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拔滚动轴承
顶压法拆卸
1.螺纹联接件 2.过盈连接件 3.滚动轴承的拆卸 4.不可拆连接的拆卸
1.3.3 拆卸后的清洗 1.清除油污
(1)清洗液常用的清洗液 : 1)有机溶剂。 2)碱性溶液。 3)化学清洗液。
(1)酸盐清除水垢 用3%~5%的磷酸三钠溶液注入冷却系统并 保持10~12h后,使水垢转化成易溶于水的盐类,而后用水冲掉 。 (2)碱溶液清除水垢 对铝制零件可用硅酸钠15g、液态肥皂2g 、水1L的比例配成溶液;对于钢制零件,可用浓度大一些的碱 溶液,用约10%~15%的苛性钠溶液;对非铁金属零件浓度应 低些,用约2%~3%的苛性钠溶液。 (3)酸洗液清除水垢 酸洗液常用的是磷酸、盐酸或铬酸等。
机械的拆卸与装配 ———了解机械拆装与装配的基础知识
一台机械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这些零 件在机械大修时,总要经过拆卸才能对其 损坏了的零部件进行修理,最后又必须经 过装配,才能使机械恢复原样。
装配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装配人员必须了解所装配机械的用途、构造和工作原理 ,研究和熟悉零、部件的作用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方式, 熟悉装配工艺规程和技术要求。 2)领取和清点所需的全部零、部件,准备施工材料、工具 和设备,包括起重设施。 3)零件在装配前,不论是新件还是已经清洗过的旧件都应 进一步清洗,并应对所有的零件按要求进行检查。
清除方法一般用手工工具,如:刮刀、砂纸、钢丝刷或手 提式电动、风动工具进行刮、磨、刷等。
2.测量工具和仪器检验法
(1)用工具检验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2)弹力、扭矩的检验。 (3)平衡检验。 (4)密封性检验。 (5)力学性能检验。 (6)金相组织检验。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①固定装配法是利用具有固定尺寸的垫圈调整件,来保证装配精 度的一种装配方法。由于采用的调整件尺寸是一定的,故叫做 固定调整法。其优点是不用对零件进行修配。该方法适用于要 求有一定间隙的装配。
②可动调整法是通过变动零件的几何位置而获得所需装配精度的 方法。其特点是在没有提高加工精度的情况下,达到装配要求 。在零件磨损、变形、修理后,仍可进行调移,因而此法比较 经济。
3)应选择合适的锤击点,以避免拆卸件变形或破坏。 4)由于严重锈蚀而使配合面难以拆卸时,可加煤油浸润锈蚀面 ,当略有松动时,再拆卸。
图4-2 击卸保护
a)保护主轴1、3—垫铁 2—主轴 4—铁条 5—螺母 6、8—垫套 7—轴 9—轴套
4)对所有配合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应按拆卸、修理或 制造时所作的标记,成对或成套装配,不允许混乱。
5)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应采用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涂 抹,油脂盛具必须清洁,带盖防尘。 6)为保证密封性,安装各种衬垫时,允许涂抹全损耗系 统用油、密封胶。 7)装定位销时,不准用铁器强迫打入,应在其完全适当 的配合下,用手推入约75%长时,轻轻打入。 8)为保证装配质量,对装配间隙、过盈量、灵活性、啮 合印痕等要求,应边装边进行调整、校对和技术检验。
6)细小零件(如垫圈、螺母、特殊元件等)应放在专门容器内,用 铁丝串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装在主体零件上,以防丢失。 7)液压元件、润滑油路孔或其他清洁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孔或内腔 ,要妥善堵塞保护,以防止污染或进入尘屑不易清除。 8)对不能互换的零件要成组存放或打标记。
(1)击卸法 击卸法是利用锤子或其他重物在敲击或撞击零件时产 生的冲击能量把零件拆下。 1)要根据拆卸件尺寸及重量、配合牢固程度,选用重量适当的 锤子,且锤击时要用力适当。 2)为了防止损坏零件表面,必须垫好软衬垫,或者使用软材料 制作的锤子或冲棒(如铜锤、胶木棒等)打击。
1.装配精度
(1)配合精度 在机械装配过程中,大部分工作是保证零部件 之间的正常配合。
(2)尺寸链精度 机械装配过程中,有时虽然各配合件的配合精 度满足了要求,但是累积误差所造成的尺寸链误差可能超出 设计范围,影响机器的使用性能。
目前常采用的保证配合精度的装配方法有以下三种: 1)互换装配法:在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修配、 选择和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2)修配装配法:在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上预留修 配量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3)调整装配法:在装配时,用改变产品中可调整零 件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 的方法。
1)拆卸之前,应先切断电源,擦拭设备,放出切削液和润滑油。
2)选择清洁、方便作业的场地实施拆卸。
3)拆卸顺序一般与装配顺序相反,拆卸顺序是:先附件后主机,先外后内,先 上后下,即先拆外部附件,再将总机拆成总成、部件,最后全部拆成零件, 并按部件汇集放置。 4)对电气元件及易氧化、易锈蚀的零件要进行保护。 5)根据零部件连接形式和规格尺寸,选用合适的拆卸工具和设备。 6)对不可拆的连接或拆后降低精度的结合件,拆卸时需注意保护。 7)有的机械拆卸时需采取必要的支承和起重措施,在操作中严防倒覆和掉落 。 8)当两个人以上作业时,要注意配合、呼应。
1)如果技术资料不全,必须对拆卸过程进行必要的记录,以便在 安装时遵照“先拆后装”的原则重新装配。 2)拆卸精密零件或结构复杂的部件,应画出装配草图或拆卸时做 好标记,装配时方向、位置均要对号入座,以免浪费找正、调 整和反复拆装的时间。 3)零件拆卸后要彻底清洗,涂油防锈,保护加工面,避免丢失和 破坏。 4)细长零件(如丝杠、光杠等)要悬挂起来或多支点支承,以防变 形。 5)高精度零部件要涂防锈油并用油纸包装好,妥善保管。
这个没啥讲的 !!!!!!
直接进入下一小节
1.机械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2.装配 3.检验和调整
1.2.1 机械零件拆卸的一般规则和要求
1.拆卸前必须熟悉机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从实际出发,可不拆的尽量不拆,需要拆的一定要拆 3.使用正确的拆卸方法,确保人身和机械设备安全 4.对轴孔装配件应坚持拆与装所用的力相同的原则 5.拆卸应为装配创造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