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网络环境下校际语文备课思考

网络环境下校际语文备课的思考备课作为教师和教研组的常规工作,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的语文备课,存在着诸多不足,我校从2006年开始,将电子白板、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平台、博客、同步课堂等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特别在和支教的农村中学、同城互动教学的兄弟学校之间的校际备课活动,使我校的语文备课模式发生极大的改变。
一、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精细化但是网络环境下,备课的精细化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集中多所学校的人力资源,引入以外促内的机制,集思广益,发挥多所学校、同一语文教研组的成员智慧,在网络交互条件下,不管年龄,不管职称,校际语文备课保证了公平的话语权,大家就同一单元、同一备课主题,畅所欲言,真正做到既认识了本单元的知识个性,教学重、难点,又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
与过去的的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网络下的校际备课,极大地节省了个人的时间,减轻了教学的负担,真正达成“做少是为了教多”的备课目的。
二、网络环境下,语文备课走向动态化。
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显得规模小,布局分散,教学硬件跟不上,缺乏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学科教研组的力量相当薄弱。
而同城的兄弟学校之间,教研组的力量、人员结构、专业特长、教学理念等不完全相同,因而网络环境下校际备课,必须动态化备课,已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
在校际备课动态化的过程中,一个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再只有一个师傅,而是同时拥有几个导师、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师傅,他可以从大家的发言中,捕捉到更多的教学教研信息,随时根据大家的指导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备课,不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拥有了更多的个案研究对象,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使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充满动态感,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
笔者在教2011届七年级时,同备课组的唐老师只有两年工作经历,她要上公开课《斑羚飞渡》,在校际备课时,我们本备课组的教师认为可以从时间顺序入手,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并从为何飞渡、怎样飞渡、飞渡启示等环节分析课文。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集体备课是指教师集体进行教案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和教学反思等活动的过程。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改进。
关于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些人则认为其效果有限。
本文旨在通过对集体备课效果的研究,探讨其对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的影响。
一、集体备课的定义和特点集体备课是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案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讨和教学反思等。
其特点是强调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
二、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现状目前,对于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改进和教师发展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集体备课能够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减少教学盲点,提高教学质量。
也有研究指出,集体备课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导致负面影响。
三、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观和关键的方面。
研究表明,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集体备课还能够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也有研究发现,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最终的教学设计并不理想。
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集体备课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能够与同事和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还能够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
也有研究发现,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教师主体性丧失和个性化教学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如何利用集体备课促进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针对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改进。
基于网络环境下电子备课的研究

优秀的电子备课是教学 中的重要财富,传统 的纸和 笔形成的备课资料很难长期保存和相互交流 。利用计算
机把 电子备 课分类 存入 硬盘 并进 行必 要 的备份 ,可 以使 备课 资料 长 期保存 。利 用 网络 ,依托 资源 管理平 台,可 以上 传 到互 联 网上 ,与他人 共享 ,同时 自己也 可 以利用
测中,她所带班级的成绩在全年级中是最好的,而且在 学期末学校组织的 “ 我最喜爱的教师 ”评选活动中,她 榜上有名。案例二:学校开展 “ 门听课”活动,有一 推
次笔 者去 听一 名高 中年轻 教师 的物 理课 ,课 堂上 该教 师 自始 至终 非常 紧张 , 口误 很 多,漏 洞 百 出,课后 得知 该 教师用 的是 同事 的电子教 案 。案例 三 :2 1年 ,笔者 听 00 了一 节高 中化 学课 《 制取 氧气 》 。该 教师课 前花 了很 多 时 问 ,把 制取 氧气 的整个 过程 制 成 了一个 完美 的课件 , 图文 并茂 ,课 堂上进 行 了详 细的讲 解 ,这节 课表 面上 很 成功 ,但 细想 想 ,却只 是纸 上谈 兵 ,作为 实验课 应 该让
学生亲 自动手做实验,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目 的,课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绝对不能代替真实的
实验 。 基 于 以上 案例 ,笔 者对基 于 网络环 境下 的 电子备课 进行 了初 步研 究 。
一
、
电子备课的优势
1 于保存 和交流 . 利
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 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
电子 备课 时 ,直接 拷 贝别人 的 , 自己不 下工 夫思考 ,没 有 自己的思想 和方 法 ,课 堂教学 水平 可想 而知 。有 的教 师 看 到别人 的课 件好 ,拿 来就用 ,有 时与 自己的授课 内
以网络为载体 拓宽教研新天地

以网络为载体拓宽教研新天地摘要: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应用网络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的生命线,是教师成长的基石,是落实课改的重要保障。
网络教研突破了空间限制、时间限制,缩小了校际、地区的差距,拉近了教师和专家的距离,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已成为当今校本教研的新课题。
近年来我校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网络集体备课、建立教学资源库、创建教研博客、教研QQ群等探索,促进了教师专业不断成长,开辟了数学教研新天地。
关键词:网络教研数学教研途径成果中国教育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是历史积淀与当代发展的结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不能盲从于国外的潮流,它解决的是本土的问题,但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未来与世界的未来紧密结合,中国的教育改革不能不放眼世界,在本土问题的探索与世界改革的趋势发展中寻求方向。
数学是揭示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应用价值和对学生思维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数学在其它学科中具有的基础性和工具性作用也不可等闲视之。
因此对以网络为载体,拓宽教研模式的深入研究有其理论与实践价值。
首先我们对网络、网络背景以及网络教研的概念作以界定:网络:这里指的是计算机网络,即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各自又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网络背景:指计算机网络中所包含有各种媒体要素有机整合成的各类信息资源,媒体要素包括:文字、声音、图象、动画、色彩、表格等。
网络教研:从学习方式与教学研究实践方式的视角来看,网络教研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集体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讨论,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还可以促使教师们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改进,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集体备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同研究并设计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共同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
由于集体备课可以减轻单个教师的备课负担,教师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集体备课可以提供不同的教学观点和建议,教师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协同性。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同面对教学中的挑战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增强了教师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同能力,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集体备课还可以促进学校内部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增强教师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尽管集体备课在教育领域有诸多益处,但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集体备课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保障,教师们很难坚持下去。
集体备课存在“群体思维”和“僵化思维”的风险,可能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和固化化,影响教学质量。
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者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鼓励教师们进行集体备课,并引导教师们正确地进行集体备课,防止其弊端的产生。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集体备课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的定义与特点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们在教学准备过程中,通过集体讨论、研究、交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活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优点,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参与者多样性:集体备课通常由多位教师参与,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专业、教学经验。
这种多样性能够为教学提供不同的视角与思路,有利于教学的全面性与多样性。
2. 信息共享性: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教学资源,有助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3. 创新性:集体备课能够激发教师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二、集体备课的效果评价指标要评价集体备课的有效性,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教师参与和学生表现两方面考虑,可以建立以下指标:1. 教师参与度:包括参与集体备课的频率、深度、积极性等。
2. 教学质量提升: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对学生影响等。
3. 教学方法创新: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尝试并使用的新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
4. 学生学习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效果等。
三、实证研究为了验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
我们选择了一所中学的两个教学班进行研究,其中一个班级进行了常规备课,另一个班级进行了集体备课。
我们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教师参与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1. 教学效果: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进行集体备课的班级在考试成绩上有了显著提高。
这表明集体备课对教学效果有积极的影响。
2. 教师参与度:我们对两个班级的教师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进行集体备课的教师们更加积极、主动,他们认为通过集体备课,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集体备课

O 引 言
随着 信息 技术 的高 速发展 , 网络教学 办公 平 台 、
网络 社 区与 网络交 互工 具 的成 熟 ,网络 在改 变着 教 师 的工作 与教 学方 式等 ,利用 网络开展 集体 教研 活
成员 进行 阅读并 进 行研讨 ,研 讨结 束后 主备 人进 一
步修 改 ,形成 定稿 交 给备课 组成 员进行 第 三次备 课 ( 个 人备课 ) ; ( 3 ) 网络集 体备 课 。备课 组利用 网络平
断地更 新 、 积 累 与完善 , 可 以形成 自己的个 人教 学 资 源库 。( 3 ) 实 现 民主研讨 。 相 比传 统 “ 会议 式 ” 集体备 课。 网络集 体备课 避免 了语 音 霸权 , 实现 了集 体备课 的开放 式 与 民主化 , 调动 了教 师 的积极性 , 扩 展 了教 师 的视野 与交 流范 围 。( 4 ) 便捷 高效 …。网络 集体 备 课让 教师 从重 复简单 的劳动 中解放 出来 ,能 够 随时 进行 选择 、 交 流与辩 论 , 进 行 思考 、 研讨 与分 析 , 并且 能够 在 网络上 自主选择 各种 资源 。 另外, 促 进交 流 与 反 思 网络备 课增 加教 师 间的交 流机 会 , 实现 资源共 享, 优势 互补 。与 传统 集体 备课 相 比 , 网络 集体 备课
台和交互 工具 发 布教学 案 , 并进行 网上研讨 修改 , 最
终 形成 定稿 。 在实 际工 作 中 , 以上 3种 集体 备课 方式 是 互相 渗透 交融 、 兼而 有之 的。
1 . 2 目前集体 备 课存在 的问题
当前集 体备 课存 在 4个方 面 的问题 : ( 1 ) 教师认
网课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网课集体备课工作总结
在当前疫情下,网课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
校组织了网课集体备课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次网课集体备课工作吧。
首先,网课集体备课工作让老师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在备课的过程中,
老师们互相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提高了备课效率,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让大家更加有信心地迎接网课教学挑战。
其次,网课集体备课工作也让老师们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
在备课
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为网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最后,网课集体备课工作也让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不仅仅是考虑如何教好课,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
通过备课工作,老师们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向。
总的来说,网课集体备课工作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这次备课,老师
们不仅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希望在未来的网课教学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备课工作的精神,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 备 课 间 的联 合依 靠 网络来 完 成 .而 学 校对 于教 师 课 点 播 、 件 推 荐 、 课 研 究 、 课 备 教学 计 划 总结 、 查 与 反 馈等 检 集体 备课 的管 理也 是 通 过 网络 化 实现 的 实 行 网 络化 集 体 栏 目和 专题 .为 广 大教 师 和 学生 提 供一 个 更 广泛 的 展 示平 备课 的 基本 出 发点 是 全员 参 与 . 部教 学 内容 的研 究 . 不 全 只 过其 中 的教 学 内容 的 备课 是 大 家共 同协 作完 成 的 .而 且 我 台 三 、 训 同步 。 变教 师 观念 。 培 转 提高 教师 的操 作水 平 们所 研究 的集体 备 课 , 一定 的意 义上 来 说 . 不 是传 统 的 从 并 集 体 备课 是 在 网络 环 境 下实 施 的 .因 此教 师 使用 现 代 简单 的课 前 备 课 内容 ,而 是 指 以备 课 为 核心 的过 程化 管 理 教育 技术 的 能力 是 开展 集 体 备课 的重要 保 证 学 校 加 大理
织层 , 负责集体备课 的组织 实施 : 教研组 长 、 三是 现代教育技 术 课 的 意义 . 让全 体教 师都 参加 到 集体备 课 中来 以便
教研 组和 电教组 的实际操作层 , 接负责学校 集体备 课的各项 直
工作 和任务 ( ) 二 制度保 障。
( ) 化技 能培 训 , 供技 术保 障。 二 强 提
、
加强 领导 。 障制 度 。 员 到位 保 人
( 各学 科骨 干 教师 组成 )组 织领 导分 三个 层 次 : 是 以校 长 、 容 针 对性 强 . , 一 使教 师 很快 地 接 受 了新 的教 育 理 念 . 树立 了进
网络环境下的理综集体备课

信息 .以便 更好地 完善和提高知识体 系与知 识储 备 . 从 容地应 对更加灵活多变 的考 核试 题, 来充 分 、 全面地 提高学 生的综合 素质 , 这 是传统教研时代无法想象的。 不仅如此 . 网络 环境 下的集体备课 还可以达到一种跨 区域的 共享 、 跨 学科的 、 互补的功效 , 这样不 同学校 、
学 羁 2 堡 0 1 4 年 曼 第 4 期 Βιβλιοθήκη ◆ 教 育 与 管 理 ◆
网络环境 下的理综集体备课
李英 淑 ( 河北 省邢 台市第 六 中学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 .各式 各样 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 比较 完备 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区域间 的交流与合 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因此 . 在我们理综的
不同教师都可以进行互动交流 .而且 网络的
时速性 能够更快捷 地接收新 的信息 在这 样 的空间下 。 可以不管 年龄 。 不论权威 . 保证 了 大家公 平的话 语权 .使得每一位教师都 能畅 所欲言 而不像传 统的模式 中因为方方 面面 的原 因 . 遮遮掩 掩 . 欲说还休 。
0 5 4 0 0 0 )
习、 反思 、 研究 、 合作 、 创造” 的网络备课过程 , 多次实践 . 便会习惯成 自然 . 自觉地将 日常教 学工作和教学研究 、教师 的专业成长 真正 融
为一体 .形成 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的职业 生
流环境 , 展现 了一 种多元 开放 , 多 向互 动 , 多 方支撑的 网上教研新格局 大家的思想在这 里碰撞 . 经验在这 里分享 . 能力 在这里提 升 。 教师能充分领略开放 、 民主 、 互 动、 协作 、 支持 所带 来 的成长 喜悦 从 而 最大 限度 地 获得 “ 教” 与“ 研” 的共赢 在 网络 中交流的对象不 受身份的限制和人数 的限制 .交流对象可 以 是教师群 体 . 还可 以是专 家 、 学 生甚至家 长 。
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

备课 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 . 达成几点共识 1 . 在教研组集体备课 中要做到有专题 、 有
中心发言人 、 有记录. 避免备课流于形式
校 、所 有 的教 师 都 面 临 着 一 个 共 同的 问 题—— 如何 把握新课程 的理念 ? 如何 面对全 新 的 课程 体 系 、 内容 、 教 学 方法 , 落 实课 程 改 革 的各种 指标 ?我 们过 去 多年使 用并 熟
进入课后评 析 。 教师 在 O O群上发 布个 人反
同行专家沟通交流 、 互通有无 . 最 大限度地发 挥每位教师 的作用 .达到资源 的最优化组合
和利用
2 . 节省 时间和精力 基 于网络的集体备 课不用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去准备相 同的教学 资料 .很大程度地使教师从繁重 的备课任务 中解放 出来 .他们可 以利用更多 的时 间学 习
专业知识 . 从事教研教改的研究 . 有利 于提高
教师 的个人素质 3 . 形成优 势互补 每位教 师在讲授 同一 课 内容时都有 自己的特色和教学体会 .通过 集体备课 . 相互交流 . 可以整合几位教师 的优
势和特色 . 从而达到优 势互补 的目的 ( 责编 田彩 霞)
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 的研究 》这 一课
复习考试 。 由于学生 的个体差异 . 在“ 个案” 中 要体现能力训练 、 作业要求 的分层 . 以适 应不
同层次 的学生 4 . 通过 后记强化教学 反思 . 不断总结 . 期
重. 教 师普 遍感 到每 天 的时间 不够用 . 在校
除了 日常 的上课还有批 改作业 . 学生辅 导等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 网络环境 下的 集体备课突破了空间和时 间的限制:集 体备 课的 内容也 由单一 的集体备教学 内容 .发展 到以备学生 、 备教法 、 备教学评价 为核 i f , 的多 角度 、 全方位的综合性备课 . 教师之 间的合作
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网络坏境下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虽然现在是一个网络社会,有的人可能仍觉得网络离我们还远,实际上它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对教育部门而言,网络正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得教育坏境、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一系列改变也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
催生新的备课理念和备课方式。
下面就网络坏境下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浅谈几点个人想法。
(一)电脑网络就象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
网络资源不但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变厌学为乐学,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博取众长,补己之短。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的方案,更好的沟通整合教学的材料。
备课过程中教师能把自己的优点展示出来,把自己的缺点弥补过来,博取众长,通过师资的融合更好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活跃性。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能更好为教学工作服务。
(三)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化繁为简,并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性。
助。
二、提高教师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背景下,网络硬件设施对于许多学校这已不成问题,比硬件设施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
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应用意识是当务之急,树立合作观念、共建观念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开展至关重要。
推进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首先要愿意去做,敢于尝试,只有去做了,才能不断改进,深入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开展得好坏,关键是应用意识的差距,是状态的差距。
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在了解网上集体备课,自觉地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积极投入到新形式的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之中,为学校、学科、个人的发展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学工作计划制定集体备课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
通过制度的约束,解决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保障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我们还应该把参加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列入到对教师进行的教学考核、评估等事项中,激励教师主动参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影响网络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问题剖析

1 .缺少有力 的组织
网络 集 体 备 课 ,不 仅 需 要 完 善 的 网络 设 施 ,而 且 需 要 权 威 的 组 织 机 构 ,就 信 息 的 真 实 性 、安 全 性 和 质 量 问题 等 进行 指 导 、监 督 、检 查 、 把 关 。 网络 集 体备 课 的成 功 与否 ,很 大 程 度 上 取 决 于 组 织 者 的准 备 工 作 和 主持 活 动 过 程 中对 反 馈 信 息 的 敏 感 性 ,主 持 者 必 须 制 定 明确 的研 讨 主 题 ,设 计 合 理 的 活 动 程 序 ,做 好必 要 的物 质 准 备 ,并 善 于 在 活 动 过 程 中发 现 典 型 的 、有 价 值 的 问题 ,捕 捉 各 种 重 要 信 息 ,积极 引 导 研 讨 ,使 讨 论 紧 紧 围 绕 主 题 展 开 ,逐 步 深 化 ,还 要 及 时 归 纳 , 落 实 预 定 的教 研 目标 ,以 免 集 体 备 课 活 动 看 着 热 闹 而 效 果 欠 佳 。 只有 在 有 效 的 组 织 下 ,才 能 真 正 为 参 与 者 提 供 便 捷 、实 用 的 教 育 资 源 ,提 供 提 高 业 务 素 质 的机 会 ,才能 真 正 发 挥 网 络集 体 备 课 的研 究 优 势 。 教 育 主 管 部 门和 学 校 应 是 网络 集 体 备 课 主 要 的组 织 机 构 。 而 现 实 情 况 是 ,教 育 主 管 部 门 和学 校 由于 思 维 惯 性 和 体 制 等 方 面 的 原 因 ,在 网络 集 体备 课 的 发 展 过 程 中未 能 充 分 发挥 起 组 织 作 用 ,学 校 只 是在 网络 集 体 备 课这 种 新 型 集 体 备 课 形 式 上 为 广 大 教 师 提 供 了 网 络 设施 。 没 有 传 统 教 研 组 织 的 亲 自组 织 和参 与 ,网 络 集 体 备课 的研 究 就 欠 缺 深 度 ,所 发 挥 的 作 用 也 就相 对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创“备、研、训”三维一体平台课题研究报告凤凰箭道坪小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环节,教师的有效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
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简单整合。
备课组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成后交给组长装订成册。
问题二,依赖网络。
备课组教师利用网络分头查找、下载,装订成册,没有思考是否切合实际需要。
问题三,组长包办。
在集体备课中,由组长说了算,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问题四,忽视个性。
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原封不动,不经任何个性化设计地搬进课堂,形成模式,忽视学生实际学情。
以上问题可以概括为:有集体备课之名,而无集体备课之实;重集体备课的结果(教案),轻集体备课的过程(教研);强调共性的一致,忽视个性的差异;注重文本的研读,淡化课程资源开发。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高效的、实用的一个平台,它集“备、研、训”为一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研”和“训”来提高“备”的质量,又通过“备”的形式来达到“研”和“训”的目的。
这样既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最终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
二、课题的界定“备、研、训三维一体平台”是一种以集体备课的形式,集备课、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为一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合性平台。
三、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华中师大一附中规范了集体备课记录表,包括时间、备课内容、研究主题、中心发言主要内容、讨论记载、结论等;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集体备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范程序,如“四定”、“四备”、“五明确”、“六统一”等。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教师网上集体备课”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通过完善“教师网上集体备课”推动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新思路。
依托赣教云平台提升集体备课实效的探索

依托赣教云平台提升集体备课实效的探索作者:胡宏新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1年第03期集体备课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促使年轻教师借助集体的力量提高备课的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集体备课要使教师在争论、交流中不断明确认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另外一种形式,可是有的教师对这样的备课方式给予了异样的定义,我们学校依托赣教云平台,进行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源猿远”模式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集体备课进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集体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员援除了主备课教师外,其他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能监控。
主备课教师要把自己的备课上传到江西上犹阳金香名师工作室或赣教云的个人空间,其他教师再根据主备课教师的备课提出建议,主备课教师再根据其他老师的建议进行二次修改,修改后再次发给网络平台。
最后再进行线下集体教研。
线下集体教研后形成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最后分享至各位教师手中进行资源共享。
这样的形式,如果每位教师都能认真对待,对主备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进行认真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无疑是非常好的。
主备课教师因为要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分享给大家,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会认真进行查找资料,认真进行备课。
但其他的教师,存在着偷懒的现象。
一开始,有些教师根本不理睬线上教研,也不进网络平台进行研讨。
即使进到网络平台进行研讨的教师也有些随便,如从网上复制一段话粘贴到网络平台。
这样一来,只有主备课教师进行系统的深度思考,其他教师主要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补充,很难进行深度思考。
其他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不能有效监控。
圆援“二次备课”的不落实,限制了一部分教师的个性发挥。
即使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线下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针对自己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但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落实。
很多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直接用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进行教学,没有根据自己班上的实际学情进行教学,没有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二次备课”流于形式。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

集体备课有效性的研究一、集体备课的定义与特点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团队成员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为特定的教学活动做准备的活动。
它的具体过程包括教师们先独立准备备课,然后在一起讨论和交流,最终确定最佳的备课方案。
集体备课的特点是多人参与,共同讨论,充分利用团队智慧,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1.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学习到其他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了解其他老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从而有助于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多人协作备课也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2. 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在备课的过程中,多位教师可以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启发和补充。
通过合作备课,可以更好地利用团队的智慧,找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3. 促进教师合作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相互协作,进行讨论和交流,达成共识,从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合作备课,还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更加密切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三、集体备课的影响因素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个人素质、教师团队的协作程度、学校的组织支持等。
1. 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的个人素质对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才能够在集体备课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也会对集体备课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 教师团队的协作程度教师团队的协作程度也是影响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教师团队之间存在着分歧和矛盾,或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那么集体备课的效果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建立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是集体备课有效性的保障。
基于新思考网络平台的集体备课的模式

∙课题组成员参加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科教学网络教研第二期活动,根据研修方案,教师可自选网络研修的课题开展研究活动。
∙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学资源匮乏。
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C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
由于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
在接受调查的老师中,72%的除了教其他课程外,还兼教2个班的英语,最多的教6个班,教师不专业,有些英语教师是临时性的兼任英语课。
教师工作负担重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改革难以深入开展。
由于班额少,有的农村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无法开展同学科的教研活动。
∙集体备课定义:集体备课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教学共性与个性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生态教育理念的文案。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教研活动。
本课题的集体备课指在新思考网络平台上,在学科骨干教师的主持下开展跨区域跨学校的备课活动。
∙新思考平台上的集体备课,指教师利用网络实现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
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
∙研究基于新思考网络平台的集体备课的模式集体备课的组织方式集体备课的程序:1.备课组教师分单元个人备课,发布在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
第一阶段实施总结
我校《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自2009年开始启动到现在,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
回顾一年来的研究,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对某些问题的困惑,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有成效的开展,现对第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提供保障
为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地实施,课题组研究决定,本课题先以课改年级为试点,然后全面铺开。
学校领导在我校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5000余元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硬件设施,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提高课题实验教师的思想认识,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
为此,课题组首先组织实验教师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使他们从内心接受和认同课题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共享资源,形成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形式确立后,我校课改年级的语、数老师全员参与,在网上备课、打印教案。
组内成员齐心协力,发挥集体智慧,优化教育资源,把网络环境和集体备课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建立了有效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四、课堂实践,检验成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检验集体备课是否有效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把主阵地放在课堂教学上。
一年来,我们先后组织了骨干教师示范课、一堂好课、优质课竞赛等课堂教学活动。
要求教师参与备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加强教学交流,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五、正视问题,迎难而上
通过一年来的研究活动,我们发现要使课题深入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网络硬件设备的亟待加强,由于学校资金十分紧张,现学校只有两台电脑,面临着人多设备少的困难。
二是教师的网络应用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网上备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教师由于操作欠熟练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是教师投入在集体备课上的精力不够,理论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