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域外小说集》透视鲁迅早期翻译观念形成的历史意义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
如何评价鲁迅的翻译及翻译批评,并为其在中国翻译史上定位,不单单是一个学术史问题。
因为技术问题既不是鲁迅翻译中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不是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主导方向。
必须看到,翻译作为两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活动,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正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历史。
文化发展的方向规约着翻译的历史,翻译是文化转型的中介和缩影。
所以不站在文化史的高度就不足以看清翻译的方向,就不足以评价翻译家的历史地位。
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指示着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翻译的发展方向,是其历史时代翻译主流的代言人。
因此,从探寻近现代翻译史的大致走向及鲁迅翻译和翻译批评的特质入手,对其作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评价,是重新走近鲁迅世界、走近历史,把握中国文化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现代翻译思想发展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被拉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这是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相遇,中国人面对强势的西洋文明节节败退。
这个败退的过程是以军事上的失利为开端的,随着历史的展开,中国的精英们逐渐地承认了自己原有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落后,也渐渐承认了西方文化——器物、制度、思想观念各个层面的先进性。
翻译的发展即是与这一认同的演进过程同步的。
中国人每承认一项自己的不足,赞叹西方文化于此项的先进性时,就在这一方面进行大量的翻译引进,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乃至中西文化交流史就是以这样一种心态和环节展开的。
因此,功利性追求从一开始就成为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的思想起点。
首先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思想基点的。
洋务派兴办兵工厂、造船厂,希望不改变中国文化的制度和观念层面,仅仅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即能以后者保卫前者。
基于此,其时的翻译也是为这一思想所规约的。
著名的“江南制造局”不仅引进和制造近代机器,而且成为近代翻译的重要基地。
当然,翻译的重点在兵工、科技类书,著名的翻译家有李善兰、徐寿、华蘅芳、傅兰雅、伟烈亚力、林乐知等。
[鲁迅翻译思想的文化解读] 鲁迅作品主题思想
《[鲁迅翻译思想的文化解读] 鲁迅作品主题思想》摘要:超越语言表层,探究鲁迅“直译”和“复译”的深层含义,可以发现鲁迅提出“直译”和“复译”旨在改造中国语言文化、与“受侮辱、受压迫的弱小国家”构建平等的民族关系,基于以上考虑,笔者通过深入挖掘鲁迅作品中的“译者记”、“小引”、书信、序、跋以及数量不少的翻译专论,从文化层面解读鲁迅翻译思想的两个方面:直译,硬译、重译,复译,晚清民初时期,“直译”不仅在翻译实践中极少使用,而且这种方法往往跟“率尔操觚”、“佶屈聱牙”、“味同嚼蜡”、“无从索解”和“释家经咒”联系在一起关键词:硬译复译文化解读摘要:鲁迅的翻译思想并不局限于语言表层,而是一种改造中国语言文化、构建平等的民族关系的文化策略。
超越语言表层,探究鲁迅“直译”和“复译”的深层含义,可以发现鲁迅提出“直译”和“复译”旨在改造中国语言文化、与“受侮辱、受压迫的弱小国家”构建平等的民族关系。
在鲁迅一生的笔墨生涯中,翻译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从事翻译的时间前后长达33年之久,共译介了14个国家近100位作家,200多种作品,共计300多万字,占据鲁迅笔墨的半壁江山。
鲁迅本人也非常重视翻译,把翻译与创作同等看待,他痛恨轻视翻译,将翻译看作是“媒婆”的言论和行为。
在纪念鲁迅逝世70周年时,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鲁迅研究专家孙郁说:“鲁迅首先是翻译家,其次才是作家,他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翻译,而且他瞧不起自己的创作。
”翻译研究在鲁迅研究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译家鲁迅的研究长期受到了冷落,研究成果显得相当薄弱。
可以说,目前取得的成绩和鲁迅在翻译方面所作的巨大贡献、和鲁迅研究的其他课题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沧海一粟。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通过深入挖掘鲁迅作品中的“译者记”、“小引”、书信、序、跋以及数量不少的翻译专论,从文化层面解读鲁迅翻译思想的两个方面:直译,硬译、重译,复译。
一、直译的文化解读晚清民初时期,“直译”不仅在翻译实践中极少使用,而且这种方法往往跟“率尔操觚”、“佶屈聱牙”、“味同嚼蜡”、“无从索解”和“释家经咒”联系在一起。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论鲁迅直译观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是一个独特的译论思想,具有至今尚未被取代的历史意义。
从鲁迅先生的一系列译论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极力提倡精准、逐句、直译的方法,他认为中外文之间的直接翻译会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也有助于保留作者的语言风格。
鲁迅先生的直译观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早期的中文翻译中,译者们更加倾向于将作品大胆创造,融入自己的文化本土元素,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字面的表达而不是主旨的把握。
而鲁迅先生大胆提出的“直译观”,就是他要求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握意义、精准翻译上,实现原文风格与目标文风格,源文意义与目标文意义间的兼容性,重视汉译者文化特色和辩证思维能力,把译者置于文化异质性对话的中心。
在今天众多社会文化交融现象日盛的今天,鲁迅先生“直译观”在译学及社会中仍然具有高
度的参考价值,它的深刻的想法不但能够为当今的译论实践者提供很多灵感与启示,而且更加可以有效的影响着我们译论界对对于文化特色的理解与认知,真正的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总之,鲁迅先生的“直译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的理念仍然被许多研究者所熟知,因
而深深地影响了今天中文翻译学会中不断进步中不断发展的职业素养。
清末民初的翻译趣事
清末民初的翻译趣事清末民初的翻译先走的是归化的路子,鲁迅也难脱时代规囿。
可以说,“在1909年《域外小说集》出版以前,周代兄弟的译作从选材到义字都不脱时尚,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即从选材与译笔来看,在《域外小说集》之前的鲁迅的翻译,其选本多为当时在中国盛行的科学小说和政治小说,其国别多是处于强势文化的英美法等国家。
“他的动机是政治性的,跟梁启超等人大力提倡翻译政治小说之类的做法完全配合”:“他所运用的方法,与那时的意译风尚一致,所差别的可能只是程度上有轻重罢了。
”这种局面直到《域外小说集》的翻译出版才发生了转变。
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域外小说集》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极具现代文学意识的文本选择:弗失文情的直译方法(异化式翻译):古奥的翻译语体;读者的缺席(正是由于前三个方面的特征,才会导致读者的缺席)。
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要选川直译,为何要翻译语体?为何会有极具现代文学意识的文本选择?所谓异化,就是用外来文化影响和改造本十文化。
周氏兄弟何以如此锲而不舍地追求直译、硬译的异化式翻译呢?这与鲁迅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义学的认识有关。
鲁迅将中西文化作为两大相互平行并各具价值的文化体系来对待。
在鲁迅看来,西方文化是一种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的“殊异”之学,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灿然可观”的历史,具有为本民族文化所没有的足可“为师资”的“善者”(独特价值)。
因此,重构中国文化既要“审己”又要“必知人”,在异质文化的相互比较与选择中,自觉地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新宗”。
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指出,真正的翻译,不但在丁输入新的内容,也在于输入新的表现法。
1918年周作人在写给张寿朋的通信中,也表达了对翻译的一贯看法:“要使中国文中有容得别国文的度量……又当竭力保存原作的风气习惯,语言条理’。
最好是逐字译,不得已也应逐句译,宁可'中不像中,西不像西’,不必改头换面。
”也就是说翻译的作用在于,在引进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引进新的表现形式。
“中间物”翻译思想下的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
外语翻译“中间物”翻译思想下的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徐文英(宜宾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宜宾64400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24-0170-02摘要在“一切都是中间物”的哲学观影响下形成的“中间物”翻译观贯穿鲁迅一生的翻译实践。
“拿来主义”文化策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是鲁迅对自己的翻译活动和译者中间物本质的深刻认识。
对鲁迅早期科学小说翻译进行研究梳理,可以发现鲁迅早期科学翻译在翻译策略和翻译语言的选择上都体现出他的“中间物”翻译思想。
关键词中间物科学小说翻译思想Lu Xun's Early Translation of Science Fic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Translation View of"Intermediary"//Xu WenyingAbstract Lu Xun's views on translation,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y view that everything is intermediary,are reflected by the translation in Lu Xun's translation practice.By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as a cultural strategy of borrowing and the translator as Prometheus,Lu Xun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role of a translator. Analyzing Lu Xun's early activities of translating science fictions can contribute to find ou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he choice of language reflecting Lu Xun's view of"intermediary".Key words intermediary;science fiction;views on translation鲁迅的翻译生涯一般被分为三个阶段:翻译科学小说、追求科学救国、改良思想的早期阶段,以东欧北欧等弱小民族和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为主的中期阶段和着力翻译介绍俄苏文学和俄苏文学理论的晚期阶段。
《域外小说集》译介研究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V o1 .2 5 No. 2,A pr . 20 13
中 图分 类 号 :H0 5 9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7 9 8 ( 2 0 1 3 ) 0 2 — 0 0 8 8 — 0 4
On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A C o l l e c t i o n o f Fo r e i g n No v e l s
Y E Yi q un
( S c h o o l o f L a n g u a g e s a n d L i t e r a t u r e ,Z h e j i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Ha n g z h o u 3 1 0 0 2 3 ,Ch i n a )
方 法 三 方 面 进 行 研 究 。阐 述 了《 域外小说集 》 在 引进 新 的文 类 , 选 择 译 介 弱 小 民族 文 学 的 作 品 和 采 取 忠 实 于 原 作
的直 译 方 法 上 的开 拓 意 识 , 为 晚清 翻译 树 立 了 良好 的译 风 , 也 为 中 国 近代 文学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做 出了 贡 献 。 关键词 : 周 氏兄 弟 ; 鲁迅 ; 域外小说集 ; 译介
a d o pt e d l i t e r a l t r a ns l a t i o n, w hi c h i s f a i t hf ul t o t h e or i g i n a 1 . I n d o i ng S O, t he i r p i o ne e r i ng
百年呐喊有先声——从《域外小说集》看鲁迅早期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解殖民意识
、
1 1 殖 民主 义 与 文 化 身份 .后 后 殖 民主 义 是 2 O世 纪 8 0年代 末兴 起 于 西 方 思 想 界 、 艺 界 的 文 种文 化 批 判 思潮 。 后殖 民并 非 殖 民的 终 结 , 是 殖 民 之后 的殖 民 , 而 与 前殖 民的 军 事 殖 民和 经 济 殖 民不 同 的是 , 外 化 为 文 化 殖 民。但 它 其 本质 却 与 前 两 者一 致 , 是 欧 洲 或 西 方 中心 主 义 。其 流 毒 之 广 丝 都
百年呐喊有 先声 作 2 家 0 评 论0 t 0 8
从《 域外小说集》 看鲁迅早期文化交流活动中的
解殖 民意识
何
一
敏
后殖 民语境与解殖民
投 向 了海 外 。 曾 一度 被 贬 为 “ ” 西学 因其 背 后 强 大 的经 济 军 事 夷 的 实 力 令 人 刮 目相 看 。梁 启 超 等人 提 出 “ 学 救 国 ” 文 的主 张 似 乎 被 西 方 列 强 和 东 邻 日本 迅 速 崛 起 的 兴 国史 所 印证 。翻 译 西 学 被 提 升 为 救 亡 图 存 的经 国大 业 。于 是 , 西方 作 品长 驱 直 入 , 成 沛 然 莫 御之 顿 势 。政 治 小 说 , 情 小 说 , 学 小 说 , 探 小 说 各色 杂 呈 。文 化 精英 言 科 侦 力捧 西 学 :欧 风 美 雨作 吟 料 , 搜 欧 亚造 新声 。梁 启超 毫 不 讳 言他 “ 更 ” 对 西 学 的崇 拜 :我 所 思兮 在 何 处 , ( ) ( “ 卢 梭 孟 德斯 鸠 ) 高文 本 我 师 。 ” 普通民众 也积极迎纳新知。一时间, 家家言西学 , 人人谈维新。 在西 学被 奉为 显学 的热潮 中, 鲁迅 却 以其惯 有 的冷峻和 犀利 对这 场热 潮 进行 了冷 思考 。他 以其 深刻 的洞 见 透 视 了这场 单 向文 化 输入 背后 存 在 的殖 民威 胁 , 在文 化 交流 中采 取 了迥 异于 时人 的文化 姿 态 。 二 、域外小说 集》 《 所体现 出的解殖民意识 《 域外 小说 集 》 鲁 迅 与 周作 人 合 译 的 一部 短 篇 小 说集 , 是 是他 们 第一部规范化、 学术 化 的译 作 , 是 中 国译 界 里 程 碑 式 的 著作 。它 也 是鲁 迅 翻 译 生 涯 中 的一 个 分 水 岭 , 志 着 其 文 化观 的重 大 转 变 。本 标 文 拟 从 后 殖 民视域 重读 该 书 , 析该 书 流 露 出 的解 殖 民意 识 。 分 2 1翻 译 选 目: 重 弱 国 . 偏 在近代中国, 强势 文 明 的代表 — — 欧 美 和 日本 的作 品 是翻 译 的 首 选 。而 周 氏兄 弟 却逆 流 而 行 , 重 东欧 等 弱 小 民族 。波 兰 , 麦 , 偏 丹 波 斯 尼 亚 , 希腊 及 芬 兰 等 东 欧及 北 欧 的弱 小 国 家 构成 了 《 外 小 新 域 说 集 》 输入 主 体 。 同 中 国一 样 , 些 国家 都 曾有 过悠 久 灿 烂 的文 的 这 明及 辉煌 的历 史 , 在 近 现 代 史 上或 衰 败 , 亡 国 , 亡 种 , 沦 为 但 或 或 或 强 国 的 属地 、 民 地 。这种 对 弱 国的 偏 好 原 因有 二 。其 一 是 鲁 迅对 殖 中 国 当 时在 国 际政 坛 中 的孤 独 感 有 着 清 醒 的 体 认 。晚 清 中 国 , 内政 腐朽 不堪 , 外则虎狼环伺 。 连一度称 臣的附庸国, 都纷纷倒戈 , 他宛 如世 界之 林 中的 一位 孤 老 , 形单 影 只 。 是 在 这种 孤 独 感 的驱 使 下 , 正 鲁迅 的 目光 绕 过 了虎 视 眈 眈 的 英美 列 强 , 向 了同 为 列强 到 强化 国家 问的 同盟 ,对抗 霸权 的作 用 : “ 于 使 一 般 人仅 知有 ‘ 英 ’ ‘ 至 大 , 花旗 ’ ‘ 兰 西 ’ ‘ 门 ’ 德 国) ,法 和 茄 ( , 而 不 知世 界 还 有 波 兰 和 捷 克 … …波 兰 、 克 , 然 未 曾加 入 八 国联 捷 虽 军来 打过 北 京 , 文 学 却 在 … … ” 鲁迅 ) 那 ( 其 二 是 他 对 当 时 中华 民族 的文 化 身 份 有 着 准 确 定 位 。 甲午 战 争让 知 识 分 子 对 中 华 民族 身 份 地 定 位 由 “ 朝 上 国” 自我 许 逆 期 天 的 转 为 与 弱 国小 民 的惺 惺 相 惜 。 因 为在 他 们 的作 品 中能 寻 找 到 一 种 共 鸣 , 鲁 迅 的 话 说就 是 “ 楚 ” “ 探 , 险家 , 国 姑 娘 , 洲 野 用 痛 :包 冒 英 非 蛮 的故 事 , 只 能 当醉 饱 之 后 , 发 胀 的 身体 上 搔 搔痒 的 , 而 我 们 是 在 然 的一 部 分 的青 年 却 已经 觉 得压 迫 , 有 痛 楚 , 要 挣扎 , 不着 痒痒 只 他 用 的抚 摩 , …” ( 迅 《 外 小 说 集》 中 弥漫 着 一 种 苦 难 的 意 识 , … 鲁 域 ) 从 深 处 透 露 出底 层 的痛 楚 和 苍 凉 。鲁 迅 将 这 些 被 压 迫 的弱 小 民族 的 呻 吟 和 呐 喊 引 为 同调 。 译 他 们 的 作 品 就 是要 给 中 国带 来 呻 吟 、 翻 战 叫 、 与火 , 铁 也就 是 在 国 人 的 情感 中注 入 仇 恨和 反抗 。这 种 偏 重弱 国 的 模 式 可 以看 成 是 一 种 寻 求 盟 友 共 御 列 强 的 努 力 和对 西方 强势 文 明 以及 西方 中心 主 义 的 模糊 抵 抗 。 2 2 翻 译 策 略 : 化 求 真 . 文 后 殖 民翻 译 理 论 代 表 人物 V n t 从 后 殖 民视 域 出发 , 倡 “ eui 提 阻 抗 式 ” 译策 略 以避 免 欧 美文 化过 度 膨胀 破 坏文 化 生态 平 衡 。e u i 翻 V n t 认 为 , 化 的翻 译 不 是 忠 实 的翻 译 , 归 因为 它 总 是依 据 本 土 的语 言 、 文
《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现代性的体现及其影响
《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现代性的体现及其影响作者:纪启明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鲁迅、周作人兄弟翻译的《域外小说集》是文学翻译史上的一次突破,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选材、选用文体、翻译手法三个方面。
《域外小说集》中鲁迅翻译的现代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鲁迅后来的翻译与文学创作,对当时的文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鲁迅;《域外小说集》;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20)04-0115-04The modernity of Lu Xun’s translat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Overseas and its impact JI Qi-mi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a)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Overseas by Lu Xun and Zhou Zuoren is a breakthrough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with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The modernity of Lu Xun’s trans lat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Overseas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material selection,stylistic form of works and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The modernity of Lu Xun’s translation i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Overseas has not only influenced h is later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to a dramatic degree but also the literary world at the time to some extent.Key words:Lu Xun; The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Overseas; modernity.鲁迅、周作人兄弟于1909年3月和7月在日本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第一、二册,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文学翻译史上的一次突破,体现了极具历史开创性意义的现代性。
《域外小说集》文本生成及早期传播历史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研究
第27卷 第7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7 No.72018年7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Jul. 2018文章编号:1008-8717(2018)07-0096-04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2018-03-08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翻译批评的历史语境化研究”(15JSYW-3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处2016年青年课题(XKY2016206)的研究成果赵侠(1982—),女,山东临沂人,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翻译批评是从一定的美学标准、语言转化规则和文化交流规范出发,对译者、译文、译事等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因而具有语言批评、美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特点。
无论是对翻译理论研究而言,还是对具体的翻译实践来说,翻译批评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2年许钧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问世,受到多位专家的高度肯定,开启了翻译批评从偏论、《域外小说集》文本生成及早期传播历史语境下的翻译批评研究赵 侠(徐州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摘 要:先前的翻译批评实践主要侧重于对具体文本的语言层面上的对比研究,很少从客观描写的角度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
而理论层面上多集中于探讨翻译选材、译者翻译行为以及社会诗学等方面,缺乏对文本生成时期译界思潮的挖掘与探索。
本研究拟以周氏兄弟早期译作《域外小说集》为个案,通过对当时历史时期的翻译批评进行描述性研究,探究文本形成的过程,着力考察具体历史语境下真实的翻译批评现实,探索翻译批评观念与文化语境,特别是主流话语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 《域外小说集》;翻译批评;历史语境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Generation and Early Disseminationof S hort Stories from AbroadZHAO Xi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mainly lays emphasis on language itself; and the previous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are mostly focused on the selection of source text, the translator’s activity and social poetics. But it lacks of excavatio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under certa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rcumstances. This thesis takes a historical and descriptive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ith the case study of Short Stories from Abroad, aiming to figure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urce text selec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explore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cultural context, especial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Key words: S hort Stories from Abroad; translation criticism; historical context散论、专论到专著的转变。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导读:本文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浅议鲁迅的翻译思想作者/谢飒一、鲁迅的文学翻译(一)时代背景长期以来,鲁迅被认为是思想家、文学家,是文化旗手,其实,他还是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文学活动以翻译起,以翻译终,他翻译的数量和重要性甚至超过他自己的创作作品。
鲁迅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他对于翻译作品的选择往往带着自己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力图通过翻译改革来丰富中国文学的形式,从而达到改革整个中国社会、改变国民的颓废精神的目的。
他认为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
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的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自身的文化;加上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导致当时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的状况出现,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来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拯救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
由此可知,中国新文学的形成应该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二)鲁迅翻译的作品鲁迅翻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国民精神、世界知识,“不取媚于群”,这是一直贯穿其翻译始终的问题,其翻译思想主线是复兴中国,“起其国人之新生”。
鲁迅之所以选择翻译外国作品,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鲁迅本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1905年,俄国革命后,鲁迅积极支持热心苏俄文学的新秀的出版工作,帮助他们创办未名社这个现代文学团体。
鲁迅不断地把大批的俄国重要作家的作品翻译到中国。
他翻译的《死魂灵》《毁灭》等是其中的代表作。
他译写的《摩罗诗力说》《坟》再次重申了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哈葛德、兰格的《红星佚史》,1908年,鲁迅、周作人翻译籁息的《裴彖飞诗论》,都有强烈的复兴中国的理想。
1907-1908年,鲁迅在翻译活动中强调了时代精神、国民精神、世界知识,转而倾向于浪漫主义刚健激俗的人格品质,勇毅起新的独立行为。
鲁迅翻译思想
在《通讯一则》一文中,梁实秋假借与人探讨翻译为名,从七个方 面对鲁迅发难,指出在从事翻译时,“译不出来的时候不要硬译”,“不 生造除自己以外,谁也不懂的句法词法之类”,“不以改良国文和翻译 搅成一团”等等,所言可谓是招招弹不虚发,矛头直接指向鲁迅。 随后,他又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继续对鲁迅发起猛攻。例如他 在《论翻译的一封信》中指出:鲁迅的翻译,不仅有硬译,而且还有误 译,原因是鲁迅所依据的只不过是那些不可靠的重译本;鲁迅先生的 译文所以“令人看不懂者,是译文有毛病之故,和中国文有缺点那件 事是没有关系的”;鲁迅“以自己所不能懂的文字要读者‘硬着头 皮’读懂,这就是‘硬译’的本色”。文章结束时,他又指出了坏的 翻译所具有的三个条件: (一)与原文意思不符; (二)未能达出的“原文强悍的语气”; (三)令人看不懂。 并进而指出,三条有其一,便不是好的翻译,若三者具备,便是最坏的 翻译,言外之意,实指鲁迅先生的译文可谓是三条兼备了。
二是硬译的目的性:
鲁迅所说 “我是 至今主张 ‘宁信而不顺的’ , 是强调尽量 忠于原文 : 强调 ” “信” 的 第一位 ,反对有人将 “信” 摆 在第二位 ( 第一要件是要 “ ‘达’ ) 的 ” 错误主张 。 他说 “译得 : „信而不顺’ 的至多不过看不懂 , 想一想 也许 能懂 ,译得 ‘顺而不信’ 的却令人迷误 , 怎样想也不会懂 , 如 果好象已经懂得 ,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他进一步阐述 ” “宁信 而不顺” 这样的译本 , 中国的文或话 ,法子实在太不 精密了 , 作文的秘诀 , 是在 避去熟字 ,删掉虚字 ,讲话的时候 , 也时时要辞不达意 , 这就是话 不够用 ,” “要医这病 , 我以为 只好陆续吃一点苦 , 装进异样的句 法去 ,古的 ,外省外府的 , 外国的 , 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
浅议鲁迅翻译观的形成
二 、 迅 “ 译 ” 译 原 则 的 形 成 鲁 直 翻 鲁 迅 的 翻 译 原 则 可 以 概 括 为 “ 译 ” “ 信 ” “ 旨 ” 直 、求 和 达 。
早 在 《 外 小 说 集 》 序 言 中 鲁 迅 就 以 “ 致 朴 讷 ” “ 译 亦 域 的 词 、移
考 试 周刊2 9 第 1 上 ) 0年 4 0 期(卷 浅议鲁迅翻译观 的
形
成
王 婧 锦
( 西中医学院 英语系 , 西 成 阳 724 ) 陕 陕 10 6 摘 要 : 中 国翻 译 史 上 , 迅 作 出 了 巨 大的 贡 献 , 提 在 鲁 他 出的 翻 译 观 点 极 大 地 推 动 了 中 国的 翻 译 研 究 。本 文 简要 叙 述 并总 结 鲁 迅 的 翻 译 思 想 的 形成 过 程 及 其 对 中 国翻 译 的 影 响 。 关键词 : 鲁迅 翻 译 观 直 译
期 弗 失 文 情 ” 1 表 达 了 自己 直 译 的 思 想 。 后 来 他 多 次 在 相 [1 5s s 关 文 章 中 强 调 过 这 一 观 点 。 鲁 迅 的 翻 译 观 可 以说 是 在 批 判 地 继 承 和 发 展 历 代 佛 经 翻 译 和 清 末 翻 译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 汉 魏 以来 的 译 经 高 僧 中 , 奘 法 师 是 对 他 影 响 在 玄 最 深 的 一 个 。 鲁 迅 认 为 , 译 佛 经 , 多 文 法 、 法 、 法 是 唐 很 句 词 生 造 的 , 经 习得 就 懂 得 了 。 理 , 待 外 国 文 字 时 , 于 汉 一 同 对 由 字 本 身 存 在 表 达 上 的 缺 欠 , 需 要 生 造 一 些 词 句 。在 清 末 翻 也 译 家 中 对 鲁 迅 影 响 最 大 的则 是 严 复 。鲁 迅 强 调 直 译 同时 赞 成
鲁迅与翻译——精选推荐
鲁迅与翻译摘要:鲁迅的翻译工作从来就不曾间断过,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个性之突出,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本文从鲁迅翻译的思想、翻译的作品、翻译的方法等几个角度出发,对鲁迅的翻译思想与价值进行了剖析,鲁迅从事文学翻译早于文学创作,分析鲁迅的翻译标准。
鲁迅的翻译特色是明显的,从投身文学到生命的终点,与其他译者相比,其翻译模式对后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鲁迅所以“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作,同时也是为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法”。
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文学翻译;翻译思想;翻译的标准一、引言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
鲁迅是一位文学巨匠,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我们常常把他尊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他又是一名杰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
他的著述与思想影响至深,成为我们民族珍贵的世纪文化遗产,不断激发后人新的思考和创作。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的与现代的”作家,他的影响不仅局限在中国。
众所周知,在一些人眼中,他嫉恶如仇,是旗手,是导师,是人道的标本,正义的光源;在提倡多元化的今天,鲁迅在许多人眼中依旧代表着“中国人的脊梁和咽喉”。
事实上,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始于翻译,而又是以翻译告终的。
据不完全统计,鲁迅一共翻译介绍了近200多位作家的作品,印成了对个单行本,总字数达300多万字,数量与他自己一生的全部著作大致相等,被称为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经他翻译作品的国家,包括俄国和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
荷兰、西班牙、芬兰、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其中俄国和前苏联的作品又占一半以上。
翻译作品的类型,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和文艺理论著作,他在杂文、书信和日记中涉及到的外国作家,据初步统计,共有25个国家和民族的作家达380人之多。
可以说,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与他在文学翻译上的丰硕成果密不可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在他一生的文学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0.07.007谢海燕.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ꎬ2020ꎬ40(7):51-60.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谢海燕(华中师范大学㊀外语学院ꎬ湖北㊀武汉430079)摘㊀要:作为鲁迅翻译研究的重要文本 «域外小说集»历来被视为鲁迅直译的典范ꎮ很多学者认为鲁迅的直译总是与其文学救亡的政治诉求紧紧捆绑在一起ꎬ这种批评模式所构建的鲁迅翻译批评话语中ꎬ直译总是被作为论证的起点ꎬ却鲜有学者质疑直译本身在鲁迅翻译体系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ꎮ文章认为ꎬ鲁迅在翻译«域外小说集»时运用的直译策略与其后期的硬译风格大相径庭ꎬ两者分别呈现而非兼容了鲁迅的 易解丰姿 和 宁信不顺 的翻译思想ꎮ鲁迅试图通过硬译来改良汉语语言的不精确性ꎬ从而改变国民思维习惯ꎬ改造国民性ꎮ他的这一政治诉求并不能强加在他的直译之上ꎮ相反ꎬ在很大程度上ꎬ鲁迅的直译指向的并非政治ꎬ而是翻译的科学性㊁文学审美的现代性以及周氏兄弟 为人文 的文学理想ꎮ关键词:鲁迅ꎻ直译ꎻ«域外小说集»ꎻ硬译ꎻ去政治化中图分类号:I207.6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293X(2020)07-0051-10收稿日期:2020-04-17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鲁迅的翻译与 五四 时期的现代性建构 (15NDJC196YB)ꎮ作者简介:谢海燕(1977 )ꎬ女ꎬ湖北荆门人ꎬ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ꎬ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博士ꎬ研究方向:比较文学㊁翻译研究㊁当代中国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ꎮE-mail:hxie2@ual ̄berta.ca一㊁引言对于周氏兄弟的译作«域外小说集»ꎬ学界的研究已相当深入ꎬ并在一些热点问题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ꎮ总体来说ꎬ关于«域外小说集»的研究话题主要围绕其超前的现代性以及鲁迅的直译展开ꎮ例如ꎬ以杨联芬为代表的学者在21世纪初就提出周氏兄弟的直译风格㊁古奥的先秦译文㊁西方抒情化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以及这些作品所传达的人道主义价值观都违背和超越了当时的主流翻译诗学和文学审美ꎬ造成了读者的严重缺席[1]ꎮ«域外小说集»作为研究鲁迅翻译的重要文本ꎬ被认为 标志着鲁迅本人翻译观念的重大转折ꎬ宣告了晚清文学翻译 豪杰译 时代的结束ꎬ以此为起点ꎬ中国的文学翻译开始朝着专业化㊁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ꎮ«域外小说集»历来被看作鲁迅直译作品的典范ꎬ而鲁迅的直译(往往与硬译交换使用)总是与其文学救国的政治诉求紧紧捆绑在一起ꎮ因此ꎬ正如廖七一所说ꎬ«域外小说集»极易成为 意识形态操控翻译批评的生动个案 ꎻ而在这种批评模式所构建的鲁迅翻译批评话语中ꎬ 鲁迅的翻译 和第40卷第7期2020年7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㊀兴㊀文㊀理㊀学㊀院㊀学㊀报JOURNALOFSHAOXING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 40No 7Jul 2020直译 几乎成为政策性㊁甚至政治性术语ꎬ遮蔽了其他不同的评价话语 [3]ꎮ导致这种局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可归结为学界对鲁迅翻译的批评 不约而同地存在着不根据译出语实际情况而简单下结论的现象ꎻ因此不少论断根基不深ꎬ难以坐实ꎬ含有明显的主观推理痕迹 [4]ꎮ同时ꎬ研究热点也往往容易导致对某些根本性问题的忽视和遮蔽ꎮ例如ꎬ学者们通常把鲁迅的直译作为论证的起点ꎬ重复论述鲁迅翻译的政治意义ꎬ却很少有人从具体的文本出发ꎬ质疑直译概念本身在鲁迅翻译体系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ꎮ本文试图从直译的概念出发ꎬ重新考察鲁迅的直译与现当代翻译批评话语中的直译的关联ꎬ并以«域外小说集»这本书的翻译为例ꎬ通过对比其中的«默»与鲁迅的另一译作«工人绥惠略夫»的翻译策略ꎬ考察鲁迅的直译与硬译的本质区别ꎻ其次ꎬ通过对鲁迅的直译去政治化ꎬ探讨去政治化之后的直译之于«域外小说集»乃至鲁迅翻译思想的意义ꎮ本文意在探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ꎬ我们在用直译来笼统地指代鲁迅的翻译策略时ꎬ是否只是简单照搬了鲁迅本人关于翻译的某些观点ꎬ却并未将这一概念置于鲁迅的整个翻译话语中进行考察?同时ꎬ我们该如何看待鲁迅的直译与当今翻译批评话语中的直译的关系?其次ꎬ直译在«域外小说集»中是如何呈现的?它与硬译是同一所指吗?我们该如何看待一个世纪以来鲁迅的直译被赋予的政治内涵?第三ꎬ从直译的视角来看ꎬ«域外小说集»在鲁迅的拿来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与鲁迅的文学理想又构成了怎样的关系?二㊁概念的澄清:鲁迅的直译与硬译在翻译理论话语中ꎬ 直译 这一概念的使用由来已久ꎬ在西方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西塞罗ꎬ在中国则可以追溯到汉朝的佛经翻译ꎮ由于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探究 直译 概念本身ꎬ而是以现当代翻译研究中的 直译 概念作为参照来解读鲁迅的直译观ꎬ因此本文仅讨论20世纪以来在翻译批评领域被广泛认同的两个相关概念:一个是纽马克(PeterNewmark)在其«翻译教程»(ATextbookofTranslationꎬ1988)中讨论的literaltranslation ꎬ汉语译为 直译 ꎻ另一个是韦努蒂(LawrenceVenuti)分别在«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ꎬ1995)和«翻译的丑闻»(TheScandalsofTranslationꎬ1998)中提出的 foreignization 概念 一种从文化的角度构建的直译观 汉语译为 异化 ꎮ但有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译法ꎬ如王东风认为这种翻译 是哲学常识欠缺的表现ꎬ只不过现在已经约定俗成ꎬ无法再另作他译罢了 [5]ꎮ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明确地区分了 直译 (literaltranslation)和 逐字翻译 (word-for-wordtranslation)这两个不同的概念[6]69ꎮ首先ꎬ他认为 逐字翻译 是将原文的语法和词序以及所有原文词汇的主要意思对应地转换成译文ꎮ但是这种翻译方法通常只适合那种短小简单㊁不含褒贬的中性句子ꎮ而直译则涉及各种不同语言单位的相互转化:即ꎬ从词语到词语ꎬ词群到词群ꎬ词语搭配到词语搭配ꎬ从句到从句ꎬ句子到句子之间的转换ꎮ纽马克认为直译是 保证(源语和译入语的)指称和语用对等 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翻译过程ꎬ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译者才应该考虑别的翻译方法:1.在呼唤型(vocative)或信息型(inform ̄ative)文本里ꎬ源语明显地不准确或不通顺ꎻ2.对于源语中的某些普通词汇ꎬ如果通过 过度翻译 (over-translating)也得不到令人 满意 的对应的表达法ꎮ简而言之ꎬ纽马克所倡导的直译策略ꎬ其核心在于翻译 词语 (thewords)ꎬ而不是翻译 意义 (thesense)[6]76ꎮ虽然纽马克对于直译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语言学层面ꎬ但他的直译概念为现当代翻译批评话语奠定了理论基础ꎬ也为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参照ꎮ与纽马克的语言学视角不同ꎬ韦努蒂则从文化的角度对直译进行了诠释ꎮ他提出了 domes ̄tication (归化)和 foreignization (异化)两个相对的概念ꎬ分别对应意译和直译翻译策略ꎮ韦努蒂借用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的观点对这组概念进行了解释: 归化是按照目标语文化价2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值观对原文实施种族中心主义的化简(ethnocentricreduction)ꎬ从而把作者带回家ꎻ而异化则是对目标语文化价值实施反种族中心主义的压制ꎬ以表达原文语言文化的差异性ꎬ从而把读者带出国 [7]20ꎮ韦努蒂出于对翻译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称性的抵制和对翻译种族中心主义暴力的反抗ꎬ提出了异化翻译思想ꎮ从翻译技术层面来讲ꎬ他主张的直译翻译法的核心在于 抵制流畅 (resistsfluency)[7]102ꎬ拒绝 圣典化(canonization)英语语言翻译中的通顺 [7]41ꎮ他甚至提出两种比较极端的翻译策略:利用古语翻译和选择非经典化的文学文本ꎮ前者从语言上大大降低了源语被译入语同化的可能性ꎬ而后者回避了主流文化强加给译入语文化的文化霸权ꎮ韦努蒂这些异化翻译主张与鲁迅后期的翻译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ꎬ关于这一点ꎬ王东风专门撰写了«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的比较»一文ꎬ对两者进行了细致的比较ꎬ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政治目的不同ꎮ但笔者倒是认为更本质的区别在于ꎬ鲁迅是想通过这种翻译策略来影响译入语ꎬ从而改善或改变译入语文化ꎻ而韦努蒂正好相反ꎬ他提倡异化是为了拒绝译入语与原语言的 亲密接触 ꎬ从而减少译入语文化被原语言文化(即英语霸权文化) 感染 的可能性ꎮ不可否认ꎬ无论是纽马克语言学视角下的直译还是韦努蒂文化视角下的异化都与鲁迅的翻译观有着某些相似之处ꎬ但后者却在本质上有别于前两者ꎮ首先ꎬ鲁迅大多数的翻译都是转译ꎬ即从一种译文翻译到另一种译文ꎮ因此ꎬ从理论上来说ꎬ鲁迅的所谓直译根本就无法纳入纽马克或韦努蒂的理论话语ꎮ其次ꎬ即便忽略转译这一因素ꎬ鲁迅的直译仍很难界定ꎮ这是因为ꎬ鲁迅在不同时期所做的与直译相关的言论并非完全一致ꎬ而这些言论与他的翻译实践也存在着不对等性ꎮ大多数学者在讨论鲁迅的翻译时ꎬ往往忽略了这些问题ꎬ只是将其笼统地称为直译ꎬ甚至理所当然地将鲁迅的直译与硬译作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所指ꎮ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ꎬ如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出版的«鲁迅翻译研究论文集»的封底ꎬ鲁迅被描绘为 较早地看到林译的毛病ꎬ因欲更张ꎬ倡导直译ꎬ后来坚守不辍ꎬ甚至在被人讥为硬译 时ꎬ也毫不动摇 ꎮ在这里ꎬ作者只是把硬译当作人们对鲁迅翻译的诋毁ꎬ而认为贯穿鲁迅翻译始终的就是直译了ꎮ类似的说法也体现在其他学者的论述中ꎬ如李松睿和王家平不约而同地将鲁迅的直译与 不顺 相提并论ꎬ认为两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法[8][9]ꎮ这些模糊的表达泛化了直译在鲁迅翻译话语中的特殊性ꎬ也遮蔽了鲁迅翻译思想的复杂性ꎮ那么ꎬ究竟该如何定义鲁迅的直译呢?或者说ꎬ鲁迅的直译与硬译到底是怎样的关系?鲁迅讨论翻译的大多数言论都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ꎬ也是他翻译生涯的晚期ꎬ其中ꎬ« 硬译 与 文学的阶级性 »(1930)㊁«关于翻译的通信»(1931)和« 题未定 草»(1935)最为详细地论述了他的翻译思想ꎮ总体而言ꎬ鲁迅的直译观可概括为两点:易解丰姿ꎬ宁信不顺ꎮ前者 兼顾着两面ꎬ一当然力求其易解ꎬ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10]ꎻ后者作为对前一条的补充ꎬ强调在翻译的过程中ꎬ为了保留原作的精神ꎬ有时找不到合适的对应的表达法ꎬ不得不舍弃 顺 ꎬ只好采取逐字逐句的硬译方法了ꎮ鲁迅在此很明确地指出ꎬ前者为主ꎬ后者为辅ꎮ只有当语言文化的差异太大实在无法兼顾易解和丰姿的时候ꎬ为了忠实于原文才考虑舍弃译文的顺畅ꎮ从这段文字来看ꎬ鲁迅与纽马克的直译观十分接近ꎮ但实际上ꎬ众所周知ꎬ鲁迅后期的翻译完全舍弃了 易解丰姿 ꎬ只遵从 宁信不顺 ꎮ例如ꎬ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ꎬ鲁迅主张 不顺 ꎬ要在译文中 装进异样的句法去ꎬ古的ꎬ外省外府的ꎬ外国的ꎬ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 ꎬ以期慢慢改变汉语语法 不够精确 的缺陷[11]391ꎮ这 不顺 便是梁实秋所讨伐的 硬译 ꎬ后来 硬译 这一称谓干脆被鲁迅借用ꎬ几乎成为他的翻译标签ꎮ鲁迅强调ꎬ之所以硬译ꎬ是因为外国文中的许多句子没有对应的中文ꎬ须 新造ꎬ 说得坏点ꎬ就是硬造 ꎬ以此来 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ꎬ但因为有待于新造ꎬ所以原先的中国文是有缺点的 [11]204ꎮ为35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海燕: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此ꎬ他坚持 按板规逐句ꎬ甚而至于逐字译的 ꎬ 决不肯有所增减 [11]202ꎬ215ꎮ显然ꎬ鲁迅的硬译已经远远超出了纯粹的语际转换ꎬ与其 易解丰姿ꎬ宁信不顺 的直译观相去甚远ꎮ硬译成为他改善汉语语言㊁改造国民性的政治工具ꎮ回到1909年ꎬ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ꎮ学界认为ꎬ正是从«域外小说集»开始ꎬ鲁迅的翻译从之前的改写㊁编译转为直译ꎮ换言之ꎬ«域外小说集»是鲁迅直译之肇始ꎮ鲁迅本人在谈论这部小说集的翻译时ꎬ用 弗失文情 来定位他的翻译标准[12]168ꎮ 文情 当指原作的内容㊁ 异国情调 与 洋气 [10]364ꎬ 弗失文情 则可理解为通过保持原作的这些特征来使译文达到 易解丰姿 的效果ꎮ当然ꎬ这 异国情调 也好ꎬ 洋气 也好ꎬ就其字面意思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则可以就译文文法㊁语言而言ꎬ一则可以就译文文体风格而言ꎮ前者强调文化的异质性ꎬ而后者强调文学的异质性ꎮ至于两者如何协调ꎬ则必须到译文中找答案ꎮ然而ꎬ在«域外小说集»第二版(1920)序言中ꎬ鲁迅称该书的译文 句子生硬ꎬ 诘誳聱牙 [12]177ꎬ此说法似乎为其翻译生涯后期的 硬译 说做了铺垫ꎬ也成为很多学者断定此直译即为彼硬译的铁证ꎮ但是不细读文本ꎬ我们依然很难判断所谓的 句子生硬ꎬ诘誳聱牙 究竟达到了怎样的 不顺 程度ꎬ也可能会猜疑鲁迅此处是谦虚之词ꎮ有学者认为 鲁迅所说的 直译 ꎬ并不是针对 意译 而言 ꎬ而只是针对 歪译 采取的 正译 ꎬ因此并不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意译构成对抗的关系[13]ꎮ对此观点ꎬ笔者深以为是ꎮ无论是 易解丰姿ꎬ宁信不顺 ꎬ还是 弗失文情 ꎬ都是鲁迅直译观的表达ꎬ但是它们并不能与纽马克的直译概念相提并论ꎬ也不具有后者的具体性㊁系统性㊁科学性的特点ꎮ它们更是有别于韦努蒂的异化观ꎮ相反ꎬ韦努蒂的异化观和鲁迅的硬译思想都宣扬 不顺 ꎬ虽然两者目的南辕北辙ꎬ但是译文呈现的形式却是一样的ꎮ因此ꎬ大多数学者将鲁迅的硬译合法地纳入直译范畴内的观点ꎬ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ꎮ三㊁«域外小说集»:形式的直译与内容的意译«域外小说集»两册共收录16个短篇故事ꎬ整体翻译风格基本一致ꎬ且大部分作品由周作人所译ꎮ鲁迅只译了3篇ꎬ分别是安特列夫的«谩»«默»以及迦尔洵的«四日»ꎮ这部小说集的所有作品都具有现代主义特征:去情节中心化㊁无典型人物特征㊁重心理描写和主观感受ꎮ从故事的体裁和叙述形式来看ꎬ周氏兄弟忠实地向中国读者译介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ꎮ«域外小说集»读者的缺席正好从反面印证了这种新的文学形式被译入语文化接纳的难度之大ꎮ下文将通过对比«默»的原作和译作来探讨«域外小说集»的直译策略ꎮ但在此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谓的原作实则为从俄语原作译出的德文ꎬ也就是说鲁迅的汉语译文转译自德文译文①ꎮ这种基于转译的 原作 和译作对比之所以具有意义ꎬ一方面是因为鲁迅在论述自己的翻译观时ꎬ对于直接从原文翻译和转译这两种形式给予了同样的重视ꎻ另一方面是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ꎬ如果因为否定转译中的原作而否定文本比较的可能性ꎬ这将会是鲁迅翻译研究的一大缺失ꎮ接下来ꎬ考虑到有限的篇幅ꎬ笔者仅节选一段文字分析ꎮ下面这段文字描绘的是牧师伊革那支从女儿的葬礼回到家时的情景ꎮ牧师的厨师十分悲伤ꎬ对伊革那支充满愤恨ꎬ因为他认为是伊革那支间接造成了威罗的死亡:ErgingdurchdieguteStubeꎬwoallessauberundordentlichdastandwieimmer ̄diehohenLehnstühleunterihrenweißenÜberzügenwieLeicheninihrenTotenhemden.AndemeinenFensterhing4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①关于«默»的原文ꎬMarkGamsa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对比研究ꎬ最后确定鲁迅转译自AlexisvonKrusenstjerna所译的德文 Schweigen ꎬ该德文译文收录在1903年的袖珍本安特列夫的短篇小说Novel ̄lenꎮ见Gamsaꎬ第233-234页ꎮeinDrahtkäfig-aberleerꎬmitweitgeöffneterTüre.Nastaszia! schriePaterIgnatiusꎬundgrobhallteseineStimmedurchdiestillenRäumeꎬdieverlegenschienenꎬdaßergleichnachderTochterBeerdigungsoschreienkonnte.Nastasziaꎬ rieferleiserꎬ woistderKanarienvogel?DieKöchinꎬsoverweintdaßihrdieNaserotwieeineRübeimGesichteglänzteꎬerwidertegrob: Wosollersein? ̄weggeflogenister.Weshalbhabtihrihnhinausgelas ̄sen? PaterIgnatiuszogdieBrauendrohendzusammen.NastasziabrachinTränenausꎬunddieAugenmitdenZipfelnihresKopftucheswischendꎬstammeltesie:FräuleinchensSeelehat...ihn...gerufen...ꎬwiedurften...wir...ihndenn...halten? [14]伊革那支入客室ꎬ见全室整洁ꎬ弗殊平时ꎬ几衣纯白ꎬ卓立如死人临敛ꎮ呼其婢曰ꎬ 那思泰娑ꎬ 则自觉声在虚室中ꎬ至复犷厉ꎮ窗外悬鸟笼ꎬ阑槛已启ꎬ其中虚矣ꎮ因复微呼曰: 那思泰娑ꎬ鸟安在? 婢哀毁ꎬ鼻已如芦萉ꎬ嗫嚅对曰ꎬ自 自然去矣! 伊革那支蹙额曰ꎬ胡为纵之? 婢复泣失声ꎬ掣韨角拭其目ꎬ咽泪曰ꎬ 此性命ꎬ 此女士性命ꎬ何可留耶! [15]虽然译文为文言文ꎬ但是只要是有点文言文基础的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译文的流畅和高雅ꎮ鲁迅摒弃了当时翻译界随意增添删减㊁改写的做法ꎬ忠实地保留了原作的精神ꎮ然而这种 忠实 ꎬ并不是对原文的亦步亦趋ꎬ也不是严格照搬原文的句法结构ꎮ例如:他将原文中的七个短小段落合并成了一个自然段ꎮ这种以一句话单独作为一个自然段的结构在当代汉语小说中很常见ꎬ但是却不符合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特点ꎬ显得有点怪异ꎮ所以有理由推断鲁迅在此采用归化法是为了迎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ꎮ除此之外ꎬ鲁迅对某些细节描写的顺序也做了调整ꎮ例如在德文中ꎬ牧师伊革那支出场前ꎬ首先是对环境的描绘ꎬ包括客厅的整体布置:从椅子到窗户ꎬ再到空鸟笼和打开的鸟笼门ꎬ然后在第二自然段里ꎬ才传来牧师呼唤仆人的声音ꎮ这种由景及人的描写多见于西方叙事小说中ꎬ而中国传统小说则倾向于情景交融㊁寓情于景的写法ꎮ鲁迅将原文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进行了拆分ꎬ将牧师呼唤仆人的那段文字放到鸟笼描写之前ꎬ然后再写到鸟笼ꎬ以鸟笼的空与静去衬托牧师呼喊厨师时回荡在屋子里的空旷之音ꎮ如此ꎬ译文生动地再现了一幕人去楼空的悲伤场景ꎮ虽然译文既没有增删词句也没有改变原作的意思ꎬ但是对于中国读者而言ꎬ经过鲁迅调节之后的描写顺序显然更能达到生动形象的文学效果ꎮ除此之外ꎬ鲁迅删除了短语 daßergleichnachderTochterBeerdigung (紧随他女儿的葬礼)ꎮ虽然可能是出于避免重复的考虑ꎬ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他本人所倡导的硬译精神ꎮ更有趣的是ꎬ德文中的 erwidertegrob 本意是 粗暴地回答 ꎬ但是在译文中被 嗫嚅 取代ꎮ 粗暴地回答 与 嗫嚅 无论是在德文还是英文中都不是同一个词汇ꎬ它们所表达的含义也相去甚远ꎮ我们很难将鲁迅此处的翻译理解为误译ꎬ但从 嗫嚅 所表达的效果来看ꎬ鲁迅似乎有意缓解主人伊革那支与厨师之间的紧张关系ꎮ同样ꎬ当伊革那支问及厨师鸟到哪里去了的时候ꎬ德文里厨师的回答是一个反问句: Wosollersein? (它该/能去哪儿呢?)但是ꎬ在译文中ꎬ反问句所产生的力量被陈述句和省略号弱化了: 自 自然去矣! 厨师的态度从原作中的不满变成了吞吞吐吐不敢说的样子ꎮ鲁迅很可能是充分考虑了译入语文化和读者的接受能力ꎬ因此在这些地方采用了归化的策略ꎮ或许ꎬ通过弱化厨师对主人的敌对态度ꎬ鲁迅呈现的才是中国读者心目中主仆之间应该呈现的关系吧ꎮ55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海燕: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从以上文本比较不难看出ꎬ鲁迅并没有采取他后期倡导的 宁信不顺 或者硬译的翻译标准ꎮ恰恰相反ꎬ他的翻译方法灵活ꎬ译作更是体现了易解丰姿 弗失文情 的效果ꎮ他更关注的是译入语文化和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体验ꎬ为此ꎬ他在没有违背原作精神的前提下不动声色地将译入语文化和汉语写作习惯植入到译文之中ꎮ«默»所体现的直译风格在«域外小说集»的其他译文中也相当明显与一致ꎬ在此不再赘述ꎮ为了更清楚地体会鲁迅的直译与硬译之间的差别ꎬ笔者接下来将选取鲁迅1921年翻译的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作品«工人绥惠略夫»中的一段文字①ꎬ将«默»与此文做进一步比较ꎮ当然ꎬ«工人绥惠略夫»也是学界公认的 直译 典范之一ꎮ鲁迅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中写道: 除了几处不得已的地方ꎬ几乎是逐字译ꎮ [12]140«工人绥惠略夫»一文围绕着对革命性质的质疑展开ꎬ批判了社会无视 革命者的普遍困境以及那些为他人战斗和发声的人的困境 [16]ꎮ下面这段文字选自该小说第一章ꎬ从一个新房客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绥惠略夫的日常生活环境: MaksimowaꎬhierfragtjemandnachIhremZimmerꎬ erklärtederAngekommeneꎬeinlangerhagererStudent.ErgingalsersterdurchdenKorridorꎬindemdieLuftsauerunddampferfülltwarꎬwieindemschmutzigenVorraumeinerBadeanstalt.ErhörtenichtweiteraufdasꎬwasdieGreisinsprachꎬschobsichdurchdenKorridorꎬanKoffernundVorhängenꎬhinterdenensichirgendetwasrührteꎬvor ̄beiundverschwandinseinemZimmer.ErstalserseineSachenabgelegthatteundinroterBauernblusemitoffenemKragenohneGürteldastandꎬfielihmderneueMieterwiedereinunderfragtedieAlteꎬdieihmeinensiedendenSamowarbrachte [17]玛克希摩跋(Maksimova)ꎬ这里有人问你的房子呢ꎮ 上来的人告诉说ꎬ是一个瘦而且长的大学生ꎮ他先向那空气又酸又湿ꎬ仿佛浴场的腌臜的前房一般的廊下的那边走ꎮ他也不再听老女人说什么ꎬ一径走过了堆着行李和挂着帐幔ꎬ那后面有什么正在蠢动的廊下ꎬ躲进他自己的屋子里去了ꎮ他放下物件ꎬ穿着畅开领口没有带子的红色的农家衣的时候ꎬ才又想到新来的客人ꎬ便问那老女人ꎬ恰恰捧着煮沸的撒摩跋尔进来的 [15]142虽然此白话文与«默»的古文区别很大ꎬ但是读者只需读几个句子就能感受到两个文本的区别已绝非白话和古文的区别ꎮ两个文本都是居住环境㊁人物和语言的细节描写ꎬ但此处译文僵硬ꎬ充满欧化句法ꎬ有些地方甚至晦涩难懂ꎮ原作(德文)语言同英语相似ꎬ可以将几个形容词并置于名词之前ꎬ一个长句可以包含多个限定性从句ꎮ这些句法特征与汉语句法大相径庭ꎬ所以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ꎬ译者必须拆散从句ꎬ以多个短语结构或短句代替ꎮ并置的形容词也应该根据需要要么合并要么拆分成短语ꎮ例如ꎬ einlangerhagererStudent 逐字译为 瘦而且长的大学生 ꎬ其中 瘦而且长 就不合汉语习惯ꎬ应该合并为 瘦长 ꎮ更为甚之ꎬ ErgingalsersterdurchdenKorridorꎬindemdieLuftsauerunddampferfülltwarꎬwieindemschmutzigenVorraumeinerBadeanstalt 是一个复杂句ꎮ修饰名词Korridor(走廊)的是一个长长的地点状语从句ꎬ从句里的形容词定语和比较句型共同修饰名词短语Badeanstalt(浴场)ꎮ鲁迅的翻译严格遵守了德语的句法结构ꎬ以至译文 忠实 地不忍卒读ꎮ其实ꎬ译者大可将这句话译为 他沿着过道走去ꎬ空气潮湿ꎬ充满了霉味ꎬ他仿佛走进了浴场肮脏的前厅 ꎮ除了严格遵循原文的句法结构ꎬ他还有意保留了异质的文化信息ꎮ如 Samowar 指俄国的一种金属茶壶ꎬ在汉语文化里6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0卷①这部作品是鲁迅转译自Bugow和Villard发表于1909年的Revolutionsgeschichten(«革命故事»)上的德文译文 DerArbeiterSchewyrjow ꎮ没有对应物ꎮ但是译者完全可以用归化的方法ꎬ使用中国读者更加熟悉的替代物ꎬ或直接用 茶壶 来取代这个词汇ꎮ而鲁迅的 撒摩跋尔 到底为何物ꎬ读者茫然不解ꎬ免不了要费一番心思去研究ꎮ虽然此处的 撒摩跋尔 与«默»中的人名 伊革那支 同属音译ꎬ但读者对于两者的接受能力却是不可相提并论了ꎮ可见ꎬ如果«域外小说集»采取的是直译法的话ꎬ«工人绥惠略夫»则当属硬译ꎮ上面所节选的德文清晰易懂ꎬ即便一个资质平庸的译者也可以轻松顺畅地翻译此段文字ꎬ而鲁迅却译得如此生硬㊁诘誳聱牙ꎮ此译文代表了鲁迅的 招牌 翻译 硬译ꎬ充分体现了鲁迅改革汉语语言㊁改变国民思维的决心ꎮ对于硬译的政治性解读ꎬ学界的讨论极为充分ꎬ也并非本文的关注点ꎮ笔者在此将«域外小说集»和«工人绥惠略夫»进行比较只是为了证实鲁迅的直译与硬译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ꎮ直译是鲁迅翻译研究中被长期遮蔽㊁忽略的一个特殊现象ꎮ它主要集中在«域外小说集»译文中ꎬ与鲁迅此后的硬译并无多少相似之处ꎮ只有弄清这一点ꎬ才能更好地解答以下问题:首先ꎬ鲁迅的直译ꎬ或者说以直译方法翻译的«域外小说集»ꎬ在鲁迅的整个翻译生涯中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它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心理现实?其次ꎬ一直以来与硬译或鲁迅的翻译捆绑在一起的救国启蒙的政治意义也适用于鲁迅的直译吗?换言之ꎬ从«域外小说集»的直译视角重新审视鲁迅的翻译目的ꎬ这部小说集体现的到底是充满政治意图的 拿来主义 还是只是周氏兄弟文学理想主义不算成功的一次尝试?四㊁鲁迅的直译:文化拿来主义还是文学理想主义?笔者上文中对«域外小说集»的直译的解读ꎬ最根本的意义就是从实证的角度将鲁迅的直译与硬译区分开来ꎬ从而将硬译所携带的政治性从«域外小说集»的直译语境中分离出来ꎮ去政治化之后的直译ꎬ无论是从翻译本身还是从文学的角度而言ꎬ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鲁迅翻译思想之门ꎮ一般来说ꎬ翻译中的 熟悉性 (familiarity)与 它性 (otherness)互不兼容[18]ꎮ译者往往因为要保留原文的它性而不由自主地将译文陌生化ꎻ反之ꎬ有的译者为了让译文更接近读者阅读习惯而努力靠近译入语文化ꎬ让译文变得让读者熟悉ꎬ却因此失去了作品的 原汁原味 ꎮ熟悉性与它性的相互排斥正是意译与直译㊁归化与异化观点之争的焦点ꎮ在此背景下ꎬ让我们再回到«域外小说集»考察它的翻译特征ꎮ如上文所分析ꎬ«默»是一篇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品ꎬ先锋气息浓厚ꎬ鲁迅保留了德文版故事的整体结构框架以及其松散虚无㊁形而上的故事情节ꎬ从形式和体裁上达到了 信 ꎬ保留了西方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它性本质ꎮ这也是鲁迅的 弗失文意 的具体表现ꎮ然而ꎬ在具体翻译方法上ꎬ鲁迅却试图通过一定程度的归化将读者熟悉的译入语文化植入异质的文学体裁ꎬ从而寻求中西文化和文学传统在译文中的平衡ꎮ他将中国的文化㊁文学创作和阅读习惯整合到新的小说形式中去ꎬ让中国读者以熟悉的方式了解不熟悉的文学体裁ꎮ在此ꎬ 弗失文意 所表达的意思就绝非字字遵从原作ꎬ宁信不顺了ꎬ而是既要忠实地传达原作的精神ꎬ又要更好地消化原作ꎮ这就指向了一个问题:既然«域外小说集»的翻译策略既不是当时流行的林纾式的伪译ꎬ也不是硬译ꎬ那么它在鲁迅的整个翻译生涯中充当了怎样的历史角色?它又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心理现实?周氏兄弟在当时林译小说充斥中国读者市场的背景下翻译并出版了«域外小说集»ꎬ就翻译本身来讲ꎬ他们的目的相当明确ꎬ就是要抵制当时正流行的随意编译㊁乱译甚至改写的不良风气ꎮ他们想规范翻译ꎬ为翻译正名ꎬ并由此重塑译作在译入语文化里应该承担的文学和文化意义ꎮ对于鲁迅的译文ꎬ他自称 句子生硬ꎬ 诘誳聱牙 ꎬ这除了自谦的可能性外ꎬ更可能的解释还是要与林译小说区别比较ꎬ«域外小说集»虽然不及林译小说的改写那么顺畅ꎬ但与«工人绥惠略夫»等译作的生硬和不通顺也不可同日而语ꎮ毫无疑问ꎬ直译75第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谢海燕:协商直译:重论鲁迅的直译与«域外小说集»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的译介合作
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的译介合作叶依群【摘要】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从事过一系列的文学和翻译活动:从学太炎先生、筹办文艺刊物、译介外国文学.这些探索和实践为翻译《域外小说集》做了充分的准备.《域外小说集》的译介,不仅是兄弟二人分工合作的翻译成果,更重要的是作品选目和翻译方式突破了晚清的翻译规范,体现了周氏兄弟“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理念.尽管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广受学术界的关注.【期刊名称】《浙江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9)004【总页数】5页(P282-286)【关键词】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译介合作;直译;意译【作者】叶依群【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10.93鲁迅(1881—1936)和其弟周作人(1885—1967)都是跨越晚清和民国文坛的翻译家和作家。
1909年,周氏兄弟在日本留学期间合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被认为是兄弟合作译介的丰碑。
《域外小说集》一、二集,辑录了7个国家的16篇短篇小说,但销售惨淡,分别售出20和21本,在晚清译界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就读者接受而言是大为失败的。
虽然如此,但这部译作问世后,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或褒或贬,研究渗透多个层面。
《域外小说集》面世距今整整108周年,百年的岁月并没有让这部译作湮没无闻,1个世纪的风雨也没有浇灭学界的研究热情。
可见,《域外小说集》的译介,对周氏兄弟和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均有着特殊的意义。
笔者通过对周氏兄弟留日期间文学翻译活动的考察及他们的译介合作,阐述《域外小说集》译介中体现的先锋性。
周氏兄弟从小接受正统的封建教育;“走异路、逃异地”,远赴南京学堂学习洋务;留学东瀛,并在林纾和梁启超等清末翻译家的影响下走上文坛,介绍和翻译欧洲文学。
几乎相同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以“周氏兄弟”而同享盛誉。
从1906年到1909年,有3年多的时间,周氏兄弟同在日本留学,从事文学活动:听太炎先生讲课,筹办文艺杂志,携手文学翻译事业。
《域外小说集》译本生成研究
《域外小说集》译本生成研究【摘要】周氏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因弱小民族国家文学作品选材和直译策略而广受学界关注。
文章通过考察周氏兄弟1906—1909年的文学活动,探讨《域外小说集》生成因素。
周氏兄弟的外语能力使他们具备了翻译资质;利用外语搜寻偏僻国度的作品;前期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实践以及资助经费的获得是译作得以顺利出版的关键。
《域外小说集》是周氏兄弟在文学探索阶段并处于劣势的境况下所做的尝试,并由此开启了晚清文学翻译的新风气。
【关键词】《域外小说集》;译本;生成;周氏兄弟【作者单位】叶依群,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45-1216/g2.2019.07.026《域外小说集》是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合作译介的短篇小说集。
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周氏兄弟明确说明了翻译目的,即通过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
这也成为他们一生从事文学活动的目标。
在不断摸索中,周氏兄弟将目光转向世界被壓迫民族的文学,《域外小说集》就是他们早期翻译成果的展示。
作为晚清留学生,当时默默无闻的周氏兄弟何以能够翻译并自费出版小说集?为此,他们又进行了怎样的前期准备?笔者梳理周氏兄弟1906—1909年的文学活动,探究他们的翻译实践轨迹,发现《域外小说集》出版的四个关键因素:译者具备的外语能力;翻译作品搜寻途径;前期创作和翻译实践;出版资金的获得。
一、译者翻译资质——周氏兄弟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译者从事翻译活动应具备相应的外语能力。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晚清掌握外语的译者寥寥无几,因而当时的翻译活动有别于今天所说的翻译。
最典型的是林纾“耳受而手追之”的翻译模式,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合作。
周氏兄弟在林纾及其“林译小说”的影响下涉足翻译,但洋学堂的教育和留学东瀛的人生经历让周氏兄弟具备了一定的外语基础,具有独立翻译的能力。
鲁迅精通日语、德语,熟悉英语、法语,学过俄语和拉丁语。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鲁迅早期译介活动评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鲁迅早期译介活动评析
马星宇
【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鲁迅早期的译介活动,明显受到了中国近代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他在当时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下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域外小说集》虽遭到了“事后追惩”,但也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体现了鲁迅的前瞻性眼光。
【总页数】2页(P106-107)
【作者】马星宇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鲁迅译介活动
2.生态翻译学观照下鲁迅译介域外儿童文学作品的选材与翻译策略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侗族信仰文化英译研究r——以侗族"萨"神的译介为例
4.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小说英语译介传播为例
5.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学译介
——以葛译《丰乳肥臀》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 的意 义 。
一
作语言尝试 , 并未考虑阅读和理解效果, 但鲁
从《 b , 域 ̄s 说集》 J 中选择 的作品来源看 ,
法 美 迅先生 翻译 的尝试 和他的言语也可 以看到 鲁 迅 将 英 、 、 等发 达 国家 的外 国作 品影 响弱 化 , 个 翻 译 集 中 , 国 的作 品只 有 美 整 在 鲁 迅 翻 译 作 品 中 的原 创 性 和个 人 改 他对传统文化的形式的质疑 , 并正在 开掘独
、
鲁 迅翻 译 观 念 的缘 起
写能 力 很 强 , 导致 了鲁 迅 先 生 翻译 作 品的 文 创 性 的个 人 化 翻译 模 式 。
国一 篇 。更 深 刻 的用 意 是 开 启 同人 现 代 意
从 本转换方式 中原创成分很高 , 与一般意义上 到 12 90年 , 白话 义 运 动愈 演 愈 烈 , 迅 识 , 具有 进 步 意识 的 弱小 国家 曲笔移 入 翻 鲁 多 翻译 文 本 转 换 的 文本 “ 度 创 作 ” 比 别 的文本 翻译 转换 也 从 古 义转 化 到 了 白话 。 二 相 他 译资源 。翻译作品的主要文本语言背景 , 为 甚 大 , 翻 译 技 术 角 度 的 理 解 , 造成 对 鲁 主 动 用 白话 对 曾用 古 文 翻译 或 者 文 白夹 杂 来 自荷 兰 等东 欧 弱 小 国家 , 中 国文学 介 绍 从 是
其“ 复古” 的。形成了众人认 同的“ 口” 拗 语言表 鲁 迅 的杂 文惯 用 的现 实 批 判 方式 扎根 于 现 实 , 发 展 , 明清 时期 达 到 鼎 盛 , 迹 遍 在 足
徽 达, 几乎是每句话都对应外来 文学 的内容和语 而神话故 事只是一个引子 , 与鲁迅在《 这 域外 及全 国乃 至世 界 各 地 。 晚清 时期 , 法 , 次 文学 翻 译 尝 试 中可 见鲁 迅 的心 中充 斥 小说集》 初 翻译 中实践 的直译技巧相吻合 。 着 传 统 与现 代 的碰 撞 感 。尽全 力 忠 实于 原来 文
寓 中国读 者 的阅 读 空 间与 视 野 , 西 方进 步 的 主要参照 。12 年 , 将 9 1 一部 旧译作《 域外小说 外体 裁 的 翻译 选 择也 另辟 蹊径 ,将 童话 、 言、 戏曲等体裁引入 , 具有极强的先锋性。 思想启蒙意识作为文学翻译传播 的职责。 在 集》 由上海群 益书社重新刊印 , 要 鲁迅 在重
文本转换 中 ,鲁迅 将文本价值取 向定位为 新刊 印的序言 中体现了翻译观念的变化 , 专
2 纪 初 期 ,中 国 普 遍 没 “ 民性 的改 造 ” 体现 出 自身 创 作 和 翻译 的 门写 道 :我 看这 书 的译 文 ,不 但 句 子 生 硬 , 半 封 建社 会 中寻 找 出路 的过 程 。 国 , “ 有 很 好地 接 受外 来 新 观念 的渠 道 , 留学 海外 文化追求 。在鲁迅早期翻译中 ,文 以载道” 诘屈聱牙 , “ 而且也有极不行 的地方 , 委实配 但 的 文学 责 任 感很 强 , 也 使 翻 译 的行 为 转 化 不上再印。 这 只是他的本质却在现在还有存在 的 留学生 采 撷 归来 的 资源 ,虽 然很 有 限 , 蒯读 而 成鲁 迅 获 取 外来 革 新 思想 的一 种 载 体 , 鲁 的价 值 , 将 来 也该 有 存 在 的 价 值 。其 中 很 大 程度 上 成 为满 足 『 者需 求 的 渠 道 。 使 便在 有着多年传统文化 迅在《 域外 小说集》 意实现思想先于文学 有许 多篇 , 有 也还值得译成 白话 , 教他尤其通 这些阅读者和鲁迅一样 , 的 翻译 构 想 。
鲁 迅 的杂 文 在 五 四前 后 能够 走 向大 众 , 有 也是鲁迅的勇气可嘉之处 。《 月夜》 充分肯定 了 经 商 已逐 渐 成 为 一种 普 遍 社 会 现 象 。 其 背后 的历 史原 因 。一 方 面 , 国是 个 具 有 悠 人欲的合理 l 中 生。宗教派系的长老劝说侄女离开 徽 州 人 普 遍 认 为 男 人 外 出 经 商 是 有 久 诗 文 历史 的 国度 , 成 了杂 文 文 体 载 体 的 积 可耻的性欲 , 形 抛弃尘世的牵挂信仰上帝 , 而月夜 远 大抱 负 的表现 。 由于 许多徽 州 人 常 累; 另一 方 面 , 国在 近 代 社 会 转 型 中 , 文 中 杂 的 当晚 , 在 月光 下 见证 了侄 女和 恋人 结 合 , 年 背 井 离 乡在 外 地 经 商 , 了在 生 活 老人 为 现适 应 了社 会发 展 和 文学 批 评 的需 要 。鲁迅 杂 深深感 到强制组织并不 符合上帝 的准予人 与 上能 够 彼 此 相互 照 应 , 生 意 上 相 互 在 文 的文 体 形 成 与 报 刊成 为 大 众 传 播 媒 介 密 不 自然融合 的旨意。这样 的翻译作品是一种“ 挑 扶 持 ,共 同 克 服在 异 乡生 存 的 网难 , 可 分 , 的杂 文作 品大 多 刊 载 在 报 刊上 , 《 衅 ” 他 仅 语 ,触 动 的是 近 代 固 守 传统 的 中 国 人 的接 受 徽 州 人 往 往 会 成伙 结 对 地 共 同外 出
这使鲁迅在《 域外小说集》 行 。”] 1 3 鲁迅序 言中的“ 本质却在现在还有 教育和学 习经验 , 翻译 时 , 毅然 选择 了最 忠 实 于 中 国文化 理 解 也 鲁迅作品翻译 的观念 中社会 变革 的思 存 在 的价 值 ” 表 达 了他 重 新 刊 印 的原 因 ,
兰 台 世 界 2 2. 01 7月 上 旬
是 学 界 对 这 部 小 说 集 的 重 视 程 度 引 发 了一 以在 当 时 的评 价 言论 也影 响 了他 个人 的翻 译
二、 鲁迅 翻 译 意识 的 现代 化 过渡
《 域外小说集》 同先于鲁迅在近代 中 国
并 系列的研究成果公 布于众 , 域外小说集》 方式 选择 。对 于 早年 翻译 的 E 历 险记 》 使《 极 鲁 社会 操 刀 翻译 文 学 的林 纾 不 同 , 未止 步 于
E量 量
《 域外 小 说 集 》 最初 刊 印的 数 量来 看 ,仅 有 了” } 复 用 中 国传 统 文 言 习惯 翻译 作 品 的 是 他 一 直 以来 翻译 外 国作 品引 入 中 国 的原 lj 19 , 严
2 多册 ,其 中也不乏对 中国这第一本外 国 方法, 【 】 译者不 同的翻译策略与文学创作心理 的 在鲁迅看来并没有作出批判和否定 , 他 因。 同形 度 ” “ 和 差异 度 ” 比例 有 关 一 的 。 小说 集的好奇之心的购买意 图。而 时至今 对《 天演论》 传递的“ 物竞天择” 的思想内涵非 “ 日,域外 小说集》 《 的读者 群 日增 , 更重要 的 常赞赏 , 况且他个人的古文功底非常深厚 , 所
也可以萎死的。这与持有“ ” 天才 探 寻徽 商在 鼎盛 的明清 时期 的经 营 因此 , 使鲁迅《 域外小说集》 陷入 了一种难于进 当头加 以裁杀 , 入阅读 状态 的境地 。鲁迅 的学生曾这样评价 : 论” 观点的学人言论大相径庭 , 直接用价值判断 管 理 之道 。 “ 那译笔古奥 的很 , 似乎是拟《 列子》 庄子》 的方式确认 了事物 的客观 属性 , 或《 , 降低 了对 “ 天
一
度 成 为 鲁 迅 研 究 和 翻 译 文 学 研 究 的 “ 迅后 来 自己 回忆说 : 时 又译 过 一部 E 对外 来 文 学作 品的 了解 和 大众 普 及 的 功效 , 显 “ 那 极
学” 笔者通过对《 b , 。 域# s 说集》 J 的翻译研究 , 历险记》 叙事用文言 , 对话用 白话 , 托蒋光 云 他 翻 译作 品 的 初 衷 便是 形 成 有别 于林 氏 的
还原鲁迅 “ 创作” 历史初衷 , 使翻译研究成为 先介绍给商务印书馆 , 而是希望通过翻 不料不但不收, 编辑还 茶余饭后一样的消遣文学, 拓宽 国人的 理解我 国文学从文言到 白话 , 从传统 到现代 将我人骂一通 , 说是译法荒谬 。 这个阶段 译 的桥梁实现中西文化的互通 , ”
现了外 来文学 引入 的现代化 , 从翻译的语言表 是 鲁迅 杂 文创 作 屹 立不 倒 的灵 魂 。 述上看 , 诘屈聱牙的状况却表明他并没有脱离
业 的繁 荣使 得从事商 贸往 来 的商贩
在其翻译作 品中也有所关照 , 小说《 月夜》 数量不断增加 , 徽州商人 的数量也是
徽 传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 固守的 、 以阅读 的 的主题 涉 及 了 中 国人颇 为 禁 忌 的“ 与 肉 ” 问 在 这 个 时期 初 具规 模 。 商 的 特征 主 难 灵 的 语 法 使 用 都 让 我们 看 到鲁 迅 在 初 期 翻译 中 , 处 题 , 国人 面红 耳 赤不 便 提 到 的东 西 , 迅 翻译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先 , 商 在鲁 首 徽 于 传 统 与现 代 的挣 扎 中。
以原 著 的思 想 及 文采 而论 , 有类 乎 我 国古 代 才 ” 捧 的热 度 。 “ 实 追 天才 并 不是 白生 自长 在深 林
一
、
明 清 时期 徽 商及 徽 商 帮概 况
我 国 商 人 在 明 朝 以前 大 多 以 单
是 零 未 的 ‘ 书 ’ 1鲁 迅 一 直坚 持 “ 子 。”} 5 直译 ” 的方 法 , 荒野里 的怪物 , 由可 以使天才生 长的民众产 个 家 庭 为 主 , 散 经 营 , 出 现 大 规 使 《 域外小说集》为后来现代汉语的文 白转化 产 生 , 长育 出来 的 , 以没有 民众 , 有 天 才 。” 模专 门从事商业贸易的人群 。 所 就没 直至 明
生 了发 难性 意 义。
这 更是 申 明 了鲁 迅 先 生 的一 贯立 场 , 化 环 境 朝 中叶 , 强 社会政治的稳定使经济得到
对 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 。商 通 过对 《 域外小说集 》 的翻译 , 鲁迅基本实 决 定个 人 成 长 的进 化 论 观 点 , 于 真 理 的坚 持 迅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