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技术要点6页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25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6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
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
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7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8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5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6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3
•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 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 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 生与流行。

基层兽医站动物防疫操作技术要点

基层兽医站动物防疫操作技术要点
畜禽 养 殖监
缎 稿\ a m 箍 o l l : n m g x m y 2 0 0 8 @ s i n a C O I n
基 层 兽 医站 动 物 防疫 操 作 技 术 要 点
刘 文 娟 陕 西 省 榆 林 市 靖 边 县 镇 靖 乡畜 牧 兽 医工 作 站 7 1 8 5 0 0
布包 好 , 针 头 成 排插 在 多 层 纱 布 的夹 层 中 , 1 0 0 %以上 的蒸 汽 灭菌 1 5 ~ 2 0分 钟 。消毒 过 的 器械 当 日使 用 , 超 过 保 质期 或 打开 后需 重新 消 毒后 使用 。 ( 2 ) 体 况 检 查 。免 疫 注 射前 防疫 人 员应 向养 殖户 仔 细 询 问畜 禽 病 史 、用 药 情 况 、饮 食 和 大 小 便 等 情
藏 箱 取 出后 , 防疫 人 员 必 须 认 真 查 看 疫 苗 包 装 , 确 定
包装完好 、 无 破损 : 查看疫苗 生产时 间 、 批 号 和有 效
期, 确 定疫 苗 在有 效 期 内 ; 查看 疫 苗 性状 , 确定 疫 苗 无
分 层 和浑 浊等 异 常情 况 。仔 细 阅读 疫苗 使 用说 明 书 ,
李 璐 陕 西省 西安 市 临潼 区动 物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7 1 0 6 0 0
无论 是 规模 化 养 殖 场还 是 散 养 户 , 免疫 失 败 都将
给 养殖 业造 成 重 大经 济 损失 , 同 时也 对 公共 卫 生 安 全
取疫苗 , 疫苗 抽 出后 不 可 再 注 入瓶 内 , 并将 针 头 固定
保定 将 牛牵 至柱栏 左侧 , 缰绳 系于横 梁 前端 的铁 环 上 , 用 另 一绳 将 颈部 系于 前 柱 上 ,最 后 缠 绕 围绳 及 吊挂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推荐文档)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推荐文档)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要点一、动物疫病类别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防疫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类动物疫病(17种),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海绵状脑病、痒病、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

二类动物疫病(77种),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包括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牛结核病、猪乙型脑炎、魏氏梭菌病、棘球蚴等疫病。

三类动物疫病(63种),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

二、防制方针和原则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实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原则。

突出规模养殖场、交通沿线、城乡接合部和新老疫区等重点区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三、主要指标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重点地区全覆盖免疫,散养户采取春秋集中免疫与月月补针相结合,规模养殖场(户)实行程序化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98%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应免密度达到100%;动物群体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

对羊痘、狂犬病、炭疽、羊梭菌病等实行因病设防,进行区域性免疫。

四、防控措施(一)综合性防控措施1、疫病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和防疫承诺制等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

2、疫病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做到有疫不流行;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动物疫病。

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以下是 6 条关于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1. 一定要给动物们打疫苗呀!就像我们人需要打预防针来预防疾病一样,动物们也需要呢!你想想,要是没打疫苗,那传染病一来,它们多容易生病呀!比如养鸡场的小鸡们,如果没及时接种疫苗,那一旦爆发疫病,岂不是损失惨重!所以,按时给动物打疫苗,这可是关键要点呢!
2. 保持动物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真的超重要!这就好比我们人都喜欢住在干净舒适的家里,动物也一样呀!你看看那些又脏又乱的动物栖息地,疾病能不找上门嘛!像猪圈如果不经常打扫,粪便到处都是,病菌能不滋生吗?所以要勤打扫、多消毒呀!
3. 动物的饮食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我们得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才能身体棒,动物也需要吃得好呀!你说要是给动物吃些变质的食物,它们能不生病吗?就拿狗狗来说吧,总不能一直喂它们过期的狗粮吧!给动物提供合适、干净的食物,这是必须的呀!
4. 要密切关注动物的健康状况呀!这就如同我们的父母时刻关注我们有没有不舒服一样。

你想想,如果动物生病了你都没发现,那不是耽误治疗嘛!就像牧场里的牛,如果不仔细观察它们有没有异常,等病严重了可就不好办了!所以要细心留意动物的一举一动哦!
5. 动物的饲养密度也得把控好呀!总不能一股脑塞得满满当当的吧,这就跟我们坐公交车不能太拥挤是一个道理呀!要是养得太密集,传染病可就容易传播啦!就好比兔子窝,如果兔子太多太挤,那得病的几率不就大了嘛!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很重要哦!
6. 工作人员自身也要注意防护呀!不然把病菌带给动物怎么办呢?这就像我们去医院要做好防护免得感染一样!你总不能脏兮兮地就去照顾动物吧!比如给动物看病的兽医,自己得先做好卫生措施呀!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动物嘛!
总之,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真的非常关键,关系到动物们的健康呀,可不能马虎对待!。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202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CATALOGUE目录•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病的控制•动物检疫技术•动物疫病的净化与消灭•公共卫生与动物防疫01动物疫病的预防选择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源及交通要道的地方建舍。

动物饲养管理合理选址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和饮水。

科学饲养保持栏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动物排泄物,定期消毒栏舍和用具。

卫生管理诊断技术掌握动物疫病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如病原分离鉴定、抗体检测等。

监测计划制定定期监测计划,包括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疫情报告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扩散。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诊断动物疫病的防疫措施根据当地疫情和免疫程序,合理安排动物免疫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

免疫接种隔离与封锁消毒措施人员防护发现疫情后及时隔离患病动物,对发病地区进行封锁,防止疫情扩散。

对动物舍、用具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

从事动物饲养和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人畜共患病交叉感染。

02动物疫病的控制包括禽流感、口蹄疫、猪瘟、新城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常见动物疫病分类流行病学特征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症状三种类型。

每种疫病的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发病特点等都不尽相同。

03动物疫病的分类与流行病学特征0201一旦发现动物疫情,应立即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确认。

疫情报告与确认对疫区进行封锁,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内外进行全面消毒。

隔离与消毒针对不同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对易感动物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动物疫病的疫情处理动物疫病的控制策略加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执行力度,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

强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对可能出现的疫情进行预警。

监测与预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疫病防治,包括合理制定免疫程序、规范使用兽药、定期进行驱虫等。

科学防治加强与国际动物防疫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动物防疫技术与管理经验,共同应对全球动物疫情挑战。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和农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在实践中,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管理制度建设、监测和预警、防控和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分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要点。

1. 建立防疫制度建立防疫制度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的前提。

要建立基本的防疫管理制度,包括兽医人员的职业道德、安全管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隔离和彻底处理等方面。

同时,要对畜牧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执法规范。

2. 疫病监测和预警兽医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动物疫情。

在动物检疫、隔离和预测方面真正发挥战斗力,及时识别和处理疫情,保护畜牧业和农村农民健康安全。

3. 加强动物防控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方面,应加强动物防控措施,包括消毒、检疫、隔离、注射疫苗和使用其他防治方法等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疫情存在差异,不同物种间的疫情也需要选择和使用不同的方法。

4. 疫情处理如果发现动物感染疫情,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兽医人员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疫情,包括及时隔离患病动物、调查疫情、报告和溯源等工作。

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和溯源,找到源头,根除疫情,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

5.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健全的动物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报告、共享和发布机制,对疫情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及时发布消息和建立预警机制,切实维护动物疫情信息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畜牧业的安全。

6.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兽医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非常重要。

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确保其合格、有效地完成疫情处理和预防控制等工作。

综上,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要点是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疫情监测和预警、防控和处理、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管理和技术更新,才能更好的保障畜牧业健康和农民利益。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点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和家畜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基础,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病害的首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要点。

一、加强卫生管理(1)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和养殖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措施。

(2)增强清洁消毒意识。

定期清洗和消毒畜舍、饮水设施等,减少病原菌传播。

(3)严格隔离管理。

对于新引进的动物、曾经患过病的动物和可能患病的动物,要严格进行隔离防控。

二、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动物防疫主要依靠预防接种才能预防病害疫情的发生。

基层单位要加强预防接种工作,根据病害的流行情况,选择适宜的疫苗、时间、剂量等,确保接种效果。

三、开展科学防治(1)加强检疫。

如果发现病害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2)合理使用药物。

对病害的治疗,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式,避免滥用、误用和过量使用药物。

(3)开展病原学调查。

对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要进行详细的病原学调查,掌握疫情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生产和家畜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针对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和养殖类型,制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措施;加强预防接种工作,选择适宜的疫苗、时间、剂量等,确保接种效果;开展科学防治,加强检疫、合理使用药物,并开展病原学调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只有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确保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家畜健康。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点分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目标是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动物疫病的流行和传播,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下面是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要点分析。

一、加强疫病监测和报告1. 建立健全畜禽疫病监测网,对畜禽养殖场的动物进行定期的疫病监测和抽样检测,及时发现疫情。

2. 加强畜禽疫病报告制度,要求养殖场主和兽医人员发现疫情必须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 提高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其对疫病的诊断和监测知识的培训,提高疫病的诊断准确性。

二、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1. 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2. 合理规划和设计养殖场的建筑和设施,确保动物的合理密度和舒适度,防止因环境不良而引发疫病的流行。

3. 加强动物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减少污染环境的风险。

三、加强动物疫苗的接种1. 建立畜禽疫苗接种档案,对每一只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并记录,确保所有动物都完成相应的接种程序。

2. 加强兽医人员对疫苗的管理和储存,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宣传,提高养殖场主的疫苗接种意识,增加疫苗接种的覆盖率。

四、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1. 对畜禽养殖场进行定期的消毒和杀虫,清除病媒生物,减少疫病的传播途径。

2. 对养殖场的动物进行定期的排查和隔离,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3. 加强饲料和饮水的管理,确保畜禽的饮食安全,防止因饮食不当引发疫病。

五、加强动物疫病的宣传教育1. 对农民和养殖户进行定期的动物疫病宣传教育,提高其对动物疫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2. 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向农民和养殖户普及动物疫病的防控知识。

3. 加强与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动物疫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一、兽医生物制品、疫苗及其分类(一)相关概念兽医生物制品: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品,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

兽医生物制品的分类:狭义包括疫苗、免疫血清和诊断制剂,广义还包括各种血液制剂、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非传染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及预防制剂以及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的免疫增强剂等生物制品。

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免疫接种:是根据免疫学的原理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种手段。

免疫接种的分类:预防免疫接种、紧急免疫接种、临时免疫接种。

(二)疫苗的分类1、常规疫苗(1)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或灭能疫苗。

是指用标准强毒菌种、毒种或免疫原性良好的弱毒株,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其杀死(灭活)而制成的疫苗。

如鸡新城疫苗、猪丹毒灭活疫苗等。

优点:研制、生产方便,使用安全,易于保存、运输。

缺点:接种剂量较大,免疫效力较差,免疫期较短。

(2)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

是指应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丧失毒力的无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如猪瘟活疫苗、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等。

优点:可用较少的免疫剂量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长。

缺点:有的可能散毒,贮存和运输要求条件较高。

2、亚单位疫苗利用微生物的一种或几种亚单位或亚结构制成的疫苗。

它可免除全微生物疫苗的一些副作用,保证了疫苗的安全性。

3、分子生物技术疫苗是指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制备的疫苗。

包括:基因工程苗、合成肽疫苗、抗毒特型疫苗、核酸疫苗等。

4、多价苗和联合苗(1)多价疫苗:是指将同种微生物不同血清的病原微生物混合而制成的疫苗。

例如,仔猪大肠杆菌埃希氏三价活疫苗、鸡马利克氏病双价活疫苗等。

(2)联合疫苗:是指由两种以上不同种的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一次免疫可达到预防几种疾病的目的。

如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三联活疫苗,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等。

二、疫苗的运输疫苗运输要求包装完好,防止运输途中损坏,特别要防止温度忽高忽低或冻结。

运送途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并尽快运送到保存地点或预防接种场所。

活疫苗:应在–15℃条件下运送,大量运送应用冷藏车,少量运送可用装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运送,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应用–196℃的液氮罐进行运输。

灭活疫苗:应在2~8℃条件下运送,夏季运送应采取冷藏措施,冬季运送应采取保温措施,特别应防止冻结。

三、疫苗的保存疫苗保存不当就会引起失效。

疫苗不能随意放置,要有良好的保存设施,严格按规定的温度保存,并每天检查和记录保存温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活疫苗一般要求–15℃以下贮藏,但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必须在–196℃的液氮罐中贮藏。

灭活疫苗、免疫血清、诊断液等一般要求2~8℃贮藏,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低于0℃,不能冻结。

如果超越此限度,温度愈高影响愈大。

如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在-15℃以下贮藏,有效期为2年;在0~4贮藏,有效期为8个月;在10~15℃贮藏,有效期为3个月;在25~30℃,有效期为10天。

猪瘟活疫苗,在-15℃贮藏,有效期为12个月;在0~8℃贮藏,有效期为6个月;8~25℃贮藏,有效期为10天。

如已在-15℃贮藏一段时间后移入8℃贮藏,其保存时间应减半计算。

四、疫苗的免疫接种(一)免疫接种前的准备1、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或免疫接种程序。

根据当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动物、疫苗种类、接种数目、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日期等;动物养殖场应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2、准备器械和药品。

疫苗、稀释液、注射器、针头、镊子、75%酒精、2%~5%碘酊、脱脂棉、纱布、剪毛剪、体温计、急救药品、煮沸消毒器、搪瓷盘、疫苗冷藏箱、冰块、免疫接种登记表、免疫证、免疫耳标、耳标钳、保定用具、洗手盆、毛巾、防护服、胶靴、工作帽、护目镜、口罩等。

3、器械消毒。

将注射器、点眼滴管、刺种针等接种用具先用清水洗干净,如为玻璃注射器,将注射器针管、针芯分开,用纱布包好;如为金属注射器,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布包好;将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镊子、剪子洗净。

将洗净的器械放入煮沸消毒器内,加水淹没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或高压灭菌15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

如果灭菌后长时间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

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4、人员消毒。

免疫接种人员剪短手指甲,用消毒液洗手,穿消毒工作服、鞋、帽,戴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检查接种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可测量体温和进行临床检查。

凡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有病的,体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等,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注意登记,以便以后补种)。

6、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接种前应仔细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疫苗质量与说明书不符者,一律不得使用。

7、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了解其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8、预温疫苗。

为了便于免疫接种,疫苗在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22℃左右)2小时左右。

9、稀释疫苗。

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方法、稀释倍数和稀释剂,稀释疫苗。

同时检查是否真空。

10、吸取疫苗。

轻轻振摇,使疫苗混合均匀;排净注射器、针头内水分;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液面下,吸取疫苗,吸出的疫苗切不可回注于瓶内。

11、消毒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首先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剪毛时应逆毛方向剪面积不宜过大,直径0.5厘米左右),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种)。

(二)免疫接种方法1、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大家畜宜在臀部或颈部;猪宜在耳后、臀部、颈部;羊、犬、兔宜在颈部;鸡宜在翅膀基部或胸部肌肉。

根据畜禽大小和肥瘦程度不同,掌握刺入不同深度,以免刺入太深(瘦小畜禽)而刺伤骨膜、血管、神经,或因刺入太浅(大肥猪)将疫苗注入脂肪而不能吸收。

2、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

大家畜(牛、马)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宜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犬、羊宜在股内侧,家禽宜在冀下或颈背部下1/3处,兔宜在耳后。

注射时,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约2厘米,左手放开皮肤(如果针头刺入皮下,则可较自由地拨动),然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即可。

3、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

马、牛宜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猪宜在耳根后,羊宜在颈侧或尾根部,鸡宜在肉髯部位。

注射时,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皮肤上斜着使针头几乎与皮面平行地轻轻刺入皮内约0.5厘米左右,徐徐注入药液。

如针头确在皮内,则注射时感觉有较大的阻力,同时注射处形成一个圆丘,突起于皮肤表面。

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以免药液外溢。

4、刺种。

多用于家禽。

5、点眼、滴鼻。

多用于家禽、6、饮水免疫。

多用于家禽。

7、气雾免疫。

多用于家禽、羊。

(三)免疫接种操作注意事项1、免疫接种人员要注意个人消毒和防护。

免疫接种时,免疫人员的手指甲应剪短,用消毒液洗手,然后穿防护服、鞋、帽、或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穿胶靴等,注意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

2、注意选择疫苗。

选择疫苗时,应注意预定免疫预防的疫病有无血清型区别,若有血清型的区别,应选择与预定免疫预防的疫病血清型相同的疫苗或多价疫苗。

3、疫苗稀释后要立即使用。

疫苗稀释后,活疫苗一般应在3~6小时内用完,灭活疫苗一般应当天用完。

但随气温高低和疫苗不同而不同,如猪瘟活疫苗稀释后,气温在16℃以下时,6小时用完;气温在15~27℃以上时,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

超过规定时间未用完的疫苗,应当废弃。

4、防止污染疫苗。

一次吸不完的疫苗,疫苗瓶塞上应固定一个消毒针头,专供吸取疫苗,吸取疫苗后不要拔出针头,用干酒精棉球包裹,以便再次吸取疫苗。

严禁用给畜禽注射用过的针头吸取疫苗,避免疫苗被污染。

5、注射器、针头大小要适宜。

应根据接种剂量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

注射器过大,注射剂量把握不准确;注射器过小,操作麻烦。

应根据接种对象的大小和肥瘦,选择适宜的针头。

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拔出针头时,疫苗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未能注入肌肉内;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针头过细,注射速度过慢。

6、防止散毒。

排出针头、针管内气体时,溢出的疫苗应吸积于酒精棉球上,并将其收集于瓶内;用过的酒精棉球也应放入专用瓶内,禁止随意乱扔;用过的疫苗瓶不要乱扔,待免疫接种后,统一收集,一并无害化处理。

7、注意接种部位消毒。

注射接种时,应首先剪毛,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待干后接种。

8、注意无菌操作。

给家畜注射实行注射一畜,更换一次针头;给农村散养家禽注射,实行注射一户更换一次针头;给畜禽养殖场注射,实行一圈(一笼)换一次针头。

9、注意接种剂量准确。

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接种,不得随意增减,保证接种剂量准确。

10、注意疫苗存放条件。

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始终放在疫苗冷藏箱中,避免日光照射,只有在吸取疫苗时方可取出。

11、注意接种前后药物的使用。

动物在接种疫苗的前后10天,尤其是接种活疫苗,禁止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磺胺类药物。

12、佩带免疫耳标。

需佩带免疫耳标的顺便佩带好免疫耳标。

(四)免疫接种后的工作1、清理器材。

将注射器、针头、刺种针、滴管等器械洗净、煮沸消毒备用。

2、处理疫苗。

开启和稀释后的疫苗,当天未用完者应废弃。

未开启和未稀释的疫苗,放入冰箱,在有效期内下次接种时首先使用。

3、整理免疫接种登记表,填写免疫档案。

免疫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填写登记表,建立免疫档案。

内容包括:畜主姓名、动物种类、品种、性别、年龄、接种日期、接种途径、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生产厂家、销售商、接种头数、接种剂量、免疫耳标号、防疫员签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