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选型-冷量与铜管管径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知识】铜管管径如何选择,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

【中央空调知识】铜管管径如何选择,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

【中央空调知识】铜管管径如何选择,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如果把家用中央空调当做一个人来看的话,压缩机就是家用中央空调的心脏,而铜管就是家用中央空调的血管。

在选择铜管管径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比较多的技术要点,那么铜管管径如何选择呢?下面小适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看用途家用中央空调的铜管分为两组,一组是汽管,另外一组是液管。

两组管里面的冷媒状态不同,汽管里面的冷媒为气液共存状态,需要选择的铜管管径较大,而液管里面的冷媒基本都是液态,所以需要选择的铜管管径较小。

在进行铜管管径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楚铜管到底是作为汽管使用还是液管使用,以免错选或者漏选。

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看室内机的制冷量铜管管径的选择首先是要根据管路后面所拖带的室内机总冷量确定,而每个厂家都有不同的配管要求标准,但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标准配管:铜管管径选择技术要点——看是否超过最大单量管长最大单量管长是指从多联机的室外机开始计算,一直到最远端的室内机的管路长度。

如果管路长度没有超过厂家的规范要求,则可以直接按照对应厂家的配管要就进行铜管管径选择。

否则,就必须要按照选择出来的铜管主管管径放大一号来配管,以免导致较远端的室内机制冷效果差,或者没效果。

以上就是不分铜管管径选择的技术要点,各位设计人员在考虑管径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留意,防止管径的错选。

中央空调价格咨询,可以拨打我们的全国服务热线:400-8000-820。

懂你更懂家,适嘉网为您一网打尽。

适嘉网承诺:普通家装项目,自受理免费设计订单起一天内,您就可以得到我们为您量身定做的免费设计方案和报价!相关品牌:三菱电机中央空调格力中央空调日立中央空调三星中央空调大金中央空调约克中央空调美的中央空调三菱重工中央空调LG中央空调特灵中央空调版权声明:适嘉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选型与优化一、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冷却水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设备温度,防止过热,从而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然而,冷却水管直径的选择常常被忽视,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甚至引发一系列问题。

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冷却水管直径的选型与优化,以期提高冷却水系统的性能。

二、冷却水管直径的重要性冷却水管直径的选择对冷却水系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1. 流量能力:水管直径的大小决定了冷却水的流量能力。

直径过小会导致流量不足,无法满足设备的冷却需求;而直径过大则会增加系统阻力,降低泵的效率。

2. 压力损失:冷却水在管道中流动时会产生压力损失。

水管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压力损失的大小。

合理选择直径可以降低压力损失,从而减少能耗。

3. 热交换效率:冷却水管直径的选择影响热交换效率。

过小的直径可能导致热交换不充分,而过大的直径则可能增加热阻,降低热交换效率。

4. 系统成本:水管直径的大小还会影响冷却水系统的成本。

直径过大会增加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而直径过小则可能导致频繁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三、冷却水管直径的选型方法在选择冷却水管直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流量需求:根据设备的冷却需求确定所需的流量。

可以参考设备的制造商提供的建议或根据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2. 系统阻力:考虑冷却水系统中的阻力,包括管道阻力、阀门阻力等。

这些阻力会影响水泵的选型和能耗。

3. 热交换效率:根据设备的热负荷和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差来确定所需的热交换效率。

4. 材料成本:考虑不同材料的水管成本,如钢管、塑料管等。

同时,还要考虑安装和维护成本。

四、冷却水管直径的优化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水系统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 分段设计:根据设备的不同冷却需求,可以将冷却水管道设计为多个段落,每个段落采用不同的直径。

这样可以更好地匹配设备的冷却需求,提高热交换效率。

2. 采用变径管:在冷却水系统中使用变径管可以根据流量需求调整管道直径,从而优化流量分配和压力损失。

铜管管径计算

铜管管径计算

铜管管径计算
铜管管径是指铜管的直径大小。

铜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工业等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因此被广泛使用。

铜管的管径大小对于不同的应用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铜管的管径越大,其流量和承压能力就越大,适用于输送大量流体或承受较高压力的场合。

而管径较小的铜管则适用于输送小流量流体或承受较低压力的场合。

铜管的管径可以通过直径或外径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有毫米(mm)和英寸(inch)。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铜管管径。

选择合适的管径可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在选择铜管管径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流体的流量要求,不同流量的流体需要不同大小的管径来保证流体的正常运输。

其次是系统的压力要求,较高的压力需要较大的管径来承受。

还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和材料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铜管的管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管件和配件,以确保管道的连接和安装质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管道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管道的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以延长铜管的使用寿命。

铜管管径是铜管应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合理选择合适的管径可以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在选择铜管管径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铜管,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铜管规格_精品文档

铜管规格_精品文档

铜管规格1. 引言铜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电导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制冷、暖通、化工等领域。

铜管的规格包括管径、壁厚和长度等参数,不同规格的铜管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铜管规格及其应用领域。

2. 铜管规格分类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铜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规格:2.1 粗细管粗细管是指铜管的外径较大、壁厚较薄的一种管材。

常见的粗细管规格有:•外径:10mm,壁厚:1.2mm•外径:12mm,壁厚:1.5mm•外径:15mm,壁厚:1.8mm粗细管常用于建筑领域的暖通系统,如空调管道、供暖管道等。

由于壁厚较薄,粗细管具有导热快、成本低的优点。

2.2 常规管常规管是指铜管的外径和壁厚处于中等范围的一种管材。

常见的常规管规格有:•外径:22mm,壁厚:1.5mm•外径:28mm,壁厚:1.8mm•外径:35mm,壁厚:2.0mm常规管适用于制冷领域的冷凝器、蒸发器等设备,以及化工领域的管道系统。

它具有导热性能良好、强度高的特点。

2.3 加厚管加厚管是指铜管的壁厚较大,用于承受高压和高温的场合。

常见的加厚管规格有:•外径:42mm,壁厚:2.5mm•外径:54mm,壁厚:3.0mm•外径:76mm,壁厚:4.0mm加厚管主要用于化工领域的输送管道、石油化工设备等。

由于壁厚较大,加厚管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温度。

3. 铜管的标准与检验铜管的生产和质量标准通常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1527-2017《无缝铜管》和GB/T 1527-2006《焊接铜管》。

这些标准对于铜管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允许偏差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铜管在出厂前需要经过风箱试验、硬度试验、扭曲试验等多项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铜管的安装与维护在进行铜管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铜管的焊接过程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

•铜管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与尖锐物体碰撞,严禁进行弯曲和拉伸操作,以防止管道损坏。

【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管径铜管?(二)

【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管径铜管?(二)

【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管径铜管?(二)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一下5mm小管径铜管换热器在R290环保型制冷剂替代趋势下的应用优势和它的性能分析。

系列文章第一篇:【技术】为什么推荐R290制冷系统使用5mm管径铜管?(一)1、 5mm管径铜管换热器特性1a.内螺纹的齿顶角增加且齿高降低增加管内侧换热面积。

齿尖刺破液膜,使制冷剂液膜变薄减少热阻。

b.增强制冷剂侧的揣流程度,增强气液两相混合,强化了管内传热,提高换热器效率, 使制冷效果明显增强。

c.总壁厚减小,底壁薄换热系数提高有利于强化传热,换热器单位面积上的换热量提高。

2小管径与大管径不同,存在“毛细效应”,管内湿周增加,目前研究冷凝换热主要集中于湿壁面换热区。

5mm管的过冷度对换热系数影响程度大于质量流速增大带来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5mm管径铜管换热器热交换效率比现有换热器提高20%。

2、5mm管径铜管室外换热器的应用对某换热器,室外机5mm管换热器与9.52mm管换热器进行比较,各自性能参数见表2。

冷媒充注量由1100g减少至700g,整机充注量下降36%。

对于两种换热器分别在标准额定制冷工况室内28/20℃室外36/25℃;和高温额定制冷工况室内28/2℃室外45/28℃性能对比发现,5mm管径换热器标准制冷量提高28W,功率升高了24W,能效比略低0.03W/W,湿风量提高15m^3/h;高温制冷量提高103W,功率下降26W,能效比提高0.15W/W,湿风量提高32m^3/h。

在高温条件下冷凝能力进一步增强,5mm管径换热器能力和能效提高明显。

3、 5mm管径铜管室内换热器的应用对某换热器,室内机5mm管换热器与原7mm管换热器进行比较,各自性能参数见表3。

对于两种换热器分别测试比较,5mm管换热器制冷制热能力有所下降,功率有所增加。

管径小,单位长度换热面积减小,但相同流速下管径越小,换热系数越大。

小管径更容易形成环状流,产生较大剪切力使液膜减薄。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引言在工业生产和能源领域,冷却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冷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对于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都有着重要影响。

冷却水管直径作为冷却系统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对于保证冷却效果和降低能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冷却水管直径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优化策略等内容。

冷却水管直径的定义冷却水管直径指的是冷却系统中用于输送冷却介质(通常是水)的管道直径。

它是指管道内部空间的横截面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影响因素1. 流体特性流体特性是影响冷却水管直径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流体特性包括流量、温度、压力等参数。

不同流体具有不同的热传导特性和流动阻力,这将对冷却水管直径产生影响。

2. 冷却负荷根据待冷设备的热量传递需求来确定冷却负荷。

冷却负荷越大,需要更大直径的冷却水管来满足热量传递的要求。

3. 流速限制流速是指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

过高或过低的流速都会对冷却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过高的流速会增加能耗和噪音,过低的流速则可能导致冷却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流速范围,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冷却水管直径。

4. 经济性考虑在选择冷却水管直径时,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因素。

较大直径的水管成本更高,而较小直径的水管则可能导致能耗增加。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并找到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冷却水管直径通常需要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常见情况下的初步估算。

根据经验公式法,可以根据冷却负荷、流速和流体特性等参数来估算冷却水管直径。

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精度有限。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通过建立几何模型和设定边界条件,可以对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并得到相应的结果。

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软件支持,但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摘要:1.冷却水管直径概述2.冷却水管直径的选用原则3.冷却水管直径对冷却效果的影响4.冷却水管直径与成本的关系5.结论正文:一、冷却水管直径概述冷却水管直径是指用于冷却系统的水管的直径大小。

冷却水管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冷却水输送到需要冷却的设备或部件,将热量带走,保证设备或部件正常运行。

二、冷却水管直径的选用原则冷却水管直径的选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流速:流速是影响冷却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流速越大,冷却效果越好。

但是,流速过大会增加水的阻力,提高能耗。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流速。

2.冷却水量:冷却水量也是影响冷却效果的因素,一般来说,冷却水量越大,冷却效果越好。

但是,增加冷却水量会增加水泵的功率,提高能耗。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冷却水量。

3.管道阻力:管道阻力是水流通过管道时遇到的阻力,阻力过大会增加能耗。

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管道直径,以降低管道阻力。

三、冷却水管直径对冷却效果的影响冷却水管直径对冷却效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管道直径过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过大,增加管道阻力,提高能耗,同时也可能影响冷却效果。

如果管道直径过大,虽然可以降低管道阻力,但是会增加成本,而且可能也不利于提高冷却效果。

四、冷却水管直径与成本的关系冷却水管直径的增大,会提高管道的成本。

因为管道直径的增大,会导致管道的材料用量增加,同时也会增加管道的制作和安装难度,提高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管道直径,以平衡成本和效果。

铜管常用尺寸

铜管常用尺寸

铜管常用尺寸
铜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工业、建筑和家居装饰等领域。

铜管的常用尺寸因不同的应用而有所差异,下面将从直径、壁厚和长度三个方面介绍铜管常见的尺寸。

一、直径
铜管的直径是指管体内径的大小,常用的直径有6mm、8mm、10mm、12mm、15mm、18mm、22mm等。

不同直径的铜管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比如较小直径的铜管适用于家庭自来水管道,而较大直径的铜管则适用于工业输送液体或气体。

二、壁厚
铜管的壁厚是指管体壁的厚度,常用的壁厚有0.5mm、0.8mm、1mm、1.2mm、1.5mm、2mm等。

壁厚的选择取决于铜管的使用环境和压力要求。

一般来说,壁厚较大的铜管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适用于工业管道等高压环境,而壁厚较小的铜管则适用于家庭自来水管道等低压环境。

三、长度
铜管的长度是指管体的长短,常用的长度有2m、3m、4m、5m等。

长度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使用需求和安装情况。

一般来说,较长的铜管适用于跨越较长距离的管道系统,而较短的铜管则适用于局部的连接和修补。

除了上述常用的尺寸外,铜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

不同应用领域对铜管的尺寸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铜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铜管的常用尺寸包括直径、壁厚和长度三个方面,通过合理选择不同尺寸的铜管,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使用铜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铜管的质量和安装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效果。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

空调铜管规格尺寸空调铜管管径要求1编制目的:a.??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b.??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 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 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 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 GB/T1804??制冷铜配管标准3适用的范围???? 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 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 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 第3种:(4.7MPa)用5壁厚的计算公式????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t:必须的壁厚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OD:标准外径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σa = 33 (N/㎜2)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 + 0.8P)] +α (㎜)=(3.45×19.05)/(2×33+0.8×3.45)+0=0.9558mm取整,t=1.0mm。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

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最新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格力变频多联机铜管管径对照表人们都知道中央空调多联机系统,要严格根据其内外机及其每个分支的冷量来匹配冷媒管管径及分歧管的大小,但很多人在施工中却不在意思,根据经验来选配,以至于导致空调在运行中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故障,维修起来更是大费周折,得不偿失。

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一下格力中央空调官方的配管径标准。

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独立模块)空调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一250W/A Φ19.05Φ9.52GMV一300W/A Φ22.2Φ9.52GMV一350W/A Φ25.4Φ12.7GMV一400W/A Φ25.4Φ12.7GMV一450W/A Φ28.6Φ12.7GMV一504W/A Φ28.6Φ15.9GMV一560W/A Φ28.6Φ15.9GMV一615W/A Φ28.6Φ15.9GMV一785W/A Φ31.8Φ19.05GMV一900W/A Φ31.8Φ19.05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基础模块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Φ19.05Φ9.52GMV-252WM/B Φ19.05Φ9.52GMV-280WM/B Φ22.2Φ9.52GMV-335WM/B Φ25.4Φ12.7GMV-400WM/B(B1) Φ25.4 Φ12.7GMV-450WM/B(B1) Φ28.6 Φ12.7GMV-504WM/B Φ28.6Φ15.9GMV-560WM/B Φ28.6Φ15.9GMV-615WM/B Φ28.6Φ15.9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管径对照表(组合模块)室外模块总额定容量(多模块) 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GMV-680WM/B Φ28.6Φ15.9GMV-730WM/B Φ31.8Φ19.05GMV-785WM/B Φ31.8Φ19.05GMV-850WM/B Φ31.8Φ19.05GMV-900WM/B Φ31.8Φ19.05GMV-960WM/B Φ31.8Φ19.05GMV-10lOWM/B Φ38.1Φ19.05GMV-1065WM/B Φ38.1Φ19.05GMV-1130WM/B Φ38.1Φ19.05GMV-1180WM/B Φ38.1Φ19.05GMV-1235WM/B Φ38.1Φ19.05GMV-1300WM/B Φ38.1Φ19.05GMV-1350WM/B Φ38.1Φ19.05GMV-1410WM/B Φ41.3Φ19.05GMV-1460WM/B Φ41.3Φ19.05GMV-1515WM/B Φ41.3Φ19.05GMV-1580WM/B Φ41.3Φ19.05GMV-1630WM/B Φ41.3Φ19.05GMV-1685WM/B Φ41.3Φ19.05GMV-1750WM/B Φ41.3Φ19.05GMV-1800WM/B Φ41.3Φ19.05GMV-1854WM/B Φ41.3Φ19.05GMV-1908WM/B Φ44.5Φ22.2GMV-1962WM/B Φ44.5Φ22.2GMV-2016WM/B Φ44.5Φ22.2GMV-2072WM/B Φ44.5Φ22.2GMV-2128WM/B Φ44.5Φ22.2GMV-2184WM/B Φ44.5Φ22.2GMV-2240WM/B Φ44.5Φ22.2GMV-2295WM/B Φ44.5Φ22.2GMV-2350WM/B Φ44.5Φ22.2GMV-2405WM/B Φ44.5Φ22.2GMV-2460WM/B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独立模块)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一250W/A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一300W/A 无需加大管径Φ12.7GMV一350W/A Φ28.6Φ15.9GMV一400W/A Φ31.8Φ15.9GMV一450W/A Φ31.8Φ15.9GMV一504W/A Φ31.8Φ19.05GMV一560W/A Φ31.8Φ19.05GMV一615W/A Φ31.8Φ19.05GMV一785W/A Φ38.1Φ22.2GMV一900W/A Φ38.1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252WM/B 无需加大管径无需加大管径GMV-280WM/B 无需加大管径Φ12.7GMV-335WM/B Φ28.6Φ15.9GMV-400WM/B(B1) Φ28.7Φ15.9GMV-450WM/B(B1) Φ31.8 Φ15.9GMV-504WM/B Φ31.9 Φ19.05GMV-560WM/B Φ31.10 Φ19.05GMV-615WM/B Φ31.11 Φ19.05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外机至室内第一分歧管间的最大距离≥90m时的管径对照表(组合模块)室外机型号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680WM/B Φ31.12 Φ19.05GMV-730WM/B Φ38.1Φ22.2GMV-785WM/B Φ38.1Φ22.2GMV-850WM/B Φ38.1Φ22.2GMV-900WM/B Φ38.1Φ22.2GMV-960WM/B Φ38.1Φ22.2GMV-1010WM/B Φ41.3Φ22.2GMV-1065WM/B Φ41.3Φ22.2GMV-1130WM/B Φ41.3Φ22.2GMV-1180WM/B Φ41.3Φ22.2GMV-1235WM/B Φ41.3Φ22.2GMV-1300WM/B Φ41.3Φ22.2GMV-1350WM/B Φ41.3Φ22.2GMV-1410WM/B Φ44.5Φ22.3GMV-1460WM/B Φ44.4Φ22.4GMV-1515WM/B Φ44.3Φ22.5GMV-1580WM/B Φ44.2Φ22.6GMV-1630WM/B Φ44.0Φ22.7GMV-1685WM/B Φ44.2Φ22.8GMV-1750WM/B Φ44.3Φ22.9GMV-1800WM/B Φ44.4Φ22.10GMV-1854WM/B Φ44.5Φ22.11GMV-1908WM/B Φ51.4Φ25.4GMV-1962WM/B Φ51.4Φ25.4GMV-2016WM/B Φ51.4Φ25.4GMV-2072WM/B Φ51.4Φ25.4GMV-2128WM/B Φ51.4Φ25.4GMV-2184WM/B Φ51.4Φ25.4GMV-2240WM/B Φ51.4Φ25.4GMV-2295WM/B Φ51.4Φ25.4GMV-2350WM/B Φ51.4Φ25.4GMV-2405WM/B Φ51.4Φ25.4GMV-2460WM/B Φ51.4Φ25.4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模块与室外机分歧管之间的管径对照表基础模块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GMV-224WM/B Φ19.05Φ9.52GMV-252WM/B Φ19.05Φ9.52GMV-280WM/B Φ22.2Φ9.52GMV-335WM/B Φ25.4Φ12.7GMV-400WM/B(B1) Φ25.4 Φ12.7GMV-450WM/B(B1) Φ28.6 Φ12.7GMV-504WM/B Φ28.6Φ15.9GMV-560WM/B Φ28.6Φ15.9GMV-615WM/B Φ28.6Φ15.9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模块分歧管间连接管径对照表上游模块额定总容量Q(KW) 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22.4≥QΦ9.05Φ9.5228.0≥Q>22.4Φ22.2Φ9.5240.0≥Q>28.0Φ25.4Φ12.745.0≥Q>40.0Φ28.6Φ12.768.0≥Q>45.0Φ28.6Φ15.996.0≥Q>68.OΦ31.8Φ19.05Φ135.0≥Q>96.0Φ38.1Φ19.05Φ186.0≥Q>135.0Φ41.3Φ19.05Q>186.0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内分歧管间的配管尺寸表下游室内机合计额定总容量x(kw) 气管配管管径(mm)液管配管管径(mm)X≤5.6Φ12.7Φ6.355.6<x≤14.2< td=""> Φ15.9Φ9.5214.2<x≤22.4< td=""> Φ19.05Φ9.5222.4<x≤28.o< td=""> Φ22.2Φ9.5228.O<x≤40.o< td=""> Φ25.4Φ12.740.0<x≤45.o< td=""> Φ28.6Φ12.745.O<x≤68.0< td=""> Φ28.6Φ15.968.0<x≤96.0< td=""> Φ31.8Φ19.0596.O<x≤135.0< td=""> Φ38.1Φ19.05135.0<x < td=""> Φ44.5Φ22.2格力中央空调配管管径标准--室内分歧管至室内机间的配管尺寸室内机额定容量气管配管管径(mm) 液管配管管径(mm) C≤2.8Φ9.52Φ6.352.8<c≤5.0< td=""> Φ12.7Φ6.355.0<c≤14.o< td=""> Φ15.9Φ9.5214.0<c≤16.0< td=""> Φ19.05Φ9.5216.O<c≤28.0< td=""> Φ22.2Φ9.52。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

冷却水管直径引言冷却水管直径是指用于工业设备、汽车发动机、空调系统等冷却装置中的水管的直径。

正确选择合适的冷却水管直径对于保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冷却水管直径的定义、选择原则、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定义冷却水管直径是指水管内部的直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它是衡量水管内部空间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着流体在水管中的流动速度和压力损失。

选择原则流量要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流量大小,然后根据流量来选择合适的冷却水管直径。

通常情况下,流量越大,所需的水管直径就越大。

压力损失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冷却系统中液体流动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

如果压力损失过大,则会影响到系统正常运行。

因此,在选择冷却水管直径时,需要考虑到压力损失限制。

经济性考虑在选择冷却水管直径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因素。

较大直径的水管成本更高,而较小直径的水管则更为经济。

因此,在满足流量和压力损失要求的前提下,应选择尽可能小的直径。

计算方法流量计算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所需的流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流量= π * (水管直径/ 2)² * 水速其中,π取3.14159,水管直径单位为米(m),水速单位为米每秒(m/s)。

压力损失计算压力损失是指液体在水管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压力降低。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P = λ * (L / D) * (ρ * V² / 2)其中,ΔP表示压力损失(帕斯卡),λ表示摩阻系数,L表示水管长度(米),D表示水管直径(米),ρ表示液体密度(千克/立方米),V表示液体速度(米/秒)。

冷却水管直径选择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通过流量计算和压力损失计算得到所需的水管直径。

可以通过试算法进行初步选择,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影响因素流体性质不同流体具有不同的流动特性,其粘度、密度等参数会影响流体在水管中的流动速度和压力损失。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doc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doc

空调铜管管径要求1编制目的:a. 介绍各种不同设计压力下冷媒系统配管壁厚选择计算方法和选择方法;b. 防止开发人员在进行管组设计选型时出现错误,造成批量问题。

2参考资料:引用文献: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JIS H 3300 铜以及铜合金无接缝管专家资料配管壁厚设计基准B-010GB/T1804 制冷铜配管标准3适用的范围这个设计选择标准,是针对一般的冷媒配管用铜管的种类、尺寸以及允许偏差而做的规定。

另外,也适用于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

(注) JIS B 8607 冷媒用喇叭口(flare)铜管以及焊接管(brazing)弯头,“工厂组装品内部的冷媒配管也是依照这个”来规定的。

4配管的类别配管的类别、根据最高使用压力(设计压力)来区分第1种、第2种以及第3种。

第1种:相当于R22(包括R407C, R404A, R507A)的设计压力(3.45MPa)第2种:相当于R410A的设计压力(4.15MPa)第3种:(4.7MPa)用5壁厚的计算公式以日本冷冻保安规则关系为基准来求得的铜管(TP2M)必须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 [(P×OD)/(2σa + 0.8P)] +α (㎜)t:必须的壁厚 (㎜)P:最高使用的压力(设计压力) (MPa)OD:标准外径 (㎜)σa:在125℃的基本许可应力 (N/㎜2)*σa = 33 (N/㎜2)α:腐蚀厚度 (㎜) *但是,对铜管的话为0(㎜)。

设计选择示例(TP2M):以下以O型(TP2M)铜管设计为例①R22制冷系统排气管组壁厚选择,假设排气管组外径φ19.05,其壁厚选择方法如下:R22制冷系统排气侧最高压力取3.45MPa,计算如下:壁厚t= [(P×OD)/(2σa + 0.8P)] +α (㎜)=(3.45×19.05)/(2×33+0.8×3.45)+0=0.9558mm取整,t=1.0mm。

铜管管径壁厚

铜管管径壁厚

铜管管径壁厚:
一、铜管直径
铜管直径是指铜管内径或者外径的跨度。

一般情况下,铜管的直径越大,其承受压力和流量也会增大。

铜管直径的单位为毫米(mm)或英寸(inch),常见直径包括:6mm、8mm、10mm、12mm、15mm、22mm、28mm、35mm、42mm、54mm等。

二、铜管壁厚
壁厚是指铜管内径和外径之间的距离或铜管的壁宽。

铜管壁厚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常见的壁厚值包括0.5mm、0.6mm、0.8mm、
1.0mm、1.2mm、1.5mm、
2.0mm等。

三、铜管长度
铜管长度是指铜管的实际长度,一般以米(m)为单位。

常见长度如下:2m、3m、4m、5m、6m、9m、12m等。

四、铜管长度公差
长度公差指的是铜管的实际长度与公称长度之间的差距。

长度公差的单位为毫米(mm),常见的长度公差为±5mm、±10mm、±20mm 等。

冰柜盘铜管的算法

冰柜盘铜管的算法

毛细管的进口应接在蒸发器(盘管)的上方。

冰柜盘管后制冷剂冲注量掌握不好会出现箱外回气管结霜现象,可放些制冷剂是回器管结露即可。

盘管上部结霜下部不结霜属正常现象。

在试机期间因箱内无有放置需冷冻的食品,箱内湿空气含量较低所以只有上部结霜,而下部用手摸有光滑感是正常表现,可以用毛巾湿水触及下部管,如果湿毛巾能沾到管子上就证明制冷剂正好够用,如果不沾或手感无光滑感,那只有查其他了。

毛细管长度及压缩机排气量等。

以上经验供参考,望指正盘管的间距一般在5CM(厘米),从上往下四周一层层自然的排列下去。

选用8---10MM (毫米)的铜管。

注意:不正确的铜管排法在管路里会引起积油,久而久之造成制冷系统循环不畅,等后疑症。

毛细管的选用内径有:0.4mm、0.5mm、0.6mm、0.7mm、0.8mm、1mm。

冰箱选用在0.4---0.6mm之间。

冰柜选用在0.6---0.8mm之间。

冷藏柜选用在0.8---1mm之间。

毛细管的长度:冰柜在2.8----4.0m(米)。

制冷系统里,高、低压端的比值是:1.5Mpa/0.08Mpa,(兆帕)。

毛细管长度不是绝对的。

是根据制冷系统稳定后,高、低压端的比值来决定。

这是很重要的测试点,也是我们判断毛细管的长度及制冷系统循环好与差的关键根据我二十几年的生产和维修经验,谈一下我的做法,供参考:铜管用8MM的,长度根据实际容积决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小容量的冰箱、冰柜,管子的间隔距离为4----6CM。

超过300立升以上的,间隔距离为8----10CM。

为了使制冷均匀,可预先计算好长度,将管子对折后双管同时盘,这样入口、出口在同一位置很好处理。

至于冷藏室买一个成品吹涨式的就可以了。

再说说毛细管:毛细管的截流量是和压缩机的排气量有直接关系的,它也决定了冷凝器的工作压力。

因此一定选择好。

我的经验公式是:压缩机功率(W)/10*20=毛细管长度(CM)上机后根据实际情况细调。

例 125w/10*20=毛细管长度250(CM)我改过好多台,但没有具体的去量用多长的管子,我都是用的8个的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