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
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 第二章知识点汇总及习题册(含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 、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知识点3.测量结果的记录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其中数字部分由准确值加上一位估计值组成。
测量结果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知识点4.实验误差(1)误差与错误:首先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指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或实验时违反操作造成的,错误是能够避免的。
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除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的最大区别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消除。
(2)误差产生的原因3种: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的人为因素。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学问点归总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探讨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探讨问题的便利而定。
如探讨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状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视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探讨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探讨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纳:时间一样路程长那么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发动快慢采纳:路程一样时间短那么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发动同万米运发动比较快慢,采纳: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纳这种方法描绘运动快慢。
4、分类〔依据运动路途〕:〔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干脆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需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K12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长度的测量考点一:物体长度的测量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
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4)物理课本的宽为1。
85 。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7、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蜗牛在爬行B.猎豹在奔跑C.汽车在奔驰D.小明在静坐2、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第1 s时间内,他跑了4 m,第2 s时间内跑了8 m,冲刺时的速度是12 m/s,他用10 s跑完全程。
这位运动员的前2s的平均速度应该是()A.8 m/sB.6 m/sC.10 m/sD.12 m/s3、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
如图为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较大的物体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B.裁判员判断图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C.藏羚羊奔跑速度可达72km/h,比苏炳添比赛时的速度慢D.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速度保持不变4、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A.mmB.cmC.mD.km5、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①甲上升;②乙下降,但比甲快;③乙下降,但比甲慢;④丙下降,但比甲快;⑤丙上升,但比甲慢;⑥甲在匀速下降。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6、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7、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树木B.房屋C.电线杆D.车厢内的座椅8、进入2022年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袭击全国,大家出门需要戴好口罩。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飞沫传播,飞沫的直径约3微米,3微米相当于()A.3×10−3m B.3×10−4m C.3×10−5m D.3×10−6m9、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B.乙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C.丙图描述接力赛传递接力棒的情景,前面那个同学相对于接力棒是运动的D.丁图中,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10、一位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兔子奔跑的速度是8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兔子、汽车B.汽车、运动员、兔子C.兔子、汽车、运动员D.汽车、兔子、运动员多选题11、根据你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C.误差和错误都可以消除D.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1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的运动速度是2.5m/sB.物体在2~4s 内的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13、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A.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0 cmC.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D.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D=LN1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 .两物体在0~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B .两物体在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v <甲乙C .两物体在15 s 相遇,且0~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两物体在20 s 相遇,且0~20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 .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球做变速运动D .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3.关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论述错误的是( )A .以自动扶梯的地板为参照物,图中的人是静止的B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静止的C .起伏的连山向船尾跑去,所选参照物是船D.运动员始终处在转播屏幕上是以跑道为参照物4.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内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2~4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C.2~4s内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D.4~6s内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5.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6.蹦极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D.跳台7.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李老师喜欢绕东区广场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进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6km/h 65cm B.1.5km/h 1.2cmC.6km/h 20cm D.1.5km/h 0.6cm8.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全程中,小华一直比小明跑得快D.全程中,小华和小明的平均速度相等1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11.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6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6m,小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B.小华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10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2米,甲到丙的距离小于乙到丙的距离,下列关于丙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B.丙的速度可能小于乙的速度C.丙与甲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D.丙与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13.如图,为某道路由南向北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道路示意图,已知机动车车道宽D=3m,甲、乙两部轿车分别在慢车道和快车道上向北匀速行驶,v甲=36 km/h,v乙=54 km/h.两部轿车的尺寸均为:长度L1=45 m,宽度d=1.8m,甲、乙两车沿南北方向上的距离为s2=3 m时,在甲车前方慢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界处的C点(与甲车相距s1,且s1=10.5m,突然有一人骑自行车横穿马路(假设匀速),自行车车长L2=1.8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自行车速度为0.35m/s时,将与甲车相撞B.当自行车速度为7m/s时,可以安全通过整个道路C.当自行车速度为6.5m/s时,将与乙车相撞D.若自行车速度为0.2m/s,自行车尾部到达双黄线用时30s1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15.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通用版初中物理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不可能的是A.正东方向B.正北方向C.东偏南方向D.东偏北方向2、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并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天和舱D.月亮3、如图,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A物体的运动速度小于B物体的速度B.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于B物体的速度C.A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距离是3m D.B物体运动3s通过的距离是4m4、下列测量矿泉水瓶盖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B.C.D.5、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6、我们的生活已经步人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5s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以下是某同学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不合理的是()A.身高约1.60mB.步行速度约1m/sC.眨一次眼的时间约10sD.体温约36.3℃8、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9、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以下速度由大到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10、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多选题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1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所假定的不动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选取方便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通常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因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二、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常用后一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机械运动可以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用公式v=s/t计算。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
速度的单位有m/s和km/h,其中1m/s等于3.6km/h。
速度可以用速度计进行测量。
Ⅱ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其公式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如果要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则需要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可以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例如,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其上半段、下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和v,则有v2>v>v1.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速度约为5m/s,客运火车速度约为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约为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的速度为3×108m/s。
D、测硬币、球、圆柱直径和圆锥高的常用辅助方法包括使用直尺三角板、贴折法、滚动法和直尺测量法等。
对于无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物体,可以使用组合测量法。
6、使用刻度尺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则:选择适当的刻度尺,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将尺沿着所测直线放置,避免使用磨损的零刻线,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3.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4.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刘速度最大B.小韩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5.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A .乙的速度越来越大B .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C .在第1.5s 时两车相距1.5mD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一段路程长为s ,一辆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汽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3v v C .12122v v v v + D .121232v v v v + 8.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 ,中途的速度是8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9.7m/sB .10.0m/sC .10.3m/sD .10.7m/s 9.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A .甲和丁B .甲和乙C .乙和丙D .丙和丁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2倍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 B.4:3 C.1:1 D.1:312.图为滨河大道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知识清单考点一:长度、时间的测量1.长度用__________测量,时间用________________测量。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刻度尺前应仔细观察它的零刻度线、_____和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
(4)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__的下一位。
(5)测量结果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3.误差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
4.减小误差的方法:(1)提高测量工具的__________;(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_;(3)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5.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_______________。
6.在描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
7.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往往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性。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8.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
9.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
速度的定义公式:v=_____。
10.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11.常用_____________表示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考点四:测量平均速度12.原理:_________,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1. 刻度尺停表(秒表)2. (1)量程分度值(3)垂直(4)分度值(5)数字单位3. 测量值真实值4.(1)精确程度(2)平均值5. 机械运动6. 参照物7. 相对8. 快慢9. 路程s t10. 匀速直线运动11. 平均速度12. v=s/t刻度尺停表复习练习题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2.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
初二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一章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3. 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1h=60min;1d=24h=86400s2.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3. 认识机械停表:三、误差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请正确地读出下图中(1)长方体的长为cm 78.2;(2)木块B 的长度是cm 8.1。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机械运动(一)解题方法和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下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
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 14mmB. 145mmC. 500mmD. 50.0mm【答案】 D【解析】【解答】A、若一号电池的长度为14mmm,14mm=1.4cm,太小了,与实际不符,A不符合题意;B、若一号电池的长度为145mmm,145mm=14.5cm,太大了,与实际不符,B不符合题意;C、若一号电池的长度为500mm,500mm=50cm,太大了,与实际不符,C不符合题意;D、若一号电池的长度为50.0mm,50.0mm=5.00cm,与实际相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给予电池的长度分析判断。
2.2015年8月,来自挪威的艾斯朋和比约恩两人,在张家界天门山成功挑战“翼装飞毯”高空极限运动.艾斯朋身穿翼形装在天门山空中飞行(如图甲),比约恩从3000米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图乙),最后降落在艾斯朋的背上后,两人共同急速向前飞行(图丙),完成了世界第一例空中合体的壮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艾斯朋能够在空中滑行,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B. 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两人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D. 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解答】解:A、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采用韧性和张力极强的尼龙织物编制而成,特别是在运动服双腿、双臂和躯干间缝制大片结实的、收缩自如的、类似蝙蝠飞翼的翅膀.当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将双臂、双腿间的飞翼张开,形成一个气流受力面,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同时能调整航向.不是因为翼装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较大.故A错误;B、比约恩从飞机上跳下后,受力不平衡,故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两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比约恩降落到艾斯朋背上的成功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应该调整到速度相同时,故C正确;D、两人共同飞行时,以天门山为参照物,两人与天门山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根据翼装飞行的原理分析解答;(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处于非平衡状态;(3)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根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所以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相同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 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 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 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答案】B【解析】【解答】解:A、在15s时,甲乙离出发点都是100m,故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看出甲乙两同学甲始终在运动,乙在10~15s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乙同学静止不动,故B错误;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乙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C正确;D、由图象看出乙在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所以,v乙= = =10m/s,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两同学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4)根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10s内的速度根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5.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错误;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6.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 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 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答案】C【解析】【解答】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7.如图,我国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10战斗机加油.加油过程中,若战斗机的高度和速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动能都不变C. 加油机和战斗机的重力势能都不变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答案】D【解析】【解答】解:A、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所以A错误;B、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所以动能改变,速度不变,所以B错误;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战斗机的质量不断变化,高度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改变,所以C 错误;D、加油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不变,加油机的质量减小,战斗机的质量增加,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战斗机的机械能增加,所以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物体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势能只考虑重力势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据ρ=m/v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据Q=cm△t可知,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C. 根据v=s/t可知,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 据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答案】C【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至于物体的材料有关,所以A不符合题意。
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太阳升上天空B.树木长高C.闪电D.汽油燃烧【分析】判断是否是机械运动,首先判断是否是物理变化,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A、太阳升上天空,太阳相对于地面来讲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B、树木长高是一种生物生长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闪电是一种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油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飞行B.地球公转C.一杯开水变凉了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分析】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进行判断.【解答】A、飞机飞行时,飞机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则飞机飞行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在变化,则地球公转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一杯开水变凉了,是温度的变化,不涉及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D.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我们选定参照物后,就必须把它看成是运动的【分析】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照物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A、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静的可以作参照物,动的也可以作参照物,只是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故A错误;B、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可能是运动的,也有可能是静止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B正确;C、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平时不提参照物,是默认以大地或固定在大地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了,其实参照物不一定就是地球上的物体;故C错误;D、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只是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但我们选定参照物后,就必须把它看成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4、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轮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河水C.河岸D.岸边的树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以船为参照物,他与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他是静止的.若以河岸、河水、岸上的树为参照物,他与它们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应该是运动的.故选A.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分析】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明确此时研究对象人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行人与汽车都在向东行驶,并且车速大于人的速度.以汽车为参照物,汽车就静止不动,相对于汽车,行人的位置逐渐偏西.即行人相对于汽车向西运动.综上分析,故选A.6、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亮,常常使人感觉到月亮在云中穿行,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则云是________的.【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常感觉到月亮在云中穿行,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月亮是运动的;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因为云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则云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地面;云;运动.7、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和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乘客就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面;汽车.8、我国发射的同步卫星,它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解答】同步卫星运转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同,所以相对地球位置没有改变,始终在地球的上方,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位置发生改变,相对太阳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地球,运动的.9、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分析】火车冒出的烟柱,对于路边的观察者来讲,它的方向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火车的行进方向,二是风向.如果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这两种影响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解答】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时,路边的观察者在没有风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看到烟也自西向东,现在却看到烟竖直向上,说明有风,而且火车的速度与风的速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因此,与风(空气)比较,烟的位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火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即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是静止的,故选C.10、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_________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以岗亭为参照物,警察与岗亭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警察是静止的;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警察与汽车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警察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12、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以电梯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本题答案为:运动,静止.13、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上楼时他们都站在自动扶梯上,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同时,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前方某张广告画,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在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和妈妈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小明是静止的;以广告画为参照物,小明和广告画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明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前方某张广告画.故答案为:静止;广告画.简单1. 小明乘坐游艇在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以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分析】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解答】小明乘坐游艇在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游艇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本题答案为:运动;游艇.2. 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苏仙岭游览.车快开到苏仙岭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乙同学则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1)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是相对于苏仙岭来说的;(2)乙同学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故答案为:苏仙岭;自己.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是运动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被研究的物体是老树,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枯藤以老树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小桥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小桥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4. 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运动的,卡车向______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可能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首先由图片判断出轿车和卡车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参照物的不同,来判断树和卡车的运动方向.【解答】由甲、乙两图可知:轿车的速度要大于卡车的速度;若以轿车为参照物,那么树、卡车都向右运动;若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那么树向左运动;故答案为:右、右、左.5. 乘客站在观光电梯上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答】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楼房是向下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正确.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与电梯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的,楼房是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 错.故选B.7. 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探测器携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奔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如图所示,着陆后探测器释放月球车的过程中()A.着陆器相对于探测器是静止的B.着陆器和探测器相对月球是静止的C.着陆器和探测器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D.着陆器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探测器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月球车“玉兔”号奔月.在释放月球车的过程中,着陆器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相对于月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因此,选项AB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8.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下列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加油机中的飞行员C.地面上的房屋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分析】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解答】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C、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C正确.D、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9.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C、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10.下在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可能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解答】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的描述是相对的;说法正确;B、说地球是运动的,则参照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一定不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说法错误;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说明甲乙相对静止;以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说明甲丙是相对运动的;因此丙以乙为参照物时一定也是运动的,说法错误;D、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参照物,说法错误.故选A.11.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和_______•【分析】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解答】“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太阳,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船,太阳.难题1. 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明是______的.【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晓月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晓月相对于晓华位置不变,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月是静止的.故答案为:静止.2.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D.云向西运动【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解答】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选A.3. 在某海面上,有三艘快艇沿同一直线同向行驶,A艇上的水兵以A艇为参照物,看到B艇在前进,C艇往后退;则B艇上的水兵以B艇为参照物,会看到A艇()A.前进B.后退C.静止D.无法判断【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从题目中可以知道ABC是同向行驶,所以:以A为参照物,看到B前进,说明B的速度比A快;看到C在后退,所以C的速度比A慢,由此可以判断出三者的速度大小为:v B>v A>v C;当以B为参照物时,由于A和C的速度都比B慢,所以会看到A和C都是后退的.故选B.4. 课间做广播操时,站在队伍前面二位领操的同学动作优美、整齐划一.他们之间及他们与操场边上飞起的小鸟的相对运动状态分别是()A.运动、静止B.静止、运动C.运动、运动D.静止、静止【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其中的一位领操的同学,相对另一位领操的同学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他们相对飞起的小鸟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小鸟为参照物,领操同学是运动的.故选B.5. 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A)、(B)两幅漫画(图中有黑、白两个蜗牛),根据学过的有关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知识,提出两个相关的问题并回答.(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个一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则物体是运动的;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分析图示情景,然后根据图示情景答题.【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白蜗牛相对于水杯位置不变,白蜗牛是静止的;黑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发了了变化,黑蜗牛是运动的;或黑蜗牛的速度大于白蜗牛的速度;故答案为:(1)哪个蜗牛是运动的;黑蜗牛是运动的;(2)哪个蜗牛的速度大;黑蜗牛的速度大.6. 如图,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提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期末复习提高训练一、单选题1.某同学用刻度尺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4 次测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2.45cmB. 12.34cmC. 12.35cmD. 12.36cm【答案】C【解析】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12.7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4cm12.35cm12.36cm=12.35cm。
故选:C。
32.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1.5mB.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62mC.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dm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答案】A【解析】解:A、成年人的步幅在75cm左右,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0cm=1.5m.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的头发的直径在100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过程或结果正确的是A. 35.6m=35.6m×109nm=3.56×1010nmB. 35.6m=35.6nm×109m=3.56×1010nmC. 35.6m=35.6×109nm=3.56×1010nmD. 35.6m=35.6nm×109=3.56×1010nm【答案】C【解析】将35.6m换算成nm,正确的方法是:35.6m=3.56×1m=35.6×109nm=3.56×1010n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 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坐标纸移动的速度是 2.5cm/s,如图所示是仪器记录下来的小博同学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cm. 由此可知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1s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s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球做变速运动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3.“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
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B.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m/minC.兔子最后冲刺阶段的速度为0.5m/sD.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5m/min4.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路面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乙车比甲车速度快B.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60mD.甲、乙两辆汽车3s后相距10m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速度达到了相等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6.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7.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相遇时甲行驶了4km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前甲的速度是相遇后甲的速度的1.5倍 D.整个过程乙的平均速度是甲平均速度的2倍8.如下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9.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为:2.56cm、2.58cm、2.54cm、2.55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记录结果正确的是:()A.2.5575cm B.2.558cm C.2.56cm D.2.5cm10.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诗句中描述画线物体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岸D.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行舫答案:CA.“黄河入海流”中,以海为参照物,黄河水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岸青山相对出”中,以岸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D.“唯看远树来”中,以行舫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中国有轨列车运营里程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55m/s,高铁的速度可以达到300km/h,轻轨可以每小时行驶132km,以下速度由大到小是()A.轻轨、动车、高铁B.高铁、轻轨、动车C.动车、高铁、轻轨D.高铁、动车、轻轨答案:D动车的速度可以达到为v动=55m/s×3.6km/h=198km/h高铁的速度v高=300km/h,轻轨的速度为v轻=132km/h,则速度由大到小的是v 高>v轻>v动所以,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高铁、动车、轻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小苏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根据信息可推测此过程小苏()A.步长约为2mB.每分钟步行15kmC.平均速度为4km/hD.步行3km用时15min 答案:CA.由图可知,步行3km步数为4718步,则步长l=3000m4718步≈0.6m/步故A不符合题意;BCD.由图可知步行3km用是45min,则步行的速度v=st=3km4560h=4km/h≈0.067km/min故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笔记重点大全(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A.25mmB.25cmC.25dmD.25m答案:B一根筷子的长度大约为25cm,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和筷子的长度差不多,所以长度约为25cm。
故选B。
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A.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是永远存在的,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A错误;BC.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是在测量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测量再认真,也会因为测量仪器的精确度问题造成误差,故BC错误;D.误差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或者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3、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两车的速度关系:v A<v BB.在30s~40s内,两车的速度关系:v A<v BC.在t2~t3时间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D.在t2~t3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答案:AA.由图可知,A车在0~3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0~30s的速度相同,即A 车在0~30s的速度为v A=st=600m30s=20m/s由图可知,B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B=s Bt B=840m70s=12m/s即v A˃v B,故A错误,符合题意;B.在30s~40s内,A车处于静止状态,故速度为0,B车以1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v A˂v B,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D.由图可知,在t2~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即以地面为参照物均向西运动,此时A车的速度与40s~70s内的速度相同,即此时A车的速度为v A′=s A′t A′=600m30s=20m/s即v A'˃v B,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常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为四辆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小车,它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甲、丙、丁D.乙、丙、丁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3.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4.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4 B.4:3 C.1:1 D.1:310.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900m,通过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11.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C.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1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km/h B .12.5km/hC .13km/hD .13.5km/h解析:A 【详解】总路程为2s ,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 ,则前半程的时间为11s t v =后半程的时间为22s t 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121222210km/h 15km/h =12km/h 10km/h 15km/h s v v s v s s t v v v v ⨯⨯====+++总总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0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 t=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解析:D 【详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会变化,由速度公式sv t=可知物体的速度仅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与路程、时间无关。
故选D 。
3.(0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B .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 .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 .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 解析:B 【详解】A .估计值只估读一位,故A 错误;B .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B 正确;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 错误;D .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误差越小,故D 错误。
故选B 。
4.(0分)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①物体0~1s 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 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是0.7m/s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 解析:D 【详解】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1s 内速度10m/s v =,处于静止状态,故①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4~6s 内速度3 1.2m/s v =,由sv t=可得通过的路程 333 1.2m/s 2s 2.4m s v t ==⨯=故③正确;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由sv t=可得通过的路程 2220.6m/s 3s 1.8m s v t ==⨯=物体在0~6s 的总路程23 1.8m 2.4m 4.2m s s s =+=+=总时间6s t =,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4.2m 0.7m/s 6ss v t === 故④正确。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题
一、选择题1.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山B.水中的剑C.乘坐的船D.江中的水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3.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跳绳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时4min4.运动员将静止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地面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那么正确的说法是()A.脚对足球的力使足球由静止开始运动B.足球运动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C.足球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D.足球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了脚的作用力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相对太阳是静止的B.龙卷风能够摧毁房屋,说明它具有较大的内能C.超声加湿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将水“打碎”的D.在消耗相同质量核燃料的情况下,核聚变比核裂变放出的能量大得多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A B C D7.关于物理实验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使用B.长度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一位代表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C.如果砝码磨损,会使托盘天平测量的结果偏小D.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斜面的坡度要小8.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9.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二、综合题10.在空中加油过程中,乘客以加油机为参照物,看受油机是的,以受油机为参照物,看到大地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机使用的重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它属于次能源.11.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的测量考点一:物体长度的测量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 ;(3)一课桌的高为0.52 ; (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4、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A、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B、0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C、量程只有10cm的刻度尺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
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到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7、在你身上找到长度等于1m、1dm、1cm、1mm的不同部位,今后在没有刻度尺的时候,你就可以有这些身体上的刻度进行粗略的测量了。
8.某同学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6.4 mm,已知课本共200页(100),那么,每纸的厚度是______mm.9.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11.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12.如图所示的方法中能够正确测出物体长度的是()10.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如何测量纸的厚度?(2)如何测量硬币直径?(3)如何测铜丝直径?(如右图)(4)如何测地图上株洲市到茶陵县的距离?11、小明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的跳远比赛中,奋力一跃,裁判用卷尺进行测量发现小明的成绩刚好打破了校纪录,但裁判长却没有认可这个成绩,而是拿来了一把钢卷尺进行了重新测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2、马拉松比赛的距离是42.195km,比赛的地点一般都安排在城市里的街道,如果你是主办方,你将怎样将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距离测量出来呢?说出你的方法,并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实际的测量方式与你的测量方式相同吗?参照物考点二: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例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变式练习】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方法归纳: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颗卫星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2、有关参照物的说确的( )A、运动的物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D、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3、古代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第一句是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为参照物的。
4、小明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看见地面上的物体均离他而支,这是以作为参照物。
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9、小明随爸爸坐飞机旅游,当飞机准备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所有的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系好安全带。
小明系好安全带,心里却在想:我坐在这儿真的没动吗?如果没动,我怎么会降落到地面上呢?你能帮小明解释一下吗?10.某人坐在匀速向西行驶的列车中,以列车车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此人看到路边的房屋向 _________运动。
(题型一)11.“君到姑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召开,经改建后,姑城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_的。
(题型一)12.如图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以电梯的扶手为参照物,她是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的。
(题型一)13.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刚于小明并肩行走,以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题型二)14.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题型三)15.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择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题型三)16.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题型二)A.河岸 B.船 C.河水 D.岸边的树17.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确的是()(题型一)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18.“乌云遮住月亮,月亮钻出云层”。
前句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句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题型二)19.“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
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20.无风天,甲船上的人感到有南风吹来,这表明甲船正在向运动;乙船上的人感到吹西北风,择乙船正在向运动.(题型三)21.据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旁有一条“小虫”正以同样的速度同行,他伸手抓来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此时飞机与子弹彼此间保持了相对,在这瞬间,以作参照物,子弹保持不动.(题型三)22.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人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题型二) A.“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23.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题型二)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24.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一)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25.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题型三)A.竖直下落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D.斜向南下落或斜向北下落26.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的小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的小看到小不动,那么由此可知()(题型二)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 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观察小时是以为参照物的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观察小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27.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如图所示),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题型三)ABC站台运动的快慢考点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个速度合多少m/s?例2 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人急行横过6m宽的马路所需要是时间大约是 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10m/s,人至少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 m处开始穿越马路.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_______m/s,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 m/sC、5 m/sD、无法判断3、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st,下列说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通过的路程s 越长B .物体运动的速度v 越大,所用的时间t 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物体v 由s t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 4.(2012)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到鹦鹉溪需1.5h ,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km/h ,合 m/s .5.(2012)2012年4月28日,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一号线起点位于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共二十四站,横跨六个区,全程约26km ,列车全程行驶总时间约为45分钟.列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_km/h ,坐在行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____________(静止/运动)的.6.(2012荆州) 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 听到了25次碰击声,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则这段时间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7.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5:4,它们在相等时间,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___;知识点 平均速度(本组题主要考查你是否理解平均速度这个概念,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题 )例1 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 ,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 .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 ,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 ,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 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 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例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 ,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方法归纳:如何求平均速度?问:平均速度和速度平均值一样吗?8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υ2,求物体在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9.汽车从A 城开往B 城,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小时,前一个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为40m/s,后一个小时的平均速度为60m/s,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10.火车提速后,在和之间的运营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则火车从到大约需要多长时间?闯关点拨 要求出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公式υ=t s ,必须知道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题中并未给出,但题中把时间平分为两段.为了解题方便,设整段时间为2T ,路程s 等于前一半时间的路程与后一半时间的路程之和.解 设整段时间为2T ,则整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 222121υυυυυ+=+==T T T t s . 例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