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定窑陶瓷赏析

作者:罗钰

专业名称:英本102班

学号:2010086064

2013年4月17日

宋代定窑陶瓷赏析

瓷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杯碗茶碟,花瓶摆件,种类繁多,数不胜数。

宋代的瓷器名扬海外,在其五大名窑中,定窑十分特别,它是五大窑中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

早在唐朝的时候,位于河北内丘的邢窑烧制的白瓷就与越窑青瓷齐名,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是唐代瓷器的两大主流之一。到了宋代,同样位于河北的定州,烧制的定窑瓷器,直到今日,一直深受中外人民的喜爱。

定窑位于河北曲阳,因宋代曲阳属于定州辖区,因此名为定瓷。定窑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烧制了大量精美的白瓷。宋代曾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制品技艺精湛,品种繁多,有碗、碟、杯、瓶、香炉、动物、孩儿枕等。造型规整,结构合理,美观大方,装饰方法已形成当时定窑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复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纹饰以龙凤纹为主。此类宫廷用器多有传世,窑址遗有大量龙凤纹器物碎片。

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定瓷胎质细腻,结拜坚硬,造型奇秀,釉色纯白匀净,装饰题材丰富多彩,有刻花、画花和印花等技法,内印外刻并用,造型纹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素以“薄如纸、声如磐、釉如玉”艺术特色著称于世。20世纪70年代初,定瓷开始恢复。目前,除保留传统定瓷优秀品种生产外,已开发创作出人物、壁饰、灯座、文具、八卦壶、魔壶、雕龙盖杯、自律杯、茶盏、餐具、饮具、旅游品、电影道具、微缩建筑工艺件等八大系列、数百个品种,完成了仿古定瓷向现代定瓷接轨。

北宋初期,定窑采用漏斗状匣钵一匣一器的装烧方法。并不断新建窑炉来保持总的供求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窑炉不断的增加,木材的大量消耗,已经达到难以为继续维持生产的地步。聪明的窑工创造了从烧木材改用烧煤的新方法,这给定窑带来了新生。

从烧柴改为烧煤,是导致定窑瓷器釉色从白中闪青变为白中泛黄的主要原因,也是定窑从发展阶段转变为具有独特风格阶段的一个关键。

北宋中后期是我国瓷器大发展的时期,全国南北各地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关键在于能否给社会提供较其它瓷器更多更好的产品。这时期定窑创出了支圈窑具,支圈烧法,就是一匣多器的装烧新方法的发明。印花定瓷窑器是为同等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也适应支圈烧法。所以凡是印花定窑器,多为支圈覆烧,口沿无釉者居多。

这个时期由于定窑瓷器受到烧瓷工艺方面的种种制约,无论在制造、装饰以及釉色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釉色从前期的白或白中泛青转变为白中发黄。在白中泛黄中的瓷地上创造出刻划花装饰,随着覆烧方法的创造成功,印花装饰方法又大量被采用,定窑瓷器的独特风格就形成了。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北宋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定窑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到20世纪70年代,定瓷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又进入了复苏期。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历尽艰辛,通过上百次研究实验,在仿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制成功了仿古、美术、日常三大系列工艺产品200多种,产品在国内展出屡屡获奖,产品已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它名贵品种,如黑瓷、紫釉、绿釉、红釉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祈的《归潜志》说,“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瓷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定窑对我国后世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深受其影响,北京龙泉务窑山西平定等形成了定窑系;埃及、欧洲、东南亚的文物遗址中都有定瓷的遗物。

宋代定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是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体。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定窑器物纹饰的特点是层次分明,最外圈或中间,常用回纹把图案隔开。纹饰总体布局线条清晰,

形态经巧妙变形,繁而不乱,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工整素雅,艺术水平很高。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

定窑印花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梅等,花卉纹布局多采用缠枝、折枝等方法,讲求对称。有的碗、盘口沿作花瓣形式,碗内印一盛开的花朵,同时在外壁刻上花蒂与花瓣轮廓线。这种把印、刻手法并用于一件器物,里外装饰统一的做法,实器物造型和花纹装饰浑如一体,十分精美。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主要有牛、鹿、鸳鸯、麒麟、龙凤、狮子和飞龙等。定窑飞龙纹一般装饰在盘、碟、碗、等物件的器物中心,祥云围绕,独龙为多,尚未见有对称的双龙纹饰。飞龙身形矫健,昂首腾飞于祥云之间,龙尾与后腿缠绕,龙嘴露齿,欲吞火球,背有鳍,身刻鱼鳞纹,龙须飘动,龙肘有毛,三爪尖利,栩栩如生。而定窑立件上只装饰有变形龙纹,其装饰水平与盘、碟上的龙纹相去甚远。禽鸟纹饰中主要有凤凰、孔雀、鹭鸶、鸳鸯、雁、鸭等,做工精美的飞凤比较少见。

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厚。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蓖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瓷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有一花独放、双花并开、莲花荷叶交错而出,有的还配有鸭纹,纹饰简洁富于变化。立件器物的纹饰大都采用划花纹饰,刻花的比较少见。早期定窑器物中,有的划花纹饰在莲瓣纹外又加上缠枝菊纹,总体布局显得不很协调,这是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新装饰手法,也给定窑瓷器断代提供了一个依据。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刻花器还常常在花果、莲、鸭、云龙等纹饰轮廓线一侧划以细线相衬,以增强纹饰的立体感。

参考文献: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古玩图鉴-陶瓷篇》;

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陶瓷艺术鉴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