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07.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
1.一般治疗
ⅰ.隔离与休息 ⅱ.护理与饮食 ⅲ.对症处理
36
®
2.抗休克治疗
37
*扩容:Dex-40,平衡液等。 *补液:5~10%Glucose.N.S. *纠酸:5%NaHCO3 *强心:西地兰 *血管扩张剂:654-2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阿拉明;酚妥拉明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中毒型菌痢的临床治疗
细菌性痢疾
(一)概述:
1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 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病广义系指由一些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痢疾 样病变,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本 节则仅指由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 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 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 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 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 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可反复发作。本病发病率 高,是夏秋季的常见病。
40
®
41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 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 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
4、虚寒痢 症状:久痢不愈,痢下赤白稀薄,无 腥臭,或为白冻,腹部绵绵作痛,喜按喜温 ,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沉细 弱。若病情进展,可伴有脱肛下坠,腰酸怕 冷, 四肢逆冷,滑脱不禁。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轻症:附子理中汤 重症: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二)、辨邪正盛衰
17
下痢但见脓血不见粪质者病重,兼有粪质者较轻; 下痢次数逐渐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呕吐少食,烦躁 口渴,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为邪毒内炽上攻之象。 下痢,噤口不食,到口即吐,勺水难饮,精神萎顿,或见呃 逆者,为胃气将败。 下痢不止,脓血阵阵下,神萎倦卧,手足厥冷,身冷自 汗,气急息微,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
®
38
(三)分证论治
39
1、湿热痢 症状:腹痛阵阵,痛而拒按,痢下赤白 脓血,腥臭,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 短少,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导滞,调气行血。 方药:芍药汤
®
2、疫毒痢 症状:起病急骤,高热、呕吐,继而大 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 重显著,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严重者 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瞳仁大 小不等,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 细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长期医嘱单 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胃肠道隔离 高热量少渣流质饮食 告病重 留陪一人 测T,P,BP q2h 记出入量 Inj 10% glucose 500ml Inj ampicillini 3.0 iv Inj 10% glucose 500ml drop Inj cefotaxine 6.0 Inj 5% glucose 500ml qd Inj hydrocortise 300ml Tab vitBco 20mg tid
®
24
(二)关节炎 急性期或恢复 期偶可并发大关节的渗出性关 节炎,为变态反应后致。小儿 脑型中毒型菌痢者,可有耳 聋、失语及肢体瘫痪等后遗 症。
®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25
®
(二).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 ①阿米巴痢疾(见表) 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③肠套叠 ④空肠弯曲菌肠炎 2、中毒性菌痢 ①乙脑 ②流脑暴发型等 3、慢性菌痢 ①直肠癌、结肠癌 ②慢性血吸虫病 ③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
休克型:
21
早期由于全身微血管痉挛,影响血流供 早期 应,导致组织细胞缺血性缺氧,患者精神萎 靡,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呼吸急 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眼底动脉痉 挛。 后期微循环处于瘀血性缺氧状态,患者 后期 出现紫绀,皮肤花纹,血压明显降低,脉细 难触及,少尿或无尿,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等。
鉴别要点 急性菌痢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病原及流行病学 痢疾杆菌,流行性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腹泻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32
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症状 腹痛轻,无里急后重 腹泻每日数次 多为右下腹压痛
腹痛重,有里急后重, 每日10数次及数10次, 多为左下腹压痛
粪便检查 量少,粘液脓血便, 镜检有多数白细胞及 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 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26
®
27
®
溃疡性结肠炎
28
®
29
®
慢性血吸虫病
30
®
结 肠 癌
31 四、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食道静脉曲张(EVB)的内镜治疗 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EBS)对各种 原因致EVB不能或暂时不能进行外科手 术治疗的病人注射硬化剂仍不失为一种 有效的方法。
®
表6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点
®
(六)临床表现
“二期六型”: 普通型 急性期 轻型 (详见表) 中毒型 慢性迁延型 慢性期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18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三型
型 别
全身中 毒症状 体温 腹痛 腹泻
19
中毒型
休克型 重 脑型 混合型 达40℃以上 不明显 可无腹泻及 脓血便
普通型
有 可高达39℃ 较重 较重
轻型
无 正常或稍高 较轻 较轻
®
(七)实验室检查
1、血象 2、粪便检查 ①肉眼观:红白冻状物;粪质少;无臭 ②显微镜检查:镜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 细胞(大于15个/HP)及红细胞, 如有巨噬细胞更有助于诊断。 ③细菌培养:痢疾杆菌(+) 3、乙状结肠镜检 4、免疫学检查
22
®
(八)并发症
23
(一) 志贺菌败血症 是志贺菌感染的重要并 发症,据报道其发病率为0.4%-7.5%,多发生 于儿童。60年代报道痢疾志贺菌是发生败血症 的常见病原菌,目前国内外均认为福氏志贺菌 为主要病原菌。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 腹痛、腹泻、恶心及呕吐,大便为粘液水样或 血便或粘液血性便,多有严重脱水,少数病人 无腹泻。可有嗜睡、昏迷及惊厥;亦可有麻疹 样、紫癜样皮疹,可有肝脾肿大。严重者可有 溶血性贫血、感染性休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 征、肾功能衰竭及DIC。其病死率远远高于普 通志贺菌感染。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性休克及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确诊则有赖于血培养有 志贺菌。
(一)辨证要点
16
1、辨痢色 痢下白色,或为粘冻,或涕液状者,一般属寒,属病在气分, 病较浅。 痢下赤色,或纯血鲜红者,一般属热、 属火、属血,病较深。 痢下赤白相兼者,一般属热者多,为气 血俱受邪,深浅皆及。 赤白相兼如鱼脑(脓血状)者属热,而赤少白多者可属寒。 痢下紫黑色,为瘀血;痢下深黄,秽臭为热;痢下浅淡而不甚臭 ® 为寒。
一日十余次 一日3-5次 早期为黄色水样便, 与水样或糊样便, 之后粘液脓血较 多有粘液无脓血 有里急后重感 无里急后重感
®
发 生 发 展
1、 脉弦 2、少腹隐痛 3、肛门坠胀 4、脐周及少腹压痛感 5、左侧少腹压痛明显 6、里急后重 7、腹痛连及两侧少腹为甚 8、里急后重难忍 9、
20
大便红白冻 大便红多白少 大便红冻为主 大便红冻5~7日不减 大便红冻血液
C D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病后免疫力不 持久,易再感染。 4.流行特征:夏秋季
9
®
(四)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胃.肠道 ①抑制,杀灭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繁殖+毒素 固有层 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DIC ⑥中毒性菌痢 侵犯肠粘膜小血管 引起微循环障碍 肉芽 ②急性菌痢 ③修复愈合
局部炎性刺激:腹痛;腹泻
®
细胞毒素: 粘膜的破坏、坏死、脱落 粘液脓血便 肠 毒 素: 肠壁通透性增加
溃疡形成
7
病初的水样腹泻
神经毒素: 肠壁植物神经、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功能 腹痛和里急后重 内 毒 素: 血管活性物质增加 微血管痉挛、缺血性缺 氧、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加 瘀血性缺氧、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 回心血流减少 发热 、休克、DIC、多脏器 功能衰竭
10
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
疤痕狭窄 ④慢性菌痢 ® ⑤带菌者
(五)病理解剖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 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 变最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 个结肠及回肠下段。肠粘膜 的基本病变, 急性期是弥漫 急性期 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 粘膜表面有大量粘液脓血性 渗出物覆盖,此与坏死的肠 粘膜上皮细胞融合形成灰白 色伪膜,脱落后可见粘膜溃 疡,此病变一般仅限于固有 层,故很少引起肠穿孔及大 量肠出血。
临时医嘱单 BLOOD-R: BLOOD:K.NA.CL.CA.MG STOOL-R:(必要时肛拭取标本) STOOL-C+药敏试验 Inj Ampicillini Ht( ) 酒精浴 冰套,冰枕 Inj valii 10mg im st! Inj dext-40 500ml iv drop 快速! Inj 5% glucose 1000ml iv drop Inj 5% natrii bicarbonat 200ml ivdrop Inj N.S 500ml Inj vitamine C2.0
11
®
(五)病理解剖(续)
慢性期则可有肠粘膜水肿及 慢性期 肠壁增厚,溃疡可不断形成 及修复,而引起息肉样增生 及疤痕形成,并可导致肠腔 狭窄。 中毒型则结肠局部病变很 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 溃疡,但全身病变重,可见 多数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通 透性增加;大脑及脑干水 肿,神经细胞变性及点状出 血。肾上管皮细胞变性坏 死,亦可有肾上腺皮质出血 和萎缩。
®
(三)范围

4
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属于本病范畴。一些结肠病变如非特异性 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出现本 证主症时也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
(二)病原学
1、生活形态方面 2、生化免疫方面(见表) 3、致病力(见表) 3、耐药性 4、抵抗力
5
®
6 胃肠道反射症状→ 恶心;呕吐 体温中枢 → 发热 内毒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腹痛;里急后重 内脏微循环障碍→ 腹泻 特异体质,过敏反应 → 中毒痢 肠毒素:肠壁通透性增加 → 病初水样泻 痢疾杆菌 细胞毒素:粘膜破坏;坏死;脱落; 外毒素 溃疡→ 粘液脓血便 神经毒素:CNS→神经系统症状
12
®
13
®
14
®
(二)病理
暑.湿.热.邪 外感 疫毒之气 不洁食物 饮食 肥甘厚味 生冷瓜果 正气内虚 日久不愈 抗邪力弱 正虚邪恋--休息痢 交阻 肠道 阳虚--寒湿积滞 邪滞于肠 气血壅滞 阳盛--湿热壅滞 湿热痢 ↓ 湿热传入营血→疫毒痢 脾胃虚寒--虚寒痢 寒湿痢
15
®
辨证论治
®
(二)源流
《内经》称本病为 “ 肠噼 ” 。素问.大阴 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 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噼”。 《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 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 花汤等有效方剂。 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 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
表5志贺菌属的分型(4群47型) 菌名 群 痢疾志贺菌 A (S.dysenteriae) 福氏志贺菌 B 血清型和亚型 1~12
8
1a、b、c, 2a、b, 3a、b、c, 4a、b c, 5a、b c, x、y 1~18 1
®
鲍氏志贺菌 (S.boydii) 宋内志贺菌 (S.sonnei)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 有腥臭,镜检白细胞少, 红细胞多,有夏-雷晶体, 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乙状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 肠粘膜大多正常,其中 水肿及浅表溃疡 有散在溃疡,边缘深切, ® 周围有红晕
33
阳性
®
34
®
(十一)、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原治疗 3.并发症治疗 4.慢性带菌者治疗
2
®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3 , 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 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 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 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 “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 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 “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 出“噤口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