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年级上)
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 语感,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 学习,增强情感体验。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 能力。
复习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 过的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
游戏导入
教师组织一个数字相关的 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 受数字的魅力,激发学习 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01
02
03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或课件展 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一 到十,并理解其含义。
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数字书写 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
教师自我反思
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 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
THANKS
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和态度各不相同,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培养。
0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本课 的10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朗读课文
通过范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 方式,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 、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 关系,如大小关系、加减法等 ,并教授简单的计算方法。
巩固练习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1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是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拼音之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
本课要求看图读韵文识字。
课文是一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儿童情趣。
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
课文田字格中的范字,是本课要求学会的10个生字,标在田字格上方的是要学生认识的9种笔画。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诵读。
教学理念: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诵读课文和观察插图中认识生字,培养他们自主阅读、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在说说、读读中自主探究,取得收获。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9种笔画。
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今天真精神!我们一起去郊游,好吗?(生齐唱歌曲《我们一起去郊游》)2.(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由远到近观察)看看郊外景色怎么样?我们先看看远处有哪些景物?(亭子)亭子也叫亭台。
(出示卡片:亭台)亭子前面有什么呢?(房屋)你们瞧,房屋上面还冒着烟呢,老师觉得人们可能在做饭呢,对不对?煮饭的炊烟饶着整个村子,我们把这村子叫烟村。
(出示卡片:烟村)再看近处有什么景物呢?(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二)初读课文1.多么美丽的景色啊!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师配乐范读古诗)这首小诗美吗?你们想不想读呢?自己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如果读不准,你就借助拼音朋友多拼几次,明白吗?(生配乐读古诗)2.老师要把这颗小星星呀,送给我们班的。
因为他读书的时候,身子坐得直直的,头正正的,书啊,抓得稳稳的。
读书姿势可好了!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接下来呀,老师要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这首小诗。
一人一句,其他小朋友呢,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多样化的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1.朗读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2.词语运用:设计一些填空、改写等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句或句子,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形象的语言描绘,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味。
2.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仍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指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课堂提问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促使他们思考。
-课后辅导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提问引导: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诗人看到的景色美吗?”“你们能想象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基本知识。
1.诗句解读: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一去”、“二三里”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4.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5篇)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一)第一课。
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意境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读、范读、同伴互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导入新课时,用数学上学的数字来引出本课要学的十个表示数目的汉字,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这十个汉字。
二、看图学童谣。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指导写字。
写好“一”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
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教学重点】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件设计】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三)配乐诵读全诗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023最新-《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8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8篇《《一去二三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最大的乐趣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1、(《小燕子》歌曲律动。
)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2)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
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2、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3、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课件朗读)你们想读一读吗?4、小朋友学习的热情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兴了,你看,他来帮助我们了。
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
第二件事儿,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这首诗,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跟着人家一起读,做得到吗?看谁练习得最认真,开始。
读好了,读给你的饿同桌听。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燕子姐姐听呀?6、指名读,评议正音。
(有两个生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
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有房子。
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
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一去二三里》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2、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3、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4、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1、能自主读写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数字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请了几个小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
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学生认读十个阿拉伯数字,教师重在指导发音。
二、认识汉字一到十1-§ 、这十个小朋友准备进行一次篮球比赛(出示十个分别印有一到十汉字的篮球),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小朋友,使小朋友身上的号码和他们篮球上的数字相符合。
2、认读十个汉字让学生建立数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3、师:小朋友,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
那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去二三里》,让我们到课文中去认识这些数字朋友吧!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
2、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同时让学生想一想课文的插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呢?四、生字教学1、教师请小组同学交流合作学习,并请学生汇报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与景物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数字1至10,理解数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2.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中的角色形象。
3.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和表达“去二三里”的意思。
4.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课文中的图片,描绘出课文所表现的田园风光,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
4.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同时,我也鼓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其他同学。
5.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定期的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产生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一去二三里语文教案
一去二三里语文教案【教学设想】《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
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下面是我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4篇(语言《一去二三里》教案),供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1教学目的: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二、有顺序观察插图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三、朗读儿歌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
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一)学习生字的音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许有的学生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教师的肯定;也有大多数学生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竞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设计意图:了解十个数字的发音情况,重在发音。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预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设计意图:建立数字与汉字的联系,了解学生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情况,同时巩固汉字的读音。
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寻寻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觉“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认真,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
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依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背诵《一去二三里》。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味。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诗句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诗句的意思理解。
教学难点:1.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诗句的意境感受。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课文录音。
3.小黑板或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老师带领学生复习古诗《春晓》。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3.引导学生回答:春天。
春天里的景色有花、鸟、雨、风等。
二、学习课文1.老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老师板书诗句,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4.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吗?5.学生回答,老师点评并解释诗句的意思。
6.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1.老师出示小黑板或卡片,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生字词。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3.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老师出示课文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背诵诗句。
5.学生集体背诵诗句,老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老师点评。
3.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春天里的景色。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老师布置作业:熟读并背诵《一去二三里》,下节课检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一去二三里》,让学生感受了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比较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诗句的节奏和韵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一去二三里》时,要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语气。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学生上一学期学习的字音、字形、字义
2.通过识读与书写,巩固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
3.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识读和书写巩固字音、字形、字义的掌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绘本《小猫钓鱼》、小猫和鱼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10分钟)
1.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们进行问答,询问学生假期是否有看过有趣的书籍或故事,并让学生分享。
2.复习:选择几个字,让学生当众认读,并将字的拼音、字形、字义展示在黑板上,复习学生上一学期学习的知识。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10篇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致力于体现新课程的这些理念:识字教学时结合儿童熟识的生活材料、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识字资源;力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化、开放化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
学习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
师:今天,我们用学会的汉语拼音本领去学习汉字和文章,你们有兴趣吗?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这首诗。
2、这首诗中有哪些数字?用铅笔圈出来,拼拼拼音读准它。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自由读诗歌。
5、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同桌一起读一读。
6、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刚才脑子里看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
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2、看图。
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
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巩固字音:“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2、巩固字形:和生字说再见的游戏。
(读卡片)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背诵《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诗歌中的场景;•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赏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三、教学准备1.《一去二三里》诗歌原文及音频;2.课件或黑板;3.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思考,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场所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
2. 学习诗歌(20分钟)•将《一去二三里》的诗歌原文展示在课件或黑板上,并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朗读。
•分段解读诗歌,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逐句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朗读每一句诗歌,特别注意语音语调。
3. 合作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诗歌段落进行合作朗读。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确保诗歌朗读准确、流畅。
•鼓励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4. 想象表现(20分钟)•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中的描述,想象诗歌中的场景(一去二三里)。
•学生可以用画图、写字或口头表达等方式来展示他们的想象。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同学互动交流。
5. 反思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感受。
•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诗句,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一去二三里》诗歌背诵并录音,可选用手机或录音笔。
•学生可以自行选取诗歌中的一段或全部来朗读。
六、课堂延伸•鼓励学生从其他儿童诗歌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进行朗读和理解。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儿童诗歌,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儿童诗歌,提高了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学生通过想象表现,提升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性和赏析能力。
在课堂延伸中,学生有机会创作自己的儿童诗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课文《一去二三里》。
2.能正确朗读课文,熟练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识字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2.背诵课文,并正确朗读。
三、教学准备1.课文《一去二三里》的教学课件。
2.分发给学生的课文印刷版。
四、教学过程1. 热身为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始一个小游戏。
请学生们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头、肩膀、膝盖、脚趾”的动作。
2. 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农村景色的图片,然后问学生们: - 这幅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 你们在农村见过类似的景色吗? - 你们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描述一下这幅图片吗?通过导入活动,让学生们对农村的环境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3. 学习课文3.1 阅读课文教师分发课文印刷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先默读一遍,然后朗读课文。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整个课文的内容。
3.2 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们模仿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来朗读。
3.3 默写练习让学生尝试默写课文中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然后和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对比,纠正错误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4. 拓展活动4.1 跟读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跟着自己朗读整篇课文。
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最标准。
4.2 创作练习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如描述“一去二三里”是什么样的地方,“烟村四五家”指的是什么,每个小组让一个同学上台展示并描述。
4.3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课文中的问题:“你们是否听过类似的歌曲或者故事?”,“你们是否想起自己家乡的景色?”等。
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课程背景与分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该课文主要介绍了小燕子离家出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家里的亲人,感到非常的欣慰。
《一去二三里》语文教育活动面向一年级学生,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听、读、写这篇课文,并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及意义,培养学生对亲人及家庭的感情,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教学目标1.掌握《一去二三里》的基本内容。
2.培养对亲人及家庭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4.锻炼学生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通过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准备1.课文:《一去二三里》。
2.幻灯片:准备一份课件,呈现课文中的图片或动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氛围。
3.材料准备:白纸、笔、色彩笔等。
4.录音机:提前录制好《一去二三里》课文,备用。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教师会先播放《一去二三里》的录音,然后放幻灯片呈现文章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20分钟)一、带着学生一起读课文,并解释一些生词和语言难点,让学生能够明白课文的意思。
二、让学生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节。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对课文的理解。
三、讲解课文的情节,带领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小燕子离家出走,经过了很多地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家里的亲人,感到非常的欣慰。
小燕子经过了一去二三里、四五六七里、八九十里等十几个地方,从与大自然的观察中,学会了很多知识。
三、拓展(10分钟)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一去二三里》的情节和灵魂,以明确理解课文的核心意义。
四、复习(5分钟)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来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回答。
五、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篇课文的情节,进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一去二三里教案(优秀6篇)去二三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十二个生字,会写三个字,认识笔画(一)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受童谣的优美意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 数数拍手游戏。
2, 师: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 学习古诗1观察挂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由近到远的顺序)2小结:这么美的田园风光都写进了一首诗,你们想读读吗3, 请小朋友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现4,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5, 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6 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诉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7, 教师范读(配乐朗诵):小朋友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8, 交流感受9,课间操10, 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11, 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三) 指导写字1, 出示田字格,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和小格的说法,再拍手配儿歌记一记。
2, 请小朋友把三个生字在书中描一描,边描变想:这三个字都有怎样的笔画,长短一样吗3, 认识笔画"一",教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4, 练写"一"字,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典型作业.把十个数字(四)全文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去二三里》这首优美的小诗,还认识十个数字的汉字怎么写,还写了"一",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1、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为了奖励大家,李老师放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好吗?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楚,这首儿歌里面有哪些数字?(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别注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认识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
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
(一)学习生字的音
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èr(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 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了解字义
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
2.让学生知道今天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学生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三)分析字形结构
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4种笔画。
2.请学生借助书中P51页写一写”的笔顺,跟随说说每个生字的笔顺和笔画。
3.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十”是先横后竖。
由于四”笔画多,笔顺容易错,共同学习四”的笔画及笔顺。
4.电脑演示
(1)请学生跟着电脑博士书空四”字。
四”的笔画依次变成红色,学生随着边书空笔顺边说笔画。
有的学生往往把四”的第二笔横折钩”当成横”和竖钩”两笔,教师要特别强调,此外,横折钩”的钩”要小,能体现出运笔即可。
(2)让学生边写边悟出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5.请同学按笔顺描书上第3题写一写”中的红色笔画。
五、巩固复习
1.读儿歌,把儿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写好5个生字。
教学难点:
按笔顺把四” 六” 八”3个字写漂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儿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回忆第一课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
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
接着写撇、竖弯”。
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四”字。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
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
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
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完成课后练习2看图读拼音写字。
(1)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读读图上音节,把汉字写在()里。
(3)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