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幸福观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的“幸福观”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093)

[摘要]当代大学生受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自我意识、网络成瘾等因素影响,幸福感淡化,幸福观出现偏颇甚至扭

曲。

高校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幸福观教学体系,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幸福观”教育中的作用,以改变大学生“幸福观”中的不协调因素,增加他们对幸福的感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1-11-10

[作者简介]易镓

(1988-),女,湖北咸宁人,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第2012年第1期(总第38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2012Total No.38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1-0123-02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对于即将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幸福”更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名词。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与祖辈截然不同的环境,他们对幸福怀着渴望,却又有着犹豫、模糊的困扰。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幸福”的内涵

什么是“幸福”?对于它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而最为常见的界定理论包括认知决定论、判断理论、态度协调论、体内生化论、目标理论、活动理论等等,其中,以“平衡”、“协调”、“和谐”为内核的态度协调论最为大众所接受和熟知。

态度协调论认为,所谓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主观的个人感知与体验,当一个人的三个成分:认知、情感、行为都协调时,就会有幸福感,反之亦然。其中,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性体验;而行为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相应地,改变不幸福的途径有以下三种: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也提出了一个有关幸福的公式:总幸福=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中,后两者占了大部分的比重。因此,塑造大学生科学、理性的“幸福观”需要大学生自己、家庭、高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良性联动,被誉为育人圣地的高校更是任重而道远。

二、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们的幸福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虽然主流是积极的,符合时代

发展规律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信仰迷茫、

信念模糊、责任缺失的现象;诚信团结意识淡薄、艰苦奋斗观念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其直接的后果便是大学生的幸福感淡化、幸福观出现偏颇甚至扭曲。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体验的因素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际交往能力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

生活幸福至关重要。它可以减少空虚、恐惧、无助和压抑,是身心健康的要素,更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基础。

然而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甚至厌恶交往的情况,长期以往就会演变成人际交往障碍。

(二)情绪情感问题

所谓情绪情感问题,表现为喜怒哀乐,并伴随有相应的表情和心理体验,当客观事物或情景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而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

面临的各种诱惑、挑战日益增多,负面的情绪情感,如焦虑、失望、自卑、愤怒、耻辱等也逐渐增加,混乱扭曲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更是火上浇油,其中,最明显、最实际的案例就是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的眼高手低。如果不加以释放,大学生的精神就会处于长期的紧张、压迫之中,进而陷入一种继发性的抑郁,毫无疑问,这种不愉快的、痛苦的负面状态会对“幸福”起抑制或阻碍作用。

(三)自我意识问题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意识,它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等几个方面。而所

123--

谓的自我意识混乱是指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以致不能达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而不能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一种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出现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的心理缺陷,从而阻碍良好自我意识和幸福感体验的形成。

(四)网络成瘾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此同时,网络成瘾症也已成为大学生新的精神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强烈的心理依赖、社交时间明显减少、通过网络逃避问题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全。过度使用网络常常会导致大学生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会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弱、为人冷漠等症状。

三、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引导大学生的“幸福观”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幸福”概念和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的了解,我们便可以“按图索骥”、“对症下药”,改变大学生“幸福观”中的不协调因素,加强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以增加他们对幸福的感知。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

培养正确的幸福观是我们开展幸福教育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法宝,是指导我们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辩证、理性地对待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目标与计划、幸福与磨难等矛盾,帮助大学生纠正各种错误的“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收获更多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更多的幸福快乐。

在塑造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需要加强对道德人格的塑造。在对道德人格的追求过程中,也是人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幸福感的滋生过程。所谓人格,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研究表明,性格开朗的人,能根据生活变化而灵活地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避免消极的情绪情感。对于不善于人际交往、内向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其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在心理上给予他们肯定,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学生幸福观教学体系

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建立系统的幸福观教学体系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体系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弘扬宣传,各高校也开始设立专门的学科对大学生的身心幸福进行教育和引导。在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不是时髦的经济学课程,也不是实用的法律课程,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的“幸福课”。

虽然我国的高校“幸福观”教育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国情背景,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可谓放之全球皆准,它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理论课堂,将幸福观教育列为德育必修课的一部分;二是丰富实践课堂,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习实验以及创新创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幸福观”的教育。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理论课堂缺乏新意和趣味,而实践课堂有待增设和重视。

(三)发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幸福观”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幸福观”造成了重大的冲击。面对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我们不仅要改变大学生网络成瘾、所谓幸福的不健康现状,更要化被动为主动,对网络的多样性、交互性、时效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性进行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发展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建立健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挥其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积极作用:完善高校的电子邮件系统、电子校务系统、BBS论坛系统,开展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人格,优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开设师生交流平台,壮大网络管理队伍,分层次、有针对地对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规范式建构。

[参考文献]

[1]易银珍.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J].湖南

社会科学,2006

[2]张再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5

[3]吴璇.幸福教育的价值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7

[4]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5]朱春英.大学生幸福教育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8]肖永春.幸福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游永恒.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

版社,2005

[10]杨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责任编辑:王凤娟]

商业经济第2012年第1期SHANGYE JINGJI No.1,2012 12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