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半年来,类似非诚勿扰类的电视相亲节目迅速蹿红,收到大家尤其是学生的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挑到一个如意的伴侣,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踏上了漫漫相亲之路,而该种大型相亲交友类的节目,也满足了大众的该种需要。

但是,随着毒蛇女“马诺”的走红,“马伊俐”的炒作行为,让我们质疑节目真实性的同时非常担心大家尤其是大学生的恋爱观、择偶观受到影响。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出结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关键词:大学生相亲类电视节目恋爱观婚姻观
一、问题与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岗位变化的频繁,人员流动范围的加大,交往人数的剧增,特别是受互联网泛娱乐化形形色色事件的观念冲击,金钱诱惑的裹挟,带来早恋、网恋、闪恋的增多。

这使得人们在普遍的紧张与身心疲惫中,急需寻找一种情感的补偿与异性的慰藉,这对尚处单身和离异的人们显得更加迫切。

于是恋爱变得更加急促而高效了,罗曼蒂克般的恋爱过程变得短暂而脆弱了,原本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反倒变得更加踏实了。

于是乎,近年来传统的“相亲”,经各种形式改良后也随着兴起,并在中华大地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不仅初步形成一条公益化与社会化结合的婚恋婚庆产业链,而且形成了浓郁的相亲文化。

相亲产业有望成为新朝阳行业,相亲文化的社会意义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举办各类针对大龄青年的相亲活动,是服务青年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引导青年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举措,对弘扬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一些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幕后运作渐次曝光,人们看到是——《我们约会吧》约的决非寻常男女,《百里挑一》净挑敢“出位”的嘉宾,“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之类的雷人话语,不过是在编导们纵容甚
至诱导之下事先备好的台词……当相亲成为表演、“牵手”变成作秀,这些“处处有意外,处处很真实”的节目也就露了底:《为爱向前冲》冲的只是收视率,《非诚勿扰》最想“扰”的其实不是你我,而是广告商。

非诚勿扰定义为相亲节目,但可以让我们看到在现今社会里,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对金钱,对未来,对恋爱婚姻,都有着不一样的向往。

主持人孟非风格也很受欢迎,既严谨又不失风趣,分寸拿捏得当,乐嘉的角色正是扮演台下及电视台下的我们的心声,起到了现场与台下的互动。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真实地看到了很多人无意透露出的希望嫁给富二代、名车豪宅梦,等等,很多观看此节目的大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二、文献回顾
1、人民网调查
近日,人民网“相亲类电视节目(网民)问卷调查”,试图用数字解读网友眼中的“非诚勿扰”们。

总体看来,相亲节目在大多数受调查者眼中形象不佳,负面倾向明显。

对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整改相亲类节目的举措,高达71.27%的受调查者表示赞同。

大多数认为形象不佳
此次调查自6月12日推出,统计截至6月15日22时,剔除重复投票后,共919名网友参与了调查。

受调查者中,76%为男性,24%为女性。

近八成(79.44%)受调查者拥有本(专)科以上学历。

919名受调查者中,90%以上收看过近期的真人秀相亲节目。

其中44.4%的受调查者“偶尔收看”,32.32%的受调查者“经常收看”,12.19%的受调查者“每期必看。

显示出相亲类节目的巨大影响力。

调查显示,超过四成(44.6%)受调查者认为此类节目“内容虚假,情趣低俗,道德缺失”;约三成受调查者(28.5%)认为是“比较庸俗的娱乐节目,但尚可接受;24.04%的受调查者较为中立,“只是娱乐节目而已,没什么好评价的”;亦有19.36%和15.7%的受调查者认为这类节目“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具有“性价比”的休闲选择,但部分内容有待规范”。

总体看来,相亲节目在大多数受调查者眼中形象不佳,负面倾向明显。

七成网友支持整顿规范
相亲类节目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1.6%的受调查者认
为此类节目“对社会道德和风气”有害,更有74.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些节目给青少年带来了有害影响。

网友对待相亲类节目的基本态度如何?在我们这次调查中,近半数(45.59%)受调查者认为“有待规范,需要调整”,也有约29%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害身心,应当取缔”,二者合计达到了总人数的3/4。

认为应当“自由发展”或者“应当鼓励”的合计约为23%。

这显示了绝大多数受调查者整治此类节目的愿望。

与此相应,对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整改相亲类节目的举措,高达71.27%的受调查者表示赞同。

由此看来,火遍大江南北的相亲类节目,确实到“踩刹车”的时候了。

2、历史回顾
其实,相亲类节目由来已久,还记得老早的有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山东卫视的《今日有约》等等。

不过,前者到现在还是坚持下来,基本形式保持原貌,而曾由汪洋主持的《今日有约》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山东卫视最近又刚刚搞了《爱情来敲门》这个节目,也算是有历史渊源吧。

3、现实状况
老练觉得,现在相亲类节目的如火如荼,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社会发展
社会的发展,导致教育年限延长、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择偶要求提高,使得“剩男剩女”数量剧增,家长越来越急,大龄青年越来越担心,于是,在现实浮躁的社会风气下,“快餐式的爱情”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速配”这个原来可能更多的用于动植物的词语在现代社会频频用于人类,当然内涵的文明化程度大大提升了,相当于“牵手”;另外,通过节目相亲成功的人在第一次约会时就搂搂抱抱、好似热恋许久的感觉也是家常便饭,不觉为奇,不再有人会说“这个女孩怎么没有矜持啊”。

(2)电视网络的发达
试想,多年前,如果有线电视都没有,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世界?而今,电视网络的发展,使人们通过各种渠道,相互传递信息,了解到再也不用到婚姻介绍所去看照片、约地点了,电视里面对面的相亲方式更直接、更方便;日前,“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比较火,很多比较好的适龄男女被推荐到电视屏幕上,网络电视的合作联系推进两大媒体共同进步。

这一代年轻人有很多出国留学,最后还是要回国发展的,因为中国的竞争毕竟没有外面大,“海归”们也不那么值钱了。

“海归”接受了外国先进的思想,网络电视等现
代信息渠道让他们知道相亲类节目在中国的大量出现,参与其中,有了主持人和点评嘉宾的引导帮助,有了对选择对象的比较分析,有了多个相亲对象对自己的评头论足,有利于个人更好地定位,更好地适应国内形势,在选择配偶上少走弯路。

(3)思想开放、言论自由
“思想开放,人就敢想,言论自由,人就敢说。

”中国的电视媒体发展到如今阶段,更强调互动,欧美在多年前很红的“脱口秀”(TalkShow)节目非常适合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再加上相亲节目主要是为年轻人准备了,“愤青”说话,当然“脱口”就来,而且言语犀利,很“潮”,每每有新语诞生,网络会在短时内将之传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现代人的爱情观、贞操观等等,不管什么话题都可以作为话题谈资,都可以秀出来。

在相亲节目中,主持人可以说出“不知道台上有没有黄花大闺女”的话,男嘉宾会直接在VCR中说“我最珍贵的东西一直为你留着”……新鲜之语,当然吸引眼球。

不同的男女有着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地点,更进一步反映了“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人人零距离”的思想观念。

有句话说得好,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要顺应历史运行的车轮。

在社会需求产生时,电视台肯定不会放过最火的节目表现形式和话题,会大力采用“脱口秀”形式,策划相亲话题,为节目增色,抢滩收视率。

对于个人来讲,现代社会可以说是“江山总有名人出,各领风骚两三天”。

不管你是谁,只要出了名,大多情况下会平添生财之道,博客的点击率、出镜率会成为广告商青睐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劳动会因为名气而身价迥异。

现在的人总想表现自我,甚至不择手段,想想,年轻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只有“个性”可以张扬了,于是,参加相亲节目,部分人是诚心参加,但更多的是,相亲类节目成了“富二代炫富”,“草根秀个性上位”的工具……当许多人发QQ或邮件去联系因节目火起来的人时,此军虚荣心的满足可作为killtime、填补内心空虚的优方良药。

(4)形式多样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短时间内大量创新是不可能的。

为了不错过时间,各电视台相互效仿,很快推出相亲类节目,也不知道谁在前谁在后,打官司、诉侵权就权当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吧。

现有各节目的特色举隅如下: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有男选女版和女选男版,特别是男选女版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更具影响力;
江苏卫视《非城勿扰》的场面、人数、音乐都更加恢宏气度,加之两个光头的搭档,
收视率不容小觑;
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原来的相亲板块《缘来是你》的形式与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差不多,比较平实,但改版过后,与《我们约会吧》《非城勿扰》相似,但它的特色是母女共同选择、共同亮灭灯,特别是母女意见相左时、女儿现场发小脾气,更增添了节目的真实感;
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感觉更加精美雅致一些,更有江南的小家碧玉之色。

(5)社会效应
相亲类节目在近段时间的火爆风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看:
(1)正向意义
相亲类节目探讨的是爱情、婚姻、配偶等社会话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们对待此类人生大事的观念、看法与态度,激发大家发现社会的进步面,反思社会的顽症,更辩证地看待、指引社会发展方向;
任何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和重大思潮的流行,都是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话题,相亲类节目的集中推出有利于社会学或关乎社会各种学说的发展,为之提供了更多佐证和素材;
同时,脱口秀节目的风靡也有利于传媒业业内人士的开拓创新,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之路,为中国全民素质的提升、为涉及民生问题的大讨论找到成功之道;
中国现在的一代是怎样的?80后、90后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有着怎样的思想主流?是“拜金”“嫌贫爱富”,还是“爱情至上”“爱由心生”?是“毒言恶语相向”还是“挖优掘好地评价他人”?这些都可从相亲类节目上可见一斑。

(2)负面效应
“牵手速配超快,分分钟搞定”的模式虽说让人们看到了节目相亲的效率,但爱情婚姻并非买卖,后续究竟是什么情况,给人何种思想误导和刻板印象,不得而知——是否闪婚闪离,是否增加离婚率,是否出现更多的“一夜情”“半月谈”,值得深思。

马诺通过《非诚勿扰》成名了,出场费不断提高,还成为同是相亲类节目《周日我最大》的嘉宾主持,大家只会去模仿“成功”的人,相亲类节目最终的目的是否会偏离初衷,令人担忧。

“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肉搜索将一些“名人”的隐私推到了风口浪尖,赤裸裸地
暴露在众人之下,多少个“门”事件又会出现,多少个家庭的电话无休、失去了安宁,多少个普通人由于一期节目而被骚扰不堪、失去工作、产生忧郁?毕竟,大多数人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没有承受“出名”后的负面影响,生命不能承受“名”之重。

如果是参与节目的主角本人目的不纯、故意言语夸张抢风头而招致恶果也就罢了,但有些人却由于电视台的剪辑、后期处理后言语形象被扭曲而遭人误解,那就冤枉之极。

三、基本概念与测量
相亲节目的发展
1.1.相亲节目的发展
相亲节目相亲节目是近期各大卫视进行的电视相亲娱乐真人秀节目,大部分以现场的男选女、女选男为主,最终双方成功牵手约会成功,至于线下是否能走到一起,不得而知。

电视相亲节目之争,始于最早的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接着湖南卫视推出的《我们约会吧》,但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横空问世,湖南卫视很快失守。

就在大家都以为《非诚勿扰》将独霸荧屏之时,浙江卫视来势汹汹地推出“真人连续剧”版相亲节目《为爱向前冲》,浙江5频道的地方相亲《恋爱亮起来》也加入相亲混战,5月1日贵州卫视开播的《相亲相爱》以及东方卫视于6月4日推出约会节目《百里挑一》。

整个卫视平台纷纷上演“相亲”大战,“火”了节目和嘉宾,也惹“火”了公共话题。

相亲节目走红,预示着中国荧屏真人秀迎来新一季的繁荣,同时也进入了复制模仿的困局。

“人”是真人秀的核心、根本。

人性、人格必须成为展示的目的。

如果一个节目看下来,里面的人、人性、人格没有突现出来,没有对我们产生感染力,那么节目的成功是有限的。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2.2.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非诚勿扰》是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的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

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2010年06月20日,在第三十七期随心而乐步步高音乐手机《非诚勿扰》惊现两男嘉宾点亮24盏灯并送出大奖夏威夷梦幻之旅。

大学生看待《非诚勿扰》
3.3.大学生看待《非诚勿扰》
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99.9%的人是反对态度。

“非诚勿扰实在不行,用作秀、欺骗、娱乐这样的低俗来吸引观众,制造噱头。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任何谎言在没有强力干涉的背景下,很容易被戳穿,所以江苏卫视要思量。

当下社会不缺乏这样的娱乐,而是缺乏零距离以及类似于新闻夜宴这样严肃而具有思考的节目。

我们需要娱乐,但不是这般的弱智化的节目。

制作者太小看观众的认知能力,所以制作者的矫情与做作被一眼识别;就算当下的观众认知能力确实低下,但诸如此类节目的泛滥,以及媒体界群体的娱乐化、低俗化引导难逃其责。


“欣赏孟主持读报时候对权力者的发问与质疑,欣赏孟主持对假大空的揭漏与批判,更欣赏孟主持在读报时用新闻媒介这样的公器对公众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启蒙。

而你站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你不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尴尬的反讽吗?”
“当然,最应该反思的是江苏卫视。

请你们不要亦步亦趋地想要模仿/超越芒果台,江苏卫视有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把当年做《零距离》势如破竹的勇气拿出来了呢?通过南都的采访我们也发现芒果台也有芒果台的烦恼,比如在新闻方面芒果台做的并不好,而江苏卫视靠新闻起家,靠民生新闻立名。

回归媒体的原始本色,给新闻与思想提供一个良好而专业的平台。


娱乐节目不应该建立在欺骗,做作之上,更不能在节目中利用一些非常令人惊诧、令人咂舌的语言来刺激、暗示观众,这是电视营销的一种策略,但手法未必太卑劣了,因为做的太那么会儿事,往往欲速则不达。

当然,炒作与宣传是可以理解,娱乐也能被理解,孟非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但节目中渗透出的一些“欺瞒”“羡富”“媚俗”“功利”“轻佻”无疑放大了现在浮躁的心态,这些江苏卫视所渗透出的节目内涵,难道不是孟主持在电视读报中常常抨击与愤怒的吗?”
“孟非的睿智与灵活,我觉得放在《非诚勿扰》太可惜,甚至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可见江苏卫视的低俗与媚俗。

善用人,用好人,我觉得这板子得打在江苏卫视领导的身上。

到底《零距离》更是孟非,还是《非诚勿扰》才是孟非?呵呵,当然两个都是孟非,但这两个节目无疑是一种理念与态度的不同转向。


四、样本与资料
研究方法
1.1.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研究对象
2.2.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河海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率为100%。

调查时间为2010年6月
3.3.调查时间为
五、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
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
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

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
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
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
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

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
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2.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

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
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

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
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

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

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

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

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

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

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

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
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

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

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六、总结与讨论
1.研究结论
大学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所影响,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因此,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

2.关于问题的讨论
为了帮助大学生设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择偶观,社会和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大学生更应该从自身出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