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合集下载

经济结构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体现

经济结构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体现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4~2015学年第三学期)题目:经济结构在知识产权法中的体现论述研究生:张颢目录引言 ....................................................................................................................................... - 1 -1 财产的经济学原理 ........................................................................................................... - 1 -1.1 收益 ................................................................................................................................ - 1 -1.2 成本 ................................................................................................................................ - 2 -1.3 成本与收益的交换 ........................................................................................................ - 3 -2著作权的保护和表达成本 ................................................................................................ - 4 -3著作权的形式模型 ............................................................................................................ - 6 -3.1复制件的价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知识产权法硕士培养方案

知识产权法硕士培养方案

知识产权法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品质,行为端正;能够系统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与核心,具有研究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作为工具;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司法实践部门输送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

二、研究方向1、知识产权法理论2、著作权法3、工业产权法4、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三、学习年限1、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

2、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3、课程学分修满后未完成学位/毕业论文的,由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批准,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可以提前离校,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可延长至四年。

4、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以结业论。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一)学位公共课(计10学分)马列经典著作选读108学时4学分第一外国语144学时4学分专业外语 36学时2学分(二)学位专业课(计12学分)知识产权法总论 54学时 3学分著作权法 54学时 3学分专利法 54学时3学分商标法 54学时 3学分(三)选修课(计10学分,其中本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民法总论 54学时2学分科技法 36学时2学分电子商务法 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经营与管理 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比较法学 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经典案例分析 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国际条约 36学时2学分无形财产 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前沿 36学时2学分第二外国语非指定选修课(四)读书报告(计2学分)在学期间应在本专业或本学科范围内至少做读书报告2次。

(五)补修课(计4学分)民法学 36学时2学分侵权行为法 36学时2学分五、其他教学环节(一)科研论文(2学分)应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分别提交一篇3000字以上的学年论文或高水平的调研报告,经导师评阅后计2学分。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威廉?M?兰德斯等著金海军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知识财产的经济分析很早就有,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前却鲜有扛鼎之作。

6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开一代风气之先,法的经济分析的运动涌现,直至如今以经济学来分析法学问题在美国法学院中已经成为主导性研究方法。

70年代,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开始持续增长。

本书两位作者均为该领域的名人,本书应时代的潮流而生,加上译者金海军功底深厚,了解该作品将有助于思考中国当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窃书就是偷——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曲三强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身的需要还是外来经济和政治的压力的问题已经讨论良久。

20世纪80年代知识产权法制重建以来,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独立品格仍然还在形成之中,从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的角度研究,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在曲三强的这部著作中,十几篇文章汇集了作者在版权、商标、商业秘密、专利、国际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深入思考,值得一读。

《法学方法论》卡尔拉?伦茨著
陈爱娥译
商务印书馆
研究现代法学方法论的法学读物纷繁不堪,本书的特点是首先尝试指引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再逐步说明自己的立场。

译本虽不是原著的全文版本,却足以涵盖作者主要意旨。

引论之后的7个章节尽显作者说理明畅的能力。

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阐释来指出:法学针对“价值取向”的思考也发展出一些方法,借助它们可以理解及转述既定的价值判断,对这些价值判断也可以作合理的批评。

本书译成虽然已有时日(1996年出版),但著作经典,思想精髓,读来实有日久弥香的观感。

法学名著选读书目

法学名著选读书目

第一节民商法学类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八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梅仲协:《民法要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枏:《罗马法原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王利明:《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王利明:《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王利明:《民法典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谢怀拭:《外国民商法精要》(增补版) 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姚辉:《民商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拿破仑民法典》商务印书馆。

王利明:《物权法论》(修订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王轶:《物权变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科宾:《科宾论合同》(上、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二节知识产权法类【美】威廉·兰德斯、理查德·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匈】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彭学龙:《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三节刑法类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史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刘明祥:《刑法中的错误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田宏杰:《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吴振兴:《罪数形态论》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版杨兴培:《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陈兴良:《刑法哲学》、《刑法的人性基础》、《刑法的价值构造》【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选读著作:刑法总论部分1、刑法专论(上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刑法哲学,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3、法益初论,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刑法适用总论,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比较刑法原理,马克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上下),赵秉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刑法解释论,李希慧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8、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肖中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刘艳红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0、单位刑事责任论,黎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姜伟著,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12、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张绍谦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13、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基论),邱兴隆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刑法各论部分1、刑法分则实务问题研究(上下册),王作富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2、刑法专论(下编),高明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新型经济犯罪研究,高明暄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4、金融诈骗罪新论,赵秉志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外国刑法部分1、犯罪论的基本问题,(日)大冢仁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刑法学词典,(日)木村龟二主编,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3、德国刑法教科书,(德)耶塞克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4、意大利刑法学原理,(意)杜里奥.帕多瓦尼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5、法国刑法总论精义,(法)卡斯东.斯特法尼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美国刑法(修订版),储槐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经济法类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徐孟洲:《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朱大旗:《金融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徐孟洲:《信托法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徐孟洲:《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吴宏伟:《竞争法有关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4月赖源河:《公平交易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王欣新:《破产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选读著作:1、吴志攀、白建军:《经济的法制框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王晓晔:《经济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3、陈虹、吕忠梅:《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4、陈婉玲:《经济法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5、魏琼:《西方经济法发达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吴弘、胡伟:《市场监管法论——市场监管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黄茂荣:《税法总论——法学方法与现代税法》,植根法学丛书编辑室编辑2005年版8、张忠军:《金融监管法论——以银行法为中心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9、黄勇、岑兆琦:《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典案例评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10、保罗•戴维斯:《英国公司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1、甘功仁、史树林:《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2、张宗益等:《公司治理:热点透视与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3、朱慈蕴等:《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4、习龙生:《控制股东的义务和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5、李建伟:《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16、周友苏:《新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7、赵旭东:《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8、丁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外资立法完善》,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19、钱卫清:《国有企业改革法律报告(第1卷)》,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宪法和行政法类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第2版) 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大元:《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第2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原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胡锦光:《行政法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飞宇:《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选读著作:宪法学研究方向1、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等,商务印书馆 1955年版2、论民主,科恩,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3、宪法论,狄骥,商务印书馆 1969年版4、自由秩序原理,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5、新宪政论,索乌坦著、周叶谦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6、宪法的政治理论,汤普森著、张专铭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7、超验正义,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8、宪政与民主,埃尔斯特著、潘勤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9、法与宪法,詹宁斯著、龚祥瑞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0、宪政与分权,维尔著、苏力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1、宪政的哲学之维,罗森鲍著、刘茂林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2、宪政民主对个事务,亨金著、邓正来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3、宪政与权利,路易斯.亨金著、郑戈等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14、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S.考文著、张世功译,三联书店 1997年版行政法学研究方向1、英国政府机构,孟德思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2、比较政府体制,曹沛霖、徐宗士,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西方国家的司法制度,龚祥瑞,北大出版社 1980年版4、法律的正当程序,丹宁著、龚祥瑞译,群众出版社 1983年版5、美国法律概论,彼得.哈伊著、沈守强译,北大出版社 1983年版6、英国法和法国法,勒内.达维德,法大出版社 1984年版7、美国联邦和州法院制度手册,F·J·克莱因著、刘慈宝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8、英国史,蒋孟引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9、行政法,钟庚言,朝阳出版社 1924年版10、行政法总论,高鹏飞,商务出版社1927年版11、最新行政法总论,赵琛,商务出版社 1932年版12、行政法总论,范阳,商务出版社 1935年版13、行政法各论,管欧,商务出版社 1936年版诉讼法类【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发展与宪法原则》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肖建国:《民事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张卫平:《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卫东:《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范愉:《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德】罗森贝克:《德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七节证据法学类何家弘、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外国刑事司法制度》(英文中文对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艾伦等:《证据法:文本、案例与材料》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法》【美】理查德•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美】约翰·W·斯特龙编:《麦考密克论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法律出版社【德】莱奥·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以德国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第4版)中国第八节法理学类《法理学》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法理学案例教程》朱力宇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法的形成和运作原理》孙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版《西方法律思想史论》吕世伦主编,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社会主义法治论》孙国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版《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五卷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007年版【英】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美】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英】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美】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2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九节法制史类【美】约翰·梅西·赞恩:《法律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6版赵晓耕:《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郑定:《台湾的经济发展与法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十节国际法类【英】詹宁斯、瓦茨修订:《奥本海国际法》(第9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英】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5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英】莫里斯:《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德】马丁·沃尔夫:《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赵相林:《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李双元:《中国与国际私法统一化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奥】博登浩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戴斯勒:《美国贸易政治》(第4版)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美】约翰•杰克逊:《世界贸易体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杨良宜:《国际货物买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十一节环境与资源法类李延荣、周珂:《房地产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符启林:《商品房预售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刘武元:《房地产交易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珂:《生态环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连生主编:《自然资源价值论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美】贝哈安特:《不动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英】普理希拉、萨尔顿:《产权转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罗杰伯,恩哈特,安伯克哈特:《不动产》(第4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社科类推荐书目《论语》《道德经》《共产党宣言》。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的读后感(最新)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的读后感(最新)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的读后感(最新)近期,笔者读了威廉·M·兰德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克里夫顿·R·马瑟(Clifton R. Musser)法与经济学教授)和理查德·A·波斯纳(美国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资深讲师)著,译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金海军翻译的《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一书,深受启发。

本书以一个新颖独到的视角,检视了当今美国法律中最具有活力的领域,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公开权以及非法挪用等。

其内容广泛,举凡从私人信件的著作权到商业方法的防御性专利,从视觉艺术中著作人身权到商业储存的做法,从专利上诉法院的影响到米老鼠的管理,均属其讨论之主题。

知识产权法的历史和政治学,数字化的挑战,众多的制定法和法官所创立的原则以及知识产权与反托拉斯原则的互动,这些都在此一一得到考察。

其处理方法既是实证的(以理解法律本身之意思为本),也是规范的(以法律之改革为宗旨)。

该著作首先分析了一般财产的经济学,从而将知识产权置于一个有关最优财产权的更大理论之中,提出了著作权保护的一个一般性经济理论,而且加以模型化。

考虑到技术的进步,有关创造性这一概念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公共领域作为创作新的表达性作品的一种关键性输入资源的作用强调不足,我们强调在确立该保护最佳范围时存在困难。

并继续分析并考察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有关独立创作的构成条件、对思想与事实不予保护、著作权所有人对演绎作品的独占性控制以及合理使用的抗辩。

之后转向未发表作品著作权以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在何种情况下对该作品的复制应当被认为是一种合理使用。

在合理使用方面,探讨了该原则在滑稽模仿和同类体裁(嘲讽表演与讽刺)中的应用,而且还将商标纳入讨论范围,因为在有关滑稽模仿的案件中,涉及商标的比涉及著作权的还要多。

作者主张,商标法的首要原理可以被解释为使商标在减少消费者搜索成本(search cost)方面的价值最优化的努力——即使在那些以原告商标的淡化(dilution)而不是以消费者的混淆(confusion)为依据而指控侵犯商标权的案件中亦然,尽管我们对商标反淡化理论可能的扩张也表达了某种关注。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知识产权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竞争的核心。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也势在必行。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知识产权是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经济资产,它涵盖了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

具备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 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2. 吸引外资和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国家能够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促进技术与经济的交流合作,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但仍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面对和解决。

1. 执法力度不足: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强有力的执法和司法保障。

现实中,中国在执法力度方面仍有待加强,侵权现象仍然存在。

2. 法律体系不完善: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对于新技术、新业态的保护还存在漏洞,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完善和修订。

三、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 推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可以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技术驱动型产业的转变。

2. 引进先进技术: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能够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向中国转移。

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中国能够快速提升自身产业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 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崛起: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创新人才进入创新领域,推动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崛起。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为了促进知识产权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知识产权法法条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规范知识产权的行使,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知识产权,是指以发明、创造、标志、商号等人类智力创造或者掌握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和文化信息所享有的权利。

第三条 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并对侵权行为采取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第四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创新活动,保护并赋予其相应的知识产权。

第五条 知识产权的保护适合国民待遇原则。

第二章版权第六条 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时产生。

第七条 著作权权利人享有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

第八条 署名权是指著作权人要求他人在使用其作品时,按照其指定方式表明其署名,不得侵犯其名誉权。

第九条 发表权是指著作权人决定是否首次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权利。

第十条 修改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已经发布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者者要求他人不得对其作品进行修改的权利。

第十一条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著作权人要求他人不得对其作品进行删减、篡改、扭曲等伤害其作品完整性的行为。

第十二条 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享有期限作如下规定: (一)个人著作权享有权利的期限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五十年,匿名作品、未成年人的作品、合作作品、作品由法人和非法人单位所作的作品的权利享有期限为五十年。

(二)合作作品是指两个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作品。

(三)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的作品是指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名义发布的作品。

第十三条 著作权人可以依法转让著作权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

第十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十五条 国家促进著作权利的合理利用,支持正当使用和传播知识产权相关信息。

第三章商标第十六条 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的排他权。

第十七条 商标可以是图形、文字、标识、三维符号、颜色组合或者其它形式,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

第十八条 商标注册人享有对其商标的专用权。

第十九条 商标注册人可以委托他人使用其商标,但应当标明品牌所有人。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论文资料)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论文资料)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邹 薇3 内容提要 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和经济中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对于知识产权的研究却局限于法学领域,以致不仅难以揭示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和估计知识产权保护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实际效应,而且难以就技术后进的发展中国家所应建立的知识产权制度及相关制度结构提出可行建议。

本文将对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结构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R &D 活动与专利制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创新者与技术跟随者的博弈模型,研究不同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就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研究与开发(R &D ) 专利制度 3邹薇: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2。

一、引言研究与开发(R &D )活动和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是目前经济学界的一个共识。

然而,如何认识企业和经济中的技术创新行为?对此一直缺乏十分有效的理论模型和有说服力的经验研究。

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及作为其基础的科学知识积累具有突出的公共品性质。

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都不仅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策,而且是在特定的制度背景尤其是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法律背景下展开的。

因此如果不把这些制度因素内生化,就很难把握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其一,在科学研究和基础知识积累的开放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利润动机之间是有冲突的,而特定的法律结构对于均衡的技术存量具有重要影响。

其二,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都仅限于法学范围,经济学讨论很薄弱,这样不仅很难估计知识产权的实际效应,而且更难基于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改进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

其三,随着国际竞争的深化和全球化进程,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T rade 2R elated In tellectual P rop erties ,TR IP s )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市场上技术领先和技术后进企业的分析,一定意义上可以为研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竞争和贸易问题提供理论框架。

权利用尽原则的国际适用与发展

权利用尽原则的国际适用与发展

权利用尽原则的国际适用与发展摘要: 知识产权是一个存在多元可能性利益的分配方案的权利,其中任何方案的实现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调和,该权利的可复制性导致了分配利益的复杂性。

在国际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了其背后国家间利益的博弈,而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权利用尽适用的范围达成一致,因而导致各国可以依据自己国内的立法以及管辖权分别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在国际上的多方争议以及适用上的混乱。

知识产权权利用尽原则的制定就是为了阻止知识产权人利用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分割市场或者制定市场政策,因此权利用尽的发展必须符合保护权利和自由贸易的需求,保证市场的统一和和谐发展。

关键词: 知识产权 TRIPs 权利用尽平行交易权利用尽作为知识产权的特殊原则之一,对于一项知识产权而言,赋予权利的保护,是对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一种过渡。

保护的形式与期限,既要体现对权利人精神与物质上的保护,从而鼓励社会新知识的涌现,又要体现社会福祉,让广大社会成员享受到人类文明的成果。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智力,能促进社会进步与技术革新,然而其特殊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也决定了对该项权利保护的特殊性。

权利用尽(The Exhaustion of Rights)就是暗含于知识产权保护之中的特殊原则之一,与诸多保护权利的原则不同,该原则是对权利人行使知识产权的重大限制。

根据这一原则,知识产权所有权人或者获得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授权而对产品的制造、销售、进口以及销售的权利,将随着这些产品首次合法投入流通而丧失。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权利人控制这些产品的权利已经被“用尽”或者“耗尽”。

权利用尽在国内的适用已无更多争议,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权利用尽是否随着地域范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还是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随着单纯的第一次销售而耗尽?在本文中,作者着重对权利用尽国际适用范围以及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权利用尽的法理基础之考察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潜力,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兼备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1]。

详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

详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

详解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知识产权保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则是保障知识产权权益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详细解析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从整体框架到法律实施细节一一展开。

一、引言知识产权是指由个人或组织创造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则是为了保护这些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和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创新与社会进步。

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的整体结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包括宪法、专门立法、法律解释和行政法规四个方面。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出了基本规定。

宪法将知识产权列为公民的合法权益之一,并明确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专门立法专门立法是指国家对知识产权领域进行的具体法律制定,主要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这些法律为各类知识产权提供了具体的保护措施,规定了权利的获得、保护和维权的具体方法和程序。

3. 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最高法院等司法机构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解释的行为。

通过法律解释,可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原则,确保法律实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范文件,用于对知识产权的实施和管理。

行政法规包括专利局、商标局、著作权局等授权机构发布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规范,确保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行和保护。

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的关键要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关键要素,这些要素进一步保障了知识产权的权益。

1. 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程序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明确了知识产权的申请和授权程序,并设立相关机构实施。

这些程序包括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等的申请程序,通过申请和授权的环节,确保权益人可以依法享有其所创造的知识产权。

2. 保护期限和维权措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规定了不同的保护期限,并设定了相应的维权措施。

权益人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在特定期限内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知识产权法全文版

知识产权法全文版

知识产权法全文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知识产权是指依法享有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发明权、秘密技术及其他技术秘密、植物新品种权等权利。

第三条国家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和支持创造、开发、应用科技和其他知识、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条国家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措施,促进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

国家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第五条弘扬创造精神,倡导创造文化,推动全社会关注、尊重知识,培养创新人才,为知识创造、传播、利用和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或者其他有关权力机关登记申请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取得保护。

第七条知识产权的许可使用、转让,应当遵循自愿、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章专利第八条专利是指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者对现有技术、产品的改进,以及对新的应用的创造性的技术方案的保护。

第九条发明是指在技术领域中,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作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第十条实用新型是指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作出的,对于实用有新的技术方案。

第十一条外观设计是指产品外形、图案或者其结合所形成的富有美感和富有美术审美特征的新设计。

第十二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可以分别申请专利。

第十三条发明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实用新型具有实用性、外观设计具有审美价值,可以依法授予专利权。

第十四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申请,应当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不得有违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内容。

第十五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在申请日享有保护。

第十六条专利权人对专利享有:制作、使用、许诺销售出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的权利。

第十七条专利申请人对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权利获得之日起6个月内向其他国家申请专利,并在1年内向该国申请进入国际阶段的专利合作条约。

……(依次书写知识产权法条文)第十六章附则第七十一条本法自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第7章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法经济学 第7章
主要内容
7.1 知识的特殊性 7.2 知识缘何需要产权? 7.3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原则:利益衡平 7.4 商标制度的经济分析 7.5 著作权制度的经济分析 7.6 专利制度的经济分析 7.7 知识产权制度的新挑战
第7章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第7章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7.5 著作权制度的经济分析
7.5.2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fair use)就是著作权排他性的制度限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作品而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亦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制度安排。合理使用是作者所要求的专用权与公众所要求的信息自由传播权之间的一种有效衡平。 在我国,合理使用主要分为两类: (1)允许自由和免费使用。 (2)允许自由使用,但是必须支付报酬。
第7章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习题
1.简述知识的四个经济特性及其效应。 2.为什么要对知识进行产权保护? 3.论述为什么衡平原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原则? 4.使用经济理论说明商标的信息简化和声誉抵押功能。 5.使用经济理论说明为什么著作权保护思想的表达形式而不是保护思想本身。 6.如何确定最优的专利宽度、高度、长度? 7.请从维护公共知识的社会性、严格限制公共财产“私有化”的角度分析教材158页的三个案例。
第7章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
7.4 商标制度的经济分析
7.4.3 商标的保护:外部性及其内部化 随着商誉的出现,商标法律保护的目标从防止混淆发展为反“淡化”以维护商誉权。 所谓“淡化(弱化)”,就是降低识别性标识的“区别性特征或广告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淡化就是破坏符号在顾客心理再现相关物的特定性,冲淡符号与产品及其生产者之间的独特联系,分散顾客的商业吸引力。 (2)淡化就是侵蚀识别性标识的市场资产和竞争优势,从而危及其价值结构。

知识产权法体系结构图

知识产权法体系结构图

知识产权法体系结构图知识产权法体系结构图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通过详细解析知识产权法体系结构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简介知识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在创造和创新的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利。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鼓励创新和保护创造者权益的重要机制。

第二部分:知识产权法体系知识产权法体系由多个法律领域组成,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商业秘密法等。

1. 专利法专利法主要保护新颖、有创造性和工业适用性的发明。

发明人可以通过专利获得对其发明的独占权,以及在一定时间内阻止他人制造、使用或销售该发明。

2. 商标法商标法主要保护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的独立使用权。

商标可以是文字、图形、数字、颜色、声音等,用于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

商标的注册可以确保商标所有人的权益,并防止他人在同类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类似的标识。

3. 著作权法著作权法主要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原创性。

著作权包括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艺术作品、电影等。

著作权的持有人可以控制对其作品的复制、修改、分发和公开展示等权利。

4. 商业秘密法商业秘密法主要保护商业机密和商业信息的保密性。

商业秘密可以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销售策略等。

商业秘密的持有人可以要求相关人员保守秘密,并对违反保密义务的行为进行追究。

第三部分:知识产权法的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范围,国际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上有一些重要的组织和协议,用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WIPO是一个专门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它致力于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并提供关于知识产权的信息和服务。

2. TRIPS协议TRIPS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的一个协议,旨在确保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充分保护。

该协议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和制度。

论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兼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论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兼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t8 0 {0 辨》 v卷 l ◇ 0 {秘 i e 誉 0 0一
则的 合 理性 做 出诠 释 :承 认商 标 权 是 通过 商 业上 的使 用 ,
可 以取 得 商标 权 。当 发生 侵权 行 为 时 ,未 注 册商 标 所 有 人
亦 即 向 公 众 销 售 附 有 该 商 标 之 商 品而 获得 的 第 一 点 好 处 提 供 的证 明还 能 为他 争 取 更 多 的赔 偿 金 。第 二 ,就 同种 、
规定了对一些未注册商标给予一定范围的保护 ,但相关规 础 是什 么 。
定 过 于 原则 。 目前 ,正在 启 动商 标 法 的第 三 次修 订 。本 文 即 以此为 题 ,并结 合 商 标 法 ( 订 草 案征 求意 见 稿 ) 修 有 关未 注册 商 标保 护 的相 关 内容 做 出评 析 。
合构成 的,具有显著特征 ,便于识别商 品或服务来源的标 之 利 益 。从这 个 意 义上 讲 ,商 标 的实 际使用 产 生利 益 ,是 记。在我国历 次 商标法 的修改 中,对未注册商标的保 商标实体权利产生的事实前提。… 美国学者 波斯纳 曾在其 护都是热点问题 ,争论也较为激烈。 目前对未注册商标法 《 知识 产 权法 的 经济 结 构 )一 书 中从 经 济学 视 角对 使 用原 )
是 ,它 使寻 租 行 为最 小 化 。 单纯 的 注册 制 度 下 ,商 标 投 资 类 似 商 品 或服 务 有 两个 或 以上 申请 人用 相 同或近 似 的 商标
会 转 向抢注 商 标 、囤积 商 标 ,造 成 商 标与 商 品相 分 离 ,商 申请 注 册 时 ,美 国遵 循 “ 用在 先 ” 原则 。一切 以使 用 为 使 标 所 有 人 与商 标 使 用 人相 分 离 。握 有 商标 资源 的 “ 标 掮 商 取 得 的要 件 ,对 使 用 在 先 的商 标有 很 强 的保 护 作 用 。 商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海军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海军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金海军金海军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新闻'>法学学士(西南政法大学,1993年),民商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和民商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1993-1995年担任执业律师,2001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讲授知识产权法、民法等课程。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客座教授(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德国慕尼黑马普学会知识产权、竞争法与税法研究所访问学者(2005年9月至12月),日本特许厅与发明协会研修(2004年7月至8月)。

知识产权法学、法与经济学、私法理论专著《知识产权私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论文:RealityandPotentiality:CompulsoryPatentLicensinginChinafromaComparativePerspective,31Euro peanIntellectualPropertyReview93-100(2009);Chapterof“China”,inI ntellectualPropertyinAsia:Law,Economics,HistoryandPolitics,PaulGoldstein, JosephStraused.,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pp17-54(2009)翻译:《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著作权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合作编撰《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合编教材《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3版)。

法律的经济分析案例(3篇)

法律的经济分析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乎创新成果的归属,更与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息息相关。

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探讨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应,以期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框架1. 成本效益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包括:立法成本、执法成本、维权成本等。

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创新激励、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等。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应。

2. 市场竞争分析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通过对市场竞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知识产权保护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3. 产业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产业竞争力等方面。

通过产业分析,可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应分析1. 创新激励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合法的权益保障,激发了创新者的创新热情。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者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预期,降低了创新风险,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

2. 产业升级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201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1%。

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3. 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据统计,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知识产权保护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在知识产权保护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市场竞争力较高。

知识产权保护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多份额提供了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一篇范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计算机软件等各类知识产权。

第三条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是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激励创新、规范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共利益。

第四条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计算机软件等。

第二章发明创造第五条对通过自己的智力创造实现技术进步,以发明、实用新型的形式表现的技术解决方案,给予专利权保护。

第六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者按合同约定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七条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现有产品形状、结构等方面作出的改进,能够对实用性有明显技术进步的技术解决方案,给予专利权保护。

...附件:1. 《知识产权法实施条例》2. 《专利法实施细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知识产权:指在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中的知识创造,以及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专有权益。

2. 专利权:指发明、实用新型的专利法定权利。

3. 商标:指在商品上使用,用以区别自己商品与其他商品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声音等。

4. 著作权:指个人在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益。

第二篇范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所有公民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保护企业和事业组织的创新成果,鼓励科技创新和文化艺术。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是依法保护,鼓励创新,促进利用,推动发展。

第四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
威廉?M?兰德斯等著金海军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知识财产的经济分析很早就有,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前却鲜有扛鼎之作。

60年代以来,以科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开一代风气之先,法的经济分析的运动涌现,直至如今以经济学来分析法学问题在美国法学院中已经成为主导性研究方法。

70年代,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开始持续增长。

本书两位作者均为该领域的名人,本书应时代的潮流而生,加上译者金海军功底深厚,了解该作品将有助于思考中国当下的知识产权问题。

《窃书就是偷——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曲三强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保护知识产权是中国自身的需要还是外来经济和政治的压力的问题已经讨论良久。

20世纪80年代知识产权法制重建以来,中国知识产权法的独立品格仍然还在形成之中,从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和道德习惯的角度研究,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在曲三强的这部著作中,十几篇文章汇集了作者在版权、商标、商业秘密、专利、国际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深入思考,值得一读。

《法学方法论》卡尔拉?伦茨著
陈爱娥译
商务印书馆
研究现代法学方法论的法学读物纷繁不堪,本书的特点是首先尝试指引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再逐步说明自己的立场。

译本虽不是原著的全文版本,却足以涵盖作者主要意旨。

引论之后的7个章节尽显作者说理明畅的能力。

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阐释来指出:法学针对“价值取向”的思考也发展出一些方法,借助它们可以理解及转述既定的价值判断,对这些价值判断也可以作合理的批评。

本书译成虽然已有时日(1996年出版),但著作经典,思想精髓,读来实有日久弥香的观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