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 310 14.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690e37a58da0116d174936.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 ,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 ,调节适宜的观看比例 ,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三十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开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解析】1选A,2选D .第1题,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煤质好、埋藏浅等优越性;距离煤炭消费地较近,现有专门的煤炭外运专线,但水运极弱 .第2题,煤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优势资源和能源,有开展火电的根底,并以此为前提可以开展能源需求量大的有色金属冶炼,适度开展煤化学工业 .【加固训练】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21年的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以下图中外圆为2021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答复(1)、(2)题 .(1)关于能源消费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D.核电和再生能源开展速度最|慢(2)以下关于能源消费变化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减少灰霾天气②减少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给紧缺程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中外圆(2021年)、内圆(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而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开展很快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给紧缺程度 .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答复3、4题 .3.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B.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C.黄骅港将开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4.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解析】3选B,4选C .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图中铁路为神黄线,主要是运输煤炭;黄骅港是煤炭输出港,不是石油输出港;该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建设 .第4题,图中环境问题是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应选C .(2021·成都模拟∶∶∶∶∶∶31.9 .以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市最|有可能是( )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6.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开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开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根底雄厚的优势,开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解析】5选B,6选A,7选D .第5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6题,比拟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7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故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方法技巧】建设原料、能源基地区位条件分析思路(1)原料(或能源)分布、储量大小、埋藏深浅、质量好坏、厚度大小 .(2)地形是否平坦开阔,交通运输是否便利 .(3)供水、电力等根底设施建设情况 .(4)消费市场的大小或距离消费市场的远近 .(2021·合肥模拟)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答复8、9题 .8.甲地区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南水北调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②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④大力开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8选B,9选A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是山西省,山西省煤炭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南水北调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关系不大 .第9题,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开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小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 "碳的零排放〞 .读以下图,完成10、11题 .10.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A.飓风频繁登陆B.极地东风强盛C.季风环流旺盛D.盛行西风强盛11.与萨姆斯小岛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开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A.风力资源匮乏B.土地资源短缺C.劳动力资源短缺D.科技水平较低【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由图可知,丹麦位于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风能资源丰富 .第11题,丹麦位于西欧,属于兴旺国|家,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开展水平较低,科技落后,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开展 .【加固训练】以下图是美国外乡某类电站分布图,完成(1)、(2)题 .(1)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A.地热能B.核能C.太阳能D.水能(2)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原料C.市场D.科技【解析】(1)选B,(2)选C .第(1)题,由图可知,电站主要分布在美国城市经济兴旺地区,即能源消费区,最|可能是需要原料最|少的核能;而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电站分布区并不全是太阳能和水能资源丰富地区,应选 B .第(2)题,该电站主要分布区是经济兴旺地区,能源消费量大的地区,故影响因素是市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21·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22分)材料一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 "脏油〞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局部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材料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 .(1)分析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 .(2)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 .【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中 "油砂开采本钱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信息,以及图中阿尔伯塔省位于高纬度的位置信息 .由位置可知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不利于开采;同时因冬季寒冷而人口稀少,缺乏劳动力 .第(2)题,图中显示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石油管线相连,那么加拿大油砂开采会保障美国的石油供给,减少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石油加工业本钱 .答案:(1)开采本钱和风险大;冬季漫长而寒冷,冻土广布,开采困难;劳动力短缺 .(2)提高加拿大作为美国供给国的地位,降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保障了美国的能源供给 .降低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等生产本钱,带动美国炼油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开展 .13.(能力挑战题)(2021·商丘模拟)阅读以下材料,答复相关问题 .(34分)材料一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这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第(1)题,山西省位于我国中部,邻近能源消费重心东部地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结合题干提示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 .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公众号:惟微小筑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东部经济兴旺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我国经济开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 交通: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交通比拟便利,外运条件好 .(2)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减轻煤炭外运的交通压力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协调三大产业的开展,适当压缩煤炭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的转化,使煤炭工业向气化和液化产品的方向开展;大力开展农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工业比重;推进节能减排;开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6篇)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34606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e.png)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1.能源分类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⑴面临挑战:①人均资源量少;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③单位产值能耗高;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⑶“三废”的治理:①废渣:回收再利用;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③废水:沉淀净化。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二)1.能源分类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_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教学设计_人教版_汪红艳.caj
![_能源资源的开发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_教学设计_人教版_汪红艳.caj](https://img.taocdn.com/s3/m/8b2c63ad284ac850ad0242f2.png)
产量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焦炭 /10 万 t 发电量 / 亿 KW·h 能源转换率 /%
教例选登
能源转换率 60 50 40 30 20 10 0
2002 2001 2000 1995 1990 1985 1980 1978 1975 1970 1965 1962 1957 1952
调出量 300
250
图 5 山西省能源的转换
电力 / 亿 KW·h 煤炭 /100 万 t
200
150
100
50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图 6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 生 回 答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焦 炭 、电)。
设计 意 图 :针对限制性因素,师生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
二、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理解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优越性和能 源基地建设的重要性;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的限制性区 位因素与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过程 与 方 法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总结出山西进行 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因素和措施、限制性区位因素和出 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措施。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展示: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曾亲自率领 11 个市的市 长和大型能源企业的老总,北上山西、内蒙古,为燃煤之急求 解招数。一些大型火电企业为此更是奇招迭出,有的厂甚至 倾巢出动,派人长驻煤矿或者铁路部门,目的只有一个:抢 煤!“今后 20 年到 30 年,中国的煤炭行业离不开山西,中国 的能源也离不开山西。”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从感知和认识身边的地理事物做 起,养成注意以地理的视角观察和认识生活的习惯,增进对 “学习有用的地理”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认识,增加对地 理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对自然资源概念、主要类型、主要特点 的学习,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增强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 源的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来源:学优高考网1162240]
![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来源:学优高考网1162240]](https://img.taocdn.com/s3/m/ce50e19b6bec0975f465e224.png)
能源开发和 综合利用
生态环境问题
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 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措施
(1)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发展以节煤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 源产业。
(2)调整产业结构: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发展深加工、 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治理“三废”,其中防治措施主要有: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气候资源
什么是能源
自 然 资 源
可再生资源 陆地资源 能源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海洋资源 • 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动力的自然资源。
能源的地位与作用
• 1、能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发展农业、工业、 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 技和生产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能源、材料、信 息是人类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 • 2、能源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生产 技术的革命,化学在能源的研究和利用过程中扮 演重要角色。
山西省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① 邻近主要工业中心和大城市, 输煤、输电距离较近 ② 有众多铁路线通过,交通比较 便利
比较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的异同 (充足的能源供应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 要条件)
天然气 水电 2.7% 7.8%
水电 核能7% 3%
石油 23.4% 煤炭 66.1%
以煤炭火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有色金属、煤 化工等为主的重化工业,为中国最大的能源重化工 基地。
水资源与交通问题
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水资 源短缺和交通运力不足。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2435487c1cfad6185fa78e.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省为例习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三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题组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三题。
1.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②良好的开采条件③适中的地理位置④便利的水陆交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黄土高原地区工业结构按其优先重点发展的顺序是( )A.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电力、煤炭B.煤化学工业、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电力C.煤炭、煤化学工业、电力、有色金属冶炼D.煤炭、电力、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学工业3.山西能源基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其电力主要输往( )A.西南、西北地区B.京津、华北地区C.东北、华北地区D.华东、华南地区山西能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能源的开发必须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该区域有隔离护坝、公路、排水沟等设施。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露天采煤区生态建设理想图示4.(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排水沟宜建在( )A.AB.BC.CD.D5.(2017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建设与固沙草方格有关B.该区生态建设末期以工程措施为主C.建隔离护坝主要是为了防止飞沙进入河道D.该区生态建设初期以生物措施为主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着。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7.围绕能源开发,贵州最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铁—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升题组青海省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加上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出现了能源过剩现象。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e57e64bed5b9f3f80f1c66.png)
②排水沟(排泄矿坑水和雨季大气 降水,防止水流四溢造成水土流失)
③固沙草方格、乔木和灌木结合形 成的防风体系(防止荒漠化和水土 流失,还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 美化矿区环境)
④复垦区(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 失,保护水土,减少大气污染和水 污染)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 术创 新为 先导
改变传统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 提高废弃物利用技术 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有京通线联系京津 地区,有滨洲线通 往东部地区
3.内蒙古东部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 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吗?
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盐、天 然碱、铅锌矿、铬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提炼过程中, 需要煤做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共同为化工原料。这 些矿产为内蒙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减少环 境污染
“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 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
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 止了对大气的污染; 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
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图3.11)
(3)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交通运输条件3:、3.位置 适中,交通 比较便利。
邻近主要工业城市,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交通比较便利,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归纳总结 ( 一)、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评价
探究:
40°N 山西省煤炭资 源开发面临的 问题
34°N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 省有何异同?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
![2021_2022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5ef3ffe4b35eefdc9d3331c.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劳动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选D,2选D。
第1题,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
第2题,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措施包括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就地建设坑口电站等。
(2019·湖南学考)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资源量约有5 000亿吨,有“南方的煤海”之称。
几十年来,六盘水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植被破坏、采煤区沉陷等诸多“后遗症”。
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六盘水市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盐碱化C.大气污染D.土地沙漠化4.20世纪的德国鲁尔区因煤而生,也因煤而衰,后经综合治理形成了如今新的绿色鲁尔。
其综合治理经验对六盘水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 )A.加大采煤力度B.减少环保投入C.关停所有煤矿D.调整产业结构【解析】3选A,4选D。
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煤炭开采导致的植被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4题,鲁尔区的治理经验包括减小采煤力度,增加环保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等。
【补偿训练】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以矿石开采、加工、冶炼为主导产业的矿业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目前,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正在面临着痛苦的转型。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是( )A.玉门B.大庆C.攀枝花D.大同(2)矿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B.绿地面积减小C.地质灾害频发D.水土流失加剧(3)为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政府应该( )A.严格禁止资源开采B.倡导实施清洁生产C.积极发展新兴产业D.建立资源产业园区【解析】(1)选D,(2)选A,(3)选C。
高中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知识讲解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5c3313561252d381eb6e2a.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点解读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2.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途径。
3.能源的综合利用。
4.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的相应措施。
知识清单1.资源开发条件(1)区域的能源资源开发要________,不仅要考虑________,而且要考虑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十分优越,主要表现在:煤炭资源________,________条件好;________广阔;________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3)山西省煤炭资源除储量丰富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分布________;煤种________;煤质________;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________,________,适于________和________。
(4)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______的增加、______的提高和______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继续增加,而且我国的能源消费以______为主,这都为山西煤炭开发提供了良好的______条件。
2.能源基地建设(1)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主要措施:扩大________;提高________;加强________。
(2)山西省不断扩大煤炭的开发规模,形成了大同、________、________、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运输为主、______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________和推动________的调整,山西省加强了________方面,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
3.能源的综合利用(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________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其经济结构不仅________,而且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问题(2)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本区________优势,围绕________,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________的________程度和________。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
![高二地理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山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bb69ebe69dc5022aaea005f.png)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运输成本
资源消耗
劣 优 劣 优
优 劣 优 劣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故两种方式长期并存。
三、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
单一的产业结构 煤炭的综合利用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能源的综合利用
1、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依赖哪些资源 条件?
煤、铁、铝土、水、土地、环境生态
2、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有 何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得于提高经济效 益? 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得山西输出的产品多样化 ,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这种变化有利于本 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东
二、能源基 OUT 铁路 公路
山 陕 西 ③ ( 1 )黄河在山西段位于 西 黄土高原,多峡谷瀑布 ① 山西能否发展 不利于航运; 黄河水运? (2)黄河水量不大,季 节变化大,发展内河运 运量大 输比较困难。 为主 成本低
1、从煤炭的蕴藏量和品种来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看,山西省煤炭储量占全国 P52活动 有京包、石太等铁路通过, 1.从煤炭蕴藏量和品 的我国1/3、矿种齐全、煤质 临近北京、天津、郑州、 3、内蒙古东部除煤炭资 种来看,内蒙古东部地 优良、埋藏浅; 区与山西省有何异同? 洛阳、西安、咸阳、武汉 源外,还有部分石油、食 等相距不远,煤、电运输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 内蒙古东部煤炭处在我国北 盐、天然碱、铅锌矿、铬 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 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 都较近便。 矿等。这些矿产在开采和 资源开发的区位和交 量占全国的1/10、矿种单一、 提炼的过程中,需要煤做 通条件。 内蒙古东部紧靠能源有缺 燃料,有些和煤的副产品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 煤质中等,地质结构简单、 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有 有哪些矿产资源?这 煤层厚、埋藏浅。 共同作为化工原料。这些 滨洲线、京通线、通霍线 些矿产资源对该地区 矿产都为内蒙古煤炭的综 从开采条件来看,两地都较 等铁路,临近哈尔滨、长 煤炭的综合利用有何 合利用提供了资源条件。 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 春、沈阳、北京等工业中 影响? 模机械化开采。 心,运输煤炭也较近便。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
![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3](https://img.taocdn.com/s3/m/c0e5f70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d.png)
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2019·山西太原质检)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C)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科技力量雄厚⑤国家政策支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D)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②④说法错误。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3.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B)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解析】炼铝厂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因此应靠近能源丰富的地区布局。
4.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D)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解析】变输煤为输电,燃烧发电,会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不能降低山西省内的环境污染。
(2019·石家庄模拟)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
下图示意木里煤田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木里煤田露天开采导致当地(B)A.冰川面积快速萎缩B.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C.河流年径流量增加D.草甸生态系统趋于复杂6.木里煤田生态环境修复困难,是由于当地(C)A.资金不足B.交通不便C.气候恶劣D.氧气缺乏【解析】第5题,煤田露天开采,一定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地表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36能源资源的开发__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7f33b8be23482fb5da4c8f.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A模拟精选[2021·山西测试]由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接壤地带所形成的“黄河几字湾”地区,煤炭总量占全国的76%和世界的1/4,是中国乃至世界十分罕见的能源富集区。
下图示意“黄河几字湾”地区。
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开发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劳动力C.资金D.生态环境2.促进“黄河几字湾”地区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规模B.建设火力发电厂C.发展精细煤化工业D.提高煤炭外运能力[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图1为“2013年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4.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比重上升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C.工业技术的革新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2021·潍坊一模]贵州矿产资源丰富,煤、铝土等主要矿种优势显著。
西部大开发十几年来,贵州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之一,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此完成5~6题。
5.贵州采矿工业导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露天矿表土剥离易造成严重的土地沙漠化B.矿区道路铺设极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C.重化工业体系多高耗高排产业,环境污染严重D.燃煤发电、洗煤、炼煤、炼焦等工业的发展极易造成生态退化6.围绕能源开发,贵州适合构建的产业链主要有( )①煤—电—钢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电—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21·河南安阳一中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艾奥瓦州位于美国中部地区(下图),是美国风电利用率最高的州,其超过30%的电力来自风电,拥有风机、叶片、塔筒等全套风电设备生产布局。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8a473b3968011ca30091c1.png)
4、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之间的油田是: A.中原油田 B.胜利油田 C.大庆油田 D.辽河油田 5、我国的能源资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发电量 6、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一组矿产是: A.煤、石油 B.铜、铁 C.钨、稀土 D.金、银
如图3.5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 基地,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该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紧靠 京津唐地区 B.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向东 近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向东 邻近京津唐地区 D.地处我国西部地区,向西 近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 开采条件好 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读图回答: 山西煤炭分布特点? 主要煤田名称: 大同、宁武、西山、霍西、 沁水、河东六个巨型煤田 著名煤矿: 大同、平朔、阳泉
2、市场广阔
生产量 23.7亿吨
< 消费量 26.5亿吨
能源缺口
人口增加 人口
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水平 能源缺口进一步扩大
提高外运能力。③生态脆弱,污染严重——加强生态建
设和保护,防治污染。
(4)图乙中显示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问题
是什么?结合图示,目前的能源输出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我国煤炭工业空间布局不平衡。能源输出
方式有:①通过铁路运到东部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运 往南方;②通过铁路、公路运往南方;③通过建坑口电 站,将煤炭转为电能输出(西电东送)。 点拨:第(1)题,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主要从该 地的地形、气候、水、生物、土壤等方面说明。第(2)题,
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①煤炭、有色金属、稀土、非金属矿等资
源丰富(资源优势);②承东启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987ef0910ef12d2af9e72d.png)
万家寨引水工程
该工程的建设会有哪些主要影响?
利、弊
活动
阅读教材46页图文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1.从煤炭资源蕴藏量和品种看,内蒙古东部地区与 陕西省有何异同?
2.比较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与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 采条件。 3.内蒙古东部地区还有哪些矿产资源?山西省煤炭 综合利用的经验,能够借鉴到该地区煤炭的综合利用中 吗?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市场广阔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众多 工业中心,输煤、输电的距离较近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大秦线
神黄线
兖州
焦作-兖州-日照线
多条铁路通过,交通比较便利, 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二、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
山西省原煤生产
6.3亿吨
二、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安全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 潮汐能、太阳能等 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矿物能源
一、资源开发条件
区域资源开发要遵循什么原则?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资源状况
因地制宜
市场条件
交通条件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以铁路运输为主,以公路运 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二、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山西省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这一措施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建设坑口电站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输煤好还 是输电好?
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
输煤、输电并存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 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怎么解决的?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教案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cb0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6.png)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为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和重要性强调山西作为能源大省的地位及其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1.2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认知和理解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1.4 教学内容山西的地理位置和能源资源概况山西能源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第二章: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和技术培养学生对煤炭资源利用的认知和理解2.2 教学内容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煤炭的洗选和加工技术煤炭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三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认知和理解3.2 教学内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的开发技术新能源在山西的推广和应用情况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和挑战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四章:能源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理解4.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原则及其在能源资源开发中的应用能源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和生态保护能源资源开发的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开发未来发展的思考5.2 教学内容总结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主要特点和成就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望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六章: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经济影响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与经济关系认知和理解6.2 教学内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能源资源开发对相关产业链的影响能源资源开发对就业和税收的影响6.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七章: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社会影响7.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开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与社会关系认知和理解7.2 教学内容能源资源开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能源资源开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能源资源开发对教育、文化和卫生的影响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八章: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政策与法规8.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政策与法规认知和理解8.2 教学内容国家层面关于能源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山西省关于能源资源开发的地方政策和法规政策和法规在山西能源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和影响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九章: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挑战与对策9.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山西能源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开发问题解决的对策认知和理解9.2 教学内容资源枯竭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冲突能源资源开发中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9.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实践探索10.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有一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能源资源开发实践探索的兴趣和能力10.2 教学内容总结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探讨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10.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加深对山西能源资源开发的理解和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 山西能源资源的种类和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山西煤炭、新能源等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以及其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3.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3.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c18a2e16fc700aba68fc2d.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梳理归纳】一、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1)类型:主要包括等矿物能源。
(2)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
【答案】水能生物能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资源的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
2.市场。
3.位置适中,。
【答案】开采条件好广阔交通比较便利【注意提示】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种。
三、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②、③、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运输为主、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
(2)发展炼焦业:为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
【答案】大同平朔西山铁路公路冶金工业焦炭四、能源的综合利用1.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主要构建了煤—电—铝,、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2.结果(1)单一结构转变为结构,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原料工业超过采掘工业占主导地位。
【答案】产业结构调整煤—焦—化多元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以为先导,大力推动以技术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1)对原有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等。
3.“三废”的治理:(1)对于占地面积较大且容易自燃引起空气污染的煤矸石,主要用于、和填充露天矿坑及塌陷区;对于选煤厂产生的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作业面,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氧灭火,防止对大气的污染;②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3)对于废水,主要采取的办法。
课件2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课件23: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f2367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b.png)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
•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 万家寨水利工程
山西煤炭开发 | 资源开发条件
资源状况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 条件好
市场条件 市场广阔
交通条件
位置适中,交通比 较便利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邻近主要的工业中心 有众多铁路经过
措施 开源:实施引黄入晋等调水工程 节流: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 水资源利用率
题习
1、山西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B、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C、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D、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2、对山西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条件描绘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虽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较为便利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5.我国“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蒙东、甘肃、蒙西弃风电量较大,而三地都分布
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
6.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木里煤田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当地绿色 的高山草甸变成了大片黑色和灰白色的深坑,生态环境修复困难。下图 示意木里煤田位置。据此完成3~4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24bf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4.png)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教材第43页活动1.教材的资料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给出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
(1)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每一种方式对生产地和使用地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从输出成原来看,输电成本低,而输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发电消耗大量水资源。
输煤好,还是输电好?不是简洁地确定一种而否定另一种,它们是各有利弊的,正由于如此,这两种方式始终并存。
2.资料揭示的内容如下:(1)“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2)“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削减;(3)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晋煤的比重将减小;(4)山西煤炭的开采因种种缘由不具优势。
以上资料的引申信息:山西煤炭工业将面临市场缩小、其他能源竞争的压力。
假如不重视这个问题,不实行预防措施、准时调整产业结构,山西经济将不行能持续进展。
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产业结构格外单一。
这种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首先对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更对生态环境造成严峻威逼。
更为严峻的是,假如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小,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格外不利的影响。
为避开这种状况的发生,山西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能源的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产品的附加价值。
教材第46页活动1.从煤炭资源隐藏量和品种看,山西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为2 700多亿吨,储量丰富,矿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10,矿种单一、煤质中等,地质构造简洁,煤层厚、埋藏浅。
从开采条件看,两地都较优越,适宜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山西地处我国中部,有京包、石太等铁路经过,邻近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煤、电输送都较近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D B
A
C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 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 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不同区域开发保护的重点
航运的起点
(1)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上游山地丘陵; 中游丘陵; 下游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冲积平原 丘陵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 图
课堂小结
一、能源的分类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资源开发条件 1.能源资源开发原则: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三、能源基地建设 1.目的 2.措施: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 山西是煤炭大省,却不是经济强省。
2 能源的综合利用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的背景:
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增长的速度超过能源转换 速度,反映2000年后,原煤开采量增幅大。 2山西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其意义在于: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交通压 力;带动高耗能工业的发展,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增加收益。
四 能源综合利用
1 山西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有哪些?产生了哪些 影响? ①构建了煤一电一铝、煤一焦一化、煤一铁一钢 三条产业链。 ②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A.使山西省产业结构由 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 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B.在冶金、 化学、建材等部门的推动下,原料工业逐步超过 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 级。
2分析山西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分析
山西在煤和电之间突出 ,其意义在于: 。
改善能源工业结构;变输煤为输电,减轻交通压力;带动 高耗能工业的发展,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益。
1.⑴山西能源加工转换的主要方式有
一、煤炭转换为电力,二煤转换为焦炭
⑵分析能源转换率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000年以前,上升,2000年以后下降。
⑶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1.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⑴山西能源基地开发资源优势 储量丰富 分布范围广 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煤种齐全
⑵分析山西能源基地的市场优势。 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需求量 增加,能源缺口扩大。 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一 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⑶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费量低。单 位产值的能耗高。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结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墨累-达令河 流域开发结果:
下游水量明显 减少,生态环 境恶化,在极 干旱时,出现 海水倒灌现象。
合理利用河 流水资源,避免 中、上游过多引 水灌溉
• (2)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 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作用。 • (4)1、对河流水源利用上,要进行全流域的合理调配使 用,避免在上、中游地区过多的截取径流.2、在流域的开 发利用过程中,要从流域整体着眼,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资 源,从而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⑵分析将煤炭转换为电能输出的优点及不足。
输出地:输电经济效益高,减轻交通压力,但会 加剧当地的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输入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能源输 入地环境。
⑶山西能源基地面临的市场挑战有哪些?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实施,水电开发、核电建 设,使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煤炭的市场需求 量相对减小。 山西煤炭开采条件下降,技术、设备陈旧,开采 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减弱。
⑵为减轻环境问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 为减轻当地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废”的治理 ⑵调整产业结构 ⑶ “三
⑴怎样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推动以洁净煤技术为代表的 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为减轻环境问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①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问题思考〗
1 山西为我国的煤炭大省,但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 其原因是 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产业链短,产 品附加值低。 2 本区发展高耗能工业限制因素有哪些,产生的 问题有哪些? 水资源不足
加剧的当地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对 当地的生态也造成破坏,如水土流失问题、土地荒 漠化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问题思考〗
⑶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分 析我国能源结构产生问题。
⑶我国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重小; 世界上以石油为主,煤炭、天然气资源比重 都较大。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严重的环 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酸雨问题); 煤炭发电和运输过程土地、港口,加重 交通压力; 加大水资源消耗。
五 环境保护与治理
1 煤炭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露天采矿,导致生态严重破坏;重化工 业的发展,易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变式训练 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中 产生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酸雨)、水污染、噪声污染; 耕地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2为减轻当地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⑴怎样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成 昆 线
贵阳
线 浙赣 线
沪
杭
线
昆 贵 线
柳州 广州 九龙
三、能源基地建设 1 为促进能源基地建设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问题分析〗
⑴为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⑴为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修建大秦铁路、神黄铁路、焦兖日铁路,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 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思考:
1、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
田纳西河水量不确定,特别是夏秋季节降水少, 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水位下降,大吨位船只不能通航
2、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改善该河航运条件的主要办法是与农 业的需求结合,将修水库与船闸结合起来, 通过修水库蓄水和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 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
(2)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气候。降水丰富, 冬末春初多降水, 夏秋季降水相对较 少。
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3)水系—航运条件
有利:
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且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不利:地势起伏较大,河 流落差大 水量不稳定
(4)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煤、铁、 铜、磷、锌、 云母
老棉花带 衰落 水土流失,
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 植棉花 扩大耕地和获取 炼铜用的木炭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
问题
土地退化
植被坡坏 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许多生物 消失绝迹
田纳西河有哪些区位条件?
流 位置: 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 域 水量大 洪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 自 冬春多雨,夏秋降水较少 水量不稳 涝 然 频 地 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排水不畅 发 理 条 资源:水能、煤、石油、金属矿 件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 掠夺式开发 流域人文人口激增 环境污染 经济贫困落后 地理条件: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和手段:
〖课堂检测〗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 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2小题: 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 括 ( C)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冶金工业 ( D)
2.“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
3、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 18世纪下半叶
人类经济活动:
有较发达的农业, 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
人口较少,影响不大 对自然环境影响: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 19世纪后期
人类经济活动: 对自然环境影响:人口激增,掠夺式开发
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0世纪30年代初
成为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后果
思考: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 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300毫米左右,冬末 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2. 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 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 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第一问从灌溉丌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 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 虑。
〖课堂检测〗
1.读山西能源转化图,分析
⑴山西能源加工转换的主要方式有
⑵分析能源转换率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⑴山西能源加工转换的主要方式有
一、煤炭转换为电力,二煤转换为焦炭
⑵分析能源转换率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000年以前,上升,2000年以后下降。 2000年后原煤生产量增长的速度超过能源 转换速度,反映2000年后,原煤开采量增 幅大。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课堂检测〗
1 读废水回收利用图 ,分析回答
⑴分析废水回收利用的意义。 ⑵该模式对于山西能源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原因
⑴分析废水回收利用的意义。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了水资源紧 张状况,增加了经济效益; 减少了污水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 ⑵该模式对于山西能源基地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原因 山西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小,水资源 不足;生产活动,尤其是煤炭工业、重工业等对水 资源需求量大。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C.增加经济产值
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
3.山西炼铝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B )
A.山西附近丰富的铝土矿为炼铝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B.山西的许多火电站为炼铝提供充足的能源
C.山西对铝制品需求量大,有广阔的市场 D.这里劳动力充足,工资水平低,有利于工业布局 4 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 因素的是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