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总复习
软弱结构面:延伸较远、两壁较平滑、充填有一定厚度软弱物质的结构面,如泥化、软化、破碎薄夹层等的面。
天然应力状态:地壳岩体内的天然应力状态,是指未经人为扰动的,主要是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场的综合作用下,有时也在岩体的物理、化学变化及岩浆侵入等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应力状态,常称为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
隆爆:表现为近地表出现细长的隆褶或类似低角度逆断层的断隆,一般高度较小,而延伸长度较大。
蓆状裂隙:在出露于地表的侵入岩体中,由于区域性卸荷剥蚀,广泛见于一种近地表平行分布的区域性裂隙发育,通常上部较密,向下逐渐变稀疏,即蓆状裂隙。
岩芯饼化现象:钻进过程中岩芯裂成饼状的现象是高地应力区所特有的岩体力学现象。
岩饼的厚度与岩芯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约为直径的1/4到1/5;所有岩饼的表面均为新鲜破裂面,而且边缘部分粗糙,多数内部隐约见有顺槽,或沿一个方向的擦痕和与之正交的拉裂坎。
蠕变:固体材料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缓慢增长的现象。
松弛:粘弹性固体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差异卸荷回弹:在卸荷回弹变形过程中,会因岩体中各组成单元力学性能的差别、应力历史的不同以及岩体结构上的原因,引起差异回弹而在岩体中形成一个被约束的残余应力体系。
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蠕滑(稳滑):断层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
粘滑:断层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
地震烈度:是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振动强弱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地震基本烈度: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一半取100年)在一定地点的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烈度。
地基土的卓越周期:表层沉积能对基岩传来的地震波起选择放大作用,某些周期的地震波在表土层中多次反射叠加而增强,这样就会使表层振动中这类周期的波多而长,这就是该表层土的卓越周期,也就是它的自振周期。
震源:弹性波的地下发源地。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珍藏版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一.考点地质构造1.各种地质作用及其内涵解: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旋转能、动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内外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的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
2.矿物结晶及其形态及其代表矿物解:在液态或气态物质中的离子或原子互相结合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常见的单晶体矿物的形态有:片状、鳞片状(云母、绿泥石)板状(斜长石)柱状(长柱状的角闪石、短柱状的辉石)立方体状(黄铁矿)菱面体状(方解石)菱形十二面体状(石榴子石)常见的矿物集合体形态有:晶簇(石英晶簇、方解石晶簇)粒状(黄铁矿)块状纤维状(蛇纹石、石膏)土状(高岭石)3.矿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内涵A.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对自然光的吸收、反射和折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
(1)颜色:取决于矿物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晶构造取决于矿物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晶构造自色:矿物自身所固有的颜色。
比较固定他色:由于含外来带色杂质而引起的颜色,与矿物本身性质无关。
假色:由矿物中的裂隙或矿物表面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引起。
(2)条痕(粉末色):是指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所留下的痕迹,即矿物粉末颜色。
(3)光泽: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
根据光泽由强而弱的次序,可分为:金属光泽一半半金属光泽一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为非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一油脂光泽一丝绢光泽一珍珠光泽一土状光泽(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矿物对光对光的吸收率。
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级。
B.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敲打、刻划、拉、压等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性质称为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1)解理:晶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始终沿着一定的结晶学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现象,称为解理。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简答题(归纳)
一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2.简叙各褶曲要素。
要点:核:组成褶皱中心部位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动外的岩层。
转折端:从翼向另一翼过渡的弯曲部分。
枢纽:组成褶皱岩层的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面:由各岩层枢纽所连成的面。
3.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各自反映了哪些内容?答: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4.何谓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要点: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种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5.保障围岩稳定性的两种途径是什么?要点:保障围岩稳定性的途径有以下两种:一是保护围岩原有稳定性,使之不至于降低;二是提高岩体整体强度,使其稳定性有所提高。
前者主要是采用合理的施工和支护衬砌方案,后者主要是加固围。
论述题(10分)分析褶皱区如何布置工程建筑。
(工程地质评价)(1)褶皱核部岩层由于受水平挤压作用,产生许多裂隙,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完整性和强度,在石灰岩地区还往往使岩溶较为发育。
所以在核部布置各种建筑工程,如厂房、路桥、坝址、隧道等,必须注意岩层的坍落、漏水及涌水问题。
(2)在褶皱翼部布置建筑工程时,如果开挖边坡的走向近于平行岩层走向,且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容易造成顺层滑动现象(3)对于隧道等深埋地下的工程,一般应布置在褶皱翼部。
因为隧道通过均一岩层有利稳定,而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可能塌落,向斜核部则是储水较丰富的地段。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下列哪项不属于内力地质作用(C)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搬运作用D.变质作用2.内力地质作用不包括(C)。
A.地壳运动B.地震作用C.剥蚀作用D.变质作用3.岩石按照成因分类可分为(A)。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B.岩浆岩、变质岩、石灰岩C.变质岩、石灰、大理岩D.沉积岩、岩浆岩、大理岩4.条痕是指矿物的( B )A.固有颜色B.粉末的颜色C.杂质的颜色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5.解理是指( A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A)方向产生的断裂.A.不规则方向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D.锤击方向7.下列结构中,(A)是岩浆岩的结构。
A、全晶质结构B、变晶结构C、碎屑结构D、化学结构8.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A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9. 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
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10.岩层产状是指( A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11.岩层的倾角表示( A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12.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 C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13.岩层产状记录为13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C)A.15°B.135°C.45°D.315°14.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 A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顶15.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 C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6.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 A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7.褶曲倾伏端的地层界线在平面上表现为( A )A.一端封闭弯曲B.彼此平行延伸C.环状弯曲D.不连续18.常切断砾岩中砾石的节理一般是( C )A.张节理B.冷缩节理C.剪节理D.风化节理19.正断层是指断层的( B)现象.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20.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或重复时,则有( C ) 存在.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21.沉积接触是指( B )的接触关系.A.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B.先有岩浆岩,后有沉积岩C.沉积岩之间D.岩浆岩之间22. —幅完整的地质图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和下列哪个图件( B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天然斜坡】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未经人为扰动。
【人工边坡】人类为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的,往往是在自然斜坡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形态。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篇: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重点外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工程地质三个基本部分:工程岩土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地质勘察矿物: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原生、次生、变质矿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硬度:矿物抵抗摩擦和刻划的能力称硬度。
(由一种矿物和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画)解理:矿物受到敲击后,能沿一定的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解理与断口的关系:矿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长的,解理完全时则不显断口,解理不完全时则断口显著。
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的岩浆沿地壳构造薄弱带上升侵入地壳,或喷出地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按岩石中矿物结晶程度分: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的晶粒大小分: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按岩石中矿物晶粒的相对大小分: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的分类:沉积岩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以砂岩,页岩,石灰岩分布最广。
常见沉积岩:砾岩和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凝灰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通过的能力取决于岩石中空隙、裂隙的大小及联通情况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变化,使岩层或岩体发生变形和变位的运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绝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
相对地质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地层层位法,古生物法,岩性对比法,岩层接触关系。
沉积岩的不整合:分为角度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之间缺失部分地层,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角度差异。
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基本平行,但扔缺失了部分地层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接触关系,穿插构造。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期末考题
第一章名词解释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2.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3. 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4. 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5. 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6.地震烈度:它是衡量地震在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的尺子,由震源深度,震中距,能量所决定。
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7.工程地质类比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8.临界水力梯度:当单元土体的总压力与其单元体水的重量相等时,即dp=dQ时,土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发生流土,此时的水的水力梯度叫做临界水力梯度。
9.斜坡变形破坏: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体、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下的快速运动;斜坡破坏的型式只要有崩塌和滑坡。
(综合)(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互相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0.混合溶蚀效应:两种饱和度和温度不同的水混合,使其溶蚀性增强这种混合溶蚀增强效应称混合溶蚀效应。
11.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12.卓越周期: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
13.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
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陈资料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绪论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石和土的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地基问题、边坡问题、洞室问题、渗透问题。
第一章⒈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部分岩石,它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三个要点:工程影响范围内;被各种界面切割;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
⒉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有一定的厚度)的地质界面(或带),例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
⒊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
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它是在自然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解决。
1、活断层(active fault):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2、砂土液化:饱和砂土住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是小的作用3、斜坡(slope):是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
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4、天然斜坡:指自然形成、未经人工破坏改造的斜坡,如沟谷岸坡、山坡、海岸等。
5、人工边坡: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如渠道边坡、基坑6、斜坡变形破坏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失稳的一种现象。
7、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8斜坡变形: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土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土体,称为变形体。
9卸荷回弹(unloading rebound)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总复习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一、术语解释0.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便科学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的边缘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0.2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与工程特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方面。
0.3工程地质问题: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当出现不协调时,将产生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
0.4机制过程分析法:研究工程地质问题必须首先以地质学的观点、自然历史的观点分析地质体与周围因素相互作用的特定方式,随时间发展演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阶段性,从全过程上和内部作用机制上把握其形成、演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即地质过程的机制分析。
0.5工程地质勘察: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评价。
1.1岩石: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
具有不连续性、各向异性、非均质性、有条件转化性等特点。
1.2岩体: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地质体。
1.3结构面:岩体内分割固相组分的地质界面的统称。
包括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浅表生结构面三大类。
1.4结构体:未经位移的岩体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块体或岩块。
1.5岩体结构:根据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特性、结构体的组合排列和接触状态,将岩体结构划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等类别。
1.6软弱结构面:延伸较远、两壁较平滑、充填有一定厚度软弱物质的结构面,如泥化、软化、破碎薄夹层等的面。
1.7软弱夹层:岩体中夹有的强度较低或被泥化、软化、破碎的薄层。
1.6结构面的连通率:结构面的平均长度与总长度的比值。
1.7浅表生作用:在地质体浅表部形成的卸荷断裂、重力扩展变形破裂面、卸荷裂隙、风化裂隙、风化夹层、泥化夹层、次生夹泥等。
浅表生作用:在岩体浅表部产生复杂而紊乱的结构面的作用。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要点
《工程地质》期末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定义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的内容①岩土类型与性质②地质构造③水文地质条件④物理地质现象⑤地形地貌⑥建筑工程材料3.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型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第二章矿物和岩石2.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与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密度、及弹性、挠曲与延展性4.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压力降低,最后冷凝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1)岩基(2)岩株(3)岩盘(4)岩床( 5)岩脉5.岩浆岩如何根据矿物成分进行分类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是岩浆化学成分的反映,影响岩石的矿物成分最大的是SiO2,根据其含量,岩浆岩可分为下面几类:1)酸性岩类(SiO2含量>65%):矿物成分以石英、正长石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岩石的颜色浅,比重轻。
(2)中性岩类(SiO2含量52~65%):矿物成分以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黑云母及辉石;岩石的颜色比较深,比重比较大。
(3)基性岩类(SiO2含量45~52%):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含有少量的角闪石及橄榄石;岩石的颜色深,比重也比较大。
(4)超基性岩类(SiO2含量<45%):矿物成分以橄榄石、辉石为主,其次有角闪石,一般不含硅铝矿物;岩石的颜色很深,比重很大。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完整版)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完整版)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 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5.工程地质学的任务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7.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它是在自然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解决。
1、活断层(active fault):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2、砂土液化:饱和砂土住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是小的作用3、斜坡(slope):是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
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4、天然斜坡:指自然形成、未经人工破坏改造的斜坡,如沟谷岸坡、山坡、海岸等。
5、人工边坡: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如渠道边坡、基坑6、斜坡变形破坏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失稳的一种现象。
7、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8斜坡变形: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土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土体,称为变形体。
9卸荷回弹(unloading rebound)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10斜坡蠕变是在坡体压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新的表生破裂面。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成坡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型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TTTFTFFF1.把一类以突然错动并产生地震的活动断层称为蠕滑断层。
2.地震震动破坏静力分析法是考虑由地面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3.地震震动时间越长、饱和砂层越厚埋深越浅,越易产生震动液化。
4.边坡破高越大、坡度越小,越容易在坡顶面及坡脚处产生应力集中区。
5.滑坡后部陡倾,前部缓倾滑坡,容易产生牵引式滑动。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有可能产生渗透变形的土体,其细粒含量越高、土的粒度越均一,越容易产生流土。
8.两种不同溶液的水相混合后,溶蚀作用有所减小。
9.按以往震例来看,应变积累速率较高地区,透水性好的坚硬岩体库盆、库水深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水库地震。
10.斜坡变形一般可以分为卸荷回弹,局部破裂、崩塌弯曲倾倒等形式。
FTTFFTTFT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FFFFF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一、地质调查
1.地质形态、地壳构造和构造应力的特征,地震地质条件;
2.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如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渗透性等;
3.各种岩土工程特性的测试方法,如岩石的岩相分类、土壤的颗粒分析、液塑限度试验等;
4.岩土体的地下水条件,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和水压测试等;
5.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二、岩土工程
1.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等;
2.地基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包括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地基处理技术等;
3.地下水与岩土工程的相互关系,如地下水的压力、渗流等;
4.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支护等;
5.岩土工程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地震影响评
价等。
三、地质灾害
1.各种地质灾害的分类、特征和成因,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方法,如灾害预警、工程措施等;
3.地质灾害的治理与修复方法,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灾害修复等;
4.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防灾对策,如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滑坡对道路施工的影响等;
5.地质灾害管理与规划,如地震灾害管理、山洪灾害规划等。
四、其它相关知识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格式;
2.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的关系与交叉点;
3.工程地质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4.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和解决方法;
5.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和利用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成坡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潜在正断型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TTTFTFFF
1.把一类以突然错动并产生地震的活动断层称为蠕滑断层。
2.地震震动破坏静力分析法是考虑由地面振动的最大加速度引起的惯性力。
3.地震震动时间越长、饱和砂层越厚埋深越浅,越易产生震动液化。
4.边坡破高越大、坡度越小,越容易在坡顶面及坡脚处产生应力集中区。
5.滑坡后部陡倾,前部缓倾滑坡,容易产生牵引式滑动。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有可能产生渗透变形的土体,其细粒含量越高、土的粒度越均一,越容易产生流土。
8.两种不同溶液的水相混合后,溶蚀作用有所减小。
9.按以往震例来看,应变积累速率较高地区,透水性好的坚硬岩体库盆、库水深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水库地震。
10.斜坡变形一般可以分为卸荷回弹,局部破裂、崩塌弯曲倾倒等形式。
FTTFFTTFT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4.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确定。
5.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砂土液化时,若某一土层的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该土层液化。
FFFFF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8.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
稳定性系数。
FTTFTFFF
1.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岩土类型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
2.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岩土工程: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
定性问题。
矿山开采:稳定性、基坑突水、边坡稳定.水利水电工程: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3.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洪流等固体物质的洪流。
它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是威胁山区居民生存和工农业建设的一种地质灾害。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和蠕滑型两种。
2.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有管涌和流土两种。
3.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试验法等。
4.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蠕滑和弯曲倾倒。
5.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可分为牵引式、推动式和混合式三种。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
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地震断层(粘滑型和蠕变断层(蠕滑型
2.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模型模拟实验法\
3.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回弹\蠕滑\弯曲倾倒三种
4.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分类,可分为推落式平推式、牵引式性所多余的约束。
判断题错对对错对错错错
1.野外鉴别走滑型活断层最好的地貌标志是河流沟谷的同步错移。
错
2.同一烈度震害区,对于同一建筑来说,以土层为地基的建筑一定比以基岩为地基的建筑损害程度大。
对
3.砂土相对密度愈低,愈易产生地震液化。
对
4.斜坡形成后,在坡顶处形成剪应力集中带。
错
5.砂土的渗透系数越大,产生管涌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
对
6.深层岩溶是原来在地表附近形成的岩溶由于地壳下降运动而埋藏到地下深部的。
错
7.水库蓄水前,只要河间地块存在分水岭,蓄水后就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渗漏。
错
8.潜在正断层应力场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小。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