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试题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30°,它的顶角是(),它是一个()三角形。

【答案】120 º钝角【解析】略2.只要公历年分都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一定是闰年。

()【答案】×【解析】解: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即是闰年,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

3.脱式计算。

﹙9800+980+98﹚÷98 36+300÷15 85×12+280÷35(173-480÷30)×23 27×(130+248÷4) 578—(77+396÷9)【答案】111 56 10283611 5184 457【解析】略4.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A.300° B.30° C.3000°【答案】B【解析】因为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更和放大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度数有关.解: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仍然是3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角的定义.5. 0.176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答案】17.6,176000【解析】略6.一本童话书48页,每页约有618个字,这本童话书大约有个字.【答案】30000.【解析】每页约有618个字,48页大约有48个618,即618×48,把618看作600,48看作50,然后再进一步计算.解:618×48≈600×50=30000(个).答:这本童话书大约有30000个字.故答案为:30000.【点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估算.7.(1)如果有6个大人和4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2)如果有4个大人和6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3)5个大人和5个学生又该怎样买票呢?【答案】(1)买团体票;(2)大人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3)怎样都可以【解析】解:(1)有6个大人和4个学生,6×20=120,4×10=40,共计160元,团体票每张(10人以上)15元,共计150元;(2)有4个大人和6个学生,4×20=80,6×10=60,共计140元,团体票每张(10人以上)15元,共计150元;(3)5个大人和5个学生,5×20=100.5×10=40,共计150元,团体票每张(10人以上)15元,共计150元,由此可知答案。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20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每人分得几块糖?【答案】,5块【解析】有20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即将这20块糖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则每人分得全部的1÷4=,每人分得:20÷4=5(块).解:每人分得全部的:1÷4=,每人分得:20÷4=5(块).答:每人分得,即5块糖.2. 234×18的积是()位数。

A. 三B. 四C. 五【答案】B【解析】略3.我的脱式最棒。

72÷8×9054÷3+80(623﹣178)÷5144÷(2×3)【答案】810;98;89;24【解析】(1)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4)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1)72÷8×90=9×90=810;(2)54÷3+80=18+80=98;(3)(623﹣178)÷5=445÷5=89;(4)144÷(2×3)=144÷6=244.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答案】B【解析】略5.古时候,有一个贪财的地主到了给长工们发工钱的时候,他对长工们说:“你们的工钱一共是170两银子,60个长工平均分,每人应得2两,还余下5两。

就请大家喝杯茶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答案】170÷60=2(两)…… 50(两),应该还剩余50两。

【解析】170÷60=2(两)…… 50(两),应该还余下50两,按照商不变的规律,虽然商不变,但是余数要改变。

6.小小会计师.468÷36(验算) 517÷25(验算) 720÷45 382÷39.【答案】468÷36=13517÷25=20 (17)720÷45=16382÷39=9 (31)【解析】根据整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468÷36=13验算:517÷25=20 (17)验算:720÷45=16382÷39=9 (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7.某学校有学生985人,大约是.【答案】1000人【解析】根据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根据要保留的下一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解:某学校有学生985人,大约是 1000人;故答案为:1000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利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8.用递等式计算.344﹣7×26 480÷15﹣23 40+240÷416×(120﹣78)(586﹣12)÷32 800÷(80÷2)【答案】(1)162(2)9(3)100(4)672(5)17.9375(6)20【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除法,再算减法;(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6)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1)344﹣7×26=344﹣182=162(2)480÷15﹣23=32﹣23=9(3)40+240÷4=40+60=100(4)16×(120﹣78)=16×42=672(5)(586﹣12)÷32=574÷32=17.9375(6)800÷(80÷2)=800÷40=2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9.如图已知∠1=35°,∠2=128°,求∠3的度数.【答案】17°【解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180°减去∠1和∠2的度数即得∠3的度数.解:∠3=180°﹣∠1﹣∠2=180°﹣35°﹣128°=17°;答:∠3的度数是1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0. 3×6= 3×12= 3×18= 3×24=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正方形面积是36平方米,它的周长是24米.()【答案】√【解析】先根据两个相同的6相乘等于36,得到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解.解:6×6=36(平方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6米6×4=24(米)所以它的周长是24米。

故答案为:√.2.射线没有端点,可以把两端无限延伸.(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而解答即可.解:直线无端点,无限长,可向两边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延长.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进行解答.3. 120﹣20×5=100×5=50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算出结果进一步比较即可.解:120﹣20×5=120﹣100=20;20≠500;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关键是抓住运算顺序,正确按运算顺序计算.4.过直线外一点能画()垂线.A.一条 B.三条 C.无数条【答案】A【解析】因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1条。

5.在长方形中,相对的两条边互相,相邻的两条边.【答案】平行,垂直.【解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可知,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边互相平行;据此解答.解:在长方形中,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垂直;故答案为:平行,垂直.【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特征.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240×10 120×20 50730 50630 12×30 11×30240×20 12×400 17×400 40×160 150×60 15×610.【答案】=;>;>;=;>;<.【解析】根据积不变规律;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左右两边都有相同的因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大的计算的结果就大;依此即可求解.解:240×10=120×20 50730>50630 12×30>11×30240×20=12×400 17×400>40×160 150×60<15×610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不要只凭计算判断,要注意找一些规律,根据规律更容易.7.城中小学四年级有男生68人,女生47人,全体学生准备乘车去参观博物馆,每辆车限乘28人,至少需要租这样的汽车多少辆?【答案】5辆【解析】首先求出总人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李师傅做一批零件,第一天做了25 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2个,第20天做了63个正好做完。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答案】880【解析】本题考的是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解:(25+63)×20÷2=880(个)2.梯形的高一定比腰短。

()【答案】√【解析】略3.按运算顺序计算(56×41-8×24)÷12,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

【答案】乘减除【解析】略4.(40+7)×11=40+7×11()【答案】×【解析】由题意可知:此题采用的是乘法分配律,正确算法为(40+7)×11=40×11+7×11,故×。

5.由7个亿,50个百万,6个万,3个一组成的数写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亿;四舍五入到百万位是百万.【答案】750060003,8,750.【解析】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级的数,位数不够的用“0”补足;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求这个数的近似数,要把“亿位”的下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四舍五入到百万位就是求这个数的近似数,要把“百万位”的下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在后面写上“百万”字.解:这个数是:750060003,750060003≈8亿;750060003≈750百万.故答案为:750060003,8,750.【点评】此题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整数的改写时注意把小数末尾的零去掉;求近似数要省略“谁”后面的尾数,就把“谁”下一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还要带上计数单位.6.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千位上的数字()时,才能向万位进一。

A.等于0 B.小于5 C.大于等于5【答案】C。

【解析】根据“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千位上的数字是5或大于5时,才能向前一位进一。

四年级数学数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数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A. 36B. 45C. 54D. 63答案:A2. 一个数的三倍是48,这个数是多少?A. 16B. 12C. 8D. 6答案:A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30B. 40C. 50D. 60答案:A4. 一个数加上10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5C. 5D. 25答案:C5.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45 - 15 + 20 =A. 40B. 50C. 30D. 60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数的一半是2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02. 一个数的四倍是64,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63. 一个数比50多1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04. 一个数比30少5,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5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答案:150三、解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等于30,这个数是多少?答案:设这个数为x,则有 x + x/2 = 30,解得 x = 20。

2. 一个数的三倍加上15等于45,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y,则有 3y + 15 = 45,解得 y = 10。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8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周长= (20 + 8) × 2 = 56厘米,面积= 20 × 8 = 160平方厘米。

4. 一个数的四倍减去10等于40,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z,则有 4z - 10 = 40,解得 z = 12.5。

5. 一个数加上25等于50,求这个数。

答案:设这个数为w,则有 w + 25 = 50,解得 w = 25。

四、应用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小明有36个苹果,他分给小红一半,然后小红又分给小刚一半,最后小刚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分给小红36 / 2 = 18个苹果,小红再分给小刚18 / 2 = 9个苹果。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的脱式最棒。

72÷8×9054÷3+80(623﹣178)÷5144÷(2×3)【答案】810;98;89;24【解析】(1)从左向右进行计算即可;(2)先算除法,再算加法;(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4)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解:(1)72÷8×90=9×90=810;(2)54÷3+80=18+80=98;(3)(623﹣178)÷5=445÷5=89;(4)144÷(2×3)=144÷6=242.火眼金睛辨对错.(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先算4÷2=2,在十位商2,计算4﹣4=0,0省略不写,落下个位的6,再算6÷2=3,6﹣6=0,据此解答即可.解:×.改: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列式计算(1)92的34倍是多少?(2)把540平均分成60份,每份是多少?(3)240加上15个8的和,和是多少?【答案】3128;9;360【解析】(1)要求92的34倍是多少,用92×34;(2)要求每份是多少,用540÷60;(3)先算15个8的和,再用240加上所得的积即可.解:(1)92×34=3128.答:92的34倍是3128.(2)540÷60=9.答:每份是9.(3)240+8×15=240+120=360.答:和是360.【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上倍数;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进行解答.4.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儿童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怎样购票最划算,并说明理由.【答案】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体票,30名学生购买儿童票,最划算【解析】抓住题干中的两种购票方案,因为成人票不如团体票便宜,所以成人尽量购买团体票;同理,因为儿童票比团体票便宜,所以学生尽量购买学生票;据此按分开购票、合购团体票、交叉买票,分别算出应付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解决问题.解:(1)①分开购票,48×2+48÷2×38,=96+912,=1008(元);②合购团体票,25×(38+2),=25×40,=1000(元);③交叉买票: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体票,剩下的38﹣8=30名学生购买儿童票,25×(2+8)+48÷2×30,=250+720,=970(元);1008>1000>970;所以,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体票,30名学生购买儿童票,最划算.【点评】选用哪种购票方式与大人和学生的多少有关系,如果学生数多于一定数值则购买儿童票合算,如果成人数多于一定数值则购买团体票合算.5.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万()A.公顷 B.平方米 C.平方千米【答案】C。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含答案)★这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含答案)》是###为大家收集的,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1、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总人口 1295330000 人,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人, 省略“亿”后面尾数约是()人。

2、用 8 个不为 0 且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 8 位数是(),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在括号里填上“>”, “<”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 万()48000124×9()205 79×10()79×9×04、线段有()个端点, 射线有()端点5、钟面上()时整, 时针与分针夹角是直角, 钟面上 6 时整,时针与分针夹角是()度角, 是()角。

6.把锐角、平角、钝角、直角、周角按下列顺序排列。

()>()>()>()>()7、4293÷4 口, 要使商是二位数, 口能够填()8、A÷21=20……(), 在括号里能填(), 这个被除数是()。

9、两个因数的积是 100,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缩小 5 倍,积是()。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准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打×。

(5 分)1、一个六位数, “四舍五入”后约等于 60 万, 这个数是 59999。

()2. 钝角的一半一定是锐角。

( )3.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能够拼成个平行四边形。

( )4.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 )5. 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三、把你认为准确的选出来, 填在( )里。

(7 分) 1、下面各数, 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803070 B 、 8030700 C 、80037002、用一个放大 100 倍的放大镜看一个 15o 的角, 看到的角的度数 是( )。

A.150° B 、 15° C 、1500°3.两条平行线间能够画( )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月份和()月份,或()月份和()月份。

【答案】7;8;12;1【解析】解:一年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

2.水泥厂今年生产水泥35.5万吨,比去年增产了1.5万吨,两年一共生产水泥多少万吨?【答案】69.5吨【解析】首先根据减法的意义,用水泥厂今年生产水泥的吨数减去1.5万吨,求出水泥厂去年生产水泥多少吨,然后把两年生产的水泥的重量求和即可。

解:35.5﹣1.5+35.5=34+35.5=69.5(万吨)答:两年一共生产水泥69.5吨。

3.一袋面粉重25千克,4袋面粉重1吨。

()【答案】×【解析】解: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4袋面粉的重量,进而和1吨进行比较即可。

4.在145×34的计算过程中,“3乘145”的结果是()A.435B.4350C.43500【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因此3乘145的结果为4350,故选B。

5.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答案】×【解析】略6.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比呢大衣少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答案】920元【解析】(325-95)×4=920(元) 325×4-95×4=920(元)答:买毛衣比呢大衣工少用920元。

7.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是45万,这个数最大是()A.448999 B.454999 C.455999【答案】 B【解析】解:万级上是45,千位上是4,其他各位上都是9这个数最大。

8.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位,前两位不够再看,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特别要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答案】两;前三位数;除数小【解析】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解答.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是: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再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特别要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故答案为:两;前三位数;除数小.【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除数是两位数的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9.同一物体的形状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一定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对应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正方体,那么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一个正方形,即看到的形状一样;据此判断即可.解:如圆柱,圆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不同,所以同一物体的形状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一定相同,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题意,找出反例,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1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年12个月中,除了大月就是小月.()【答案】×【解析】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据此解答.解: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即1、3、5、7、8、10、12月;有4个小月,即4、6、9、11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故答案为:错误.2.把3升的水倒入容量为50毫升的纸杯中,可倒()杯。

A.6B.40C.60【答案】 C。

【解析】3升=3000毫升,3000÷50=60杯。

3.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2米,它的面积就增加8平方米.()【答案】×【解析】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2米,增加的面积如图:增加的面积是:2a+2b+22;由此解答.解:由分析可得:增加的面积分为三部分,即(2a+2b+4)平方米;故答案为:×.4.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角是锐角.【答案】2【解析】假设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1个锐角,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就会等于或大于18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相违背的,故假设不成立,从而可以判断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内角.解:假设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1个锐角,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就会等于或大于180度,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相违背的,故假设不成立;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利用假设法即可求解.5.求下面图中指定角的度数.(1)已知∠1=35°∠2= .(2)已知∠1=90°∠2=45°∠3= .【答案】145°;45°.【解析】(1)根据平角等于180°,可求∠2的度数;(2)根据平角等于180°,可求∠3的度数.解:(1)∠2=180°﹣35°=145°;(2)∠3=180°﹣90°﹣45°=45°.故答案为:145°;45°.【点评】考查了平角的定义,是基本的角的和差的计算.6.图中,∠1、∠2、∠3、∠4的和是多少度?【答案】360【解析】解:∠1=180°﹣40°﹣45°=95°,∠2=40°+45°=85°,∠3=180°﹣45°﹣75°=60°,∠4=45°+75°=120°,∠1+∠2+∠3+∠4=95°+85°+60°+120°=360°.故答案为:360.7. 43乘20的积是多少?【答案】860【解析】43×20=860;答:43乘20的积是8608. 1吨棉花和1000千克铅一样重.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因为1吨=1000千克,所以1吨棉花和1000千克铅一样重;故答案为:√.9.已知甲数除以乙数得15,如果甲数是180,乙数是,如果乙数是180,甲数是.【答案】12,2700【解析】根据甲数除以乙数得15,可知:(1)求乙数,也就是求除数,运用除数=被除数÷商,计算得解;(2)求甲数,也就是求被除数,运用被除数=除数×商,计算得解.解:(1)180÷15=12;答:乙数是12.(2)180×15=2700;答:甲数是2700.故答案为:12,2700.10.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不是两位数.()【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1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假设这两个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100;100是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不是两位数.故答案为:√.2.某学校的礼堂地面铺上彩砖共需820块,每块彩砖的长为4分米,宽为2分米.⑴学校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⑵铺这种彩砖,每平方分米的工料费是5分钱,共需多少钱?【答案】6560平方分米,328元【解析】⑴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每块彩砖的面积,用每块彩砖的面积乘所用的块数,即可求出学校礼堂的面积.⑵用平方分米的工料费乘学校礼堂的面积即可求出共需多少钱.据此列式解答.解答:⑴4×2×820=8×820=6560(平方分米);⑵1元=100分,5×6560=32800(分);32800分=328元。

3.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工作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答案】40【解析】解:修完这条公路共需要:(个)劳动日,60人工作20天后,还剩下:(个)劳动日,剩下的工作又增加30人,也就是90人需要再用:(天).4.因为21÷3=7,所以21是倍数,3和7是因数。

()【答案】√【解析】略5.画一个65°的角.【答案】【解析】①画出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原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②在量角器上找出所要画的角的点,点上点;③以射线的端点过刚画出的点,画出射线即可.解:作图如下:【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量角器作角的运用情况.6.春芽养鸡场星期一收170千克鸡蛋,15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答案】11箱,还剩5千克【解析】用鸡蛋的总重170千克除以一箱的质量15千克,即可求出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解:170÷15=11(箱)…5(千克)答:可以装11箱,还剩5千克.【点评】此题考查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意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小于除数.7.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可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多少千克?【答案】2公顷=20000(平方米)20000÷8×400=2500×400=1000000(千克)答: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1000000千克。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包酸奶的价格是1元5角,也就是元。

【答案】1.5。

【解析】把几元几角换算为以元作单位,整数部分即元,小数十分位表示角;由此解答即可。

解:1元5角,也就是1.5元。

故答案为:1.5。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长方形C. 椭圆【答案】A【解析】略3.一辆汽车从上午10时出发,到下午4时共行驶了36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答案】一辆汽车从上午10时出发,到下午4时共行驶了6小时,360÷6=60(千米)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了60千米【解析】根据一辆汽车从上午10时出发,到下午4时共行驶了360千米,求出汽车的行驶时间,然后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4.火眼金睛。

(下面画线的数中,是近似数的画“○”,是准确数的画“□”。

)1.人民广场占地约70000平方米。

()2.我省有1519所农村小学。

()3.2007年,我市共接待国际旅游者100000多人次。

()4.某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有26000多平方米。

()5.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

()【答案】1、○ 2、□ 3、○ 4、○ 5、○【解析】略5.红太狼用她的平底锅烙饼,一次能烙4张,每面需2分钟,两面都烙,烙6张饼最少需要()分钟.A.8B.6C.4D.24【答案】B【解析】此类问题中,尽量使每次都有4张饼在烙,由此进行合理安排即可解决问题.所以先烙4个,两分钟后,全部翻面,取出两个,再加两个,两分钟后好了两个,取出;后放的翻面,放入之前的两个,再过两分钟全好;据此解答即可.解:先烙4个,2分钟后,翻面,取出2个,放入剩下的2个;2分钟后,后放的翻面,第一次放入的2个完成取出,接着放入之前拿出的2个,再过2分钟全部取出,共需要2+2+2=6(分钟).答:烙6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故选:B.6.在数字8和3之间添加()个零,就组成八千万零三.A.4B.5C.6D.7【答案】C【解析】八千万零三,是8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由题意可知,千万位上是8,个位上是3,其它各位上都是0,即80000003.解:八千万零三,写作80000003,所以在8和3之间添6个0,就组成八千万零三.故选:C.7.二人比赛爬楼梯,小华跑到4层时,小红恰好跑到3层,照这样计算,小华跑到16层时,小红跑到几层?【答案】11层【解析】从生活实际来分析,小华跑到4层时,他实际跑的路程是3层的路程;而小红跑到3层时,她也只是跑了2层楼的路程。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3B.4C.5D.6答案:D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A.12平方厘米B.24平方厘米C.32平方厘米D.48平方厘米答案:B3.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形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5+5=10(正确)2.97=2(错误)3.3×4=12(正确)4.16÷4=4(正确)5.1米=100厘米(正确)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7+8=____答案:152.125=____答案:73.6×6=____答案:364.18÷3=____答案:6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7+95答案:112.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8×4÷2答案:16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7个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30厘米3.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15+2510×2答案:204.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18÷3+7×2答案:20六、应用题(每题5分,共10分)1.小华买了3个铅笔,每个铅笔1元,他还剩下2元,小华原来有多少元?答案:5元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36平方厘米七、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画出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答案:(作图)2.请画出一个直径为6厘米的圆。

答案:(作图)八、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解释什么是质数?答案: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大于1的自然数。

2.请解释什么是因数?答案:因数是能够整除一个数的数。

九、推理题(每题5分,共10分)1.如果一个数加上4后是9,那么这个数是多少?答案:52.如果一个数乘以3后是12,那么这个数是多少?答案:4十、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14÷2+6答案:112.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93×2答案:3十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分)1.下列哪个数字是奇数?A.2B.3C.4D.5答案:B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A.12平方厘米B.24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D.48平方厘米答案:A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分)1.6+6=12(正确)2.86=2(错误)十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1.9+7=____答案:162.158=____答案:7十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5分)1.请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8+46答案:6十五、综合题(每题5分,共10分)1.小红有15个糖果,她吃掉了8个,还剩下几个糖果?答案:7个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32厘米一、选择题答案1.D2.B3.B二、判断题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三、填空题答案1.152.73.364.6四、简答题答案1.112.161.基本运算:加减乘除2.图形知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3.数的概念:偶数、奇数、质数、因数4.应用题:实际问题解决5.作图题:图形绘制6.解释题:数学概念理解7.推理题:逻辑推理能力8.计算题:复杂算式计算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一、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盒蛋糕,平均分成若干块后,妈妈吃了4块,爸爸吃了3块,明明吃了2块后刚好吃完。

一问:他们各吃了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二问:爸爸比妈妈少吃了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三问:妈妈和明明一共吃了这盒蛋糕的几分之几?【答案】妈妈吃了这盒蛋糕的,爸爸吃了这盒蛋糕的,明明吃了这盒蛋糕的;;【解析】解:蛋糕一共4+3+2=9(块),也就是这盒蛋糕被分成了9份,妈妈吃了4块,就是吃了4份,占总数的;同理,爸爸吃了,明明吃了。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盒蛋糕的:—=妈妈和明明一共吃了这盒蛋糕的:+=2.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秋游,学生和老师一共是250人。

你能设计出最合理的租车方案吗?最节省的一种方案要花租车费多少元?【答案】租大客车5辆,中巴车1辆这种租车方案最合算,最节省的一种方案要花租车费5200元。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大客车,每个座位费用为900÷45=20元,中巴车,每个座位费用为700÷30≈23元,显然尽可能多采用大客车,并且空座位最少时便宜。

解:900÷45=20(元)700÷30≈23(元)尽可能多采用大客车车,并且空座位最少时便宜;1种:都用大客车,需6辆,费用是:900×6=5400(元)2种:都用中巴车,需9辆,费用是:700×9=6300(元);3种:若用大客车5辆,拉45×5=225人,费用是:900×5=4500(元)再用中巴车1辆,拉25人,余5个座位,费用700,共计:4500+700=5200(元)4种:若用大客车4辆,拉45×4=180人,费用是:900×4=3600(元)再中巴车3辆,拉70人,余20个座位,费用是:700×3=2100(元)共计:3600+2100=5700(元)综合以上方法,用大客车5辆,中巴车1辆这种租车方法最划算,租金是5200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四年级数学上册试卷可打印

四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1一、认真审题,仔细填空。

(每小题2分,共20分)1.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都变成90°,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 ) 或( )。

2. 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条。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40cm,其中一条边长12cm,它的邻边长( )cm。

4. 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三角形纸随意交叉摆放,如右图,重叠部分是()形。

5. 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

6. 如右图,在梯形ABCD中,线段AB与线段( )互相垂直,线段( )与线段( )互相平行。

7.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形成的折痕可能互相( ),也可能互相( )。

8. 右图中,直线m∥n,量一量图中的4个角,会发现∠1=∠( )。

9. 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垂直于直线b,直线b垂直于直线c,那么直线a与直线c的位置关系是互相( )。

10. 右图是一个被遮住的四边形(阴影部分),它可能是( )形、( )形或( )形。

二、我当小裁判,对的画“√”,错的画“×”。

(10分)1. 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2. 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一定相同。

3. 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 一个梯形中最多有2个直角。

5.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都与高互相垂直。

三、想想、选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分)1. 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它是( )。

A.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2.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其中一个夹角是直角,那么其余三个夹角都是()。

A.锐角B.直角C.钝角3. 梯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和是( )。

A.180°B.270°C.360°4.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长与原来相等B.周长比原来长C.周长比原来短5.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E⊥BE,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再算()。

【答案】括号里的括号外面的【解析】略2.“四季春”花店第一天的营业额是468元,第二天上午的营业额是244元,下午的营业额是156元。

这两天的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答案】868元【解析】468+244+156=868(元)答:这两天的营业额一共是868元。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各数.0.4、0.47、0.045、0.409、0.67、0.607【答案】0.045<0.4<0.409<0.47<0.607<0.67.【解析】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解:由以上分析可得:0.045<0.4<0.409<0.47<0.607<0.67;故答案为:0.045<0.4<0.409<0.47<0.607<0.67.【点评】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答案】60×4÷3,=240÷3,=80(千米);答: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解答。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先用计划的速度乘上计划用的时间求出总路程,然后再用总路程除以实际用的时间。

5. 847514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80万()。

【答案】错误。

【解析】把847514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因为千位上是7大于5,所以用“五入”法.847514≈85万6.在横线里填上“>”、“<”或“=”.35×20÷70 35+20×70 810÷27 810÷9÷3450÷9×5 450÷(9×5) 365﹣(65+38) 365﹣65﹣38【答案】<,=,>,=【解析】(1)分别算出35×20÷70=10,35+20×7=1435,据此判断;(2)根据除法的运算定律,810÷27=810÷9÷3;(3)被除数相同,除数小的商就大,450÷9×5250,450÷(9×5)=450÷45=10,据此判断;(4)根据减法的运算定律,365﹣(65+38)=365﹣65﹣38。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答案】√【解析】由于1乘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积都等于这个数.由此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据此判断.解: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故答案为:正确.2.小明每分钟走51米,他每天早上步行需要41分钟。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2)如果小明每天来回走3次,那么他每天大约要走多少千米?【答案】(1)2千米;(2)12千米【解析】(1)要求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即求路程,根据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即可解决问题。

(2)小明每天来回走3次,每天大约要走多少千米,即2×3×2=12千米,即可求解。

解答:(1)51×41≈2000(米),2000米=2(千米),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2000米.合2千米。

(2)2×3×2=12(千米),他每天大约要走12千米。

3.直接写得数。

13×6= 15×3+30= 930﹣760= 211×0=+= 1﹣= 789﹣104≈ 19×5=501+19= 16×5= 28÷4×8= 8×196≈+= ﹣= (60﹣25)÷5= 40﹣10×2=【答案】78;75;170;0;1;;690;95;520;80;56;1600;;;7;20【解析】直接写出得数的题目大都数值较小,或直接应用表内口诀计算,或常用见的积积等于整数十、整数百、整千…的数,或运算定律的应用,或有规律,或估算等,要根据具体题目具体对待。

解:直接写出得数:13×6=78 15×3+30=75 930﹣760=170 211×0=0+=1 1﹣= 789﹣104≈690 19×5=95501+19=520 16×5=80 28÷4×8=56 8×196≈1600+=﹣=(60﹣25)÷5=7 40﹣10×2=204.敏敏对班级中喜欢踢毽子和喜欢跳短绳的同学作了调查(如下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 36×30的积比33×30的积少90。

()【答案】×【解析】解:36×30=(33+3)×30=33×30+3×30=33×30+90,所以是36×30的积比33×30的积多90.题目是错的。

2. 5个小朋友之间,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0次手。

()【答案】√【解析】略3.口算60×90= 500×80= 600÷30= 20×34= 13×600=75﹣18= 70﹣30= 8000﹣300= 120÷3= 45×20=210×4= 70×200=【答案】5400;40000;20;680;7800;57;40;7700;40;900;840;14000【解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进行口算即可.解:60×90=5400 500×80=40000 600÷30=20 20×34=680 13×600=780075﹣18=57 70﹣30=40 8000﹣300=7700 120÷3=40 45×20=900210×4=840 70×200=14000【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4.金丝峡风景区“五一”节推出一日游的两种方案如下:方案一:成人每人100元,儿童每人5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含10人)每人80元陈老师带领我们美术小组10名同学去游玩写生.选哪种方案合算?最少花多少钱?【答案】选用方案一合算,最少花600元.【解析】根据方案一:成人每人100元,儿童每人50元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含10人)每人80元分别算出方案一花费100×1+50×10=600元,方案二所花的钱数80×(10+1)=880元,然后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方案一:100×1+50×10=100+500=600(元)方案二:80×(10+1)=80×11=880(元)因为:600<880所以选用方案一合算.答:选用方案一合算,最少花600元.【点评】本题考查最优化的问题:根据条件算出每种方案花的钱数去判断即可.5.若A×40=360,则A×4=()A.3600 B.360 C.36【答案】C【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那么积也会缩小10倍,据此选择即可.解:A×40=360,A×4=36,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6.直线和射线的长度()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答案】C。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李伯伯家养了260头肉牛和52头奶牛,肉牛的数量是奶牛的多少倍?【答案】5倍。

【解析】260÷52=5 答:肉牛的数量是奶牛的5倍。

2.一本书共150页,我5天看了50页,照这样计算,11天看多少页?这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看完?【答案】110页;15天【解析】“照这样计算”说明每天看的页数相同,先用50页除以5天,求出每天看多少页,再用每天看的页数乘上11天,即可求出11天看了多少页;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页数,即可求出这本书一共需要多少天看完.解:50÷5=10(页)10×11=110(页)150÷10=15(天)答:11天看110页,这本书一共需要15天看完.【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以及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求解.3.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度.【答案】45【解析】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两个底角的和为90度,从而问题得解.解:90°÷2=45°,答: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45度.故答案为:45.【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4.包装480瓶墨水,一共装了8箱,每箱装10盒装一箱.每盒装多少瓶?【答案】6瓶【解析】由“一共装了8箱,每箱装10盒装一箱”可知:一共装了8×10=80盒,则每盒装的瓶数为[480÷(8×10)]瓶,据此解答即可.解:480÷(8×10),=480÷80,=6(瓶);答:每盒装6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位数或位数.【答案】四,五.【解析】用最小的三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最大的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分别求出它们的积,进行解答.解:100×10=1000,999×99=98901,所以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故答案为:四,五.【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找出最大的最小的数相乘,再进行判断.6.先找出规律,再填空。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大全

四年级数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爷爷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龄和是127岁,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爷爷2014年多大?爸爸2016年呢?【答案】102岁,67岁【解析】根据题意,十年前爷爷比爸爸大37岁,他们的年龄差是个不变量,也就是1994年时,他们的年龄差还是37岁,再根据爷爷和爸爸在1994年的年龄是127岁,由和差公式可以求出1994年他们各自的年龄。

解:由和差公式可得:1994年爷爷的年龄是:(127+37)÷2=82(岁)1994年爸爸的年龄是:(127-37)÷2=45(岁)爷爷2014年时的年龄是:82+(2014-1994)=102(岁)爸爸2016年时的年龄是:45+(2016-1994)=67(岁)所以爷爷2014年102岁,爸爸2016年67岁。

2.只要公历年分都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一定是闰年。

()【答案】×【解析】解: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即是闰年,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

3.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后的图形,一定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后的图形,一定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掌握.4.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92°;34°;115°;86°;15°;121°;135°;90°;64°;160°;39°;99°.【答案】【解析】根据锐角、直角、钝角的含义进行解答: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据此解答即可.解:【点评】此题考查锐角、钝角、直角的含义,应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5.过O点画AC边的垂线,画AB边的平行线。

四年级数学复习题(5套)

四年级数学复习题(5套)

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一、填空1.军军每分钟走X米,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走()米。

2.学校买来40把拖布和20只水桶。

每把拖布a元,每只水桶b元。

买拖布和水桶一共花了()元。

如果a =4,b=10,买拖布和水桶一共花了()元。

3.一个数由5个十,6个十分之一,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读作(),把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是()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4.找规律,填一填: 19.8,18.6,17.4,(),()。

5.在○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 284克○2.84千克 1.57○1.57×0.986.4.125×2.7的积有()位小数。

7.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离约是:384400千米≈()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8.童装厂运进90米布,做一件外套用布1.4米。

这批布能做()件这样的外套。

9.学校的法制安全宣传栏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米9平方分米,也可以表示为()平方米。

10.2004年,美国一家糕点公司制作了一个将近5.5吨的冰淇淋蛋糕,约()吨()千克,如果用载重500千克的小型货车来运,至少要运()次。

1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a度,那么它的顶角是()。

二、判断1、小数一定小于1。

()2、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大小不变。

()3、一条直线就是一个平角。

()4、0.7和0.70的大小相等,意义不同。

()5、133×9×5×9=(135+5)×9 ()6、一个三角形越大,它的内角和就越大。

()7、所有的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

()三、计算1、直接写得数。

2.3+4.7= 1.8-0.5= 7×0.9=3.2÷32=0.78×0.1= 1+0.45= 9.6÷3= 8.6-7=32.1×0.2= 0.125+0.375= 0.4÷10= 0.009×1000=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试题
一、填空。

(共27分)
1、
五一黄金周飞机乘客达到
23508350000人读作:仅2019年销售5304800辆读作:( )人( )辆
2、写数。

四千三百五十万零五百三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十五亿三千六百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钟面上,5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是( )度,是( )角;11时整,分针和时针形成的夹角是( )度,是( )角。

4、看计算过程,填空。

第一步:274 第二步:274
32 32
548 548
822
(1)第一步积中的5表示5个( ),是( )得来的。

(2)第二步积中的8是( )得来的。

这里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别忘了( )。

(3)第二步积中右边的2表示2个( ),所以要和十位对齐。

5、120个人吃饭。

(1)每人吃一份菜,最少要用( )元钱,最多要用( )元钱。

(2)如果每人吃一份饭和一份菜,最多要用( )元钱,最少要用( )元钱。

6、把半圆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7、每个足球的单价是48元,用400元最多可以买( )个足球,还剩( )元。

8、看看下面的试商,请你修改过来。

9、无论是量角还是画角,注意的是:要看好从( )刻度线开始数读度数,特别注意分清( )刻度线和( )刻度线。

10、被除数扩大,除数不变,商就( );如果除数也同样扩大,商( )。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共5分)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2.等腰梯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
3.最小的八位数是一亿。

( )
4.我们学过的多位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乘积扩大10倍。

( )
三、选择合适的序号。

(共12分)
1.图中有( )组平行线。

A.2
B.3
C.4
2. 300300读作( )。

A.三十万三百
B.三十万零三百
C.三万零三百
3. 4□92019005亿,□里最小填( )。

A.1
B.4
C.5
烧水
洗杯子
放茶叶沏茶水
10分钟
2分钟
1分钟
4.小明家来了客人,他要做一下几件事:
小明沏好茶水至少要( )分钟。

A.13
B.12
C.11
5、下面三组图中,不只是画垂线的是( )。

A B C
6、下面数中的6,表示6个亿的是( )。

A、1564031
B、3657800000
C、427653800
四、我会测量我会画。

(共9分)
1、用量角器量出右面电视机天线各角的度数。

1=( )
2=( )
3=( )
2、请你分别画出75和135的角。

3、过三角形顶点A画对边的平行线和垂线。

五、计算。

(共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520 12040 7208
560 32040 45015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35739 70859
45048 464048
六、解决问题。

(共23分)
1、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
2、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12小时,行驶的速度是65千米/时,返回时的速度提高到78千米/时,几小时可返回甲城?
3、学校新买进一批图书,每班分得48本,分给12个班后还剩24本,这批图书有多少本?
4、看下面统计图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1)五年一班男生人数比五年二班男生多多少人?
(2)全年级共有女生多少人?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
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3)全年级男生的总人数比女生的总人数少多少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