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王红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什么而是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基本任务:从人们听到的看到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语言与这些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是语言学的任务。
二、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印度:在公元前4丗纪,波你尼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编成《波你尼语法》(对梵语的语音和词的结构的分析相当完善)目的:为了准确无误地保存婆罗门教的典籍《吠陀》,研究梵语的发音和语法。
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哲学家争论名称与事物的关系,有两种观点:1、“按本质”;2、“按约定”
自柏拉图,对古希腊的词和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里亚出现“语文学派”(注释、考证、校勘荷马史诗)
目的:保存荷马史诗等典籍
大约公元前1世纪,特拉斯编《语法术》,形成比较系统的古希腊语法。
中国:
公元前四五世纪,对文献字形、字义的解释;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语言与社会”、“名称与事物”关系的见解荀子关于事物与名称之间的“约定俗成”的观点战国末年,《尔雅》【训释词义】的编纂
目的:便于交流和阅读古书
东汉末年,许慎著《说文解字》
目的:使人们正确地理解古代典籍
曹魏,在梵文的启发下,出现了给汉字注音、分析字音的韵书。
“小学”: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中国古人研究语言文字的三门学问)
“语文学”:古人为了哲学的讨论,或者学习、保存、整理古代宗教、文学、历史方面的经典而研究的学问。
其研究对象是书面语和文字。
意义:语文学关于发音。
语法、词义的知识为语言学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语言学的基本内容。
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欧洲人受梵语的启发以及浪漫主义思潮的的影响,追寻语言的源头和历史。
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差异,拟构他们的原始语,整理语言的演变规律。
意义:发明了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形体和实体,主张以研究语言的共时态为主,研究语言内部的关系为主。
研究重心:语言的共时态和语言内部的关系。
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
伦敦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结构主义:主张忠实地记录语言的事实,整理语言系统,采用自然科学的一些的一些概念、方法和思路研究语言,努力使语言学形式化、精密化,在语言的形式分析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化的科学。
生成语法:20世纪50年代崛起,主张研究人的语言能力,即说话人关于自己的语言的知识。
各民族的人所说的语言虽然不同,但语言能力却是相同的,即人类的大脑中存在着普遍语法。
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假设普遍语法是一套规则,此后假设普遍语法是一套原则,用这套原则可以解释各种语法现。
多角度语言学得分类:
1、个别语言学&普通语言学
个别语言学:研究一种语言或一个语系、语族、语支语言的结构规律或者发展规律。
如:汉语语言学、阿拉伯语语言学、壮侗语族语言学、斯拉夫语族语言学等。
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探讨人类语言一般的性质和普遍的结构规律、发展规律;语言研究的方法以及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
探讨人类语言普遍的结构规律有2条途径:1、随即抽样并归纳统计;2、从个别到一般,用其他语言的事实对所概括出的规律进行验证和修正。
两者的关系:普建立在个的基础上,其研究成果是从对各种语言学的研究中概括出来的,对个有指导作用,个应以普的理论为指导;普也应综合并利用个的研究成果,不断对自己的理论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
共时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共时语言学:选取语言某一历史阶段为研究对象,描写这个阶段的语言的状态,包括切分语言单位、整理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概括语言的结构规律、揭示语言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如古代汉语(秦汉汉语)研究、近代汉语(唐宋元明清汉语研究)、现代汉语(“五四”以来事物汉语研究)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包括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的结果,解释语言发展的原因、如:汉语史的研究、印欧语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语言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变化是绝对的。
语言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任何对语言的结构状态和演变规律的研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问题。
此外还有辞书的编纂、翻译、语言规划、语言文字规范化、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失语症的治疗等。
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
微观语言学:只研究语言结构本身,如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历史语言学等。
宏观语言学:与语言有关的现象,这是语言学的边缘学科,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实验语言学等。
学习语言学得必要性:
1、语言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类对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以及语言习得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
所以,研究语言,就要先学习语言学。
2、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利用,为他们提供理论指导。
3、语言学与自然学科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学与一些自然学科建立了联系,后者需要前者的理论指导。
4、语言教学(第一和第二语言教学)需要语言学的指导。
注:第一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运用母语书面语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其他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能力。
5、语言规划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
语言规划:国家或团体为了管理语言而进行的工作,包括语言的选择、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语言文字规范化:根据语言的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制定出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各方面的标准,在语言的使用中推广。
如在我国,推广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实行汉语规范化、实行简化汉字、发展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必须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根据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必须在语言学理论的知道下解决。
第一章语言的性质
第一节语言和言语(P11)
1、说话: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活动,是借助语言媒介进行的,说话就是语言交际。
目的:传递信息、求助别人、支配别人、与别人沟通感情等。
2、语言和言语
说话的三部分内容:@1、发音过程;@2、说出的话;@3、说出来的话中的词语和组织词语的规则。
(“语言”);前两者为“言语”;发音过程为“言语动作”;“说出的话”叫“言语作品”。
句子长度的无限性是造成句子数量无限性的原因之一。
语言交际的奥秘:人可以根据自己表达思想的需要自由地使用这些词语和语法规则。
3、语言的存在形式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组成的。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
一种语言是从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例如:语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由四个词构成)
语音:“一”读音的三种情况:@1、单念或在句末:阴平eg:一、
二、三、第一;@2、在阴平、阳平、上声之前:去声eg:一家、一人、一把;@3、在去声前:阳平eg:一次
总结:语音形式有差别,语法意义相同。
语法:存现句:处所词+动词+着/了/过+(数量词)+名词eg:门上贴着对联;县里来了检查团;天上飞过一群大雁
总结:语音形式有差别,语法意义相同。
结论: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
辨析:人的言语表达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
(√)
一方面,人说话与不说话、什么时候说话、要表达什么思想是自由的;
而另一方面,使用什么词语和语法规则表达思想却不是自由的,人必须借助所掌握的词语和规则进行语言交际,不能生造词语,不能改变语法规则,否则就会妨碍语言交际。
四、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第一,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产物;而言语是个人现象,言语动作或行为属于说话者个人。
第二,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在同一个时代,语言的词语和语法规则的数量是有限的,特别是常用词语的数量更有限。
第三,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创造的。
语言的词法和语法是通过作品传承下来的,不需要自己创造;而言语则是根据交际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
联系:一方面,语言一言语的形式存在,因而语言离不开言语。
词法和语法规则这些构成语言的要素总是存在于言语之中;另一方面:言语离不开语言,没有大家都认可的词语和语法规则,也就无法说话,交际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总之,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及所产生的成果,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
五、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出现的意义:书面语克服了口语交际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类异时、异地的语言交际成为可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流传下来,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书面语:是在书面上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系统,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但它既不是文字,也不是书面上得篇章。
文字:是书面语的物质形式,书面上得篇章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言语。
辨析:书面上使用的语言不一定都是书面语,口头上使用的语言也不一定都是口语。
(√)
如:宋代以后的白话小说、传奇故事都是写在书面上的,但却是口语作品,而讲演者的讲演辞是口头上得,但却可能是书面语作品。
判断口语和书面语的标准:使用的词语和语法(语言的存在形式)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
第一,口语中词语通俗、平易,句子简短,结构简单,有重复、颠倒、补说、啰说,甚至一些没有信息的口头语;而书面语中有一些只在书面上使用的词语和文言词语,句子看起来文绉绉的。
机子比较长,结构比较复杂,篇章结构也比较严整。
第二,口语的物质形式是语音,而书面语的物质形式是文字。
口语一发即逝,不能保存,变化比较快,具有流动性;而书面语可以持久地保存、流传,变化比较慢,具有保守性。
“言文脱节”局面出现的原因:口语的流动性与书面语之间的保守性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特别是在文化不发达的情况下,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分歧就会逐渐扩大,从而出现“言文脱节”的局面。
联系:口语和书面语都是语言的两种存在形式,它们不仅大体重合,而且互相影响。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断地从口语中吸取一些新词。
另一方面,书面语的词语也可以进入口语。
三、韵律层级
语音有音质、音高、音强、音长四要素,后三者统称为超音质要素。
超音质要素有区分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的音位功能,还有构建一个语言独特的节奏,组建比音节更大的韵律单元的作用。
这些韵律单元一般跟大于语素或词的语法单位或语用义有关联关系。
广义的节奏,是指两种或几种现象的周期性的交替。
狭义的节奏,语言的节奏是狭义的节奏,它大致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是音流中某些超音段要素在时间上等距离的、周期性地交替出现,可以等时的打拍子。
当然,语言的节奏不如音乐那么规整、严格。
语言的节奏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种是“音节(韵素)型节奏”,相当于中国戏曲中“有板无眼”式(也称“流水板”)节奏,代表语种有法语、日语、韩语、汉语和粤方言等。
法语除词末音节为词重音外,词中其余音节的长度、重度都差不多,基本上是每个音节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出现,没有强弱拍的区别。
日语则是短元音韵的音节长度全都一样,长元音和鼻尾韵音节的长度则相当于两个短元音音节。
韵中的每个音位叫做“韵素”。
日语中每个韵素都大致等长等重,在时间上等距离地出现,没有强弱拍的区别。
另一种是“音步型”节奏,相当于戏曲中的“一板一眼”或“一般多眼”式节奏,一般是两个音节组成更紧密的小单元,如汉语北京话和英语。
在北京话或英语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
这种节奏单元有时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音节的,但一音节自成一个节奏单元的一定有音节的拖长,三音节组成一个节奏单元的一定有音节的缩短,所以每个节奏单元还是倾向于等长。
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比如,如果以()表示音步的界限,则北京话的
“(买了)(桃)(五斤),(其中)(蟠桃)(两斤),(水蜜桃)(三斤)”,这句话中,单音节自成音步的“桃”明显长于“蟠桃”的“桃”,“蟠桃”中各音节的平均长度又长于“水蜜桃”,三者的长度比大致为1:0.73:0.66,这与法语每个音节等长、日语中每个韵素等长很不相同。
音节、音步等韵律上的小单位,与语言的词法、句法也有密切的关联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常常同一个意义有单音节、双音节两种说法,它们在组词造句成篇方面的作用都各不相同。
比如:
说事物时,“煤炭商店”、“煤店”、“煤炭店”(√);“煤商店”(*)说动作时,“种植大蒜”、“种蒜”、“种大蒜”(√);“种植蒜”(*)“无法学习”、“禁止说话”(√)“无法说”、“禁止说”(*)单双音节的选择还跟现代汉语的文体区别有关,比如前面提到的双音节动词“种植”只出现在书面语体中,而单音节动词“种”更倾向于出现在口语语体中。
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