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的内容和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算、口算,还包含了应用计算器、计算机完成基本计算的能力。

今天,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形态已经崭露头角,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的飞速发展使“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成为共识。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儿童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信息素养与读、写、算等能力一起构成新时代儿童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直面“培养儿童的信息素养”这一问题,陈至立部长更是强调要“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2. 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教育的现代特征,也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天,站在新世纪、新百年、新千年的大门前,我们看见人类文明正以全新面貌展现它的巨变:知识经济的兴起迫使人们反思现代化人才的培养问题,也促使教育的基点定位于培养人们从事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包括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也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开拓出充足的空间;而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互动及联姻将为实施素质教育方式和策略的改进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从而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在知识与信息的现代,知识信息生成、应用和陈旧的周期在以加速度的态势急剧缩短,教育要想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调整学校课程的内

容,剔除业已陈旧的、繁琐艰深的内容,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及与现时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尤其是应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信息素养的培育,并将之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三、培育和发展信息素养的策略探讨

1. 课程的编制上应体现出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渗透信息教育

课程是把教育理想转化为教育现实的纽带,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要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迅速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课程的编制应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师生对信息的

需求,使师生在感受信息、经历信息、发展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智慧的提升。另外,为了避免学生成为信息、媒体的奴隶,还应鼓励学生投入到媒体取向的社会中,让学生去揭开信息、媒体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机制等,让学生学会应用已有的信息和媒体,构建新信息,从被动的媒体消费者转为主动的设计者和策划者。

2. 教与学的方式应反映师生自主、自觉运用信息的意识

由于惯性的作用,绝大多数学校中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的方式占据着统治性的地位,在这种形态下,教师的作用只是牢牢地控制住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教师垄断了“沟通”,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这种现状,与21世纪的新型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生存能力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学校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信息化的逐步实现,今后的教学将会受到丰富多样的媒体与人

力的支持,教与学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师生必须加强自主、自觉运用信息的意识,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中信息的涌现形式,其本质就在于以信息虚构了一个生存的空间,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物质世界与人的交换方式,在这个空间,人们需要用知识和信息来解决生存中的一切问题,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了生存条件和命运。为了提高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生存力与竞争力,让家庭、学校和社会来共同关注教育,共创全民学习文化氛围,提高全民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素养密切相关,有许多重叠的地方,但其内涵却比信息技术素养要宽泛的多。信息技术素养是指个体对技术及相关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在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中正确、熟练的应用各种技术。信息技术素养中最重要的是计算机素质,主要包

括对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库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能力。而信息素养则注重信息内容,注重对信息的查找、分析与评价,信息的存储、表达与交流,是一种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素养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在信息化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在信息的存储与交流过程中,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对技术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的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技能(尤其是计算机技能),如对网络技术的掌握能够熟练的获取网络资源,能够用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和处理信息。能够用Word 、Powerpoint以及其他多媒体制作软件表达信息,能够熟练运用E-mail,BBS等远程通讯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拥有信息素养的人所必备的技能。

信息素养与图书馆素养:图书馆素养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并以此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作为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图书馆素养主要包括文献检索技能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虽然从图书馆文献检索技能

演变而来,但现并非单纯的指图书文献的检索与利用,随着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与当代信息技术有了更多的结合,除具备获取信息的策略、方法,了解各种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策略,高效的获取信息外,更注重对信息的分析、批判性评价和再创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信息素养可以看作是图书馆素养的延伸与拓展。

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由于信息素养与计算机素养部分重叠,人们常常把两者混淆起来。实际上,信息素养比计算机素养更宽泛一些。计算机素养包括PC机操作、文字处理、E-mail等,所有这些集中于如何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工具。人们往往把计算机素养误认为是,了解多少计算机知识或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操作或会使用某种软件,也就是软、硬件的机械式学习。其实,计算机素养是指一个人是否具有能从计算机获益的能力,是否能熟练地、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及其软件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信息素养着眼于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