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新课标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

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

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考点】三娘子【解析】(1)由材料“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得出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由材料“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由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得出个人能力与威望。

(2)由材料“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得出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材料“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得出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由材料“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沿边旷土皆得耕牧”得出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答案】(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新课标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新课标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新课标:河南,黑龙江,吉林,陕西,宁夏,海南)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2012年高考真题——文综(新课标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高考真题——文综(新课标卷)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

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

”“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先生直接民权。

”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

……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8分)2.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

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

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2012年新课程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评析--傅战来

2012年新课程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评析--傅战来

2012年新课程全国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评析与启示湖南省株洲二中傅战来2012年,湖南省与陕西、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西、江西、新疆等省(区)共同使用全国新课程高考历史试卷。

该套试题是对2011年高考题优点的继承和发展,它巩固了新高考命题的基本范式,试题体现了“结构稳定、载体创新、关注热点、能力立意、突出难度”的特征,因此,研究2012年高考试题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和新高考的复习,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2012年是湖南高考文科综合采用新课标试卷的第三年,今年的文综历史部分,给人的整体感觉与上一年非常接近,稳中有变,呈现不断创新和提高能力要求的趋势。

①试卷结构保持去年的传统。

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II卷,第1卷为必考题,题型是选择题,共12个,每题4分,共48分。

第II卷主观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必考题两个,分值37分。

选考题由四个选考模块构成,考生从其中任选一个模块,分值均为15分。

②从题型来看和去年基本一致,以材料为载体命题,试题模式稳定。

选择题设问没有反向设问,设问方式和类型稳定,非选择题40题设问稍有变化,由两问变成三问,试题设计上,材料由分散的段式材料变成一段完整单独的材料,考查更趋主题化。

41题的设计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观点外还有图表信息。

选修题依然脱离教材本身,但命题模式不变。

二、历史试题主要特点该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凸显了能力立意,适应了考生的个性化选择,强调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试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历史材料的全新运用,呈现材料载体创新。

课程观代替教材观,试题以新的内容载体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潜能,突出开放性和创新性。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新的内容载体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乃至使用学术前沿观点、社会热点相关内容命制试题,以寻求命题的突破与创新。

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

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

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高考历史改革题简答题1、(15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鬻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分)2、(15分)(2011新课标全国卷)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

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部地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

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

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境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

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纠纷,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

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

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了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5分)(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10分)3、(15分)(2012新课标全国卷)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新课标岳麓版

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2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总结提升课件 新课标岳麓版

第二单元 │ 专题探究
二、英、美、法、德四国政体的比较
项目 国家元首 元首产 生方式 元首任期 元首有 无实权
英国君主 立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 选举(任期 四年, 四年,可连 任两届) 任两届) 任期制 有
法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任期七年, 选举(任期七年, 连选连任) 连选连任) 任期制 有
内阁首相
总统
皇帝与首相
第二单元 │ 专题探究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总统与内 阁不对议会 负责, 负责,总统 与议会互相 制约 国会
法国总统制 总统与内阁 部长共同对议 会负责, 会负责,总统 可解散众议院 参众两院与 总统共同享有
德意志君主 立宪制
首相与内阁对 政府首 议会负责, 议会负责,由内 脑与议 阁协调首相与议 会关系 会的关系 立法权 议会
单元总结提升
第二单元 │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第二单元 │知识网络
第二单元 │ 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 1.概念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 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 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代 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 , 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 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议制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2.确立的条件 经济基础: (1) 经济基础 :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或工业革命 的进行,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的进行,为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德意志君 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有
第二单元 │ 专题探究
项目 政府首脑 政府产 生方式 国家权 力中心 行政权

高考历史新课标卷40题材料题答题策略以异同比较类为例

高考历史新课标卷40题材料题答题策略以异同比较类为例

高考历史新课标卷40题材料题答题策略以异同比较类为例教学篇誗经验交流高考历史新课标卷40 题是一道大跨度的综合题,不论是古今贯通还是中外对比,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一条主线设计。

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卷40 题涉及的类型主要有原因类、内容类、比较类、影响类等常见类型。

一、考情分析2012—2016 年新课标卷历史40 题考查情况年份试题范围题型立意2012 年交通信号灯必修Ⅱ纵向发展城市问题2013年Ⅰ卷海洋利用必修Ⅱ纵向发展海洋问题Ⅱ卷爱因斯坦热必修Ⅲ横向对比科技问题2014年Ⅰ卷牛顿、宋应星必修Ⅲ横向对比科技问题Ⅱ卷东北移民必修Ⅱ纵向发展人口问题2015年Ⅰ卷儒学问题必修Ⅲ纵向发展传统文化Ⅱ卷孟子、苏格拉底必修Ⅲ横向对比以法治国2016年Ⅰ卷人口膨胀必修Ⅱ纵向发展人口问题Ⅱ卷人口迁移必修Ⅱ横向对比、纵向发展人口问题Ⅲ卷救济制度必修Ⅱ横向对比、纵向发展精准扶贫从近 5 年新课标卷考查的情况看,2013 年Ⅱ卷、2014 年Ⅰ卷、2015 年Ⅰ卷和2016 年Ⅲ卷的40 题均涉及比较类,可见,比较类试题在该题中属于高频考点,反复出现,在复习备考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方法指导1.含义: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异同。

2.分类:(1)从比较的方向看,可分为横向型、纵向型和混合型比较。

(2)从比较的内容看,可分为外显和内隐比较。

(3)从比较的差异看,可分为类比、异比和异同题。

(4)从比较的对象看,可分为人物、事件和古今比较题等。

3.题型特征(1)横向型:同时间、不同地区发生的事件。

(2)纵向型: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事件。

(3)混合型:地区和时间都不同的事件。

(4)外显型:比较项目已定,只需审清比较对象的限制条件组织答案即可。

(5)内隐型:没有指定比较的项目,依据题意和所学组织答案,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6)人物型:一般从所处时代、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等方面确定比较项。

201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考点分布表

201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考点分布表
[经济·26]北宋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经济·27]明代初期的朝贡贸易
[文化·24]《墨子》中关于科学知识的记载
[政治·41]宋代至明清地方的乡约制度
[改革·45]汉武帝年号制改革
Ⅱ卷
选择4道,16分
问答2道,27分
[政治·24]商汤灭夏建商
[政治·26]唐代三省六部制与武则天削弱相权
[经济·25]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
[文化·27]明清时期昆曲的流行
[经济·41]中国古代的大豆种植
[人物·47]三娘子
Ⅲ卷
选择4道,16分
问答2道,27分
[政治·25]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经济·24]战国以前冶铁业的发展
[文化·26]中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
[文化·27]明代中期京城和江南地区对文化知识的崇尚
[文化·42]汉代儒学思想对人才选拔分类的影响
[经济·30]民族火柴工业与抗日救亡运动
[经济·41]晚清政府主动开设商埠
[民主·46]严复的“民智”思想
[人物·48]蔡元培
2017年
Ⅰ卷
选择3道,12分
问答1道,12分
[政治·30]陕甘宁边区政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经济·28]洋务运动与开平煤矿的兴办
[文化·29]晚清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物·47]唐宪宗
中国近代史
年份
题量分值
选择题
问答题
2012年
选择2道,8分
问答3道,27分
[政治·31]中共早期革命道路选择
[经济·30]张謇实业救国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政治·4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经济·41]洋务运动
[文化·41]西学东渐思潮

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及答案(清晰版)

2012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及答案(清晰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

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 太湖平原B. 洞庭湖平原C. 江汉平原D. 成都平原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 耕地面积广B. 生产规模大C. 机械化水平高D. 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1,完成4~5题。

4.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5.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完成6~7题。

图26.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分析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l.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l.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感想:刺史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监察地方豪佑是防止出现地方分裂势力的重要措施。

政治作用十分明显,至于抑制兼并,只是该措施很次要的目的。

D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分析:1】本题考察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2】命题者意图:避开刺史制度的主要目的,考察次要目的。

3】本题涉及课标、教材知识:课标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可是,人教版没有这一内容,岳麓版只在小字部分涉及,人民版是在大字部分讲的。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精华,汉武帝开了一个好头,可惜,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规定讲什么。

4】审题关键:注意材料“田宅逾制”就行了。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感想:宋代商品经济在文艺上的表现,运用阶段特征解题直接得出答案。

2012年高考新课标历史考试大纲

2012年高考新课标历史考试大纲

2012年高考新课标历史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试题集锦1.(2011年高考四川卷)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2.(2011年高考重庆卷)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①恢复了周礼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③实行“初税亩”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1年高考重庆卷)《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已厌兵,屈意抚纳”。

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①重开边境贸易②割让幽云十六州③约为兄弟之国④封元昊为夏国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1年高考山东卷)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2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2分)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3.(2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4.(2分)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5.(2分)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6.(2分)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必修二分章节汇编

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历史试题必修二分章节汇编

2012·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答案】D2.(2012·浙江卷)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答案】C3.(2012·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4.(2012·安徽卷)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

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图4 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答案】B5.(2012·四川卷)(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回答问题。

材料三: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6分)【答案】(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2012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解读

2012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解读

2012年全国高考英语科课标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的解读课标版英语科1. 2012年全国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科解读:2012年全国课标版考试大纲与2011年的对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附录也没有变化;词汇要求仍为3500左右(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考试说明中对词汇量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不得低于2500个单词;同时,应制定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个单词)。

【注:该大纲是指导各新课标高考省份的纲领性文件。

】结论:考试大纲无变化说明2012年全国课标版试卷总体保持稳定,命题思路等稳定。

2. 2012年全国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科解读2012年全国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说明与2011年的对比,没有变化,对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听力,阅读理解,写作)考查标准无变化,关于试卷形式和结构以及参考试卷等无变化。

词汇要求同2011年,基于考生的实际情况,考纲说明将考试大纲附录词汇表进行了压缩,压缩到3000个左右的单词,作为高考命题的词汇范围,为命题需要增加个别带星号的、仅要求考生知道其中文意思的单词。

结论:考试大纲的说明无变化说明2012年课标版高考卷命题将保持稳定。

2012年新课标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一、《考试大纲》解读2012届新课标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大纲》和2011届对比,在考试范围和内容(含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没有变化。

二、《考试说明》解读2012届新课标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科《考试说明》和2011届对比,在考试范围和内容(含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能力要求、题型示例、考试时间、分值(含必考试题和选考试题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变化。

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与2011年的比较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考试大纲》与2011年相比无变化。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小论文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新课标)2012—2019年高考历史小论文分解试题(全国卷,含解析)

小论文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思想【解析】首先,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读懂材料中的观点,例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其次,依据主题从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搜寻相关史实,论证主题,例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

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

【答案】略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图6——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ⅠⅡⅢ)

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ⅠⅡⅢ)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一) .............. 1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二) ............ 11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三) (23)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分封制【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

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故选C 项2.(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

A 项说法错误;B 、D 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 其表现有(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③刑罚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考点】秦末农民战争【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

【百汇大课堂】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课标

【百汇大课堂】2012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 新课标

标志着雅典 民主政治 的确立
奴隶制民主政治 发展到顶峰
2.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答案: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
清单三、雅典民主的评价 清单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积极影 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 响 民主氛围 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实质是“ ”的政 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不足之 治制度,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 处 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 动乱的隐患
清单五、罗马法的影响 清单五、
(1)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保护了统治阶级 的 政 治 和 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 (2)保护 保护 私有财产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
于调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于调整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3)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家的 立法 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4)近代时期,资产阶级 根据罗马法的思想制定出保障 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 自己利益的法律。 自己利益的法律。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方人 把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 把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 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 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它们都是在奴隶制 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辉煌” 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辉煌”是指雅典 的民主思想与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的民主思想与制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罗马文明的特征是 其实用性,比如军事制度和法律制度。 其实用性,比如军事制度和法律制度。两者之间也有相互联 系和影响。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 系和影响。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

历史原创第一季2012新课标高考二轮复习热点重点训练22

历史原创第一季2012新课标高考二轮复习热点重点训练22

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作了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此“良机”主要源于A.商业革命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D.文艺复兴2.明代造纸业雇佣的刷蜡纸士,每日刷纸四刀为一工,如果一天多刷四刀,另加伙食工银五分。

这说明这些劳动者的工资A.由劳动的熟练程度来规定B.由劳动的工作时间来规定C.每日工资计日受值D.不同工种有不同工价3.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A.当时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4.有一位航海家采信了托勒密研究的地球周长数18000希腊里(1希腊里约为0.1575千米),实际上地球周长要达到40030千米,他还相信了马可·波罗对亚洲直径的过长估计。

这一结果直接促成A.达·伽马到达亚洲 B.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5.右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

据此可以看出①中国沿海地区已开始对外开放②商行附近有体现宗教风格的建筑③广州开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6.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出现马克思所提的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外国的手工业品B.落后的农耕经济和封闭的专制统治C.和平友好政策不适合当时的国际环境D.清王朝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7、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市场因素 C.资金因素 D.劳动力因素8.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历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选考五探索历史的奥秘1.历史与历史的重现2.人类起源之谜3.二里头文化4.三星堆遗址5.米诺斯宫殿遗址6.玛雅文明7.大津巴布韦遗址选考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1) "世界遗产公约"(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2.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1)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3.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1)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2)奥林匹克遗址群(3)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2)圣彼得大教堂5.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1)秦始皇陵兵马俑(2)万里长城(3)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4)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5)昆曲6.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塞内加尔的戈雷岛(2)奥斯威辛集中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