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
《土地资源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206中文名称:土地资源管理适用专业: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6一、课程简介:《土地资源管理学》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是研究和分析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的科学,它既是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主要解决为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矛盾。
二、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土地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该课程主要包括基础管理、用地管理、措施管理。
基础管理主要认识土地资源的属性,摸清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为土地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用地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其根本任务是对土地利用实行宏观控制和微观计划管理。
措施管理是管理实现的手段,包括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一系列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生态的手段和措施。
2、实验技能方面: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习、土地潜力分析实习、土地资源利用动态监测实习、土地复垦实习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实习,让学生增加动手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实践实验法等教学手段。
三、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第1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熟悉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地、土壤、土地资源、国土的概念甄别及其辨析;土地和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权籍属性。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法律管理)
第八章土地法律管理8.1 复习笔记一、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土地法制实质上就是国家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法的调整机制的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制订土地法律和法规,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严格依法进行各项土地管理的活动。
土地法律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土地法制手段调整土地关系,创造并保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法理学基本知识1.法律的一般特征为:(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理学的基本概念(1)法律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因素。
具体来讲,法律要素包括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三项因素。
(2)法律体系又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私法、公法和社会法(三元结构),反映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保障。
(3)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由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的自由和利益。
法律权利一般可分为基本权利与普通权利;一般权利与特殊权利;个人权利、集体权利和国家权利;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为法律主体行使权力设定的界线。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社会成员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权利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定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法律权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含法人应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地)和特殊利益群体。
法律权利的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权利客体是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4)土地权利是公民民事权利,是土地权力保障的对象。
当前我国的土地权利系统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土地权利类型构成,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抵押权、土地承租权以及地役权、耕作权、土地借用权、空中权及地下权等土地他项权利。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什么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什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主要涉及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一系列的课程,包括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评估与估价、土地利用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社会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土地规划土地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主要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和规划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土地规划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
通过学习土地规划,学生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的需求与限制,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支持。
2.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权属管理、土地整治和土地监管等方面。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方法,了解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措施。
通过学习土地管理,学生可以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土地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管理提供支撑。
3. 土地评估与估价土地评估与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土地价值、土地价格和土地估价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评估与估价的基本理论,了解土地市场的运行规律,掌握土地估价的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土地评估与估价,学生可以为土地交易、土地征收和土地税收等提供科学依据。
4. 土地利用与开发土地利用与开发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需要学习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设计和土地利用评价的技能。
通过学习土地利用与开发,学生可以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提供支持。
总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评估与估价以及土地利用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他们可以为社会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1.1 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1.2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二者关系: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4产,具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1.3 土地功能:负载(生物和非生物负载);养育(使各种生物生存、繁殖);仓储(矿产、能源资源);提供景观(自然景观.);储蓄和增值(价格上身趋势)。
1.4 土地特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1.5 土地管理概念: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2)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于地、地于地之间的关系;3)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4)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5)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与控制;6)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1.6 土地管理学基本任务: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求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内容:原理;内容和方法;案例分析;操作实务内容:1)包括地籍管理(管理)、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土地市场;2)四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内容体系;地籍管理是基础,土地权属、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
2.1 土地管理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3.1 政府对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必要性:1)土地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稀缺资源;2)公有制土地的存在;3)土地利用外部性的存在(土地利用中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不通过影响价格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另一经济主体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的现象);4)土地市场存在失灵现象(公有土地资源和公有产品的存在;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土地投机行为)。
《土地资源管理》课件
政府对不同类型土地的用途进行明确规定和限制,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地税收与金融
土地税收
政府通过征收土地税的方式调节土地资源的利用,包括耕地 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土地金融
以土地为抵押或担保进行的金融活动,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业发展银行等机构的业务活动。
土地征收与补偿
土地征收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并对 被征收土地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补偿。
土地补偿
对被征收土地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的经济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青苗补偿费等。
土地规划与用途管制
土地规划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进行的统筹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城市规划和村庄规划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在依法进行补偿的条件下,将集体所有土地及其上权利移转为国家所有的行为。
城市更新
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 新发展和繁荣。
土地规划与区域发展
土地规划
根据国家或地区发展计划,在全面评价土地资源和合理布局的前提下,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制定 一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目标,并分区落实的措施体系。
未利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其生态价值和环境影响,遵循保护优先、科学 开发的原则。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 环境和自然资源,通过法律手 段将某些特定的区域划定为保 护区域。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 的重要场所。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结构)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结构13.1 复习笔记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土地利用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
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各类用地的面积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必须通过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反映,我们可用用地结构来研究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在于结构的合理性,结构决定功能。
只有用地结构合理,才能保持一定地域内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从而可用较少的消耗或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土地利用结构设计依据1.用地的概念任何一个地区或用地单位的土地总面积,根据其自然特性和生产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或称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又称为农业生产用地,即直接和间接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土地。
非农业用地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未利用土地(其中包括难利用土地);另一部分建设用地,即为建筑物和工程物占地。
土地利用结构可分解为农业用地结构和建设用地结构。
2.土地利用结构设计的依据(1)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设计土地利用结构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
具有多宜性特点的各类土地最优利用方式就是设计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客观基础和主要依据。
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即就是根据地区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类土地的构成,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发展相应的生产部门,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以取得较多数量的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2)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土地是自然历史产物,具有自身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土地生态系统平衡是维持其内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各自内部诸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多种关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划分的时候,应该保证土地生态系统内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协调与稳定,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流动创造很好的环境,从而使土地的利用达到最优的利用状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好的贡献。
第十六章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学》PPT课件
● 16.3.1基本原则 ➢ 自然适宜性 ➢ 经济合理性 ➢ 社会相容性 ➢ 生态可持续性
➢ 16.3.2代内和代际公平
3
● 16.4.1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思路 ● 16.4.2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 16.4.3可持续土地利用多目标综合评价 ➢ 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路径 ➢ 可持续土地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
● Sustainable Land Use一词的原意,即可持续的土 地利用活土地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又 不会构成危害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可持 续利用意味着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要满足不断增长的 人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而对成 ● 16.2.2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异质 ● 16.2.3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的特性 ➢ 社会性 ➢ 复杂性 ➢ 开放性 ➢ 层次性
4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研书目
1. 《土地资源学》邱海洋著
2.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赵国君、祖湘等编著
3. 《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胡学文、程协兵编著
4. 《土地资源经济学》宋庆龄、郭大红、郭兴华编著
5. 《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张晓慧、王东方编著
6. 《集约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管理》张国华等编著
7. 《土地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吕登国、徐华瑶编著
8.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郑光、邓天玲编著
9.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与实践》王志成、李兰等编著
10. 《土地资源管理学》江小勇、胡承绪编著
11. 《土地智能信息管理》杨云龙著
12. 《GIS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郑光、高宇彪等编著
13.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刘鹏、李红英、姚为民编著
14. 《土地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钱德帅等编著
15. 《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刘德武、赵建琴编著
16. 《土地资源科学导论》杨宏源著
17. 《土地利用与规划》熊泰林等编著
18. 《土地资源管理与决策》叶明、程浙林编著
19. 《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吴立新、张枝芳编著
20. 《土地资源科技管理》王成彪著。
土地资源管理教材
土地资源管理教材
以下是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些教材推荐:
1. 《土地资源管理学》- 程旭阳,李菊芳,李琪等著。
该教材
详细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土地整治等相关内容。
2. 《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 李广源,李贵斌著。
该教材系统
阐述了土地资源的形成、特点和利用规律,介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还涉及到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
3. 《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价》- 顾明著。
该教材全面论述了土地
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到土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土地评价、农业土地评价等内容。
4. 《土地管理与决策》- 李世鹏,李晓景主编。
该教材主要介
绍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动态决策模型和方法,涉及到土地利用决策、土地政策评价、土地资源配置等内容。
5. 《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 许浩著。
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土
地资源管理与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涵盖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同时还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以上是一些关于土地资源管理的教材推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另外,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
《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含答案)
第一题
问题:什么是土地资源管理学?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获取、分配、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第二题
问题: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 保护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后代能够继续受益;
-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题
问题: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
- 可持续性:确保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 公正性:公平地分配土地资源,避免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性;
- 效率性: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 参与性:促进公众参与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确保民众的权益
得到保护;
- 透明性:信息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减少腐败和不当行为。
第四题
问题:如何进行土地资源管理?
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包括以下步骤:
1. 调查和评估土地资源: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可用性,评估其潜力和价值;
2. 制定土地资源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政策,确定土
地用途和开发方向;
3. 实施土地资源管理措施:监督土地使用情况,采取必要的措
施保护土地资源;
4. 监测和评估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土地资源管理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集的部分内容及答案。
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土地管理学试题
土地管理学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5×2=30分)1、地籍调查的程序为:A、准备工作、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地籍图、编绘宗地图。
()B、组织准备、资料准备、技术准备和经费及仪器设备的准备。
()C、准备工作、土地类型调查、土地利用调查、面积量算、编绘地籍图、编绘宗地图。
()2、地籍图分为:A、地形图和地籍图。
()B、地籍草图和地籍测量图。
()C、地籍原图和地籍复制图。
()3、地籍原图是在A、地形图底图上绘制而成的。
()B、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基础上直接编制而成的。
()C、地籍复制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4、地籍图所采用的比例尺通常为:A、市区1:1000();B、村庄1:1000--1:2000();C、城市郊区1:10000--1:50000();一般农区1:100000()。
5、土地自然状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1)土壤状况();(2)土地所有权方面的资料();(3)土地使用效益方面的资料;(4)植被方面的资料();(5)土地管理方面的资料();(6)主要作物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资料();(7)土地执法方面的资料()。
7、土地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的内容包括:(1)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2)土地的地形、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3).经济水平();(4)耕地、园地、林地、牧地等的投入产出水平;(5)土地的坡度()。
8、土地分等定级应遵循原则是:(1)单一性原则(),(2)一般因素原则(),(3)地域分异原则(),(4)相对性原则(),(5)级差收益原则(),(6)定量与决策相结合的原则(),(7)时间性原则(),(8)不可行性原则()。
9、土地分等定级参评因素及其权重的选择是土地分等定级的基础(),选择的好坏不直接影响到分等定级的结果,同时也不影响到今后的地价评估()。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土地资源管理》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国土: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领海....,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部资源条件。
【土地只是自然经济综合体,范围比国土小】2、土地资源:当前或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土地。
(可变化)土地资产:作为财产的土地,即地产。
☆区别与联系: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具有了经济和法律的意义。
3、土地的特性:自然特性:①土地位置的固定性;②土地面积(数量)的有限性;③土地质量的差异性;④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经济特性:①经济供给的稀缺性;②土地利用的多向性和变更的困难性;③土地利用的分散性和差异性;④土地利用后果的长久性和社会性第二章、土地管理概述1、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理解主体、客体、目标和任务、方法、职能和环境】2、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与生产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3、土地管理现阶段的任务:(1)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2)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3)加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4)建立管理新体制、新机制;(5)健全法制,依法行政。
4、土地管理的原理:①现代管理学原理——人本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管理效益②土地经济学原理——土地报酬理论、地租理论、地价理论、区位理论③土地生态经济原理——通过物质流...、信息流...四大要素的运行体现...、价值流...、能量流④土地法学原理——土地法(e.g.《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etc)第三章、地籍管理1、地籍管理:国家为了建立地籍和研究土地的自然状况....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评价、登.....、经济状况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笔记
《土地资源学》课程第一章土地科学概念土地科学——是研究包括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在内的人类土地利用活动规律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影响土地利用过程的机制的科学,它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社会性、区域性、应用性等特点。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土地科学的属性属性土地科学=(自然科学U社会科学U技术科学)土地科学的主体域是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研究土地利用和保护的合理组织。
(南京农业大学,王万茂)土地科学的学科体系与性质土地科学是一门关于土地知识的学科体系,它是由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技术科学体系中研究土地的众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
土地科学是在现代科学综合基础上形成的,是综合于资源学、环境学、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多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
它是在此众多学科综合的基础上产生、在内涵上有众多学科理念、在方法上博采众家之长、从地域的层面协调学科的之间关系。
土地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土地科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市场内的优化配置与资产收益的最大化等诸多实践问题。
同时,土地的调查、评价、规划、保护与合理利用都是面向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土地资源学概述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和内涵(参见教材P13)土地资源学是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形成、发展、变化的研究,准确把握其分类、数量、质量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它是土地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各分支学科的基础位置。
土地资源学的学科性质——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分支学科。
——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1)土地资源的产生及各主要组成要素的特征(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
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
(2)对土地资源的理论认识和价值判断(6)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态分析(4)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IGBP与IHDP (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合作进行的纲领性交叉科学研究课题,其目的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课程,主要涵
盖以下内容:
1. 土地资源概论,介绍土地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分布和
利用现状,以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2.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
用结构调整规划等内容,重点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原理、方法和实
施过程。
3. 土地资源评价,介绍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
应用,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等内容。
4. 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土地利
用权制度、土地整治与复垦、土地环境保护等内容,重点介绍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管理措施。
5. 土地经济与政策,介绍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相关的土地政策、土地法律法规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6. 土地信息系统,介绍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处理、分
析和应用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内容。
7. 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土地资源
管理中的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管理主要课程涵盖了土地资源概论、土地
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土地经济与政策、土地信息系统和土地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土
地资源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3《土地资源管理学》考试内容范围
一、考试目的
土地资源管理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科目。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土地资源学的原理、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科目内容的掌握,可以为学生在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土地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土地管理的原理和活动过程。
1、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土地管理的原理;
3、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二部分: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地籍管理;
2、土地权属管理;
3、土地利用管理;
4、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5、土地信息管理
第三部分: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
第四部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类型及其演替
1、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2、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3、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
第五部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土地承载潜力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第六部分: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整治与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土地资源的退化与保护;
3、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
三、参考书目
1、《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2、《土地资源学》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