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概述
归纳现有 的研 究观点 ,高校图书馆在重点学科建
题无关 文 章 ,剩 下 3 0 4篇 文 章。 以 “ 标 题 ” =s u b —
j e c t c o l l e c t i o n 、“ 全部 字段 ” =l i b r a r y 进 行模 糊外文检
设过程 中的地 位与意义 非常重 大。没有文献信息资源 的保 障 ,就没有重 点学科 与学校的发展。 1 . 2 构建重点学科 文献资源保障体 系的措施 汤雅童 H 以渭南 师 范学 院为例 ,分析其 用户 文
摘
要
图书馆 重点学科文献信 息资源配置在 高校 图书馆 工作 中处于核 心地位 。本 文从 高校 图书馆在重点
学科建设 中的角色定位 与意义 、构建 重点学科 文献资源保 障体 系措施 、重 点学科馆藏发展策略 、优化 高校重点 学科 图书资源途径等 方面分析 国 内的研 究现状 ,从 图书馆资金分 配、馆藏剔除 、优化馆藏举措等方面概述 国外 的研究现状 。以期对 高校 图书馆 文献信 息资源建设 有所帮助 。 关键词 重点学科 文献信 息资源 优化 配置 国 内外高校 图书馆 红 认为 ,文献信 息资 源是 重点 学 科前 沿研究 的 突 破 口,只有掌握 了学科领域的最新信息资源 ,才能 了 解该学科领域的前沿 ,才能研究 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 果 。李斌秋 在 文章 中提 到 ,重点学科 建设 与发展 , 除了需要高素质的教学和科研人员 ,先进的实验仪器
献需求特点 ,并 以此为依据 ,提 出对重点学科结构进 行分析 ,调整采访策略 ;优化馆藏结构 ,突出专业特 色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等构建合理科学 的文献资源保 障体系措施 。
蒋岩波与生修 雯 以江 西省 昌北 高 校 图书馆联 盟为例 ,从 资源采购计划要有针对性 ,凸显本校学科
透视图书馆学五定律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系
印度著名 图书馆 学家阮冈纳赞的 图书馆学五 定律 自提出之初到现在,一直被称为 “ 我们职业 最简 明的表述”,也是 图书馆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 目标 。即使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几经更新的时代 , 它的精神实质仍对 图书馆事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和指导作用。作为最经典的图书馆学定律,其对图书 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图书馆 学 五定 律 与信息 资源 共建 共享 的共 通点 阮冈纳赞 图书馆 学五定律的主要 内容是 :书是 为 了 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 书有其读者;节 用 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 一个生长着 的有机体 。 他用普通平实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图书馆工作的本质: ( 以用户为工作 的中心,体 现了图书馆精神 的精 1 ) 髓。一切 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工作的重点转移 到 以用户为中心,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需求为 目 的。 ( 图书馆是 一个发展着 的有机体 ,从传 统的 2 ) 藏书楼 到公 共 图书馆 的开架制度、数字 图书馆 、 Lb. i20等概念和 改革的不断变迁,无不体 现出每 个发展 阶段都是对上一个 阶段的继承和发展 ,又 对下一阶段的进步奠定 了基础 。随着现代通讯技 术、计算机 网络技术以及 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也 使得对于信 息资源开发利用 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 发展 阶段。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正是未来 图书馆开 发和利用信 息资源的必 由之路, 是解决知识信 息剧 增 与馆藏力不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信 息资源 共享 一书给信 息资源共享所下的定义是:所谓信 息资源共享, 是指 图书馆在 自愿、平等、互惠的基 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 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 、协调关系,利 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 开展共 同揭 示、共同建 设和共同利用信 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 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H 。由此可见,图书馆学五 定律和信 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大的共通点就是它们 的最终 目的都是为 了 “ 满足用户的需求”。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已修改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李菁楠,邓勇,刘合艳Review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China and AbroadLi Jingnan, Deng Yong, Liu Heyan[摘要] 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共享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众多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共享理论作出了贡献。
知识共享是一个包含众多因素的理论体系,其中知识共享的内涵可以从信息沟通/信息流动角度、组织学习角度、市场角度、系统角度来理解。
除此之外,知识共享的过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知识共享的支撑机制也是知识共享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学者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知识共享内涵过程影响因素支撑机制Abstract:The boom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haring. 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make engage in knowledge sharing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ngles. Knowledge sharing contains a number of contents.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covers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flow,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market and system. In additio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support mechanisms are important parts of knowledge sharing.Key words:Knowledge Sharing, connotation, process, influence factors, support mechanisms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被看作一种重要的资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析【摘要】本文围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展开探讨。
在理论方面,分析了推广服务的理论基础,包括阅读教育理论等。
实践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推广服务方案,例如阅读推广活动、虚拟阅读空间建设等。
针对推广服务的策略与方法,探讨了如何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推广服务的效果评估,重点关注读者参与度、推广效果等方面。
本文也分析了推广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提出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建议,指出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广服务的不断优化和改进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理论探析、实践探索、策略与方法、效果评估、问题与对策、总结与展望、建议、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传承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和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职责。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获取和知识传播方面受到了挑战。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如何更好地推广和提升阅读服务质量,成为了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让人们陷入了信息过载的困境,学生们普遍缺乏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高校图书馆推广阅读服务不仅仅是提供大量的图书和期刊,更应该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有效利用阅读资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而推广阅读服务不仅仅是服务于学生,也是服务于整个学术社区和社会。
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既是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需要,也是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通过研究现有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和实践经验,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加有效的推广服务策略和方法,促进阅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共放共享实践探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402021年 第19期兰台内外图书情报文献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加速突进,作为支柱之一的图书馆突出特藏特色文献资源展示与促进本校学科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一直以古籍为图书馆特藏文献的概念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高校图书馆逐渐把特色学科、地方特色、专家名人等纳入特藏文献资源范围中,这些特藏文献有着社会、学术及历史的实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因此作为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核心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起源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三四十年代开始美国一流高校图书馆陆续建立了“以本校档案为基础”的特藏,形成了完备的特藏体系和服务机制。
国内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古籍为目标,在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保持重要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注意收藏本校的出版物和本校著者的学术文献”影响下,中国人民大学当年率先在全国高校中成立了“人大文库”;北京大学于1988年建校90周年之际成立了“北京大学文库”;清华大学于1998年成立了“清华文库”。
特别是2002年的“京师文库”的成立不仅仅是图书馆工作自身的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北师大百年历史进程中所取得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这些学术成果将成为北师大创建世界知名的研究性大学的强大动力。
“京师文库”是我们宣传师大、展示师大的桥梁;是缅怀前贤、激励后学的重要基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初期参照国内各高校文库的建设路径,逐渐探索性地创建了本馆收藏体系,并以“研究是基础,传承是目的”的特藏发展思路进行探索性研究。
那么,如何构建特藏文献资源体系,保存本校历史文献资源,能够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得到应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通过创建岐黄特藏文库、特藏资源专题数据库、专题展示等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一、本校特藏文献发展过程及现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藏文献资源建设于2011年年底,在新馆搬迁后创建的新项目,2012年正式启动。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
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实践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
智慧图书馆,作为传统图书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还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我国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慧图书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背景,明确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后,通过综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评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揭示智慧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通过本文的述评,我们希望能够为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推动智慧图书馆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增多,智慧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界定、特点分析、构建策略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如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等。
同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策略和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包括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智慧管理平台的开发、智慧环境的营造等。
技术应用方面,国内智慧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这些先进技术,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管理运营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践探索方面,国内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智慧化改造和升级的实践探索。
这些图书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管理模式等措施,提升了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信息资源共享》练习题
《信息资源共享》练习题第一章基本概念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B)(A)有用性(B)经过人类组织的、有序的、可存取的信息的集合(C)丰富度(D)凝聚度2.信息资源共享的意义是(A )(A)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均衡性使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B)知识一旦物化为信息资源,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交流传播时,也就自然成为人类社会共同享用的精神财富。
(C)信息资源可以不断地反复利用、复制、传递和再生。
(D)信息资源是可以为一切人共同享用的。
3.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D )(A)知识性(B)共享性(C)再生性(D)A+B4.在中国,藏书选择与补充通常包括( D )(A)藏书的选择与收集(B)藏书的复选与剔除(C)藏书组织管理(D)A和B5.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是( D )(A)图书馆(B)信息中心(C)信息资源生产商(D)图书馆、信息中心和信息资源生产商6.近现代图书馆产生、发展、兴盛的基本前提是( C )(A)智慧与服务(B)平等与自由(C)公共与公益(D)个性化与人性化7.现代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内容是( C )(A)网络信息资源服务(B)数字信息资源服务(C)文献信息资源服务(D)用户研究与教育8.开展资源共享的唯一途径是(A )(A)拥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具有共享资源的意愿,实施资源共享的计划。
(B)用最少的经费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料和服务(C)共享实物、人员或资金,包括馆藏资料、图书馆目录、工作人员的专长、存贮设施和计算机等设备。
(D)资源的交换或交流。
9.美国图书馆学家肯特认为“资源共享”最确切的意义是指Reciprocity, 在这里Reciprocity的正确译意应为(C)(A)交换(B)交流(C)互惠(D)分担10.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是( B)(A)共同建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B)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C)提高图书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D)读者可获得更多的资料和服务二、思考题1.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谈为什么“智慧与服务”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信念。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综述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 综述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概述 •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 • 信息共享空间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旨在促进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和创新。
2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共享空 间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
01
起步较晚
02
理论研究逐步深入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相对国外起 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 理论研究逐渐深入,涉及概念、特征 、模式等方面。
03
实践探索多样化
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等 积极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探索, 不同类型的机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 息共享空间。
01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建立在开放存取和共享使用原则上的物理 和虚拟环境,整合了人、资源、工具、设备和服务,以促进知识交流和信息共 享。
02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 台,旨在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03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学术交流与信息共享模式,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服务模式,提高信息素养和知识创新能力。
03
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
起步较早
信息共享空间在国外起源较早,发展相对成熟。
理论体系完善
国外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设计、实施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实证研究丰富
大量学者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不同类型的信息共享空间,如学术信息共享空间、公共信息共 享空间等。
图书馆跨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及保障机制研究——以财经类高校为例
在 《 武汉宣言》 的引导下 ,2 0 0 6 年 ,以 “ 整体规 划 、合作交流、联合建设 、共享资源 ”为宗 旨的 “ 中
国高等 财 经 院校 图书馆 联 盟 ”建 立 ,其在 推动 财 经 类 院校 的合 作 共建 、资源 共 享 、指 导 各 图 书馆 特 色 数 据 库建 设 方 面 发挥 了重要 作 用 。 自全 国 第 五届 高 等 财 经 院校 图 书 馆 馆 长会 议起 ( 2 0 0 6年) ,中 国 高教 学 会 财 经 分会 图书 资 料协 作 委 员会 ( 以下 简 称 委 员 会 )就 一
高等教 育数字 图书馆 为核心 的教 育文献联 合保 障体
1 2} 2 0 " 1 3 第6 瑚
学 术探 讨 ・ 工 作研 究
图书 馆 理 论 与 实践
鞭 秘RA RY T 0RY 赢ND PRA Tl 《
源需求相似度大 ,但 由于管理体制 、区域 限制及行 政
隶 属关 系等 原 因 ,在 资 源建 设 中存在 着 重 复 建 设 、孤 立 发展 等 情 况 ,导 致 各 财经 高 校 间 出 现教 育 、教 学 资 源 过度 消 费 和 消 费不 足 并存 的现 象 ,造 成 了资 源 的 极 大 损 失 和浪 费 。财 经高 校 如何 依 托 现 有 资源 优 势 及 既 有组织联盟 ( 中 国高 等 财 经 院校 图 书馆 联 盟 ) ,打 破
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为财经类高校图书馆
这一 特殊 群 体 的资 源共 建 共享 提供 了有 益 的借 鉴 。
1 . 2 区域 性 资 源共 享 的积极 实践
对于全 国 4 0余所财经类本科 院校而言 ,由于专
业 设 置 接 近 ,资 源 和读 者 群 互 补性 和 交 叉 性 极 高 ,资
关于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2003 2004 2005
5037624.59 5388155.28 11342033.99
14558495.17 115087357.96 120010284.95
4.58 4.68 9.45
2006
14558495.17 130027589.76
11.20
三、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 采访的关系 2、协调互补原则
一、信息资源建设在图书馆的地位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撰写的《图书馆学五 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 表述”。五个定律为: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 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 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定律通俗简单,却意 义深广,究其根源,重中之重在于文献采访,采访 工作是图书馆最基础、最关键性的工作,它直接关 系到藏书的质量和藏书的使用价值,这就好比一幢 大厦的地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喻意也在于 此。
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不是要在图书 馆已有的馆藏体系之外另外再建设一个独立 的馆藏体系,而是要通过数字信息资源的建 设使已有的馆藏体系 更加完善。 也就是说, 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传统文献资源的建设 必须进行协调,成为互为补充的一个整体。
三、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资源 采访的关系
对那些学术性强,利用率高的核心期刊,可以 既订印刷版,又订电子版;而电子期刊制作发行有 一定的时滞,所以在订了这些期刊的电子版后,仍 应该允许它们的印刷版继续保留。相反,对那些利 用率很低却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期刊,可以只订电子 版,不订印刷版;而对那些学术性不强,利用率却 较高的期刊,则只需订印刷版,不订电子版。对于 检索型、工具型的文献,由于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提 供参考、检索,电子版具有比印刷版更大的优势, 就应该优先订购电子版。对一般的图书,电子版阅 读反而不方便,所以印刷版仍应该是主流馆藏。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一、引言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的载体,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是图书馆学科的核心内容,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发展和服务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知识。
二、图书馆的发展历程1. 古代图书馆古代图书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该图书馆收集了大量古代文献和手抄本,为古代学者和思想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源。
此外,中国的秦代、汉代等历史时期也建立了一些图书馆,如敦煌藏经洞等。
2. 现代图书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兴起,现代图书馆不仅仅是收藏图书和文献的场所,还承担着信息传播、知识共享、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图书馆的管理模式1. 传统管理模式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主要以图书采编、馆藏管理、读者服务为主要内容,注重规范化的管理和传统的服务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基本需求,但也存在着信息资源整合不足、服务模式陈旧等问题。
2. 现代化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等工具,开展了数字资源建设、在线服务、知识管理等工作。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定制化的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图书馆的服务理念1. 以读者为中心现代图书馆倡导“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即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图书馆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手段了解读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提升读者满意度。
2. 社区化服务图书馆不仅仅是文化场所,还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和知识驿站。
现代图书馆通过开展社区化服务、走出馆藏、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
五、结论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是图书馆事业的核心内容,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图书馆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实现知识共享、文化传承的使命。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解析与实现
作者简介: 刘桔 (94 )广 东 山大学图书馆馆员。 16- , 佛
l 2
维普资讯
刘 桔 : 文献信 息资 源共 享的理论 解析 与 实现 联 系着 一 个基 本 的 经济 学 问题 ,即投 入与 产 出的关 实 行 资源 共享 ,首要 问题 是要 解 决 思 想 观 念 问 系 问题 。文献 信 息资 源开 发 利用 越 充分 、 广泛 , 越 其 题 , 即要树立一种合作的思想。强烈 的合作愿望 , 强 效益发挥 的可能性就越大。实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 有 力 的合作 组 织 和正 确 的政 策 是 文献 信息 资 源共 享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6 期
河 南图书馆 学刊
20 06年 4月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解析与实现
刘 桔
( 东佛 山大 学 图书馆 , 东 广 州 580 ) 广 广 200
关键词: 目书情报机构; 文献信息资源; 共享 摘 要: 本文从信息学、 系统论、 经济学、 地理学等学科理论 出发 , 论证 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在此理 论基础上 , 出了实现文献信 息资源共 享的基本思路 : 提 树立合作思想, 建立调控机构 , 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驱 动机制, 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建立快捷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渠道。 中图分类 号 : 5 G2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3 18 (060— 02 0 10— 58 20 )2 0 1— 3 上更为宏大, 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 信息资源共享的系统论基础 . 2 系统 论认 为 ,系统 在 整 体水 平 上 的 属性 和功 能 不等于其组成部分孤立状态时属性和功能的简单相 加 , 1 1 , 就是 人 们常说 的整体 效应 。 即 + ≠2这 整体效应理论是实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最重要 的理论依据。尽管一个个文献信息单位作为个体是 不错的 , 有些甚至还很优秀。但是 , 由于他们处于孤 立 状 态 , 乏联 系 , 此 之 间 的 物质 、 量 和信 息 不 缺 彼 能 1 文 献信 息资 源共享 的理 论基 础 能共 同朝 着 有利 的方 向流 通 ,这 就 使 一 定 范 围内 的 1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信息学基础 . 1 图书 情报 系统 的功 能 得不 到 增 强 ,未 能 显示 出整 体 当人们跨人信息时代之际 ,信息的价值越来越 优势。因此, 今后我们应当注意将各个图书情报系统 显著 , 与物质 、 它 能量一起 , 构成 了现代社会 的基本 联系起来 , 统筹兼顾 , 分工协作 , 资源共享 , 向着整体 资源体 系。信息作为一种资源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 化 方 向发 展 。 力 提高 系统功 能 , 努 获取 系 统 最佳 放 大 展、 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方面显示 出重要作用 , 但这种 效果 。 重要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是要 以信息 的交流为其前提 1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的经济学基础 . 3 条件的。迟滞 的、 微弱的、 间狭窄的信息交流导致 空 从经济学角度看 ,信息 资源具有 特殊 的经济价 自然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缓慢 , 畅 的 、 通 强劲 、 区域 辽 阔 的 值 , 这种 价值体现在 : 对社会生产要 素的优化作 用 ; 信息交流带动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前进 ,这一人类社 对社会生产资源的替代作用 ;对 国民经济财富的增 会发展的例证证 明交流对于发挥信息的功能是多么 值作用。 关键。 文献信息资源作为信息 资源的主要类型 。显然 信息交流有非正式交流和正式交流两种基本形 同样具有这种特殊的经济价值。 式 。非正式交流是指信息传递者与接 收者之间的 口 文献信息资源是一种人工资源 ,因而它是一种 头交流 ; 正式交流是指藉助手文献进行的交流。由于 有限资源 。 要使这种有 限资源取得最 大经济效益 , 就 正式交流有益 于扩大信息交流面和受益面 ,提高信 必须实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 息交 流效率 , 减少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 , 以 , 所 正 共享所要解决的问题 , 恰恰就是要协调文献信息资 式交流( 即文献 交 流 ) 有更 好 的交 流效果 。 具 源在时间、 空间、 门、 部 数量 、 种类上的合理分布和合 今天 , 我们倡导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 实质上 就是 理利用。因此 , 我们 可以说 ,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实 耍推动图书情报部 门的文献信息交流工作 ,促使 附 质就是要通过一定 的调控手段使文献 资源配置达到 着于各种文献载体上 的信息充分调动起来 ,让信息 最 优化 。 交流在时间上更为快捷 , 在空间上更 为广阔 , 在规模 文献信息资源是一种有价 资源 ,因此它的使用 科技 的迅猛发展 ,使世界信息产业 以每年 2 - 0 3 %的速度增长。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 , O 无论规模多 大的图书情报机构 ,都很难将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无 遗和 自给 自足。文献信息资源载体形式及管理模式 的变化 , 冲击着图书情报机构传统封闭的管理体制 , 文献资源建设必须突破独立 经营模式 , 走开放式联 合发展、网络协作的道路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 建、 共知和共享 , 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保障。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以许昌学院图书馆为例
一
点。I 更新 和提升的服务 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增强 了图书馆核心业务 的 C 竞争能力 , 构成 了图书馆独特 的 、 以被人 模仿 的核 心产品 。 目前 , 难 I c 已成为美 国以及很 多欧洲 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吸引广大用户 的主流 的服 务方式和不可或缺的服务平台 , 受到校 内外用户的热烈欢迎 。 除了上述的各方面 , 的构建意义还体现在 : I c 提供 “ 一站式 ” 综合服 务, 迎合 了人们 的信息需 求 、 营造的交流空间和信息资源环境顺应人们 的学习需求以及有利于推进知识城市的发展进程等方面 。 2许 昌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背景 . 许 昌学院 图书馆 自建馆来一直遵循 “ 者第一 , 读 服务至上 ” 的理念 , 取得 了辉煌 的业绩 , 为许昌学 院的教学和科研做 出了贡献 。图书馆 的 馆舍 总面积 达到 了 3 4 3 方米 , 中包括东 校 区图书馆 3 8 6 58 平 其 0 6 平方 米、 西校 区图书馆 36 平 方米 、 47 各院系资料 室 1 5 平方米 。新馆分 为 10 六层 , 能布局采用藏 、 、 检 合一 的大流 通管理模式 , 功 借 阅、 文献资料按 照类别进行 布局 , 分设 期刊阅览室 、 人文科学 图书阅览室 、 自然科学 图 书阅览 室 、 师阅览室 等 , 教 每个 阅览室 占一个楼层 , 阅览座 位 2 0 个 。 30 五层 和六层 预留 的多个教室 , 每个 教室设 有计算 机接线 口、 信接线 通 口, 以后的发展作了初步规划 。 为 图书馆借 新建之际 , 入大量资 金 , 投 购买 了大量仪器设 备 , 办公家 具等 , 使硬件 条件上 了一个新 台阶 。新馆 为学生配 备 了2 0 6 台崭新 的 电脑 , 中2 0 其 0 台作 为电子 阅览室 , 另外 6 台在期刊阅览室和教师 阅览 O 室, 方便读者使用 。另外本馆新 购了复印机 、 彩色扫描仪 、 打印机 、 录 刻 机、 数码摄像机 、 数码相机等设 备 , 配置了各类软件 , 包括办公 自 动化软 件、 多媒 体制作 软件 、 页制 作软件 、 网 阅读 软件 等 , 为拓 宽服 务做好准 备。本馆的 阅览桌椅也很有 特色 , 每层东西两侧为古典实木 的桌椅 , 适 合同学个人研究学 习, 五层教 师阅览 室有欧式钢架 的圆型桌椅 , 适合互 相讨论 的小 组学习 , 有各种颜色 的沙发 , 布在走廊和玻 璃墙附近 , 还 分 方便读者休 闲阅读 , 些设 计充分 为读者 的需求 考虑 , 这 体现 了“ 读者第 服务至上” 理念 。 的 图书馆 的文献资源是 图书馆 的物质基础 和为教学 、 科研 服务 的基 本保障 。在文献资 源建设过程 中 , 许昌学 院图书馆一方 面加大印刷 型 文献 的采 购力度 , 对重 点学科 、 建专业等 图书实行重点倾 斜政策 , 新 使 印刷 型文献总量不断加大 , 并且 注重引进和 自建电子文献数据库 , 整合 网上资 源。馆藏 印刷 型文献总量 达 1 1 万册 , 有方正 、 星 、 1. 4 拥 超 书生 、 金图等 电子 图书 , 累积 6 .万册 , 7 9 引进 了中国期刊 网 、 B C 等 中外 文 E SO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协作与资源共享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协作与资源共享徐影(吉林工商学院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62)[摘要]本文提出了实现图书馆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观点。
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措施与方法、发展目标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的协作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88(2008)06-0115-03[收稿日期]2008-10-04[作者简介]徐影(196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图书馆馆员。
研究方向:信息采集加工和期刊管理。
一、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网络环境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信息资源生产与使用的社会化,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网络最吸引图书馆的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建立在协作共建、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尽管现在的图书馆都有资源共享的意识,但与现实相差甚远。
网络的发展虽然改善了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但不利因素在网络环境下仍然存在,并且还出现了新的障碍。
1.条块分割的多元化管理体制资料表明,我国绝大多数信息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只有20%是公开的,因此没有政府的有效参与和管理,建设跨地区、跨行业的巨大的信息资源网络,图书馆行业是无法担当的。
况且,在图书馆行业内部还存在条块分割、协调困难的问题。
信息资源与国家各个行业密切相关,每个行业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利用者,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跨行业、跨部门的广泛协作。
而目前各行各类、各个图书馆都各行其是,各自独立地建设数字化信息,必然是成本高昂,浪费惊人。
2.技术手段落后由于经费短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还很不均衡,有些高校的图书馆的业务工作还没有采用计算机管理。
已经应用自动化系统的图书馆,由于各自采用的机型和系统软件不尽相同,缺乏公用的网络平台,也导致了各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报告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报告2014年6月以来,我们课题组带着这一课题,对省内外各市县图书馆展开问询调查,同时大量查阅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问题等资料,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力求寻找出更加完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合方法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标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策略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被调查的图书馆一致认为在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只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战略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出发点之一。
文献信息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服务体系乃至共享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状况和面临问题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已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服务网络;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通过网络可以分享国家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发布的文献信息、红色历史文化和电影等多媒体视频资源,分享省市图书馆开发、整合的地方特色视频、科普知识、艺术欣赏、电子书刊等信息资源;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开展了文献共享资源联合编目工作;正逐步建立健全资源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源的推送、揭示和服务工作。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问题2.1信息资源共建缺乏有效的整合方法。
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将本地实际馆藏和各类虚拟信息、数字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优化、重组,建立起全新的拥有统一检索入口和检索方法的信息资源系统。
这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面对当前复杂的图书信息服务环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如果仅是单纯的技术模仿,已经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
2.2共享意识薄弱。
近年来,信息资源的共享虽然已经被图书馆的情报界大致认可,但是共享资源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近些年 随着我 国计算机 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 国内 图书报 刊界 已经形成一致 观点 : 在网络环境下 , 文 对 献信 息资源提 供保障服务 的关 键途径 已经不 仅是拥有 图
书资 源 , 而是可 以通过共享环境带来更 多的信 息资源。在
近年来 , 内图书馆 在信息共享 空 间方面 , 国 已经 实现 了中外文数字文献资源购置 、A I C LS系统联机 编 目等资源
保障服 务的理 念 , 有利于图书馆在重新开 展定 位网络环境 中的服务模式 。在 信息共享空 间的理论上 , 点摆在如何 重
研究 资源建设 的重 心逐 步转化为全面利用 网络环境 , 而 从
台, 就这 个平 台来 说 , 实就是综 合型 图书馆 的服务性 平 其 台 , 而为读者提供集成化服务 。国外研 究人员把信息 共 从
建设数字 图书馆与共享 信息资源时 , 提出对文献资源提供
信息空 间共享在 国外会把 它分 成两种类 型 :一是 , 以
图书馆为调整 的中心 ,也就是 添置 一些计算机实 验室 , 这
些实验 室具有 基本软件生产 和资 源存取 等其他 功能 。二
是, 改变图书馆的机构 , 空间 、 把 资源 与人 员整合在 同一 平
平 台上进行合并 ,从而满足提供咨询服务这个基本 目的 ,
在总体上就可 以被当做信息共享空间模式 。 国学者针对 外
信息共享 空间具有 的特 征主要归纳为 :一是无处不在 , 即 每 台机器都有统一 的界 面和搜索 电子资源软件 ; 二是适应
、
概 述
所谓的信息共享空 间, 其实就是对读 者进行培育信息 素养 、 学 习研究 、 流协作 的一 种新 型服务方 式 。当 加快 交
原创图书馆社会实践报告6篇
原创图书馆社会实践报告6篇篇1一、实践背景及目的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为当地的原创图书馆,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图书馆的运营管理模式,增强自身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内容1. 图书馆日常管理在实践期间,我参与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包括图书的整理、借阅流程的熟悉、读者服务的体验等。
通过对图书馆工作流程的深入了解,我认识到图书馆在维护图书资源、服务读者方面的重要性。
2. 读者服务及反馈收集我积极与读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反馈意见。
通过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发现图书馆在服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图书更新速度、阅读环境的优化等。
3. 图书馆活动策划与执行在实践活动期间,我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策划并执行了多次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作者见面会等。
这些活动旨在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广阅读文化。
三、实践收获与感悟1. 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加深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图书馆在推广阅读、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借阅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同事、读者沟通,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3. 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得到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图书馆在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优化借阅流程、提高图书更新速度等。
四、对图书馆的建议1. 提高图书更新速度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应定期更新图书资源,引进新书,丰富馆藏。
2. 优化阅读环境图书馆应关注阅读环境的优化,如提高座椅舒适度、增加阅读灯光等,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3. 加强读者互动与交流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讲座等活动,加强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五、结语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对图书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种新型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C , 已成为国内图书馆最 I )现
重 要 的 发 展方 向之 一 , 也为 图书 馆 的 服务 创 新 提 供 了机 遇 。 这
界, 特别是指通过 网络获得数字信息 ; 二类 是微型信息共享空 第 间( coomos , mi cn n ) 即计算机/ t 数字技术 、 外设软件 和网络设 施高
下的“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的主要途径已不仅仅是拥有“ 资
源 ” 而 是 完全 可 以通 过 环 境 的共 享 来 “ 取 ” 多 的资 源 。在 数 , 获 更
国外研究人员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分为 3 :第 一类 是巨 类
同济医科大学 医学情报专业 , 馆员 , 岛市图书馆 , 青 山东 省青岛
一
以上特征 中,群体性是信 息共 享空间在大学 图书馆最受欢迎 的
个原 因 。
2 . 国 内信 息共 享空 间理 论研 究 2
在我国 , 由于 计 算 机 网络 、 信 技 术 在 最 近 几 年 内 的高 速 发 通
展, 国内图书情报 界业 已形成一 种统一观点 , 这就是 : 网络环境
科 技 情 报 开 发 与 经 济 文章 编 号 :0 5 6 3 (0 10 — 1 3 0 10 —0 3 2 1 )9 0 0 — 2
S IT C N O C— E H I F RMA I N DE L P E T & E ON MY TO VE O M N C O
2l年 0 1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秀 霞 , ,9 8 4月 生 ,9 3年 毕 业 于 毛 女 16 年 19 市 延 吉 路 19号 ,6 0 4 0 263.
Ta k nga u o t l i bo tH w hePub i br r o S r et eDia a t g d G r up lcLi a yt e v h s dV n a e o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障率;其中英文图书文献保障率可更高一些,达到80%左右。
11
典型案例一:CASHL 高校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宏观建设协调与布局 n 联合调研:高校人文社科文献收藏现状
d ¨ 略有积累,全面缺藏(见下表) re ¨ 高价文献(原始资料、原创性经典性系列图书、档案)
3.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全集),114卷 4. Monumenta Historica Societatis Iesu(耶稣会史料集成),图书,157卷 5. Phaenomenologica (现象学研究丛书),图书,165卷 6. Supplements to Vigiliae Christianae (早期基督教研究丛书补编),图书,89卷 7. Sources Chretiennes(基督教原始文献集),图书,522卷
¨ 文专图书建设的标志性收藏 ¨ 能够揭示、报道并为全国服务
14
CASHL大型特藏
历史类:23种
1. British Intelligence on China in Tibet(英国情报机构西藏文档,1903-1950),档案,576张平片
d 2.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英国国务档案纪事),图书,97卷 e 3. China Inland Mission, 1865-1951(中国内地差会档案,1865-1952),档案,82卷 r 4. China through Western Eyes,1792-1942(西方人眼中的中国,1792-1942),档案,153卷 te 5. China and Protestant Missions (中国与新教差会),档案,1752张缩微平片 is 6.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ARCHIVE (传教团档案),档案,262卷
7. Corpus Scriptorum Historiae Byzantinae 1828-1897 (Latin Edition)(拜占庭历史学家文献
g 集),图书,50卷 e 8. Corpus Fontium Historiae Byzantinae(拜占庭历史文献集),图书,50卷
9. Early American Imprints(美国早期印刷品),图书、档案、契约证书、地图、条约、活页文章
系,用户可以利用任何图书馆的资源
nR ¨ 任何信息资源(Any information resource):用户拥有 U 自由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本权利;图书馆在法制的
前提下自觉抵制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审查。
6
主要内容
d 一、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 re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 iste 三、国外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案例 eg 四、国内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案例 UnR 五、资源共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CASHL大型特藏
历史类:23种
15. 日本外交文書(日本外交文书 明治年间/大正年间/昭和年间),图书/档案,154卷
d 16. 外交通信全覧(正、続),图书/档案,61卷 e 17. 外務省警察史,图书/档案,54卷 r 18. 外務省帝国議会調書,图书/档案,114卷 te 19. 通商彙纂〔復刻版〕(通商彙纂),图书/档案,185卷 is 20. 通商公报〔復刻版〕(通商公报),图书/档案,146卷
n 人类知识总量与文献资源的飞速增长
d ¨ 以中国为例:2010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0万种,比“文 re 革”前17年图书出版的总量还多,年图书总印数超过 te 70亿册,年出版报刊超过1万种,报刊总印数约500亿 is 册(份),位居世界第一
g n 知识的结构趋向复杂 e ¨ 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 nR ¨ 需求更深更专更广 U n 科研劳动社会化
南卷),205卷 12. Inscriptiones Graecae I-XII卷(希腊铭文集成),图书,31卷 13. Policing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1894-1945(上海公共租界的国际警务),缩微
平片 14. Supplementum Epigraphicum Graecum(希腊铭文补编),图书,33卷
地区
e 华东 √ √ √ √ √ √ √ √ √ √ √ √ √ √ √ √ √ √ √ √ R 南区 n 华东 √ √ √ √ √ √ √ √ √ √ √ √ √ √ √
北区
U 华南 √ √ √ √ √ √ √ √ √ √ √ √ √ √
地区
西南 √ √ √ √ √ √ √ √ √ √ √ √ √ √ √
n 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开始传入到
中国国内
4
1.3 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n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
ed ¨ 满足用户需求 r ¨ 减少或使用同等花费 iste n 图书馆资源减少情况下,维持原有的信息资源服务 g n 图书馆资源不变情况下,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服务 e n 图书馆资源增长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 nR ¨ 在信息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更加重要; U ¨ 更加方便、快速、准确,利于管理和知识组织。
7
2.1 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
n 共享不等于共产:从共知、共建到共享
d n 在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后,信息资源共享已经 re 深入到图书馆的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te ¨ 合作馆藏发展 is ¨ 文献联合编目 eg ¨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R ¨ 公共检索平台与资源统一整合 n ¨ 联合虚拟咨询 U ¨ 资源公共存档
¨ 图书馆成为科研劳动的一部分
n 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有所减少
3
1.2 信息资源共享的定义
n n
d 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 e 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 ter 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 is 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共同揭示、共同建 g 设和共同利用信息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 e 户信息资源需求的全部活动。 R 又称图书馆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享,英文为 Un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信息资国源U内共nR外享eg图i肖北理s珑京书te论大re馆学d与图书实馆 践 2012年7月 天津 1
主要内容
d 一、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 re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 iste 三、国外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案例 eg 四、国内资源共享的模式与案例 UnR 五、资源共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1.1 信息资源共享的起源
n Trends in Linguistics:Studies and Monographs(语言学趋势:研究与专论),图书,
R 145卷 n n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语言学理论的新问题),图书,302卷 U n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Sciences(语言科学史研究),图书,113卷
地区
西北 √ √ √ √ √ √ √ √ √ √ √ √ √ √
地区
典型案例一:CASHL 高校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宏观建设协调与布局
d n 大型人文社科特藏 re ¨ 学科集中 te ¨ 原始著作/第一手资料 is ¨ 载体多样:图书,期刊合订集,缩微资料, g 原始档案,数据库 Re ¨ 在国内或高校范围内具备相对唯一性 Un ¨ 价格昂贵
校外文图书(含非英文的其它语种图书)年收藏量8万种左右,其中英
is 文图书占全球学术出版物年度出版量的90%,各语种图书收藏总量达 g 到200万种;基本收藏全球重要外文学术期刊,总量达到2万种(含非 e 英文的其它语种期刊),其中现刊为70%以上;大型原始资料收藏完
整,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达到一定规模;电子资源至少是现在的10
R 等,缩微平片/网络数据库 n 10. Foreign Office Files for China, 1949-1976(外交部中国文档,1949-1976),档案,123卷 U 11. Foreign Office File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ries Two: Vietnam, 1959-1975(外交部档案 越
5
1.3 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
n 用来概述这个崇高目标的5A理论
ed ¨ 任何用户(Any user):平等使用信息资源的权利 r ¨ 任何时候(Any time):7 x 24小时 te ¨ 任何地方(Anywhere):不受用户和图书馆的地理位置
is 限制 eg ¨ 任何图书馆(Any library):图书馆之间建立广泛的关
¨ 印本资源合作发展 ¨ 电子资源协同采购
9
典型案例一:CASHL 高校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宏观建设协调与布局
n n n
n
d 学科建设与学科协调:联合保障,整体规划, e 收藏完整,内容全面,持续储备,长期保存 ter 期刊协调:全国中心/区域中心 is 电子资源协调采购:与香港高校合作购买 g MyiLibrary电子书 e 文专图书协调:成立文专图书馆藏发展小组, UnR 建立文专图书订购信息平台
CASHL大型特藏
法学类:2种 n 日本立法資料全集(日本立法资料全集),图书,561卷
d n Dissertations on Netherlands Indies Law, 1850-1945(荷属东印度法制史博士论文 e 1850-1945),缩微平片,360 r 社会学类/人类学/民族学:2种 te n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Sociology (国际社会学图书馆),图书,271卷 is n Routledge Library Editions: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y (人类学和民族志学丛书, g 95卷) e 语言学类: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