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历史文化名城探析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开封开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组成片区之一。
2016年,开封市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人,辖四县五区。
现状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目前已基本形成古城和新区联动发展的城市格局。
一、历史沿革开封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夏朝、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二、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八朝都会、宋都皇城;是滨临黄河,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开封市历史文化价值的精髓可概括为“宋都皇城、宋韵水城”,其城市特色突出表现为:“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北方水城独特、古城风貌浓郁、古风民俗犹存”。
三、重要文物开封市域范围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2处,市级40处。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于2009年4月21日全面展开,现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它们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封盘鼓、大相国寺梵乐、二夹弦、汴绣、汴京灯笼张、麒麟舞、石锁、杞人忧天传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8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开封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3处,分别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
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3处,分别为御街中山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花井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定巷历史文化风貌区。
1、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至三眼井街一线,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拥有宋代封建王朝的十大宫殿和国内外闻名的大型古建筑群。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建设开封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初探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要加强开封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风险。
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开封的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加强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修缮和保养,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恢复和修建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弘扬,让开封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要提升开封的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是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提升旅游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改善游客的入口接待和导览服务。
还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让游客感到满意和舒适。
要加强对旅游产业链的管理和协调,促进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升级,提高旅游支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加强开封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要建设开封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必须与国际社会建立联系和交流。
开展与外国的旅游合作项目,吸引外国投资者加入到开封的文化旅游产业中,让开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还要加强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推广开封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开封,来到开封旅游,进一步提升开封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要注重开封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不仅要注重短期效益,还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和利用开封的旅游资源时,要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要注重开封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污染物的治理和管控,推进绿色旅游的发展,提高开封的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一、背景与现状开封市是我国较早开发的国际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其中,府学文化、宋代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中原文化以及“东京”文化等文化珍品更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学习。
开封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如汴京遗址、千佛洞、尧山、小浪底、清明上河图12景、中原墟市、包公祠、八大处钵池等,还制作了《大宋宫词》、唱腔《汉宫秋》等大型音乐文化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或者海外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因此,开封市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极大关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推进开封国际化旅游名城的建设。
二、问题与思路对于开封国际化旅游名城的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旅游基础设施较为滞后。
在吸引更多游客的前提下,开封市还存在交通、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2.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上仍需加强。
对于开封市的旅游产品、品牌和外部交流推广力度,仍存在较为滞后的情况。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和市场定位,提高开封市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3.景区管理和维护亟待升级。
虽然,开封市的景区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景区的管理和维护条件不足,导致景区拥挤,环境陈旧。
这样的问题,不仅会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会对城市旅游形象造成影响。
为打造开封国际化旅游名城,我们不妨借鉴其他国内、外成功案例,更好地推动开封城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1.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吸收外部优质旅游资源,为开封旅游业提供新的创新和发展动力。
2.积极利用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等多种金融工具和平台,实现开封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化。
3.提高城市整体旅游环境,优化景区管理和维护,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舒适、更愉悦的旅游体验。
4.在开封市旅游品牌宣传、市场定位和推广力度上进一步加强,打造更具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旅游品牌。
开封历史文化
开封城市介绍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
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开封古称东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全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3.4千公顷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辖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开封县五县和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顺河回族区、开封新区金明区五区。
开封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城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思想独特宏大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
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在布局上、打破了封闭性的坊里制代之以商住开放的街道形式实行坊市合一扩大市民阶层使其人口达到150余万。
2 地理位置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东与商丘市相连距黄海500公里西与省会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第四讲开封
大相国寺
总结词
佛教圣地,文化传承
详细描述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信徒的朝圣 地。大相国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之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公祠
总结词
纪念包公,弘扬廉政
详细描述
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专祠,建于清朝。包公祠内陈列着包公的生平事迹和相 关文物,是弘扬廉政文化、传承包公精神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包公的清廉形象和历 史地位。
03
开封的美食与特产
开封灌汤包
总结词
开封灌汤包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以其皮 薄馅嫩、汤汁丰富而著名。
VS
详细描述
开封灌汤包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地方美食, 其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优质面粉和新鲜猪 肉,配以多种调料和鲜汤,经过多道工序 制作而成。灌汤包的皮薄如纸,馅料鲜嫩 多汁,汤汁丰富,味道鲜美。在开封,有 许多著名的灌汤包店家,吸引了大量游客 前来品尝。
麻辣花生是开封的特色小吃之一,以其麻辣 香脆、口感独特而著名。
详细描述
麻辣花生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小吃,选用优 质花生米,经过炸制、调味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色泽鲜红,口感麻辣香脆,既有花椒和 辣椒的麻辣味,又有花生的香脆口感。在开 封,麻辣花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常
常作为下酒菜或零食食用。
桶子鸡
民俗文化
开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如庙会、灯会、社火等, 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传统。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开封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 一。
开封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开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 地之一。
开封城市分析
2.防火问题
北宋东京的建筑密度很大,土地 利用率很高,防火问题也特别突 出,北宋时就设立了专门的消防 队(潜火队)和瞭望台(望火楼)。 潜火队: 京城每相隔约三百步设 立军巡铺一所,住铺兵五人,主 要任务是夜间巡警,防查火情。 望火楼 : 如果《营造法式》记 载的望火楼“基高十尺”为砖砌, 则其台基高度折合公制三米有 余。
外城
卧牛城
据实测,宋外城 并非正南北向, 外城东西二墙是 北偏东约8度.这 种不规则形状, 大致与地磁子午 线吻合,由一偏 角的出现.整个 宋外城呈近菱 形.故有“卧牛 城”之称。
开封城摞城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古都,然而,历 代兵火使这座昔日气势恢宏的繁华都城残破凋 零,滔滔黄河水更使期数次淹没,最后淤没于 地下数米之深。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大 部分都城由于兵火水患城毁国亡诸原因,都采 取了抛开旧都城,另选新址营建新都城的做法, 而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火水患,但基本上都是 在旧址上屡淹屡建,城市坐标基本固定,城池 没有移动,中轴线不变。
从汉至唐:坊呈方形,外围以墙,住户墙内开门,坊 门设官看护,早晚定时启闭。
五代后:允许在街道两侧“种树掘井,修盖凉棚”, 从而为打破封闭的里坊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北宋:为恢复封闭的里坊制,曾做了不懈努力。
仁宗景祐年间:随着商业经济潮流的冲击,宋廷不得 不做出让步,允许临街开设邸舍。此标志着里坊制度 的彻底崩溃。
北宋开封一历史背景二城市选址三城市布局四城市里坊制初探五城市建设六城市娱乐空间北宋东京的前身是唐朝的汴州原是一个地方的首府它位于黄河中游的大平原上正当大运河的中枢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和商业相当发达
城市建设之
——开封
简介
开封是一座 具有悠久历史的 文化名城。地处 中原腹地、黄河 之滨,是中华民 族的主要发祥地 之一,迄今已有 2700多年的历史。
开封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
开封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开封,是河南省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地理现象,使得这座城市独具魅力。
下面将列举一些开封的人文地理现象。
1. 历史古迹丰富:开封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如以清明上河图闻名的开封城墙、古老的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的龙亭、中国古代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嵩山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开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 汴京大运河:开封位于汴京大运河的中段,这条运河贯穿了中国北方的多个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大运河连接了长江和黄河,交通便利,对开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3. 众多文化名人:开封是中国文化名人的摇篮,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出生或活动在这里。
例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曾在开封担任过官职,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作品;明代文学家杨慎修也是开封人,他的作品《临川四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4. 开封菜:开封菜是中国传统的地方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法而闻名。
开封菜以色香味俱佳,讲究刀工和火候,深受人们喜爱。
5. 中国元宵节的发源地:开封是中国元宵节的发源地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封都会举办盛大的元宵节庆祝活动。
人们会在这一天赏灯、吃元宵,共度这个传统的节日。
6. 十八学士墓:开封的十八学士是指北宋时期的一批文化名人,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学士的墓葬位于开封市内的西南郊,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
7. 开封纸扎:开封纸扎是开封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
纸扎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成为了开封的一张文化名片。
8. 开封府风情区:开封府风情区是开封市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和独特的文化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开封古城的历史韵味和独特魅力。
9. 开封中医药文化:开封是中国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中医药文化。
开封的中医药文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传承,吸引了许多中医爱好者和学者前来交流学习。
文化古都领略开封的历史底蕴
文化古都领略开封的历史底蕴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历史上七个古都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文化古都,开封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承载了无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开封的历史底蕴,领略这座文化古都的魅力。
一、丰厚的历史积淀开封作为古都,自秦朝始有国都设立,先后成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后晋、后汉、北宋、金朝等朝代的中心城市,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这座城市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积淀,见证了中国几个重要朝代的兴衰史。
二、千年历史古迹开封以其众多的历史古迹而著名。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开封城墙遗址,领略到古代城市建设的壮丽和规模。
而在城墙内的开封府,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府邸建筑,亦是中国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府邸建筑。
除此之外,开封还有著名的千佛洞、双塔寺、铁塔寺、清明上河园等。
千佛洞以其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壁画而闻名,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双塔寺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其檐下彩画更是引人入胜;而清明上河园,则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极具艺术感的手法复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
三、名人文化聚集地开封历史上,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古迹,还出了众多的名人和文化名人。
北宋诗人苏东坡,就是开封留下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代表。
他在开封期间潜心写作,并留下无数动人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追逐与传颂的对象。
此外,开封还是古代文化名人欧阳修、辛弃疾等的出生地。
这些名人不仅通过他们的文学作品留下了千古的佳话,也为开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开封的历史底蕴不仅体现在建筑和名人上,还能在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中感受到。
开封话作为河南方言的代表,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色,是中国现存最接近古代汉语的方言之一。
每年的清明节,开封还会举办盛大的清明园民俗文化节,让人们体验到传统的文化活动和民俗风情。
尤其是清明上河园的大型舞龙舞狮表演,让游客们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之美。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探析
在总体规划不断修编的过程中跳出古城建设新区的构想正逐步实现,但由于城市新区建 设尚处于起伏态,大量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设施仍集中于古城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设施在规模拓展时仍倾向于就地扩张,不仅导致对其周边传统民居甚至文物保护单位的侵 蚀,也制约了古城人口的疏散。此外,书店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 重建,而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书店街历史街区正中央位置,这也严重的破坏了历史文化 风貌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3.1.2管理环节薄弱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论文 关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探析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指导老师:
陈胜杰 46507016 建筑系 城市规划 金鑫
南阳理工学院 2011 年 10 月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探析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 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 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 探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 开封 遗产 保护发展 1.开封概况介绍
附表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览表
名
核心保护区
建设控制区
规划要点
开封历史浅谈2
开封历史浅谈【摘要】开封古称汴梁,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于中国版图而言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位置。
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一座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开封境内现有各类文化遗迹和遗址1110余处,名胜古迹241处;开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是著名的民间文艺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木板年画艺术之乡、盘鼓艺术之乡对中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宋词文化、历史名人文化、饮食文化、黄河文化、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等,在这里都有着异常深厚的根基。
尤其是书法艺术更是源远流长,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名城”。
开封市一座花香四溢的“菊城”,每年仲秋时节数百万盆菊花都会把开封点缀,正如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言:“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关键词】开封古都城市历史【正文】滚滚黄河、浩浩奔腾,穿过了远古苍茫的岁月,也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哺育和造就了一座雄峙千古的华夏名城——开封。
“棋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梁、晋、汉、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封建王朝曾在开封建都,长达359年,素以“七朝古都”闻名于世,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恢弘的知名度而蜚声中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曾创造过人类历史的辉煌。
特备是在北宋时期,开封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会。
宋、金以后开封虽然没有再做过全国都城,但是长期以来仍然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明代,开封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
历史步入近代以后,河南地区的民族工业首先在开封兴起,为中原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开封不仅仅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名城,还是一座兼具革命传统的城市。
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开封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伟大革命斗争中确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开封地理环境开封位于豫东大平原中心位置,北临黄河、南接江淮、东毗山东、西达郑洛。
开封民俗文化探析——以清明上河园为例
一、开封民俗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联姻”文化是开封发展的源泉。
如何将文化的力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引领城市转型必须要将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唤醒,进而改变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在过去几年里,开封市以宋文化为主,遵循“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城市建设理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探索新模式的产业,发展文化。
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开封坚定地表现出“封”的简洁性,充分体现了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开”的锋芒。
开封近年来不断推广的文化项目让人们在古城中感受到强烈的文化创新:开封市通过对双龙巷、珠玑巷、复兴坊等历史文化区域以及旧城区等历史文化区域进行复兴,使城市的记忆被唤醒了;开封清明上河园把《清明上河图》当成蓝图,使用斗鸡、喷火和刺绣等民间艺术来重现宋朝丰富的民俗风情;七盛角、启封故园、开封文化客厅等文化旅游项目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客户。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开封古城区的建筑物限高15米,灰色调,宋式仿古,古都处处呈现着宋朝的风雅情趣。
古城开封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蕴,成为其文化旅游的独特资源。
(一)开封的商业文化研究说起开封商业文化,人们都会联想到开封独特的商业街特色。
商业街区旨在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富有文化魅力的贸易服务,彰显开封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
开封商业街区分为市井空间和居住空间两种不同的街区空间。
商业市井空间尊重游客和本市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服务旅游者和本市的消费者;而居住空间主要是为了满足街区内部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又能够体现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特点而进行设计与规划的一种空间形式。
基于消费者动机的商业城市空间界面转型。
开封市古城区特色商业街区的街道空间具有紧凑、非匀质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开封市古城区的特色街巷风貌。
为尊重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有条件的商业街区在街道两侧设置了满足不同商业业态需要的休憩空间,以吸引消费者驻足和停留,配以开封市特色文化的植入,全面考虑开封市整体文化基础以及街区特色。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开封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开封市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计划。
本文将对这一计划进行初探,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开封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一、开封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封作为古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古以来,开封就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曾经是宋朝的都城,在那个时候,开封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有“千古帝都”之称。
开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古代的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众多的文化古迹和历史遗址。
大运河作为中国的大运河北起点,从开封流经京杭大运河,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包括了众多的古建筑、古寺庙等等。
开封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画像塔——千佛山,有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一部唐代长卷画——清明上河图。
开封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近年来开封市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开封市在文化旅游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开封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
开封市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发展,成为了河南省第二大旅游城市,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开封参观游览,同时也为开封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开封市还开展了"Belt and Road" 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与国内外的旅游机构进行合作,促进了开封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在文化旅游方面,开封市也加大力度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
比如开封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还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开封市政府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了开封城市形象视频,同时也发布了"开封旅游"APP,更好的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便捷的旅游服务。
针对开封市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开封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需要在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关于开封调研报告大学生
关于开封调研报告大学生开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开封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是来自外地的,对于开封这个城市还不太熟悉。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开封市进行调研,了解其文化和旅游资源,以便更好地宣传和推广这个城市。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我们主要调研了开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我们参观了开封市内的著名景点,如大观公园、铁塔、清明上河园等,同时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
我们还对开封的历史悠久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整理了相关的数据和图片。
三、调研结果1.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开封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民俗和独特的文化艺术吸引了许多游客。
2. 美食文化吸引游客:开封的美食文化也是其吸引力之一。
开封菜、包子、糖醋鱼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吸引了许多食客。
3. 旅游设施完善:开封市的旅游设施非常完善,各类宾馆、餐厅和交通工具都非常方便。
游客可以轻松地游览各个景点。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 宣传力度不够:开封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
我们建议加大对开封市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来推广开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2. 增加旅游设施:虽然开封市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但仍然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和增加。
例如,增加一些观光车辆,方便游客游览。
3. 增加旅游活动:开封市可以增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例如时装表演、传统舞蹈、民俗展示等,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开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开封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美食文化吸引力强,而且旅游设施完善。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设施不完善等。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为开封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希望开封市能够进一步发展其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豫史
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豫史开封位于豫东平原,黄河之滨,陇海铁路横贯,西距郑州仅70公里。
开封是我国历史上一座著名城市,从公元前8世纪建城至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
它曾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与金的都城,号称“七朝故都”,与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等并称我国六大古都。
开封古称大梁,最早见于史籍记载为《史记·楚世家》。
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赵、魏三家联合在大梁战胜楚军,大梁遂为魏国所有。
魏惠王时,将国都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经数十年营建,成了战国时期的名城。
魏国在大梁历六君,140年,至公元前225年在秦王嬴政发动的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中被秦将王贲攻陷。
王贲攻大梁时,决鸿沟水灌城。
因此,城市建筑和郊外的灌溉系统遭大水和兵火破坏严重闾里丘墟,一片荒凉。
战国时大梁城的位置与现在开封相当,略靠西北。
它当时不仅是魏国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手工业、商业发达,人口繁庶,商贾云集,车马来往,日夜不休。
当时许多军事家、政治家、文人学者,如吴起、韩非、商鞅、李斯、墨翟等,或是魏国人,或在魏国讲过学,大梁的学术文化在当时十分活跃。
自公元前225年遭兵火和洪水浩劫后,大梁由一个诸侯国的名都下降为普通的浚仪县,自西汉至东晋,均无多大变化。
南北朝时,东魏时在此设梁州。
北周时因城临汴水,遂改为汴州。
隋炀帝开运河,疏通汴水,并使之与黄河、淮河相连,汴州因居于运河中心而逐渐兴盛起来,开始成为一方的经常中心和军事重镇。
唐代,东南各地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频繁的南北经济交流主要靠汴下河。
开封系汴河要冲,成为时的水陆大都会。
“安史之乱”以后,黄河中下游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向南流徙,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但北方仍是当时政治角逐的中心,位于大运河中枢的开封,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到了五代,开封已成为“挖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所凑集”的北方最大城市。
开封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开封历史文化调研报告开封历史文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开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探索开封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地的文化资源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内容:(1)考古遗址调查;(2)文物古迹巡访;(3)专家访谈。
2. 方法:(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开封历史文化的概况;(2)实地调研开封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3)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开封历史文化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开封的历史渊源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自西周初建成都至北宋建都以来,开封先后为八朝古都,统治了包括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内的大片土地,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2. 文物古迹巡访开封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开封府、汴京遗址、太庙遗址、玉宇观遗址等。
尤其是汴京遗址,作为宋代东京城的遗址,保存的完整性令人瞩目,对研究北宋都城体制和城市规模具有重要价值。
3. 考古遗址调查我们在开封周边进行了考古遗址调查,发现了一些尚未得到广泛研究的遗址,这些遗址可能有助于填补开封历史研究的空白,也为今后的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4. 专家访谈我们与开封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访谈,他们认为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应该以保护文化遗产为重,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同时,也应注重文物的科学研究和历史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调研收获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开封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发现了一些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遗址和文化资源。
这些发现为今后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借鉴。
五、结论与建议1.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应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防止遭受破坏和损失。
2. 科学研究和教育推广加强对开封历史文化的科学研究,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同时,通过开展历史文化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1. 引言1.1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是开封市政府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开封国际化、现代化的旅游名城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开封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项工程的开展,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国际旅游者提供了更丰富多彩的旅游选择,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开封的独特魅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将面临挑战和困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 正文2.1 开封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是北宋的首都,宋代是中国繁华的政治经济中心,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开封市内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大相国寺、铁塔、清明上河园等,这些文化遗产为开封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开封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美食之都,有着悠久的烹饪传统和特色美食,如开封包子、七步诗饼、糖油粑粑等地方特色小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开封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皮影戏、剪纸、民间舞蹈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开封的文化旅游资源增添了独特魅力。
开封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共同构成了开封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景观,为开封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目标是指在充分利用开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
其主要目标包括:1. 提升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文化旅游理念和技术,提高开封文化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开封,简称汴,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都、东京、汴京等。
现为河南省直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活动。
而建城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由2700多年。
春秋时期,郑庄公为向中原扩展,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附近筑城,名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
今开封城春秋时期为仪邑,战国时期为大梁,今日之开封市即由大梁之地,启封之名发展演变而来。
开封号称七朝古都。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
特别是北宋,这里历经九帝168年,繁荣兴旺达到鼎盛,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史书曾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北宋东京对关系的盛况。
自元之后,开封为中原省治。
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开封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菊城之盛名。
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显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
开封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开封的仿古建筑群风格鲜明多样,宋、元、明、清、民初各个时期特色齐备,除原有的龙亭、铁塔、相国寺等古迹外,新建的宋都御街古朴典雅,再现了北宋京城的风貌。
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历史上,开封凭借河湖纵横、灌溉发达、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是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其城垣宏大,文化灿烂,古人曾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东京,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天然优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优势,开封市政府提出了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计划,旨在打造一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一、建设背景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
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龙亭飞凤、汴京遗址公园、清明上河园等重要景点。
同时,开封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些优势为开封市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建设目标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座具有文化魅力和旅游品质的城市,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具体来说,开封市政府的建设目标有以下几点:1.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通过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刻的历史文化和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将开封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2.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高标准的旅游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3.构筑文化交流平台以开封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
三、建设方案为了实现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目标,开封市政府采取了以下的建设方案:1.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新型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设施和文化旅游产业园等。
2.整治环境卫生推进城市整洁化和美化工作,提高城市环境、文化设施等的质量和水平,让游客能够更舒适、更方便地游览开封。
加强开封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开封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举办文化旅游活动通过举办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活动,增强开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开封的形象和吸引力。
宋才发:河南开封古城文化景观探讨
宋才发:河南开封古城文化景观探讨河南开封古城文化景观探讨宋才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100081)一开封古城墙见证了封建王朝在开封城的兴盛与衰亡。
“开封古城墙”是河南省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城垣建筑,现存的古城墙是清代的建筑遗存,100多年来它历经了兵火与水患的侵袭,迄今仍基本完好。
最早的城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365年,魏惠王把国都从山西安邑迁到河南开封,在开封修筑了“大梁城”。
当时的大梁城共有12个城门,其中,东门为“夷门”,西门为“高门”。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兴兵灭魏,秦国大将王贲引鸿沟之水灌城,大梁城化为一片废墟。
此后开封由国都沦为县城,从此用“浚仪县”之名取代“大梁”达700余年之久。
后赵时期,“浚仪”由“县治”升格为“郡治”。
又过了200余年,东魏改“浚仪”为“梁州”,开封再次升格成为“州城”(州治所在地)。
此后的40多年间东魏被北齐取代,北齐又被北周所灭。
公元576年,北周占领“梁州”,因梁州城濒临汴水,故改“梁州”为“汴州”。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将治所由商丘迁移到汴州,将汴河圈入城中,并对汴州城进行了一次大的扩建,从而奠定了后来开封古城的基础①。
到五代时期,周世宗柴荣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登上内城朱雀门,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跑马圈城,马一口气跑了24公里又355米,周世宗以马跑的范围定为外城墙的范围,令人运来汜水的虎牢土筑成坚固的外城②。
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夺得皇位,建立大宋王朝并定都开封城。
开封古城墙是权力的象征和维护权力的工具。
“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赵匡胤又下令重修京城,将全城建成皇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墙,城墙气势雄伟、设防严密。
“欲广宫城,诏殿前指挥使刘延翰等经度之”,企图用城墙将官署民居分开,“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罢”。
因而北宋都城开封,未能承袭隋唐长安和洛阳城用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传统特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包括城市的外貌、建筑、历史遗存等物质形 态,还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容。对开封古城城市特征的分析,需要认真 研究城市的历史,观察城市特色环境,了解其文化特征和社会风尚等。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 有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同时开封也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1.2开封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探析
在总体规划不断修编的过程中跳出古城建设新区的构想正逐步实现,但由于城市新区建 设尚处于起伏态,大量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设施仍集中于古城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 设施在规模拓展时仍倾向于就地扩张,不仅导致对其周边传统民居甚至文物保护单位的侵 蚀,也制约了古城人口的疏散。此外,书店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 重建,而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书店街历史街区正中央位置,这也严重的破坏了历史文化 风貌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3.1.2管理环节薄弱
由于保护资金缺乏,对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维护资金需求量大的现状而言,导致 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资金状况出现:国家和省里专项保护资金较少,民资介入较少,而市政 府的负担过重,投入较大。在一些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基本保存自然状态的历史街区,随 着时间流逝,部分古建已开始倒塌,历史遗存面临严峻考验。还有部分历史文化街区虽然经 过一定的维修和整治,但因后续保护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如朱仙镇岳飞庙、清真寺的的年 久失修等。 3.3建筑风貌不尽协调
开封是遐迩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悬河奇 观,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开发这一强势资源,把“奇观”变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从 而大大带动开封精品旅游的内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4.5.2地下“城摞城”景观
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2000多年间几乎 到处都有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下。考古发掘 证实,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六座城池,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 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5.结束语
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由于年久失修及过渡使用等原因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另外,
老建筑缺乏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多户合住,户均面积小 等因素,造成在原有的院落内搭建简棚,拆建翻新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正常的采光和通风, 在消防上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在大相国寺周围的居住用地,还保留着里弄式院落,建筑面积 狭小,居住环境恶劣,周围环境嘈杂混乱。
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水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 七朝都会、宋朝皇城;是濒临黄河的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 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宋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 世”。都城是国家执掌和行驶最高权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建 成以来共有七朝在此建都,其都城文化的厚重内涵,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魅力。
开封古城的发展既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周边城市(郑州、洛阳等)的影响, 部分历史文化因素已经在急于发展经济的事实中流失,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现存的历史 文化因素,完善和修葺历史。切不可再等到流失之后去重建,以至于失去了其个性和特色。
参考文献: 1、开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2、附件为开封市历史街区保护和历史风貌保护区一览表
附表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览表
名核心Biblioteka 护区建设控制区规划要点
称
范围
面积
范围
面积
以书店街为中心,东西 3.7 东至三眼井街一线, 6.7 街区保护范围向东西适当延
书 两侧各延伸约 15 米 公顷 西至黑墨胡同一线 公顷 伸。修缮临街历史建筑;划定
店
保护建筑,严格控制建设控制
街
区的建筑高度,保持街道视线
我们现在应该全面系统的开发开封古代水系资源,科学的打造水城开封的城市形象,联 通老城区几大水系,进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龙亭湖、包公湖、铁塔胡和清明上河园为中 心,马家河、黄汴河和惠济河为骨架,将开封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水城。 4.5展现历史底蕴,塑造城市特色——地上有“悬河” 地下“城摞城”
地上有“悬河” 地下“城摞城”这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现七朝古都开封,体 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精神。而正好可以把这两种奇景观打造成展示古城深厚 文化底蕴的又一张新的名片。 4.5.1地上“悬河”景观
历史城区及周边地段成片改造或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传统风格不够协调,未能较好的 延续开封古城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风貌特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修建的新型居住 社区和商业建筑群,与古城风貌存在较大的冲突。在宋都御街两旁整齐的二层古式建筑旁边 陆续新建有新都汇商业步行街以及大商百货等大型超市,与周边建筑极其不协调,严重破坏 了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统一性。 4.开封古城保护和发展战略探索 4.1实施政务公开,增加和寻找维护经费
开封坐落于广袤的豫东平原之上,河南省东部黄河南岸,郑州东约80公里,沿欧亚大陆 桥内陆双向对外开放中心城市之一。境内无山,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 上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年一度的菊展,使开封 又获名“菊城”美称。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 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 “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 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更是有着“琪树明 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开封古城内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内 涵,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增强旅游服务设施等问题,充分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无形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延续汴京八景的精粹,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
一座古龙亭,立在画当中;一座老铁塔,迎着八面风;一座开封府,正气留人间;一曲 杨家将,英雄扬美名;一部大宋词,世代人称颂;一群书法家,神笔万年青;一副经典画, 清明上河图等等,以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支撑开封的旅游业,传承开封的历史价值。 4.4打造魅力水城
目前中国城市化现象越趋明显,速度愈来愈快,城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管 理者又可能会不注重历史文化遗迹,只注重经济发展,让其城市失去原有的特色。尤其在中 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古城保护和改建还有很多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非常 迫切。城市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一切的历史信息,一旦遭到破坏,所有 的信息也都立刻终止。而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赋予了每个城市的底蕴精髓。
长期以来,国家有关法律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语焉不详,难以形成有力的法治氛围。 对一些毁坏古迹的行为,执法部门执法无据,加大惩治力度就更无从谈起。因此对于在布局、 环境、历史风貌等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应撤销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对破 坏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观管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应依法处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论文 关于“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探析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专 业: 指导老师:
陈胜杰 46507016 建筑系 城市规划 金鑫
南阳理工学院 2011 年 10 月
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探析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它们是全人类 的共同财富, 所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亘古长存。历史文化对与一个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要重 点保护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一切事物。然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冲击较大。本文结 合开封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古城现状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进行 探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 开封 遗产 保护发展 1.开封概况介绍
根据开封市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建筑风貌现状,我们不仅考虑从空间尺度的关系 来确保居民的感官舒适以及视野景观开阔,对城区进行新的开发。还应该对城市开发强度进 行指导和限制,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实施保护。结合古城墙以及重要古迹建筑高度的影 响,对其周边建筑高度和风貌进行严格限制,塑造古色古韵的历史文化名城。 4.3重力塑造旅游城市
所及范围内的风貌完整;保持
街区功能特点。
马道街沿街两侧、相国 4.6 北至寺后街、鼓楼街 10.4 修缮临街历史建筑,恢复历史
马 寺、人民会场、善义堂 公顷 一线,南至自由街以 公顷 面貌。恢复相国寺资圣阁,整
道 等文物保护单位
南 45 米,东至鹁鸽
治寺前广场,构成完整历史轴
街
街、商城后街一线,
线。恢复人民会场原有功能。
西至和平街一线
街区商业布局从临街向内延
伸。
北至水车胡同、轱辘湾 16.7 北至延寿寺街,南至 18.8 保护历史风貌完整的区域,修
双 街,南至朝阳胡同,东 公顷 财政厅东街、平等街 公顷 缮历史建筑,改善居住环境;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 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 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5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 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被著名历史 地理专家、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教授誉为“活的化石”。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 处。 2.开封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1.1开封古城的城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