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本文主要论述了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即:由道德与职业的冲突引发的争议;由隐性采访带来的思考;谁能为新闻记者的人身安全负责。并对争议与挑战产生的原因及对这一现象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构想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毋庸置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但人们普遍都有这样的共识:舆论在其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新闻媒体能否扮演好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舆论的角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其中,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

但是不可否认,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那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都面临了怎样的争议与挑战?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呢?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定义与意义

(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定义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

综合广大新闻学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诸多理解,我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根据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信息。新闻记者要以关注民生、同情弱者为己任,具有公平心和正义感。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受人民欢迎的记者,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美国记者里德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十月革命的真相,冒着枪林弹雨采访,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斯诺为了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战情况,只身深入大西北,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西行漫记》。范长江认为,记者在精神上应当谨记职业的神圣,一管笔除了服务于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之外,不容曲用。新华社记者陆拂为一直勉励自己:“自觉站在历史的窗口,正视现实而不回避矛盾,坚持真理而不随波逐流。”

(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关乎正确的舆论引导,关乎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新闻队伍总体上看来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极个别的害群之马。个别人在当前的改革大潮中,是非不清,方向不明,社会责任感缺失,其所作所为,给新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有的人把新闻工作当作捞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有的人为了追求“轰动效益”,迎合低级趣味,不顾社会影响;更有甚者,无视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炮制假新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FS:PAGE]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维护当前安定、团结大局的需要。维护安定、团结,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首要的体现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把握好舆论导向,就要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新闻记者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一切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出发。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营造安定团结、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一)由道德与职业的冲突引发的争议

对于任何行业的人来说,恪尽职守是第一位的,新闻记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对社会负有舆论监督和引导的特殊责任。但是作为一个公民来讲,尊重生命以及他人的基本权利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新闻记者面对危险状况的机率是很大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

个记者是应该坚守本职工作完成采访任务,还是应该以生命为重放弃采访?这就引发了道德和职业的冲突。

23岁的河南女记者曹爱文放弃采访、救助落水少女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数千名网友都参与讨论了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记者是应该先救人还是先采访、新闻第一还是救人第一、真诚还是作秀?多数意见是:在危难关头,记者不应该是个看客,不应该不顾他人的生命去作报道,生命才是第一位的。由此曹爱文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

去年厦门一家媒体摄影记者在水坑旁守株待兔,抓拍一名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雨中摔倒的情景,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网友对记者这种做法进行谴责。曹爱文救人事件与这个事件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两种现象都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与争议,那么到底救还是不救?帮还是不帮?当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遭遇职业守则时,该何去何从?

这些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主要是对记者职业理解的偏颇,同时也有新闻记者没有把荣辱观搞清楚并且贯彻到新闻工作中去。也许争论还将进行下去,但是我认为:曹爱文失去的是一条好的新闻线索,但她唤起的是全社会的责任感。一个好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但一个优秀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在遇到危难时,记者的职业再神圣,也没有权利见危不救,绝不能以职业的理由袖手旁观。如果有能力而不去救的话,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

(二)由隐性采访带来的思考

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记者是敢于揭露黑暗、丑恶和暴力的,但情况是,往往越美丽、虚假的现象浮于表面,而那些丑陋的、不为人知的真相掩藏在深处。在这个时候隐性采访就成为了新闻记者的好方法。

暗访可以采集到公开采访了解不到的新闻事实,便于更好地对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进行暴光。如南京冠生园月饼事件曾在社会上被吵得沸沸扬扬,最先披露此事的《焦点访谈》采用的手段就是暗访的一种,即偷拍偷录。

近年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按照这一《规定》,在不违背社会公德和侵犯隐私的情况下,新闻记者“偷拍偷录”是合法的,所取得的证据也会被酌情视作法律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