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之自然美(借鉴材料)
第四章自然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生”的哲学 • “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 所说的“生态美”。
The End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西方哲人的“美在意象”:车尔尼雪夫斯基
• “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者,预示人格) 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 美的意义。” • “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 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太阳和日光 之所以美得可爱,也就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 同时也因为日光直接有益于人的生命机能,增进他体内器 官的活动,因而也有益于我们的精神状态。”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自然美是什么?
自然美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 风景的审美意象。
自然美是审美意象
• 宗白华:“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 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 深的灵境”。 • 石涛:“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 郑板桥 :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 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 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 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否有等级的分别
“意象说”:
美不是自然物的客观物理属性,美是人与自然的沟 通和契合而形成的意象世界,因而它必然受历史的、社会 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 活动的具体情境的影响,必然包含审美的价值内涵。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客观说”:
• 赫尔德:“美的对象是被置于一个上升的阶梯之 上的:从轮廓、颜色和声调,从光、声音到花朵、 水、海洋、鸟、地上的动物到人。”
美学原理04自然美PPT文档86页
美学原理04自然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叶朗《美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4章 自然美——第6章 艺术美)【圣
第4章自然美一、名词解释1.自然美答: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2.自然的人化答:自然的人化是指人通过生产劳动改造了自然界(包括人自身),于是使自然界成了人化的自然。
人在人化的自然中看到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
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来的。
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指人们的实践活动引起实践中自然因素、自然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从本质上讲,是指自然在实践中不断地变为属人的存在,为人的存在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明证。
自然的人化不仅有人化的倾向,还有反人化的倾向。
表现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二、简答题1.简述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答:(1)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2)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3)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扩大。
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2.简述自然的美与人生活的联系。
答:(1)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自然是人类生活、劳动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改造的对象。
正是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这种广阔的联系,人才不仅对那些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经改造的自然产生兴趣。
(2)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即形式美的问题。
①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②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①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不少论述自然美与生活的客观联系。
美学原理之自然美
第四讲美的领域·自然美学习目的:理解自然美学习重点:自然美的特点学习难点:自然美的根源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直观展示一、自然美的定义P116-1二、自然美的来源1、客观事物本身2、主观心灵3、主、客观的统一4、生活的暗示5、社会实践三、自然审美的演变过程动物纹饰与狩猎民族P117植物装饰与农业社会山水审美的兴起宏观、宇观、微观审美世界的开拓四、自然美的基本表现(欣喜自然美的途径)(一)、从单个自然物看其审美特征1、审美角度物种分类:动物、植物、矿物、人物物理元素:色彩、线条、造型、声响、质感活动状态:静态、动态、变化观察角度:远看、近看、平看、仰看、俯看心理刺激:刚、柔、稳、峻2、实例比较分析(2009摄于杭州西湖)(二)、从整体图景看其意境、神韵1、大自然神秘的光影形色2、意境对比3、几个特例(P129及彩图)(2009摄于云南滇池)五、自然美的特点(一)、重在形式与社会美不同,自然物不涉及心灵因素,所以对自然的审美一般只看其外在形式,而甚少考虑其内容。
(二)、形中见神移情和拟人化现象(P127-1):岁寒四友;身心与自然的缘起关系,的传统哲学和医学,心灵与自然的感应、相通。
(图)(2009摄于肇庆星湖)六、自然美的美育意义(一)、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珍惜生存与精神的家园,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
大自然不但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来源,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
资本主义把人对人的压迫剥削转化为人对自然的压迫剥削。
人类欲望的膨胀与现代科技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人类心灵无家可归。
建立和谐的天人关系离不开建立和谐的人人关系。
(二)、休憩身心、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现代都市人的心理与野游的意义。
森林浴。
深山老庙。
校园里的岩石与树木(图)七、生活作业:运用自然美的理论分析某自然景观。
美学-自然美
会 物 呈 现 的 美 , 它 是 社
事 然 美 , 是 指 各 种 自 然
自
自然美产生的根源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实践,为 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 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 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 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
始 成 为 自 审 美 的 对 象 。 说 , 才 开 来 人 于 对 界 然 ,
山 然 美 包 括 日 月 星 云 、
自 成 自 然
形 条 、 形 美 状 的 声 必 音 要 等 条 ) 件 是 。
线 性 和 特 征 ( 如 色 彩 、
属 性 指 自 然 事 物
然 源 在 于 实 践 , 的 它 某 的 些 自
根 的 社
它 性 与 会 自 性 然 指 性 自 的 然 统 美 一 的 。
自
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 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 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 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 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 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 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 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自然美的对象
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
自然美
够 欣 赏 和 感 是 受 人 的 们 。 常 能 经 , 象 现
验 多 样 。 自 然 美 作 为 经
阔 林 四 野 等 等 , 非 常 广
园 水 花 鸟 、 草 木 鱼 虫 、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
• 自然美的审美意义是多重的。自然美的审 美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第一,欣赏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 发人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 第二,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够唤起人 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 第三,自然美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培 养人的高尚情操 • 第四,对自然美的欣赏,还能够开阔 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
6第6章 自然美-杜 《美学原理》 马工程
图1 .华山之险 图2 .黄山之奇
图3 .泰山之雄 图4 .青城山之幽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同社会美整体内涵意义丰富、内容充实,但形式粗糙不同,自然美多
半内涵稀薄、缺乏确定内容,但其形式却清晰鲜明、具体生动,侧重于形 式美。
因此,线条、形状、色彩、声音、质料等形式美的因素,成为外在自 然物之美的自然美欣赏中最重要和压倒其他的部分。自然物往往以它鲜艳 的色彩、悦耳的音响、生气盎然的姿态等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第六章 自然美
内容概要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 天性之美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自然物自身的自然因素、自然条件及其自然特征是自然审美 与自然美产生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对自然物自身及其相关特 征的依赖性则构成了自然美的首要特征。
本章小结
关键词:自然美; 比德模式 ;天然美 自然美有两种内涵,即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自然审美依赖自然 事物及其属性,内容相对朦胧、宽泛,形态多变,审美过程不可传达。 自然审美的主客体代表性模式有如画模式、比德模式、宇宙本体论模式和天 成境界。 天然美即内在天性之美的自然美。它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天然”、“天成”或“天然(之)美”、“天成(之) 美”,涵盖了自然界、人生社会、艺术等诸多审美领域的核心美学范畴。
图9. 《竹》,(明 )徐渭 图10. 《兰》,(清)石涛
美学原理04自然美86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美学原理04自然美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美学第四讲自然美精选文档
一是自然景物本身属性与形式的美; 们独特的精神享受。 没有了世俗的烦恼,了却了尘世的种种羁绊,我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远离烦恼,清心解忧的美感,仿佛自己和大自然已融为一体了 比如青松的坚贞、梅花的高洁,青竹的孤傲,山鹰 得到超越升华,获得一种心旷神怡,心明神畅,荡气回肠的 东方渐渐露出片片霞光,天色越来越亮了。 懒时,当你浮躁不安时,当你遇到挫折失败 3、享受人与自然的默契忻合 美比纯属自然属性的美,更丰富、更深刻、更美。 -----辛弃疾 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的欣赏包含了一种创造,人的文化修 秀丽美的风景区一般是浓荫绿树,花草茂盛,并伴有一定水面,造成山青水秀的美景。 建设生态文化,塑造生态文明。 刺 勒 川, 阴 山 下, 由此人对其欣赏可产生双重美感。
❖ 啊!大海、长空、阳光、沙滩、五指山、万泉河、槟榔树、 三角梅…… 所有的生物种群都与我脉动相连,所有的自然万物都与我浩然同流,我 常常沉浸在大自然之中,充实着自己蓬勃的生命力,享受着自然造化之 大美,追寻着“天人合一”那至高至纯的境界。
❖ 啊!绿色的海南,我们的家园,我为你歌唱,我为你礼赞,我为你陶醉 ……“此身合作海南人”,我终生无悔。
一. 自 然 美 的 类型 1.奇险美 2.壮丽美 3.幽静美 4.秀丽美
1、奇险美——奇 美
❖ 奇在于与众不同,少见多怪,物以稀为奇。奇是自然界中很 吸引人的一种美,比如:
1、奇险美——险 美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 依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云南昆明的石林风景区; 2、欣赏主客观相统一的自然美
象,赋予这些自然物的社会意义所产生的美;
❖ 由此人对其欣赏可产生双重美感。
橘颂
——屈 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 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美学原理04_自然美
艺术品只是代用品:“生活现象如同没有戳记 的金条……艺术作品象是钞票,很少内在的价 值……它的全部价值是由它代表着若干金子这 个事实而来的。” “看海本身比看画好得多; 但是,当一个人得不到最好的的东西的时候, 就会以较差的为满足,得不到原物的时候,就 以代替物为满足。就是那些有可能欣赏真正的 海的人,也不能随时随刻看到它,他们只好回 想它;但是想象是脆弱的,它需要支持,需要 提示;于是,为了加强他们对海的回忆,在他 们的想象里更清晰地看到它,他们就看海的图 画”,“其作用在准备我们去读原始材料。”
近20年来出版了大量关于环境美学与自 然美的英文专著。
一、何谓自然美?
1.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 2. 自然本身无所谓美,美只是人借给自然
物的一个称谓。 3.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即人通过
生产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界,于是自然界 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在人化自然中看到 人类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美 感。 4. 自然美在于人与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 美意象。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开始倡导生 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就是要超 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
生态美就是要体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 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深刻的生态识度,极 富现代意蕴,为我们今天建立生态美学提 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在他们眼 中,世界是一个生意盎然的世界,天地万 物均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精神。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整理人:刘博1.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问题,审美经验、审美意识问题,艺术问题2.美学学科的确立:1735年鲍姆嘉通发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1750年他正式出版《美学》第一卷,标志着美学学科的正式确立3.古代美学思想的出现与文艺关系密切。
中国:《乐记》:和而不同顾恺之:绘画以形写神西方:最初的美学思想散见于《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诗学》、《修辞学》(亚里士多德)4.美是一种感受性很强的体验,离开人的感性体验,它就不存在了。
如:动物不能感受到美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差的时候,对美的感受截然不同。
5.美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年轻化:古老的学问,年轻的学科。
(作为独立的学科在近代才正式确立)多元化:流派纷呈,没有建立完整统一的体系6.自然美(1)自然美客观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2)自然美产生于“自然的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自然的支配、改造,并使之为“我”所用的关系。
【1】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之前,自然对人类“为我所用”的关系并不存在。
【2】人类诞生之初,“为我所用”的关系也并为形成,那时候,人是自然界的奴隶。
【3】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逐渐产生了日益密切、广泛的关系。
原来与人类无关或对人类有害的自然物,转而成为与人类有关或对人类有益的了。
自然变成了“为我所用”的自然,打上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烙印,具备了能使人从中观照自我力量的审美特点。
(3)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到自然物上的社会实践,是构成自然美的决定因素,而自然物自身的某些属性,如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以及结构形式的属性等,构成自然事物美的物质条件。
(4)“自然的人化”的形式与自然美的形态1、“自然的人化”,指经过人类实践,自然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整体性的根本变化:它对人有害的内容已消失,以其感性形式吸引人。
2、“自然的人化”存在三种基本形式:A 自然物打上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烙印,使人们得以从中直观自身。
B自然物作为人类可亲的生活环境而具有“人化”的意义,从而获得审美价值。
自然的美学ppt课件
花卉的色彩美
花卉的色彩丰富多样,如万紫千红 、金黄满地等,这些色彩让人感到 愉悦,并产生美的感受。
植物的质感美
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具有不 同的质感,如丝绒般的叶子、娇嫩 的花瓣、光滑的果实等,这些质感 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动物与生态的美学特征
01
02
03
动物的形态美
动物的形态各异,如狮子 的勇猛、鹿的优雅、鸟的 轻盈等,这些形态给人以 美的感受。
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生态性。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美
生态平衡与自然修复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平衡的维护和自然环境的修复,保障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节能减排与绿色能源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循环经济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 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
感知氛围
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要注重感受大 自然所传递的氛围,如宁静、壮观、 神秘等,这些感受能够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
体验与想象
体验自然
欣赏自然美需要我们身临其境,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例如,在山 林中漫步、在海边漫步、在花海中漫步等,都能让我们更好地体验自然的美。
发挥想象
欣赏自然美还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然元素与人类情感、文化等相 结合,从中发掘出更多的美学价值。例如,可以将山川湖泊想象成一幅壮丽的画 卷,将森林想象成一座神秘的城堡。
宗教观点
在许多宗教中,自然被视为神的作品,它的美是神赋予的。这种观点在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一神论宗教中尤为明显。
03
人类学观点
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自然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依赖
第七章 自然美ppt课件
精品课件
6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 其他无多,其费也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 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 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 也。”
——清·郑板桥《题画·竹石》
精品课件
7
二、和自然美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自然美
精品课件
1
一、自然美的性质
关于自然美性质的看法之一: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关于自然美性质的看法之二: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关于自然美性质的看法之三: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狭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广义: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 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3
3、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 自然美?
观点一: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座希腊女神的雕像比得上 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一半美。”
——(英)罗斯金
“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 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
精品课件
14
2
关于自然美性质的看法之四: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
审美意象
“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 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向。”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
精品课件
3
“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来说,是自 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 还没有成为‘美’。”
——朱光潜《谈美》
的沉重,紧紧地砥着我的鼻尖,精品我课的件 额头和我的胸膛。”
美学原理——自然美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第二种是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如大海、天 空。
17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这类自然的美虽然并不像之前的那一种,直 接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但它们仍直接或间 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
其根源有一下集中情况:
18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一、 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能够经常欣 赏和感受的。
3
美学史上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是自然事物本身固有 的属性。如山水花鸟的美在于山水花鸟本身的自 然属性,如颜色、形状、质感等。
观看视频: :// tudou /programs/view/FdRHTMcSYsE/
4
关于自然美的三种观点
20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 物的形式。
在未经改造的自然中,如果它的样子符合生 活中的形式美,就能成为美的对象。
用镜子、圆盘比作月亮,因为它们有很多的 相似点,都是圆的且晶莹明澈,这就是形式 美的一种。
21
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三、 自然美的某些特性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
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狩猎民族以动物为美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黑龙江鄂伦春族的狍皮服饰和狍皮帽子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农业社会以植物为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植物图案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魏晋时代以山水为美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王羲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对景物的描写中对景物的描写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归根结蒂它是一归根结蒂它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自然美)【圣才出品】
第5章自然美1.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否已经存在?答:(1)自然美的根源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这是自然美社会性的表现。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是不存在的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它们的物质属性虽然早已存在,但这时自然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于人才有意义。
①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来看,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归根结蒂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②自然不能自觉为美。
在人类出现以前朝霞的绚丽,月光的清澄,虽然作为物质的属性仍然存在,但这些属性对于自然本身来说是没有美的意义的。
这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没有人类存在便没有把自然作为观照对象的主体存在。
另一方面一切自然现象本身“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它们没有任何预期的自觉的目的。
所以不能用今天人类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去推论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美就早已存在。
2.未经人类实践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答:未经改造的自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人的生活发生联系才成为美的对象的。
这里面有几种情况:(1)自然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
它们是人类生活,劳动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正是由于人和自然建立了这种广阔的联系,人才不仅对那些改造过的自然,而且也对一些未经改造的自然(如天空大海等)产生兴趣。
(2)未经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还有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就是形式美的问题。
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由于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直接感受到的是美的事物的形式,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人们仅仅看见美的事物的“样子”(形式)而不去考虑它的内容,便能引起美感。
(3)自然美的某些特征(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和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还可以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同一自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特征,其中有的特征是美的,有的特征却是丑的。
人们在衡量自然物美不美的时候,往往是以人的形象作为依据。
美学原理04自然美
性。
3
表现形式
人造美是由人工材料和艺术技术创造出来的, 而自然美则是大自然的杰作。
不同的美学标准
人造美更注重艺术家和社会共识的审美观点, 而自然美更注重个人的天赋、洞察力和感悟 能力等因素。
自然美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
1 摄影和绘画
2 建筑和设计
3 时装和珠宝
自然美是摄影家和画家创造 视觉艺术的主要灵感来源。
结论
自然美必须被赞美
自然美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并感受它的存在而达到的经验。在艺术和设计中,它是通 向大自然之美的必经之路。
自然美是万物皆有的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感所在。而自然美作为我们日常观察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 灵感和思想潜能的创造因素之一。
自然美的特征
自然之美
山川、海洋、森林、河流等景观具 有自然美的特征。
季节之美
四季的变化以及它们带来的颜色和 形态的变化是自然美的另一个显著 表现。
生命之美
自然美还可以在昆虫、动物和植物 等生命形式中表现出来。
自然美与人造美的区别
1
生命和法,而
自然美则是反映着自然的精神和宇宙的真实
许多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利 用自然美的形式和元素来设 计建筑和产品。
自然美也可以通过时尚和珠 宝等行业,将其美妙表现在 更贴近人类身体的领域。
自然美的价值和意义
灵感
自然美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
平衡
自然美可以使我们更有意识地生 活并寻求平衡的生活方式。
重要性
自然美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精 神健康和智力发展都是至关重要 的。
自然美:一个独特而完美 的概念
美学原理是各种艺术形式和设计的基石。在此简要提出我们对自然美的理解 和其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美 美学原理
自然美美学原理自然美是美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旨在研究自然界中的美感和美的原则。
它关注的是大自然中的美丽事物和景观,同时也涉及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受。
自然美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原则,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述。
首先,自然美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密切相关。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地形和地貌等构成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有机整体。
自然界中的各个元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自然美强调自然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统一,追求整体结构的和谐感。
例如,山水景观中的山、水、树木等各个元素彼此结合,互相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和谐的场景。
其次,自然美体现了自然界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自然规律和原理,这些规律和原理在各种形态、运动和现象中得到了体现。
自然美追求的是在自然界的有序性和规律性基础上创造出的美感。
例如,植物的生长规律、动物的行为规律以及自然界中的节律和周期等都是自然美的表现。
在自然美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有序性和规律性,这种感受也成为了人们欣赏自然美的重要因素。
第三,自然美强调的是自然界的原始与纯净。
在自然界中,很多事物都是自然生成的,没有经过人工的干预和改变。
自然美追求的是真实、纯粹和自然的美感,而不是经过人工雕琢和装饰的美。
例如,自然中的湖泊、海洋、森林等都是那么的纯净和原生态,给人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放松。
这种自然的纯净和原始感,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被吸引和感染。
此外,自然美也强调与自然界的互动和共生。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人们通过与自然界的接触和交流,感受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与宏伟,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这种互动和共生关系反映了自然美的特点。
例如,人们在旅行时,在自然中的行走、观察和感受,既能欣赏到自然界中的美,又能够影响到自然界中的景观。
最后,自然美强调的是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自然界中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各种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不断变化和演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
《美学》专题一: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本质、根源 自然美的本质、
(一)美学界对自然美代表观点 1.客观派:认为自然美就在于自然事物本身 它是自然事物的形式和属性,如线条、色 彩、形体等的符合比例、对称等。毕达哥 拉斯学派 2.主观派: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人的心灵 和主观意识。代表:黑格尔“美是理念的 感性显现”。
3.主客观统一派:认为自然事物的美是人的 主观作用和客观事物本身的某些属性相结 合的结果。代表:车尔尼雪夫斯基。
水(古今观)
远古时代,泛滥的洪水曾经危及人类的生 命和生活,导致“江河横流,人或为鱼鳖”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那时的水无 美可言。 如今,经过人类的社会实践,改变了人与 水的关系,使原先对人有害之水,变成了 为人所利用的“为我之水”。在此基础上 就产生了如同钱塘江大潮被人们欣赏这样 的人水关系。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自然界的事物被当作 人或人的生活中的美的事物与人的幸福与 欢乐是相连的。
4.肯定派:20世纪英美学界指出,肯定自 然事物的美,反对对自然事进行评价。他 们认为: (1)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有肯定的价值 (2)自然事物所具有的全面的、肯定的审美 价值是不可比较和不可分级的。
5.实践派:依据马克思实践的观点和自然的人 化思想产生。认为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实践。 “自然的人化”:“化”,就是主体利用、改造 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过程。 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无所谓美丑,只有人类出 现以后,人具有了审美意识,在改造自然界的过 程中,通过人的劳动实践而被“人化”,这就是 自然的人化的过程。美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
大自然的永恒博大,真实本色,为人们提供了 一个游目骋怀的广阔视野,是人们可以高瞻远瞩 去观察、思考生命的价值,进入孔子“登东山而 小鲁,登泰山而笑天下”的人生佳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美的领域·自然美
学习目的:理解自然美
学习重点:自然美的特点
学习难点:自然美的根源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直观展示
一、自然美的定义
P116-1
二、自然美的来源
1、客观事物本身
2、主观心灵
3、主、客观的统一
4、生活的暗示
5、社会实践
三、自然审美的演变过程
动物纹饰与狩猎民族P117
植物装饰与农业社会
山水审美的兴起
宏观、宇观、微观审美世界的开拓
四、自然美的基本表现(欣喜自然美的途径)
(一)、从单个自然物看其审美特征
1、审美角度
物种分类:动物、植物、矿物、人物
物理元素:色彩、线条、造型、声响、
质感
活动状态:静态、动态、变化
观察角度:远看、近看、平看、仰看、
俯看
心理刺激:刚、柔、稳、峻
2、实例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