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的机体反应 (2)课件

合集下载

创伤性休克ppt课件

创伤性休克ppt课件
如果需要输液,必须将肢体和输液针头固定牢固以 免途中脱出。
28
治疗方法
一.急救复苏原则及 程序 复苏是指为了挽救病人生命而采取的医疗措施。 早年所指的复苏主要指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较
为狭义的概念。 而目前是将抢救危重病人的所有 措施都称之为复
苏。
29
休克急救复苏原则
对严重创伤并发休克的急救复苏原则是 (1)尽早去除引起休克的原因; (2)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将前负荷调整
37
治疗方法
2、复苏液体的选择: (1)晶体液 平衡盐液 抢救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首选药物。 生理盐水 高渗氯化钠溶液
38
A平衡盐液
A、平衡盐液:首选药物 (因电解质浓度、渗透压、缓冲碱浓度及酸碱浓度
均与血浆相似,且对H+有缓冲作用,输入后能使血 液稀释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浆流速,改善微循环 预防和纠正酸中毒,以及预防发生不可逆休克)。 快速失血时,最初15~30min内经数根静脉通路快速 输入平衡盐液2000ml。血细胞比容可降到0.23上 下。但有人认为短期内降低到0.15也无大防碍。
有人用4ml/kgHSD复苏失血性休克,可吸引出细胞 内液约700ml。
Onarheim在烧伤治疗中证明伤后1h给4ml/kg的 7.5%NaCI/6%Dextran溶液,弹丸式输入后15min血 浆容量基本恢复正常;心脏收缩力增加,心功能得 以改善;改善器官和组织血流恢复其固有功能;改 善了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减轻了脑水肿,降 低颅内压。
10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 是临床常用的观察休克进程的指标。 休克指数=HR/SBP , 正常值0.5左右。
指数=1,表示血容量丧失20%-30%。 指数﹥1-2时,表示血容量丧失30%-50%。

创伤后机体反应PPT课件

创伤后机体反应PPT课件



负氮 平衡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利用↓
胰高血糖素↑ 糖原分解↑
应激性高血糖 、应激性糖尿!
生长激素分泌↑
脂肪分解↑
血浆脂肪酸及 酮体↑
病例:
• 男,51岁,既往体健 酒后心跳呼吸骤停,CPCR后,自主心跳恢复 无自主呼吸
• 入ICU后: 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全身水肿明显 血浆白蛋白10g/L CVP:3cmH2O
应激反应的调节与控制:
反应代偿功能低下: 提高应激反应并维持于最适反应强度
应激反应过度者: 加以控制,防止其对机体的有害作用。
降低应激反应的措施 预防和消除应激原
针对危重病人,消除引起应激反应的原因 (1)感染病人:抗感染处理; (2)创伤病人:处理骨折、给予镇痛、纠正低血压; (3)休克病人:抗休克处理等。
特异性炎症反应过度→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全身性非特异性炎
症反应(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适度的免疫反应
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促进组织修复 过度或失控的免疫反应
使机体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引 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抑制免功能,降低机体的抵抗 力,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 原因?
CNS改变
CNS是应激反应的调控中心, CNS与应激关系 最为密切的部位主要有边缘系统扣带皮质、杏仁复 合体、海马、丘脑下部及脑桥蓝斑。
应激时CNS改变
神经-内分泌改变
心理障碍
代谢变化————高代谢
应激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促蛋

白质

创伤后机体的反应解析

创伤后机体的反应解析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创伤后机体的反应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1、局部反应 – 主要是急性炎症反应,包括组织变质、渗出和增生。 2、全身反应
– 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脑垂体、肾上腺等分泌明显增加,
如脑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抗利尿素均增加。 – 机体能量代谢、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均明显增加,血 糖升高。 – 消化系、生殖系等功能暂时受抑制。

第三期 恢复正常 (9日-数 周或数月)
氮代谢开始转为正 体温、脉搏逐 平衡,钠排出增加, 渐恢复正常, 钾排出减少 尿量增加食欲 恢复,体重下 降变慢 正氮平衡、钾、钠 逐渐恢复正常 平衡,脂肪储存 活动体重、体 力恢复。
以纤维组织 增生为主, 伤口愈合。
职业教育现代宠物技术教学资源库
表1 损伤反应过程分期
分 期 内分泌变化 代谢变化 全身改变 局部改变
第一期 (1-4日 ) 第二期 (5-8日 )
垂体-肾上 腺激素分泌 增加 垂体-肾上 腺激素分泌 趋向正常
负氮平衡、血糖 、 糖元异生、钠和水 储留、钾排出 、脂 肪消耗
体温高、脉快、 以变质渗出 尿少、精神差、 为主 无食欲 以肉芽组织 增生为主

创伤后全身性反应

创伤后全身性反应

创伤后全身性反应1.体温反应伤后常有发热,为一部分炎症介质(如TNF、IL等)作用于体温中枢的效应。

并发感染时体温明显增高;并发深度休克时体温反应受抑制。

体温中枢受累严重可发生高热或体温过低。

2.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由于疼痛、精神紧张、失血、失液等,下丘脑-垂体轴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可出现应激效应。

前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抗利尿激素(ADH)、生长激素(GH)等释出增多;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出儿花样本分胺增多。

此外,如果血容量减少,肾素-血管加压素-本钱固酮的释出增多。

胰高糖素、甲状腺素等也可能在伤后增加。

以上变化对较重的伤员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

就维持生命的首要条件而言,机体必须有足够的有效循环血量(在短时羊内血容量比血成分更为必要),对生命器官进行灌流供氧。

肾上腺素、去甲基肾上腺素等释出增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增强,外周和多数内脏的血管收缩,但心、脑和肺一般仍保持血液灌流,血压可保持或接近正常。

同时儿花样本分胺可使肾血管收缩和灌流量降低,ADH可使肾小管回收水分增多,故尿量减少;醛固酮可使肾保钠排钾,对维持血容量能起有利作用。

当然,伤后机体维持有效循环的代偿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创作严重或失血过多、且急救不及时,就会出现休克和其他器官衰竭。

3.代谢变化伤后机体的静息能量消耗增加,尤其在重伤以后,糖原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都加速,与儿花样本分胺、皮腩激素、胰高糖素、TNF、IL等释出增多相关。

分解代谢亢进一方面可以提供能量,提供氨基酸重新组成修复创作所需的蛋白质;另一方面可导致细胞群减缩、体重减低、肌无力、免疫力降低等,显然不利于机体。

为此,需要适宜的营养支持。

伤后全身性反应可随着炎症急性期出现和消退,其中分解代谢增高的时间稍久,继而有合成代谢加速,利于创伤修复。

创伤后机体反应

创伤后机体反应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八、泌尿系统的改变 尿量的变化:减少 or 增多 。不能准确反映血容量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九、CNS的改变 创伤后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十、代谢的改变
应激激素、细胞因子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共同作用。 主要表现为 能量物质分解↑ ,合成↓ ,高代谢状态
Renin - angiotensin - aldosterone system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二、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
创伤后激活补体系统、免疫系统等 引起 局部组织修复 和 局部和全身的防御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 防御反应与炎症是一把双刃剑 ➢ 增强组织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 ➢ 失控或过度激活时:
(一) 非 特异性防御反应
1. 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途径
⑴ 激活补体系统 抵抗微生物侵入;炎症介质作用
⑵ 激活磷脂酶A2 炎症介质: 前列腺素(PG) 、白三烯 (LT) 和 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
⑶ 激活单核-吞噬细胞 炎症介质 + 细胞因子:及抗炎;致炎
,五类
➢ 参与抑制蛋白酶 如α1抗胰蛋白酶等; ➢ 参与血凝和纤溶 如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 ➢ 属于补体成分 ➢ 参与转运 如血浆铜蓝蛋白等; ➢ 其他多种APP 如C-反应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血清淀粉样物质A等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改变
四、凝血系统的改变
➢ 早期 内皮细胞损伤
➢ 组织因子 (Ⅲ )入血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 基底膜暴露 激活因子Ⅻ 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一) 非 特异性防御反应
2 . 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调控

创伤教学课件-PPT

创伤教学课件-PPT

创伤得修复
• 从本质上说就就是创伤得愈合过程 • 白细胞、吞噬细胞不断清除伤口内失
活组织、细菌与异物 • 创面上不断出现毛细血管肉芽、成纤
维细胞与胶原纤维蛋白、糖蛋白、粘 蛋白得增生透出,形成新鲜肉芽组织 • 伤后24小时就大量出现
影响因素
• 年龄小、组织分化程度低、机体营 养好以及血循环佳者再生愈合力强
诊断
• 详细了解受伤史 • 对多发伤得初步观察 • 对多发伤得早期检查 • 全身各系统得检查
CRASH PLAN
C=cardiac(心脏) A=abdomen(腹部) H=head(头颅) P=pelvis(骨盆) A=arteries(动脉)
R=respiratory(呼吸) S=spina(脊髓)
一类伤员(可在伤后3-6h内手术:不伴有腹部内脏伤; 四肢动脉伤已上止血带;臀部深部创伤;大面积 软组织伤;眼部伤伴眼内异物;严重烧伤)
二类伤员(可在伤后6-12h内手术:闭合性胸部伤;四 肢烧伤;开放性骨折;关节伤;不伴动脉出血得肌 肉损伤;颌面伤)
三类伤员(可在伤后12h以后手术:未感染得软组织 伤;某些穿透伤;闭合性骨折;不伴有大面积软组 织伤得四肢伤;局限性烧伤)
创伤教学课件
概述
由于物理、化学、生物或其她 因素对人体皮肤粘膜及其被覆 下得组织器官得损伤,造成局 部或全身功能障碍
创伤分类
按部位分类
颅脑、颌面部、颈部、胸 部、腹部、脊柱、骨盆、 四肢与泌尿系统
按性质分类
•开 放 性 、 闭 合 性 、 挤 压 伤 、 爆震伤、冲击伤、烧伤、 冻伤等 •派 生 出 混 合 伤 、 复 合 伤 、 多处伤与多发伤
• B-呼吸频率(次/分):2024为4分 ,2535为3分, 35为2分,10为1分,0为0分

创伤讲课PPT精选课件

创伤讲课PPT精选课件
四肢 多发性长骨闭合性骨折;创伤性肢体离断 。
27
危重,不能肯定存活
体表 超过50%面积的二度或三度烧伤或撕脱伤 头颈 昏迷超过20h,颅内出血>100ml;颅内压升
高;颈椎4以下损伤;伴四肢截瘫;主要呼吸道 堵塞
胸部 胸部外伤,伴有重度呼吸困难;主动脉破裂; 肺叶撕裂伴张力性气胸;心肌挫伤或破裂,伴 有循环障碍
扎者);撕脱伤小于10%体表面积;一度或 小面积二度、三度烧伤
头颈 头痛、头晕,无意识丧失;有挥鞭伤主诉
但无体征或X线异常
面部 眼角膜擦、挫伤;眼玻璃体、视网膜出血;
牙折断或脱位;鼻骨或下颌骨骨折
腹部 肌肉痛,擦伤,挫伤,腰狃伤 四肢 轻度狃伤和指、趾骨骨折或脱位
23
中度
体表 广泛挫伤、擦伤;大裂伤;小于19%体表面积
伤机制及伤后意识变化情况。伤后一直昏迷还 是昏迷-清醒-昏迷,检查瞳孔大小及其变化。
63
两侧瞳孔对称性缩小,常为中脑及延髓损伤; 而出现一侧性瞳孔散大(两侧瞳孔大小不等),
则瞳孔散大同侧可能有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 或有颞叶泡回小脑蒂切迹疝(严重创伤休克的 病人虽然可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绝不致有 瞳孔方面的变化,切勿混淆)。 椎体束征的存在(失语、痉挛性瘫、腱反射亢 进、病理反射),说明有脑组织挫裂伤及颅内 血肿; 去大脑僵直,说明有脑干损伤。
55
多发伤 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两个
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较严重损伤。
56
一、多发创伤的诊断要点 (一)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在急救现
场进行。在彻底检查前,医务人员应先作快速、 全面的粗略检查,及时发现及优先处理可能存 在的下述三种凶险情况:呼吸道梗阻、出血和 休克。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施行心脏按摩, 人工呼吸,心内药物注射,吸氧等措施。有神 志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观察和记 录神志、瞳孔、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情况, 为下一步确诊时提供资料。在这一阶段,快速 检查、诊断和紧急处理是穿插进行的。

创伤后机体反应

创伤后机体反应
主要依据

因而
伤 • 不能区分少数严重 的创伤。
记• 创 伤 记 分 法

• 加之伤员到达医院 的时间长,而且多
数缺少急救手段,
故院前测得评分常

不能反映患者到达 医院时的状况。
四、创伤的早期救治
严重创伤后的第1个小时是救治的“黄金1小 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伤者的最终结局。
创伤后1小时 内的死亡率 约占50%,
修订创伤评分(RTS) 急性创伤指数(ATI) 简明损伤定级法评分(AIS) Hannover多发评分(HPTS) 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小儿科创伤评分(PTS) 创伤及损伤严重度评分(TRISS)
1、Glasgow昏迷评分(GCS)
• 针对意识障碍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1974年由 Teasdale和Jennett制定出来。
应激反应过低或过度则 会削弱机体的生理储备及代 偿反应,甚至引发器官功能 损伤。
目录
一、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二、创伤后脏器功能改变 三、创伤的评估 四、创伤的早期救治
一、创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1、神经—体液反应 2、创伤后机体代谢变化
1、神经—体液反应
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创伤刺激传入中枢。
传入神经和体液因子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引起 应激反应的途径。
6、血液系统的改变

创伤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增多,核左
移。早期血小板数目可减少。4-5日后因骨髓出
现相应变化大量释放血小板,数量可达伤前的
1.5倍。严重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创伤后DIC
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凝血途径的激活,加速了凝
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生理性抗凝途径的抑
制和纤溶系统的损害,凝血过度激活导致了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分泌系统
其他激素 1.生长激索,应激时生长激素分泌增多。生长激素促
进蛋白质合成、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因而对创伤 后的组织修复有利。此外,生长激素还促进脂肪的 分解,加速脂肪酸氧化,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 ,提高血糖水平。 2.抗利尿激素 当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刺激垂体后叶时,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的远 曲小管和集合管,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引起水潴留。此外抗利尿激素是强效血管收缩剂, 对维持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神经内分泌系统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机体创伤后,恐惧、疼痛、低血容量、低血压和组 织损伤等因素通过传入神经投射到下丘脑,刺激下 丘脑分泌大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 增加腺垂体ACTH分泌,加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合 成释放。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是提高机体在恶 劣条件下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如下:①促进 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强糖异生,升高血糖,以保 证重要器官(如心、脑)的能量供应;②改善心血管系 统功能;③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维持血容 量 ;④稳定溶酶体膜,防止或减轻组织损伤;⑤抑制化 学介质(如白三烯、血栓素与炎症
(3)激活单核-吞噬细胞:创伤后单核-吞噬细胞被激活 后,除产生和中性粒细胞相同的炎症介质外,更重 要的是还产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 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 素-8(IL-8)、干扰素(INF)、集落刺激因子等 细胞因子,其中以TNF的作用最为重要。这些细胞 因子以自分泌和旁分泌形式作用于自身细胞和邻近 细胞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细胞因子既有免疫调节 作用及抗炎作用,又有致炎作用。这些因子的适量 生长对机体有益,包括杀菌、增强免疫活性、促进 创面愈合、动员代谢底物、清除受损组织和异物; 如果产生过多则可引起过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损伤 机体的组织、细胞,降低免疫功能。
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以及 肾血流量减少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引起体内水钠潴留。
创伤后机体反应示意图
创伤后机体反应示意图
免疫系统反应与炎症
创伤后由于损伤组织、异物和感染等因素激 活了补体系统、免疫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如血管 上皮细胞,引发了局部组织的修复、局部和全身 的防御反应,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 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其他代谢产物,虽可增强机体 的抵抗力,促进组织的修复;但是,失控或过度激 活的防御反应所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 ,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上称之为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可进一步 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同时,严 重创伤还通过复杂的途径,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使机体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和脓毒症(sepsis)这
(一)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与炎 症
1.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创伤后机体通过如下途径产生非 特异性防御反应。
(1)激活补体系统:一方面,通过产生细胞裂解和促进吞 噬作用来抵抗微生物的侵入;另一方面,在激活过程 中产生的活性补体片段,具有炎症介质的作用,引 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2)激活磷脂酶A2:细胞膜磷脂在磷脂酶A2的作用下 ,生成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和血小板激活因 子(PAF)等炎症介质。中性粒细胞在上述趋化因子 作用下。聚集于病灶区,并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释放出氧自 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白三烯等)、蛋
概念
创伤后的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是指机 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 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创伤后由于损伤、缺血、感染、疼痛、休克、酸中毒、 心理因素等刺激,除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外,还激活了免疫 和凝血等系统,从而使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发生了各种复 杂的变化,以提高机体对创伤的适应能力、维持内环境的稳 定。但是,机体反应一旦过于强烈和(或)持久,超过机体负 荷的限度,可导致内环境平衡失调,对机体造成损害,引起 严重的并发症,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创伤后机体 反应对机体既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又有损害作用。
神经内分泌系统
5.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创伤后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 升高,从而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血糖明显 升高。由于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抑制胰岛素的分 泌,引起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 儿茶酚胺、皮质醇三者对提高血糖水平具有协同 作用。严重创伤病人对胰岛素的反性降低,有时 病人血糖茧然很高,但细胞却仍处于糖饥饿状态 。
系统变化
第一节
各系统病理生理学 改变
神经内分泌系统
(一) 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 机体受伤后,由于恐惧、疼痛、损伤、失血和低血容量使交
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纤维末梢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同时使 肾上腺髓质分泌(以肾上腺素为主)迅速增加,导致血中儿茶酚胺 浓度大幅度上升,引发一系列的生理效应: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 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②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血管 收缩,冠状动脉及骨骼肌血管扩张,体内血液再分布以保证心、 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③呼吸增快,潮气量增大,支气管扩张, 改善肺泡通气,氧供增加;④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血糖、血浆游 离脂肪酸浓度升高,给组织、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物质;⑤增强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 胰高血糖素和肾素的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
神经内分泌系统
3.β-内啡肽浓度升高,意义在于:①反馈抑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②抑制 垂体的活性,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 素的分泌,避免过度应激反应对机体的损害;③ 增强机体对疼痛的耐力;④调节免疫功能;⑤β-内 啡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血压降低 。
4.甲状腺素 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下,甲状腺 激素分泌增加,以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素 (T3)为明显。在应激反应中,交感神经系统可增 强甲状腺的功能。临床证明T4水平与危重病人死 亡率间呈负相关,说明甲状腺激素对提高机体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