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拉电阻作用(参考)

合集下载

上拉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上拉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上拉电阻上拉电阻,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

上拉电阻一般是一端接电源,一端接芯片管脚的电路中的电阻,下拉电阻一般是指一端接芯片管脚一端接地的电阻。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

下拉同理。

也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低电平。

上拉电阻的作用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伏),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使用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增强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以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的原理在数字电路通电初期,由于输出状态的高电平及低电平具有不确定性,为了能够让电路状态正确,所以需要上拉或下拉电阻,将不确定的电路状态稳定下来。

上拉电阻就是就是将电阻接在该电源的状态口即可,简单的讲就是将高的电压加到该点,该店的电位即升高即可。

而下拉电阻则是讲电阻接到负极上,也有数字接地的情况。

当输入端口信号因为电路形式的不同而变化,该变化会反馈到输出口,从而输出口获取一个状态,本来应该完成的任务,但是输入口此时无信号,而输出端却依然是该状态。

485上下拉电阻

485上下拉电阻

485上下拉电阻485上下拉电阻是一种在RS485通讯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它的作用是保证RS485总线在空闲状态下电平为高电平。

具体来说,RS485总线上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将数据线和控制线拉高和拉低,以便正确地传输数据信息。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485上下拉电阻的相关知识。

一、RS485通讯协议RS485是一种串行通讯协议,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电气特性、物理特性和信号传输的时间顺序。

RS485总线可以支持多个设备同时进行通讯,并且通讯距离可以达到1200米左右,因此在工业自动化、建筑自控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485上下拉电阻的作用在RS485总线上,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分别作用于数据线和控制线,用于控制总线电平的状态。

在总线上没有任何设备发送数据时,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上拉电阻保持数据线为高电平,下拉电阻保持控制线为低电平。

当设备要发送数据时,它会先将数据线拉低,此时控制线和总线的状态会发生变化,然后设备开始发送数据信息。

传输完成后,数据线和控制线都将返回空闲状态,其中数据线由于上拉电阻的作用恢复为高电平,控制线由于下拉电阻的作用恢复为低电平。

三、485上下拉电阻的选型在选择485上下拉电阻时,应根据总线的工作电压、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欧姆值较小的电阻具有更好的过渡特性,可以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此外,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欧姆值应相同,以保证总线上的电平匹配和传输质量。

四、485上下拉电阻的安装在安装485上下拉电阻时,应遵循以下规则:1.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应分别连接到总线的两端,以保证整个总线的电平匹配。

2.电阻的导线宜选择优质、铜质的导线,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阻应固定在电路板上,以防止机械振动和信号干扰对它的影响。

4.在安装过程中,应保持电阻的播放方向正确,以免出现误差和损坏的情况。

五、 485上下拉电阻在RS485通讯中的应用在RS485通讯中,485上下拉电阻是不可缺少的电路元件,它能够提高总线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保障了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can上下拉电阻

can上下拉电阻

can上下拉电阻上下拉电阻,也称为上下拉电阻器、上拉电阻、下拉电阻或拉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部件之一。

它们主要用于改变电路或器件的输入信号电平,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上下拉电阻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常见的上下拉电阻器的设计和选取。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上下拉电阻的工作原理。

上下拉电阻通常由一个电阻和一个开关组成。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而开关用于控制电路是否连接。

当开关闭合时,电阻与电路连接,在电路中形成一条低电阻路径。

反之,当开关断开时,电阻与电路断开,形成一条高阻抗路径。

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与断开,我们可以控制电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实现上拉或下拉的功能。

上拉电阻通常用于将信号引脚拉高至高电平。

当信号引脚不连接任何外部电源时,它处于悬空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引脚的电平可能会不稳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通过接入一个上拉电阻,可以将引脚的电平拉高至高电平,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上拉电阻通常连接到信号引脚和高电平电源之间。

下拉电阻则与上拉电阻相反,它主要用于将信号引脚拉低至低电平。

与上拉电阻类似,下拉电阻也可以提高信号引脚的稳定性,避免其处于悬空状态。

上下拉电阻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数字输入在数字电路中,上下拉电阻常用于输入引脚的电平设置。

例如,在微控制器的I/O引脚中,通常需要将引脚拉高或拉低以确定输入的电平。

通过配置上下拉电阻,我们可以将输入引脚的默认状态设置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简化外部电路的设计。

2.开关输入在一些数字电路中,我们需要检测开关的状态(开启或关闭)。

通过连接一个上拉或下拉电阻到开关输入引脚上,我们可以确定开关在打开或关闭时引脚的电平状态。

当开关关闭时,引脚电平被拉高至高电平(通过上拉电阻);当开关打开时,引脚电平被拉低至低电平(通过下拉电阻)。

3.I2C总线I2C总线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如传感器和芯片)到单个总线上。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 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上拉电阻实际上是集电极输出的负载电阻。

不管是在开关应用和模拟放大,此电阻的选则都不是拍脑袋的。

工作在线性范围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是讨论的是晶体管是开关应用,所以只谈开关方式。

找个TTL器件的资料单独看末级就可以了,内部都有负载电阻根据不同驱动能力和速度要求这个电阻值不同,低功耗的电阻值大,速度快的电阻值小。

但芯片制造商很难满足应用的需要不可能同种功能芯片做许多种,因此干脆不做这个负载电阻,改由使用者自己自由选择外接,所以就出现OC、OD输出的芯片。

由于数字应用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和截止区,对负载电阻要求不高,电阻值小到只要不小到损坏末级晶体管就可以,大到输出上升时间满足设计要求就可,随便选一个都可以正常工作。

但是一个电路设计是否优秀这些细节也是要考虑的。

集电极输出的开关电路不管是开还是关对地始终是通的,晶体管导通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导通的晶体管到地,截止时电流从负载电阻经负载的输入电阻到地,如果负载电阻选择小点功耗就会大,这在电池供电和要求功耗小的系统设计中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电阻选择大又会带来信号上升沿的延时,因为负载的输入电容在上升沿是通过无源的上拉电阻充电,电阻越大上升时间越长,下降沿是通过有源晶体管放电,时间取决于器件本身。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原理以及部分应用总结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原理以及部分应用总结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原理以及部分应用总结推荐图中上下两个电阻分别为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上拉就是将A点的电位拉高,下拉就是将A点的电位拉低,图中的12k有些是没有画出来的,或者是没有的.他们的作用就是在电路驱动器关闭时,给该节点一个固定的电平.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 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31上拉下拉电阻作用-定义说明解析

431上拉下拉电阻作用-定义说明解析

431上拉下拉电阻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它们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通常用于控制电路中的开关状态,以确保正确的信号传输和电路逻辑运算。

本文将详细探讨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并介绍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应用。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一种电阻器,用于将电路中的信号电压拉高或拉低到特定的电平。

上拉电阻将信号电压拉高,下拉电阻则将信号电压拉低。

在数字电路中,上拉电阻通常用于将逻辑门的输入端连接到高电平,以确保输入信号在断开状态下保持稳定。

下拉电阻则用于将逻辑门的输入端连接到低电平,同样也是为了保持输入信号在断开状态时的稳定性。

在模拟电路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用于调整信号的电平。

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可以控制信号的幅值和频率响应。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在模拟电路中更加广泛,涵盖了信号放大、滤波和匹配等多个方面。

在这些应用中,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精确选择和设计对电路性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在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正确传输,以及调整信号的电平和频率响应。

对于电路设计者和工程师来说,了解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并介绍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和实际应用案例。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上拉下拉电阻的作用和本文结构,引出了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含了上拉电阻的作用、下拉电阻的作用以及上拉下拉电阻的应用。

结论部分对上拉下拉电阻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比较了二者的优劣,并展望了上拉下拉电阻的未来发展。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上拉下拉电阻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431上拉下拉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上 拉 电 阻 和 下 拉 电 阻 的 作 用

上 拉 电 阻 和 下 拉 电 阻 的 作 用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作用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在数字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主要用于控制信号线的电平。

它们的作用如下:
1. 上拉电阻的作用:
- 在逻辑门(如非门、与门等)输入处,当输入信号未连接时,上拉电阻会将输入信号线拉高到高电平。

- 在开关或按键控制电路中,上拉电阻可以将控制信号线拉高到高电平,以保证信号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 在I/O口输入模式中,上拉电阻可以提供一个默认的高电平输入状态。

2. 下拉电阻的作用:
- 在逻辑门输入处,当输入信号未连接时,下拉电阻会将输入信号线拉低到低电平。

- 在开关或按键控制电路中,下拉电阻可以将控制信号线拉低到低电平,以保证信号线的正常工作状态。

- 在I/O口输入模式中,下拉电阻可以提供一个默认的低电平输入状态。

总的来说,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都被用于确保信号线在未连接或未运行状态下具有明确的电平,从而避免不确定性及电路噪声的干扰。

上拉电阻 下拉电阻

上拉电阻 下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一、定义1、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2、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3、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4、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二、拉电阻作用1、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2、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3、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入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4、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

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灌电流5、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6、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7、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8、通过上拉或下拉来增加或减小驱动电流9、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10、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11、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12、为OC门提供电流三、上拉电阻应用原则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

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硬件设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用法

【硬件设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用法

【硬件设计】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用法一、什么是上拉电阻?什么是下拉电阻?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二、上拉电阻及下拉电阻作用:1、提高電壓准位:a.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b.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

2、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3、N/A pin防靜電、防干擾: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同時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4、电阻匹配,抑制反射波干扰: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5、預設空閒狀態/缺省電位:在一些 CMOS 输入端接上或下拉电阻是为了预设缺省电位. 当你不用这些引脚的时候, 这些输入端下拉接 0 或上拉接 1。

在I2C 总线等总线上,空闲时的状态是由上下拉电阻获得。

6. 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

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

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三、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mos管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mos管上下拉电阻的作用

mos管上下拉电阻的作用摘要:MOS管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它的上下拉电阻在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MOS管的工作原理、上下拉电阻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MOS管。

1. 引言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是一种常见的场效应晶体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功率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MOS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栅极电压来控制电流的流动,而上下拉电阻则在MOS管的驱动和保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MOS管的工作原理MOS管由栅极、源极和漏极组成,其中栅极和源极之间存在绝缘层,称为栅极氧化物。

当栅极电压为零时,绝缘层上没有电荷,MOS管处于关断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而当栅极电压高于阈值电压时,绝缘层上会形成电荷,导致MOS管处于导通状态,电流可以通过。

因此,栅极电压的变化能够控制MOS管的导通和关断。

3.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机制上下拉电阻是指在MOS管的栅极上下分别串联的电阻。

它们的作用是为了确保MOS管在驱动和保护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3.1 上拉电阻上拉电阻通常与栅极之间的电源电压相连,其作用是提供栅极电压,使MOS管能够正常导通。

当电源电压为高电平时,上拉电阻将电源电压传递给栅极,使MOS管导通;而当电源电压为低电平时,上拉电阻则会将栅极电压拉低,使MOS管关断。

3.2 下拉电阻下拉电阻通常与栅极之间的地线相连,其作用是确保栅极电压在关断状态下能够保持低电平。

当MOS管处于关断状态时,下拉电阻将地线电压传递给栅极,使栅极电压保持在低电平,防止误导通。

4. 上下拉电阻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上下拉电阻在实际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4.1 数字电路中的上下拉电阻在数字电路中,上下拉电阻常用于MOS管的驱动和保护。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详细解读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详细解读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详细解读电阻在电路中起限制电流的作用。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是经常提到也是经常用到的电阻,在每个系统的设计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

在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电路中,经常有的疑问是:上拉电阻为何能上拉?下拉电阻为何能下拉?下拉电阻旁边为何经常会串一个电阻?简单概括为:●电源到器件引脚上的电阻叫上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引脚为高电平;●地到器件引脚上的电阻叫下拉电阻,作用是平时使该引脚为低电平。

●低电平在IC内部与GND相连接;●高电平在IC内部与超大电阻相连接。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其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和下拉电阻的主要功能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提供输出电流通道。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强弱只是上拉或下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当IC的I/O端口,节点为高电平时:节点处和GND之间的阻抗很大,可以理解为无穷大,这个时候通过上拉电阻(如4.7K欧,10K欧电阻)接到VCC上,上拉电阻的分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I/O端口节点需要为低电平时:直接接GND就可以了,这个时候VCC与GND 是通过刚才的上拉电阻(如4.7K欧,10K欧电阻)连接的,通过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电平值的大小、高低是相对于地电平来说的,因此在看电平值的大小时要参考地的电平值来看。

看看那些引脚是否接到地上,与自己是否连接外围器件没有关系,因为其实高电平还是低电平是相对于地平面来说的。

在节点与+5V之间接10K欧或4.7K欧的上拉电阻,能够把这个节点的电位拉上来,往往这个节点要求应用单片机或其它控制器来控制它(及这个节点与I/O连接)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如果单纯的想要使这个节点成为高电平,并且输出阻抗非常大,则直接接电源也无妨,但是如果单片机要使这个节点拉低,即单片机内部使节点接地,这样5V电源和地之间就短路了。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

关于RS4‎85上拉下‎拉电阻的说‎明一、上拉下拉电‎阻作用: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上拉和下拉‎、限流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二、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三、为什么要使‎用上下拉电‎阻: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MSP430的上拉和下拉电阻

MSP430的上拉和下拉电阻

MSP430的上拉和下拉电阻MSP430的输入输出均可以设置上拉和下拉电阻。

上下拉是否开启是由REN寄存器决定的,而是上拉还是下拉则是由OUT寄存器决定的,在作为输出时,随着OUT的高低,自动选择上下拉;作为输入的时候,可以通过人为的赋值OUT寄存器来得到上下拉。

上下拉电阻的作用: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OC门电路也叫做集电极开路输出门电路。

它的输出端就是一只集电极开路的晶体管的集电极。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地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MSP430 单片机IO口用来检测高低电平时,是不需要外部上拉下拉的,因为其内部有上拉和下拉。

在用作高低电平检测(端口输入信号)时,需要开启上拉或下拉。

如果有效状态是高电平,则需要配置REN为使能,且配置OUT为0,即设置为下拉。

如果有效状态是低电平,则需配置REN为使能,且OUT为1,即设置为上拉。

如果不开启内部上下拉使能,则IO可能出现不固定状态。

譬如,当IO被输入高后,外部输入被撤除,但IO寄存器仍然为高。

光耦的上下拉电阻用法

光耦的上下拉电阻用法

光耦的上下拉电阻用法光耦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用于隔离输入和输出信号。

为了实现更好的功效和稳定性,光耦的上下拉电阻的设置至关重要。

光耦的上下拉电阻主要用于控制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平。

下拉电阻(pull-down resistor)负责将信号电平拉低,上拉电阻(pull-up resistor)则将电平拉高。

在光耦的应用中,上下拉电阻的用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逻辑电平控制:光耦经常被用于数字电路中,比如使用在微处理器和外部设备之间,或者在电路中的开关控制等。

适当设置上下拉电阻可以确保输入信号在逻辑高和逻辑低之间有清晰的边界。

上拉电阻可以将信号电平稳定保持在高电平,而下拉电阻则可以将信号拉向低电平。

2. 噪声消除:上下拉电阻也有助于消除信号中的噪声干扰。

它们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参考,以吸收电路中的电磁干扰或其他噪声源导致的浮动信号。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的阻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噪声,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电流限制:适当设置上下拉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流动,避免电流过大而损坏器件。

特别是在输入信号的端口,通过设置合适的上下拉电阻值,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保护光耦和其他相关电子元件。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设置上下拉电阻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要求和器件规格进行选择。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信号特征,电阻的阻值可以有所不同。

在设计电路时,应仔细阅读光耦的规格手册,并根据手册提供的建议或设计示例选择适当的电阻数值。

总之,光耦的上下拉电阻是确保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正确性的重要因素。

合理设置上下拉电阻可以优化电路的性能,提高信号的传递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电路中的上拉电阻作用

电路中的上拉电阻作用

电路中的上拉电阻作用一、定义: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二、上下拉电阻作用:1、提高電壓准位:a.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b.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搞电平值。

2、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3、N/A pin防靜電、防干擾: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同時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4、电阻匹配,抑制反射波干扰: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5、預設空閒狀態/缺省電位:在一些CMOS 输入端接上或下拉电阻是为了预设缺省电位. 当你不用这些引脚的时候, 这些输入端下拉接0 或上拉接1。

在I2C总线等总线上,空闲时的状态是由上下拉电阻获得。

6.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输入端如果是高阻状态,或者高阻抗输入端处于悬空状态,此时需要加上拉或下拉,以免收到随机电平而影响电路工作。

同样如果输出端处于被动状态,需要加上拉或下拉,如输出端仅仅是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

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三、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用法

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用法

1、上拉电阻一般不是很大,从几K到几十K不等,最常用的是4.7—10K左右的。

上拉电阻的作用还是要通过对P0口电路分析来确定。

P0口输出级有个锁存器,一个数据选择器还有两个场效应管。

P0口做IO口使用时,控制信号C直接为0,数据选择器实际上接的是锁存器的反相输出端Q-,这时,如果IO口实际输出为0(即Q=0,Q-=1),下拉场效应管导通,外界可以通过场管检测到低电平。

而如果实际输出为1,这个场效应管是截止的,如果没有上拉电阻,P0口就没有办法知道确切的值,处于一种实际上悬空的状态。

这时如果有个电阻可以帮着接到高电平,则接口可以通过读这个高电平来代替单片机实际输出的高电平。

而低电平时,所有的电压降将全部落到上拉电阻上,对输出没有影响。

同时上拉电阻还有提高驱动能力的作用。

2、下拉电阻的作用实际上是吸收电流,有时候接口会有多个状态,比如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甚至还有不确定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下拉电阻,使我们能快速达到我们需要的状态。

3、拉电流是指IO口输出电流的能力,而灌电流是吸收电流的能力。

不管是单片机还是其他数字器件,它的IO口往往使用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得到,而这些管子的电流输出能力会有个上限,这个就形成了拉电流。

也就是电流输出。

如果输出过大,那IO口就会发热,超过晶体管的耗散功率后,还有烧毁的危险。

灌电流也是类似,如果吸收的电流过多,同样有烧毁的可能。

4、上拉和下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电路设计中用处很大,比如单片机,从理论上说只要P0口加上拉就可以了,但如果从可靠性角度讲,最好所有IO口都加上拉电阻(这部分书里一般都没有)。

下面贴一片我搜集的关于上拉和下拉的小文章,你可以看看。

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上拉、下拉电阻

上拉、下拉电阻

上拉、下拉电阻上下拉电阻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上下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MOS电路时,如果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MO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 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上拉电阻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 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就是从电源高电平引出的电阻接到输出1,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MO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

2,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电路中已经有了一个上拉电阻,但是电阻太大,压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分量,把电平“拉高”。

(就是并一个电阻在IC内部的上拉电阻上, 让它的压降小一点)。

当然管子按需要该工作在线性范围的上拉电阻不能太小。

当然也会用这个方式来实现门电路电平的匹配。

注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太大会引起输出电平的延迟。

(RC延时) 一般CMOS门电路输出不能给它悬空,都是接上拉电阻设定成高电平。

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的原理差不多, 只是拉到GND去而已。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详解

上拉电阻与下拉电阻详解

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低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

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

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上下拉电阻原理计算

上下拉电阻原理计算

上拉电阻: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 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

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

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下拉电阻作用
Posted by cruyyf : 2006-4-13 8:38:09
用9200的GPIO做中断时,有干扰!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

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

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

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

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

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

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
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

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

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

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

选10K可用。

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一句话概括为: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了)
在数字电路中不用的输入脚都要接固定电平,通过1k电阻接高电平或接地。

1. 电阻作用:
l 接电组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
l 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
l 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
l 上拉和下拉、限流
l 1.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
2.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
3.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4、为OC门提供电流
l 那要看输出口驱动的是什么器件,如果该器件需要高电压的话,而输出口的输出电压又不够,就需要加上拉电阻。

l 如果有上拉电阻那它的端口在默认值为高电平你要控制它必须用低电平才能控制如三态门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或二极管正极去控制把上拉电阻的电流拉下来成为低电平。

反之,
l 尤其用在接口电路中,为了得到确定的电平,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保证正确的电路状态,以免发生意外,比如,在电机控制中,逆变桥上下桥臂不能直通,如果它们都用同一个单片机来驱动,必须设置初始状态.防止直通!
2、定义:
l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l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
l 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l 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l 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l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
l 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吗:
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l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

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也就是你同学说的灌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