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成因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霸凌成因及对策研究
作者:赵倩
来源:《公关世界》2020年第04期
摘要:校园霸凌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给家庭和睦、学校稳定、社会和谐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影响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因此,为预防中学校园霸凌现象应该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寻找途径,以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霸凌成因对策
近年来,我国校园霸凌事件不断发生,霸凌行为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校园内,以打架斗殴、欺压学生等形式为代表的校园霸凌行为大量存在。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数据显示,我国有29%的学生曾在受访前的30天内受到欺凌。校园霸凌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心理和身体伤害,也会给霸凌者带来心理创伤。同时,也会给家庭和谐、学校稳定、社会和谐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要对这一类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可实行的解决方案。
一、校园霸凌及其危害
霸凌是英语“bullying”的音译,也可译为欺负、欺凌等。“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霸凌者通过向被霸凌者的精神以及肉体施加压力与伤害,从而使得被霸凌者屈服于自己的一种单方面的侵略行为”。挪威学者欧文斯把它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不是偶然事件,是一种在长时间内不断发生的事件。霸凌事件将言语、肢体、集体、网络、电话、文字等作为手段,致使被霸凌者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受到伤害。所以校园霸凌可以分为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QQ空间、微博等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为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等几种形式。
(一)校园霸凌的特征
校园霸凌因其对象、环境的特殊性,表现出不同于偶发暴力事件的特征。第一,具有隐蔽性。暴力霸凌者一般会选择避开老师和家长,选择偏僻的地方对被霸凌者实施霸凌行为从而逃避老师及家长的惩罚。其它霸凌也大多以软性方式为主,很多行为被“巧妙”地隐蔽在他們的活动中,不太容易被认识到。第二,具有反复性。被霸凌者出于各种原因很少主动寻求来自外界的帮助,这种妥协、忍受进一步助长了霸凌者的气焰使得霸凌者变本加厉反复霸凌。第三,具
有不平等性。霸凌者的地位明显高于被霸凌者,这种地位表现在社交能力、社会资源、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第四,具有群体性。霸凌者多以“小群体”的形式出现,霸凌者往往缺乏单独实施霸凌行为的勇气和能力,常常纠集伙伴实施霸凌,这种群体行动使个体霸凌者增加了勇气、增长了力量并逃避了个体责任。
(二)校园霸凌的危害
校园霸凌对霸凌者、被霸凌者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1.对霸凌者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霸凌者的霸凌行为由于被霸凌者的默默忍受获得自我满足感,不断增加霸凌行为。第二,社交能力下降。霸凌者在校园环境内受到霸凌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追捧使其个性逐渐张扬,自负心理强盛。一旦离开校园环境,这种张扬、自负心理则可能给他人产生不良印象,进而使得其处处碰壁。第三,会导致霸凌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霸凌者如果在学校不能正确认识霸凌行为的危害性,没有受到正确价值观引导,霸凌行为如果不能被及时制止并接受相应惩罚,这些学生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对被霸凌者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交能力退化,会变得自卑、懦弱。被霸凌者往往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不适合与人相处,进而逃避他人。第二,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在长期被霸凌的状态下,被霸凌者会逐渐出现紧张、焦虑、不安、孤独、抑郁等情绪,难以得到良好的调整。这种状态往往会导致被霸凌者患上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严重情况下被霸凌者有可能走上自残乃至自杀的道路。
二、校园霸凌现象成因分析
目前,校园霸凌的发展方向是低龄化、群体化、恶劣化的。已经无法将其单纯认为是个别学生的道德问题,应该多视角、多层面的寻找原因。
(一)家庭教育因素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他的人格与心理健康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态度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到其道德行为养成,家庭教育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留守家庭、单亲家庭等家庭状况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专制型、溺爱型等家庭教养方式的出现往往是因为父母的缺失或者角色替代。这些教养方式或长期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或作风粗暴专断,忽视道德教育。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当社会的文化与结构之间存在紧张或冲突时,越轨就可能发生。越轨行为是一种社会创造出来的行为,而不是越轨者一时病态冲动的结果。校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问题少年”,他们一般来自“问题家庭”。这些家庭或是单亲家庭、或家暴不断、或
家境贫寒等。因此,他们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关切,加上平时缺乏师长的引导和同学的关照便常常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
(二)学校教育因素
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在中学阶段学校和家长更加注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德育。如果学校对学生不加以关注和引导极易使得学生走上错误的道路,例如将同学做为压力释放的对象从而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产生。
其次,霸凌者通常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很少被欣赏,往往更多受到批评。学校里评先进、受表扬等激励性活动基本都与其无关。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优越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动力。相对于那些“好学生”,“差生”几乎体验不到优越。既然已经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既然努力都不能获得人们的肯定,还不如“另辟蹊径”,去感受另一种优越感。通过成功实施霸凌行为,他们得到了满足,从而获得了内心的平等。
第三,在面对霸凌事件时,一些学校管理者及部分教师或出于对学校声望的维护,对霸凌行为简单处理。霸凌者由于受到的惩罚过于简单,且并未正确认识到霸凌行为对他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相反,霸凌者会猜测是被霸凌者向老师进行了“告密”,对被霸凌者实施更为恶劣的霸凌行为。而且一旦老师参与,就会使得旁观者感受到危机,他们害怕自己被老师批评,也会选择远离那些“告状者”,被霸凌的孩子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校园霸凌对策分析
(一)家庭层面
“一个人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实负完全责任。”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贯穿了始终,孩子的健康心理、良好性格的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家长责任的明确才可以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应秉持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在遇到问题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不可简单、专制。其次,家长应该教导孩子明辨是非,帮助孩子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果霸凌行为已经发生,对被霸凌的孩子应该及时给予关怀。有跟踪研究数据表明,72%的被霸凌者能夠在两年之内脱离霸凌,关键原因就是交到了新的朋友。校园霸凌虽然爆发在青春期,但种子却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已埋下。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父母忽视,不懂得如何与朋友,同学相处,他们就极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二)学校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