换上加水的蜜.太浓咯它们只会先去找水喝.反之会吃得更饱.那速度跟走似的

2020养蜂新技术新纪元养中蜂法

2020养蜂新技术新纪元养中蜂法
我们再把代育的或强群本来的,4天左右可以出尽的整张密实封盖子脾抽出,调入弱小群,4天后弱小群会怎样?当弱小群迅速成强后,又可为它群代育。
此为补强。
当然我们学到了这代育补强过程中,除了每张巢脾的房眼数,尽可能的均衡多方面利益,重新计算外。还缺不得隔王栅。
关键是强群在什么状态下。
如果我们让朗氏来设计中蜂脾会怎样?
所以说同样是41、5X2O厘米的础,如果中蜂是合适的。那么就是意蜂不合适了,难怪有洋人说:中蜂箱的设计没有洋人参与,中国人设计不出合理的箱型框型来!
中蜂用巢础造脾也是筑的时间越短脾越整齐。整齐的脾就会减少撕裂、搓压、等造成死王死蜂炸窝叮咬,滴蜜起盗。还有。中蜂脾大就能查蜂少提脾吗?在隔王栅的作用下再小的脾,再强的群,我们也只要查4脾,而且摇蜜不用查王。那么脾设计的小就这几点亮点吗?远远不止。我们知道小群交尾快、失王少、工产慢、工产损失小、蛋群精悍复壮顺、小群授粉合理、抗朔性强、纯蜜脾不用隔王栅也能迅速出现,采用双王更是在两个蜜源间隙期复强快。等等。
这个问题的解决,在中蜂繁殖问题上有速度优势。
它就是代育和补强。它在意蜂繁殖上普遍应用,中蜂却因巢脾偏大很难实行。
当一只新产王在自造的新脾,或调出大群造成的半工或新脾,插入新王小群,让其代为产卵,用4天左右时间产满卵和幼虫的脾,抖蜂抽出,调入强群代为哺育成密实的封盖子。
此为代育。
那么多少房眼的脾合理,长高的比例是多少,脾下角是否要模拟自然脾成舌型或U型呢,框用什么材料呢?
想必蜂友们心里都清楚了,只是城府深不说罢了。因为有百分之二十的偏差中蜂还是有适应能力的。
框的问题大至如此吧。下次讲箱。
新纪元养中蜂法,必需要设计一款纪元箱。祖国幅原辽阔气候各异,蜂群地方种群千差万别,从蛋群不受冻到仓蜂不兼热,如此巨大的差异要同归于1箱,似乎是不可能的。看是困难却也容易。 从意蜂最佳采集群6000房眼x12框算,共计72000房眼。我们中蜂来个百分之五十算。36000房眼除以6脾等于每脾6000房眼,非常好!6脾这正是王氏箱最强采集群的框数,多了起分蜂热,少了产量受影响,但是王氏础是31、5x20,以中蜂的特性看明显长度超出,高度不够。而且王氏箱的内净是37X37X26,以蛋群来说它太大,以仓蜂和中等双王来说它太小。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空箱土法饲养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空箱土法饲养
底方箱。为了管理方便,各层次之间应附有联结固定装置,可以随时连锁与分解。
将箱圈与活底固定之后,倒入新收来的蜂群,迅速盖上箱顶,然后加上箱盖,从此不管不问,坐等收获。或者,将箱圈与活底固定之后,盖上箱顶箱盖,放到合适处坐等分蜂群自行迁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中蜂在空旷的蜂箱里直接在箱顶上筑造巢脾,不须任何人为干预,就会发展得很好。在同等的客观条件下,空箱饲养的群势和生产力通常好于活框饲养的蜂群。
空箱饲养法值得信赖,它可以稳赚不赔。是不是如此,同仁一试便知。
空箱养蜂法适合各种箱型,各种活框蜂箱去掉活框加上顶板即可空箱养蜂,各种箱型的空箱养蜂效果都比活框饲养好许多。
空箱养蜂的蜂箱大些为好,大箱容易养大群,而且不易分蜂。
1998 年,巩义山区的 1 个养在空板箱里的“清明”前后的新分群,曾创下毛重 49 kg 的当年生产记录,次年取过冬蜜超过 30 kg。
传统的空箱养蜂所用的蜂箱多为左右开口,取蜜比较困难。将横开口的蜂箱改为活顶活底箱,可以大大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活顶活底取蜜流程如下:将蜂箱置于工作台上;去掉箱盖,松开箱圈与箱底的联结装置;将蜂箱一头掀起少许,查看巢脾走向;顺着巢脾走向将蜂箱翻转 180°,将箱顶翻到下边,巢脾倒置;去掉箱底,将收蜂笼扣在倒立的巢脾上,拍打箱圈,将蜜蜂驱入收蜂笼;将四周粘连的巢脾与箱圈分离;松开箱顶与箱圈的联结装置,去掉箱圈;采收蜂蜜;恢复蜂箱,将蜂群回归原箱或并入他群。
2017 年,巩义市丘陵地带 1 个空土洞里的蜂群,枣花后期一次性取出蜜脾 30 kg,现场以 100 元 /kg的价格拍出。
2017 年秋末,我查看了在巩义山区同一场地放养的 8 个用标准箱饲养的蜂群,发现差别非常显著。具体情况是:2 个空箱饲养的蜂群存蜜满满,每群至少可以收获 12 kg 的“过冬蜜”;3 个半盖活顶半插活框的蜂群,存蜜集中在活顶下,活框区基本无蜜,蜂群不需饲喂即可正常越冬;3 个活框饲养的蜂群,脾上存蜜很少,需要饲喂才能活过冬天。

2020养蜂新技术广东中蜂饲养技术

2020养蜂新技术广东中蜂饲养技术
想养好蜂也要育好王,要选择能保持群势大、采集力强、抗病能力强的蜂群。调整好育王群,蜂睥,蜜脾,粉脾,把原群蜂王,化子脾同时也要全部调走,把急造的壬台,台杯彻底清干净。然后将上好台杯的王框加进,让工蜂清理一段时1.日J,再移虫育王,根据蜂场蜂群需要多少王台,进行育王,但不能少二批育王,确保交尾群损失,补充王台用。新蜂王的选择,最好人工育王或交替王,自然王,急造王都可留用,新王在交尾期间,遇阴雨低温天气不能外出交尾,这种情况除外。蜂王台出房后应在七至十二天要完成交尾。外观初产卵的新蜂壬,要住五至十天完全发育,否则就是营养不良的劣质蜂王,凡是交替、自然、急造王可冈蜂场需要留后处理。
广东中蜂饲养技术探讨
中华蜜蜂是中国的国宝。本人从事中蜂饲养几十年,在养蜂过程中,认为要养好蜂多收蜜,就必须要了解和掌据蜂群的生物首先加强保温、防治巢虫、留足蜜脾粉脾。强群抽调补弱群,防止盗蜂,关小巢门,加严箱盖,补好破损箱缝。喂糖蜜水时,滴在箱外一定用水冲干净,不能急于加脾扩巢,要看蜂王产卵和蜂势而定。在加脾或加巢础前,可作一次强群和弱群互调,把群势发展基本平行,做好加脾或础的准备,蜂王产卵到边条,大部分蜂群排白蜡,那么统一加脾或础,为后来摇蜜和分蜂做准备。到二月下旬或三月初组织育王群,开始进入全年生产和分蜂准备。
夏季管理
就是由春末夏初开始,在四月份蜂群已经进入强盛期,在分好蜂后就要进入全面生产收蜜工作和加础工作,在流蜜期间将不健全的老脾换掉化蜡,大量加础扩大蜂巢预防发生分蜂热,会大大提高收蜜产量。加础合适时在摇蜜过程中,就会出现粉脾蜜脾,子脾明显分开,达到提高产量,减低劳动强度,保证蜂群强盛连继摇蜜不退。
秋季管理
就是由夏末秋初开始,七月份后天气已代。只是在山区,由于缺少大片的蜜源植物,西方蜜蜂的优势没法充分显示,农户就在小转地情况下饲养中蜂,尚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要思考的是,要保护围宝中蜂,不应于极限于建立保护区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中蜂生产力的问题。经进入高温天气,蜂群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场地,加强降温工作,保证蜂群采集水源,加强防治巢虫和打胡蜂,防止弱群逃亡,强群起分蜂热造成自然分蜂,要把强弱群子脾、蜜脾、粉脾调好,保证蜂群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度过炎热的高温天气。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自然养蜂法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自然养蜂法
三是技术掌控管理水平、外界蜜粉源供给程度达不到“超大群”生存要求的,还是自在一些,少折腾为好。 1 n! ^3 Q6 V4 E0 b4 y
我将7框中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以下3种模式试验:
方式1:继箱空,巢箱7脾。蜂很好。与不加继箱差不多。
方式2:继箱7脾,巢箱空。子脾多,但一定花子。+ ~' B) G0 A: |' Z# y" O% q
方式3:继箱4脾,巢箱3脾。王在上,下起台;王在下,就上起台。管理上要5-7天翻查1次,麻烦。
本养蜂法选种换王分蜂,选种,毫无疑问能适应本养蜂法的蜂种,能带大群和继箱取蜜,不适者不宜留种,换王可参考多箱体养蜂法,论坛上的优秀方法。分蜂推荐一种方法,如果离流蜜期还有一个月,则可按如下分蜂,(如果不足一月,只能分小群或控制分蜂热)将继箱里蜂和脾放在一个新巢箱上,放一王台用来收集采集蜂,原巢箱搬离原址,过一两天后将王台和原群王对调,这样由老王带采集蜂,组成一大群,不错就是一大群,原群60@%的采集蜂不是大群吗,经过一月的繁殖就是非常好的采蜜群,搬离的三大仔脾经过2~3天的恢复也是一强势群,可提2脾放箱的另一边,(保证两边有新王或王台〉我的做法不放隔王栅,自然组成两交尾群,只要成功一只就合并,亦可在一月后成为一标谁采集群。其余做法可参考多箱体养蜂法。当然繁蜂的时点可参考数控养蜂法。
本养蜂法参考资料:蜂群生物学,数控养蜂法,多箱体养蜂法,中华蜂论坛蜂友的精彩技术贴,本人四十余年的养蜂经历和试验。
本养蜂法不是单养一箱或几箱的养蜂法的层次,而是大场规模饲养,甚至几个几十个大场同时饲养的一种策略和方向,甚至是机械化取蜜的一种方向。适用于定地饲养,试验地湖南。
箱型:意标箱。蜂框:意标去底梁或不钉钉子虚安底梁的蜂框,中间不是穿铁丝,而是1.5mm的不锈钢条。饲养的最低群势要求:5脾以上。)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的向阳性及耐寒性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的向阳性及耐寒性

中蜂抗寒性较强
中蜂个体比较耐寒。中蜂个体的安全临界温度为10℃,意蜂的为13℃。中蜂在气温5~6℃时出现轻度冻僵,2~4℃时冻僵,4~5℃时开始完全冻僵,2~5℃时15~20分钟完全冻僵。
观察研究显示,中蜂在气温9℃就能安全采集鹅掌柴蜜源;在晴天,即使阴处气温只有7℃时,中蜂也能大量出勤采集柃树蜜源。而意蜂要在14℃以上才能正常出外采集。据观察,气温低于14℃时的鹅掌柴花期,中蜂蜂群出勤数明显高于意大利蜂群。中蜂耐寒的特性,有利于于利用冬季的蜜源。
在长期饲养中蜂的实践中,我发现: 中蜂的生长发育,采粉采蜜,繁衍生息都有着极强的向阳性。 一位陕西的蜂友居住在一个四周是6— 7m 高土岩, 占地面积约120M2 的天井土院里, 他的父亲是一个多年饲养中蜂,经验丰富的养蜂者,过去曾在中蜂大量繁殖时在自家院内东南西北四面土墙壁上挖箱窝,土法饲养安置蜂多次,结果发现: 只有蜂窝口面向南, 面向东的土墙上能安置饲养住蜂群, 而背阳处, 蜂窝巢门面向北,面向西的土墙上无论安置的蜂群多大, 最后蜜蜂不是逃亡, 飞遗,偏集就是越冬失败,徒劳无益。
蜜蜂作为自然界中久经考验营群体生活的一员, 在长期严酷自然选择中已形成有利于个体和种族生存向阳性的适应。如为了采集,御寒,侦察,返巢, 御敌、繁衍生息等方面行为所形成的向阳性。但这种向阳(光)性在特殊环境(越冬期, 夜晚灯灿明光环境)仍存在着利弊, 这就需要养蜂者加强科学管理,遵循蜜蜂的向阳性习性,化弊为利或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到最低程度。
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巢门向南或向东开置的蜂群出巢采集的时间相对要早一些,蜂群情绪较积极活跃。因此要减少越冬期蜜蜂散团见光活动外出耗飞宜调整巢门方向或遮光阻飞。
中蜂向阳性的夜间表现为对灯光所产生的趋光性,趋光旋飞扑灯, 尤其是傍晚奖励饲养后这种趋光乱飞现象更为严重, 为减少损失,需人为地遮光挡光或调整奖饲时间避免飞遗。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数据、习性、天性或特性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数据、习性、天性或特性
14、按上述数据,中蜂群势小,中蜂3型蜂个体小,中蜂3型蜂的发育期较短,中蜂巢房较小,都是铁定的事实。
15、中蜂蜜房封盖属于干白型,蜂蜜日产量比意蜂低,但善于利用零星蜜源,能早出晚归以勤补拙。
16、中蜂抗寒,但怕震动易离脾,认巢能力差,易错投,且白天晚上性情大变,白天性情躁,夜间温驯。
5、中蜂的翅长约占体长的64%,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6次,而西方蜜蜂只有235次,因此,中蜂的飞行速度比西方蜜蜂快,这样不但可以缩短采集途中飞行的时间,增加采集次数,而且飞行灵活敏捷,善于避过胡蜂和其他敌害的追捕。据统计,中蜂在32秒钟内能够飞行1千米左右,在同样的条件下,5分钟内,中蜂有140只采集蜂返巢,意蜂只有96只蜂返巢。
广东昆虫研究所刘炽松、赖友胜等的测定显示,中蜂巢内常年可保持湿度在80%~95%之间,大流蜜期的雨天可高达100%。这样的湿度是对中蜂生产较高浓度的蜂蜜和对蜜蜂疾病的防治不利。
中蜂的特性(Ⅰ)
图 3 中蜂鼓风朝向
七、中蜂不采胶
中蜂不具采集蜂树胶的习性。中蜂营造巢脾,粘固框耳,填补箱缝隙都完全用自身分泌的纯蜡,而不采集植物的芽苞、树皮或茎干伤口上的树胶来补充。因此,中蜂巢脾熔化提取的蜂蜡,不仅颜色洁白,而且熔点比较高,中蜂蜡的熔点66℃,意蜂蜡的熔点64℃。
蜂王婚飞次数:中蜂多达6次, 西蜂一般不超过3次;交配后贮精囊中精子数:中蜂209万,西蜂一般573万;
雄蜂认巢飞翔:中蜂出房后第3~5日,西蜂出房后第7日!
雄蜂青春期:中蜂出房后第10~25日,西蜂出房后第12~27日;雄蜂婚飞次数:3~4次'
工蜂羽化后至开始采集需要的时间18日
研究显示,当花蜜含糖浓度30%~40%时,两者采蜜量差异不显著,50%~70%的,意大利蜂高于中蜂9.28%,低于20%时,中蜂采蜜量高于意大利蜂9%以上。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一般管理技术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一般管理技术

中蜂的一般管理技术一、放蜂场地的选择二、蜂群的排列三、中蜂的饲喂四、巢脾的修造五、中蜂盗蜂的防止六、中蜂逃群防止七、分蜂团的收捕八、中蜂蜂群合并九、维持适当蜂脾关系十、转地的管理十一、工蜂产卵的处理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有悠久的饲养历史。

近代,在中蜂的饲养上,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技术,使中蜂的生产能力有较显著的提高。

一、放蜂场地的选择⒈蜜粉源丰富在蜂场周围2~3km范围内,1年中要有2个以上的主要蜜源和较丰富的辅助蜜粉源。

如南靖中蜂基点,主要蜜粉源春季有荔枝,夏季有山乌桕,冬季有鹅掌柴和柃,辅助蜜粉源有山苍子、漆树、千里光、红柯、枫树、水稻和多种藤本植物,蜜蜂可以定地在该基点饲养。

⒉场地地点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前面有开阔地、环境幽静、交通相对方便、具洁净水源和远离烟火、糖厂、蜜饯厂的地方。

避免选择在其他蜂场蜜蜂过境地(其它蜂场蜜蜂飞经的地方。

“过境地”易出现盗蜂)。

二、蜂群的排列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

因此,中蜂蜂箱,应依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分散排列;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

在山区,利用斜坡布置蜂群,可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前后高低各不相同,甚为理想。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前壁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方便蜜蜂认巢。

对于转地采蜜的中蜂群,由于场地比较小,可以3~4群为1组进行排列,组距1~1.5 m。

但2箱相靠时,其巢门应错开45°~90°。

当场地小、蜂群多,需要密排时,可采取分批进场的办法,把先迁来的蜂群在全场布开,2~3d后,再把后迁入的蜂群插入前批各箱的旁侧,这样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饲养少量的蜂群,可选择在比较安静的屋檐下或篱笆边作单箱排列。

矮树丛多的场地,蜂箱可以安置在树丛一侧或周围,以矮树丛作为工蜂飞翔和处女王婚飞的自然标记,也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蜂箱排列时,应采用箱架或竹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0~400mm,以防蚂蚁、白蚁及蟾蜍为害。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行为天性之(工蜂及蜂王)》

2020养蜂新技术《中蜂行为天性之(工蜂及蜂王)》
因为蜂王的寿命可达4—5年,而工蜂的寿命只有几个星期,最多是几个月,因此有人也许会这样想:工蜂如果吃王台的王浆,大概能延长它在世的时间吧。现在已可以买到如同蜂土浆一样的制剂。39蜂疗网认为这对制造和出售这种制剂的人是有很大益处的,但对使用的人是不是也有益呢?对这问题的看法还有分歧。
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的个体,但从蜂卵孵出的是雌性蜜蜂还是雄性蜜蜂,这取决于蜂王产卵的一瞬间。蜂王出生后第一周,在它的“新婚飞行”中同雄蜂交尾。从这时候起,蜂王后腹部的贮精囊中,就贮存有足够它使用一生的精子;这些精子能够生存和使用好几年。贮精囊通过一条狭小的沟道与输卵管联接,蜂王在产卵的同时,能够从贮精囊里放出一些精子,使卵受精。但有时二者没有很好的配合,蜂卵得不到受精就产了下来。没有受精的蜂卵孵化出来的是雄性蜜蜂,受过精的蜂卵孵出来的是雌件蜜蜂,即工蜂或蜂王。这种决定性别的特殊方法,其他昆虫也有。不过也有例外.近亲同种繁殖时,有一部分受精卵也会发育成雄蜂。
在诸多蜂友的文字里看到,蜜蜂对胡蜂的仇杀是利用温热将其处死的,并说蜜蜂可耐高温36度,而胡蜂只耐35度。一度之差的说法个人认为不能成立,对于身强力壮的胡蜂来说也未必毙命,并且在所有资料中未见有胡蜂只耐35度热温的试验文字。据本人观察,蜜蜂围杀胡蜂并非温热,而是众蜜蜂集体合力将天敌紧紧勒死所致。依据是,本人作过多次试验:当蜜蜂对胡蜂实施围杀时,接近30秒钟,我立即对蜂团喷水驱赶,看胡蜂状况如何。当驱走蜜蜂后,胡蜂已经不能动弹了。如果是温热杀死胡蜂的,30秒时间温热还未生成,何来温?又何来热?唯一的解释:胡蜂是被蜜蜂合力勒死的。
一群蜂中,所有的事物变故是由数十只老工蜂合计决定的,就象民主国家的“议会组织”。然后通过工蜂信息素迅速传递到群中每位成员去执行。这些重大决策里包括:罢王(交替)、分群、弃巢……接到信息后的工蜂立即采取系列行动,落实细对蜂王饲喂使其腹部收缩,驱赶和引导蜂王离巢分蜂等一系列行为),以及缺粉蜜季节对雄蜂的驱逐行为等。

2020养蜂新技术中华蜜蜂养殖入门实用技术

2020养蜂新技术中华蜜蜂养殖入门实用技术
十堰市生态环境优越,是著名的“中华蜜蜂之乡”,“中华蜜蜂保护区”、南部神农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全国保存最好的中蜂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中蜂保护区”。
为了帮助各位中蜂蜂友更好的掌握养蜂技术,由十堰市蜂业协会、湖北神农蜂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十堰市蜂伯安蜂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制作了这部《中蜂饲养实用技术》,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有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前言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的出口大国,有光辉灿烂的蜜蜂文化。早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就有利用蜂毒、蜂蜜治病、保健的记载。蜜蜂不仅为我们人类提供大量高营养、纯天然的蜂蜜、王浆、蜂胶等保健食品,同时还因为它的授粉,使农作物增加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可以说养蜂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当年饲养,来年就能见到效益。特别是采用活框饲养中华蜜蜂,有很高的回报率。一个养蜂员通常可饲养30—50群蜜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工蜂
工作蜂负责全群内外的各种工作,而且随着日龄的不同而又有—定的分工。刚刚孵化出房叫做幼蜂,起护脾保温的作用。3日龄以后逐渐能清理巢房、调制花粉、分泌王浆、饲喂幼虫、蜂王、雄蜂及蜜蜡造脾。1 7日龄以后担任蜂蜜、花粉、蜂胶、水等的采集工作。35日龄以后体上的绒毛开始脱落,变为深色、发油光叫做老蜂,主要担任侦查蜜源和防御敌害的工作。老蜂精力耗尽时,大多数死在巢外。工蜂的寿命是由他的工作强度决定的。通常能活两到三个月,在流蜜期工作忙的时候只能活一个月左右。秋后出房的在越冬期能活六个月以上。
新出房的处女王在四日龄出巢试飞,一般出房后五到七天性成熟,在晴天的下午出巢婚飞,和几或十几只雄蜂交尾,如果观察到回巢蜂王尾部末端有一个白点,即尾针,就表明该蜂王已交过尾,雄蜂的精子就贮存在蜂王的受精囊中,供蜂王终生产授精卵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中蜂改用活框箱养法还不如传统桶养法发展好呢?
我一直提倡中蜂要改进传统养殖方法,要借鉴意蜂的养殖方法,我也知道许多中蜂人也学习了意蜂活框箱养法。但是有些朋友放映用活框箱养法还不如桶养法发展快,产蜜量高,这种情况我也知道不是个别,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但是南方蜜源充足适宜养蜂的地方似乎没有这个样子,南方养中蜂也可以转场放蜂,一年取多次蜜,产量也不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其实对于中蜂来说,野性是中蜂最大的特点,分蜂性强,动不动就分蜂,而且还会出现全场飞逃的情况,这使得很多新养蜂的朋友都惧怕中蜂,但是对于一个有经验的养蜂人来说,出现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中蜂的这些行为,毕竟中蜂是野生的,虽然有的经过了人工饲养,但是在中国人工饲养的中蜂还是在力求让中蜂拥有野生的生活条件,所以家养的中蜂与野生中蜂的区别并不大。而野生中蜂大多生长在山区,以迁徙的方式进行生活,天气冷了它们迁徙到矮的地方,天气热了它们又飞到深山林区中避暑,对于蜜源来说,中蜂有追逐蜜源的习惯。所以说,中蜂的这些习惯对于有养蜂经验的养蜂人来说仅仅是中蜂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模式,对于中蜂来说更像是大草原上的牧民,他们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家乡,似乎家乡就是能够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粮草的地方,这就是很多人说中蜂念巢性很差的原因。虽然说活框养殖中蜂很多养蜂人感觉很困难,但是饲养成功的也大有人在,而且目前的中蜂大型养殖场还相当多,那么这些养殖场又有什么诀窍呢?其实只要充分了解中蜂,想要养好还是不难的。
二,野蜂什么时候产子繁殖,什么时候造脾,都是根据气候条件和蜂群状态来的,该怎么做比人清楚,养蜂人不能随便干涉蜂群产子造脾。
蜜蜂进化了千万年,有自己完美的社会制度和工作方法,每只工蜂不用谁教就清楚该做什么。蜜蜂被人工养殖了也不会听从人的摆布,该做什么有自己的原则。养殖者如果想违背就要付出代价,很可能带来灾难。
再来说说野蜂灭亡的原因,也就知道养蜂失败的因素。
一,熟悉野蜂的人都应该明白,无论是多么强盛的野蜂群,最多不会兴旺一两年,野蜂多半都会被巢虫毁灭。之所以野蜂逃不了巢虫的危害,关键是野蜂的巢脾用久了以后容易滋生巢虫。而且野蜂窝没有密闭的环境,蜡蛾容易进入蜂巢产卵。所以养殖中蜂一定要勤换巢脾,不能让蜂巢脾用的太久,一年必须要换一次巢脾。蜂箱也要注意严密,不能有破洞缝隙,让蜡蛾钻入蜂箱产卵。一定要保证蜂脾相称,让工蜂有能力清理巢虫卵及幼虫,使巢虫没有存活的机会。
意蜂可以进行饲喂促使繁蜂,那是建立在强盛蜂群的基础上,用密集繁蜂来应对不利的气候变化。可中蜂是难以达到意蜂群那样的蜂数的,盲目饲喂多产子,会因为难以维持正常蜂巢温度,难以抚育大量幼虫而使幼虫夭折,工蜂累死幼蜂体弱,反而会使蜂越繁越少,蜂病频发。养殖中蜂只需要保证蜜粉充足,调整合适的蜂群状态,坚持用年轻优秀蜂王,就不要急着让蜂王多产子,也不能随便提前繁蜂。造脾也是根据蜂群发展来的,蜂多脾才多。我们都知道野蜂窝是挤挤挨挨、密密麻麻的。蜜蜂都喜欢密集,只有蜂巢里每个角落都有蜂才能维持正常蜂巢环境,病菌病毒,虫卵敌害才能被蜂及时发现,清理出去,这样蜂病虫害才不会有滋生爆发的机会。养蜂千万别多加脾,蜜蜂不造脾也不能想办法让蜂造脾。脾多了十分有害,蜜蜂不造脾就证明不能加脾了,非要造脾对蜂就有害。
我想,这还是中蜂的种性决定的。中蜂繁殖慢,不能维持强群,怕惊扰怕光刺激,一直以来未曾改变。用桶养正好满足了中蜂的要求,桶养空间压紧,蜂巢由蜂群自行建造,人不能随意打开蜂巢查看,这样中蜂就能安安稳稳的搞好王国建设。而改用活框箱养了,蜂箱空间加大了,中蜂群小不能维持蜂巢的温度湿度,这样幼虫难以发育影响繁殖。活框可以随时提前查看,养蜂人的过多查蜂也干扰了蜂群的活动。对于中蜂来说,一次提脾检查就是一场地震灾难,蜂王会惊慌失措停止产卵,工蜂会情绪失控酝酿分蜂。轻则一两天蜂群不能正常运作,重则造成失王分蜂。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活框箱养中蜂发展快产蜜量高呢?我的建议是,首先得学习意蜂春繁的方法,在第一个花期来临前一个月就人工帮忙繁蜂。紧脾,包装,奖励饲喂要认真的做。紧脾包装可以让蜂群的蜂巢温度提高,帮助工蜂维持正常的蜂巢温度,利于蜂群繁殖。奖励饲喂是刺激蜂王产卵加大繁殖速度的必须方法。只要帮助蜂群发展起来,蜂数达到三五脾足蜂,蜂箱太大对于中蜂就不是问题了。这样春暖花开蜜来了产蜜多,也让蜂群借机再繁殖几倍。
二,野蜂因为没有人控制分蜂,会产生多个自然王,多次分蜂,使蜂群减弱,难以存活下去。野蜂都是自然分蜂,交替换王的。当蜂群繁盛以后,会产生多个自然王台,如果蜂王没有能力毁掉剩下的王台,就可能会造成多次分蜂。蜂越分越弱,弱小的蜂群难以应对自然的变化,最终可能会灭绝。人工养殖中蜂一定要控制分蜂飞逃,要勤换蜂王,才能维持强盛的蜂群。不能任由分蜂飞逃的发生,不能只养弱小的蜂群。弱小蜂群难以养殖,也难以繁盛起来,而且没有收益。弱小蜂群培育出来的蜂王也不会优秀,难以维持强群,这也是中蜂产蜜量低,容易得病的原因。
第七:小转场引发的逃群。这种现象曾经有过很多记载,中蜂实际上并不适合专场放蜂,但是我们有的朋友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蜂蜜的产量,由于在路途中摇晃震动,蜂箱中温度过高,最后造成蜜蜂逃群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所以中蜂转场放蜂还是要稳重,讲究快而稳。
第八:频繁开箱检查、蜂脾比例严重失衡、巢门开得太大、新分蜂群蜂脾捆绑松散或者折磨过多造成大量幼虫死亡都是造成蜜蜂飞逃的原因。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引发中蜂逃群的原因还是与养蜂人的关系最大,毕竟中蜂是野生蜂种,我们除了给中蜂提供生存的环境,还要给中蜂提供模拟的野生条件,加上一些必要的人工干预,这样我们的中蜂养殖才可以成功
所以中蜂养殖者不需要学习五花八门的中蜂养殖技术,只要仔细琢磨野生蜂是怎么样存活下来,发展起来的。知道了野蜂成败的原因,就明白了养蜂成功要注意的问题。只有自己想明白的问题,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成功养蜂方法。
究竟是中蜂不接受活框养殖还是方法有问题?看看老蜂农怎么说
随着活框养殖技术在我国的大量推广,很多原来使用传统方法饲养蜜蜂的朋友开始使用活框箱进行蜜蜂饲养,但是有的朋友在饲养的过程中发现,似乎中蜂不太喜欢活框箱。于是很多养蜂人开始质疑,是不是中蜂根本就不接受活框养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野蜂都喜欢阴凉舒适的洞穴、岩壁、树洞里,阴暗,凉爽才是中蜂最喜欢的。
养殖中蜂最重要的就是给蜂群一个喜欢的蜂巢,能够保持阴凉舒适,才能留住蜂,养好蜂。有的人随便弄个木桶木箱,甚至想用塑料桶来养蜂。想想,你准备的蜂箱放在室外,在日光下,里面会是什么感觉?闷热难当,四处透光是很可能的吧?薄薄的木板怎么挡得住冷热变化?地面温度冷热变化很大,高温时可能有六七十度,外面的空气是很容易影响蜂巢温度的。只要蜂巢温度异常,就会引发许多蜂病虫害。如果想养蜂,就从准备合格合适的蜂箱开始。要认真盖上覆布保持蜂巢阴凉,要把蜂箱抬高点,避免地面温度影响,也躲开敌害侵入。
可是大家认真想过没有,好多野生中蜂没有人养也会生活得很好,没人饲喂没讲究繁蜂,一年下来也会有不少存蜜啊!比一般家养蜂不会差,比起精心饲喂,拼命繁蜂的人工中蜂群还要好。从中大家应该明白,所谓的中蜂养殖技术是不能乱学的!
中蜂还保留着原有的野性,能顺应自然变化,适应能力强,具备足够的野生能力,能不靠人管理就活得很好,这是中蜂最大的优点。人工养殖中蜂与野蜂是一样的,我们只要仔细想想什么样的环境下野蜂生活得最好,什么原因会造成野蜂灭绝?在养殖中蜂时就要尽量模仿野蜂喜欢的生存环境,避免有可能灭绝的问题。
这样说活框箱养对中蜂太不利了,可为什么还要提倡活框箱养呢?因为桶养限制了蜂群的发展,只能有那么多蜂,多了就有不透气湿热缺氧的危险,这样就为病菌病毒滋生创造条件,可以让强大的蜂群一下爆发疾病灭亡。而且桶养只能取一次蜜,取蜜时毁了巢房也伤了幼虫,取的蜂蜜不卫生,也让蜂群一蹶不振。这样中蜂产蜜量低就是必然了。
三,野蜂巢里没人取蜜,所以能安心发展。养蜂要保证蜂巢里存有蜜蜂,这样蜂群才能正常发展。野蜂能活下去主要就是没人取蜜,一直吃优质蜜粉体质好,能抗病。可人养了蜂后有蜂蜜就会取出来,因为能用白糖浆饲喂,就放心大胆取蜜,使蜂群遭遇挨饿的恐慌,用白糖浆饲喂使蜜蜂体质差,难以应对高强度的劳动,也难以抵抗蜂病。这样蜂就越来越难养了,最终收益更少了。任何时候,必须保证蜂巢里存有蜜蜂,尽量少用白糖浆饲喂中蜂。要明白蜜粉源枯竭时候蜂群该怎么样度过。
最后还要说的是,中蜂要发现优秀蜂王,大量培育优秀蜂王,不能听其自然的近亲繁殖。要努力一代代的优化中蜂品质,只有培养出优秀中蜂品种,中蜂才有希望。
很多初养蜂的选择养中蜂,就是因为中蜂蜜价高还容易养殖。可真正养中蜂才发现也不容易,养一年蜂也没发展起来,蜜也没看见,甚至会发生蜂病虫害,白白投入精力和饲料,蜂越养越少,根本收不到蜂蜜,许多人把失败归咎于不懂养蜂技术,就尽力学习养蜂技术,从网上看各种各样的人介绍怎样让中蜂扩繁的绝招,怎样增产的妙方,怎样治病的良方……各种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层出不穷让人无从选择!
还有,要用适合中蜂的蜂箱和框梁,别用意蜂箱,太大中蜂更难维持蜂巢环境,护脾清理对中蜂就很难了。护脾清理不力,幼虫发育不良,巢虫各种病菌病毒姐会滋生,病虫害就发生了。
再要提醒的是,中蜂不到必要时别轻易提脾查蜂。要学会箱外观察查蜂法,及时了解情况也不惊扰蜂群。这些箱外观察方法我以前写文章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还有就是查蜂时千万别学意蜂人对蜂群喷烟喷水,无论怎样怕蜇必须忍着,一定要轻轻的别惊扰蜂群。
第五:环境因素。在前面蜂部落曾经提到过一个蜂场建立的基本条件,对于我们蜂少的朋友来说,要避免蜜蜂蜂门正对光线直射的地方,蜜蜂有向光性,容易引发蜜蜂追逐光线。同时还要注意饲养强群,避免晃动,这些都是引发蜜蜂逃群的因素。
第六:蜜蜂患有疾病没有得到治疗或者没有被发现。对于胡峰等敌害的侵扰以及箱内不清洁引发巢虫都是造成蜜蜂逃群的因素。所以我们在为蜜蜂抵御外界敌害的同时还要注意蜂箱内部的清洁。
第三:蜂箱中没有幼虫。我们都知道,中蜂分蜂顺序是老王分走,留下新王,但是如果蜂群中的新王遇到其他原因,例如阴雨连绵一直没有交尾导致产卵延迟,在外界没有蜜源的情况下,蜂群中没有幼虫,蜂群必然逃跑,所以我们应该给蜂群喂养饲料和补充幼虫脾来进行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