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DOC 69页)

合集下载

年金调研报告

年金调研报告

年金调研报告标题:中国年金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中国年金制度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从国内外经验中汲取启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进中国的年金制度。

调研结果表明,中国的年金制度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覆盖率低、公平性差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建议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例如提高养老金水平、加强投资管理等,同时,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年金意识和投资教育。

关键词:年金、调研、中国、挑战、可持续发展一、引言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因此加强年金制度的建设是十分迫切的。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的年金制度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建议,以确保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年金制度的现状中国年金制度自1991年开始实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截至目前,已有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两大支柱,并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1.覆盖率低:目前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在职人员,农村居民和失业人员的覆盖率相对较低。

2.养老金水平不高:尽管近年来养老金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养老人口的需求。

3.投资管理不规范:部分养老金被投资于低收益的金融产品,导致资金的回报率较低。

三、国内外经验与启示为了解决中国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国内外的经验中汲取启示。

1.加强财政支持:撤销个人账户去向专项基金进行养老金统一归集和分配,增加政府财政对养老金的支持,提高养老金水平。

2.加强投资管理:改进投资组合和投资管理机构的运作,提高投资效益。

3.完善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的年金制度监管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安全和稳定。

四、改进中国年金制度的建议为了推进中国的年金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养老金水平:政府应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养老人口能够享受稳定而足够的退休收入。

2.加强投资管理:改进投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构,提高投资收益率。

3.加强教育宣传:加强公众的年金意识,提高投资教育水平,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年金计划。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若干问题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加速,企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作为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将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退休保障。

但是目前国内企业年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市场发展速度缓慢、参与率低、资金管理难度大等。

因此,对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研究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梳理国内外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历程,探讨企业年金的理论依据和制度特点;(2)对国内企业年金市场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企业年金参与率、资金规模、收益状况等情况;(3)分析中国企业年金市场面临的问题,如市场发展速度缓慢、参与率低、资金管理难度大等问题;(4)探讨未来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企业年金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了解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和理论依据;(2)调查研究法:结合企业年金参与者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年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案例研究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年金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问题;(4)归纳分析法:对调查、案例研究等数据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规律和问题。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中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准确掌握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预期的结果包括:(1)揭示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历程、理论特点和现状,提高对企业年金的理解和认识;(2)分析中国企业年金市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3)预测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企业年金现状报告

企业年金现状报告

企业年金现状报告1. 引言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长期养老计划,旨在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养老保障。

在当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企业自愿补充养老保障的方式,逐渐受到企业和员工的关注。

本文将对企业年金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相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2. 企业年金的定义和特点企业年金是由企业自行设立和运营的养老金计划,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经济安全保障。

相较于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企业年金具有以下特点:•企业自愿补充:企业年金的设立和运营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没有强制性要求。

•提前筹备:企业年金是一种提前筹备的养老金计划,员工在工作期间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进行积累。

•税收优惠:企业年金的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和员工的负担。

3. 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3.1 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企业年金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和规模逐渐扩大。

3.2 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和参与人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5000家企业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超过200万人。

尤其是在大型跨国企业和国有企业中,企业年金的参与率更加高。

3.3 企业年金的运营模式和投资策略企业年金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委托两种,即由企业自行管理和委托专业机构管理。

在投资策略上,企业年金一般采取多元化投资,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以实现资金的稳健增值。

4. 企业年金存在的问题与挑战4.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对于企业年金的监管和管理政策尚未健全。

这导致企业年金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也给相关方面的管理和运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2 缺乏员工参与热情由于养老观念的不同和参与门槛的高低,部分员工对于企业年金的参与热情较低。

这导致了企业年金的参与率不高,规模相对较小。

4.3 投资回报率不稳定企业年金的投资回报率受到市场波动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摘要: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障工具,在我国发展迅速。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前景。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我们发现企业年金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在未来,通过加强政府监管、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提高参保人员的投资意识,可以进一步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基于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障工具,受到了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关注和认可。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企业年金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前景。

1. 市场容量及增长趋势从目前企业年金市场的规模来看,仍然相对较小。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企业年金的累计参保人数约为1000万,参与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为500亿元。

相较于整个养老保障市场的规模而言,企业年金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近年来企业年金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并鼓励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计划。

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开始关注和参与企业年金市场。

根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以上。

2. 市场主体及运作模式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投资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

企业年金计划通常由企事业单位出资建立,委托投资管理公司进行基金的投资运作,同时购买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保险产品作为企业年金计划的附加保障。

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按比例分配模式和个人账户模式。

按比例分配模式是将企业为每位参保人员缴纳的金额按照一定比例划归到个人账户中,个人账户积累的资金由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运作。

而个人账户模式则是将企业的缴费直接划入个人账户中,个人自主选择投资方式和产品。

3. 市场制约因素及挑战尽管企业年金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挑战。

首先,企业年金市场的监管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我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年金;研究报告;发展历程;现状;问题;政策建议一、引言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退休保障,也可以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然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起步较晚,最早的企业年金试点始于1997年。

随后,2004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成立,开始负责企业年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2014年,国家开始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经历了探索、试点和普及的阶段。

三、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42,000多个企业年金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超过1600万人。

尽管企业年金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企业年金覆盖率和参与率仍然较低,福利待遇也相对较低。

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

其次,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导致企业年金的运作效率较低。

同时,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和福利待遇也还有待提高。

此外,由于对于企业年金的投资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对于参与企业年金制度的积极性较低。

五、政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的监管机构,提高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

2. 加强企业年金计划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年金的运作效率和收益率。

企业缴纳年金调研报告

企业缴纳年金调研报告

企业缴纳年金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企业缴纳年金已成为各类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企业缴纳年金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送了50份问卷,回收了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80%。

问卷主要包括企业年金的了解情况、企业对于年金制度的看法和企业缴纳年金的困难与建议等内容。

调研结果企业年金的了解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于企业年金的了解程度较低,仅有30%的企业表示对企业年金制度有所了解,而70%的企业对企业年金制度的了解较为模糊。

企业对于年金制度的看法在对企业年金制度的看法方面,80%的企业表示认可企业年金制度,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员工福利措施。

而有20%的企业则表示对企业年金制度持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担心财务负担过重以及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

企业缴纳年金的困难与建议在调查企业缴纳年金的困难时,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企业认为缴纳年金造成了较大的财务压力,这也成为了企业不愿意缴纳年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约有30%的企业表示缺乏良好的年金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从而使得企业缴纳年金变得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结果中企业对于缴纳年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于这一制度的认知度。

2. 政府应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减轻企业缴纳年金的财务压力。

3. 加大对于年金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企业缴纳年金的管理水平。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企业对于企业年金制度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与推广。

2. 企业普遍认为企业年金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员工福利措施,应继续推动年金制度的发展。

3. 企业缴纳年金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财务压力和缺乏专业人才,政府应提供相关的经济支持和培训机会。

4. 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年金制度的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报告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报告

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思考与建议企业年金在二十世纪初,最早产生于英国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是广阔劳动者为争取自身权益而进展的国际工人运动的产物。

也是企业人才竞争战略的需要。

目前,在全世界160多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有40多个国家推行了企业年金制度,主要集中在经合组织国家。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根本养老保险的根底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对职工长期效劳的一种鼓励制度,目的是为职工建立年金个人账户,在职期间积累资金、退休时领取,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它不具有强制性和营利性,既不属于社会保险、也不是商业保险,而是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自愿实施的养老保障行为,是一项长效的更好的职工福利方案。

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概况㈠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历史沿革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的架构气氛三个层次,分别是根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企业年金制度逐渐开场开展。

企业年金是我国所确立的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标中的第二支柱,是对国家法定根本养老保险的一种有效补充,原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是在根本养老保险根底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归纳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开展历程:1.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1991—1999年〕1991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

1995年劳动部为贯彻实行"劳动法",制定了"关于印发〔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通知",对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根本条件、程序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确立其根本框架。

国务院又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公布的两个重要文件中,再次强调大力开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2.企业年金制度的酝酿〔2000—2003年〕2000年国务院对企业年金制度确定了四项新政策:一是将补充养老保障名称规为企业年金,以示与保险的区别;二是确定采取个人账户管理方式;三是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四是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企业年金情况总结报告

企业年金情况总结报告

企业年金情况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为员工提供的退休金补充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保障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意识的提高,企业年金制度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之一。

二、发展状况1. 政策环境:国家对企业年金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为企业的年金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

2. 企业参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

其中,一些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尤为重视,年金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

3. 个人受益: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使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随着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的增加,员工个人受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三、问题分析1. 覆盖面不广:尽管企业年金制度在逐步推广,但仍有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该制度,覆盖面有待扩大。

2. 投资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在年金投资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投资策略不合理、风险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投资收益不稳定。

3. 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企业年金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监管漏洞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建议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扩大覆盖面。

2. 规范投资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年金投资管理,确保投资策略合理、风险管理到位。

同时,应加强与专业投资机构的合作,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3. 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建立信息公开和披露机制,提高企业年金的透明度。

4. 加强员工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对企业年金制度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应加强员工权益保护教育,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总结展望企业年金制度在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保障员工生活质量和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问题研究企业年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从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剖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而提出从法制建设、政策制定与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推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标签:企业年金养老保险政府指导1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企业年金,既是一种员工福利制度,又是一种养老保险形式,它是指在国家的政策指导下,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与发展战略自愿建立的一种职业年金,其目的在于为本企业退休员工提供一定收入水平的补充性养老保障。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性养老保险三者构成,企业年金作为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可有效减轻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中所承担的压力。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年金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末,全国已有3.7万家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参加职工人数为1334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2809亿元,人均账户余额已达2万元。

按照2011年2月23日公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基金投资机构可运营的企业年金规模又创新高,为2453亿元,企业年金投资组合数约为1504个,2010年的投资收益率为3.41%。

然而,企业年金在整体规模、发展速度、覆盖率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在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远远低于发展预期,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年金的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通过企业自办、政府经办与委托代办三种模式运行,不利于企业年金的发展;第二,企业年金在区域与行业发展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

沿海地区企业年金的发展明显快于内陆地区,垄断性行业企业年金明显超过其他行业;第三,企业年金覆盖面狭窄,根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數据,企业年金的覆盖人数从2009年的1179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1334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3%,但整体规模依然只占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的5%左右。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兼论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兼论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兼论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退休金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企业年金是一种很重要的补充性养老保障方式,但目前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为了加强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提高其覆盖率,需要深入研究企业年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目前企业年金的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参与率低、运营成本高、基金投资回报率低等。

因此,研究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年金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研究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和参与率。

三、研究内容
1. 企业年金的概述和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 国外整合型年金计划的发展经验和借鉴;
3. 研究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包括计划的类型、设计原则、资产配置等;
4. 对整合型年金计划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
5. 提出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建议,包括政策、制度、法规等方面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整合型年金计划的设计,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企业年金参与者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和需求,进一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为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提高企业年金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于加强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和推动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研究报告

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研究报告

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该计划的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年金计划既能提供员工福利,又能增加企业竞争力。

然而,其建立面临着法律法规、人力资源和财务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成功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并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合作。

1.引言企业年金计划是为员工在退休后提供持续收入和福利的一种雇主提供型养老金计划。

在国内外各大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施企业年金计划,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然而,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不仅需要企业充足的财务能力,还需要满足法律法规和员工需求等多重条件。

2.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要性企业年金计划不仅可以提供给员工更好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吸引力,拉动持续发展。

通过正确认识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要性,企业能够更好地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并与员工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3.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优势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可以为企业带来多重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留任率,减少企业人才流失。

其次,企业年金计划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和财务方面的优惠,减少企业的成本压力。

最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关注。

4.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挑战虽然企业年金计划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其建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需要充足的财务资源来支持该计划,包括初始投资和日常运营成本。

其次,企业还需要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合规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投资策略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此外,企业还需要与员工和工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员工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理解和支持。

5.成功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关键要素为了成功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并与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合作。

首先,企业应确立能够满足员工需求的养老金计划设计,建立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机制。

其次,企业应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要求。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企业年金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福利制度,旨在帮助员工在退休时得到一笔稳定的养老金。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企业年金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报告将从企业年金的定义、特点、运作方式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来定义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长期储蓄和投资计划,以资助员工在退休时得到一定的养老金。

企业年金可以由企业直接提供,也可以由职工与企业合作设立基金。

其次,我们来分析企业年金的特点。

首先,企业年金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的制度,需要员工在工作期间不断缴纳年金。

其次,企业年金具有强制性,员工和企业都需要参与其中。

再次,企业年金是一种职业年金制度,与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薪酬水平有关。

最后,企业年金是一种风险共担的制度,员工的养老金水平与投资收益和公司财务状况有关。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企业年金的运作方式。

企业年金的运作方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缴费阶段、投资积累阶段和领取养老金阶段。

在缴费阶段,员工和企业根据一定的比例缴纳一定的年金金额。

在投资积累阶段,年金基金会将员工缴纳的年金进行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在领取养老金阶段,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金积累金额和退休年限领取养老金。

最后,我们来分析企业年金的优缺点。

企业年金的优点在于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养老金来源,可以帮助员工解决养老问题。

同时,企业年金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归属感,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然而,企业年金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企业年金的运作成本较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运作成本。

其次,企业年金具有一定的风险,由于投资收益和企业财务状况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养老金待遇。

综上所述,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员工福利制度,具有长期性、强制性、职业性和风险共担性等特点。

企业年金的运作方式分为缴费阶段、投资积累阶段和领取养老金阶段。

企业年金的优点在于提供了稳定的养老金来源,提高了员工的福利待遇。

然而,企业年金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运作成本高和风险存在。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企业年金研究报告【企业年金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一种职业年金计划,旨在为员工提供退休后的经济保障。

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起步较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金缺口的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施企业年金制度。

二、企业年金发展现状1. 发展情况目前,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正在逐渐加速。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员工人数达数十万人。

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支持企业年金发展的政策措施,并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

2. 面临问题尽管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年金的设立和管理成本较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负担较重。

其次,公众对于企业年金的认知度较低,普及程度不够。

第三,部分企业存在对企业年金缺乏理解和支持的现象,企业年金制度推行难度较大。

三、企业年金的意义1. 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通过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可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退休保障和福利待遇,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分担国家养老金压力当前,中国养老金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只有通过企业年金的发展,才能分担国家养老金的压力,保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发展。

3. 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年金制度可以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就业,减少员工离职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发展建议在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逐步解决企业年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员工对企业年金制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此外,还应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年金制度的稳定和可靠性。

五、结论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员工福利水平、分担国家养老金压力和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年金制度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加广泛和健康的发展。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研究报告(权威版)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研究报告(权威版)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正文目录绪言 (9)第1章:企业年金的性质及其必要性 (9)第1节:企业年金的功能和意义 (9)第2节:有利于缓解基本养老保险的压力 (10)第3节:有利于完善企业制度 (11)第4节: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11)第5节:促进资本市场完善,拉动经济的发展 (12)第6节: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12)第2章:我国企业年金性质的界定及政府的责任 (13)第3章:中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效应分析 (16)第1节: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效应分析 (16)1.人才长短期激励的结合效应 (16)2.对人才吸引作用 (16)3.企业融资来源新渠道 (16)4.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17)第2节:企业年金制度的个人效应分析 (17)1.企业年金制度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利益 (17)2.员工可以投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年金基金 (17)3.未来投资年金计划的收益高 (18)第3节:企业年金制度的财政效应分析 (18)第4节:企业年金制度的资本市场效应分析 (19)1.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机遇 (19)2.给中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9)第4章:企业年金制度与人力资源战略 (20)第1节:企业年金的发展定位 (20)1.社会养老保险的宏微观层面分析 (20)2.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20)3.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要性 (21)第2节: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作用 (21)1.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吸引人才 (21)2.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留住人才 (22)3.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激励人才 (23)4.企业年金有利于降低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23)第3节:实施企业年金应注意的问题 (24)1.与企业文化挂钩,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挂钩 (24)2.在企业年金的管理上要确保制度的内部公平性 (25)3.转变员工对企业年金保障作用的认识 (26)第1篇:现状篇 (28)第1章:关于我国企业年金制度 (28)第1节: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阶段(1991-2000年) (28)第2节:企业年金制度的试点阶段(2000-2003年) (29)第3节:企业年金制度整体框架初步形成(2004年至今) (30)第2章: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 (31)第1节: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情况 (31)1.发展规模 (31)2.覆盖范围 (31)3.替代率 (32)4.发展结构 (32)第2节:企业年金制度的试行建立 (32)第3节:有关法律法规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33)第4节:企业年金的规模小 (34)第5节:我国企业年金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34)第6节: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不规范 (35)第7节:我国企业年金现状的成因 (35)1.动力机制缺位 (35)2.缺乏积极的财税政策予以支撑 (36)3.企业年金发展配套制度缺位 (36)第3章: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营过程 (37)第1节:企业年金坚持企业自愿建立原则 (37)第2节: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制 (38)第3节:我国企业年金采取缴费确定型(DC)计划的运作方式 (39)第4节:我国企业年金采取信托型管理方式 (40)第5节: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架的取向 (40)1.坚持半强制性 (40)2.实行商业运作 (41)3.明确政府责任 (41)第2篇:民营企业篇 (42)第1章:中国民营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困境研究 (42)第1节:民营企业的年金发展现状与从业人员规模不符 (42)1.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 (42)2.民营企业的企业年金参与率低 (43)第2节:民营企业的企业年金参与率低 (43)1.第二支柱定位阻碍企业年金制度的推广 (43)2.企业年金制度设计忽视企业利益 (45)第3篇:问题及对策篇 (48)第1章: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48)第1节:关于税收政策 (48)第2节:关于赋益权问题 (49)第3节:关于采用受托人制度问题 (50)第4节:关于采用DB 模式问题 (50)第5节:关于采用基金运作投资方式问题 (51)第6节:关于中介机构发挥作用的问题 (51)第2章: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一般问题分析 (52)第1节:阻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推行的因素 (52)1.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 (52)2.税收政策不明确 (53)3.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短 (54)4.微观经济环境 (54)5.配套制度不规范 (54)第2节:当前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55)1.税收优惠亟待解决 (55)2.相关法规尚需明确 (56)3.年金理事会的"受托人"法律地位不明确 (57)第3章:推进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对策分析 (58)第1节:加大中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幅度 (58)第2节:健全中国企业年金法规体系 (59)第3节:建立中国企业年金再保险机构 (60)第4节:加强中国企业年金风险控制 (60)第5节:促进中国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结合 (65)第6节:合理设计年金制度,实现养老体系转型 (66)第7节:规范运营管理机制 (67)第8节:改变企业年金第二支柱的定位 (67)第9节:给予企业更多的年金选择权 (68)第10节:拓展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 (69)第4篇:政策篇 (70)第1章:《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70)第2章:《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72)第3章: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 (75)第1节: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解析 (75)第2节:企业年金中的税收优惠必要性及意义 (76)1.鼓励和刺激企业建立年金计划 (76)2.公平而且普遍的税惠政策的缺失 (76)3.降低工作期的边际税率 (77)4.符合国际惯例 (78)第3节:税惠政策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 (78)1.会减少政府一部分财政收入 (78)2.会加强职工收入差距 (79)3.对逃税的担忧 (79)第4节:我国企业年金计划税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80)1.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80)2.避免造成税收漏洞 (80)3.地方政府税惠政策先行,中央政府扩大试点 (80)4.实行EET 征税模式,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限额 (80)第4章: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制度 (81)第1节:企业年金基金准入管理 (81)1.企业年金市场准入机制的主要内容 (81)2.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准入机制的现状与趋势 (83)第2节:企业年金基金退出管理 (84)1.企业年金参与机构退出的原因及其影响 (84)2.企业年金参与机构退出的环节与问题 (85)第3节:投资比例限制 (87)1.流动性产品及货币市场投资比例 (87)2.固定收益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的比例 (87)3.投资股票比例 (88)第4节:风险准备金 (89)第5节:内部控制制度 (91)1.控制环境 (91)2.风险评估 (91)3.控制活动 (91)4.信息和沟通 (93)5.内部监督 (93)第6节:信息披露制度 (94)第7节:佣金限制制度 (95)第5篇:借鉴篇 (97)第1章:国际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97)第1节:典型国家的企业年金制度 (97)1.美国企业年金制度 (97)2.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 (100)第2节:国际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101)1.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型 (101)2.向三支柱模式转型 (102)3.向缴费确定型转型 (102)4.市场化模式转型 (102)第3节:国际经验对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 (103)1.DC模式下应允许DB模式做有益补充 (103)2.国家应对企业年金给予有条件免税 (104)3.政府应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年金 (104)4.应坚持走结合型创新的道路 (105)第2章: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分析 (105)第1节: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 (105)第2节:401K计划 (106)第3节:美国401( K) 计划及其对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 (108)第3章:日本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分析 (111)第1节:日本的年金制度———厚生年金保险 (111)第2节:日本年金制度改革分析 (118)第3节:日本年金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25)第4节:对我国养老金改革的启示 (126)1.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127)2.对于企业年金的经办形式 (127)3.设立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 (128)第4章:英国的企业年金制度 (128)第1节:制度设计 (128)第2节:法律规则 (129)第3节:企业年金类型 (129)第4节:企业年金的筹资与基金管理 (131)第5节:税惠和管理政策 (131)第5章:国际经验及对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启示 (133)第1节:真正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133)第2节:企业年金类型的多样化 (134)第3节:企业年金税收优惠 (135)第4节:提高企业年金的收益率 (135)第5节:加强企业年金的监督和管理 (137)第6章:香港强积金制度 (137)第1节:香港强积金制度介绍 (137)第2节:香港强积金制度的借鉴意义 (141)1.参与方式 (141)2.税收优惠政策 (142)3.保护机制 (143)4.投资范围 (144)5.投资的自主选择性 (146)结论 (149)图表目录图表 1 企业年金的关系图 (10)图表 2 企业年金监管制度设计逻辑图 (13)图表 3 各国对职工享有企业年金赋益权的规定 (49)图表 4 2005年各月上海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收益分配率 (51)图表 5 我国企业年金有关法律法规层次 (74)图表 6 企业年金税收组合和交易环节 (75)图表 7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准入限制规定 (82)图表 8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限制 (88)图表 9 智利养老基金投资项目限度的变化 (89)图表 10 帐户管理人的业务流程图 (96)图表 11 1987-1997年美国货币和资产市场机构投资者净投资比重 % (97)图表 12 美国企业年金监管部门及其职责 (98)图表 13 美国企业年金计划资格准入规定 (106)图表 14 日本厚生年金操作 (112)绪言第1章:企业年金的性质及其必要性第1节:企业年金的功能和意义企业年金是指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帐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

一、引言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企业福利制度,旨在为员工在退休后提供经济保障,促进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满意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随着中国政府对养老金领域的重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相继出台,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24年《企业年金暂行办法》的颁布,明确了企业年金制度的主体、目标和基本运行规则。

2.企业参与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设立企业年金计划。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24,924家企业参与了企业年金,覆盖人数达到1800多万人。

企业年金覆盖面和参与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问题与挑战1.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企业年金的监管标准、投资范围以及退休金发放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养老基金缺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养老保障基金缺口日益严重。

企业年金的发展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保证企业年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1.加强监管与规范: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年金的监管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规范,确保企业年金运行的透明、规范和安全。

同时,可以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2.拓宽投资渠道:企业年金资金的投资渠道依然有限,大部分都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或低风险的股权类产品。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引导企业年金资金投资于创新型企业和科技项目,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3.多元化供应主体:目前,企业年金主要由企业自身设立与管理,未来可以引入第三方供应主体,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提供更多选择和专业管理服务。

4.加强宣传与普及:企业年金的认知度和理解度较低,需要加强宣传与普及。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发布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企业和员工对企业年金的认知和意识,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

企业年金市场调研报告前言企业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了额外的退休保障和财务规划工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企业年金市场也逐渐受到广大企业和个人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企业年金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当前市场形势,探讨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市场概况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经有5000多家企业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覆盖了上百万的员工。

同时,随着政府对企业年金的推广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企业年金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企业年金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参与方。

主要有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以及一些专业的企业年金服务机构。

这些机构通过提供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管理和投资服务,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介入企业年金市场,通过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来促进市场的发展。

三、发展趋势1.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年金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

特别是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

2. 多元化投资:未来,企业年金市场的投资方向将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仍然是主流选择,但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投资方式,如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等,以提高企业年金的回报率。

3. 个性化服务:随着员工福利需求的不断提升,未来的企业年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

包括根据员工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目标,提供定制化的投资组合和退休规划,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4. 科技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在企业年金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企业年金的管理效率和投资绩效,为参与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收益。

四、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进一步优化企业年金相关的税收政策和监管规定,为市场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2. 鼓励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和企业年金服务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具有差异化和创新性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

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

银行在开展企业年金业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银行具有丰富的企业背 景和金融服务经验,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年金服务方案。其次,银行具有雄 厚的资金实力,能够为年金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此 外,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力较强,能够为企业提供投资咨询、账户管理、基金托管 等一站式服务。
1、政策支持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政府应继续加大政 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2、企业需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利用企业年金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个人需求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养老保障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企业年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 展潜力。
业务拓展
随着企业年金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也在积极拓展相关业务。一方面,银行 可以拓展个人养老金业务,为居民提供更为全面的养老保障服务。另一方面,银 行可以开展投资业务,利用自身的投资研究能力和风险控制机制,为企业和职工 提供稳健的投资收益。此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多 元化的企业年金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风险管理
在企业年金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银行应该从以 下几个方面加强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银行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发现并评估潜在风险。 这需要对市场环境、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2、风险评估:银行应对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以评估其对业务的 影响程度。这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加强企业年金投资风险控制。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分散性,降低投 资风险;同时,完善投资监管体系,确保投资活动的合规性和稳健性。此外,加 强投资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于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制、保障老年经济安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把国际经验与中国现实作对比分析,同时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的结合、理论探讨与对策研究的结合,对企业年金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分析。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功能,并对我国企业年金各相关主体发展企业年金的动因及其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从微观上探讨了企业年金参与主体如何选择计划类型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并据此提出我国选择计划类型的政策建议;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整合DB计划和DC计划特点的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思路;第四章对国际上流行的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从基金财务机制、雇员年金权益的性质及法律渊源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构建企业年金运营模式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模式取向;第五章在总结归纳国际上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实践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之上,结合对我国前期所发生的上海社保案的分析,认为我国现有的年金基金监管模式需要进行变革,变革的取向是以风险导向型监管理论为指导来重构我国年金基金监管框架,并对具体的框架构建展开了探讨。

本文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其一,系统地提出了我国企业年金需求理论和动因分析,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其二,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我国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选择问题;其三,提出了一种整合型的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思路,力求吸取确定给付型计划和确定缴费型计划设计上的优点,维持计划财务上的稳健性,更好地保障计划受益人的权益;其四,首次从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机制、雇员年金权益的性质和法律渊源等方面对国际上企业年金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和完整的分析,并首次提出我国在构建企业年金运营模式时应遵循“以合理性为基础、以保障年金受益人权益为目标、鼓励多样性共存、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其五,基于上海社保案的分析,引入风险导向型企业年金监管理念,并对如何在风险导向型监管理念的指导下重构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框架加以了初步地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团体业务管理部二00二年十二月前言企业年金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它源于西方的职业年金或雇主年金,是政府公共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

我国计划在“十五”期间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年金制度。

企业年金不同于社会保障,又区别于商业保险。

它是企业及职工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涉及财政、金融、保障三方。

本报告介绍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和将要执行的管理运行办法,同时提出企业年金是一个多方参与,竞争激烈,利益共享的、有着很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寿险公司介入企业年金市场,将面对多重挑战。

我们建议,新华公司应该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团体业务管理部2002年12月目录第一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4)♦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4)♦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潜在问题 (5)第二章中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和现状 (12)♦中国企业年金发展历程和现状 (12)♦中国行业单位的企业年金发展概况 (17)第三章国外企业年金的模式 (28)♦美国401(k)计划介绍 (28)♦英国企业年金制度 (32)♦香港退休养老保障制度概况 (36)第四章我国《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简介 (41)♦我国企业年金基本内容 (41)♦我国企业年金的运行与管理 (43)第五章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和寿险公司的挑战 (52)♦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 (52)♦企业年金带给寿险公司的挑战 (58)第六章 XX公司对企业年金的对策建议 (66)附件:《企业年金管理办法》(送审稿)《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第一章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面临问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潜在问题第一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1.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

2.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自企业和个人,按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费,并按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分别管理。

3.养老金的计发分为社会性养老金(即按社会平均工资的20%)和个人账户累计额两部分,共同组成。

第二节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潜在问题一、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建国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已走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养老保险制度也经历了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即1951—1957年的创建阶段、1958—1965年的调整与完善阶段、1966—1976年遭到严重破坏阶段和1976至今的重建和改革阶段。

我们着重从第四阶段即中国养老保险的改革历程来探讨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8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也开始进行改革。

至今,改革共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80年代1984-1991年,以《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为标志,它确定了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资金由“三方负担”的原则和基金筹集实行“部分积累”的模式;第二时期是1991-1995年,以《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标志,它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时期是1995年以后至今,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志,使养老保险制度从分散化走上统一化的道路。

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可以表述为:保障方式多层次,基金来源多渠道,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上述结构性特点,是政府政策制定者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宏观和微观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形成的。

也就是说,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确定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企业负担重、人口老龄化及与原有制度衔接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出台的。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和这几年实际运行的经验总结,发现先行基本养老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养老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它与美国和新加坡的个人账户性质不同,中国的个人账户事实上是“不完全账户”。

目前为职工建立的个人账户只是一种计账手段,记录了养老保险缴费,和政府确定利率下的应得利息。

这些账户实际上是并没有积累资金,是“名义”的或是空的账户,因为企业与在职职工向个人账户缴费的大部分已经转用于支付现在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了。

这种转移支付是制度转换造成的。

我国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实行个人缴费,企业也不为在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个人表面上不缴纳养老保险费,职工的工资含量中也不包含养老保险这笔开支,实际上国家已经将这笔应属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从工资中扣除,以税收或利润的形式形成财政资金,又通过投资形成了国有资产。

同样,单位不为在职职工缴纳养老保险费,这部分资金实际上也已扣除,以税收、利润形式上缴国家财政,然后再由国家财政返还一部分(企业以营业外收支列支)作为养老金发放给已经退休的职工。

按照现行制度中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已经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自己的养老基金进行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也可以说是国家对已经退休人员和实行新制度前就业人员的一笔欠债。

而且空账规模迅速扩大,个人账户实积累部分减少。

这实际上是在用未来的基金风险减轻当前的基金压力;把现在失业的风险转移到今后养老的风险。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积累为682.85亿元,1998年底减少到587.41亿元,空账规模由1997年底的140多亿元上升到448.85亿元,到1999年底个人账户空账已超过1000亿元。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使用了“企业年金”的概念,这是总结世界一百多年来各类“雇主年金”和“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的实践,结合中国国情作出的选择。

企业年金,即是由企业提供的养老金。

源于职业年金、雇主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等。

在即将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送审稿)中对企业年金的定义是:指企业及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从企业年金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几个中国企业年金的特征:——企业年金是由企业与职工协商制定。

——企业年金的费用一般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

——经办方式较为灵活,有大企业自办、小企业联办、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或金融机构经办等多种形式。

——基金实行长期积累和市场化运营。

——政府不承担直接责任,但通过制定各种政策(特别是税收方面)予以鼓励或限制,进行严格的监管。

企业年金在美国产生于政府养老保障之前,在欧洲国家产生于政府养老保障之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它具有减轻政府负担和提高退休人员生活的功能;但是企业年金又有其局限性,如果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和监管,对经济发展和消除社会贫困具有反作用。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有可能要面对的挑战。

关于宏观方面:企业年金是政府职能、功能和风险向企业职工以及市场的转移,企业和职工必须面对私营管理的高成本和市场风险。

现在欧盟政府正是通过补贴、命令、解约、规范、保险和最低担保待遇六方面直接影响企业年金发展。

企业年金跟据企业个性,被锁定的权利和视为劳动报酬一部分的利益,造成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待遇支付、信息管理各方面的差距,使劳动力的流动率只有2%。

企业年金在“十五规划”之前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它开始于1991年,——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首次提出“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能力为本企业职工建立”,成为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起点。

——1994年《劳动法》中规定:“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养老保险”——1995年劳动部为贯彻《劳动法》,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劳部发[1995]464号),对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决策程序、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待遇给付、经办机构、投资运营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确立了基本的政策框架。

10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企业年金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制度建设方面是严重滞后的。

无论在地方还是在行业,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的都是少数。

从全国分布情况看,上海市、四川省、江苏省、深圳市等已经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

在行业方面,铁路、电力、邮政等行业已经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并且规定了具体的企业年金的运作程序。

从全国看,目前大部分省、市和行业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办法和税收优惠政策。

从总体上分析,建立了企业年金的国有企业和行业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就全国而言,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的作用基本上没有到位。

主要原因如下:这里所说的“行业单位”是指中央直属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集团)。

他们主要从事交通(铁路、公路、水运)、通讯(邮政、电信、移动)、能源(电力、石油、煤炭)、金融(银行、保险)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生产和经营。

2000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

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①,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

”以此为开端,在九届人大五会议上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在“十五”期间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劳动保障部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和养老保险司共同拟定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在《办法》中以《信托法》为支撑,以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法律关系区分了企业年金的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权能的界限,目的是建立一个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中国企业年金制度,因为涉及金融系统多个行业的准入资格的认定,同时也涉及多个政府监管部门职能定位,所以《办法》正会签和协调中,社会各界期望着在“十六”大以后,企业年金的运行会有新的进展。

下面就我国《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做介绍和分析。

①完全累积(funding scheme):每一位劳动者在职时便为自己积累养老金,退休时可以得到的养老金数量取决于积累的基金的和基金的运作增值量的大小。

即“以收定支”,与其对应的是现收现付。

现收现付(pay as you go):对在职劳动者征缴费用,以支付养老金;征缴费用的多少取决于需要支付的养老金即“以支定收”。

关于分配办法:企业缴费应当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的比例计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按其缴费额计入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净收益率计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