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与战 争讽刺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与战争讽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与战争讽刺》《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和对战争的辛辣讽刺,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二战期间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通过主人公约塞连的经历,展现了战争的荒诞和人性的扭曲。
海勒以一种看似混乱无序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荒谬和不确定性的世界。
黑色幽默在小说中无处不在。
例如,军规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存在。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均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这一军规的自相矛盾和荒谬绝伦,让士兵们陷入了无法逃脱的困境。
无论他们如何选择,都无法摆脱战争的噩梦。
这种对逻辑的颠覆和对常理的嘲弄,正是黑色幽默的核心所在。
海勒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一步强化了黑色幽默的效果。
约塞连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他不再是传统战争小说中英勇无畏、为了国家和荣誉而战的英雄,而是一个为了生存而不断挣扎、试图逃离战争的普通人。
他的行为看似自私和怯懦,但在那个荒谬的战争环境中,却显得无比真实和合理。
其他人物如米洛、卡斯卡特上校等,也都被刻画得十分滑稽可笑。
米洛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甚至与敌军做起了生意;卡斯卡特上校为了追求军功,不断增加士兵的飞行任务,全然不顾他们的生死。
这些人物的行为和价值观,与正常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背道而驰,让人在感到可笑的同时,也不禁对战争的扭曲力量感到悲哀。
小说对战争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
战争不再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是一场充满欺骗、贪婪和无谓牺牲的闹剧。
士兵们被当作棋子随意摆布,他们的生命在上级的眼中毫无价值。
海勒通过描写战争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例如,士兵们在执行任务时,常常面临着飞机故障、敌人的猛烈攻击等危险,但他们却得不到足够的物资和支援。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怎么写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怎么写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
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
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读后感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本文为你提供读后感范本两篇。
)篇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喜写悲,并夸张到了荒唐的地步,具有典型的黑色幽默的风格。
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以反讽为基础的艺术构思上,既然世界是荒诞的,那么,真假、善恶、美丑都失去了正常的标准,作家把不正常的东西写出来,让不可思议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而一切正常的事物就显得滑稽可笑,这样荒诞的世界才充满了幽默感。
比如上述人物的漫画,主要是运用反讽的技巧刻画的。
再如介绍飞行基地的医疗水平时,作者不动声色地写到一个研究鲸鱼的动物学家被派来做军医;两名医助不论谁来看病,一律都用紫药水涂满他们的牙龈和脚趾,再灌下一粒泻药。
而这一切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正常事。
读者理解了作家的潜台词,就能达到幽默的共识。
小说的幽默,还产生于作家采用的逻辑悖论的手法。
作者有意在大前提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正确地推理,最后得出荒谬可笑的结论。
“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罗加迅论的典型。
如它规定:疯子必须停飞;又规定: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一旦某人因精神的原因提出停飞的申请,就说明他的心理正常,所以必须还得飞行。
作家在不经意的调侃之中,显露出锐利的讽刺锋芒,直指荒诞的要害,初看忍俊不禁,细品余味深长。
作家常常将相互矛盾或褒贬义相对的词汇与句子故意搭配使用,如德里德尔将军夸口:“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丹尼卡医生说:“救命可不是我的事。
”某上校“发觉自己仍然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迈洛说:“我这人从不说谎,只是在需要时才说谎”,等等。
为了达到讽刺的目的,作者也采用夸大性陈述,故意夸大其词,实指相反的意思,如对地方上欢迎迈洛的古怪盛大的仪式的描写。
总之,作者在谈笑之间对荒诞性异常深刻地披露的手法,典型地代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风格。
20世纪西方文学——浅析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运用
浅析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运用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一种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现象。
它之所以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是与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仰的动摇及对人类自身存在的焦虑密切相关的。
它表现了二战以来一代人对充满腐朽和不公的现实社会的无奈和绝望,却又不得不在讽刺和幽默中求得片刻精神解脱的矛盾心态。
黑色幽默流派的作家用一种类似“绞刑架下的幽默”来表现可怕又可笑的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继承了幽默的特点又加入了“黑色”的内涵,是一种在阴暗、冷漠之中的无可奈何的自我嘲讽,也是面对“绞刑架”的威逼而产生的一种沮丧的滑稽的逗笑,是一种病态的、反常的、荒诞的幽默情绪。
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公认的“黑色幽默”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小说里,海勒把幽默与讽刺、荒诞与严肃、夸张与真实、闹剧与正经调合起来,以阴冷、玩世不恭的幽默来嘲笑一切,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抗议,使人在震颤中去思索,在喜剧中去悲哀。
本文将从叙事结构、人物形象、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剖析黑色幽默手法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运用。
一、叙事结构小说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法,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小说的结构特征及叙事风格。
全书共四十二章,章与章之间缺乏连贯性。
全书内容庞杂,并无贯穿头尾的中心情节,众多的小情节交错展开,内容的叙述打破井然有序的先后时序,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相互交织,人物在这三种时间里交错出现,被叙述人不断变换,回忆、幻境穿插其中。
阅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你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也可以跃过其中任何一章往下看。
作者之所以随心所欲地编排各种情节,正是为了以形式上的混乱反映现实社会的混乱,用外形上的疯狂来对付世界的疯狂,凸显出荒诞阴暗的美国社会图景,再现混乱、残酷和缺乏理性的世界,烘托荒诞的气氛。
表面上,《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每一个构成部分,如人物、片断、结构等都显得极其混乱,但却是荒诞疯狂的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缩影。
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的体现
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的体现
一、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这也是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最常提到的黑色幽默,它暗示兵士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军规里的指令依旧得到遵守,而不用担心有任何的抗议和不服从。
二、要完成指示:
军规对士兵的要求是命令式的,所以接受到指示时要尽一切可能立即就去完成它,而无论有多少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能当机立断,因此被明确了“要完成指示”这个古老的黑色幽默。
三、服从命令:
服从命令这个说法里,包含着黑色幽默,它表明士兵们对于军规严令的接受,而保持着一种淡定而虔诚的心态,不管自己有多么的迫切想反抗,服从是第一要务。
四、受教训:
当长官收到士兵的抗议服从的请求时,里面常常包含着“受教训”这样一个黑色幽默,它使人们清楚知晓:在军规之外,再无法外逃,只能接受命令并执行。
五、尊重士兵:
军规里有一条显著的指令,那就是“尊重士兵”,它暗藏着一个黑色幽默,提醒人们,只要遵守军事管理中的规矩,尊重、关心士兵并营造一个温情的军营氛围,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六、出色表现:
“出色的表现”也是第二十二条军规里的一项基本要求,其实这里也藏着一个有趣的黑色幽默,它强调人们应该有一种态度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在特定的环境里表现出耀眼的出色表现,从而证明他们的价值。
七、决不懈怠:
最后,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提到“决不懈怠”,这是被全世界人民所普遍接受的黑色幽默,它暗示着:只要存在任务就要坚持做,无论负累多大,也同样需要去完成,不能因此而懈怠,这也正是军规要求士兵们表现出的精神风貌。
简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
简析《第二十二天军规》之中的黑色幽默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的和平和进步做出了不少贡献。
但是,有战争就有牺牲。
二战直接或间接死去的人约为7000万。
我们一边为这样正义的战争而热血沸腾,一边感念着因这场战争牺牲的人。
战争既可怕又残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战争的后果是错伤误伤,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对于战争的参与者来说,胜利凯旋,战死或被俘。
不管是凯旋、战死还是被俘后咬紧牙关的都是英雄。
战争时代,每个人都想当英雄,也盛行英雄主义,乱世出英雄也由此而来。
稍有血性和正义感的人都愿意无私忘我,不辞艰险地为了人民而英勇战斗。
很多影视剧因为榜样效应,多塑造民族英雄、战争英雄等角色形象,一方面让人民记住艰难时期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另一方面传承英雄的良好品质。
而最近有一部剧,反其道而行,开始宣扬“逃兵”,歌颂“反英雄”人物。
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下面我将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第一本用荒诞主义写作技巧来表现荒诞主义主题的作品。
通过对所描述的军事机构的分析,小说故事发生在战时意大利的美国航空军事基地,这里的军事等级制度森严,并且这种制度还荒谬的掌控着轰炸机上飞行员的悲惨命运。
飞行员们害怕飞行,渴望着陆以逃离死亡。
随着飞行任务的加重与死亡几率的增加,飞行员们变得绝望,近乎崩溃。
主人公约瑟连对四周的死亡和荒诞感到恐惧,他也不再相信上帝,毫无安全感。
他对上级的计划感到困惑不堪,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明白,战友斯诺登的死让约瑟连惊慌失措,又对另一位战友奥尔的行为感到迷惑,随后,约瑟连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他曾经那么勇敢,但现在却对勇气与英勇有了不同的看法,不久,读者就发现他赤身裸体不穿军装。
约瑟连开始斟酌着如何保护自己,并最终成功逃出战争与死亡。
《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期,美国第256空军轰炸机中队内部发生的故事,整个部队由指挥官卡斯卡特上校掌管,为了能开官发财,他不顾士兵的死活,无限度的增加他们的飞行任务。
黑色幽默和二十二条军规
●它已经突破喜剧的范畴,和悲剧融为一体。
●其悲剧意识是指在幽默情绪中渗透了黑色的东西——痛苦、怪诞、残忍。
●黑色幽默虽然保留了古典幽默的智慧和含蓄,但却削去了其中的温和轻松,而增添了陌生和冷酷、沉重。
●三是必须同社会现实保持很远的距离。
●一、大致内容●《第二十二条军规》描写了一个荒诞、混乱的世界,但它给读者的印象却如此真实。
作者描绘这令人痛苦和迷惘的荒诞世界,暴露“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意在抨击、揶揄噩梦般的社会现实。
●小说撕下了“正义、真理、自由、博爱、荣誉、爱国”等口号的欺骗性,揭露战争荒谬的实质。
在官僚军事集团的统治下,根本就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之分,战争成了一些“体面人物”升官发财的手段。
●卡斯卡特上校●佩克姆将军“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谢司科普夫●梅杰·梅杰少校●布莱克中尉●迈洛食堂管理员《第二十二条军规》还揭示了在官僚军事集团统治下,无辜的人们处于被异化力量所支配、吞噬,传统道德准则被视为异端,整个社会黑白颠倒甚至出现了生死错位的可悲场景。
第二十二条军规●“你只要飞四十次就行了。
”前一等兵温特格林道。
●尤索林听了十分高兴,“这么说我可以回国了,对吗?我已经飞了四十八次了。
”●“不行,你不可以回国。
”前一等兵温特格林纠正他说。
“你是疯了还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可以回国呢?”●“因为有第二十二条军规嘛。
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无论何时,你都得执行司令官命令你做的事。
”●尤索林:“可第二十七空军司令部说,我飞满四十次就可以回国。
”●“可是他们并没有说你一定得回国。
而军规却说,你一定得服从命令。
圈套就在这里嘛。
即使上校违反了司令部的命令,在你飞满规定的次数后还叫你飞行,你还是得去飞嘛,要不然,你就违背了上校的命令,那样一来,第二十七空军司令部当真要向你问罪啦。
”只有神经错乱的疯子才能获准停止飞行。
如果你疯了,可以自己提出申请,请求停止飞行。
可是疯子是不会知道自己疯了的,更不会为了自身安全而提出申请。
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背景的解读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背景的解读车欣 天津外国语大学摘 要:美国著名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从出版问世便引来不少的关注和话题,这一作品的问世无疑给美国文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且刮起了一股“黑色幽默”的狂潮。
关于黑色幽默的背景大致有几种说法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麦卡锡主义等等。
关键词:黑色幽默;荒诞性;约塞连;二十二条军规[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110-01著名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无疑是众多黑色幽默作品中的典范之作。
她通过对一个小岛上不同的人物的生活描写和对众多典型人物的刻画来体现一个复杂混乱,让人迷幻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的道德观念,是非观念让你无法评说。
海勒用其特有的混乱的场景和思维不停地切换和剪辑,给读者营造一种混乱、血腥、模糊的现象。
而在其现象之下的本质则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病态的幽默和深刻的内涵发现。
海勒在文章中的手法让我们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黑色幽默和荒诞性的话题,在皮亚诺撒岛上的一切都是荒诞的,而海勒正是用这种荒诞的手法来表现荒诞的主题,越是重大深刻越是不动声色,让人有一种含着泪笑的体验。
黑色幽默产生的原因的背景让人难以说清但是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虽然黑色幽默有着一种荒诞的性质,但是这并非作家主观臆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环境原因:麦卡锡主义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美国当时社会并不太平,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
在对朝鲜战争的结束后,充斥在美国的还有麦卡锡主义[1]对人们的压制和禁锢,是美国的麦卡锡肆意的诬陷和诽谤美国的共和党人和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着“美国文革”之称。
无疑这会对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都造成严重的伤害。
并且美国人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后伤亡比例高代价大,国内的反抗情绪逐渐高涨。
人们开始对当时的民主社会产生了怀疑,尤其是美国的中小资产阶级,面对现实想要改变却无能为力因而开始对现实进行了嘲笑讽刺和挖苦。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名气太大,如同5A级景点那样,总归要去看看的,看完后不能说失望,至少是无法好好领略,也就谈不上是否喜欢了,还同时看完了1970年版的同名电影。
百度了下黑色幽默,原来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重要文学流派,绝望、荒诞、残忍的幽默。
当时只有美国的土壤适宜栽培黑色幽默,二战后当之无愧的全球霸主,经济继续蒸蒸日上但对外却有些穷兵黩武。
这就造成了国内垮掉一代迷茫一代的同时又有无数普通人投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泥潭。
作者表达阶级无处不在,即使在全世界最强的军队中也是如此,军官们为了升官发财还不是靠利用国家资源和规则漏洞,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用中下层士兵的艰辛甚至是生命付出。
但如果就是这样的大主题,何至于在文学界地位如此之高呢?感觉还是归功于黑色幽默的写法,特别是军官层面,每个人都被刻画成贪婪、无能、狡诈、蛮横、钻营的形象,而士兵和意大利的平民和妓女也是个个逻辑古怪,让人觉得可笑夸张无法理解。
虽然阅读时有些不明就里,但至少对第二十二条军规本身的理解应该错不了,那就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无疑了,书中从未正面列出这条军规,而是在各场合通过各色人物的嘴来吐露一部分,好让读者自行拼出个梗概。
这条军规浓缩了军界政界的一切不合理,按照鲁迅的说法就是吃人的规定,就是让你正反都要受制于该条军规,其目的就是看似合理地“奴役榨取”。
作者本人是执行过六十次飞行任务的二战空军中尉,因而绝对有资格有底气以二战期间空军为背景写出此书。
但令我无法理解的是,连他本人都说真实中的空军队伍同僚,还是很热血爱国做实事的,但为何要在书中将几乎所有人描绘成负面形象或至少是疯疯癫癫?可能还是我欣赏不来黑色幽默吧。
然后直到后来,看似荒诞可笑的大段文字后,XX死了这样的转折,还是让人直面黑色幽默的力量,就如同一直在你身边活蹦乱跳的人,哪怕再痴再傻再惹人烦,转眼间从地球上消失了,谁个不悲伤。
作者在结尾给了约赛连一个乌托邦式的逃离,或许他自己也不清楚如何应对战争带来的问题。
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摘要:《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从其产生的背景、主要表现和意义三个方面,对“黑色幽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背景表现意义黑色幽默,是人们用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混杂来表现出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心理。
约瑟夫·海勒是公认的“黑色幽默”代表作家,就是因为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互不协调的现象,并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
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折射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一代人对充满黑暗丑恶和不公正的现实社会的忧虑和绝望,却又要在幽默与讽刺中,获得某种精神慰藉的复杂心理,也开创了人们后来称之为“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先河。
1《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形成的背景《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小说家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艺术创作有其个人、社会和时代历史背景。
1.1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让西方世界许多人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创作产生了一批厌战、反战的小说,出现了彷徨失措的“迷惘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集中营里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和扔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在美国人的思想上引起极大的震动,尤其是美国知识分子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海勒曾说过:“约塞连的情感并非我在战时的情感,我是战后才体会到的。
这本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对年代社会情绪的反应,对麦卡锡时期的反应,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我写下了自己对一个处于混乱中的国家的感受,我们至今仍在忍受这种混乱,二次大战时暂时的举国一致分崩离析了。
”足以印证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2个人背景约瑟夫,海勒于1923年5月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俄裔犹太家庭,早年丧父,生活颇为艰辛。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研究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研究摘要:本文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人物、语言特征、主题和结构四个方面分析了黑色幽默文学在该作品中的体现。
小说采用了无序反传统的叙事结构,对一些重要情节不断重复,揭示了人没有反抗体制的可能,进一步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荒诞和反常。
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特征的分析,进一步了解二战时期美国社会的荒诞性,了解黑色幽默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为深入了解黑色幽默作品提供基础。
关键词:黑色幽默;反英雄;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是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注重挖掘重大社会主题,揭示现代社会中让人们饱受摧残和折磨的异己力量。
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描述了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萨岛的美国空军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塑造了一个非理性的荒诞世界,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传统道德的抛弃。
在该作品中,海勒有意在主题和艺术手法上进行创新,为当代美国小说创作树立了新的风格。
一、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中的体现约塞连是《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角,是一个典型的黑色幽默反英雄角色。
约塞连原本是一名具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军人,但看到真相后的失望让他变成了一个想要活命的懦夫。
为了生存,他假装生病和发疯,在食物里放肥皂水,操纵飞机抛锚,投掷炸弹时也犯粗心错误。
他虽然随俗自嘲,但他有自己的自由意志,能从荒诞的环境中看到喜剧的一面,体现了自我存在才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幽默与反讽。
此外,约塞连还有许多英雄的特点,例如他非常聪明,对世界文学非常了解,他熟悉各种古典英雄,不像亨利那么爱幻想。
在空军训练中,约塞连受到其他人的钦佩和尊重,但他的大部分行为被其他人认为是不道德且懦弱的。
事实上,约塞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英雄。
他反对军队腐败,拒绝接受第22条军规,想要逃离军队,这不仅没被视为怯懦,却被视为英雄。
二、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语言中的体现1. 矛盾与悖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现代主义小说成功地消解了对与错、渺小与伟大、过去与未来的二元对立,《第二十二条军规》更进一步使这些概念共存。
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及其象征意义
摘要 : 《 第二 十二 条 军规》 是二 战后 的 一部被 读 者 广泛认 可 的小说 , 在“ 黑 色幽默” 派 文 学 中 占有 重要 的地位 , 是 这 一流 派 的代表 作 , 它是 美 国 黑色幽默小说的经典代表作 。 本文通过对小说 中人物的分析来解读黑色幽默及其 ( ( 第二十二条军规 在小说 中的象征意义, 因此能让读者更好地
关键 词 : 第二 十二 条 军规 ; 黑 色 幽默 ; 象征 意 义
Ke y wo r ds :Ca tc h- 2 2; b l a c k h u mo r ; s y mb o l i c me a n i n g
中图分类号 : G 4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1 ) 2 0 — 0 2 5 9 — 0 1
军规 规定疯子 可以停飞 ,但 同时又 规定必须 经由疯子 本人提 出申 《 第 二十 二条军规》 是海勒 的代 表作 , “ 黑色幽默 ” 流 派的经典 之 请 , 而疯子本人一旦提出申请 , 又证明疯子并没有疯。 士兵们在 意大 作, 被人们誉 为六十年代最 好的- - ̄ g / J \ 说, 是 美国大学学 生必读 的 利大 闹妓 院的时候 ,作者刻画的妓院里面 的那 个老头的那种邪恶、 经典作品 , 是 美国“ 黑色幽默” 小说的典型代表。 约瑟夫・ 海勒被认 为 丑 陋 、 不 知廉 耻 的 形 象 显得 淋漓 尽 致 。 在 德 国人 占领 意 大 利 的 时 候 , 是“ 黑色 幽默 ” 的代表作 家 , 他之所 以能够赢得 这样 的地 位是 因为他 他是 亲德 派 : 后 来美 国人来 后 , 他又 变成 了狂 热的亲美派 ; 最后 , 当 的作 品《 第 二十 二条军 规》 奠基 并开创 了人们 后来称 之 为“ 黑 色 幽 墨 索里尼执 掌政权时 , 他成 了十足 的法西斯 分子 : 他 自称 自己 1 0 7 默” 文学流派 的先河。这一流派在 当时 以一种 宏大的气势在美 国文 岁 , 但还 是 常跟 妓 女们 调 情 。 这是 多 么 的讽 刺 和 挖 苦 。 其 象 征 意 义 不 坛 迅速萌芽并发展, 成 了二 战 后 美 国 小 说 的 重 要 发展 动 向 。 言而喻。在意大利 , 士兵们大 闹妓 院这一幕 , 他们遵循 的是 “ 第二十 1 黑 色 幽 默 的 起 源 及 其 特 点 二条军规 ” 。 总 而言 之 , 这条军规无处不在 , 已成 了一 个 陷 阱 和 圈 套 , 黑色幽默源 自美国六十年代 的社会动荡不安、社会风气败 落 , 使所有的人身陷其 中, 无法挣脱。 是2 0世 纪 后 现 代 主 义 文 学 重 要 流 派 之 一 。虽 然 “ 流行于 6 0年 代 的 《 第 二十 二条军规》 以二战期 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队为主题展 美国 , 然而对这一流派的创作产生重大影 响的社会 因素 却可以上溯 开塑造 , 但事 实上并没有过 多的具体描述战争状况。 正如作者所述 , 到 第 二 次世 界 大 战 ” , [ 1 1 但 它 富含 浓 重 的 荒 诞 、 绝 望、 阴暗、 滑 稽 的 色 他本身对 第二十二 条军规并不在乎 , 其 实它并不存在 , 这一 点是肯 彩 的喜剧 。约瑟夫・ 海勒的《 第 二十二条军规》 是其经典代表作 。 定的。 但每个人都从心里认可它存在的这一事实。 由此 , 作 者 就 刻 画 “ 黑色幽默”创作倾 向上的主要特点就是主要并着 重强调 世界 了一副任 人对 它进行讽 刺、 嘲弄、 厌恶 、 甚至恶意攻 击的画面。“ 第二 的荒谬和社 会的疯狂 。它是一种令人 哭笑不得的幽默 , 使人们 在这 十二条军规是一条虽不成 文 , 也似乎 不存在 可是经过人们随心所欲 些 哭笑 不得 的笑声 中引发不断 的深思和反省。 它的 内容可谓 是喜 剧 的解 释 , 它便能置任何人于无法逃脱 的困境和危 险之中。” 它无处 和 悲剧 内容 的杂 交 , 共 同 展 现 其 主 要 的 主 题 和 思 想 。 它 之所 以 能被 不在 、 无所不能 , 残暴和专横充满其 中, 使人们 无法摆脱其控 制。“ 第 广 大读 者 接 受 , 主 要 是 因为 它 充 分 的 展 现 了二 战 后 人 们 对 充 满 黑 暗 二十二条军规定的真是简单 明了之极 ” ,甚至 “ 还 具有椭圆形的精 邪恶和 不公正 的现 实社会 的担忧和绝望 ,同时在 这种刻画 的讽刺 、 确。” [ 3 1 这就如噩梦一般 是你 永远 无法摆脱其 阴影。 滑稽 、 幽默的情景中给人们 以慰藉 。 3 结 束 语 2《 第二十二条军规》 中的黑色幽默及其象征意义 《 第 二十二条军规》 之所 以能一鸣惊人 , 成 为经典的作 品 , 最 重 “ 黑 色幽默” 在《 第 二十二条军规》 这部小说 是作者 主要反 映和 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在 艺术技巧 上的创新 , 包括海 勒摒 弃了现实主 刻 画的东西 , 小说 以二 战为背景 , 描 写一支 驻扎在意大利 附近 的皮 义的传统 方法 , 一面 采用反小说 的叙 事模式 , 用叙述 、 谈话 、 回忆 等 亚诺扎 岛上 的美 国空军部队 , 主人公约塞连 是美国在地 中海 空军基 来叙述事件 、 情节和 人物 , 同时又用他 丰富的想象 力使 事件和人 物 地 的一名轰炸手 , 他 的生活就是 不断逃 避飞行作 战, 他 不愿意卷 入 联 系起来 , 一反 常态 , 最 后描 绘 出一幅 滑稽 可笑的场景 来赢得读 者 这场 战争 , 时常假装开 小差来为难卡 思卡特们 , 以此 来 与 这 个 令 人 的怦然一 笑, 并让人在这笑声中不得不去回味、 去思考。 正如海勒在 厌恶 的世界作他最微弱的抗争。 次接 受 采访 时说 过 : “ 我 要 让 人 们 先 开怀 大笑 , 然 后 回过 头 去 以 恐 这N ] D J \ 说 中的“ 第二十 二条军规 ” 在美 国 已经成 为了无法逾 越 惧 的心理 回顾他们所笑过 的一切。 ” [ 3 1 他开创 了黑 色幽默小说的时 的障碍 或困境 的代 名词 , 现实生活 中被认 为是一种无 处不在 、 任 意 代, 在《 第 二十二条 军规》 这部小说 当 中体 现的淋 漓尽 致 , 对后世 产 摧 残 人 的专 S r J , n 残 忍 的 象 征 。 作 者 采 用 了夸 张 的叙 述 方 法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和困境隐喻
关键词 : 约瑟夫 ・ 海勒 ; 《 第二十二条军规》 ; 黑色 幽默 ; 困境隐喻
中图分类号 : 1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3 —6 8 7 3 ( 2 0 1 7 ) 0 4— 0 0 9 1 — 4 0 基 金项 目: 广 东省高职外语教学指导委 员会教 学改革项 目( G 2 0 1 3 42 0 ) 。 作 者简介 : 付洁( 1 9 7 3一 ) , 女, 湖南岳 阳人, 广东食 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 究。
冠 以“ 黑 色” 就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使 得 幽 默 变 了意 味 ,
二、 《 第二十 二条军规 》 中“ 黑色幽默” 的 体 现
( 一) 黑 色幽默 主 题 的 彰显
《 第 二 十 二 条 军 规 》生 动 描 写 了 美 国 军 事 体
成为 了一种无 可奈何 的东西 , 一 种 包 含 痛 苦 甚 至 系 中 的 各 级 军 官 , 对 美 国 的 军 官 机 器 极 尽 嘲讽 之 绝望的做 作 的 “ 开心” J 。 人 生 是 个 大 笑 话 成 了 能 事 , 深 刻 披 露 了它 的 种 种 弊 端 。这 些 外 表 威 严
d o i : 1 0 . 1 6 4 0 1 / j . c n k i . y s x b . 1 0 0 3— 6 8 7 3 . 2 0 1 7 . 0 4 . 1 0 6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0 4—1 2
1 9 5 0年 代 , 美 国社 会 仍 然 未 能 走 出 第 二 次 世 中荒 谬 无 序 、 找 不 到 价 值 因 而 也 就 缺 乏 意 义 的 生 界 大 战 的 阴影 , 社 会 意识 的分 裂 , 文 化 价值 和 传 统 活 本 质 观 的 艺 术 体 现 。 由 此 可 见 , 黑 色幽 默本质 道 德 标 准 的 失 落 造 成 整 个 社 会 的 彷 徨 与元 助 , 但 上 和 传 统 的 创 作 手 法 并 无 太 大 区 别 , 仍 旧是 借 助 知 识 界 对 战 争 的反 思 没 有 停 止 , 随 之 催 生 了不 同 文 学来 反 映对 现实 社 会 的不 满 和抵 触 。事 实 上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 黑色的魅力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黑色的魅力黑色,是稳重,庄严的代表;黑色,亦是一种沉重,荒诞的象征。
合上书本,我终于认识到了这两种黑色。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真可谓是一部黑色的作品。
此书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将幽默赋予了黑的色调。
你听过黑色幽默吗?那种荒诞的,甚至荒诞到病态的幽默。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我看到了许多令我甚至不禁发笑,但不同的是笑完,心中却是沉重的,或许是会“含着眼泪地笑”。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空军基地轰炸手约塞连上尉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一次又一次装病住进医院,最后他终于逃到了瑞典。
“第二十二条军规”像一根绳索束缚在每个人的脖子上。
它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
但它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
但就是可以被它置于死地。
这是多么荒谬,可笑,或许这就是本书最大的“黑色幽默”!约瑟夫·海勒从“黑色”中看到幽默,又用幽默来对待“黑色”,从而通过战争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制度的压迫,专制,揭露了美国社会的真实一面。
在现在的人生,社会中,荒谬,丑恶,冷酷,阴暗,而且神秘莫测,滑稽可笑的阴暗面也不少,这种情况是永恒的,任何人都无法使它改变,反抗只是徒劳,倒不如耐着性子,透过“黑色”来嘲笑它的幽默。
“黑色幽默”或许也表达了一种心态。
它是对有些黑暗,不公正的现实社会的忧虑、绝望和不满,却又要在幽默与讽刺中获得某种精神慰藉的复杂心理。
社会中的名利场如此纷繁,的确会让人产生某些郁闷或不平衡心态。
所以有人便通过黑色的口吻来叙述幽默,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但细细想想,灰黑的心情过后,人生依旧如此,只有淡泊平凡地度过才是最好的。
黑色,是所有色彩融合在一起后的颜色。
只有经历了纷繁世界,才有这份成熟的心态。
黑色,是白色的反义词。
比起心中苍白一片,倒还是有些色彩好。
这就像有时候哭比笑好吧。
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
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第一篇: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一、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具体体现为什么?1.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而这种象征形象通常只是个碎片, 或是一个神秘符号。
在破碎的形象中包含着寓言的深意,所以破解寓言就需要在文本中找寻被碎片化的形象。
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
那个法庭更是带有神秘色彩,它的存在模模糊糊,仿佛设在阁楼上,但它却有无限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生死命运。
它无疑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
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
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
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忧郁的格调是寓言的特征,正如本雅明说“因为忧郁者所能允许自身的惟一快感,而且是有力的快感,就是寓言。
”而卡夫卡的小说常常充斥着现代人由于孤立无援而产生的心理由于。
K以一个游荡者的身份进入城堡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如果不是施瓦采的审问也许他还会成为别的什么,可这一切的看似巧合却构成了他命定的噩运。
K为了自己的身份奋斗着失败着,在他的身上我们隐约可以找到现代人类的生存境况,他就像我们精神上的游荡者,是人类的高度抽象化的跃然纸上。
K这个孤独的灵魂游荡到了荒芜的现代,作为我们现代人寻找家园的灵魂的隐喻,在村庄这个象征现代社会的地方展开了追逐。
他看出城堡在村庄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白对于最高意义的追寻就变成了对于城堡的追寻。
K在现实的面前奋斗,绝望,却又坚持不懈,向着那个想象中的地带和那遥远的梦想进发,尽管总是事与愿违,梦想与现实总是遥不可及。
他在命定的悲剧中走向自己的破灭,这是一个自我追寻与毁灭的过程。
K自以为是的盘算着弗丽达在他手里的分量,企图以此来接近城堡,甚至于和城堡平起平坐。
第22条军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在《第22条军规》中的艺术体现
第22条军规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在《第22条军规》中的艺术体现1、特殊的幽默风格在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家刻意不对笔下人物进行道德审察或价值评判。
而且越是严肃沉重的问题,越是举重若轻,不动声色。
如:就像玩味一个古董似的细细描述一个已经没有人样的重伤员,伤员全身上下都用石膏和绷带裹着,双腿双臂都被吊索吊起来,同躯干保持垂直,身上插两根管子,一根输液,一根排泄,两根管子接着上下两个瓶子反复互换,排泄的液体又注入体内。
又如:写尤索林,在罗马街头看到一个穿孩子“缺鞋少袜,头上的黑发也需要修剪,满面愁容,显苍白而忧伤”时,他“深表同情”,以至于恨不得一拳把他苍白忧伤,带有病容的面孔揍个稀巴烂,把他打死,免得使他联想到就在这天晚上“意大利还有无数苍白忧伤,面带病容的孩子……”既然残废和苦难已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普遍存在,就只好用荒诞来拉开距离,后退一步,把伤心当做笑话来讲,这就使幽默不再是生活的佐料,而成为一种绝境中自上而下的手段,一种万般无奈之下求得心理平衡的方法。
凡此种种都超越了传统幽默的美学范畴。
2、“反英雄”式的人物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并没有像传统文学那样去表现美国军人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而是对其进行了颠覆。
作品中的主人公尤索林是处于被主宰地位的普通军人的代表。
他本是热情、诚实、富于正义感的爱国青年。
入伍后变成了怕死鬼,他一心一意只想逃离这邪恶与荒诞。
“活下去”是他唯一的生活目标和最高准则。
他相信第二十二条军中关于“疯子可以停止飞行”的规定。
就想请军医丹尼卡帮助,证明他疯了。
因为军规“规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停止飞行,同时军规又规定凡要停止飞行的人必须书写书面申请,而能写书面申请的人,说明是神志清醒的人,神经正常的必须继续飞行”。
听了丹尼卡对军规的说明后,他只好离开医院,硬着头皮去完成另一条规定,“即飞满三十二次指标,可不再接招任务”。
每当他完成一次飞行任务,就庆幸自己可以复员回国之际,却惊恐地发现卡思卡特根据军规附加条件不断给他增加任务。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 ——荒诞的正义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荒诞的
正义
军人为自己的国家而战,建功立业被人仰视,约瑟连经前是这样想的,也因着这理想入了伍,作为一名轰炸手,他驾驶轰炸机无所畏惧地在布满高射炮的德军占领军区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轰炸任务,很快就被晋升为美军上尉,前前途一片光明。
可这仅是表面现象,事实并非如此……
当战斗机被刷上联合公司的名字,贡献国家成为贡献公司;当战友一个个死去却被十分冷淡地处理;当任务永不会停止,知道自己必须战斗到死时;约瑟连懂得了,自己只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棋子,为着所谓国家利益的阴谋成为牺牲品,而那最初的正义也是邪恶的伪衣。
于是,他想要放弃,而他能够走脱吗?
当然不能,根据军规只有完成指定的轰炸任务才能退伍,比如,一个士兵必须轰炸满三十次才能退伍,但当九死一生完成三十次任务时,又会被安排必须完成四十次,因为又有军规规定,必须服从命令,否则不准退伍,接着五十次、六十次便来了,于是,直到战死,不然任务永远不会停止。
当然,还可以装疯,疯子可以退伍,但必须本子递交申请材料,如果不递交材料则继续作任务,递交申请材料又会证明你没疯,还得留在军队,所以军人的唯一结局便是——死亡,唯有死亡可以终结一切。
以上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描绘的滑稽却又严肃而引人深思的主题,这种新颖的黑色幽默使这部小说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上留下不可替代的一笔,小说结构独特,虽然内容上比较斋乱也无清晰的主线,但其新颖的思想内涵引人深思,情节难以把握,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对虚伪的善良正义的讽刺与批判。
主人公约瑟连为了打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束缚,同时避免死亡的结局最终逃往中立国家瑞典,而对虚伪的正义不能被它任意摆布,更不能同它一同成为荒诞,明辨是非,增加敏锐的洞察力,积极打破邪恶编织的牢笼,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
它既是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也是以喜剧形式“上演”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作者既同情他们的处境,又对他们加以适度的嘲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作者甚至有意识地突出情节中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小说寓意的基础。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代表作品。
海勒作品在黑色幽默文学中影响最大,成为这一流派的支柱。
他的创作方法从超现实而不是从写实的角度出发,经常以夸张的手法把生活漫画化,表现了一种和写实性质的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
《第二十二条军规》不仅是海勒的力作,也是“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品。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通过对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一个名叫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部队内幕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一个非理性、无秩序、梦魇式的荒诞世界。
在小说中,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理论,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
但规定又强调,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
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
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其中所描写的世界是荒诞和混乱的,但它给读者的印象却如此的真实。
暴露“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意在抨击、揶揄噩梦般的社会现实。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悲剧,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比任何一种自然灾害都更为深重。
二战后的荒诞派战争文学作品中,战争的意义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荒谬、虚妄和迷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2019年文档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2019年文档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黑色幽默”(The Black Humor)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这个流派得名于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在1965年编成的一本美国作家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和美国作家尼克贝对这本小说集的评论文章《致命一蜇的幽默》。
“黑色幽默”的繁荣期在60年代,其代表作有两部小说,一是约瑟夫?海勒在60年代初写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称为《军规》),一是库特?冯内古特在60年代末写的《第五号屠场》。
一“黑色幽默”流派兴起的原因“黑色幽默”兴起的历史背景很复杂,但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战争的创伤和社会动乱所引起的人们对末日来临的预感和恐惧。
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屠杀、二战后美军在侵朝、侵越战争中的惨败及其由此而引出的社会风气的恶化等等,都使自文艺复兴以来长期支配西方文化关于人道和理性的信念和对基督教的信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怀疑;二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引起的对人的自由本性的剥夺和对美国人传统价值标准的强烈冲击,其时的知识界人士一方面无奈地注视着“人的自由意志”的不断丧失,一方面急迫地寻找着“人的自我”而不可得。
这两种原因使得美国知识界人士对科学真理产生了怀疑,对传统价值观念发生了动摇,在信仰的天空里出现了真空地带,因之,现代反理性的种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如弗洛伊德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等大行其道。
这些思潮为“黑色幽默”作家提供了理论上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的新式武器。
比如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和“艺术即是做梦”的理论,柏格森关于“心理时间”的说法,都促使“黑色幽默”作家在艺术表现上完成新的一轮创新。
二从《军规》看“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特征“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艺术特征:“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是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笑态度。
“黑色幽默”文学所表现的基本矛盾是凶险环境和个性自由之间的冲突,在美学上属于喜剧,但这是一种“绝望的喜剧”,因而也带有深刻的悲剧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卡夫卡的小说的寓言性具体体现为什么?
1. 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而这种象征形象通常只
是个碎片, 或是一个神秘符号。
在破碎的形象中包含着寓言的深意,所以破解寓
言就需要在文本中找寻被碎片化的形象。
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
那个法庭更是带有神秘色彩,它的存在模模糊糊,仿佛设在阁楼上,但它却有无限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生死命运。
它无疑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
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
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
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2. 忧郁的格调是寓言的特征,正如本雅明说“因为忧郁者所能允许自身的惟一快感,而且是有力的快感,就是寓言。
”而卡夫卡的小说常常充斥着现代人由于孤立无援而产生的心理由于。
K以一个游荡者的身份进入城堡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要
干什么,如果不是施瓦采的审问也许他还会成为别的什么,可这一切的看似巧合
却构成了他命定的噩运。
K为了自己的身份奋斗着失败着,在他的身上我们隐约
可以找到现代人类的生存境况,他就像我们精神上的游荡者,是人类的高度抽象
化的跃然纸上。
K这个孤独的灵魂游荡到了荒芜的现代,作为我们现代人寻找家
园的灵魂的隐喻,在村庄这个象征现代社会的地方展开了追逐。
他看出城堡在村庄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白对于最高意义的追寻就变成了对于城堡的追寻。
K在现
实的面前奋斗,绝望,却又坚持不懈,向着那个想象中的地带和那遥远的梦想进发,尽管总是事与愿违,梦想与现实总是遥不可及。
他在命定的悲剧中走向自己的破灭,这是一个自我追寻与毁灭的过程。
K自以为是的盘算着弗丽达在他手里的分量,企图以此来接近城堡,甚至于和城堡平起平坐。
可是严峻的现实彻底打垮了他。
克拉姆老爷不费吹灰之力的将弗丽达重新召唤了回去, K被狠狠的嘲弄了一番。
其实弗丽达从来就没有属于过他,他和弗丽达曾经所谓的爱情也只是克拉姆老爷
的意志,是城堡的意志。
一旦克拉姆老爷想要收回, K所得到的一切都化作乌有。
放眼现实,现代人类努力地在生存,但是他们很多人却找不到路,不知道他们身处
于一个怎样的时代,往往在不自觉中被慢慢的消耗所有的生命也无所归宿。
K的
故事便是一个关于我们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寓言。
我们现代人忧郁自失的个性在他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惊慌而
又忧郁。
父亲把他锁进房间,后来还用苹果砸伤了他;母亲一见他就晕倒;妹妹也对照顾他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还希望他赶快离开家。
他的老板见了他更是跑得远远的。
没有人关心他变形后的痛苦,所有人都只是关心他的变形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最后,也是家人和这种巨大的孤独感使他走向了死亡。
造成他死亡的并不是身体上的变形,而是人们对他的残忍态度。
他所养活的并深爱的家人对他却
没有多少感情。
一旦他不能在经济上给予他们照顾了,他们便一个接一个离他远去,加深他的痛苦。
3. 独特的讽刺与荒诞。
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受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和讽刺
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变形记》中人忽然变成甲虫,《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猿变成了人,《审判》中K被荒诞地逮捕,又被荒诞地处死,《城堡》中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以及《判决》中父亲判决儿子自溺和儿子执行判决等等,都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
所有这些诞妄不经的事,都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
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他的主人公为了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是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
他们越是挣扎,就越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了事,如《审判》中的约瑟夫的结局。
这里面就蕴含着讽刺。
卡夫卡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乡村医生》中的医生,本来是出诊治病的,却陷入了荒诞的境地。
最后上了年纪的医生,赤裸着身子,冒着严寒,坐着从猪圈中钻出的魔马拉的车,在茫茫的大地上到处游荡。
4. 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
卡夫卡写的经常是一个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展开的荒诞故事,有时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沉恐怖的感觉。
写这种内容,作家当然不可能使用简练明快的语言。
卡夫卡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冷漠,拙朴。
这种语言风格与作品内容的朴素无华最相适应,现实生活的残忍,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平铺直叙地呈现给了读者。
二、《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具体含义是什么?
1. “反英雄”的人物形象。
尤索林是《第22 条军规》的主要人物,是“黑色幽默”中典型的反英雄式人物。
他是个怯懦的士兵, 没有什么原则, 不关心政治, 但他有足够的智力进行思考, 他目睹了各种机构中的腐败现象, 领悟到这不是一场神圣的战争。
在这充满着混乱与恐怖、谎言与背叛的世界里, 大多数人得不到温饱和正义, 然而形形色色的卡思卡特们却还在趁火打劫, 加重人民的苦难, 正是他们把反法西斯战场变成了升官发财的交易所, 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把一切高尚的理想变得荒唐可笑。
对此尤索林畏缩了, 他觉得死就是为卡思卡特之流去死, 他们不仅能在肉体上消灭他, 也能在精神上胁迫他。
为了保存自己逃避战争, 尤索林置一切权威信条于不顾进行了近于疯狂的努力, 最终逃离了这充满死亡的世界。
他的大部分行为可以被看成不道德和胆小怕事的。
例如,每当他惧怕战争和陷入朋友死亡的回忆中时,他就会装病而进医院。
他也曾多次尝试被证明发疯,可停止飞行。
尤索林拒绝接受“第22 条军规”,想要逃离军队,这些被看作是胆小的表现也反映了他是一个英雄。
海勒说过:“《第22 条军规》注重的是肉体的生存欲望对抗来自外部的暴力或那些意在毁灭生命和道义的规章制度。
”
2.情节与主题的讽刺性
《第22 条军规》中最可怕而又可悲的是尤索林和同僚们的生死不是在危险面前由自己决定,而是由灭绝人性的、恐怖的官僚主义掌控的。
根据第22 条军规,士兵必须冒着生命危险服从命令,即使是知道他们的目标毫无用处或十分危险。
在小说结尾,士兵被下令不停的执行飞行轰炸任务,那时他们已经得知盟军赢得了战争。
对于士兵同他们讲道理的尝试,官僚主义者都置之不理。
飞行大队食堂管理员迈洛长袖善舞, 他在大队搞了一个联营机构, 做没本
钱的买卖, 大发战争财。
从将军到普通士兵都是这个联营机构的股东, 大队所属的每个食堂都拨出一架飞机和一个驾驶员专供他使用。
于是迈洛的飞机从各处飞来, 驱逐机、轰炸机、运输机源源不断地在大队的机场上降落。
机身上涂着各个飞行中队的队徽, 象征着勇敢、力量、正义、真理、荣誉和爱国精神, 鲜艳夺目, 从四面八方运来波兰香肠、马耳他鸡蛋、西西里的苏格兰威士忌。
他居然成为欧洲不少城市的市长, 马耳他的副总督。
他甚至跟美军当局订立合同, 保卫德国的公路桥梁。
他一面轰炸桥梁,一面又保卫桥梁, 从双方获得了巨额利润。
丹尼卡称得上是一位忠于职守按章办事的医生。
他从来不敢以医生的身份擅自作主允许任何人停止飞行。
他本人不喜欢飞行, 他觉得坐在飞机上就像坐牢, 他可不愿冒那份险。
但是要领取飞行津贴, 每月必须要在飞机上消磨一段时间。
幸好有尤索林帮忙, 他才不用冒险而又能领到飞行津贴。
尤索林常说服麦克沃特在飞行训练中把丹尼卡医生的名字登在飞行日志上。
就是这点小便宜给他招来了巨大的不幸。
一天麦克沃特的飞机在飞行训练中坠毁了, 而丹尼卡医生的名字恰好在麦克沃特起飞前填写的机组人员清单中。
因此正当这位医生坐在凳子上沐浴着夕阳余晖的时候, 他的名字却从中队的花名册上勾掉了。
证明他阵亡的材料像虫卵一样迅速地繁殖, 而且无可争议地相互证实。
他拿不到军饷, 也得不到陆军消费合作社的定量供应。
大家都把他当作死人看待。
在这里, 黑色幽默以它特有的玩世不恭的冷嘲, 讥讽了那种僵化到否认现存事实的形式主义, 揭露了官僚机构的荒诞愚顽。
3. 松散的结构特征
整部小说结构松散, 没有主要的故事线索, 人物众多, 没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
情节颠三倒四反反复复, 传统小说中通用的物理时间程序已被心理时间所取代。
全书弥漫着荒谬、荒唐、荒诞, 展现了一个毫无理喻的疯狂的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天地之中的毫无理性的疯狂的人。
但是透过表面的喧嚣、滑稽、疯狂和杂乱, 从如许似是而非的反语和冷峻的嘲讽中, 不难品味出那深沉的黑色幽默, 不难悟出作者那深刻严肃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