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连轴 器 的 选 择
目录
设计任务书 (5)
一.工作条件 (5)
二.原始数据 (5)
三.设计内容 (5)
四.设计任务 (5)
五.设计进度 (6)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7)
电动机的选择 (7)
一.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7)
二.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7)
三.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7)
四.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7)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
一.总传动比 (7)
二.合理分配各级传动比 (8)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8)
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9)
一.高速啮合齿轮的设计 (9)
二.低速啮合齿轮的设计 (15)
三.滚筒速度校核 (19)
轴的设计计算 (20)
一.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0)
二.轴的设计与校核 (21)
滚动轴承的计算 (28)
一.高速轴上轴承(6208)校核 (28)
二.中间轴上轴承(6207)校核 (28)
三.输出轴上轴承(6210)校核 (29)
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 (29)
一.键的选择 (29)
二.键的校核 (30)
连轴器的选择 (31)
一.高速轴与电动机之间的联轴器 (31)
二.输出轴与电动机之间的联轴器 (31)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1)
一.通气孔 (31)
二.油面指示器 (31)
三.起吊装置 (31)
四.油塞 (32)
五.窥视孔及窥视盖 (32)
六.轴承盖 (32)
润滑与密封 (32)
一.齿轮润滑 (32)
二.滚动轴承润滑 (32)
三.密封方法的选择 (32)
设计小结 (32)
参考资料目录 (33)。
设计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设计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在设计工程领域,确保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质量不仅关乎项目的成功与否,更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使用以及长期的效益。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设计成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首先,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在项目启动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业主、相关利益方进行充分的沟通,深入了解项目的功能需求、使用场景、预期效果等。
这包括对建筑的用途、空间布局、外观风格、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讨论。
只有清晰明确了这些目标和要求,设计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避免在后续过程中出现方向性的偏差。
其次,建立完善的设计流程管理体系是关键。
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流程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疏漏。
设计流程应涵盖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交付成果、审核节点和责任人。
在方案设计阶段,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多种创意和构思,通过比较和筛选,确定最优方案。
初步设计阶段则需要对方案进行细化和深化,确保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施工图设计阶段则要注重细节,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和实施设计意图。
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审核制度不可或缺。
质量审核应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由设计团队内部的资深人员进行,对阶段性的设计成果进行审查,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标准以及项目的特定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设计质量在团队内部得到有效控制。
外部审核则邀请行业专家、业主代表等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对设计成果进行评估,提供更广泛的意见和建议。
选用合适的设计工具和技术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设计软件和辅助工具层出不穷。
设计团队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采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设计,更好地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冲突和问题。
人员素质和团队协作同样对设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郑州大学网络教育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7808 专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1、在计算标准公差值时,各尺寸段内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值是用各尺寸段的_____作为该段内所有基本尺寸来计算值的。
B.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2、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______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C.圆柱度3、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外壳孔的配合时,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
D.轴承套圈相对于负荷方向的运转状态和所承受负荷的大小4、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这是()优先数系。
A.R105、对检验孔用量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C.该量规属校对量规。
6、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C.属于跳动公差7、对于实际的孔或轴,用_____限制其实际尺寸,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____。
最小实体尺寸,最松程度8、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
D.最大极限尺寸9、实测一表面实际轮廓上的最大轮廓峰顶至基准线的距离为10μm,最大谷低至基准线的距离为-6μm,则轮廓的最大高度值Rz为。
A.16μm10、按互换的程度,互换性可分为。
B.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11、对于实际的孔和轴,用最大实体尺寸限制其_____,使配合结果不至于超过预定的_____。
C.作用尺寸,最紧程度12、外螺纹的基本偏差采用()。
D.负偏差13、基本偏差代号为P(p)的公差带与基准件的公差带可形成()。
B.过渡或过盈配合14、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
D.保证15、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零件表面轮廓的波距是。
A.小于1mm16、基本偏差代号为P(p)的公差带与基准孔的公差带可形成_____。
A.过渡或过盈配合17、某配合的Ymax =-0.76mm,ES=+0.25mm,es=+0.76mm,Ts=0.16mm,则配合公差Tf =()。
A.0.41mm18、下列论述正确的是__。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机械精度设计基础机械精度是指产品或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互相关系、表面性质和运动特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机械精度设计是机械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本文将在机械精度设计基础的主题下,对机械设计中常用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进行介绍。
一、机械精度概念1.尺寸精度:产品或部件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
2.形状精度:产品或部件的形状与设计形状的偏差。
3.位置精度:两个或多个相邻部件之间位置误差的程度。
4.互相关系精度: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精度。
5.表面精度:产品或部件表面质量的指标。
6.运动特性:产品或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的性能。
机械精度的评定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或用户需求,如果不同厂家产品在同样的标准下可以有不同的机械精度指标。
二、机械精度控制方法1.公差控制法公差是产品零件加工、组装中的误差限度,例如在铣削、钻孔、切削、折弯等加工过程中,由于操作错误或机器本身的限制,导致偏差产生。
通常,需要对各个部件的偏差进行控制,也就是通过制定公差限制偏差范围的大小,来保证产品的机械精度。
公差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制造成本降低,缺点是需要对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大量检测和测试。
2.基准控制法基准控制法是根据国际或国内标准,通过对特定零件进行设计制定的精度标准。
在机械设计中,有时候需要对某个特定的零件进行衡量其机械精度的标准,即基准。
以此为基础可以对整个芯片芯片构件系统进行设计。
通过基准控制法对零件机械精度进行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控制零部件之间的误差,使得整体机械精度提高,增加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常用的机械精度设计工具1.零件分析法零件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加工零件零件生成的误差范围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零件的加工要素,检查机床、刀具等生产设备及其使用技能程度。
在精度高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零件分析法进行检测和调整可以得到比较准确且合理的产品精度。
2.设计分析法设计分析法是一种针对机械设计中的误差和偏差进行分析、优化和纠正的方法。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二五六七章在线测试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02章在剩余时间:59:07线测试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已知某基孔制配合的最大间隙为+74μm,轴的上偏差为-20μm,则其配合公差为DA、74μmB、20μmC、37μmD、54μm2、假若工件没有形状误差,其作用尺寸就等于(A )。
A、实际尺寸B、实效尺寸C、极限尺寸D、3、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A )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的B、基本尺寸的C、实际偏差的D、4、φ50H7的孔和φ50H6孔相比,其相同的极限偏差为(D )。
A、上偏差B、配合公差C、极限偏差D、下偏差5、标准公差值与(A)有关。
A、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B、基本尺寸和基本偏差C、公差等级和配合性质D、基本偏差和配合性质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属于过盈配合的有(BEF)。
A、H6/js5B、H7/u6C、K7/h6D、G7/h6E、P7/h6F、H6/n52、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BCE)。
A、φ30H7/f6和φ30H8/p7B、φ30P8/h7和φ30H8/p7C、φ30M8/h7和φ30H8/m7D、φ30H8/m7和φ30H7/f6E、φ30H7/f6 和30F7/h6。
3、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AB)。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孔轴公差之和E、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4、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基轴制的有(ABD)。
A、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C、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D、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
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E、不完全互换会降低使用性能,但经济效益好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区别某种配合是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不仅与孔、轴的公差带位置有关,而且与其大小有关。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1.已知基准孔与下列三轴相配,试计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明它们各属于哪类配合。
(1)(2)(3)解:(1) X=D-d=ES-ei=-(-=0.041mmX= D- d=EI-es=0-(-=0.007mmT==0.034mm故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2) X=D-d=ES-ei=-=0.005mmY= D-d=EI-es=0-=-0.028mmT==0.033mm故属于过渡配合,公差带图略。
(3) Y=D- d= EI-es =0-=-0.048mmY= D-d=ES-ei =-=-0.014mmT==0.034mm故属于过盈配合,公差带图略。
2.已知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mm,配合公差为=0.041mm,=+0.066mm,孔公差为=0.025mm,轴下偏差ei=-0.041mm,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性质。
解:轴公差为:T= T-T=-=0.016mm因 T= es-ei 故 es=ei -T=-+=-0.025mm因 X=D-d=ES-ei即=ES+ 得ES=0.025mm因 T=ES-EI 故 EI=ES-T=-=0mm故孔为φ50 轴为φ50X= D- d=EI-es=0-(-)=0.025mm属于间隙配合,公差带图略。
3.已知两根轴,其中:d=φ5mm,=0.005mm, d=φ180mm,=0.025mm,试比较以上两根轴的加工难易程度。
解:方法一:不查表比较(1) d=φ5mm,属于3~6尺寸分段,d==故 i=+*=0.73mmd=φ180mm,属于120~180尺寸分段,d==故 i=+*=2.52mm(2) 比较a及a的大小a=T/ i=5/=a=T/ i=25/=因为 a<a,所以d的精度高,难加工。
方法二:查表比较由表1-6得,d为IT5,d为IT6所以d的精度高,难加工。
4.查表画出下列配合的孔轴公差带图;计算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及配合公差;并说明各配合代号的含义及配合性质。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第1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基础(Ⅰ) 必修课 3.5高等数学A(I) 必修课 5线性代数 必修课 3计算机应用基础 必修课 3思想道德修养 必修课 1体育(I) 必修课 1大学英语读写(I) 必修课 2大学英语听说(I) 必修课 2 第2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高等数学A(II) 必修课 5毛泽东思想概论B 必修课 2军事理论 必修课 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基础(II) 必修课 3大学英语读写(Ⅱ) 必修课 2大学英语听说(Ⅱ) 必修课 2大学物理A(I) 必修课 4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必修课 4体育(II) 必修课 1 第3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计算机绘图 必修课 1.5制图测绘 必修课 1金工实习 必修课 5理论力学 必修课 5热工艺及工程材料 必修课 3大学物理A(II) 必修课 3大学物理实验A(I) 必修课 1.5法律基础 必修课 1体育(III) 必修课 1概率与数理统计 必修课 3积分变换 必修课 1大学英语读写(Ⅲ) 必修课 2大学英语听说(Ⅲ) 必修课 2 第4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机械原理 必修课 4机械动力学 必修课 2.5控制工程基础 必修课 2材料力学 必修课 5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必修课 2电工电子学(I) 必修课 3.5大学物理实验A(II) 必修课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必修课 3体育(IV) 必修课 1大学英语读写(IV) 必修课 2大学英语听说(IV) 必修课 2 第5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机械设计 必修课 4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必修课 2.5科技外语 院_任选课 2文献检索 院_任选课 1测试技术 必修课 2机床概论 必修课 1.5认识实习 必修课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必修课 3电工学A(II) 必修课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修课 2 大三下学期我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会分为四个方向: A.机械设计 B.机械制造C.机电一体化 D.故障诊断A方向:第6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微机原理及应用 必修课 3液气压传动 必修课 2.5机械制造工艺学(I) 必修课 1.5金属切削原理 必修课 2机械优化设计 限选课 2刀具设计 院_任选课 2机床电控 限选课 2机构设计 院_任选课 1.5模具冲压工艺 院_任选课 1.5机械可靠性设计 限选课 2先进制造技术 院_任选课 2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修课 2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必修课 2第7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数控技术 必修课 2机械制造工艺学(II) 必修课 3机械设计CAD 限选课 2机械电子电路设计 院_任选课 2设计方法学 限选课 1.5测试仪器 院_任选课 1.5生产实习 必修课 3工艺课程设计 必修课 2B方向:第6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微机原理及应用 必修课 3液气压传动 必修课 2.5机械制造工艺学(I) 必修课 1.5金属切削原理 必修课 2刀具设计 院_任选课 2机床电控 限选课 2机构设计 院_任选课 1.5机床设计 限选课 2CAD/CAM基础 限选课 2模具冲压工艺 院_任选课 1.5先进制造技术 院_任选课 2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修课 2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必修课 2第7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数控技术 必修课 2机械制造工艺学(II) 必修课 3机械电子电路设计 院_任选课 2机械加工自动化 限选课 1.5成组技术及CAPP 限选课 2测试仪器 院_任选课 1.5润滑理论 院_任选课 1有限元及其应用 院_任选课 1.5生产实习 必修课 3工艺课程设计 必修课 2 C方向:第6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微机原理及应用 必修课 3液气压传动 必修课 2.5机械制造工艺学(I) 必修课 1.5金属切削原理 必修课 2刀具设计 院_任选课 2机构设计 院_任选课 1.5模具冲压工艺 院_任选课 1.5先进制造技术 院_任选课 2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修课 2传感检测应用技术 限选课 1.5机电传动控制 限选课 2CAD/CAM基础 限选课 2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必修课 2第7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 数控技术 必修课 2机械制造工艺学(II) 必修课 3机械电子电路设计 院_任选课 2计算机控制技术 限选课 2测试仪器 院_任选课 1.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限选课 2生产实习 必修课 3工艺课程设计 必修课 2D方向:第6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微机原理及应用 必修课 3液气压传动 必修课 2.5机械制造工艺学(I) 必修课 1.5传感检测应用技术 限选课 1.5金属切削原理 必修课 2刀具设计 院_任选课 2机构设计 院_任选课 1.5机电传动控制 限选课 2模具冲压工艺 院_任选课 1.5信号分析与数据处理 2先进制造技术 院_任选课 2邓小平理论概论 必修课 2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必修课 2第7学期课程 修习类别 学分数控技术 必修课 2机械制造工艺学(II) 必修课 3机械电子电路设计 院_任选课 2过程控制装置与系统 限选课 2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限选课 2测试仪器 院_任选课 1.5润滑理论 院_任选课 1生产实习 必修课 3工艺课程设计 必修课 2注:金工实习:时间为三周,一般在大二开学之前两周开始。
0 绪论
学生学完本课程以后,应达到如 下基本要求:
• (1)掌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有关的基本术语 及定义; • (2)基本掌握几何量公差标准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应用 原则; • (3)初步学会根据机器和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公差与 配合; • (4)能够查用本课程讲授的公差表格和正确标注图样; • (5)建立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测量原理与方 法和初步学会使用常用计量器具,知道分析测量误差与处 理测量结果,会设计检验圆柱形零件的量规。 • 总之,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 必须具备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几何量公差举例
A-A
3 ×ø 11 沉孔 ø 深 10 18 25 3.2 1.5×45º
20 6.3 2×0.5 ⊥ 0.03 B
// 0.02 ⊥ 0.04
A B
二、误差与公差的关系
• 公差是允许实际参数值的最大变动量,公差是允许的最大 误差; • 误差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而公差则是由设计人员给定 的; • 公差是固定值,而误差是随机变量; • 公差是针对一批工件而言的,误差是针对单个工件而言的; • 公差值是正数,而误差值是实数; • 零件应按规定的极限,即“公差”来制造; • 工件的误差在公差范围内,为合格件;超出了公差范围为 不合格件。
q 5 5 10 1.6
基本系列
q10 10 10 1.25 R10 公比 q20 20 10 1.12 R20 公比 40 q 40 10 1.06 R40 公比
q 80 80 10 1.03 R80 公比
补充系列
第四节 零件的误差、公差及检测
尺寸、形状误差
习题
选择题
• (1) 本课程研究的是零件( )方面的互换性。 A. 物理性能;B.几何参数;C.化学性能;D.尺寸 • (2) 不完全互换一般用于( )的零部件,适合于部分场合。 A. 生产批量大、装配精度高;B. 生产批量大、装配精度低; C. 生产批量小、装配精度高;D. 生产批量小、装配精度低 • (3) 标准按不同的级别颁发。我国标准JB为( )标准。 A. 国家标准;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D.企业标准 • (4) 为使零件的( )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 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A. 尺寸;B.形状;C.表面粗糙度;D.几何参数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3章--表面粗糙度课件(1)
GB 131-93规定: ➢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 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中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 或下限值;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所有实测值不允许超过规定值时, 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表面粗糙度代号及标注(6)
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示例
yi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定义 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ypi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 谷深yvi平均值之和。即:
5
5
ypi yvi
Rz i1
i1
5
3、轮廓最大高度Ry
定义: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 的距离。 Ry =︱ypmax︱+︱yvmax︱
Ry
4、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Sm
GB6061-85 轮廓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术语;
GB6062-85 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轮廓记录仪及中级制轮廓计;
GB10610—89 触针式仪器测量表面粗糙度的规则和方法;
GB/T12472—2003 木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3.2 表面粗糙度GB介绍
一、主要术语及定义
1.取样长度l
二、参数值的确定方法(2)
③ 承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及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分,粗糙 度要求高些;
④ 对配合性质有稳定可靠性要求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应高 些;
⑤ 配合性质相同时,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 度要求要高些;
⑥ 对特殊用途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应按照特 殊要求考虑。
二、参数值的确定方法(3)
Ra μm ≥0.008~0.02 >0.02~0.1 >0.1~2.0 >2.0~10.0 >10.0~80.0
设备制造中的精密加工与质量控制
设备制造中的精密加工与质量控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备制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而在设备制造过程中,精密加工与质量控制则是决定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精密加工,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够实现极高精度和极小公差的加工技术。
它对于制造高精度、高性能的设备零部件来说不可或缺。
比如说,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发动机的叶片需要经过精密加工,以确保在高温、高压和高速旋转的极端条件下依然能够稳定工作;在医疗设备制造中,精密加工能够生产出极其微小且高精度的医疗器械部件,如心脏起搏器的零件,从而保证医疗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要实现精密加工,首先需要先进的加工设备。
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机床、激光加工设备等都是常见的精密加工工具。
这些设备具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先进的控制系统以及稳定的加工性能,能够按照预定的设计要求将原材料加工成高精度的零部件。
其次,刀具和夹具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刀具的材质、几何形状和刃磨精度都会影响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夹具则需要提供稳定的夹持力,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和变形。
再者,加工工艺的优化也是实现精密加工的重要环节。
合理选择切削参数、加工路径和冷却润滑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加工误差。
然而,仅仅有精密加工还远远不够,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设备制造过程,是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
优质的原材料是制造高质量设备的基础。
在采购环节,需要对原材料的成分、性能、尺寸等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加工过程中,要进行实时的在线检测。
通过安装在加工设备上的传感器和测量装置,实时监测加工参数和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等,一旦发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设备的精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定期的维护和校准能够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加工精度的稳定性。
完成加工后,对成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在工程项目中,确保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达到高质量的工程目标,我们需要明确质量控制点,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探讨工程质量控制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点1、设计阶段功能需求的准确性: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项目的功能需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功能缺陷。
结构安全性: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严谨设计,计算荷载和受力情况,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环保和节能要求:设计应符合环保和节能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
2、原材料采购材料质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等,确保其质量可靠。
供应商信誉:选择有良好信誉和质量保证的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
3、施工过程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浇筑等,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主体结构施工: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砌体工程等,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精度。
隐蔽工程:如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的敷设,要在封闭前进行严格的验收。
4、设备安装设备选型: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型号和规格的设备,确保其性能满足要求。
安装精度:设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垂直度等要符合安装规范。
5、装饰装修墙面地面平整度:保证墙面和地面的平整光滑,避免出现裂缝、空鼓等问题。
装饰材料质量:选用环保、美观、耐用的装饰材料。
二、质量控制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工程质量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检验制度、质量责任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让所有参与工程的人员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技能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操作流程。
3、严格原材料检验入场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入场。
存储管理:合理存放原材料,防止其变质、损坏。
4、施工过程监控旁站监督: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安排专人进行旁站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精度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材料、结构和加工工艺,使得产品能够满足预定的性能和精度要求。
精度设计的目标是控制产品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运动精度,以及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精度设计的关键是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计算,实现设计与制造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在进行精度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物理特性,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精度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组织和制备工艺对产品的精度有重要影响。
2.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小变形和误差。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装配和连接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精度。
3.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对于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有很大影响。
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控制加工参数和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4.测量和检测:测量和检测是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对产品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精度设计的核心是对产品的误差进行控制。
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由于设计、制造和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固定误差,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工艺来减小。
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测量和材料等原因引起的随机波动,可以通过增加测量次数和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
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控制和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定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使产品具有一致的性能和质量,减小产品差异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质量控制的基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系统。
质量控制系统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标准、质量检测和质量改进等环节。
质量计划是制定质量控制目标和计划的过程,质量标准是制定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依据,质量检测是通过测量和检验等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质量改进是根据检测结果和用户反馈,对产品和制造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 02 章在线测试《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 02 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9:28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5 道题共 5 分)1、若孔的尺寸合格,轴的尺寸不合格,则装配以后的结合是( )。
A、可用的,孔、轴均有互换性C、可能是可用的,孔、轴均无互换性2、孔的最小实体尺寸为( )。
A、最大极限尺寸B、可用的,孔、轴均无互换性D、可能是可用的,孔有互换性,轴无互换性B、最小极限尺寸C、体外作用尺寸D、实际尺寸3、φ 50H7 的孔和φ 50H6 孔相比,其相同的极限偏差为( )。
A、上偏差B、配合公差C、极限偏差D、下偏差4、在孔、轴配合中,基准制的选择()。
A、不考虑使用要求C、就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选择B、主要从使用要求上考虑D、5、优先数系中 R5 数列公比是( )。
A、1.25B、1.60C、1.12D、1.06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 5 道题共 10 分)1、属于过盈配合的有()。
A、H6/js5B、H7/u6C、K7/h6D、G7/h6E、P7/h6F、H6/n51、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公差等级的高低,影响公差带的大小,决定配合的精度。
D、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E、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 18 级2、以下各组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有()。
A、φ 30H7/f6 和φ 30H8/p7B、φ 30P8/h7 和φ 30H8/p7C、φ 30M8/h7 和φ 30H8/m7D、φ 30H8/m7 和φ 30H7/f6E、φ 30H7/f6 和 30F7/h6。
5、下列配合零件,应选用过盈配合的有()。
A、需要传递足够大的转矩。
B、不可拆联接。
C、有轴向运动。
D、要求定心且常拆卸。
E、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3、决定配合公差带大小和位置的有()。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第三版教学设计背景及介绍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精度设计原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精度设计和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和工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能够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
教学设计本教程共分为六个章节,分别是:1.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概述;2.精度测量与精度设计;3.统计质量控制;4.在线质量控制;5.七种常用工具;6.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
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大致如下: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概述介绍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的起源和发展,讲述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为后续章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精度测量与精度设计介绍精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常见的精度测量器和其使用方法。
特别是针对公差和尺寸要求的测量,让学生掌握正确、可靠的测量方法,为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统计质量控制讲述控制图原理和应用方法,并对控制图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把过程变得可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在线质量控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在线质量控制。
讲述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光学、激光、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前沿技术和设备使用方法。
七种常用工具介绍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关系图、流程图、帕累托图、因果图等工具的原理和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产中对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根源,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产品质量改进。
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介绍精益生产哲学和其实践方法,教授质量管理的实用技能,如药厂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质量管理(TQM)等。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管理思想、提高创新思维和领导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质量与质量控制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质量与质量控制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中的质量与质量控制在机械设计中,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个良好的质量控制系统对于确保产品的可靠性、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机械设计中的质量概念以及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
一、质量的概念机械设计中的质量是指产品的出色性能和可靠性,以及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这种性能的能力。
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用户满意度。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预期,机械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选择:选择适合产品需求的高质量材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机械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并根据产品的功能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2. 结构设计: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提供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设计过程中,机械工程师需要考虑重要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防震、防振的要求。
3. 精度要求:对于一些高精度的机械产品,精度要求的确立是必要的。
精确的尺寸和配合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机械设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1. 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评审设计方案、图纸和材料选择等,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原材料检验:对于采购的原材料,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
3. 制造过程控制:制造过程中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制程控制计划,可以减少因制造误差导致的产品不合格率。
4. 检测手段:使用各种检测手段,如尺寸测量设备、材料性能测试仪器等,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
其中的一些方法包括维修试验、振动测试、破坏性测试等。
5. 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系统可以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该系统应包括质量目标设定、过程记录和监控等要素。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20 0 9年 0 5月
河 南 机 电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nMe h n a a d E e t cl n ier g C l g o rl o a c a i l n l r a E gn ei o e e n He c ci n l
Vo . 7 N . 11 o 3
M a 20 9 v. 0
精 度 设 计 与 质 量 控 制 基 础 精 品课 程 的 建 设 与 实践
赵 凤 霞 ,张琳 娜
( 郑州 大学 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 3 0 ) 5 02 摘 要 :以贯彻教 育部 2 0 0 7年 2号文件精神 为要求 , 结合教 学实际, 对精度设计 与质量控 制基 础课程从 课程体 系、 教材建设、 学方法、 学手段等方面进行 了改革 , 教 教 取得 了系列 的研 究成果 。 关键词 : 精度设计 与质量 控制基础 ; 互换性 与技术 测量 ; 品课程 精
中 图分 类号 :6 2 G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03 2 0 0 0 2 0 10 2 9 ( 09)3— 15— 2
精 度设计 与质 量控 制 基础 课 程是 机 械 类 、 电 的设立 , 】 机 已有 四十 年 的历 史 , 该 课 程 对 精 度 设 计 能 但 结 合类 各专 业 的 一 门极 其 重 要 的核 心 专 业 技术 基 础 力 尤其 是应 用新 技术 的 能力 训 练 环 节薄 弱 , 验 手段 实 学科 , 涉及 几 何 量公 差 与 技 术 测 量 两 个 范 畴 , 标 比较 陈旧 , 利 于 学 生 综 合 工 程 能 力 、 新 意 识 和能 它 把 不 创 准化 和计 量学 两 个 领 域 的有 关 部 分 有 机 地 结 合 在 一 力 的培养 。为此 , 们 首先 进 行 了课 程 内容 体 系 的整 我 起, 与机械 设计 、 机械 制 造 、 量 控 制 等 多方 面密 切 相 合 , 质 增设 了“ 综合 精度 设 计 ” 环节 。 该环 节 主要 培养 学 关 , 机械工 程 技术人 员 和 管 理 人员 必备 的基 本 知 识 生理 论联 系 实际 的正 确 设 计 思想 , 练其 综 合 运用 已 是 训 技 能 经学 过 的理 论 和 生 产 实 际 知识 去 分 析 和 解 决 工 程 实 长期 以来 , 度 设计 与 质 量控 制 基 础 课 程 的 教学 际 问题 的能力 ; 习精 度 分 析 、 计 的一 般方 法 , 精 学 设 了解 体 系及 内容 尚不 能适应 国 民经 济 发 展 及 2 世纪对 机 和掌 握常 用机 械零 件 、 械 传 动 装 置或 简 单 机械 的精 机 械 工程人 才知 识 、 能力 培 养 的需 要 。其 存 在 的 主要 问 度及互 换 性设 计 过 程 和 步 骤 ; 行 基 本 技 能训 练 , 进 主 题有 : 1课 程 内容 体 系陈 旧 、 后 、 识 面 局 限 。 只 要 包括 计算 、 析 、 用 设 计 资料 、 册 、 准 及使 用 () 落 知 分 运 手 标 注 意讲静 态 、 体 的 知 识 点 , 乏 发 展 的整 体 的 科 学 经 验资 料进 行设 计 和标 注 表 达 能 力 训 练 ; 用 新 技术 具 缺 应 思维 方 法和培 养 能力及 创 新 意识 的 内容 , 能适 应 现 的能力 训 练 , 括 优 化 设 计 技 术 、 糊 数 学 应 用 技 术 不 包 模 代人 才培 养 的要 求 。 ( ) 先 修 、 续 课 程 内容 的 协 及 计算 机辅 助精 度设 计 技术 等 。 2与 后 调缺 乏 系统性 。 只侧 重 自身学 科 的完 整 性 , 略 了分 1 2 与 时俱 进 。 高课 程 内容 的时 代性 和前 沿性 忽 . 提 『 _ I 与衔接 。 ( ) 程 内容 的应 用 性 和 实 践 性 不 强 , 3课 理 近 年 来 , 着 制 造 业 信 息 化 的 飞 速 发 展 以 及 随 论 与实践 严 重 脱 节 课 程 中实 践 环 节 的设 置 缺 乏 系 C D C M C A / A / AQ的应用 和发展 , 工 艺 、 技术 、 材 新 新 新 统考 虑 , 度设 计能力 尤 其 是 应 用 新 技术 的能 力 训 练 料 的应用 以及 加工 精 度 从 微 米 到纳 米 的提 高 , 品几 精 产 环节 薄弱 , 实验 手 段 比较 陈 旧 , 利 于 学 生 综 合 工 程 何技术 规 范也 随之 发 生 了 巨 大 的变 化 , 不 已经 由以几何 能力 、 创新 意识 和 能力 的 培 养 。 ( ) 学 手 段 和方 法 学为 基础 的第 一代 G S Dm ni aG o tcl rd 4教 P ( ies nl emeiaPo— o r 不 能适 应现 代教 学 的要求 。 因此 , 全 面 贯 彻 教 育部 ut p c i t na dV r ct n 简 称 G S , 为 c S eic i n e f ai , fa o i i o P ) 发展 到 以 关 于进 一步 深 化 本 科 教 学 改 革 全 面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计 量 学 为 基 础 的 第 二 代 G S( 下 称 之 为 新 一 代 P 以 若 干意见 _ , 2 我们 对 本 课 程 从 2 0 J 0 5年 启 动 校 级 精 品 G S L 。新 一代 G S标 准体 系 既强 调几 何 技 术 的 系 P )3 ] P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引言机械精度设计是在机械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无论是制造高精度的机械产品,还是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精确的设计和加工。
本文将介绍机械精度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对机械精度的定义、常见的机械精度要求、影响机械精度的因素以及提高机械精度的方法。
机械精度的定义机械精度是指在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要求的各种精度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包括尺寸精度、形位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其中,尺寸精度是指机械产品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形位精度是指机械产品的形状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位置精度是指机械产品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精确程度;表面粗糙度是指机械产品的表面细糙程度。
常见的机械精度要求在不同的机械产品中,对精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举例来说,对于精密仪器和光学元件,要求非常高的精度,以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而一些常规机械产品如螺纹孔、平面、轴承等,则对精度要求相对较低。
常见的机械精度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机械产品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通常,尺寸精度可以分为尺寸公差和尺寸误差两个方面。
尺寸公差指工艺性公差和功能型公差,用于决定产品的尺寸偏差范围;尺寸误差指由于制造和测量误差引起的尺寸偏差。
形位精度形位精度是机械产品的形状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偏差。
形位精度包括平面度、圆度、直线度、垂直度等指标,用于描述产品的平面性、圆形度、直线度和垂直度。
位置精度位置精度是机械产品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的精确程度。
位置精度通常以公差带和位置误差来表示,用于确定产品的相对位置和装配要求。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机械产品的表面细糙程度。
表面粗糙度通常使用Ra值来表示,它是在一个特定的测长范围内,由所有测量长度的不平均高度之和除以测量长度计算得到的。
影响机械精度的因素机械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性质、加工工艺、测量装备和环境条件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因素对机械精度的影响。
材料性质材料的物理特性对机械精度有直接的影响。
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 第1章 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杨(5)
-0.021
0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X )
-0.046 6 . 某 孔 要 求 尺 寸 为 φ20-0.067 , 今 测 得 其 实 际 尺 寸 为 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X )
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X )
2013-8-9 21
本章作业
习题(P240页) 4—(1)、(4)、(6) 5—(1)、(3)、(5) 6—(1)、(2)、(3) 7(选作题) 下次课前按序号整理后按班级交。原则上不批 改补交作业。
2013-8-9 22
解: Ø 50H7/u6 Ø 50U7/h6
查表1-8.IT6=0.016mm, IT7=0.025mm 查表1-11.Ø 50U7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ES=-0.070+0.009=-0. 061mm.
∴ Ø 50U7 ( 0.061 ) / h6(0 0.016 ) 0.086
例题4:
Xmax=ES-ei≤ [Xmax ] es-ei=IT8 解以上不等式得:es=-0.02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远程教育《精度设计与质量控制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赵凤霞一、课程学习课时分配本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涉及几何量公差与技术测量两个范畴。
在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本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联系机械设计课程与机械制造课程的纽带,又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该课程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产品几何精度及互换性的原理与设计;二是产品几何精度及互换性的检测与保证;三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互换性、标准化、测量技术及质量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标准的规定并能正确选用及标注。
学习几何量精度分析、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常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精度及互换性设计过程和步骤。
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从事机电产品、仪器仪表的设计、制造、维修、开发及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按排如下表所示:二、课程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进度安排1、绪言(1学时)1.1 本章学习的目标●理解互换性的定义、保证互换性的条件,以及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关系。
●熟悉互换性的分类,理解互换性与产品设计、制造、维修和检测方面的关系。
●熟练掌握优先数与优先数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掌握基本系列的公比。
1.2 章节重点、要点重点:互换性的定义,保证互换性生产的条件,优先数系的特点。
难点:优先数系的特点及规律1.3考试大纲●理解互换性的定义、分类,以及保证互换性的条件;●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关系;●熟悉掌握基本优先数系的公比,及基本优先数系之间的关系。
1.4 复习思考题及习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哪些?其公比q各为多少?5、下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摇臂钻床的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25,40,63,80,100,125等。
2 尺寸精度及孔轴结合的互换性(9学时)2.1 本章主要内容:●尺寸公差体系●极限与配合基本术语及定义●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规律●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2.2 本章学习的目标●掌握极限与配合有关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明确尺寸公差带的特点。
会用极限尺寸判断原则进行孔轴尺寸合格性的判断。
●掌握常用尺寸段标准公差的GB构成规律。
● 掌握孔基本偏差数值的换算条件、换算规则。
● 掌握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的公差等级及图样表达方式。
● 学会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
2.3 本章的重点、难点重点: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国家标准构成规律,孔基本偏差数值的转换。
难点:尺寸公差带的应用,作用尺寸的含义,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孔基本偏差数值的换算条件、换算规则,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
2.4考试大纲● 理解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会用尺寸公差带图进行基本术语的计算。
● 理解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国家标准构成规律。
● 熟悉掌握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孔基本偏差数值的转换。
● 能够进行尺寸精度及配合的设计。
2.5 复习思考题及习题填空题1.实际偏差是指__,极限偏差是指__。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决定大小,由__决定位置。
3.轴φ50js8,其上偏差为__mm ,下偏差为__mm 。
4.孔042.0072.065--φmm 的公差等级为__,基本偏差代号为__。
5.尺寸φ80JS8,已知IT8=46μm ,则其最大极限尺寸是__mm ,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
6.孔尺寸φ48P7,其基本偏差是__μm ,最小极限尺寸是__mm 。
7.φ50H10的孔和φ50js10的轴,已知IT10=0.100mm ,其ES=__mm ,EI=__mm ,es=__mm ,ei=__mm 。
8.已知基本尺寸为φ50mm 的轴,其最小极限尺寸为φ49.98mm ,公差为0.01mm ,则它的上偏差是__mm ,下偏差是__mm 。
9.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__,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__。
10.05.0045+φmm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05.0075.050--φ轴的基本偏差数值为__mm 。
11.国家标准对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 。
12.φ30 +0.021 0mm 的孔与φ30-0.007-0.020mm 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13.φ30+0.012-0.009mm 的孔与φ30 0 -0.013mm 的轴配合,属于__制__配合。
14.配合代号为φ50H10/js10的孔轴,已知IT10=0.100mm ,其配合的极限间隙(或过盈)分别为__mm 、__mm 。
15.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mm ,上偏差为__mm 。
16.选择基准制时,应优先选用__原因是__。
17.配合公差是指__,它表示__的高低。
18.国家标准规定的优先、常用配合在孔、轴公差等级的选用上,采用“工艺等价原则”,高于IT 8的孔均与__级的轴相配:低于IT 8的孔均和__级的轴相配。
19.φ50mm 的基孔制孔、轴配合,已知其最小间隙为0.05,则轴的上偏差是__。
20.孔、轴的ES <ei 的配合属于__配合,EI >es 的配合属于__配合。
21.φ50H8/h8的孔、轴配合,其最小间隙为__,最大间隙为__m m 。
22.孔、轴配合的最大过盈为-60μm ,配合公差为40μm ,可以判断该配合属于__配合。
23.002.0023.050+-φmm 孔与φ025.0050.050+-φmm 轴的配合属于__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__和__mm 。
24.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是__的前提下,尽量选用__的公差等级。
25.对于相对运动的机构应选用__配合,对不加紧固件,但要求传递较大扭矩的联接,应选用__配合。
26.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__制配合。
27.按001.010-φmm 要求加工出100合格的轴,这批轴有 个基本尺寸, 极限尺寸, 个实体尺寸, 实际尺寸, 作用尺寸。
计算题1、已知021.0030+Φ基准孔与下列三轴相配,试计算配合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及配合公差,画出公差带图,并指明它们各属于哪类配合。
(1)007.0020.030--Φ (2)028.0016.030++Φ (3)048.0035.030++Φ 2、已知孔轴配合的基本尺寸为50Φmm,配合公差为f T =0.041mm,max X =+0.066mm,孔公差为H T =0.025mm,轴下偏差ei=-0.041mm,试求孔轴的极限偏差,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性质。
3、将下列基孔制配合,转换为配合性质相同的基轴制配合,并确定转换前后的极限偏差。
(1)9960f H Φ (2) 67100p H Φ (3) 6730n H Φ3 形状和位置精度及互换性(8学时)3.1 本章主要内容:●形状和位置精度基本术语及定义●形状误差及公差●位置误差及公差●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形状和位置精度的设计3.2 本章学习的目标●掌握形状误差及其评定原则,掌握定向最小、定位最小的含义。
●熟悉掌握各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符号、公差带特点,以及标注时的注意要点。
●明确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的特点,掌握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含义。
●了解并学会形位公差的设计及选用方法。
3.3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形位公差与误差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形位公差带的特点。
难点:最小条件的理解及应用,形状和位置公差带四要素,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3.4 本章考试大纲●熟悉掌握各形状和位置公差项目符号、公差带特点,能根据技术要求进行形位公差各项目的正确标注。
●正确理解最小条件,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形位误差的计算。
●正确理解最大实体边界、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含义。
3.5 复习思考题及习题填空题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2.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3.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4.当给定一个方向时,对称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5.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
6.在任意方向上,线对面倾斜度公差带的形状是__,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
7.图样上规定健槽对轴的对称度公差为0.05mm,则该键槽中心偏离轴的轴线距离不得大于__mm。
8.9.某孔尺寸为Φ40+0.119+0.030 mm ,轴线直线度公差为 Φ0.005 mm ,实测得其局部尺寸为Φ40.09 mm ,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3 mm ,则孔的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 ,最小实体尺寸是__m m ,作用尺寸是__mm 。
10.某孔尺寸为Φ40+0.119 +0.030 mm ○E,实测得其尺寸为Φ40.09 mm ,则其允许的形位误差数值是__mm ,当孔的尺寸是__mm 时,允许达到的形位误差数值为最大。
11.某轴尺寸为Φ200 -0.1 mm ○E ,遵守边界为__,边界尺寸为__mm ,实际尺寸为Φ20 mm 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__mm 。
12.某轴尺寸为018.0028.010--φmm ,被测要素给定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采用最小实体要求,则垂直度公差0.01mm 是在被测要素为__时给定的。
当轴实际尺寸为__mm 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达最大,可达__mm 。
13.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__。
综合题采用独立原则。
(2)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1.25μm,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 =2μm。
4、表面粗糙度(2学时)4.2 本章主要内容:●表面粗糙度与微观表面质量●表面粗糙度GB介绍●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应用4.2本章学习的目标:●了解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的形成和特点及其对互换性的影响。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三个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
●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数值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掌握“16%准则”和“100%准则”及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
4.3重点难点:重点:三个基本术语,三个基本评定参数难点: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基本评定参数的定义,最大允许值和上限值的区别。
4.4复习思考题及习题填空题1.表面粗糙度是指__。
2.评定长度是指,规定评定长度的目的在于。
3.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