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讲义(ppt 30页)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36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36页)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1
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经济 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专门研究中国发展 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 题。
课程任务: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比较系统 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基本理 论,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 和原则,了解我国对外贸易建立、发展与 改革的过程,熟悉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
最根 本
最主要
二、对外开放格局
§2 十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回顾
(2001—2005年)
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年份 1981-1985年
进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2905.4
13.0
出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281.6
8.4
进口
总额
年均增长 (%)
1523.6
16.1
1986-1990年 4864.1
政策为基本国策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涵义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 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 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 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 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三)对外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
1.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2.引进先进设技术备 3.利用外资 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 5.设立经济特区
54.5
28.9
70
30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中国对外 贸易概 论(PPT 36页) 培训课 件培训 讲义培 训ppt教 程管理 课件教 程ppt
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较大进展

中国对外贸易PPT30页

中国对外贸易PPT30页

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本国的利益。
面对加贸快科易技对发手展,的创敌造对产业作竞法争,优势按。照世贸组织
规则构建产业救济和安全保障体系,加速
制定和完善技术贸易标准与市场准入标准,

致力运于用多世边经贸济组合织作的允同许时的,加公强平区贸域经易济手合段作。,合理

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积极参与网络贸易,丰富贸易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企业在全球市
认真场的研的企提究高竞业W应T争才O对规更能市则场加在和变激全各化国烈球的的能,竞相力只争关。法有中律技处,术于创领新先能。力在强 1992年克林顿的竞选演说中,他和戈尔
响亮地提出了“技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加这快个科技口发号展。,创我造们产一业竞方争面优应势。该积极发展世界
认真研究WTO规则和各国的相关法律,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加快科技发展,创造产业竞争优势。

致力于多边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积极参与网络贸易,丰富贸易手段。
我进认国出真应口研提调管究高W整制应TO经 等对规市济措则场发施和变各展,化国的目使的能标之相力关、于。法贸国律易际, 政接策轨目,标利、
三是金属库存高企。受补库存和投融资需求增加影响,有色 金属库存高企。2012年12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铝库 存达520万吨,创历史纪录;中国保税区铜库存达100万吨, 接近全年进口量的30%。
美国对外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国,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特别是美 欧等国都有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和其他产品而制定的保障措施,将对 我国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借鉴美国贸易政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

我国的对外贸易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我国的对外贸易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活动平台
[解析] 此题考查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利用外资的形式。我国对
外贸易的基本方式有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等。
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直接利用外资,兴办实业、利用外国贷款等 间接利用形式等。A项中赊购国外生产设备属于利用外资的形式,
而以生产的产品偿还设备款属于贸易的形式。 B 、 C 、 D三项都是
据以上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思维路径] 第(1)问,首先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说明表中数据体现出来的道理。该表表头文字表明,此表主要反 映了广东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用文字表述出表中的数据关系需要 理解表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要求回答出广东大力发展对外贸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
易的原因。第(2)问,人民币升值后,增加了国际市场上中国商 品的价格,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
系。在技术引进中,要坚持技术引进与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 返回目录
活动平台
结合。引进先进技术,可以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为生产技术赶
上世界水平赢得时间,可以减少研究试制费用,节省社会主义建
设资金;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利于培养、壮大科技队伍和提高科技实力,提高竞争力。
9.7% ; 1998 年进出口贸 易总额为 3239.5 亿美元,外贸依存 度为 31.8% ; 2007 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 21738 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 位,外贸依存度为73%。这表明( A. 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 返回目录 )
方法技巧
B.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 D.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 题目材料中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7%上升为
注:从贸易方式看,2007年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2%,加工贸 易出口增长18. 1%。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 53页)

国际贸易新理论(PPT 53页)

24
26
•随着生 产的规模 扩大,分 摊到每个 产品上的 固定成本 越来越少, 产品的平 均成本下 降。
•投入要素加倍,产生比加倍更多的产出。
27
•当两种投放要素等比例增加时,如果产出有更大的增加,那么就存在 规模经济。
28
29
•专业化
原因
•高效率的设备
•降低投入要素的单位成本
机制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专业化的机会增加,导致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
• 4.4 国家竞争优势论
•促进贸易发展的企业作用和外部环境因素?
3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劳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劳动、资本)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被忽视
4
innovation country: 研究开发实力雄厚, 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imitation country。 技术较落后,模仿 技术先进国家。
5
创新国:研究开发实力雄 厚,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等, 创新国的技术流传到国外;
① 出
口 出


模仿国
②模仿国自行生产并减少进口
6
•甲国:创新国 •乙国:模仿国
•需求滞后(Demand lag) •反应滞后(Reaction lag) •摹仿滞后(Imitation lag) •掌握滞后(Mastery lag)
•来源:方齐云,方臻旻编著,国际经济学(研究生教学用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p57
30
表现
•内部规模经济 Internal Economies
来源
•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生产规 模扩大。
含义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 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 上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少, 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新国际贸易理论解析(ppt 30页)

新国际贸易理论解析(ppt 30页)
第五章 新国际贸易理论
—放松H-O模型假设的局部解释
理论的产生背景
H-O模型不能解释的国际贸易事实:
贸易商品生产要素的丰富 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 部门内贸易的比重不断扩大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大量出现
Leontief悖论的继续存在
5-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Krugman Model)
拥有相同的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所以PPF重叠为凸 向原点的曲线BB’)
拥有相同的消费偏好(所以CIC为重叠的) 不同的是规模经济偏向的产品分别为X和Y(因此两
种产品的独立均衡价格不同)
贸易后:
规模产品为Y的国家出口Y交换X 规模产品为X的国家出口X交换Y 因此两国达到更高的消费产品组合点E,实现贸易利
产品特征:资本(R&D)密集,无规模经济 贸易特征:创新国国内消费,无国际贸易
成熟产品阶段(t1-t4)
产品特征:技术完善,规模经济,标准出现 贸易特征:创新国出口,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模仿,国际投资
伴随,其它发达国家在后期分享出口
标准化产品阶段(t4-t5及以后)
产品特征:标准化生产,要素密度发生变化 贸易特征:创新国沦为净进口国,其它发达国家出口下降,
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国际市场供应者,投资与技术转让出现
产品生命周期下的动态比较优势 (图5-6)
5-5 偏好相似理论
Linder理论,需求相似理论,重叠产品理论 同样放松了H-O理论关于需求相同的假设 该理论的重要观点:
国内代表性需求(representative demand)决定国内 生产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国家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模式 (图5-2)
对图5-2的说明
拥有国家规模经济,但成本偏高的SWISS:

第六章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PPT课件)

第六章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  (《中国对外贸易》PPT课件)

表6.2:2004-2014年(1-3月)中国不同性质企业的商品贸易出口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3
总值
5933.2 6
7619.5 3
9689.7 8
12204. 56
14306.9 3
12016.1 2
385822 477159 313155 447640 499848 598270 675701 125695
1227371 1657359 1007614 1628176 1767264 1443614 1623159 227406
14388746 16920838 14187770 18072413 20969033 20674437 20419686 4759199
表6.1:2005-2014年(1-3月)中国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 (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3
总值
7619.53
9689.78
12204.5 6
14306.9 3
12016.12
15777.5 4
18983.81
2359930 837245 3109933 834863 436670 288638 12996403 516758 92605 1320191 1173420 106490 305267 29245 288100 283545
8662 126233 421124
表6.4:2007-2014年(1-3月)中国省(区、市)商品贸易进口情况 (金额单位:万美元)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ppt 53页)

国际贸易理论大全(ppt 53页)

二、斯密对重商主义的三点批判
1、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斯密认为,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
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而是其劳动 生产率的高低。国家关注的重点应从积 累贵金属转向扩大商品生产。
2、批判了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论 点。
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 国家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 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
就必须留在国内。当时英国规定输出金银为 大罪,西班牙则最为严厉,输出金银者最高 可判死刑。
晚期的贸易差额论者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 。
(2)对外贸易垄断政策
当时西欧各国都对国际贸易实行国家控制
和垄断的政策。
.
(3)奖出限入政策
例如,退还对出口产品原料征收的各种税款,
必要时还给予补贴。各国对进口消费品则几乎无 一例外地征收高关税,这样使其价格高到让消费 者难以购买的地步。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H-O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国际分工理论(PP.20-26)
• (一)形成 • 劳动分工 • →社会分工(一般、特殊) • →国际分工
提高效率
(二)影响因素
• 1、决定性因素→生产力 • 2、基础性因素→自然条件 • 3、制约性因素→上层建筑、人口、跨国公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 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 国家都有利,在贸易理论上,这一学说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 (Absolute Advantage )。
三、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
(二)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1. 最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的环境是人们能自由追求 自身利益。自身利益驱动人们按各自能力进行专 业化分工并通过交换产品互通有无。分工和专业 化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带来利益。 2 . 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任、依 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市场的供求关系 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 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政府应执行不干预经济 的政策。

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违约与救济
03
违约形态、违约责任及救济措施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解读
公约的适用范围
缔约国、合同类型、排除适用等
合同的订立
要约邀请、要约、承诺及合同形式
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交货、验收、付款、保全货物等
风险转移与违约救济
风险转移原则、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的救 济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则介绍
推进绿色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绿色产业,提高产品环保性能和质量水 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
发展中国家应完善环保法规,提高环保标准,逐 步与国际接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合作与交流活动,争取更多国 际支持和援助。同时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团 结与合作共同应对绿色壁垒挑战。
THANKS
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全球生产网络重构,使得国际贸易格 局发生变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组织对全球 贸易产生重要影响。
提高国际贸易效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如统一标准、简化手续 等,提高国际贸易效率。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前景展望
拓展国际市场
电子商务打破地域限制,使企业能够更便捷地进 入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国际贸易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国际贸易概述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 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 国际货物贸易法规与惯例 • 当代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探讨
01
国际贸易概述
Chapter
国际贸易定义与特点
国际贸易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 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 的相互依赖关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理论)精品PPT课件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理论)精品PPT课件

绝对优势理论的哲学观
❖ 世界观—和谐的自然秩序,任何干预和管制都会 打破平衡
❖ 财富观—金银是财富的代表,财富是劳动创造 ❖ 分配观—人民富裕带来国家繁荣强大
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
❖ 第一次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 为科学的双方互惠互利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建立奠 定了基础
❖ 说明国际贸易并不一定是“零和游戏”
❖ 英国多得0.7单位的毛呢,葡萄牙多得0.375单 位的葡萄酒
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逻辑
❖自然和获得性优势不同—同种商品生 产效率不同—单位产品绝对成本不 同—单位产品的价格国际差别—跨国 商品套利交易—产品结构和相对价格 结构优化调整—两国生产专业化程度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各种产品 产量增加—各国消费水平提高(贸易 双方都获利)
绝对优势理论的理论假设
❖2×2×1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可贸易商品, 一种要素投入)
❖两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要素供给给定,且要素在国内不同部门之
间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完全不能自由 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市场竞争
基本理论观点
❖ 具体的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都是生活财富 ❖ 财富总量不是既定的,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 生产效率高低决定产品的成本和价值,生产效率越高,商
“他的舅舅幸运地为世界挽救了一个 天才,正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 经济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 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学 家”。
1.2 绝对优势理论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
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古典学派自 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1.财富的定义———商品和劳务 2.持续积累金银财富是徒劳的 3.政府“守夜人”角色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对外贸易理论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对外贸易理论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优势
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农产品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但随着不断应用各 种技术性、环境性贸易壁垒,提高各种检验检疫指 标和实施更为严格的认证措施,我国农产品往往难 以适应,经常有被查处的事件发生。为了满足日本 技术壁垒的要求,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必须经常投 入大量人力,购置新设备,增加检测费用和认证费 用等,使生产费用、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大幅度上 升,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价 格优势,从而降低了农产品在日本等市场的竞争力。
日本的有关政策需要对他国农产品进行限 制
(1)保护日本农民的利益。农民在日本政治、 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日本政府把保护本 国农民和农业作为件大事,一直采取保护政策
(2)满足国内政治需要。2000年日本议会选 举,执政的自民党借农产品问题拉拢日本农民 的选票,以蔬菜进口击本国农业为由,对大葱、 鲜蘑菇、蔺草席三种农产品采紧急限制进口措 施,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对超过限量的进农产 品,分别征收256%、266%、106%的高额 关税,达到收买人心的目的。
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ListSystem)。 该制度要求,对中国活鳗及冷冻白烧鳗监控查 验包括氯霉素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 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在数量方面有很胺类 药物残留,其中活鳗需在通关前“水”48小时, 检验大的变化,此前是283种,现在达到了 799种,对于超过残留合格后方可进口。强制 性命令检查措施加上日本媒体对中国限量的食 品禁止销售。肯定列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苛刻 的农产鳗鱼含汞量超标的炒作使日本市场上中 国烤鳗的销售量残比,它的执行意味着出口日 本的农产品几乎不允许含有任下降30%至50%。
谷物的比重有所减少。
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 状况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全套)课件PPT

中国对外贸易课件(全套)课件PPT

单位: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欧盟 3560
14.4
2112
美国 3245
14.5
1222
中国香港 2680
22.8
155
东盟 1701
23.1
1928
日本 1483
22.5
1946
韩国 829
20.6
1627
印度 505
23.5
234
俄罗斯 389
31.4
403
中国台湾 351
18.3

(2)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 品所占比重变化
(三)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
19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 战略,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 国家战略予以实施。
(四)对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前,只有一般的商品贸易。
改革开放以后,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方式.
宋朝 海上贸易图
元朝对外贸易图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第二节 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和发展
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建立 (一)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及其对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控制 (二)没收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 (三)对私营进出口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四)建立社会主义对外贸易
二、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以前 )
GDP ( 百 万 美元)
7 0 ,0 1 1 ,6 8 0 1 7 ,9 6 0 ,2 0 6 1 5 ,0 6 4 ,8 1 6
6 ,9 8 8 ,4 7 0
5 ,8 5 5 ,3 8 3 3 ,6 2 8 ,6 2 3 2 ,8 0 8 ,2 6 5 2 ,5 1 7 ,9 2 7 2 ,4 8 0 ,9 7 8 2 ,2 4 5 ,7 0 6 1 ,8 8 4 ,9 0 3 1 ,8 4 3 ,3 8 2 1 ,7 5 8 ,6 8 0 1 ,5 3 6 ,4 7 9 1 ,5 0 7 ,4 0 2 1 ,1 8 5 ,2 1 5 1 ,1 6 3 ,8 4 7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6年
参考书目

黄建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谢国娥,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新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7 徐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唐海燕,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尼古拉斯·R·拉迪 ,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2
问题

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如何? 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 有怎样的影响? 外贸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一)贸易顺差的概况
80年代的外贸差额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进口与出口(Import,Export)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General Trade,Special Trade) 国境与关境的区别 复进口与复出口(Re-Import, Re-Export) 净进口与净出口(Net-Import,Net-Export) 对外贸易值(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一国的外贸总值(进出口总额) = 出口值(FOB) + 进口 值(CIF) 世界贸易总值 = 各国出口额之和
3、平衡 (Trade Equilibrium)
二、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演变
(一)改革开放前(1950-1978)的对外贸易规模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1958-1962年)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二)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 加入WTO之前(1979-2001年) 加入WTO后时期(2001至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特兰德寡头贸易均衡
Kreps D A, Scheinkman J A. 1983. Quantity Precommitment and Bertrand Competition Yield Cournot Outcome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4. 326~327
(二)动态国际贸易学说 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赤松的雁形理论 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
四、当代新国际贸易理论(产 业内贸易理论)
(一) 与完全竞争相协调的产业内贸易和规模经济 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新H-O理论
Falvey R E. 1981.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lIndustry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v. 495~511
古诺寡头市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第三国市场 模型
Brander J A, B J Spencer. Export Subsidies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val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8(1985). 83-100.
(二)垄断竞争、内部规模经济和水平差异产品的 产业内贸易
针对水平差异产品的两类需求偏好 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考虑要素禀赋的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综合模型
Spence Michael E. 1976. Product Selection, Fixed Costs,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43. 217~236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贸理论的新古典分析——边际分析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
三、新贸易理论的前期学说
(一)列昂惕夫反论及其解释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学说(人力资本说、研
究与开发说、信息贸易理论) 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 巴克尔的需求多样化理论 克拉维斯的可获得性说
Bowen H P, Hollander A, Viaene J M. 1998. Applied Iinternational Trad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古诺寡头市场下的相互倾销动机
Bowen H P, Hollander A, Viaene J M. 1998. Applied Iinternational Trade Analysi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tràs Pol, ( 2003) “Firms, Contracts, and Trade Structur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8 ( 4) :1375–1418.
Dixit A K, V Norman. 1980.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古诺寡头市场下贸易对卖者垄断程度的影响
Helpman E, P R Krugman.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The MIT Press
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HO-Ricardo方 法
Davis D R. 1995. Intra-industry trade: a HeckscherOhlin-Ricardo Approac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9. 201~226
外部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
Helpman E, P R Krugman.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The MIT Press
内部规模经济的可竞争市场分析法
Helpman E, P R Krugman. 1985.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The MIT Press
Ch2 国际贸易理论与 中国对外贸易
周英 中央民族大学
贸易原因 贸易模式 福利分析 要素流动与贸易 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前期学说 当代新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 新新贸易理论 贸易理论的交叉学科 保护主义贸易理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理
Dixit A K, J E Stiglitz. 197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3). 297-308
Helpman E
(三)寡头市场下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完全垄断市场下的贸易影响Fra bibliotek 五、新新贸易理论
Melitzv模型 新新贸易理论对跨国经营模式的解释
Melitzv, Marc J.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71(November):1695-1725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对外贸易差额论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或我们的 对外贸易差额是我们财富的尺度》。
重农主义
[法] 魁奈,《经济表》——
(二)斯密绝对利益学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三)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