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07.6.1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痢疾医学

细菌性痢疾医学

03
依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痢疾、福氏、鲍氏及宋内志痢疾杆菌,以及43个血清型。
02
【病原学 】
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D群>B群>A群。
日光照射30’ 、加热至60℃10’或100℃1分钟杀灭。对酸及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物品上可存活1~2周,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长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的长短同气温、粪便中杂菌等有关。
3
常规检测: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培养:检出痢疾杆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快速病原学检查:采用免疫的方法检测细菌或抗原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对菌痢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由于粪便中抗原成分复杂,易出现假阳性。
实验室检查
STEP3
STEP2
急性中毒型 混合型
混合型:此型最凶险,病死率极高。以上两型同时或先后存在,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死率极高(90%以上)。该型实质上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与衰竭(MOF)。
01
04
02
03
病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 原因:1.人体因素:营养不良、胃肠道慢性疾病、肠道分泌IgA减少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较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①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口唇或甲紫绀;四肢湿冷,②血压下降,脉压差变小<20mmHg。③脉搏细数,心率快心音弱。④尿少或无尿。⑤出现意识障碍。
急性中毒型 脑型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
细菌性痢疾 ( bacillary dysentery) 潘延凤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痢疾是一种由肠道内感染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痢疾是最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每年造成数千人死亡。

痢疾可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其中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

本文将会对细菌性痢疾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病原体简介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道杆菌科。

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中均有发现。

志贺氏菌具有较强的毒力,能够引起中毒症状和急性肠道炎症。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因脱水和继发感染而死亡。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机制志贺氏菌主要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

这种细菌特别容易在水中存活,所以污染的水源是痢疾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此外,志贺氏菌也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特别是在不洁卫生条件下,如厕所、医院和托儿所等公共场所。

患有细菌性痢疾的人会排出大量的病原体,病原体可以通过粪便、呕吐物、尿液、血液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由于志贺氏菌能够在肠道中附着和繁殖,使得肠黏膜受到炎症的攻击,进而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坏死。

炎症反应也会引起肠壁的水分、电解质的积聚,最终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患者可能因失去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而引起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三、临床表现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不一致,轻者可能只有轻微的腹泻,而其他人则可能有痉挛性腹痛、血便、热等症状。

经常伴随的血便是细菌性痢疾的特征,呈现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只有呈现黏液状的便便。

大约20%-50%的感染患者会出现腹泻、呕吐、高热、全身乏力、脱水等严重症状。

病程通常为1-3周,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四、治疗方法细菌性痢疾需要一个综合的治疗方案,包括症状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和液体补充等。

首要任务是保持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的供应,这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液体。

对于脱水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对于志贺氏菌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包括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

主要病变是结肠粘膜出现溃疡及化脓性炎症.以急起的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在环境卫生差及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易于流行.早在汉以前的中医著作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由于当时科学检测手段的限制.对病原体的认识尚停留在早期阶段.因此,当时痢疾的概念包括一切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脓血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包括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在这些疾病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中医都诊断为痢疾并按痢疾辨证施治。

因此,在事实上,中医痢疾的概念大于西医痢疾的概念。

[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大多数为1—3天。

临床表现因正气强弱及感邪多少而不同。

轻者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呈粘液便。

多数患者表现为急起的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严重者壮热烦渴、神昏、抽搐或惊厥、痢下鲜紫脓血等。

细菌性痢疾按照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可以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两大类。

临床统计,急性菌痢约占75.~9095以上,根据感邪种类及病情轻重不同.又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和寒湿痢三种。

其中最常见的是湿热痢.主要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并伴有典型的湿热征象,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若热重于湿,可以出现身体烦渴、痢下赤多白少.甚至痢下鲜红;若湿重于热.则口不渴或渴不欲饮,痢下白多赤少,或纯下白冻.疫毒痢除了强调痢疾的传染性强并有流行趋势外,在菌痢的证候类别中,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所感邪气的毒力强,临床症状严重。

表现为急起的畏寒、壮热、烦渴、头痛,甚至抽搐、惊厥、昏迷、腹痛.里急后重严重,痢下鲜紫脓血,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疾。

若救不及时,则出现闭脱二证,以致最后阴阳离绝。

这是痢疾最为危急的证候。

细菌性痢疾概述演示课件

细菌性痢疾概述演示课件

流行病学特点
分布广泛
全球各地均有发病,但发展中国家发 病率较高。
季节性
人群易感性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但儿童发病 率较高。
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为高峰期。
临床表现及分型
01
02
03
急性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发热、腹痛、腹 泻及粘液便等症状。可分 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 。
慢性细菌性痢疾
病程超过2个月,症状反 复发作。可分为慢性迁延 型、急性发作型和慢性隐 匿型。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检测技术、治疗手段不断涌现,为细菌性痢疾的防 控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为细菌性 痢疾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菌性痢疾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并发症与危害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研究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 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原因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 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 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细菌性痢疾在全球范围 内均有分布,流行病学 研究主要关注其传播途 径、流行特征、危险因 素等。
临床研究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临床 表现、诊断方法、治疗 方案等方面已有大量研 究,但仍存在许多争议 和挑战。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耐药性研究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痢疾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未来研究 需关注耐药机制、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等方面。
1 2
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梨醇4~8ml/kg,静脉注入,6~8小时可 重复使用。 ②血管扩张药:及早应用血管扩张药以解 除血管痉挛,用法同前。 ③呼吸兴备剂:山梗菜碱和二甲弗林等 ④改善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 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机械 通气。
34
2、抗菌治疗 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应先选用静脉给 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三代头孢菌 素,病情好转改为口服。
菌名
志贺氏菌属分型

症状
抵抗力
我国流行菌群
痢疾(S.dysenteriae) A
福氏(S.flexneri)
B
重,产生神 经毒素 易转慢性
弱 较强
局部地区流行 最多见
鲍氏(S.boydii)
C
较少见
宋内氏(S.sonnei) 见)
D 轻,呈不典 型发作
强 多见(欧美国家最多
8
肠杆菌科
抵抗力弱,加热66℃10分钟可被杀死, 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志贺菌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中, 数小时内死亡,但在污染物品及瓜果、 蔬菜上可存活10-20天
食物型传播: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 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 生。带菌厨师和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 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 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 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后马上抓食品,或 小孩吸吮手指均会致病。 苍蝇传播:苍蝇粪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 •细菌数量 •致病力 •人体抵抗力
13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
大部分被胃酸杀死 少量细菌进入肠道
正常菌群+肠粘膜分泌型IgA拮抗

《细菌性痢疾》课件

《细菌性痢疾》课件

结束语
细菌性痢疾的危害
细菌性痢疾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倡议更加重视卫生健康
我们倡议个体和社会更加重视卫生健康,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改善环境。
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保护自己的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包括补充液体和电 解质,缓解症状和防止脱水。
预防接种
接种痢疾疫苗可以预防细菌 性痢疾的发生,尤其对高危 人群更为重要。
预防措施
1 卫生教育
加强对细菌性痢疾的卫生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
2 个人卫生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勤洗手、饮食卫生和避免生食等。
3 食品安全
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卫生。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细菌性痢疾,包括定义、病因、症状、诊断、 治疗和预防措施,以及它对健康的危害和我们应采取的个体和社会责任。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 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 症状包括腹泻和肠绞痛。
病因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痢疾杆 菌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 播,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 地区。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临床表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包括腹泻、肠绞痛和体温升高等。
2
实验室检查
为了确诊细菌性痢疾,医生可能会进行粪便培养、血液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实验 室检查。
3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肠道感染和炎症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炎症性肠 病。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 痢疾,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喹 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等。

阿米巴病07.6.1

阿米巴病07.6.1

18
阿 米 巴 吞 入 淀 粉 粒
19
阿 米 巴 吞 入 细 菌
20
2、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粪便中持续排 出包囊的人群:包括无症状带虫者、慢 性病人、恢复期病人或症状极轻的病 人。 二、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易重复感 染。 四、流行特征:感染率高低与卫生情况及 生活习惯有关。
侵入粘膜下层的滋养 体,可引起粘膜下,直至 肌层的液化坏死灶,形成 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溃疡腔内充满棕黄色的坏 死物质,内含溶解的细胞 碎片、粘液和滋养体。溃 疡间的组织大多完好,但 由于粘膜下组织较为疏 松,故滋养体可顺肠长轴 向两侧扩展,使大量组织 溶解而形成多窦蜂窝状区 域。
24
病理解剖:
37
8、鉴别诊断
一、细菌性痢疾(见P150表) 二、血吸虫病 三、结肠癌 四、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五、肠结核
38 34
9、治疗
1、病原治疗 (见表) 2、支持对症治疗 3、慢性患者的治疗
39
包囊 小滋养体 大滋养体 代表药物 硝基咪唑类 依米丁类 ++ — ++ +++ + — ++ ++ + — 甲硝唑,替硝唑 依米丁,去氢依米丁 喹碘仿,双碘喹啉 糠酯酰胺
57 遇有以下情况,可作手术切开引流: 手术切开引流 ①经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 ②左叶肝脓肿,穿刺引流有损伤邻近脏器危 险或脓肿位置过深,穿刺危险较大者; ③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 ④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引流不畅者; ⑤多发性脓扣,致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 6穿破入心包或胸腔,经内科治疗失败者及 已有缩窄性心包炎或支气管瘘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概述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

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

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临床表现1.急性菌痢: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全腹压痛、左下腹压痛明显。

2.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3.慢性菌痢:有持续轻重不等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的痢疾症状,病程超过两个月。

诊断依据(一)急性菌痢 1.近周内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病人密切接触史。

2.急性腹泻伴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

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选用氟啶酸、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等)。

2.中毒型菌痢治疗原则:病原治疗十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治疗。

3.慢性菌痢治疗原则:病原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存症治疗。

4.中药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1.急性菌痢: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为主。

2.急性中毒型菌痢:抗生素联用,积极治疗高热、惊厥、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抗菌药联用、加强支持治疗和合并症治疗的综合治疗。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三)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普遍易感 ◆免疫不持久
◆流行于夏秋季 ◆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期为发病高峰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3要素: 1.细菌数量 2.致病力:志贺氏菌进入10-100个细菌可致 病 3.人体抵抗力
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
发病机理
痢疾杆菌 道
阻止细 菌
正常人肠道菌群对 外来菌有拮抗作用
肠粘膜表面可分泌 特异性IgA 机抵抗力 病原菌数量多时
→ 胃
→ 胃酸杀灭 未被杀灭的细菌 → 肠
吸附侵 袭

大部分胃酸杀死 痢疾杆菌 → 胃 少部分入肠→正常菌群拮抗作用、分泌型
IgA阻止不发病

人体免疫力↓

细菌侵入后在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 殖,引起肠粘膜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 障碍,粘膜出现坏死和溃疡。
3.实验室检查:
(1)大便镜检: 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 (2)大便培养: 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DIfferent Diagnosis)
急性细菌性痢疾:应同其它病因所致的急性腹泻 相鉴别:
阿米巴痢疾:
①病原体:阿米巴原虫,散发性 ②全身症状: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症状 ③胃肠道症状:腹痛轻,多无里急后重,腹 泻每日数次,多为右下腹疼痛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黄琴
概述
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 病 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 脓血便为特征
以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 理变化
病原学
1.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菌 2.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痢疾杆菌分为: 4群40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菌:毒力强 福氏志贺菌:多见 鲍氏志贺菌:国内少见 宋内志贺菌:多见 3.中国流行的痢疾杆菌优势株: 福氏和宋内志贺菌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呈果酱样, 有腥臭味,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 内阿米巴滋养体。
02
03
伪膜性肠炎
伪膜性肠炎患者常有使用抗生素 等病史,表现为腹痛、腹泻、发 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找到伪膜。
04
04
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与预防
治疗原则
及时治疗
一旦发现细菌性痢疾症状,应 及时就医,尽早开始治疗。
针对病原治疗
使用敏感抗生素杀死痢疾杆菌, 缓解症状。
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对于严重腹泻患者,需及时补 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生命体征。
辅助治疗
如使用止泻药、解痉药等,缓 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治疗方案
口服给药
对于轻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如抗 生素、止泻药等。
静脉给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以提高疗效。
联合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或无法进食的患者,采用静脉 给药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液中,快速 起效。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痢疾。
案例总结
该病例为典型的细菌性痢疾,通过及时诊断 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二:特殊病例分析
患者情况 患者张某,女性,7岁,因高热、惊 厥、昏迷等症状就诊。
诊断过程
经过实验室检查,医生确诊为中毒性 菌痢。
治疗过程
经过紧急抢救和抗生素治疗,患者病 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康复。
细菌性痢疾(定稿)课件
目录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也称为志贺氏菌病。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细菌性痢 疾可分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慢性 细菌性痢疾和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特征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2) 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便有黏液无脓血。
(3) 中毒性菌痢:2-7岁儿童多见,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有嗜睡、昏迷及抽搐,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临床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局部症状轻甚至缺如。
①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皮肤出现花斑。心率加快,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心肾功能不全,意识障碍。
乙状结肠镜检查 肠黏膜弥慢性充血,水肿及 肠黏膜大多正常,其中有散在
浅表溃疡 溃疡,边缘深切,周围有红晕
潜伏期 数小时至7天 数周至数月
全身症状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症状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症状
胃肠道症状 腹痛重,有里急后重,每日 腹痛轻,无里急后重,每日腹
吞噬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 有夏科-雷登结晶体。可找到
杆菌。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血白细胞 源自 急性期总数及中性粒增多 早期略增多
腹泻十多次至数十次,多为 泻数次,多为右下腹压痛
左下腹压痛
粪便检查 量少,黏液脓血便,镜检有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便,有腥
多数红细胞及白细胞,可见 臭。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
【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病原体 痢疾杆菌 阿米巴原虫
流行病学 散发性,可流行 散发性
② 脑型(呼吸衰竭型):以严重脑症状为主。早期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意识障碍;严重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③ 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之表现,病死率很高。
【治疗】
(1) 急性菌痢:
① 一般治疗:必须卧床休息,忌疲劳。应继续进食,以流质为主,或半流质少渣饮食。

细菌性痢疾-2007

细菌性痢疾-2007
休克型:与败血症及暴发性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等感染性休克鉴别
脑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
预后

急性菌痢经治疗多于1周左右痊愈,少数病人
转为慢性或慢性带菌者

中毒性菌痢预后差,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痢疾志贺菌病情严重,并发症多 福氏志贺菌易成为慢性,不易根治 婴幼儿及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者病情重
• 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未愈

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肠道症状及营养不良表现 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出现急性菌痢表现 慢性隐匿型:有急性菌痢史,无症状,排菌,有结肠 病变
实验室检查
• 血象 • 粪便检查
– 粪便常规
–病原学检查
–免疫学检测及
–志贺菌核酸的检测
并发症及后遗症
痢疾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强,但对
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各种化学消毒剂 敏感
流行病学
• 传染源 — 痢疾患者 — 带菌者 • 传播途径 — 消化道传播 — 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传播 — 流行季节可因食入污染食物或饮用水而引起
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 不同群及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有交叉抗药性
福氏志贺菌纯培养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福氏志贺菌(扫描电镜 x2400 )
病原菌流行类型不断变迁
• 欧美国家优势菌型为D群
• 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以 B 群福氏菌
为主要流行菌群;其次为D群宋内菌;近年 来少数地区有A群痢疾志贺菌之流行

各型痢疾杆菌均产生内毒素 A群痢疾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

对症治疗
中毒性菌痢 :本病凶险,应采取综合抢
救措施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传染病学细菌性痢疾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CONTENTS
• 细菌性痢疾概述 • 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 • 细菌性痢疾预防与控制 • 细菌性痢疾治疗 • 细菌性痢疾研究展望
01
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肠道传染病,也称为志贺氏菌病 。
特点
具有季节性,多发于夏秋季,通 过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儿童发病率较高。
供科学依据。
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控措施
01
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治疗、改善卫生 条件等,以降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
02
加强国际合作,分享防控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全球细菌性痢
疾的挑战。
提高公众对细菌性痢疾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提
03
高个人卫生水平。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 Nhomakorabea个人卫生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和上厕所 后,以及处理食物前。
疫苗接种
鼓励接种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疫苗,提高免 疫力。
控制策略
隔离治疗
对确诊的病例进行隔离治 疗,以防止疾病传播。
监测与报告
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 时发现并报告病例。
环境卫生
改善水源和卫生设施,减 少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
疫苗研究进展
01
开发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为 及时治疗提供保障。
02
研究新的治疗手段,包括新型抗生素、免疫疗法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
03
加强临床研究,探索细菌性痢疾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案。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和湿度变化有关。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

中毒型按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
⑴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此型较为多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2) 脑型(呼吸衰竭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 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
⑶ 混合型:
具有以上2型的临床表现。
(二)慢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未愈。 1、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 2、急性发作型:慢性菌痢因进食生冷、受凉 而突然发病。 3、慢性隐匿型:有急性菌痢史、无明显症状,持续 大便培养(+)、 肠镜(+)。
(二)中毒性菌痢:
1、迅速降温,控制惊厥。
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 亚冬眠疗法 止惊
2、抗休克: 1)扩容纠酸: GNS、 D40; 5%NaHCO3 2)活血:血管扩张剂,654-2 若Bp不升,用升压药。 3)强心:西地兰 4)肾上腺皮质激素
3 、抗呼吸衰竭(脑型)
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衰竭时
急性阿米巴痢疾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散发性 数周至数月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 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日数次 多 为右下腹压痛 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便,腥臭 味浓,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 有夏科莱登晶体。可找到溶组织 内阿米巴滋养体 早期略增多 肠黏膜大多正常,其中有散在 深切溃疡,其周围有红晕,病变 主要在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 状结肠和直肠
粪便检查
血白细胞 结肠镜检查
4)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多见于儿童,夏秋季,以肠出血为主, 先为鲜血样,后为暗红色或黑粪,常伴有 剧烈腹痛与休克。有发热,毒血症较重。 血便镜检红、白细胞均较少,细菌培养阴 性。
5)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1)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2)共进食同发病 (3)急性胃肠炎表现 (4)可检测出同一病原菌

《细菌性痢疾》课件

《细菌性痢疾》课件

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
介绍了近年来在细菌性痢疾诊断领域出现 的新型检测手段,如生物传感器、基因诊 断等。
探讨了新型抗生素、抗菌肽以及免疫Βιβλιοθήκη 法 在治疗细菌性痢疾中的潜在应用。
疫苗研究进展
疾病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
概述了针对痢疾杆菌的疫苗研究现状,包 括新型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情况。
分析了全球范围内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趋势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建议,如加 强国际合作、提高公众卫生意识等。
病例三:慢性菌痢
总结词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详细描述
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大便次数增多,伴 有粘液或脓血便。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治疗建议
慢性菌痢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如甲硝唑等。同时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对于 顽固性病例,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05 总结与展望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痢疾杆菌是本病的病原菌,属于志贺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菌体裂 解产生内毒素的特性。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通过口摄入后,在肠道内繁殖,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肠道黏膜充 血、水肿、渗出和细胞坏死,进而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为1-2周,短者3天,长者可达数月。
症状表现
遵循医嘱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同时,避免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
04 病例分析
病例一:典型细菌性痢疾
总结词
急性发作,典型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通常急性发作,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大便多为粘液 脓血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患者通常有饮食不洁史。
治疗建议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细菌性痢疾》PPT课件
、换尿布之后。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 些部位容易感染细菌,因此要避
免用手触摸。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用完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
手。
饮食卫生
喝开水和吃熟食:喝开水和吃完全煮 熟的肉类、禽类和鱼类可以杀死细菌 。
保持餐具清洁:使用过的餐具应彻底 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
避免生食和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 这些食物可能含有有害细菌。
全球每年约有1.6亿病例,导致 约100万死亡。
在我国,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较 高,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
容易流行。
流行因素
不良的卫生习惯:如 不洗手、不洁饮食等 。
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如儿童、老人和身 体虚弱的人更容易感 染。
拥挤和不良居住条件 :这有助于细菌的传 播。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摄入 。
详细描述
某地区突然爆发细菌性痢疾,短时间内病例数量激增,疫情迅速传播至周边地区。当地卫生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 应,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但控制效果不佳,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案例二:某患者细菌性痢疾的治疗过程
总结词
及时治疗、症状缓解、预防复发
详细描述
某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后,及时就医并接受针对性治疗。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给予抗菌药物和补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嘱,按时服药和休息。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缓解,顺利康复出院。为预防复发,医生建议患者保持
病原治疗
抗生素治疗
针对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 类、头孢菌素类等。
联合用药
对于严重感染或耐药菌株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提 高疗效。
并发症治疗

《细菌性痢疾》课件

《细菌性痢疾》课件

病原学
A群
B群
C群
D群
12个血清型 Ⅰ型多见
16个血清型 1b\2a为主 2a型多见
18个血清型
1个血清型
痢疾志贺氏菌
福氏志贺氏菌
鲍氏志贺氏菌
宋内氏志贺氏菌
内毒素
外毒素—志贺毒素
神经毒素
外毒素
产量少
现在只证明能使兔小肠的分泌增加,能使实验兔引起 小肠炎症(推测是人腹泻早期有若干次稀便的原因, 及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推测是人结肠溃 疡及炎症的基础)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
粪便培养
粪便镜检
快速病原学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
免疫学检查 核酸检测
流行病学资料
01
主要临床表现
02
实验室检查
03
诊 断
鉴别诊断
菌痢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病原
志贺菌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流行病学
散发或流行
散发
潜伏期
1~7日
数周至数月
临床表现
起病急,多有发热等毒血症,腹痛、腹泻较重,便次频繁,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压痛明显
早期可有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典型呈喷射状呕吐 面色苍白、口唇发灰 血压可略升高,呼吸与脉搏 可略减慢 嗜睡或烦躁等不同程度意识 障碍,为颅内压增高、脑水 肿早期临床表现
反复惊厥、血压下降、脉细 速、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 匀等中枢性呼吸衰竭 瞳孔不等大可不等圆,或 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 或消失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可出现病理反射 意识障碍明显加深,直至 昏迷
致 病 因 素
志贺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短小,不形成荚膜和芽胞,有 菌毛。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 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培 养基上生长。在常用的肠道选择性培养基SS和麦康凯平板上生长 良好,因不发酵乳糖而使菌落呈无色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证要点
16
1、辨痢色 痢下白色,或为粘冻,或涕液状者,一般属寒,属病在气分, 病较浅。 痢下赤色,或纯血鲜红者,一般属热、 属火、属血,病较深。 痢下赤白相兼者,一般属热者多,为气 血俱受邪,深浅皆及。 赤白相兼如鱼脑(脓血状)者属热,而赤少白多者可属寒。 痢下紫黑色,为瘀血;痢下深黄,秽臭为热;痢下浅淡而不甚臭 ® 为寒。
35
®
1.一般治疗
ⅰ.隔离与休息 ⅱ.护理与饮食 ⅲ.对症处理
36
®
2.抗休克治疗
37
*扩容:Dex-40,平衡液等。 *补液:5~10%Glucose.N.S. *纠酸:5%NaHCO3 *强心:西地兰 *血管扩张剂:654-2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阿拉明;酚妥拉明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
®
中毒型菌痢的临床治疗
2
®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3 , 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 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 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 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 “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 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 “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 出“噤口痢”。
细菌性痢疾
(一)概述:
1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 痢。本病广义系指由一些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痢疾 样病变,如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本 节则仅指由志贺菌属(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 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shigellosis),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 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 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 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 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可反复发作。本病发病率 高,是夏秋季的常见病。
长期医嘱单 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胃肠道隔离 高热量少渣流质饮食 告病重 留陪一人 测T,P,BP q2h 记出入量 Inj 10% glucose 500ml Inj ampicillini 3.0 iv Inj 10% glucose 500ml drop Inj cefotaxine 6.0 Inj 5% glucose 500ml qd Inj hydrocortise 300ml Tab vitBco 20mg tid
®
(六)临床表现
“二期六型”: 普通型 急性期 轻型 (详见表) 中毒型 慢性迁延型 慢性期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
18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三型
型 别
全身中 毒症状 体温 腹痛 腹泻
19
中毒型
休克型 重 脑型 混合型 达40℃以上 不明显 可无腹泻及 脓血便
普通型
有 可高达39℃ 较重 较重
轻型
无 正常或稍高 较轻 较轻
®
24
(二)关节炎 急性期或恢复 期偶可并发大关节的渗出性关 节炎,为变态反应后致。小儿 脑型中毒型菌痢者,可有耳 聋、失语及肢体瘫痪等后遗 症。
®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25
®
(二).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 ①阿米巴痢疾(见表) ②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③肠套叠 ④空肠弯曲菌肠炎 2、中毒性菌痢 ①乙脑 ②流脑暴发型等 3、慢性菌痢 ①直肠癌、结肠癌 ②慢性血吸虫病 ③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二)、辨邪正盛衰
17
下痢但见脓血不见粪质者病重,兼有粪质者较轻; 下痢次数逐渐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呕吐少食,烦躁 口渴,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为邪毒内炽上攻之象。 下痢,噤口不食,到口即吐,勺水难饮,精神萎顿,或见呃 逆者,为胃气将败。 下痢不止,脓血阵阵下,神萎倦卧,手足厥冷,身冷自 汗,气急息微,脉微欲绝,为阳气将脱。
®
表5志贺菌属的分型(4群47型) 菌名 群 痢疾志贺菌 A (S.dysenteriae) 福氏志贺菌 B 血清型和亚型 1~12
8
1a、b、c, 2a、b, 3a、b、c, 4a、b c, 5a、b c, x、y 1~18 1
®
鲍氏志贺菌 (S.boydii) 宋内志贺菌 (S.sonnei)
C D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3.人群易感性:病后免疫力不 持久,易再感染。 4.流行特征:夏秋季
9
®
(四)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胃.肠道 ①抑制,杀灭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内 繁殖+毒素 固有层 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DIC ⑥中毒性菌痢 侵犯肠粘膜小血管 引起微循环障碍 肉芽 ②急性菌痢 ③修复愈合
一日十余次 一日3-5次 早期为黄色水样便, 与水样或糊样便, 之后粘液脓血较 多有粘液无脓血 有里急后重感 无里急后重感
®
发 生 发 展
1、 脉弦 2、少腹隐痛 3、肛门坠胀 4、脐周及少腹压痛感 5、左侧少腹压痛明显 6、里急后重 7、腹痛连及两侧少腹为甚 8、里急后重难忍 9、
20
大便红白冻 大便红多白少 大便红冻为主 大便红冻5~7日不减 大便红冻血于全身微血管痉挛,影响血流供 早期 应,导致组织细胞缺血性缺氧,患者精神萎 靡,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呼吸急 促,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眼底动脉痉 挛。 后期微循环处于瘀血性缺氧状态,患者 后期 出现紫绀,皮肤花纹,血压明显降低,脉细 难触及,少尿或无尿,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等。
11
®
(五)病理解剖(续)
慢性期则可有肠粘膜水肿及 慢性期 肠壁增厚,溃疡可不断形成 及修复,而引起息肉样增生 及疤痕形成,并可导致肠腔 狭窄。 中毒型则结肠局部病变很 轻,仅有充血水肿,很少有 溃疡,但全身病变重,可见 多数脏器的微血管痉挛及通 透性增加;大脑及脑干水 肿,神经细胞变性及点状出 血。肾上管皮细胞变性坏 死,亦可有肾上腺皮质出血 和萎缩。
12
®
13
®
14
®
(二)病理
暑.湿.热.邪 外感 疫毒之气 不洁食物 饮食 肥甘厚味 生冷瓜果 正气内虚 日久不愈 抗邪力弱 正虚邪恋--休息痢 交阻 肠道 阳虚--寒湿积滞 邪滞于肠 气血壅滞 阳盛--湿热壅滞 湿热痢 ↓ 湿热传入营血→疫毒痢 脾胃虚寒--虚寒痢 寒湿痢
15
®
辨证论治
临时医嘱单 BLOOD-R: BLOOD:K.NA.CL.CA.MG STOOL-R:(必要时肛拭取标本) STOOL-C+药敏试验 Inj Ampicillini Ht( ) 酒精浴 冰套,冰枕 Inj valii 10mg im st! Inj dext-40 500ml iv drop 快速! Inj 5% glucose 1000ml iv drop Inj 5% natrii bicarbonat 200ml ivdrop Inj N.S 500ml Inj vitamine C2.0
26
®
27
®
溃疡性结肠炎
28
®
29
®
慢性血吸虫病
30
®
结 肠 癌
31 四、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食道静脉曲张(EVB)的内镜治疗 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EBS)对各种 原因致EVB不能或暂时不能进行外科手 术治疗的病人注射硬化剂仍不失为一种 有效的方法。
®
表6 急性菌痢与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点
40
®
41 3、寒湿痢 症状: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 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脘胀腹满, 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方药:不换金正气散
®
4、虚寒痢 症状:久痢不愈,痢下赤白稀薄,无 腥臭,或为白冻,腹部绵绵作痛,喜按喜温 ,口淡不渴,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沉细 弱。若病情进展,可伴有脱肛下坠,腰酸怕 冷, 四肢逆冷,滑脱不禁。 治法:温补脾胃,收涩固脱 方药:轻症:附子理中汤 重症: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
(三)范围

4
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属于本病范畴。一些结肠病变如非特异性 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出现本 证主症时也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
®
(二)病原学
1、生活形态方面 2、生化免疫方面(见表) 3、致病力(见表) 3、耐药性 4、抵抗力
5
®
6 胃肠道反射症状→ 恶心;呕吐 体温中枢 → 发热 内毒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腹痛;里急后重 内脏微循环障碍→ 腹泻 特异体质,过敏反应 → 中毒痢 肠毒素:肠壁通透性增加 → 病初水样泻 痢疾杆菌 细胞毒素:粘膜破坏;坏死;脱落; 外毒素 溃疡→ 粘液脓血便 神经毒素:CNS→神经系统症状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 有腥臭,镜检白细胞少, 红细胞多,有夏-雷晶体, 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乙状结肠镜检查 肠粘膜弥漫性充血、 肠粘膜大多正常,其中 水肿及浅表溃疡 有散在溃疡,边缘深切, ® 周围有红晕
33
阳性
®
34
®
(十一)、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原治疗 3.并发症治疗 4.慢性带菌者治疗
®
(二)源流
《内经》称本病为 “ 肠噼 ” 。素问.大阴 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 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噼”。 《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 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 花汤等有效方剂。 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 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
10
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溃疡
疤痕狭窄 ④慢性菌痢 ® ⑤带菌者
(五)病理解剖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 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 变最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 个结肠及回肠下段。肠粘膜 的基本病变, 急性期是弥漫 急性期 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 粘膜表面有大量粘液脓血性 渗出物覆盖,此与坏死的肠 粘膜上皮细胞融合形成灰白 色伪膜,脱落后可见粘膜溃 疡,此病变一般仅限于固有 层,故很少引起肠穿孔及大 量肠出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