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吉迦利
作家榜名著: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中的这些精彩摘录,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泰戈尔的文学魅力,更 让我们对生命、神性、自然等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它们如同一盏盏 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引导我们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勇敢地追求梦 想,珍惜当下,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
阅读感受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宗教抒情诗集,也是他最杰出的诗作之 一。这部作品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它不仅是泰戈尔个人创作的顶峰,也是世界文 学宝库中的瑰宝。
"生命的永恒在于不断的流淌,无论波涛汹涌还是涓涓细流。只有在不断地前 行中,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真谛。"这段摘录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 是短暂的,唯有珍惜当下,把握每一个时刻,让生命之流不断前行,我们才能 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神性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隐藏在微小的生命中。当我们用心去 感受,去倾听,去理解,我们便能触摸到那无形的力量。"这段话提醒我们, 要学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 理解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神性的存在。
从整体上看,《作家榜名著:吉檀迦利》的目录编排方式,充满了诗的节奏和 韵律。每一段的标题都简短而富有象征意义,如“天空与大地”、“清晨与黄 昏”、“欢笑与泪水”等,这些标题既是独立的意象,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 了一个完整的诗歌世界。
目录中的每一个标题,都与诗歌的内容紧密相连。例如,“天空与大地”这一 段,诗人通过天空和大地这两种自然元素,表达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以及 对无限和永恒的追求。再如,“清晨与黄昏”,诗人通过描绘这两种不同的时 间节点,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消逝的感慨。
《作家榜名著:吉檀迦利》的目录分析是一次深入理解诗人泰戈尔的精神世界 和诗歌主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目录中的每一个标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 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主旨,从而更好地领略这部伟大作品的魅力。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泰戈尔:《吉檀迦利》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泰戈尔:《吉檀迦利》内容梗概第17篇是序曲,唱出了诗人愿意听从神的召唤,在光辉照亮世界、气息透彻诸天的神的音乐里成为俘虏,以对生命的赞歌实现与神合一的愿望。
第836篇是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
诗人先写神就在最贫贱的人群中歇足,继而写自己对神的渴慕与追随以及神的不可及。
诗人在追随神的道路上星夜兼程,遍寻广漠的世界乃至于众多的星球。
然而诗人的小我恬不知耻、昂首阔步,诗人的真我却被接天的高墙所囚禁。
诗人明白身上那华丽的衣不过是尘土与死亡却又热爱地把它们拥抱,在自以为胜过世人的财富与权势的宝库里做了囚人。
这一乐章在祈求神的拯救与赐福里渐渐落幕。
第3755篇为第二乐章,主题为对神的接近。
新的音乐从诗人心中迸出。
诗人以更加炽烈的感情呼唤神的降临,想象神来临时的欢乐。
诗人在清晓的密语中幻想与神同去泛舟湖上作无目的无终止的遨游;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神化身为素不相识的凡人,在被我遗忘的回忆里烙上永生的签印。
诗人坚信神一直在走来,在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年代,每日每夜。
第5686篇是第三乐章,这一乐章是感情更炽烈、情绪更高昂的欢乐颂。
诗人先纵情歌唱神带给世界的无限欢乐和光明,接着又凄然低吟人与神分离的痛苦。
神创造人之后,两者自然分离。
然而,正是神的这种自我分离才显示出神存在的意义并让人看到神的面貌。
只有在人留下生命的果实返回神的殿堂之后,这种分离的痛苦才会结束。
最终明白是他畏缩着不肯舍生因此不得以投入生命的伟大海洋,由此诗篇步入了死亡的篇章。
第87100篇是第四乐章,主题是死亡颂。
诗人操着生命之琴,弹着永恒的音符,渴望着死于不死之中,来获得新的、永恒的生命。
第101103是诗篇的尾声,概括了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诗人表明自己一直在用歌寻找神。
他把神的故事编成不朽的歌,从中倾吐心中的隐秘。
他祈望自己所有的诗歌汇聚成一股洪流,注入静寂的大海,让自己的生命启程回到永恒的家中。
研究综述我国第一个注意到并动手翻译《吉檀迦利》的人是陈独秀。
吉檀迦利读后感范文5篇
吉檀迦利读后感范文5篇《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全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也是给泰戈尔带来崇高世界声誉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最能体现泰戈尔诗歌独创性的一部诗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吉檀迦利读后感,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吉檀迦利读后感1《吉檀迦利》第一次到中国是1915年,在《青年杂志》一卷二号上的《赞歌》四首,译者是陈独秀,以后北京大学教授诗人刘半农译出了八首短诗,而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则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的泰戈尔的诗集。
当冰心第一次拿到英文《吉檀迦利》时就爱不释手,她以自己纯净的心灵去贴另进一个伟大的心灵,翻译出中文版的《吉檀迦利》。
我们读这些优美的诗句的时候就是在一次次地接受美的洗礼,就是使自己越来越接近大自然,就是去感悟人世间一切的真实、善良和美好。
他要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给了他自由和爱的人,他要为他献诗,歌颂他、敬他,这个他,就是神。
于是《吉檀迦利》从心底流溢而出、奔涌而出、倾泻而出……“今天,炎暑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
这正是应该静坐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
”这样的诗,就献给你,神。
《吉檀迦利》,献给神的诗。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
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能使我永生的人儿,定是那力量无比的人,是你,是神。
你不断地补充我、丰富我,使我丰盈充实。
于是,“我生命的生命,我要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因为我知道你的生命的摩抚,接触着我的四肢。
我要永远摒除虚伪,因为我知道你就是那在我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理”。
在神圣的神面前,他看到了自己的瑕疵和软弱,“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
但是,你不会抛弃我,“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里。
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受你自动的、简单伟大的赐予--这天空和光明,这躯体和生命与心灵--把我从极欲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
”被拯救的我,因此而能够有明净的心灵,我的心舒展了,不必设防什么,怀疑什么,我于是可以象个孩子一般地在这困倦的夜里,帖服地把自己交给睡眠,把信赖托付给你。
读《吉檀迦利》读后感5篇
读《吉檀迦利》读后感5篇《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到各位.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1〝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啊!它独具魅力,记录了从古到今的辉煌与失落,彰显了中华民族是〝书之故乡〞,这无穷的韵味流传千年,知识是没有界限的,它贯注于心灵的深处,灌溉着内心的幼苗,那一腔热血在身体中飞舞.前几天,我饱含着诗意读完了《泰戈尔诗集》,了悟了这本书的一些皮毛之处,我不敢说读懂了他的精髓,因为他太深奥了.他的诗飘散着清香,洒出了那段历史的背景,真的是回味无穷.这本书以〝他〞自己为人物原型来展开写作的,深情的描绘出自己的经历,揭示当时的历史背景.泰戈尔因所处的环境与时代的黑暗,所以他把祖国的沦亡.民族的耻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都深深地烙刻在泰戈尔的内心深处,并走进他的诗歌中.他所写的文字中挥发着一种不挠的精神.可见泰戈尔的爱国之心!突出了他怜惜百姓,不屈于这悲惨的命运.在《婚礼》这一章中就表现出一种为国而牺牲美好生活的白马王子.有一天,一个王子在婚礼上壮别娘子,奔赴疆场,马革裹尸的牺牲精神.这首诗歌的感情是跳动的,是一腔热血的,歌颂了民族英雄,抵御外族侵入的精神,更进一步突出了泰戈尔的爱国主义的精神,保家卫国的精神.作为未成年的我,可能还不算成熟,所以就喜欢《新月集》多一点.他以儿童的视角.纯洁的语言.明快的格调和优美的意境,描绘出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世界,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深厚的爱,也表明了作者追求单纯.光明.社会平等的理想世界.泰戈尔诗集中的诗句,句句都体现出无垠的哲理,这是无法替代和超越的.因为这是在真实生活中所经历的,并触发感想,感情是最丰富的,真挚的.因而这些诗句是赋予生命的,是思想的体现,这才是人生中最珍贵的.在这本书中也写到了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想必作者也亲身体验过.在诗中写到的爱情的难以捉摸,是神奇的,是情不自禁的.这首诗句字字体现出来丝丝的温柔,很绵软.浪漫.他把爱情联系到人生,从而展开哲学的理论.诗人觉得人生在各个不同的阶段正如同花的花期,阶段不同,开放的状态也不相同,就如同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该怎样时就会怎样,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可勉强的.泰戈尔诗集语言简洁.含蓄笔墨精炼,有名言警句穿插,画龙点睛,很有韵味.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人生观.爱情观.思想.蕴含的诗意.道理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这本书很丰富,可以渗透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充分展示了他的不屈.爱国精神.看这本书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参透他的内心深处才是最有意义的.价值的.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2〝今天炎夏来到我的窗前轻嘘微语群蜂在花树的宫廷中尽情弹唱这正是应该静止的时光和你相对在这静寂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吉檀迦利〞是孟加拉文的音译,意思是〝奉献〞.这部散文诗集也是泰戈尔本身给神的献诗.献诗,是献给神的诗歌.书里洋溢着丰沛的爱情——对万物之神的爱情.虽然表面看起来,这好像是一部宗教诗集,但其实,这只是一种依托.诗里的〝我〞日夜歌唱,表白自己的愿望,歌唱自己的心灵,渴望与神相会,渴望和神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人生的理想状态.但其实,这是诗人曲折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和追求.诗人曾在一本书中说:〝诗与艺术所养成的是人的虔诚的信仰,这种信仰使人与万物化为一体,这种信仰的最后真理便是人格的真理.〞因此,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因此世间的万物在诗人的笔下都有了情感,都被赋予人格化,而且有了思想.诗人就与人恋爱,与神恋爱,与万物恋爱.但在书中我最爱的还是那些仿佛如圣经片段般圣洁干净美好的句子,让人读起来不止是心灵方面得到温暖的抚慰,更多的反而是迷途顿返的反思感悟.不信你看——〝呵你这生命中最好的完成死亡我的死亡来对我低语罢我的一切的存在一切的所有一切的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睛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点起你的信号灯吧父亲为我们这些漂泊得离你远了的人我们的居所是在绝望的重担下下沉当每个荣辱嘲弄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匍伏在尘世里的时候我们羞辱了你因为这样就亵渎了你所付予我们---你的儿女的庄严因为我们这样我们就吹熄了我们的灯在我们卑鄙的恐惧中就仿佛这孤独的世界是盲目而且没有神明的〞《吉檀迦利》里的很多的句子,在我看来即使是放进《圣经》里也不见的会有丝毫的违和感的.他的诗歌适合反复低声朗读,在心头重复不断的回响,而你就会刹时醒悟过来,为什么有〞诗歌〞这个词.原来诗也就是歌,润物无声,催人泪下.泰戈尔的诗,泰戈尔的歌,总有澄澈圣洁的感觉,也许这才是生命本来的样子.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3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我们飞得自由,轻松,豪迈.读着这优美的语言,常常使人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就像是一滴泉水,在美丽的山涧中时急时缓地流淌;像是一只小鸟,在夏日的丛林间快活地飞来飞去.我想,于这尘世中,实在难以找到一个如此优美纯洁的世界了.潜移默化中,我们不自觉地被他那美妙的诗句所熏陶,被他那积极的诗句所感染.里面充盈的既有汹涌澎湃的激情与渴望,又有涓涓细流的温婉与愉悦.〝我生命中所有的不和谐,都融入甜美的音乐——我对你的崇拜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展翅飞过大海.〞多么热烈真挚的感情,多么清新流丽的语言!似乎一切的爱都融入了对神的崇拜中,那么奔放而热烈!在《吉檀迦利》中,我们还可以很透彻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憧憬,还有就是对自然的热爱.在《吉檀迦利》里,到处都洋溢着爱与感激,自由与欢乐.或许,我们会轻轻地问道,这尘世间果真有这样一个剔透的世界吗?我们迟疑,却依然会执着地跟着作者向前走,去寻找那晶莹剔透的世界,因为我们心中同样存在着爱,欢乐与希望.爱,点燃了世界的光辉.只要心中充满爱,我们就不会孤独与彷徨.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4《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获奖理由是: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读完《吉檀迦利》这部诗集,我真正的感到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为何是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它给我们的不单是文字的美感,更通过文字的内涵告诉我们更深的另一面.当你仔细地去研读其中的每一章节,你会感到你被深深地触动和感慨.你不但为它的文字感到优美,隽永,意味深长.你更会产生同感,产生共鸣.〝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喜乐与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书中那些极具深度的言辞虽不都华丽,但却总发人哲思.如一句〝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找到内心最深的殿堂〞打动了我的心,这句话写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认知,极具深度,好像羁旅之子终于找到自己家的图景在我眼前展开了一样.确实,正如神在他面前所展现的图景,吸引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觉地加入了和他一起追寻神的道路,我从陌生的读者幻化成了作者的同路人,与他共同追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了这满溢着激情的描绘,作者抒发了对这美妙纯净世界的向往,勾起了每个人心底潜藏着的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渴望,引起我的强烈共鸣,使我莫名的感动,心甘情愿的与他一同追随.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5品读这满含溢美之词的《吉檀迦利》,才知道语言的贫乏.由衷感叹作者只用安详的天外般的笔触,就轻轻画出了一颗敏感天真的心灵历经凡尘荡漾出的微澜.书名〝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这个〝神〞十分神秘,究竟〝他是谁〞?诗人自己说,〝真的,我说不出来.〞泰戈尔之所以能凭此书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正如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评委们推荐时所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诺贝尔奖金……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一个理想诗人,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然而,这本书对于众人来说,有时显得难懂.因为,心无灵犀难点通.正像我曾在一本旧诗集里读到这样一首打油诗〝是你生命无弦/非神指法不对/任凭怎么弹拨/如同敲击棒槌〞,亦像泰翁所言:〝当有人读了我的诗歌,说他不懂它,那末,我真是不知所措了.倘若有人一面闻一朵花,一面说他不懂它,那对他的回答是:这里不需要理解,它仅仅是香味而已……〞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欢乐与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我们飞得自由,轻松,豪迈.读着这优美的语言,常常使人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就像是一滴泉水,在美丽的山涧中时急时缓地流淌;像是一只小鸟,在夏日的丛林间快活地飞来飞去.我想,于这尘世中,实在难以找到一个如此优美纯洁的世界了.潜移默化中,我们不自觉地被他那美妙的诗句所熏陶,被他那积极的诗句所感染.里面充盈的既有汹涌澎湃的激情与渴望,又有涓涓细流的温婉与愉悦.〝我生命中所有的不和谐,都融入甜美的音乐——我对你的崇拜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展翅飞过大海.〞多么热烈真挚的感情,多么清新流丽的语言!似乎一切的爱都融入了对神的崇拜中,那么奔放而热烈!在《吉檀迦利》中,我们还可以很透彻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憧憬,还有就是对自然的热爱.在《吉檀迦利》里,到处都洋溢着爱与感激,自由与欢乐.或许,我们会轻轻地问道,这尘世间果真有这样一个剔透的世界吗?我们迟疑,却依然会执着地跟着作者向前走,去寻找那晶莹剔透的世界,因为我们心中同样存在着爱,欢乐与希望.爱,点燃了世界的光辉.只要心中充满爱,我们就不会孤独与彷徨.读《吉檀迦利》最新读后感范文。
泰戈尔吉檀迦利心得体会
泰戈尔吉檀迦利心得体会泰戈尔是印度的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巴戈”,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他的代表作之一《吉檀迦利》是一部关于人生、爱情、家庭和社会的哲理小说。
通过读《吉檀迦利》,我深深地被泰戈尔的思想触动和启发,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一本以爱、友谊和家庭为主题的小说。
通过描述主人公吉檀迦利和她的家人、朋友们之间的关系,泰戈尔反思了人类的情感需求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他通过吉檀迦利与她周围的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展示了深厚的友谊带给人们的温暖和快乐。
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人们由于工作压力和竞争环境,往往忽视了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
读完《吉檀迦利》,我更加明白了与家人和朋友们保持联系的重要性,他们是支持和关心我们的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和鼓励。
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还探讨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他通过描绘吉檀迦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在小说中,吉檀迦利通过与花草树木和动物们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智慧。
她将自己的爱和关怀倾注到大自然上,与之共生共荣。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只有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喜悦。
除此之外,泰戈尔还通过《吉檀迦利》反思了人类对自由和束缚的理解。
在小说中,吉檀迦利对自由的追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她通过自由的行动和思考,追求着属于自己的人生。
泰戈尔在小说中强调了自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解放,更是精神上的解放。
他希望人们能够解放自己的思想,超越传统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读完《吉檀迦利》,我也思考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
自由并不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一种责任和抉择。
我们应该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关注社会公益和他人的利益。
综上所述,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一本关于爱、友谊、家庭和自然的深刻哲理小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家庭、友谊和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自由和责任的关系。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吉迦利
3、特点:选译和编排有一定的随意性,具有非理性 超逻辑的诗性特征。
三、《吉檀迦利》的分析评论
诗歌主要表达对神的虔诚,也表现了诗人的宗 教思想。泰戈尔将其称之中”。
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
1、人格的自我完善:施爱于人 2、表达了肯定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行动的人生态 度 3、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 4、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主义思想
泰戈尔走向世界,主要靠几部英文诗集: 1、由叶芝作序的《吉檀迦利》结集出版 2、《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
1、小说创作: (1)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沉船》和《戈拉》。 (2)短篇小说:表现了反封建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 主题,如《河边的台阶》、《饥饿的石头》等。 中后期转向对城市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 2、戏剧:象征剧的代表作《邮局》。 3、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始终是其主导思想。
二、《吉檀迦利》的内容梗概
1、“吉檀迦利”具有内在统一性。意译为“献歌”, 是其宗教抒情诗的代表作。
2、内容架构: (1)第1—7首为序曲 (2)第8—35首为第一乐章,对神的思念与渴慕 (3)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 (4)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歌颂神给世界带来 的欢乐和光明 (5)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通过死亡达到神人 合一 (6)最后3首是尾声
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80—1900):《晨歌》、《画与歌》 等诗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中期(1901—1916):《祭品》、《怀念集》、 《吉檀迦利》,以宗教抒情诗为主。 3、后期(1917—1941):《书简集》、《随感 集》、《总结集》等,以抒情诗、散文诗为主。
鲜明的艺术特色:
1、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深奥的思想以具体可感的形 象 2、象征寓言手法的大量运用:“神”的丰富象征意 义 3、将哲理与抒情巧妙融为一体
外国文学史(6.1.7)--近代印度文学与泰戈尔《吉檀迦利》
五、《吉檀迦利》的局限性
• ( 1 )脱离印度现实斗争 “ 并不是从政治着眼以求得理想的实现,而是从人与神合一的新
宗教上进行探索,这不仅使作品带上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且也 不能引导人们去从事现实的斗争” • ( 2 )体现了“诗人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
• ( 3 )抽象的“泛爱” “ 消极作用”
《吉檀迦利》是“亚洲第 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 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 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
“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 清新与优美的诗 , 这诗出 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 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 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 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 分 。”
一、《吉檀迦利》的主题思想
1 、泛神论
神无处不在,是灵性的直觉体验
•“ 上帝”、“全世界的主” •“ 国王”、“万国之王”、“圣者” •“ 主人”、“父亲”、“圣母” •“ 惟一的朋友”、“最可爱的人”“心爱的人” •“ 光明”、“清晨”、“黄昏” 在他看来,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闪电雷鸣 ,都是神意的某种显现。
② 对神无限崇敬
“ 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 骄傲而炸裂;我仰望着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眶里。 ……我用我的歌曲的远伸的翅梢,触到了你的双脚 ,那是我从来不敢想望触到的。……你本是我的主 人,我却称你为朋友。”
• ( 4 )流露出忧伤、痛苦、悲观和迷茫的情绪 “ 扑朔迷离的气氛”
反映了“ 19 世纪大多数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的通病,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使他 们无法摆脱自身的弱点”
( 3 )语言直率,敢于坦露自己的内 心
• “ 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 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 里。”
外国文学第35章《吉檀迦利》
2.《吉檀迦利》第 100 首诗云:“我 跳 进 形 象海洋的 深 处,希望能得到那无形象的完美 的珍珠”(P170),因此,该诗集中,用了很 多形象,如:花(莲花)、灯光、酒杯等,来表现 “无形象”的“主”“我的上帝”“万王之王”等 ,请问这里运用了哪种文学手法,并对这种文学手 法的妙处进行分析。 3.《吉檀迦利》孟加拉文原意为“献给神的 赞歌”,请问这一诗集的题目,对于主题的揭示具 有怎样的作用?
4
二、评论文章 《诺贝尔奖金》节选 美国诗人艾兹拉· 庞德对《吉檀迦利》表现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行了分析。参见 K.克里 巴拉尼所著《泰戈尔传》第九章《诺贝尔奖金》。 泰戈尔心中具有自然的静谧。《吉檀迦利》里的诗 篇显然不是暴风骤雨或是烈焰燃烧的产物,只是他 一贯的心性使然。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和谐相处 。这与西方作家的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在西方, 我们若要创造“伟大的戏剧”,必得竭力显示对自 然的征服。这些描写也与古希腊对人的表现和对众 神嬉戏娱乐的描写形成对比。古希腊的人和神皆受 命运的摆布。
3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一部宗教的颂诗集 ……这部作品已完全地、实实在在地归属于英语文 学了。虽然作者本人就文化教养和创作实践而言, 是印度本民族语言的诗人,但他却给他的诗批上了 新装(英语),而这新装在形式与灵感的独立性上 都同样完美。由于克服了语言的障碍,这使得英格 兰、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中那些对贵族文学抱有 兴趣并予以重视的人士都能够接受和理解他的诗作 。(毛信德,2001:137,上述评价摘自1 913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词)
5
《诺贝尔奖金》节选 英国学者C.F.安德鲁斯也对《吉檀迦利 》中的一首诗歌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参见 K. 克里巴拉尼所著《泰戈尔传》第九章《诺贝尔奖金 》)夜空无云,天宇间弥漫着一层紫红色的印度氛 围。万籁俱寂中,我静静地体味着shoreofendle ssworldschildrenmeet. Theinfiniteskyis motionlessoverheadandt herestlesswaterisboist erous. Ontheseashore ofendlessworldsthechil drenmeetwithshoutsandd ances.
《吉檀迦利》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3章 故事诗集
第4章 吉檀迦利
第5章 园丁集(1913)
第6章 飞鸟集
第7章 新月集
第8章 游思集
第9章 采果集
第10章 爱者之贻
第11章 渡口
第12章 再次集
第13章 叶盘集
第14章 边沿集
第15章 病榻集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吉檀迦利》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迦利
选集
第章
飞鸟
地方
果集
世界名著
泰戈尔
新月
创作 文学
世界诗集诗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总序
风格
目学意义 的泰戈尔
03 第3章 故事诗集
04 第4章 吉檀迦利
第16章 生辰集
第17章 附录 泰戈尔生平及创 作年表
第18章 注释
谢谢观看
05
第5章 园丁集 (1913)
06 第6章 飞鸟集
07 第7章 新月集
目录
08 第8章 游思集
09 第9章 采果集
010 第10章 爱者之贻
011 第11章 渡口
012 第12章 再次集
013 第13章 叶盘集
015 第15章 病榻集
016 第16章 生辰集
017
第17章 附录 泰戈尔 生平及创作年表
018 第18章 注释
《吉檀迦利——泰戈尔诗选》是泰戈尔的诗歌选集,收录了《故事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 《飞鸟集》《采果集》《游思集》《爱者之贻》《渡口》《再次集》《叶盘集》《边沿集》《病榻集》《生辰集》 等十四个诗集,可以说代表了泰戈尔诗歌创作的所有精华和最高成就。其中《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 奖的作品,《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等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他诗集也代表了泰戈尔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 风格。
《吉檀迦利》读后感《吉檀迦利》心得体会五篇
《吉檀迦利》读后感《吉檀迦利》心得体会五篇《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
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下面是WTT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大学生《吉檀迦利》读后感【一】品读这满含溢美之词的《吉檀迦利》,才知道语言的贫乏。
由衷感叹作者只用安详的天外般的笔触,就轻轻画出了一颗敏感天真的心灵历经凡尘荡漾出的微澜。
书名“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
”这个“神”十分神秘,究竟“他是谁”?诗人自己说,“真的,我说不出来。
”泰戈尔之所以能凭此书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正如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评委们推荐时所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
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诺贝尔奖金......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一个理想诗人,他就是这位泰戈尔诗人。
” 然而,这本书对于众人来说,有时显得难懂。
因为,心无灵犀难点通。
正像我曾在一本旧诗集里读到这样一首打油诗“是你生命无弦/非神指法不对/任凭怎么弹拨/如同敲击棒槌”,亦像泰翁所言:“当有人读了我的诗歌,说他不懂它,那末,我真是不知所措了。
倘若有人一面闻一朵花,一面说他不懂它,那对他的回答是:这里不需要理解,它仅仅是香味而已......”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欢乐与悲哀。
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
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
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我们飞得自由,轻松,豪迈。
【国家级精品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泰戈尔:《吉檀迦利》
泰戈尔:《吉檀迦利》内容梗概第1—7篇是序曲,唱出了诗人愿意听从神的召唤,在光辉照亮世界、气息透彻诸天的神的音乐里成为俘虏,以对生命的赞歌实现与神合一的愿望。
第8—36篇是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
诗人先写神就在最贫贱的人群中歇足,继而写自己对神的渴慕与追随以及神的不可及。
诗人在追随神的道路上星夜兼程,遍寻广漠的世界乃至于众多的星球。
然而诗人的小我恬不知耻、昂首阔步,诗人的真我却被接天的高墙所囚禁。
诗人明白身上那华丽的衣不过是尘土与死亡却又热爱地把它们拥抱,在自以为胜过世人的财富与权势的宝库里做了囚人。
这一乐章在祈求神的拯救与赐福里渐渐落幕。
第37—55篇为第二乐章,主题为对神的接近。
新的音乐从诗人心中迸出。
诗人以更加炽烈的感情呼唤神的降临,想象神来临时的欢乐。
诗人在清晓的密语中幻想与神同去泛舟湖上作无目的无终止的遨游;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神化身为素不相识的凡人,在被“我”遗忘的回忆里烙上永生的签印。
诗人坚信神一直在走来,在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年代,每日每夜。
第56—86篇是第三乐章,这一乐章是感情更炽烈、情绪更高昂的欢乐颂。
诗人先纵情歌唱神带给世界的无限欢乐和光明,接着又凄然低吟人与神分离的痛苦。
神创造人之后,两者自然分离。
然而,正是神的这种“自我分离”才显示出神存在的意义并让人看到神的面貌。
只有在人留下生命的果实返回神的殿堂之后,这种分离的痛苦才会结束。
最终明白是他畏缩着不肯舍生因此不得以投入生命的伟大海洋,由此诗篇步入了“死亡”的篇章。
第87—100篇是第四乐章,主题是死亡颂。
诗人操着“生命之琴”,弹着“永恒的音符”,渴望着“死于不死之中”,来获得新的、永恒的生命。
第101—103是诗篇的尾声,概括了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诗人表明自己一直在用歌寻找神。
他把神的故事编成不朽的歌,从中倾吐心中的隐秘。
他祈望自己所有的诗歌汇聚成一股洪流,注入静寂的大海,让自己的生命启程回到永恒的家中。
作品节选冰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吉檀迦利》读后感_《吉檀迦利》心得体会五篇
To manage less is to manage well.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吉檀迦利》读后感_《吉檀迦利》心得体会五篇大学生《吉檀迦利》读后感【一】《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 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读完《吉檀迦利》这部诗集,我真正的感到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为何是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它给我们的不单是文字的美感,更通过文字的内涵告诉我们更深的另一面。
当你仔细地去研读其中的每一章节,你会感到你被深深地触动和感慨。
你不但为它的文字感到优美,隽永,意味深长。
你更会产生同感,产生共鸣。
“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
”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喜乐与悲哀。
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
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
书中那些极具深度的言辞虽不都华丽,但却总发人哲思。
如一句“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
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找到内心最深的殿堂”打动了我的心,这句话写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认知,极具深度,好像羁旅之子终于找到自己家的图景在我眼前展开了一样。
确实,正如神在他面前所展现的图景,吸引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觉地加入了和他一起追寻神的道路,我从陌生的读者幻化成了作者的同路人,与他共同追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因了这满溢着激情的描绘,作者抒发了对这美妙纯净世界的向往,勾起了每个人心底潜藏着的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渴望,引起我的强烈共鸣,使我莫名的感动,心甘情愿的与他一同追随。
《吉檀伽利》读后感-《吉檀伽利》读后感心得体会
《吉檀伽利》读后感-《吉檀伽利》读后感心得体会《吉檀伽利》是泰戈尔一部杰出之作,是给神的献祭,所以包涵了圣洁的情。
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宗教的圣情。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吉檀伽利》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吉檀伽利》读后感【1】这是泰戈尔另一部杰出之作,是给神的献祭,所以包涵了圣洁的情。
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宗教的圣情。
散文文诗中的婴孩,是神化的,集透明的美好于一身。
如水晶,却没有棱角。
他睡梦中的甜美微笑,如一罐陈蜜的甜定睡眠,还有娇嫩肌肤上的沁幽乳香。
泰戈尔用飞翔的想像,赋予了它们精致的传说。
于是,婴儿的可人也就变得合情合理。
这是一种解释。
阐明了圣洁,说明了纯美。
然而,解释,时常让我们着迷,生活中也处处可觉得。
一则传说岂不是解释共工怒触不周山,是未开化的远祖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于是天马行空,或归结于神的造化。
而神,往往也有情感有思想的,那则则传说便生机勃勃。
蛮有情趣,读起来那幻妙的情节和爱恨情仇便跃然纸上了。
而这仅仅是远古的决荒蛮夷的一种富有情趣的解释;孩提时代的我们,想必都嗜问"为什么"吧。
为什么天那么瓦蓝;叶片皆为春水藏成的绿;为什么日月星辰斗转星移,而我们在一天天蜕变,父母脸上却描上几道纹,鬓上染了几缕雪;为什么看到公车上有人在拿他人的包却不能立即道破,只得等到那人得手后下车这些"为什么",有些出于天赋的好奇,有些出自小小心灵中强烈的不解。
而问答,可从父母获取,可从书籍中汲得。
更多的,来自社会。
白纸般的我们,仅仅只需要一份解释,便足矣。
解释,来自社会。
而这生活中的大书浩渺如烟,我只希冀在不断进取探寻的道路上它能给我一份完美的解释。
我也有幸阅读了旁人的提问及解释:张晓风误把微微被秋熏黄的银杏叶认作为花,金花绿叶,煞是好看;席慕容也有同样的际遇,作家尚且如此,我们渴求解释的欲望也更烈了。
只可惜如今提问的机会太少。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对神的膜拜的解释;古老的传说是对自然妙趣横生的解释;甚至我的生活也是解释,解释我生命的繁复。
《吉檀迦利》导读修改稿
《吉檀迦利》导读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泰戈尔是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东方作家,被尊为印度“诗圣”。
“吉檀迦利”意即献给神的诗,因此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一部宗教颂神诗。
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等等。
诗人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自己对于神的虔诚,也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与神的交流来达到认识人生的目的。
此外,诗中也有一些作品对大自然进行了精美的描绘。
这部诗集发表于1910年,共收诗歌103首,是泰戈尔最著名的诗集之一。
下面简单向读者介绍其中的前五首诗的艺术魅力:一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快乐。
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的不朽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
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二请容我懈怠一会儿,来坐在你的身旁。
我手边的工作等一下子再去完成。
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
《吉檀迦利》导读修改稿
《吉檀迦利》导读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泰戈尔是获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东方作家,被尊为印度“诗圣”。
“吉檀迦利”意即献给神的诗,因此这部诗集实际上是一部宗教颂神诗。
诗集的主题是敬仰神,渴求与神的结合等等。
诗人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自己对于神的虔诚,也反映了诗人希望通过与神的交流来达到认识人生的目的。
此外,诗中也有一些作品对大自然进行了精美的描绘。
这部诗集发表于1910年,共收诗歌103首,是泰戈尔最著名的诗集之一。
下面简单向读者介绍其中的前五首诗的艺术魅力:一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快乐。
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的不朽的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
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二请容我懈怠一会儿,来坐在你的身旁。
我手边的工作等一下子再去完成。
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我的工作变成了无边的劳役海中的无尽的劳役。
《吉檀伽利》读书笔记-《吉檀伽利》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吉檀伽利》读书笔记-《吉檀伽利》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他的诗是献给神的,是以歌颂神、敬仰神,渴求与神合一为主题的,但是他的神又并非只是宗教信仰中的神,他的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他的神的实质与核心是自由、平等、博爱,是真,是善,是美,是大自然的所有。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吉檀伽利》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吉檀伽利》读书笔记【1】《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 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读完《吉檀迦利》这部诗集,我真正的感到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为何是诺贝尔文学奖。
因为它给我们的不单是文字的美感,更通过文字的内涵告诉我们更深的另一面。
当你仔细地去研读其中的每一章节,你会感到你被深深地触动和感慨。
你不但为它的文字感到优美,隽永,意味深长。
你更会产生同感,产生共鸣。
“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
”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喜乐与悲哀。
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
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
书中那些极具深度的言辞虽不都华丽,但却总发人哲思。
如一句“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
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找到内心最深的殿堂”打动了我的心,这句话写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认知,极具深度,好像羁旅之子终于找到自己家的图景在我眼前展开了一样。
确实,正如神在他面前所展现的图景,吸引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觉地加入了和他一起追寻神的道路,我从陌生的读者幻化成了作者的同路人,与他共同追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吉檀迦利读后感例文
吉檀迦利读后感例文吉檀迦利读后感范文5篇这是泰戈尔另一部出色之作,是给神的献祭,所以包涵了圣洁的情。
有爱情、亲情、友情,还有宗教的圣情。
以下是的关于《吉檀迦利》的读后感,希望给大家提供帮助。
散文文诗中的婴孩,是神化的,集透明的美好于一身。
如水晶,却没有棱角。
他睡梦中的甜美微笑,如一罐陈蜜的甜定睡眠,还有娇嫩肌肤上的沁幽乳香。
泰戈尔用飞翔的想像,赋予了它们精致的传说。
于是,婴儿的可人也就变得合情合理。
这是一种解释。
说明了圣洁,说明了纯美。
然而,解释,时常让我们着迷,生活中也处处可觉得。
一那么传说岂不是解释共工怒触不周山,是未开化的远祖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于是天马行空,或归结于神的造化。
而神,往往也有情感有思想的,那那么那么传说便生机勃勃。
蛮有情趣,读起来那幻妙的情节和爱恨情仇便跃然纸上了。
而这仅仅是远古的决荒蛮夷的一种富有情趣的解释;孩提时代的我们,想必都嗜问"为什么"吧。
为什么天那么瓦蓝;叶片皆为春水藏成的绿;为什么日月星辰斗转星移,而我们在一天天蜕变,父母脸上却描上几道纹,鬓上染了几缕雪;为什么看到公车上有人在拿他人的包却不能立即道破,只得等到那人得手后下车……这些"为什么",有些出于天赋的好奇,有些出自小小心灵中强烈的不解。
而问答,可从父母获取,可从书籍中汲得。
更多的,社会。
白纸般的我们,仅仅只需要一份解释,便足矣。
解释,社会。
而这生活中的大书浩渺如烟,我只希冀在不断进取探寻的道路上它能给我一份完美的解释。
我也有幸阅读了旁人的提问及解释:张晓风误把微微被秋熏黄的银杏叶认作为花,金花绿叶,煞是好看;席慕容也有同样的际遇,作家尚且如此,我们渴求解释的欲望也更烈了。
只可惜如今提问的时机太少。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对神的膜拜的解释;古老的传说是对自然妙趣横生的解释;甚至我的生活也是解释,解释我生命的繁复。
有学者说过,要了解一个作家,就要先读他的作品。
而我却是先泛泛的了解了泰戈尔的身平,再去拜读他的杰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
1、人格的自我完善:施爱于人 2、表达了肯定现实、热爱生活、积极行动的人生态
度 3、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 4、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主义思想
2020/8/8
鲜明的艺术特色:
1、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深奥的思想以具体可感的形 象
2、象征寓言手法的大量运用:“神”的丰富象征意 义
2020/8/8
二、《吉檀迦利》的内容梗概
1、“吉檀迦利”具有内在统一性。意译为“献歌” ,是其宗教抒情诗的代表作。
2020/8/8
2、内容架构: (1)第1—7首为序曲 (2)第8—35首为第一乐章,对神的思念与渴慕 (3)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 (4)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歌颂神给世界带来
2020/8/8
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1880—1900):《晨歌》、《画与歌》
等诗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中期(1901—1916):《祭品》、《怀念集》
、《吉檀迦利》,以宗教抒情诗为主。 3、后期(1917—1941):《书简集》、《随感集
》、《总结集》等,以抒情诗、散文诗为主。
3、将哲理与抒情巧妙融为一体
2020/8/8
2020/8/8
泰戈尔走向世界,主要靠几部英文诗集: 1、由叶芝作序的《吉檀迦利》结集出版 2、《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
2020/8/8
1、小说创作: (1)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沉船》和《戈拉》。 (2)短篇小说:表现了反封建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
主题,如《河边的台阶》、《饥饿的石头》等。 中后期转向对城市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 2、戏剧:象征剧的代表作《邮局》。 3、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始终是其主导思想。
的欢乐和光明 (5)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通过死亡达到神人
合一 (6)最后3首是尾声
2020/8/8
3、特点:选译和编排有一定的随意性,具有非理性 超逻辑的诗性特征。
2020/8/8
三、《吉檀迦利》的分析评论
诗歌主要表达对神的虔诚,也表现了诗人的宗 教思想。泰戈尔将其称为“人的宗教”或“诗人 的宗教”,核心思想是“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 。
2020/8/8
一、泰戈尔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印度著名现代诗人,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其 产生深刻影响。
到英国留学,一直从事教育事业。
2020/8/8
东方文化巨人:他既是印度传统文化的继承 者,又是西方文化的接受者。
他共出版诗集50余部,戏剧60部,中长篇小 说12部,短篇小说100余篇,创作了1000多首歌 曲、1500多幅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