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

合集下载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五首 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 春》教学设计 望江南【晚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

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 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

然而从早晨到日暮。

干帆过尽, 肠断白苹洲。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干帆, 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 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 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

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 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过尽千帆皆不是 “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 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斜晖脉脉水悠悠 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 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 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 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

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 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 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 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 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 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 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⑤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 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词五首: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武陵春、破阵子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5.一、自主学习(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1)《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词牌是_____,又名“忆江南”“_______”。

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字_______。

晚唐太原祁人。

诗词兼工,_____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渔家傲·秋思》作者是_____朝政治家、文学家和______家________。

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的“ ,”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3)《江城子密州出猎》是我国______代_______词派的代表作家__________的词,字_______,号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并称“三苏”。

除了词以外,他在______、 ______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______,与________齐名,人称______。

他也是我国______之一。

(4)《武陵春》的词作者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词派人代表。

她的词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________”体。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的作者是_____朝爱国词人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词开豪放一派,与_________并称“苏辛”。

(6)词又称________,句式长短不一,具有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之律诗,词的要求更严格,因此更适于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斜晖脉脉()右擎苍()千骑()貂裘()燕然()未勒舴艋舟()挑灯看剑()分麾下炙()霹雳()人不寐()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斜晖脉脉:千嶂里:会挽雕弓如满月:也拟泛轻舟:八百里分麾下炙:(二)初读感知1.反复吟诵这五首词,正确背诵。

2.对照下注理解五首词的词意。

二、合作探究(一)研读赏析1.怎样理解《望江南》这首词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2.《渔家傲》中所写的风景“异”在哪里?你从“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体会出词人怎样的情感?3.“亲射虎”、“遣冯唐”、“看孙郎”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说说“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词;(2)理解这五首词的词牌、词题和词意;(3)分析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这五首词;(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这五首词的词牌、词题和词意;(2)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词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2)词人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这五首词的背景、词牌、词意、韵律等;(2)准备相关的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这五首词,了解词牌、词意;(2)查阅资料,了解词人的生平事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这五首词的背景和词人;(2)引导学生回顾词的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这五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意境;(2)学生结合预习资料,理解词牌、词意,探讨词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五首词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2)讲解词牌、词意、韵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这五首词的美妙之处;(2)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运用词的韵律和意象。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这五首词;2. 写一篇关于这五首词的赏析文章;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词,进行诗词创作。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4.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

24.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
教学重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难点
1.品味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
2.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课堂导入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
2、“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燕然未勒”指什么?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3、羌管悠悠霜满地
刻画入夜景色,乡思浓郁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感慨:壮志未酬情怀:思乡忧国
5、请结合注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阐述这首词的意境。
塞外的秋天一到,风景就与中原大不一样了。大雁南归,对边塞地区没有一点留恋之情,军中号角一吹,四面悲凉的边塞声随之而起。群山连绵,层峦叠嶂,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于长烟之上,落日余晖之中,城门紧闭。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渔家傲
一: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2、日晚倦梳头
•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程度
3、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词概说1.1 词的起源与发展1.2 词的分类与特点1.3 重要的词人及其作品简介第二章:望江南2.1 诗词背景介绍2.2 诗词字词解析2.3 诗词意境分析2.4 诗词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第三章:武陵春3.1 诗词背景介绍3.2 诗词字词解析3.3 诗词意境分析3.4 诗词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第四章:渔家傲4.1 诗词背景介绍4.2 诗词字词解析4.3 诗词意境分析4.4 诗词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第五章:江城子5.1 诗词背景介绍5.2 诗词字词解析5.3 诗词意境分析5.4 诗词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第六章:破阵子6.1 诗词背景介绍6.2 诗词字词解析6.3 诗词意境分析6.4 诗词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第七章:词的审美特点与鉴赏方法7.1 词的审美特点7.2 词的鉴赏方法7.3 欣赏诗词的方法与技巧7.4 诗词欣赏实例分析第八章:词的创作与练习8.1 词的创作基本原则与技巧8.2 词的写作练习与指导8.3 学生词作展示与点评8.4 优秀词作欣赏与分析第九章:词人简介与词作品选读9.1 重要词人简介9.2 词作品选读与解析9.3 词作品欣赏与讨论9.4 词作品创作背景及相关故事介绍10.2 词的拓展学习建议10.3 词的学习资源推荐10.4 词的学习活动与比赛信息介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诗词背景介绍补充和说明:在介绍诗词背景时,重点关注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时期的historical context,以及诗词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政治和哲学意义。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外在联系。

重点环节2:诗词字词解析补充和说明:在解析诗词字词时,重点关注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以及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重点环节3:诗词意境分析补充和说明:在意境分析环节,重点关注诗词所表现的情感、画面和氛围,以及诗人如何运用意象、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 情感渗透:教师通过对词中情感的解读,引导学 生感受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01
02
03
时间安排
由于五首词的内容较多, 课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 学生对词的深入理解不够 充分。
个性化教学
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应 考虑个性化教学策略,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理解词中意象的运用 和意境的营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方 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词的内涵
和艺术特点。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五首 词的异同点,提高鉴赏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 简单的词,培养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 养。

深对辛弃疾词的理解。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注意语气和节奏。

分析辛弃疾词的艺术特
色,如语言豪放激昂、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等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 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
感基调。
点拨法
教师对重点词语和意境 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
解词的深层含义。
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 交流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
THANKS
同点。
写一篇关于《江城子》中苏轼 情感变化的读后感。
结合《破阵子》中的豪放情怀 ,创作一篇以“壮志凌云”为
主题的短文。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本节课的亮点与不足
内容丰富
本节课涵盖了五首词,每首词都 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词的多样 性和深度。

《词五首 望江南 江城子 渔家傲 破阵子 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五首 望江南 江城子 渔家傲 破阵子 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五首词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词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于词牌的理解能力,了解其特点和演变。

3.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五首词的背景知识和文本内容,并进行学习分析。

2.学习五首词的词牌曲调和特点。

3.学习五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五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并进行适当的表达。

2.掌握词牌的特点和演变。

四、教学过程1.导入与前期准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词牌,并呈现词牌的演变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2. 学习《望江南》•引导学生了解《望江南》的背景和词牌的演变过程。

•分析《望江南》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探索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3. 学习《江城子》•学习《江城子》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江城子》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4. 学习《渔家傲》•学习《渔家傲》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渔家傲》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参考词牌的特点进行表达。

5. 学习《破阵子》•学习《破阵子》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破阵子》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尝试运用类似的表达方式和手法。

6. 学习《武陵春》•学习《武陵春》的背景和词牌的特点。

•分析《武陵春》的内容、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参考词牌的特点进行表达。

7. 总结与拓展•复习五首词的特点和内容,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总结。

•给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并学习其他著名的古代词作品。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对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积极程度进行评价。

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

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

《望江南》《武陵春》教学设计屈原镇新滩中学向红娥教学目标1、通过背景介绍、了解词人生活经历、典故讲解、所取意象特点来体会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精炼的语言和独具特色的词风。

3、体会物、事、景、情相融合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背诵默写这首词.。

2、走近词人,体会其内心情感。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词文学常识简介、复习豪放派代表的词作中的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每一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学体裁。

如唐代为诗;宋代为词;元朝为曲;明清为小说。

而其中宋词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词的基本流派:宋词在传统上分为两个基本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这主要是以词的内容和风格来分的。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为苏轼、辛弃疾等。

前面我们学过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两首词是豪放派词风的最好体现。

同学们还记得表现苏轼“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的名句吗?还记得表现辛弃疾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名”的满腔豪情名句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温庭筠、李清照,去感受他们或清新绮丽、或含蓄委婉的词风。

学习《望江南》二、解题、作者及花间词派简介A、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祁县人,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

(花间词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词风浮艳,后世称为“花间派”。

作品多为所谓男词人写女性生活的“闺情”代言体。

)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就以词赋兼工、才思敏捷而知名。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手即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的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他的词“多写闺情”,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三、朗读赏析1、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自由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作品流露出的情感)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情感。

3、学生齐读,表达情感。

《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武陵春》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背景;理解诗中蕴含的意象和情感;了解诗歌创作的艺术特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和理解《武陵春》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 难点: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导入:利用音乐或图片欣赏、课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武陵春》做好铺垫。

2. 集体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鉴赏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个体思考:学生以个人形式进行思考和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写作。

4. 课堂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进行课堂展示。

可以采用朗诵、小品、诗歌表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5. 提升拓展:针对学生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可以进行相应的拓展教学,例如给学生提供一些诗歌写作的素材和技巧,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学习《武陵春》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听课文朗读,学生跟读。

3. 导入讨论:请学生就《武陵春》中的意象进行讨论,指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了解这些意象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

4. 集体鉴赏:教师导读诗歌,引导学生鉴赏诗中的节奏、韵律和意境,借助音乐进行诗歌趣味性的感受。

5.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6. 个体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自由写作的形式,表达对《武陵春》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展示: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课堂展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8.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和建议。

《词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次教学将围绕五首经典词曲展开,包括《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

通过学习这些词曲,学生将了解到唐宋时期的文学艺术特色、韵律配合、调子流变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唐宋时期词曲的特色和基本知识。

2.理解和领悟五首词曲的内涵,掌握词曲的基本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词曲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本节主要介绍唐宋时期的文学艺术特色及词曲的发展演变历程。

教师可通过图片资料或诗词朗读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知识传递通过介绍五首词曲的文学背景、作品特点、艺术鉴赏等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2.1 《望江南》1.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2.唐宋时期江南风光的文化意义。

3.韵律的配合。

2.2 《江城子》1.山水田园的艺术风格。

2.哀婉凄楚的情感表达。

3.押韵和对仗的词曲韵律,以及其对整个词曲的影响。

2.3 《渔家傲》1.峭拔刚劲的艺术风格。

2.表现自信和骄傲的乡土情感。

3.与仗势欺人、不畏强权的诗词同题。

2.4 《破阵子》1.战争年代的艺术风格。

2.表现战争岁月下的生命悲壮。

3.艺术手法包括夸张、强烈的韵律、比喻、象征等。

2.5 《武陵春》1.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2.表达怀念故土、思乡之情。

3.韵律的配合,包括令人情感激荡的起承转合和整曲的紧凑感。

3.个案分析通过对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来进行个案分析。

让学生分析出文学艺术中韵律、配合、形象的变化迭代和如何产生这些变化的因素,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理解水平,同时加强课堂师生互动的氛围。

4.总结环节根据上述五首词曲的特点和内涵,对唐宋时期古词、文学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进行总结。

加强对学生认识词曲学科的教育和引导。

5.作业与评价安排学生分析一首唐词或宋词,了解其词人、背景和特色,比较和对比唐词与宋词、古诗与词曲的差别与联系,自主掌握相关知识。

然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去测评学习成果和数据,并对学生的成果和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词《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五首词的基本内容、背景和意境。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五首词。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这五首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每首词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掌握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词中所表达的自然风光、人生哲理和情感世界。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五首词的基本内容、背景和意境。

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学生能够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五首词。

2. 教学难点:词的深刻含义和情感表达。

词的形式和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对五首词的深入研究,掌握其背景、意境和修辞手法。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制作PPT或黑板,展示词的内容和重点。

2. 学生准备:预习五首词,了解其基本内容和背景。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江南风光、人生哲理等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分享对江南风光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和经历。

2. 词《望江南》的教学:教师介绍《望江南》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自主学习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学生朗读、背诵和默写《望江南》。

3. 词《武陵春》的教学:教师介绍《武陵春》的背景和作者。

学生自主学习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学生朗读、背诵和默写《武陵春》。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提问等。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词的朗读、背诵和默写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五首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词五首》之《望江南》《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教案

《词五首》之《望江南》《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教案

《词五首》之《望江南》《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优美诗句,培养赏析能力。

2、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味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3、领会词中丰富深刻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领会意境,明确主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望江南》、《武陵春》一、芳华千载识词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对联,猜猜上下联分别是指谁?先全班齐读。

上联是:“诗词双叹,才情绮丽,尽展花间温八吟”(温庭筠)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二、问君能有几多愁?---比较《望江南》与《武陵春》1、读词识人(1)、自由朗读两首词,读准字音,有疑难可组内求助,完成后请举手示意。

(先请一人朗读《望江南》,再请一组朗读《武陵春》)(2)、《武陵春》描写的是作者自己,那么《望江南》呢,温庭筠写的可是自己?温庭筠写的是一位女子,这两首词的主人公应该都是女子。

追问:最能表现这两位女子的思想情感的词句在哪里?《望江南》中“肠断白蘋洲”,肠“断”一词让人感受到主人公的愁绪。

《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愁”字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学法指导一:有的诗词在末尾可能会自然地暗示或明示作者的情感,点明中心、主题,这种就叫卒(zú )章显志。

小结:这两首词一个是男子化身为女性来描绘女子内心,另一个是女子写自己的内心的词作,表现的都是女子的愁绪。

2、试比愁重--你觉得词中这两个女子,谁的愁让你感触更深,更愁?(她们又在为何而愁)学法指导二: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进而继续琢磨,洞晓明显的语意,品味出作者隐含的情感,这种就叫见微知著。

预设角度:人:《望江南》中这一女子一天所干之事便是等待。

清晨梳洗晨装便开始等待,也许她精心打扮,就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当时的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但一个“倚”字写出了这位闺阁女子因盼望得太久而没了力气,不仅身体难以支撑,连心也是沉重的难以支撑,只能一个人孤苦的“倚”着,一个“独”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

《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
《武陵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1、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⑴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⑵ 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

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

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

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朗读与背诵。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目标3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任务:《望江南》、《武陵春》一、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

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望江南》1、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2、作者及背景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

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

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

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

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江楼 → 希望望过尽千帆斜晖、水→失望情肠断 → 绝望5、体会文章写作特色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理解。

要点:“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

“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教学设计】武陵春望江南【晚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

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

然而从早晨到日暮。

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

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

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

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

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

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

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

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

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④千嶂里,⑤长烟落日孤城闭。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⑦羌管悠悠霜满地。

⑧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

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

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

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

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

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这恰与《苏幕遮》仿佛。

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

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

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

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

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密州出猎①【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

④酒酣胸胆尚开张。

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

⑧【作者】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

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

卒谥文忠。

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

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

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

苍:苍鹰。

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

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

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

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

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就是指的这首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武陵春:调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武陵渔人游历桃花源事。

又名《武林春》。

《词谱》以毛滂词为正体。

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城南。

拟:准备。

舴艋舟:小船。

评解: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

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

所论甚切。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

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

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动。

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起来慵自梳头,但一为生离之愁,一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作者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

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

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

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

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

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

这是其构思新颖处。

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

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

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注释:吹角连营: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句:广布八百里范围的将士分熟肉吃。

麾下:部下。

炙:烤熟的肉。

五十弦句:各种乐器齐奏军歌。

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句:秋天在战地检阅军队。

马作句: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

的卢:刘备的战马,曾一越三丈使刘备脱险。

弓如句:弓弦像惊雷那样响。

了却句:完成了皇帝托付的天下大事(指收复中原)。

赢得句:获得了不朽的荣誉。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

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

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

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

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