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兽医药理学
动物医学药理名词解释
![动物医学药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bd5a8ec5a8102d277a22f97.png)
21)后遗效应:停药后由低于有效浓度以下的残存药物引起的药理效应。
22)特异质反应:高敏质的个体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的现象。
23)变态反应:药物小分子进入机体后,可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该药物或结构与之相似的药物时,会在机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1)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2)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的动力学变化过程,并用数学公式描述药物(包括其代谢物)量在体内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3)药物代谢效应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45)肝肠循环:某些经胆汁排泄到小肠的药物可经肠黏膜细胞吸收,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可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
46)微粒体:是肝细胞匀浆超速离心后的沉淀物,是内质网碎片形成的微粒
47)药酶: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完成的,参与生物转化的酶主要是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简称药酶,包括催化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的酶系。
34)安全范围:药物的LD5和ED95的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35)最大效应或效能(Emax):效应强度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效应增强到最大强度后虽再增加剂量或浓度而效应不再增强,该药理效应的极限值称为最大效应或效能。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36)效应强度: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在到等效时所需的剂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需剂量大者效价强度小。反应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7acf56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1.png)
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兽医学领域中,药物治疗是治疗动物疾病的重要手段,而兽医药理学的研究则为合理应用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内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等。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转化过程,最终被转化成更容易排泄的代谢产物。
药物的代谢对药效和毒性都有重要影响,因为药物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或毒性。
因此,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十分重要。
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后会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中,这个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的结构、脂溶性、离子性等。
了解药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规律有助于合理调整药物的给药方案。
药物的排泄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后需要被排泄出去,否则药物会在体内积累并产生毒性。
药物的排泄途径有尿液排泄、胆汁排泄、呼吸气体排泄和皮肤排泄等多种方式。
药物的排泄过程不仅受到药物特性的影响,还受到肾功能、肝功能等生理状态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在治疗动物疾病时,常常会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这就容易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增强或降低药物的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时,需要充分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后果。
结语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的学科,它为合理应用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代谢、分布、排泄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动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随着兽医学的不断发展,兽医药理学能够为动物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兽医药理学药物作用原理与合理用药
![兽医药理学药物作用原理与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bdf6d8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png)
兽医药理学药物作用原理与合理用药药物是兽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通过合理的用药可以对动物的疾病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兽医药理学中药物的作用原理和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
一、药物作用原理1.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方式和治疗对象,药物可以分为多类,包括抗生素、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炎药物等。
不同种类的药物作用原理各不相同。
2. 药效学原理药物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直接作用:药物能够与机体的生物分子发生特定的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改变其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 间接作用:药物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生物转化过程,产生活性物质或改变机体内的代谢过程,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 拮抗作用:药物通过与特定的受体或生物分子相互作用,阻断其正常功能,从而达到抑制疾病的效果。
- 随时间变化的作用:药物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包括起效、达到峰值、消失等。
二、合理用药原则1. 药物的选择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是根据动物的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不同种类的药物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疗效,因此,需要对动物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临床指南或经验选择适当的药物。
2.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药物中毒,剂量过小则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
此外,给药途径的选择也要考虑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因素。
3. 药物的疗程合理用药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疗程,即用药的持续时间。
不同疾病的治疗时间各异,需要动物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在用药期间对动物的身体状况进行监测。
4.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所产生的对动物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效应。
在合理用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并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此外,药物之间也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疗效下降或不良反应增加,因此需注意合药与交叉过敏等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代谢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代谢](https://img.taocdn.com/s3/m/609e8c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a.png)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代谢是研究动物体内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动物身体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学科。
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代谢的研究对于合理使用药物、确保动物用药安全以及治疗动物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药理学概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包括药物的来源、性质、药理学分类、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剂量等内容。
在动物医学专业中,药理学的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不同药物对动物身体产生的作用,以及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吸收过程1. 直接给药在临床兽医实践中,常采用直接给药的方式将药物输入动物体内,比如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
药物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进入动物体内后,需要通过吸收过程才能起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作用。
2. 药物吸收机制药物的吸收主要受到生物利用度、溶解度、药物剂型、药物分子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循环系统,通过通过肠道、胃黏膜、肺黏膜、皮肤等途径被动物体吸收。
三、药物分布过程1. 药物分布特点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不同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分布情况。
不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常常受到药物的吸收速度、绑定蛋白质、血液灌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药物分布机制药物通过循环系统被输送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药物在体内会与血浆蛋白、细胞膜等结合,从而影响药物在组织或器官的浓度和活性。
四、药物代谢过程1. 药物代谢种类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而发生的变化,包括氧化、还原、水解、酰基转移等反应。
在动物体内,药物主要经由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
2. 药物代谢机制药物代谢主要由酶系统参与,包括细胞色素P450、酯酶、转移酶等。
药物经过代谢后,一部分被转化为有效部分,一部分被转化为代谢产物,然后由排泄机制排出体外。
五、药物排泄过程1. 药物排泄途径药物在动物体内经过代谢后,需要通过不同的排泄途径排出体外,主要包括肾脏排泄、肠道排泄、肺脏排泄和乳汁排泄四种途径。
兽医药理学_兽医药理学重点
![兽医药理学_兽医药理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6928be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5.png)
兽医药理学药物 :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动物疾病或促进动物生长、生产的各种化学物质。
毒物: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一与药物只是量的差异处方药:凭兽医的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药物的转运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胞饮/吞噬作用、离子对转运。
药物体内过程:吸收(进入血液)、分布、生物转化(肝脏)、排泄(肾脏)峰浓度:血管外给药的药时曲线的最高点。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般所需的时间消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
生物利用度: 药物以一定的剂型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和抑制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与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全身作用)(2)直接作用(dirct action)(原发作用)与间接作用(indirect action)(继发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不符用药目的(1)副反应:在常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量反应。
(2)毒性反应:药物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
(3)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其本质是免疫反应。
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动物机体初次接触这些药物,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与这些药物结合成完全抗原。
(4)继发性反应: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为继发性反应。
(5)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或混合使用时,可能出现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结果可能产生浑浊、沉淀、气体或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药物的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的安全指数:LD50/ED50 ; LD5/ED95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 2.剂型 3.给药途径 4.联合用药与重复用药二、动物方面因素 1.动物的种属差异 2.生理差异 3.个体差异4.病理因素三、饲养管理与环境合理用药:1.正确的诊断和明确的用药指征 2.熟悉药物药动学特征 3.预期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4.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5.合理的联合应用 6.正确处理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的关系 7.避免兽药残留人工合成抗菌药抗菌谱:抗菌范围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耐药性:是指病原体与化疗药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致使化疗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eed6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8.png)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动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所使用的药物和药物制剂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性。
以下是兽医药理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是兽医药理学的基础。
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帮助兽医专业人员更好地判断药物的适用性、剂量和疗程。
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是兽医药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情况,以便对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疹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4. 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复杂问题。
药物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从而影响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药物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疾病治疗。
5. 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外两个重要问题。
药物的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排泄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146b58ee06eff9aff80744.png)
绪论1. 药物(drug):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广义: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器官功能及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2. 兽药(animal drug) :以动物为使用对象的药物;包括能促进动物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3. 毒物(poison):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4. 药物剂型(Dosage Form):用原料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适合临床应用的一种药物形式。
Eg. 粉剂、片剂、注射剂等。
5.制剂(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具体的某一种剂型则称为制剂。
Eg, 土霉素片,葡萄糖注射液等6.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7.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8.生药学(Pharmacognosy):研究各种天然药物的来源、性状、有效成分、作用、应用、加工的学科。
生药:是指动物、植物、矿物经简单加工调制而成的药物。
9.药剂学(Pharmacy):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10.药物化学(Pharmaceutical chemistry):研究药物的制备原理、方法及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药理学(pharmacology):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治疗学(Pharmacotherapeutics):侧重于药物的应用研究,即研究疾病防治中药物的应用问题。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药毒物的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病理过程、避免中毒发生的学科。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突触(synapse):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并完成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
2.拟似药或激动药(agonist):结合后能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相似作用的药物。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研发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研发](https://img.taocdn.com/s3/m/92099c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9.png)
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研发动物医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研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动物体内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过程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兽医药理学的概念和作用、兽医药物研发的重要性和挑战、兽医药物研发的工作内容和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兽医药理学的概念和作用兽医药理学是以动物体内药物的作用机制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通过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兽医药理学可以揭示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为药物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兽医药理学对于兽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兽医师合理选择药物、确定剂量,并预测治疗效果,提高兽医临床治疗的水平。
二、兽医药物研发的重要性和挑战兽医药物研发是促进动物健康和兽医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人们对动物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兽医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与人类存在差异,因此兽医药物的研发存在着许多挑战。
兽医药物的品种复杂,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从药理学、毒理学到临床试验,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三、兽医药物研发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兽医药物的研发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筛选: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治疗需求,从大量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疗效的候选药物。
2.药物试验: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候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毒性和药效等指标,为后续的临床试验进行准备。
3.临床试验:将已通过前期试验的药物进行人工养动物试验,观察其在动物体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4.药物注册:通过研究结果的积累和分析,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评估,将有潜力的药物提交给相关机构进行注册和上市。
在兽医药物研发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动物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验和分析,以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语兽医药理学与药物研发是动物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提高兽医临床治疗水平,保护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作用机制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9185e7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c.png)
动物药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与药物作用机制动物药学是研究动物药物的发展、应用和管理的学科,其中兽医药理学是动物药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兽医药理学研究动物体内药物在生物系统中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药学专业的兽医药理学及药物作用机制。
一、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兽医药理学能够了解动物对药物的反应、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以及动物体内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学。
此外,兽医药理学还包括药物毒理学的内容,即药物对动物体的有害效应和安全性评估。
1. 药物吸收与分布药物的吸收与分布是药物在动物体内起效的前提。
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皮肤贴敷、注射等途径被动物吸收和分布到相应组织或器官中。
不同的药物吸收和分布方式会对药物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兽医药理学的学习中需要对不同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2. 药物代谢与排泄药物在动物体内会发生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其中代谢通常是在肝脏中发生。
药物经过代谢后会转化成代谢产物,有些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有些则失去了药理活性。
排泄则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肾脏、肠道、呼吸系统等途径排出体外。
了解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可帮助兽医合理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指的是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或细胞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方式。
兽医药理学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理解,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正确应用药物。
1. 受体介导的作用很多药物的作用是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定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细胞内或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分子,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能够激活或抑制受体,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及生理功能。
例如,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β受体的激活,从而降低心率和血压。
2. 酶介导的作用一些药物能够与生物体内的特定酶结合,从而干扰酶的正常功能。
酶是调控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分子,药物与酶结合后,可以使酶活性降低或增强,从而影响细胞内的代谢反应。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兽医药理学课件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兽医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fc40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5.png)
药物的代谢
药物在体内经过酶促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 有些代谢产物具有药理活性,有些则无活 性或活性减弱。
药物的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取决于其脂溶性、血浆 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等因素,这些因 素影响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
药物的排泄
药物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如尿液、胆 汁等,排泄速度影响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兽医药理学课件
目录
• 药物的基本性质 • 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 药物的作用机制 • 药物的剂量与给药方式 • 药物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 • 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01
药物的基本性质
药物的溶解度
总结词
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药物作用的重要 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药物的溶解度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溶 解和吸收程度,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和作用时间。一般来说,药物的溶解 度越高,其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速度 越快,疗效越好。
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程度还与其溶解度、脂溶性等 理化性质有关,溶解度大、脂溶性高的药物更易 于吸收。
药物的分布
药物的分布受到药物与组织器官 的亲和力、血液循环速度、药物 理化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某些药物对某些组织器官具有较 高的亲和力,会在该组织器官中 形成较高的浓度,从而发挥较强 的药效。
血液循环速度也会影响药物的分 布,血液循环速度快则药物分布 广,但也可能导致药物在某一组 织器官中的浓度降低。
即药物只能与特定受体结合。
受体的数量与亲和力
02
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范围,受体数量越
多或亲和力越高,药物作用越强。
受体的调节
03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引起受体数量和亲和力的变化,进而影
兽医药理学电子课件(最新版)(免费) - 副本
![兽医药理学电子课件(最新版)(免费)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a7503817cc7931b765ce152a.png)
兽医药理学(最新版)一、药物的概念1.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The word drug is derived from the old French “drogue”, which meant herb(草药)。
从理论上讲,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器官功能及细胞代谢)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此外,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毒物(Poison):是指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计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物与毒物间仅存在剂量的差别,没有绝对的界限,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也可成为毒物。
2.分类1)天然药物如植物、动物、矿物和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
2)合成药物如各种人工合成的化药、抗菌药物等。
3)生物技术药物即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技术产生的药物上述药物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Dosage form,简称剂型),如粉、片、注射剂剂型是一个集合名词,其中任何一个具体品种,则称为制剂(Preparation)。
剂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
药物的有效性首先是本身固有的药理作用,但仅有药理作用而无合理的剂型,势必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先进而合理的剂型利于药物的贮存、余数和使用,而且能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发挥最大疗效。
二、兽医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兽医药理学(veterinary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内容主要是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作用和应用范围,此外,还有药物的来源或性状、化学结构、制剂、用法和用量等。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第一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概念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药物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的初始反应。
兽医药理学常识
![兽医药理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176d244336c1eb91a375d0e.png)
2、药动学:本品易被胃酸破坏,不宜口服给药。 按治疗量注射可达有效的血浓度,肌肉注射 600mg钠(钾)盐(相当于100万单位)于15 一30分钟达峰,血浆药物浓度为12ug(20IU) /ml,蛋白结合率约为60%,消除半衰期为0.5 小时,体内分布以肺、肾、横纹肌和脾内浓度 高,难以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肾脏代谢。 3、功能与主治:抗生素类药,用于革兰氏阳性 菌如链球菌、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 猪丹毒杆菌感染,也用于放线菌及钩端螺旋体 等的感染。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敏感病原体 所致的猪丹毒、炭疽、气肿疽、恶性水肿、放 线菌病、坏死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乳腺炎、 子宫炎、肺炎、支气管炎、脑膜炎、腹膜炎、 败血症等。
高锰酸钾 作用与应用:强氧化剂,有杀菌、除臭、 解毒作用。0.1%溶液用于冲洗创口、粘膜 等,0.01—0.05%溶液可作家畜误食毒物 洗胃.1%洗毒蛇咬伤口可减轻中毒.
双氧水
作用与应用:能放出生态氧有抗菌和除臭 作用,1—3%用于清感染创。
第二节 抗生素 一、概述: 1、抗生素的概念:抗生素是某此些微生 物在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抑制或 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主要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 有些已能人工合成或半合成。 2、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抗菌谱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范围。
t1/2):指血浆药
三、环境和其它方面 1、饲养管理:日粮配合、投食方式等 2、环境生态条件:卫生、密度、通风、湿 度、温度、光照等。
第二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防腐消毒药 一、概念: 防腐药:是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药物。 消毒药: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 药物。 防腐消毒药的主要用途是:杀灭或抑制 体表、器械、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病原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
兽医药理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兽医药理学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d101ae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9.png)
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考虑药物的抗虫谱、适应症、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等因素,以避免寄 生虫的耐药性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抗虫谱
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对不同的寄生虫具有不同的抗虫谱,因此需要根据感染的具体寄生 虫选择合适的抗寄生虫药物。
适应症
每种抗寄生虫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不应在没有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寄生虫 药物。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给药途径
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动物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
剂量和疗程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动物的体重、感染的病原菌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以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 的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
案例分析 案例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案例二
抗寄生虫药物的合理使用
环境因素
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
01
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卫生状况会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机体功
能,从而影响药物作用。
气候与季节
02
气候和季节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药物代谢,从而影
响药物作用。
饲料与饮水
03
饲料和饮水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
而影响药物作用。
03
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选择与配伍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动物的体重,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服、注
射等。
03
剂量和疗程
解热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动物的体重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
,以确保药物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同时应注意避
免药物的滥用,以免掩盖病情并延误治疗。
机体因素
动物的种类和品种
不同动物种类和品种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因此同一种药物在 不同动物上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兽医药理学
![兽医药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5e0c14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2.png)
兽医药理学1. 简介兽医药理学是研究动物药物作用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动物体内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与动物体内相关物质的相互作用。
2. 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的过程。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皮肤贴药等。
吸收速度和程度会受到药物的物化性质、给药途径、动物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兽医药理学研究了药物吸收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实验和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3. 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可以通过血液传输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在体内起到治疗作用。
分布会受到药物的亲水性、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等因素的影响。
兽医药理学研究了药物在不同种类动物体内的分布特点,并可以根据体内测定的药物浓度进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 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这些化合物可以是活性代谢产物、无活性代谢产物或有毒代谢产物。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的肝细胞内,但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也可能发生代谢反应。
兽医药理学通过研究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速率来了解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5. 药物排泄药物排泄是指药物从动物体内排出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肝脏、呼吸系统和肠道完成。
药物的排泄速度和能力会受到动物的生理状态、药物的物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兽医药理学研究了不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排泄特点,并可以通过药物浓度测定计算排泄动力学参数。
6.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利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的过程。
通过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物动力学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合理的剂量来治疗不同的动物疾病。
兽医药理学研究了不同药物在治疗动物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药物疗效评价和药物安全性评估。
7. 兽药研发兽药研发是兽医药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不同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策略,可以开发出新的兽用药物。
兽医药理学在兽药研发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可以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手段提高兽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兽医药理学知识总结
![兽医药理学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03953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1.png)
第一章总论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是指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
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是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兴奋(stimulation)与抑制(depression):机体在药物的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为兴奋,反之为抑制。
兴奋药与抑制药: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可能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药物就是通过其兴奋或抑制作用调节和恢复机体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a.局部作用(local action):药物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如局麻药的作用。
b.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或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如吸入麻醉药的作用。
1.直接作用/原发作用primary action:药物直接作用于靶位,如洋地黄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
2.间接作用/继发作用secondary action:由直接作用所引起其它器官的效应,如洋地黄引起的利尿作用。
(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机体不同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了药物的选择性.原因如下:药物对不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率不同受体在不同组织的分布不均一#原生质毒(general protoplasmic poison):选择性低的药物对各种组织细胞都有类似作用,能沉淀原生质或影响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程,称为药物的原生质毒。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1.治疗作用(能对防治疾病产生的有利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疾病症状2.不良反应:(1)副作用(side effect)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兽医药理学课件
![兽医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718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d.png)
加强兽药使用监管
规范兽药使用行为,加强兽药生产和 销售环节的监管,防止滥用和非法使 用。
提高检测能力
加强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发和人才培 养,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兽药残留标准和检测方 法的研究与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 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CHAPTER 06
抗肿瘤药的适应症
抗肿瘤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 ,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在 兽医临床中,抗肿瘤药也用于治疗动 物肿瘤疾病。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代 谢、分裂繁殖等过程,从而达到抑制 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不同种类的 抗肿瘤药作用机制不同。
抗肿瘤药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抗肿瘤药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骨髓抑制、脱发等副作用。因此, 使用抗肿瘤药时应遵循兽医的建议和 指导。
兽医药理学实验设计与操作 规范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伦理问题
实验动物选择
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兔子、狗等,以满足 实验需求。
伦理考虑
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遵循伦理原则,如减少动物使用、减 轻痛苦、无虐待等。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分组、给药方式、 剂量选择等。
抗寄生虫药
抗寄生虫药
抗寄生虫药的作用机制
抗寄生虫药的适应症
抗寄生虫药的副作用
抗寄生虫药是一类能够杀灭或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主 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抗寄生虫药包括抗蠕 虫药、抗吸虫药、抗绦虫药等 。
抗寄生虫药主要通过干扰寄生 虫的代谢、神经传导或繁殖等 过程,从而达到杀灭或驱除寄 生虫的目的。不同种类的抗寄 生虫药作用机制不同。
兽医药理学合理使用药物保护动物健康
![兽医药理学合理使用药物保护动物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b66302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e.png)
兽医药理学合理使用药物保护动物健康在兽医学领域中,药物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旨在保护和维护动物健康。
然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动物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兽医药理学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原则和措施。
一、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在兽医药理学中,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兽医师应根据动物的特定病情,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动物种类和个体差异:不同动物的药物反应和代谢过程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动物的习性和生理特点来选择药物,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剂量调整。
2. 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兽医师应选择经过充分研究和验证的药物,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并遵循药物使用说明书的建议。
3. 药物的剂型和途径:不同的药物剂型和途径(如口服、注射、外用等)对动物的治疗效果和便利性有所影响。
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动物的情况和治疗需求。
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控制合理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控制对于保护动物健康至关重要。
药物剂量应准确计量,以避免过量或亚量使用的风险。
兽医师应根据动物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等因素,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并在治疗期间进行监测和调整。
疗程控制是指药物治疗的时间和频率。
有时,过度延长疗程可能导致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
合理控制药物的疗程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并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三、药物的存储和处置正确的药物存储和处置对于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1. 药物存放: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避光的环境中,远离光照、高温和潮湿等因素。
另外,药物的存放位置应在儿童和动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止误食或滥用。
2. 药物过期作废:药物的过期日期是指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保证期限。
过期的药物应及时作废,切勿使用。
为避免环境污染,应尽量选择环保的废药处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药物与兽医药理学
重难点:
1.药物的定义及与毒物的区别与关系
2.药物的分类
3.兽医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名词解释:药物、毒物、兽药、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剂型、制剂、处方、OTC、Rx、药典
药物:指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理论上讲,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过程的化学物质均属药物范畴。
兽药还包括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物质。
毒物:对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药物超过一定的剂量也能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药物和毒物的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
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都有可能成为毒物。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诊断制品、微生态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兽药管理条例定义)。
药物分类: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或微生物发酵产物合成药物: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生物技术药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制品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的学科。
内容:药效学与药动学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作用、作用机制)(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兽医药理学的任务:指导合理用药【(1)熟悉和掌握各类兽药的基本作用、原理、适用症(indication)和禁忌症。
(2)阐明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
】研发新药【(3)开发新药和新制剂】
药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以健康动物和正常器官、组织、细胞等为实验对象进行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对分析药物作用、作用机制及药代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治疗学方法:采用药理学研究方法动物病理模型,观察药物治疗作用,筛选药物的药理活性。
临床药理学方法:以健康志愿者或病人为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药理学术语
剂型:药物原料经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兽医临床应用的形式。
(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制剂:根据兽药典、兽药规范或处方手册等收载的处方而制成的成品。
如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土霉素片等。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一项重要的书面文件,也是兽医师或药剂师为畜禽等动物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需要而开写或设计的药方。
处方可分为法定处方和兽医师处方
法定处方:《兽药典》收载的制剂处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随意更改。
兽医师处方:由医疗单位或药厂为了医疗需要,由兽医师从控制药物质量出发而制定的制剂处方。
这种处方仅作试用。
处方组成:
1. 处方前记:医院全称、科别、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日期等。
畜禽主人、住址、畜别、姓名、性别、年龄、体重、品种等。
2. 处方头:以“R”或“Rp”开头。
3. 处方正方: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等;
4. 处方后记:包括医生、药剂人员、计价员签名,以示负责。
司药、兽医签名。
处方药(RX):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处方药大多属于:1、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或副作用需进一步观察。
2、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催眠安定药等。
3、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癌药物等。
4、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处方药只准在专业性医药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不准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广告宣
传。
非处方药(OTC):柜台发售药品: 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说明书就可自行使用。
OTC大多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
兽用处方药是指凭兽医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
兽用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兽医处方就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兽药。
药典是一个国家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性的约束力。
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较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检验方法、作用与用途、用法和用量等,以作为药品生产、检验和使用的依据。
中国药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记载中国药品的标准、规格的法典,是中国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检验药品的共同依据。
至今为止,中国药典共出版了9版
七、新药的研制过程: 新药研制:新药临床前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
新药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
新药临床研究:I期、II 期、III期、IV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主要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性和药动学规律,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临床试验: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主要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III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进一步考察新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尤其注意罕见的不良反应)。
新兽药:指我国新研制的兽药原料药品及其制剂。
兽药新制剂:指用国家已批准的兽药原料药品新研制、加工出的兽药制剂。
已批
准生产的兽药制剂,凡改变处方、剂型、给药途径和增加新的适应症的亦属兽药新制剂。
新兽药分类:一类:我国创制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包括天然药物中提取的及合成的新发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我国研制的国外未批准生产、仅有文献报道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新发现的中药材或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
二类:我国研制的国外已批准生产,但未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三类:我国研制的国外已批准生产,并已列入国家药典、兽药典或国家法定药品标准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天然药物中已知有效单体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取的原料药品及其制剂;西兽药复方制剂(自行创制的处方)及中西兽药复方制剂。
四类改变剂型或改变给药途径的药品;新的中药制剂(包括古方、秘方、验方、改变传统处方组成的);改变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中成药。
五类:增加适应症的西兽药制剂、中兽药制剂(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