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案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案、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信息科学基础、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2、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读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42学分);其中必修32学分,选修10学分;基础知识类课程<33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解读几何、实变函数、大学物理等;信息基础类课程<22学分):信息科学基础、组合数学、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等;应用技术类课程<28学分):数学建模、现代控制论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学、图论及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现代密码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图形图象处理、数值并行算法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的潜力;熟悉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具有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解和评估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四、人才基本规格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 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初步具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研发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意识。

3. 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等。

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2.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2024年计算机学院本科专业培养以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能在大数据与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管理
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
和能力,能够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计算机应用领域取得创新成果,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有能力在计算机技术方面
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二、主要课程
1、信息学科类: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数据库、网络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安全、信息系统等。

2、大数据类:大数据技术概论、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分析、大数据
安全、云计算原理及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大数据管理技术等。

3、物联网类: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信号与系统、物联网互联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安全、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4、软科学类:智能计算机系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计算
机软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理论及应用、增强现
实技术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培养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包括:(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了解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信息化需求;(2)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精通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综合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核心骨干;(3)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具有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对毕业生提出以下12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扎实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宽广的专业知识,接受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能在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计算机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三、主干课程离散数学、数理逻辑、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VLSI设计基础。

四、主要实践环节工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工程训练、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等。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80学分+8学分,其中必修116.5学分,选修33.5学分,集中实践30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七、选课说明与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⑴人文、社科类选修2学分;⑵管理、经济类选修2学分;⑶体育、英语类选修6学分;⑷自然科学类选修5.5学分;⑸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2学分,其余为任选;⑹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

2、集中实践的说明与要求⑴工程训练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4、5学期。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工程的意识。

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⑵科研训练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以及软件开发等技能的基本训练。

要求学生在训练结束时提交相关材料。

⑶工程实习主要内容为电工实习。

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电工设备的基本知识,获得电工方面的感性认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计算机有关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IT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测试、维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等;2、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初步编程能力;3、具有一般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5、具有硬件设计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库设计能力。

(三)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等能力。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与生存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3、人文素质: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

4、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调试能力以及硬件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应用技术基础实训、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选修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605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机关、学校、科研院(所)、金融证券、邮电通讯、厂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制开发、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计算及工程计算方法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前景;5.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6.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文献。

三、主干学科及相关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干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离散数学、计算方法、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概论、网络程序设计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共40周,其中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两课实践、社会实践、计算机基础训练教学实习、应用软件教学实习、电子工艺、工程训练、计算机组装与测试、生产实习、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设计、创新与创业技能培养、毕业论文(设计)和公益劳动等。

六、学分分配比例注:学分比例=额定学分/160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毕业条件毕业额定学分160(课内)+8(课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的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受到必要的软件工程实践及工程化方法的训练,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设计、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管理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及管理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定1.政治思想、德育规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品质及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严谨务实,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素质。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对的运用本国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较纯熟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基本技能,达成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具有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学习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掌握文献资料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应当具有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设计及过程管理经历,至少要介入一个重要的项目。

三、重要课程1.理论课程离散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编译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人-机交互技术、Web程序设计(JSP)、系统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调查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具体设计、软件测试技术、基于CMM的软件质量管理。

2.重要实践环节(1)本方案中对《程序设计基础》等共10门专业类课程安排了1-2周(共15周)的课程设计;(2)项目实战实习1(系统分析实战项目2周)、项目实战实习2(大型项目实战练习2周),毕业实习(3周),毕业设计(14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的行业资质和素质的高级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
践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1.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应学习基础的理论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
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2.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比
如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

3.专业实习:学生需要参加专业实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
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4.综合课程:学生应学习综合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等,使学生具备复杂社会环境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方案
1.教学方式:讲授教学、研讨讨论、实验辅导、教学设计,要求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

2.实施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应。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2.主要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 学制:四年2. 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理论及实践素养
1、理论基础素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计算机前沿技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系统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能力,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实验室管理技能、网络系统支持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技术、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等,以及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法、量子计算机、软件定义网络、智能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二、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严格要求学生的应义其责,加强形势政策、社会文化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责任的培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原理和技术基础、掌握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知识,能够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有较全面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成功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知识,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基础理论,以及技术进步和发展;
2、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宽广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3、创新能力: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和素养,增强他们在研究领域的竞争力;
4、综合能力:培养学员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理论,以及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理论,能够灵活应用技术和工程管理于实际科研和工程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1、计算机科学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
2、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原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等;
3、系统工程:过程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等;
4、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相关理论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0 0 3.1
2
00
0 0 0 0 3.3
2
17 0
0 34 0 0 3.2
2.5
34 0
0 17 0 0 4.1
2.5
34 0
17 0 0 0 3.2
2
17 0
0 34 0 0 2.2
2
17 0
0 34 0 0 3.1
2.5
34 0
17 0 0 0 3.2
3
42.5 0
17 0 0 0 3.1
43.5 11/11.5 113.5/114 16 0 7 15.5/15 8 4 50.5/50 164 0 0 .5 5 5.5
26.5 6.7/7 69.2/69.5 9.8 0 4.3 9.5/9.1 4.9 2.4 30.8/30.5 100 0 0 0.3 3 3.4
七、课程设置总表
20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总表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软件技术方向系列课程、软件 外包方向系列课程、网络工程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学制:4 年,最低学分:164)
要求学分:16
计划学分:470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
小计: 必修 0 学分;选修 16 学分 080J01F 必修 高等数学 A1 080J02H 必修 高等数学 A2 080J11A 必修 线性代数 B
10G104P 080J30E 必修 大学物理 B1 080J31A 必修 大学物理 B2 080J40E 必修 大学物理实验 B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软件与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 流的能力。 7.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够根据相关产业、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变化,在掌握学历教育内容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内 容。
107J03D 选修 JAVA 语言与 INTERNET 程序设计
3
34 0
0 34 0 0 2.2
107J32B 选修 程序设计实践
2
17 0
0 34 0 0 2.1
小计: 必修 43.5 学分;选修 7 学分
101G09H 必修 计算机网络
102J04A 必修 编译原理
103J01E 必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小计: 必修 11.5 学分;选修 15 学分
101G09H 必修 计算机网络
102J04A 必修 编译原理
103J01E 必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103J02A 必修 软件工程
103G05B 选修 网络系统集成实践
103J04B 选修 软件设计与编程实践
103J43A 选修 手机编程
103J51B 选修 软件测试
103J65A 选修 软件外包文档写作
104G01A 选修 信息技术前沿讲座
107J35C 选修 JAVA 高级应用
107J42B 选修 Web 应用开发
小计: 必修 11.5 学分;选修 15 学分 10 计算机专业网络工 10J104C 101G09H 必修 计算机网络
26.5 0 3 3.5 3 2 1 2 2 3 3 2 2 2 2 2 2 2 .5 3 2
2
34 0
0 0 0 0 1.2
3
34 0
0 34 0 0 1.2
2.5
34 0
17 0 0 0 1.1
1
17 0
0 0 0 0 1.1
27 0
3
51 0
3.5
51 0
.5
00
4
68 0
4 √ 59.5 0
4
51 0
4 √ 51 0
3.5 √ 59.5 0
1
00
3
34 0
3
00
10
00
3
42.5 0
00T073A
小计: 必修 11 学分;选修 15.5 学分 创新创业课程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2.5
34 0
17 0 0 0 3.2
3
34 0
34 0 0 0 3.1
2.5
34 0
17 0 0 0 3.1
1
00
0 0 0 0 3.3
3
34 0
0 34 0 0 3.1
2
34 0
育平台 类教育 育平台 模块
小计
选修课 通识 学科大 专业 专业方向 任意 创新 教育 类教育 教育 模块 选修 创业
小计
其中实践教学环节 合
通识 学科大 专业 专业 小 计
教育 类教育 教育 方向 计
学分 32
数 占总 学 19.5 分%
平台 27
16.5
平台 平台 平台
课程 计划
平台 平台 平台 模块
34 0 51 0 34 0 34 0 00 00 17 0 34 0 34 0 34 0 34 0 17 0 17 0 8.5 0 34 0 34 0 17 0
34 0 0 0 2.2 0 17 0 0 3.2 0 34 0 0 3.1 0 0 0 0 3.1 0 0 0 0 3.3 0 0 0 0 3.3 0 34 0 0 3.2 34 0 0 0 3.2 0 34 0 0 3.2 0 34 0 0 3.2 0 17 0 0 4.1 0 34 0 0 2.2 0 34 0 0 3.1 0 0 0 0 4.1 0 17 0 0 4.1 0 34 0 0 3.2 0 34 0 0 3.2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平台 48 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 27 学分、专业教育平台 50.5 学分、专业方向模块 26.5 学分。
2、学分分配汇总表
必修课 课程
通识教 学科大 专业教 专业方向 分类
专业教育平台
跨学科大类选修课程,共 0 学分。 小计: 必修 27 学分;选修 0 学分
080J15A 必修 概率统计 A 101G03W 必修 数字逻辑 101G50A 必修 职业技能与素养 102J01A 必修 离散数学 102J02E 必修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 102J03G 必修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102J05C 必修 操作系统 10J104J 102J07A 必修 数据结构与算法 102J07W 必修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 107J01B 必修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08G07A 必修 毕业实习 109G07A 必修 毕业设计(论文) 101G01K 选修 电路原理(一) 102J02S 选修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 102J08S 选修 程序综合实验
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计划号 无辅修课程计划
课程编号
34 0 51 0 34 0 34 0 00 00 17 0 34 0 34 0 17 0 17 0 34 0 34 0 34 0 34 0 34 0 8.5 0 34 0 17 0
34 0 0 0 2.2 0 17 0 0 3.2 0 34 0 0 3.1 0 0 0 0 3.1 0 0 0 0 3.3 0 0 0 0 3.3 0 34 0 0 3.2 0 34 0 0 3.2 0 34 0 0 3.2 0 34 0 0 2.2 0 34 0 0 3.1 0 0 0 0 3.2 0 0 0 0 4.1 0 0 0 0 4.1 0 0 0 0 4.1 0 0 0 0 4.1 0 0 0 0 4.1 0 34 0 0 3.2 0 34 0 0 3.2
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
计划号 课号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修读学 修读说
学分
自主学 实 上 实 实
位 讲课
期明
习 验机习训
必修 32 学分,具体见《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思想政治课程 16 学分,大学体育 4 学分,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训练 2 学分,大 学英语 8 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 2 学分。
00T101A 通识选修 10 版
98 50
6
102 0
4
68 0
2
34 0
2
34 0
3
51 0
1.5
00
0 0 0 0 1.1 0 0 0 0 1.2 0 0 0 0 1.2 0 0 0 0 1.1 0 0 0 0 1.2 51 0 0 0 1.2
091A30A 100J04A 261X11A 771G01B
必修 工程图学基础 必修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C 必修 大学化学 必修 工程技术类学科导论
103J02A 必修 软件工程
103G05B 选修 网络系统集成实践
10程
103J48A 选修 嵌入式系统
10 计算机专业软件技
103J51B 选修 软件测试
10J104A
术方向
103J52A 选修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