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_1988年山西省耕地面积_人口_农民人均收入情况

合集下载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

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

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

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

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

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

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

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

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

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为摸清“三农”基本国情,查清“三农”新发展新变化,在国务院农普办的统一领导下,我省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6年度。

普查对象包括农业经营户,居住在农村有确权(承包)土地或拥有农业生产资料的户,农业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

普查主要内容是农业生产能力及其产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基本社会服务和农民生活条件等。

农业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由普查员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个查点和填报。

全省共组织动员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级普查机构的工作人员12.6万人,登记了622.6万农户、28213个村级单位、1362个乡级单位、4.2万个农业经营单位。

首次利用国产自主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对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遥感测量,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入户登记,大大提高了普查数据质量。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山西省农普办组织了数据质量抽查,评估了普查数据质量。

综合抽查结果显示,全省农业普查登记户的漏报率,普查指标数据差异率符合要求,数据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山西省农普办和山西省统计局将分期发布普查公报,向社会公布普查的主要结果。

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山西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调查了1196个乡镇,其中乡632个,镇564个;28197个村,其中27898个村委会,299个涉农居委会;4.9万个自然村;1702个2006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

一、农业经营主体2016年,全省共有4.2万个农业经营单位。

585.1万农业经营户,其中,6.1万规模农业经营户。

801.2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二、农业机械2016年末,全省共有拖拉机42.6万台,耕整机4.7万台,旋耕机12.7万台,播种机9.8万台,联合收获机1.6万台,机动脱粒机5.3万台。

三、土地利用2016年末,耕地面积4056.8千公顷(国土资源部门数据),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2474.3千公顷(不含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的生态林防护林)。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许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

关键词地区贫困政府行为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最大限制因素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

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

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1.1.自然条件太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

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生活,人类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

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1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1.1.1.土壤质量差。

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

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11994年月10月20日光明日报曾把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22个地区,它们是:沂蒙山地区、闽奥山区、五指山地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毛乌素地区、太行山地区、大别山地区、武陵山地区、井冈山赣南地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地区、吕梁山地区、陕北地区、三西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

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

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

1.1.2.地理位置偏僻。

离中心城市远。

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

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

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规律

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规律

陆杰华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运行规律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因此,研究中国人口与经济关系必须全面了解和分析农村人口增长和经济运行的特点、机理和方式。

人口增长是以一种持续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构成了中国解放以后30几年经济发展的“资源”的约束条件,并受制于这一“资源”的情况进行的。

①根据1949~1979年的农村人口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变化资料,张志刚(1988)详细地分析了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道路、人口增长与农业经济结构、人口增长与农业技术结构和人口增长与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四个方面,结果发现:①中国在资金匮乏和劳动力充裕两种不同资源状况压力下,选择劳动密集型粗放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粮食产量增长中的70%归结于劳动的增长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②造成现有中国农业经济结构畸形的症结是在人口过快增加的压力下通过一系列政策因素而作用形成的;③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症结是农产品商品化低,从而制约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

同时,农业经济运行对人口增长的反馈也是该文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

在现阶段条件下,中国农业属于“贡献型”的农业,即农业向国家提供积累的方式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形式来向工业化“贡献”,结果客观地导致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以劳动力数量增加为代价来追求最大总产量,这就潜移默化地促使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翟振武1991)。

如果仔细分析现有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就业政策、户籍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大都在某种程度上鼓励着农村人口增长。

例如,人们通常感到,从宏观上看,随着农村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无疑减少,农业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种人口压力显然对人口增长是一种负效应;然而,从家庭层次上看,已经形成的农业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刺激人口增长的正效应通过全部自然就业的杠杆传递到家庭,因此也就只剩下鼓励生育的正效应了。

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

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
5866
äûÁØ ÆË͵ ÝØ ²µ
40000
26330
ÖµÃØ ÁÒÓµ
13004 10800
ÄØ »µ ûØ ¸µ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2
Ð ú ÷Ö Ò à ð Á Ø È Ø Ö ¹ ¸ ÷ª À ±Í µ ±Ö
ä û Á Ø Æ Ë Í µ 6% û Ø ¸ µ 14% Ä Ø » µ 11%
9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0
1978—2003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2003年城镇居民37.1%,农村居民45.6%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1978—2003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2003年城镇居民37.1%,农村居民45.6%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23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农村-城镇)
12
10
10.2 9.0 8.7 7.7 8.7 8.9
10.7 9.9 8.0 6.8 9.5 8.58.5
3.26 3.11 2.80 2.42 2.50 2.20 1.95 1.82 1.83 1.86 2.29 2.12 2.17 2.17 2.20 2.58 2.40 2.86 2.71 2.51 2.47 2.51 2.65 2.90 2.79
1.50
21
100

新中国6年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6年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一、回首看历史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

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

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

“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但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

正是在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如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一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以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6年)

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1949~2016年)

中国历年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6年)粮⾷产量就是全年的粮⾷⽣产总量,是反映我国农业⽣产的重要指标。

从收获季节上看,包括夏粮、早稻和秋粮;从主要品种上看,包括⾕物、薯类、⾖类,其中⾕物包括⼩麦、稻⾕、⽟⽶、⾕⼦、⾼粱和其他⾕物。

粮⾷产量是粮⾷经晒乾後的原粮产量。

其中⾕物、⾖类⼀律按脱粒、晒乾後的原粮折成国家标准含⽔杂率计算产量;薯类以5:1折算。

2012年中国全年全国粮⾷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棉花产量684万吨,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中国(⼤陆)粮⾷产量、⼈⼝和⼈均粮⾷量总览(1949~2012年)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49年11318— 5.4167—208.91950年1321314.34%5.5196 1.86%239.41951年143698.05% 5.6300 1.96%255.21952年1639212.34%5.7482 2.06%285.21953年16683 1.74% 5.8796 2.23%283.71954年16952 1.59% 6.0266 2.44%281.31955年183947.84% 6.1465 1.95%299.31956年19275 4.57% 6.2828 2.17%306.81957年19505 1.18% 6.4653 2.82%301.71958年19765 1.32% 6.5994 2.03%299.51959年16968-16.48%6.7207 1.80%252.51960年14385-17.96%6.6207-1.51%217.31961年13650-5.38% 6.5859-0.53%207.31962年1544111.60%6.7295 2.13%229.51963年170009.17% 6.9172 2.71%245.81964年187509.33%7.0499 1.88%266.01965年19453 3.61%7.2538 2.81%268.21966年214009.10%7.4542 2.69%287.11967年21782 1.75%7.6368 2.39%285.21968年20906-4.19%7.8534 2.76%266.21969年210970.91%8.0671 2.65%261.51970年2399612.08%8.2992 2.80%289.11971年25014 4.07%8.5229 2.62%293.51972年24048-4.02%8.7177 2.23%275.91973年264949.23%8.9211 2.28%297.01974年27527 3.75%9.0859 1.81%303.01975年28452 3.25%9.2420 1.69%307.91976年286310.63%9.3717 1.38%305.51977年28273-1.27%9.4974 1.32%297.71978年304777.23%9.6259 1.33%316.61979年332128.23%9.7542 1.32%340.51980年32056-3.61%9.8705 1.18%324.81981年32502 1.37%10.00721.37%324.81982年354508.32%10.16541.56%348.7年度粮产量(万吨)增率⼈⼝(亿)增率⼈均粮(公⽄)1983年387288.46%10.30081.31%376.01984年40731 4.92%10.43571.29%390.31985年37911-7.44%10.58511.41%358.21986年39151 3.17%10.75071.54%364.21987年40473 3.27%10.93001.64%370.31988年39404-2.71%11.10261.55%354.91989年40755 3.31%11.27041.49%361.61990年446248.67%11.43331.42%390.31991年43529-2.52%11.58231.29%375.81992年44266 1.66%11.71711.15%377.81993年45649 3.03%11.85171.14%385.21994年44510-2.56%11.98501.11%371.41995年46662 4.61%12.11211.05%385.31996年504547.52%12.23891.04%412.21997年49417-2.10%12.36261.00%399.71998年51230 3.54%12.47610.91%410.61999年50839-0.77%12.57860.81%404.22000年46218-10.00%12.67430.76%364.72001年45262-2.11%12.76270.69%354.62002年457110.98%12.84530.64%355.92003年43070-6.14%12.92270.60%333.32004年469478.26%12.99880.59%361.22005年48402 3.00%13.07560.59%370.22006年49804 2.70%13.14480.53%378.42007年501600.81%13.21290.52%379.62008年52871 5.11%13.28020.51%398.02009年530820.44%13.34740.50%397.72010年54648 2.85%13.41000.479%407.52011年57121 4.34%13.47350.479%424.02012年58957 3.11%13.54040.492%435.42013年60194 2.1%13.60720.495%-2014年60703-%13.67820.521%-2015年62144-%13.74620.496%-2016年61625-%13.82710.586%-2017年--%13.90080.532%-2018年--%---2019年--%---2020年--%---国家卫⽣计⽣委17年印发了《“⼗三五”全国计划⽣育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总⼈⼝在14.2亿⼈左右。

小店区自然环境简况

小店区自然环境简况
经过五十多年建设,太原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生产已形成了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四大工业为支柱,电力、纺织、轻工、电子、建材、精密仪器等协调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太原市调整了轻工业结构,使各产业之间比例关系逐步趋于合理,重工业内部结构也有所变化,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例有所上升。
据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无重点保护生态品种及濒危生物物种。
(2)动物资源
太原市分布有野生动物160余种,其中常见兽类有野兔、刺猬、家蝙蝠、黄鼬、花鼠、大仓鼠等。常见鸟类有喜鹊、寒鸦、大嘴乌鸦、石鸡、环颈雉、绿啄木鸟、黑啄木鸟等,常见爬行类动物有壁虎、蜥蜴、白条棉蛇、黄背游蚊等。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未见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濒危动物分布及出没。
本项目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孙家寨村西210m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7°41′30′′,东经112°30′57′′。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太原市地处晋中断陷盆地的北端,其北、东、西三面环山,北部山区为系舟山、云中山的延伸,是忻州盆地和太原盆地天然分界,东部山区为太行山余支,通称东山,西部山区是吕梁东翼,通称西山,南部为平原。
4、交通
太原市市区的路网布局呈棋盘式。目前已形成东西向11条主干街道,南北向14条主干街道,主干道路网经纬分明,属典型的方格网布局;市区内次干道东西向有23条,南北向有13条。贯穿市区南、北的干道总长147公里,贯穿市区东、西的干道总长55.9公里,全市大、小街道1322条,总长1253.4公里。
小店区公路四通八达,国道有太(原)茅(津)公路,国道编号为208,此公路全长452公里,其中,小店区境内长23公里,途径15个村庄,过潇河至清徐南下;二级公路有大(同)运(城)公路,全长737公里,为平原二级公路,其中小店区境内长10.5公里;境内还有太洛公路、石太公路,市属公路,区乡公路等,有“一港八路”之称。正在建设的太原至澳门高速公路太原至长治段出入口也在小店区。

解析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解析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简析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摘要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一个国家的粮食问题是关系到本国的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建国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多次出现了波动,这不仅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给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中国未来将面临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粮食供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本文介绍了中国建国后粮食波动的状况,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以及保证粮食安全的措施。

关键词:粮食安全、状况、因素、措施1.绪论1.1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产量情况(1949-1977年)1949—1977年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发展迅速相对缓慢,总产量都在30000万以下。

1959年、1960年两年粮食增长率分别比1956年下降19.78和20.37个百分点。

1959到1961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从1962到1966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了连续五年增产,年均增长率为7.75%。

1972年出现粮食产量较大幅度减产,粮食增长率为—3.86%。

1973—1975年连续三年粮食增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5.81%。

1976和1977年出现粮食生产波动,年均粮食产量增长率为—0.31%。

1.2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产量情况(1978—2010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改革统购统销的体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减少定购数量,使粮食生产实现高速增长。

1978—2008年这30年,我国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但波动也更频繁复杂。

1978年-1979年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统购价提高20%,超购部分加价50%,从而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

而1980和1981年则出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粮食减产,年均粮食增长率为—1.05%。

1982到1984年这三年粮食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分离,赋予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以及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统计局•【公布日期】2002.02.28•【字号】•【施行日期】200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山西省统计局关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2年2月28日)200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深入持续地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克服经济行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带来的各种困,取得了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成绩。

农村各业在种植业遭灾严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工业实现了速度、效益的同步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在大灾之年仍有一定增加,社会各项事业均有新的发展。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74.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幅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年初调控目标0.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下降3.4%;第二产业增加值912.2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690.9亿元,增长9.4%。

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10.9:50.4:38.7调整为9.7:51.4:38.9。

2001年,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44元,比上年增加307元,增长6%。

各项改革积极推进。

企业改革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重点的体制创新和战略重组步伐明显加快。

全省64户省属国有企业除12户授权经营外,其余企业的重组、下放、破产工作积极进行,并组建了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

有83%的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

财政改革步伐较大,省直部门全额事业单位及行政单位基本纳入财政统发工资范围,政府采购资金、部分国债资金以及预算内技改资金实行了国库直接支付。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 读后感

《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读后感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区域研究的典型,作为黄宗智老师的区域研究代表作之一,本书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共同奠定了黄在中国乡村社会区域研究的农村经济史研究中的地位。

同时拜读了这两本区域研究的代表作,我觉得黄在两地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极大的共通性,这说明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是有一定的普适性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论述自己对本书的读后感:第一部分归纳总结作者对于《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中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则对支撑着两本书的核心理论“过密化”也就是《华北》一书中的“内卷化”作出具体的阐述说明。

第一部分本书的研究方法一:本书所讲述的大致内容《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家庭与农村发展》一书的研究,从时间上来看,上起1368年,下止1988年,长达62年。

由篇幅而言,全书正文共十六章(中文约336页),其中论述了1368一1949年间情况的第一编,共七章(约147页),而论述1949一1988年间情况的第二编则共六章(约158页)。

在第一编中,若扣去有关1949一1950年间的部份,则此书真正论述太平天国之前明清长三角社会经济史(1368一1850年)的部分,粗略估算仅占本文1/4的篇幅。

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任何一项长期历史趋势的研究,总是前略而后详。

而且,本书第二编,由于时代较近,可见资料较多(特别是黄尽了极大努力,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地调查资料),所以分析更为透彻,论述更为精采,可以说是全书重点之所在。

从内容的分布来看,本书以1949年作为两篇的分界点,前一篇主要讲述了1350到1950长达六个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的蓬勃商品化和城市发展的进程;第二篇则讲述了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时间里长三角地区农业的集体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材料和研究论证方法与《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一文相类似,作者对于论证材料的选取,力求的都是客观具体的一手材料,本书中作者采用的主要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满铁的惯性调查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在松江县华阳桥乡的八个自然村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华北地区现有的事实基础,进行对比写作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

地区贫困原因分析许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贫困七个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原因进行了总体认识,指出地区贫困的“最大限制因素”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

关键词地区贫困政府行为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最大限制因素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区贫困实质是一种贫困综合症。

这里,我们试图从单因素分析入手,进而达到对地区贫困原因的总体认识,以期对贫困地区治理提供一种依据。

1.地区贫困原因的分析1.1.自然条件太差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

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为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中生活,人类离开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生产的发展就会慢些。

概括起来说,我国22个贫困地区1的自然条件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1.1.1.土壤质量差。

由于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分布在山区,而山区的土壤一般说来土层较薄,地力贫瘠,坡度较陡,因而质量不高。

青海省乐都县15个贫困乡中,250以上的陡坡地有14万亩,桃红营乡23500亩耕地中,浅山有11994年月10月20日光明日报曾把我国贫困地区划分为22个地区,它们是:沂蒙山地区、闽奥山区、五指山地区、努鲁儿虎山地区、毛乌素地区、太行山地区、大别山地区、武陵山地区、井冈山赣南地区、九万大山区、桂西北地区、吕梁山地区、陕北地区、三西地区、秦岭大巴山地区、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8000亩地盐碱严重,脑山有3000亩地,土层只有15厘米左右。

这些耕地,丰收年景单产也不过75公斤。

亲仁乡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红砂土,土层只有10几厘米厚,播种早了怕旱,播种晚了不熟,单产极低。

1.1.2.地理位置偏僻。

离中心城市远。

普遍情况是,贫困乡远离县城,贫困县远离省城。

我们说贫困地区是老、少、边地区,其实老少边的核心是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