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_0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_0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目的对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入选研究对象为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对常规组(25例)行传统护理模式,对观察组(25例)行传统护理+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临床效果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25/25),优势于常规组88%(22/25),两组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特征(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优势于常规组(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应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明显,我院應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字】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效果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接触的比较多的一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血压低等症状[1]。

如果急性心肌梗塞突然起病,患者除了要承受较大的身体病痛外,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煎熬,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悲伤等情绪,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本文对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水平。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

常规组(25例)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范围(23~71)岁,年龄均值(43.2±3.3)岁,患者有下壁心梗与患者有前壁心梗的例数均为8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与合并高血压的例数分别为9例、10例;观察组(25例)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范围[22,70]岁,年龄均值(42.6±4.3)岁,患者有下壁心梗与患者有前壁心梗的例数分别为7例、9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与合并高血压的例数分别为8例、11例。

两组患者一般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34284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监护·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左玉琴(丹阳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江苏 丹阳 212300)0 引言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危急、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受到冠脉栓塞、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其心肌组织发生病变、坏死,进而引发心律失常、休克,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形成一定的威胁[1]。

在病发后,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救治,控制病情的进展,防止梗死面积的扩大。

在此基础上,持续进行病情和体征监护,关注其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预防病情的再度复发。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护理工作中,需要以心脏康复为目标,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系统化的进行护理,改善其心脏功能,促进其良好康复[2]。

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五级法早期活动在心脏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

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21,年龄在49-80岁,平均(58.34±4.18)。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1/18,年龄在48-78岁,平均(57.93±4.35)。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对照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五级法早期活动,具体措施如下:(1)Ⅰ级早期活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救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监测其体征状态。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作者:付倩丽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效果。

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4例,分为两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7例试验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

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护理体会;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病急迫,疾病情况不平稳,疼痛强烈,因此患者时常会产生惧怕、紧张、焦躁等心理,这一心理能刺激交感神经,提升血液内的儿茶酚胺,引发心肌异位兴奋灶,加重心肌载荷及病情,所以给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意义重大[1]。

对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活动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文章讨论且分析了心脏康复护理运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效果,并获得如下结论。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把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到我院诊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试验组57例,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31~52岁,平均年龄(41±2.18)岁;试验组开展心脏康复护理。

对照组47例,男性41例,女性6例;年龄37~61岁,平均年龄(49±3.88)岁;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服药指导、健康宣教等。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12小时之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情况指导其下床进行适当活动,主要是进行缓慢的步行,将每次活动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进行休息之后再次进行活动。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摘要:目的:探究5A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的早期干预效果。

方法:将近一年本医院收治的AMI病例,选取82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

其中探究组采用5A康复护理,对比组行基础护理。

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探究组的病患LVEF分数(61.62±6.02)%与BI评分(97.27±2.52)、自我管理评分(93.68±7.01)高于对比组的(55.24±5.76)%、(93.47±2.53)、(81.76±9.58);探究组病患护理后不良事件仅发生2例,占比4.88%,低于对比组的8例、19.51%。

结论:5A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康复效果,且预后更好,不良事件更少。

此种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5A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PCI我科室开展了关于5A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患中的临床护理研究,以下为本次探究的详细分析与报告: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近一年本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例随机选取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男、女各43、39例,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为(54.13±3.21)岁;心功能Ⅰ、Ⅱ级各42、40例。

将所有病患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探究组/对比组)各41例。

两组入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1.2.1对比组本组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探究组对本组病患采用5A康复护理模式:①建立新的心梗术后5A康复护理干预专项工作小组。

此小组全部成员均为工作经验丰富、从业五年以上的护士,人数5名。

组长为拥有从业经验7年以上的护士长来担任。

对小组内成员的专业知识、操作规范、实际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摸排,明确目前工作现状[1]。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2019年第4卷第19期V ol.4, No.19, 201967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罗锦兰(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摘要】目的 对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半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收治入院的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

对照组是关于常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传统心脏疾病的护理方法。

而对于实验组来说则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不同的康复情况。

从心脏病的控制时间到康复效果进行分析。

康复效果从主治医生的每日查房日记进行统计。

结果 在对两组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统计之后,两组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特征(P <0.05);实验组心理功能的恢复或者是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效果更好。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关于心脏康复护理法来说,比普通的护理法更能提高出院时间。

这样很好的护理方法是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是临床医学的进步。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9.67.01心脏疾病在人类疾病中是具有秒杀生命的威胁的。

急性心肌梗死对人生命的危害更为严重。

这种疾病发生时间特别快,在抢救后恢复时间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要承受较大的身体病痛外,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负担,这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而心脏康复护理是从身体护理到心理护理的全面展开,推动我国在心血管疾病护理新方法。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而且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

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是将我院50例患者进行合理分配每组25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摘要】目的:评价五级法早期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价值。

方法:向研究中纳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样本量为78例,进行随机分组,一般组、试验组各39例,予以一般组常规护理,应用五级法对试验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评价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住院期间的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

两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相较于一般组明显更高,P<0.05。

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能够辅助疾病治疗,降低病人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风险。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五级法早期康复;并发症;生活质量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障碍所导致的心肌损伤性疾病,在我国临床上较常见,且发病形势正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而日益严峻。

由于该疾病具有病危急、病死率高的特点,现阶段已成为导致我国人群总体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故开展该疾病的相关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实践研究,旨在明确五级法早期康复在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年一年间(1月31日~12月31日)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纳入研究,均为初诊病人,未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通过抽签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试验组和一般组,两组例数相同。

试验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53~82(69.78±3.33)岁。

一般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55~81(70.01±3.39)岁。

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病人各项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结果均为P>0.05。

研究对象家属事先对研究知情,自愿让病人参与研究。

1.2方法本研究中,一般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休息、饮食、用药指导等。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

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体会[摘要]目的探究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效果。

方法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94例(收于:2019.01-2020.12),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均等分成2组,命名为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5A康复护理模式),比对两组效果。

结果乙组康复效果、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甲组(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予患者5A康复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值得优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5A康复护理模式;早期干预效果急性心肌梗死属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由急性冠脉阻塞引起,多采取PCI术治疗[1]。

但PCI术后仍有冠脉缺血或再狭窄风险,且PCI术中可损伤桡动脉内膜,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需辅以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2]。

5A康复护理模式,以自我管理为指导,为个体化康复方案,广泛用于心肺康复等领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究5A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早期干预效果。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01-2020.12,选9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甲、乙组,各47例。

甲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5-80岁,均值(57.83±5.16)岁。

乙组:男30例,女17例;年龄45-83岁,均值(57.98±5.24)岁。

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甲组:常规护理,即:向患者提供药物,要求患者按医嘱内容用药,同时指导开展饮食、运动等,患者出院时还应进行出院指导。

乙组:5A康复护理模式,即:⑴成立团队:由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血管康复医生、心血管内科护士、心血管康复护士组成。

所有组员均接受心脏康复核心能力培训,掌握识别高危心电图和运动风险识别技能、应急预案及相应流程等,同时开展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应急演练。

⑵具体护理内容:①评估:评估患者术后12h病情及运动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建立个人档案。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

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探析发表时间:2018-02-05T15:27:38.11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6期作者:刘海万守谦徐永权宋海霞[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给家庭和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老年病康复科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的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疗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式。

结果:观察组中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不良心理发生人数、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早期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法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五级活动;日常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067-01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并给家庭和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现有的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对心脏进行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心血管系统长期卧床引起的“失健”,可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

以往临床上心脏康复程序由于步骤跨度较大,因此难以被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接受,本研究通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心脏康复五进活动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_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_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用五级法早期康复的护理价值发布时间:2021-07-20T11:55:48.69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0期作者:田丽[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但需对其进行科学治疗,还需通过相关措施展开护理,以此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促进。

田丽安徽泗县人民医院心内科234300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不但需对其进行科学治疗,还需通过相关措施展开护理,以此对其恢复效果进行促进。

方法此次研究目标都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其中选择70人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比患者的院内PCI复发率和院内AMI 复发率。

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PCI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其AMI复发率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优秀(P<0.05)。

结论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对其应用早期康复活动五级法,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护理,让疾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而且预后效果也得到一定提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五级法护理;早期康复;应用效果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此疾病的产生因素,一般都为患者的心肌出现骤然缺血,甚至因为其供血出现暂停,最后导致心肌坏死。

对此疾病进行治疗时,此过程中,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或是在处理时,存在方法不当等情况,那么此时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其他各种并发症。

患者患病后,如果没及时控制,会导致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不齐等,甚至情况严重时,还可能使其出现休克,最后死亡。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目标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择70例分组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61.18±3.01)岁,收治时间为2019年1月~12月,男女人数相同。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加强疾病知识和健康宣教,对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对其应用传统的4周康复法急性干预:患者在发病的第1周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在第2周可以坐起,对肢体进行适当活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Hi — u lyA ueMycril naci n atF i r ae e g Q ai c t h t oada Ifrt nadHer al eC r :R . o u
s i r m h u t F o t e Ame i a a tAs o i to S Ge i e Gu d ln s s rc n He r s c ai n’ tW t Th i e i e h
21 0 2年 7月第 1 9卷第 l 9期

护理 研 究 ・
表 2 两组并发症情况 比较 ( 】 % 】
时 间 , 少 了不 良的 心理 反 应 对 治 疗 的 负性 影 响 , 助 于 患 减 有 者保 持 积极 饱 满 良好 的心 态 配合 治疗 。 综上 所 述 , 期康 复护理 对 急 性心 肌 梗死 患 者 具有 显 著 早
月 收 治 的急性 心 肌梗 死 患者 9 0例 采用 不 同 的护 理方 法 配合
治 疗 , 报 道如 下 :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9 0例 , 龄 3 ~ 7 岁 , 均 ( 1 ± 年 86 平 5. 8
( 3 1 。平 板 运动 试验 。讲 解各 种 注意 事项 。 1 ) 4d
站 立 活 动 , 护 步行 3 ~ 0m。 ( ) 。 自由活 动 , 监 0 5 7 8d 步行 8 ~ 0 1 0r。( ) 。 0 n 8 9d 上下 楼梯 4 8阶梯 , ~ 步行 1 0m。( )0d 5 9 1 。上 下楼 梯 5 1 ~ 0阶梯 , 步行 2 0m。( 0 1 。步行 3 0i 0 1 ) 1d 0 n两次 。 ( 1 1 。步行 3 0m 2次 。 (2)3d 步 行 4 0i 1 )2d 5 1 1 。 0 2次 。 n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原 030009)【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实施措施与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后,给予五级法早期活动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2.91%(4/31),低于对比组的29.03%(9/3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实验组优于对比组(P<0.05)。

结论: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模式满足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需求,本次实践结果证明该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具有满意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18-01前言: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在临床干预阶段,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院通过长期实践发展,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为进一步分析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组病例的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遵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

实验组患者31例,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2±4.9)岁。

对比组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1±5.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可以比较(P>0.05)。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13期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较为重要,心脏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多种,例如运动锻炼、心理干预、用药干预、健康宣教、营养指导等多项措施。

心脏康复的定义为通过整体、综合的康复医疗,对患者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能改善由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脏功能低下,预防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

因此,本次研究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6~89岁,平均(71.29±1.17)岁。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69±1.1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胸痛持续时间>30min,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循环系统疾病、脑器质病变;②精神异常、脑血管疾病。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首先给每位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同时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护理。

⑵观察组实施心脏康复护理:①建立系统心脏康复团队:每日对患者脉搏、体温、血压进行测量,对心电图进行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具有心律失常情况,告知患者食用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对钠盐摄取量进行控制,指导患者服用药物,然后观察每位患者用药后反应,预防不良情况发生,给患者讲解疾病防治知识、发病因素,提高患者对疾病了解程度,从而提升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比如脉搏、呼吸等,患者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并给予其吸氧治疗,同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在对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前,应排除各项影响因素,避免对心功能监测结果造成影响[3]。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纳入A组(n=44)、B组(n=44),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SD、LVEDD、LVEF)、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与死亡率、生活质量(SF-36)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B组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优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A组,P<0.05。

结论: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急性心肌梗塞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所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斑块破裂继而出现血栓是主要病因[1]。

该病具有病情严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应积极治疗[2]。

同时,该病具有康复慢、预后差的特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加强对患者康复期的心脏护理非常重要。

鉴于此,现就本院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两种护理模式及效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明确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的应用优势,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8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纳入A组(n=44)、B组(n=44)。

A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9(59.96±7.54)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4例,多支30例;病变部位中,前壁15例,前间壁11例,下壁9例,后壁7例,右室2例。

B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45~79(59.93±7.56)岁;病变个数中,单支14例,多支30例;病变部位中,前壁14例,前间壁12例,下壁8例,后壁8例,右室2例。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与康复指导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与康复指导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与康复指导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重,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在急性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一、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措施1、休息与体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病情较重者,需在发病后的 1 3 天内保持平卧位,头部抬高 15 30 度,以减轻心脏负担。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吸氧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状况。

通常给予鼻导管吸氧,流量为 2 5L/min。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可能需要面罩吸氧或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3、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包括心率、心律、血压等,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同时,准备好除颤仪等急救设备,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4、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输入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吗啡等;另一条用于补充液体和营养支持。

选择合适的血管,确保输液通畅。

5、饮食护理在急性期,患者应禁食至胸痛消失,然后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如米汤、果汁、粥等。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6、疼痛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胸痛,可遵医嘱给予吗啡、哌替啶等镇痛药,以减轻疼痛。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等变化,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7、心理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往往会感到恐惧、焦虑和紧张,这些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

护士应关心、安慰患者,向其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8、排便护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如果患者有便秘的情况,可给予开塞露、缓泻剂等,必要时进行灌肠。

9、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

二、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指导1、活动指导在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量。

急性心肌梗塞的五期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的五期康复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的五期康复护理
陶治荣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1998(000)010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D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恢复较慢,受不良刺激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梗塞。

AMI传统疗法中的卧床休息时间和住院时间过长。

目前我国AMI的卧床休息时间为1~2周。

Wenger于车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系统的康复程序.主张病人早活动、早下床、早出院。

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现代的护理技术.使病人在最先进的康复护理下恢复健康。

我院1997年3月~1998年2月为46位AMI病人制定了5期康复护理计划,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使AMI病员住院时间由4周缩短至1周。

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不仅破轻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也取得了相当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总页数】1页(P1146)
【作者】陶治荣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蚌埠233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 [J], 李霞
2.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杨会
3.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术后功能的影响 [J], 霍震
4.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张利芬; 方嘉丽; 吕英蓝
5.北京十二五期间部分医院将转型为康复护理院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康复治疗引言:心肌梗塞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形式,它造成了心肌缺血和坏死。

急性心肌梗塞事件是一场令人突然害怕的健康危机,往往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才能挽救生命。

然而,即使在急性阶段得到适当治疗,患者仍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再发作风险。

一、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早期康复治疗1. 游泳和水中活动游泳是一种非常适合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康复的运动方式。

在水中进行运动会减轻身体对重力的负担,减少关节和骨骼之间的压力,同时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这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并帮助恢复受损的心肌。

2. 体力活动与休息之间平衡在早期康复期间控制好活动与休息之间的平衡非常重要。

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加强心肌,增强身体的耐力。

但同时,过度的活动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脏再次受损。

因此,在康复期间需要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适量锻炼,并配合充足休息。

3. 药物治疗医生通常会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些药物以帮助他们恢复。

这些药物可能包括抗凝剂、抗血小板和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脏负荷并减少水肿。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的长期康复治疗1. 与康复专家合作长期康复是一个持久而渐进的过程。

与专业的康复团队合作,包括心内科医生、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计划和支持。

定期检查和评估将有助于监测康复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身体打击,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恐惧。

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这些问题,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通过与咨询师进行个人或家庭咨询,患者可获得积极的心理调适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 饮食调整饮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降低再发作风险,患者需要控制胆固醇、脂肪和钠摄入。

选择富含健康脂肪(如鱼油)和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饮食有助于减少动脉堵塞和维持健康体重。

4.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随着康复进展,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

方法:纳入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90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有效率。

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都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的差异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数据的探究可知,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应用效果好,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其中的一种,其发病危及,发病后患者病情严重,患者的心肌组织发生病变与坏死之后,常常会出现心率失常或者是休克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1]。

因此,患者在发病之后,需要及时的接受救治,控制病情,不让其出现进展,最大限度避免梗死面积扩大[2]。

在治疗后,还要及时的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合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康复模式,加快患者的康复[3-4]。

基于此,文章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例,对护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1.1患者基本资料情况纳入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90例,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有45例患者。

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共2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50到80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61.5±9.1)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1-3个月,平均病程为(3.4±1.5)月。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53岁到81岁之间,平均的年龄在(64.7±8.1)岁之间,患者的病程为2-6个月,平均病程为(4.3±2.2)个月。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措施分析。

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至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给予奇偶分组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加行心脏康复护理。

负性情绪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

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率。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急性心肌梗塞;负性情绪急性心肌梗塞为临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合并血压异常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患者身心状态严重受损,机体疼痛较为剧烈,多数患者存在濒死感,导致其心理状态降低,合并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致使患者治疗与康复效果降低[1]。

如何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是当前临床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少,效能不足[2]。

心脏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针对患者的心脏疾病开展护理内容,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3]。

鉴于此,本文特研究心脏康复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至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对心肌梗塞的诊疗标准,经多类检查方法确诊,无误诊可能性。

(2)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言语、意识障碍;(2)合并精神病史;(3)严重器官功能衰竭;(4)未得到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5)无法配合研究的其他因素。

给予奇偶分组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5例。

实验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5~77岁,年龄均值为(64.81±7.98)岁。

参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51~78岁,年龄均值为(65.24±8.1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无极法早期活动护理法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
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
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人。

对照组实施常
规的护理,试验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的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
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的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
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结论:五级法早起活动对于急性
心肌梗塞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住院时间,控制并发症的
发生率,临床可以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塞,五级法,心脏康复,并发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人。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
试验组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的发
生情况。

50例对照组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50例试验
组患者中,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上无差异,具
有可比性。

50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5岁;50例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6——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8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00例患者均为一壁或多壁的心肌梗塞患者,且
治疗措施和所服用的药物完全一致。

所以在实施措施和药物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

第一周采取安静环境下卧床消息,禁止
下床。

第二周,增加床上活动量。

第三周,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床下活动。

5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五级法早期活动护理方法。

将患者的早期活动分为A、B、C、D、E 这五个等级。

A 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1~2 天,患者需要绝对卧床
休息。

B 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3~4天,可将床头摇高30°~45°。

C 级:在发生
心肌梗塞后的5~6 天,可将床头摇高60°左右,患者可以自行进餐。

D 级:在发生心肌梗塞后的7~8 天,患者可以下床,并且指导其在床边大小便。

E 级:在发生
心肌梗死后的9~10 天,患者可以在床边进行适当的活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通过前期有效地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间,以此来
降低住院费用。

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的试验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
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如下: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对照组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3例出现心绞
痛并发症,3例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2例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

而试验组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绞痛并发症,1例出现心力衰竭并发症,没有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

由此可见,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康复护
理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活动康复护理是非常关键的,五级法早期活动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

通过早期的活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肌肉萎缩情况,同时还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避免出现抑郁等症状。

另外,在护理中,需要合理使用心电监护系统,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活动前后的临床症状。

患者由于担忧早期活动会产生较多不适症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需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此外,保证大便通畅也是极为重要的,早期活动有利于肠道蠕动和排便,可有效增强患者的食欲。

总之,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明显的看出,采取五级法早期活动心脏康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高剑萍.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2(05)
[2]预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健康教育[J]. 于献勇.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8)
[3]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J]. 晋娟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14)
[4]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 王秀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1)
[5]12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 陈嘉妍,陈仙秀.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5)
[6]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探究[J]. 吴海云,黄茜雯.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3)
作者简介:
柴阳、女、1984年2月生、本科学历、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工作单位:沭阳协和康复医院,职称:护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