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教材)《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4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拓展阅读和思考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对自然科学探究的热情。
-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深入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6.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 课程总结: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教学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能力。
- 对于论述题,评价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表述能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
- 对于实践题,关注学生的实验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实验记录是否完整。
- 对于阅读拓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反馈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鼓励学生改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 简史:古代→近代→现代
- 方法:观察、实验、推理
- 应用:生活、能源、材料、环保
- 方程式:规则、配平
- 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
板书设计应注重清晰展示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知识层面,已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于化学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需进一步培养。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将对课程学习产生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化学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

3.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学习重难点】化学科学的特点与研究对象【方法导引】本节内容是对化学科学的总体性认识,可以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如通过查阅资料、上网、与同学交流,撰写小论文、制作板报等。

此外,在学习本节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具体的事例入手,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通过了解化学史,特别是了解20世纪化学科学所取得的成就,认识化学科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这门科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3.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了解21世纪化学科学探索空间,感受化学世界的无限魅力,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自学导引】1.为什么说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一个学科。

它探寻自然界的构成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如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怎样将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等。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构成的;水可以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相互转化;水可以被电解生成;氢气、甲烷等许多燃料的燃烧都能生成水等。

这些探寻都是在进行的,所以说,化学是在研究物质的。

2.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化学科学的特征是:。

利用化学方法,不仅能从矿石、岩石及动植物体中发现很多有用的物质,并能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性质进行提取和制造,而且能根据需要,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创造出中不存在的物质。

化学还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

在合成氨化工技术,新药物的研制,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化妆品的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大量生产,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的制造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第1章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第1章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知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

3.了解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成就和作用。

一、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科学经历了三个过程: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用火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及炼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3.现代化学的发展成就(1)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造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都是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2)随着现代化学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分析和测试物质结构、跟踪化学反应过程的技术。

(3)现代化学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1.化学科学发展的历程2.我国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20世纪50年代——研究并开发出了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

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20世纪70年代——对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代谢物(前列腺素等)和昆虫信息素的合成研究取得创造性进展。

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20世纪90年代——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甾体皂甙的合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它们为世界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以下发明和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的是()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技术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A.②③⑥⑧B.①③⑤⑦C.④⑤⑦⑧D.①③④⑧答案B解析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但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不是化学史上的成就,中国是最早进行炼铜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1965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提出原子—分子学说都不是中国的贡献。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时间:学案编号:班级:小组:姓名:制作人:审核人:《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知道高中学习化学的方法。

4.了解化学与职业等问题。

一、自学反馈,交流完善[讨论1]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1、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特征:(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讨论2]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1、基本历程: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20世纪的基本特征:(1)化学研究手段:(2)化学研究层面: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3、21世纪的发展趋势:(1)化学家们可以在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哪些挑战作出贡献?[讨论3] 你知道高中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介绍你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讨论4]你想了解化学与职业的哪些问题?对职业你有何规划?二、自主检测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使用火B.制陶瓷C.酿酒D.炼丹2.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①酿酒②炼丹③造纸④制陶瓷⑤制青铜器⑥冶铁⑦制火药。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学业达标]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C.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2.两位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A.他们的研究与化学物质水有关B.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C.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D.他们的研究没有深入到细胞的层次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B.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不密切C.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4.下列科研成果中是由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是( )A.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理论体系B.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合成C.20世纪现代量子理论化学的建立D.氨的工业合成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拨云见日 B.酿谷成酒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玉不琢,不成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C.“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的是物理变化D.《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加热,不包含化学变化7.宣传科学知识,介绍和推广高新技术,揭露伪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说法属于伪科学的是( )A.饮用工业酒精会使人双目失明B.舞台上的“云雾”是用干冰制造出来的C.新粉刷过石灰浆的墙壁“出汗”是因为Ca(OH)2与CO2反应有H2O生成D.环保汽车不消耗任何能源8.“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信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9.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越来越多,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不同。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1.1《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1

1.1《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能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科学的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学习重点、难点】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学习教学过程】一、化学科学的界定1.定义化学科学是在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研究对象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研究水平______、______水平。

4.学科特征(1)创造性的体现:______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______自然界不存在的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物质,基本能够按照人类社会需求进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

(2)实用性的体现:合成氨技术、新药物的研制、材料的开发、环境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化学的形成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____________,之后人们又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希望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1)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1。

化学科学的创造性(1)首先,人们从矿物、岩石以及生物体中发现了有用物质;再认识它们的性质和结构;然后就可以把它们从矿物、岩石以及生物体中提取出来;还能够从已有物质出发制造出来。

(2)化学家能够设计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所以,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2。

化学科学的实用性是指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若没有合成氨的化工技术,人类就没有氮肥,将面临饥饿的威胁;若没有新药物的成功研制,人类就无法医治疾病,面临疾病带来的威胁;若没有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没有芯片和光导纤维,人类的生活就不会丰富多彩。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近代化学的形成初期: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取火和用火。

之后人们又学会烧制陶瓷、冶金、酿酒等,并希望制出长生不老药或把廉价金属炼制成金。

2.化学科学的发展:(1)近代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年代、人物、重大发现或发明创造、作用)(主要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2)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①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建立了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崛起了合成化学;创立了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也得到了开创性的研究;化学工业迅速发展。

高中化学(新教材)《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课时作业

高中化学(新教材)《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自主学习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化学科学经历了三个过程: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火种的获取和□01保存、□02烧制陶瓷、□03冶炼金属、酿造□04酒类和炼丹等。

2.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15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16合成化学,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2)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17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科学的概念化学是在□01原子、□02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03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化学的特征就是□04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01分子和□02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03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04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05新型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能帮助研究人员在□06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课堂探究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对近代化学发展有什么贡献?提示:拉瓦锡通过实验否定了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让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获得公认,使化学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1.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2.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内容作用合成氨的化工技术制造氮肥以增产粮食,解决了饥饿对人类的威胁内容作用新药物的成功研制解决了许多疾病对人类的威胁研制和生产功能各异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制造出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的芯片和光导纤维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 B解析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3、认识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梳理(一)化学科学的含义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二)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包括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三)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探究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以及这些元素在物质中的原子排列方式和化学键的类型。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质的制备和应用通过实验方法合成新的物质,并探索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四)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古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化学知识,如烧制陶瓷、冶炼金属、酿造酒类等。

2、近代化学(1)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拉瓦锡通过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使化学进入定量研究阶段。

(3)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现代化学(1)现代化学在微观层面上对物质的研究更加深入,发现了许多新的粒子和物质结构。

(2)化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如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等。

(3)化学在能源、环境、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五)化学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农业上,化肥、农药的研制和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工业上,新型材料的研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更优质的原料和更先进的工艺。

2、保障了人类的健康(1)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了许多疾病。

(2)医疗设备和诊断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医疗水平。

3、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1)合成纤维、塑料等材料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用品。

必修一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2 精品

必修一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2 精品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能说出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知道化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2.能记住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知道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3.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导学过程:知识点一怎样理解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探究活动】1.观察欣赏下列几幅图片,思考有关问题(1)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又是如何变化的?(2)化学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什么?2.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利用化学方法,人们从矿物、岩石以及动植物体中发现了很多有用的物质,并设法把它们提取出来或从已有的物质出发制造出来,而且通过对有关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认识,根据需要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

现在,化学家们已发现和创造了几千万种物质,如利用合成氨技术制造出增产粮食需要的氮肥;成功研制出大量帮助人们战胜疾病的新药物;以硅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造出的芯片和光导纤维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1)从以上一段文字你能概括出化学的特征吗?(2)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3)举例说明哪些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4)举例说明哪些方面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学以致用】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它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B.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分子C.陶瓷、冶金及酿酒等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家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制造出“第二自然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B.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制造分子C.无水硫酸铜晶体变为蓝色发生了化学变化D.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3.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C.绦纶、洗衣粉、阿司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知识点二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探究活动】1.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的使用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随后人们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酿造酒类等。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 导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3、认识化学科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4、感受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点1、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化学科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三、学习难点1、理解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体会化学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

四、知识梳理(一)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2、物质的组成:指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以及这些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和质量比。

3、物质的结构: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结构决定性质。

4、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5、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6、物质的制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制取所需的物质。

7、物质的应用:将化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科技等领域。

(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化学(1)古代实用技术,如陶瓷、冶金、酿造、造纸、火药等,是化学知识的萌芽。

(2)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商代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和炼钢、西汉的湿法炼铜等。

2、近代化学(1)17 世纪中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18 世纪末,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3)19 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19 世纪 60 年代,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3、现代化学(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包括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高中化学1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

高中化学1走进化学科学课时作业鲁科版

走进化学科学A组——知能训练1.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绩。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绩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解析:远在新石器时期,咱们的先人就已经能够制造出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

其余各项都是20世纪的成绩。

答案: D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漠的探索空间。

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解析:现代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涉及微观世界、能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

答案: C3.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当前我国农村地域如何处置大量的植物秸秆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处置植物秸秆的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当场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C.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式制成甲烷作燃料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式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解析: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植物秸秆是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能够减缓能源危机。

目前,利用秸秆的方式主如果:①作原料生产酒精、沼气;②作牲畜饲料;③作有机肥料等。

草木灰中含有K2CO3,可以作钾肥,但当场焚烧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答案: B4.下列所描述的转变不属于化学转变的是( )A.用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C.蓝矾加热后变成白色固体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解析:由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必然要发生原子核的改变,则它不属于化学转变;而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反映:NH 4HCO 3=====△NH 3↑+CO 2↑+H 2O ;蓝矾加热变成硫酸铜:CuSO 4·5H 2O=====△CuSO 4+5H 2O ;水电解2H 2O=====通电2H 2↑+O 2↑均为化学转变。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 走进化学科学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新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 走进化学科学 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时期,取得了多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D.制陶技术的成熟D[在古代,制陶技术就已成熟。

]2.下列科技成果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胚胎干细胞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D.量子通讯距离创下新纪录C[由碳水化合物制取H2,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3.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华罗庚C.侯德榜D.钱学森C[侯德榜发现“侯氏制碱法”。

]4.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工业制O2⑤铁生锈A.②③B.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B[导电的过程既有可能是化学变化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①不符合题意;爆炸的过程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②不符合题意;缓慢氧化是物质缓慢与O2发生反应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③符合题意;工业制O2是物质分离的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④不符合题意;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O2、H2O等反应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⑤符合题意。

]5.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B.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应用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计算机、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C6.(素养题)化学科学将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

当前我国农业地区大量植物秸秆如何处理的问题备受关注。

下列提出的几种植物秸秆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出售给工厂作工业原料B.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优质的牲畜饲料C.就地焚烧成草木灰,作植物的钾肥D.应用化学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制成甲烷作燃料C[就地焚烧会污染环境。

《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3(鲁科版必修1)

《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3(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学案)【课标要求】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知道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预习学案】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和的自然科学。

2、化学的特征是分子和分子,他是一门具有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性的科学。

3、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使用开始的。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学会了烧制、冶炼、酿造和炼丹术。

古代化学是化学,是各种化学工艺知识的积累。

4、近代化学科学发展的里程碑:①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②1771年,法国化学家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革命性进展。

③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5、的发现,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创在新分子的合成化学的崛起、高分子化学的创立、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等,都是化学的突出成就。

6、20世纪中叶,化学科学和科学共同揭示了生命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1965年,我国化学家人工合成的是世界第一次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

7、展望未来,化学家们可以在层面上操纵等。

化学科学将在、方面大显身手。

化学将继续推动的发展,使的生产成为可能。

化学将为提供有力保障。

【课堂探究】例1化学整整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始于()A、舍勒发现氧气B、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C、原子—分子论的问世D、中国湿法冶金技术的推广例2下列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例3(双选)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有硅原子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1.1走进化学科学学案(2)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走进化学科学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2.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3.了解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认识物质、创造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一、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近代化学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化学形成和发展的里程碑有(1)(2)(3)(4)(5)2.现代化学的发展(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2)现代化学的研究手段:(3)现代化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4)我国化学家在现代研究化学中的贡献: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3.化学是一门具有的学科。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1.(1)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和,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科学的发展。

(4)化学科学将为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5) 化学科学将为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人们从层次上了解生命问题的本质,揭示生命运动的规律。

⑹化学科学将大大提高发展水平,指导人们研制功能各异的信息材料。

2.怎样理解“现代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这句话的含义?3.我们如何才能走进化学科学?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使用火 B.制陶瓷 C.酿酒 D.炼丹2、近代化学科学诞生的标志是()A、1869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B、1803年原子论的建立C、1777年氧化学说的建立D、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B、治理环境污染C、开发新能源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4、1803年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科学家是()A、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C、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B.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C.以碳及其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芯片和光导纤维引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D.经过化学家们的不断努力,从自然界中发现以及人工制造出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6、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论B、发现元素周期律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7、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难溶于水C.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变成黑色物质D.镁带很容易被折弯8.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9、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氧气和臭氧是同素异形体C.氧气是单质,臭氧是化合物D.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完全相同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在1535℃时熔化成铁水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1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0℃时变成水蒸气D.日光灯照明1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海水晒盐C.用汽油作溶剂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D.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12.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学变化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是放热反应 D.都是化合反应13.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各物质质量总和14.某含氧酸分子式为H x RO y/2,则R的化合价为()A.x B.x-y C.y-x D.(x-y)/2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A.O B.Ar C.N D.I16.已知元素R的化合价是+5价,下列R元素的化合物分子式错误的是()A.R2O5 B.HRO3 C.Mg(RO3)2 D.KRO217.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8.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新课标)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新课标)2020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趣味思考】请你猜猜:阿伏加德罗是怎样让不可一世的高斯折服的?【点拨】:化学上许多反应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如:2H2+O2 2H2O。

化学真是太奇妙了!一、化学科学的含义【质疑激趣】: 21世纪的中心科学就是现代化学科学,而化学上最基本的原理是质量守恒定律,对它是怎样理解的?而对于由一种原子变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的核反应,如:++,是否是化学反应?化学科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和的自然科学。

【合作探究】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和等;2.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和;3.化学是自然科学;4.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属于核反应,(是或否)化学变化。

二、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质疑激趣】化学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领域十分广泛。

你对化学研究的哪些问题感兴趣?1.化学科学的创造性:【自主研学】(1).首先,人们从矿物、岩石及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中了有用物质,再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然后,就可以把它们从矿物、岩石及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中出来。

还能够从已有的物质出发出来。

(2).根据需要,化学家们还出具有特殊性质或功能的新分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所以,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分子和分子,是一门具有性的科学。

2.化学科学的实用性【自主研学】化学科学是一门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的科学。

如:若没有人类就没有氮肥,将面临饥饿的威胁;若没有人类就无法医治疾病,面临疾病带来的威胁;若没有、、没有和,人类的生活就不会丰富多彩。

三、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质疑激趣】近代化学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形成的?1.代化学的形成初期【自主研学】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之后人们又学会、、等,并希望制出或把廉价金属。

你知道哪些近现代化学发展中的重大发现、成就及其贡献?2.学科学的发展【自主研学】(1).近代化学的形成和发展(2).现代化学科学的发展①.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进入20世纪后):发现了元素,建立了理论,崛起了化学,创立了化学,也得到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业迅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节走进化学科学自主学习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化学科学经历了三个过程:1.古代人类的化学实践活动火种的获取和□01保存、□02烧制陶瓷、□03冶炼金属、酿造□04酒类和炼丹等.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1)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发现□15 放射性元素,建立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创造新分子的□16合成化学,创立高分子化学、化学热力学与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等。

(2)1965 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的□17 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1.化学科学的概念化学是在□01原子、□02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03 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化学科学的特征化学的特征就是□04 从微观层面上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1.化学家们已能在微观层面上操纵□01分子和□02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03 机器等。

2.化学科学将在□04 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大显身手。

3.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05 新型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化学科学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5.化学科学能帮助研究人员在□06 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课堂探究、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对近代化学发展有什么贡献?提示:拉瓦锡通过实验否定了燃素学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让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获得公认,使化学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1.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2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答案B解析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2.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的标志是( )A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C.1777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D.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答案C解析1777 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二、化学科学的主要特征2015年10月,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颁奖词中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对全球的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1.对屠呦呦启发很大的古代药方中使用了怎样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屠呦呦创造性采用的提取方法有何异同?青蒿素的提取利用了物质的哪些性质?屠呦呦工作的主要创新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①古代药方中使用了水萃取的方法(但不加热)。

②古代药方中的方法与屠呦呦创造性使用的方法的相同点是都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用溶剂把青蒿素从植物体中溶解提取出来。

不同点是所用的溶剂不同,古人用水,而屠呦呦用的是乙醚。

③青蒿素在乙醚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的大。

④屠呦呦的主要创新点是用了沸点较低、青蒿素在其中的溶解性比水大的乙醚。

2.青蒿素的相关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对于你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启示?这些研究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到了哪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提示:①青蒿素的研究经历了提纯、应用——临床实验、分子结构的测定和人工合成等过程。

②化学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

③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化学实践活动发现某物质中的某些成分用途大,所以使用化学方法对该成分进行分离、提纯,提纯后再用化学方法进行组成、结构的测定,最后分析结构进行该物质的合成和转化。

3.通过了解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过程,你对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提示:能根据文献和实际需要提出合理、科学的创新性方案,不迷信,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1.正确认识化学科学的特征(1)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而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3) 创造新物质是指创造新分子,而不是指创造新原子或新元素。

2.利用化学反应不仅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能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因此化学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

知识拓展原子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结晶水合物的形成和失水是化学变化。

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呈现美丽的绿色,将其加热变为黑色C.日本广岛原子弹的爆炸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A 项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H2O、SO2,属于化学变化;B△项中发生了分解反应,Cu2(OH)2CO3=====2CuO+H2O+CO2↑,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项中原子弹的爆炸,属于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D 项发生了化学反应,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以下事实与化学科学的创造性无关的是( )A .国家游泳馆水立方采用的覆盖膜为先进的EFET 膜,具有防火、抗老化等功能B.航天英雄翟志刚穿着我国自行设计的航天服漫步太空C.北斗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D.科学家研制新型药物抗击H1N1 流感病毒答案C解析化学科学的创造性体现在发现新物质和创造新物质方面,EFET 膜、航天服所用材料以及新型药物均属于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发明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请谈谈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等的联系。

提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处处是化学。

如在吃的食品方面,化学显得格外重要。

例如:用纯碱发面制的馒头松软可口;饮用酒、食醋是用富含淀粉的粮食酿造而成的;酱油是用富含蛋白质的大豆等酿造而成的;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混合食用——会产生草酸钙形成结石;炒菜用含碘盐时,加入盐后不要再用高温长时间炒等。

现代化学作为一门“中心科学”,正以崭新的姿态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资源、能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应用;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制;环境问题的科学防治;人类疾病病理的了解,新药物的研制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使人类生活更加幸福。

5.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发新能源、合成新物质B.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化学变化制造出新的原子和新的分子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答案C解析化学科学将在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化学科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A 正确;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B 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所以通过化学变化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C 错误;化学家们已组装出了分子齿轮和分子马达,说明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D 正确。

6.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

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 .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 .防治环境污染答案C解析现代化学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资源开发、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诸多方面。

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本课小结课时作业学习·理解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A.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全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世界上首次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D.元素周期律答案D解析元素周期律是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2.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 .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D解析A 项,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CuSO4·5H2O―→Cu,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B 项,铁矿石中的铁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炼铁时有新物质铁单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反应;C 项,烧结黏土制陶瓷的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D 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

3.道尔顿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他为近代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是( )A.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提出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C.提出了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答案 C解析 英国科学家波义耳于 1661年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氧化学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 1803年提出了原子论;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 夫于 1869 年发现元素周期律。

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答案 C解析 A 、B 、D 项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5.在化学科学研究领域,下列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 )A .创造新分子B .合成新物质C .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D .发现或制造新元素答案 C解析 A 、B 、D 项都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领域,符合科学性。

6.关于化学科学探索的意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化学探索可提高粮食产量、缓解能源危机、合理利用资源,以保障 人类的生存B .通过化学探索可合成新物质,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C .通过化学探索可探明生命过程中的奥秘、合成新药物,以促进人类的身 心健康D .通过化学探索可制造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及生活用品,完全杜绝对环 境的影响 答案 D解析 人类的活动不可避免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可能完全杜绝, D项错误()7.20 世纪以后,化学科学进入了辉煌的现代化学时代。

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高分子化学的创立C.酿酒技术的运用D.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以及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学会了酿酒技术,C 项不属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应用·实践8.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及事实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科学的发展可借助紫外光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B.现代化学的发展可带动相关科学的进一步发展C.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D.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核糖核酸答案D解析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不是核糖核酸,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