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名医秦伯末经验方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
名医医案精读秦伯未施今墨秦伯未经验选之小便流浊
尿道流出浊物似脓,混有血液者为赤浊,不混血液者为白浊。
小便前排出较多,尿时不觉疼痛,多因心气不足,相火妄动,湿热下注。
初起用治浊固本丸,后用萆分清饮。
过去有治游史者,常与淋证并见,尿时刺痛,用八正散加土茯苓、
萆薢。
小便色黄浑浊不清,多见于热证,《内经》所谓:“水液浑浊,皆属于火。
”治宜处方内的加滑石、木通清利。
如果出现在杂病中,色不甚黄,澄清后有粉样沉淀,多为中气不足,用保元汤加芡实、升麻。
治浊固本丸黄柏黄连茯苓猪苓半夏砂仁益智仁甘草莲须
草分清饮
萆蒲乌药益智仁茯苓甘草盐
八正散
扁蓄木通霍麦山栀甘草车前大黄滑石
保元汤
黄諾人参甘草肉桂。
秦伯未,手指胀,为“浮肿”证状之一;手指挛急,加味姜黄散
秦伯未,手指胀,为“浮肿”证状之一;手指挛急,加味姜黄
散
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
281.手指胀
为“浮肿”证状之一,晨起手指觉胀,屈伸不利,活动后即渐轻减,不作主证治疗。
亦有因“中风”等其它病证气血不和引起者,一般用片姜黄、稀签草、丝瓜络之类和之。
282.手指挛急
手指挛急不能伸直,腕部以上活动如常,俗两“鸡爪风”。
血不养筋,复受风寒收引,用加味姜黄散手臂或连下肢俱挛急者为拘挛证,参阅四肢证“四肢拘挛”条。
加味姜黄散姜黄、羌活、白术、当归、白芍、甘草
姜黄散
所属分类:理气剂
功效主治:臂痛,非风、非痰者。
组成:姜黄1两,甘草1两,羌活1两,白术2两。
方剂出处:《赤水玄珠》卷十二
药材配方:姜黄,甘草,羌活,白术
功用祛湿通络,宣痹止痛。
主治臂痛,非风、非痰者。
方义本方姜黄苦辛性温,长于行肢臂,能宣痹祛湿,通利筋脉,为风湿痹症,关节不利,肢臂酸痛等症之要药;配以羌活祛风胜湿,通筋活络,宣痹止痛;白术祛湿除痹;甘草调和诸药。
药仅4药味,然则药简力专,共收祛湿通络,宣痹止痛之效。
加减化裁痛甚者,可加桑枝、没药、乳香等活血通络止痛;腰腿疼痛者,加海桐皮、当归、白芍药。
秦伯未温病十二种治法
秦伯未温病十二种治法宣肺法适于风温初起,邪在上焦卫分,病势轻微者。
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连翘、甘草、芦根。
清宣肺气,又解表。
作用而不以发汗为目的。
鼻塞流涕的可加辛夷、苍耳子,喉痒咳繁痰多的可加蝉衣、牛蒡、象贝。
疏表法病在上焦卫分,外邪较重者。
银翘散——银花、连翘、竹叶、豆豉、薄荷、荆芥、牛蒡、桔梗、甘草。
由发汗和清热两法组成,称为辛凉解表法,与感受寒邪的辛温解表相对。
咳嗽痰多者可加杏仁、象贝,挟湿者耳加厚朴、陈皮。
新加香薷饮——香薷、扁豆花、厚朴、连翘、银花。
用于湿温初起,亦以疏表为目的。
因香薷能发汗清暑,故常用于夏季表证。
暑必兼湿,故佐厚朴。
它如藿香、佩兰、青蒿等暑令药均可酌加。
清气法温邪化热,有上焦和中焦之分,仍含辛凉清透的意思。
减味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冬、甘草。
用于肺热较重,亦可于桑菊饮中加石膏。
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主要在于清胃,滑石、芦根、瓜萎皮等均可酌加。
三石汤——滑石、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银花、金汁、通草。
微苦辛寒,治暑温蔓延三焦,但偏重肺胃两经。
一般温热病重者亦可采用。
清化法适用于温邪挟湿,偏重中焦,有轻重之别。
三仁汤——杏仁、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竹叶、通草。
治湿温邪在中焦,亦照顾上下两焦,并可加豆卷、藿香芳香透泄。
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蔻仁、茯苓皮、大腹皮、猪苓、通草。
由清热和利湿两法组成,目的在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茯苓皮汤——茯苓皮、猪苓、大腹皮、苡仁、通草、竹叶。
治湿重于热,以淡渗利湿为主。
杏仁石膏汤——杏仁、石膏、半夏、姜汁、枳实、黄柏、山栀。
此辛苦寒法,宣通三焦。
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薄荷、黄芩、滑石、连翘、川贝、射干、蔻仁、木通、茵陈。
清化中有宣透、渗利作用,并能解毒。
泻下法邪在肠胃,大便闭结。
凉膈散——大黄、玄明粉、甘草、薄荷、连翘、黄芩、竹叶。
泻下和清热两法组成,温病用之胜于单纯攻下。
增液承气汤——生地、玄参、麦冬、大黄、玄明粉。
秦伯未论治胃痛(附验案3则)
秦伯未论治胃痛(附验案3则)胃痛即胃脘痛,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尤其是当今的快节奏工作生活环境下,发病人群居高不下。
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效果颇佳,是中医内科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
胃痛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慢性胃痛也可由于某些因素的诱发而急性发作,其中慢性胃脘痛中医治疗往往可以起到治本的效果。
秦伯未所论的胃脘痛,主要是指慢性胃痛。
中医认为胃痛多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等原因导致的,秦伯未将慢性胃痛分为胃气痛、胃寒痛、胃虚痛3类。
胃气痛常见两种类型:一种是本身脾胃气滞导致,另一种是由于肝气犯胃导致的胃痛。
脾胃气滞者多有脾胃虚弱的慢性病基础,饮食不当引起气滞疼痛,症见胃脘胀痛,嗳气后缓解,或伴见腹胀,大便难解等,脉多弦滑。
治疗当行气散滞,症轻者方用香砂枳术丸(组成:木香、砂仁、枳实、白术);较重者合沉香降气散(组成:沉香、砂仁、香附、甘草)。
肝气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常兼见胁满胀痛、善太息、烦躁易怒等。
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香附、青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仁、甘草)。
凡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辛泄苦降,方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皮、贝母、泽泻)合左金丸。
胃气痛案杜某,女。
初诊:潮热少汗,头胀胸闷,泛酸,吐痰涎,腹胀,大便不实,脉形细弦而带数。
得之半载以上,经事已停3个月。
阴分亏耗,肝旺脾弱,有酿成“干血痨”之忧。
暂予调理肝胃,方候明政:左金丸(包煎)2.1g,白蒺藜9g,竹沥半夏、广郁金各9g,柴胡3g,炒枳壳、橘白络、佛手柑、青蒿梗、炒竹茹各4.5g,路路通9g。
二诊:泛酸、吐痰涎已止,胸闷腹胀亦轻,潮热少汗,头胀,大便未实,经血内闭,肝旺脾弱,耽延则成痨怯。
再宗效法出入:炒柴胡、枳壳、佛手柑、橘络白、炒条芩各4.5g,白薇、广郁金、竹沥半夏各6g,白蒺藜、扁豆衣、路路通各9g。
【按】本例属肝气横逆乘脾犯胃的典型病例。
秦氏用左金丸以黄连止吐、吴茱萸行气止痛,柴胡、郁金、白蒺藜疏肝解郁,青蒿梗退潮热,竹沥半夏和胃降逆,佛手柑、橘络白健脾理气、和中消滞,竹茹开胃郁,使胃中上逆之气下行,路路通治月经不调,故初诊服药后即见效。
近现代上海名医秦伯未用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治10余年泄泻医案研读
近现代上海名医秦伯未用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治10余年泄泻医案研读2020-07-26果立然养生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秦伯未(1901-1970),名之济,号谦斋。
1901年出生于上海市陈行镇。
出身于中医世家,祖父笛桥、伯父锡田、父亲锡祺,均通儒精医。
由于家庭熏陶,耳濡目染,他自幼即酷爱文典医籍,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
1919-1923年,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系统学习中医。
1923—1928年,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教师并悬壶应诊。
1928—1930年,与杭州王一仁、苏州王慎轩联合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
1930—1949年,在上海开业应诊。
1950—1954年,在上海人民医院应诊。
1954—1958年,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59—1970年,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并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和临床实践。
业医50余年,著述颇丰。
其著作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多方面,尤其对《内经》进行了深入研究。
临床方面,对温热病、肝病、血液病、心脏疾患、溃疡病等的治疗,颇多见解。
为当代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医案】秦伯未用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治10余年泄泻案赵某,女,23岁。
主诉:1951年起大便溏泄,时发时止,服多种中西药物,未曾治愈。
1961年冬开始,腹泻次数增多,夜间较频,故请诊治诊查:诊时白天大便二三次,夜间一二次。
便前肠鸣腹胀作痛,矢气频泄,窘迫难忍,便后腹内即舒,伴见多汗、手心热,口干思饮,食少,腰酸,下肢沉困,腰部喜温,月经闭阻,脉象沉细,舌质淡,苔白滑腻。
辨证:证系久泻肾虚,寒湿郁热结阻。
治法:采用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以治久利的方法。
处方:党参,肉桂,黄连,木香,川椒,当归,白芍,炙甘草,四神丸(包煎)。
二诊:服药四剂后,腹痛稍轻,余无改善。
考虑舌苔白腻而厚,先除下焦沉寒积湿。
前方去白芍、四神丸,加苍术、乌药、肉豆蔻、炮姜。
秦伯未:治疗痹证,我的经验是这样!
秦伯未:治疗痹证,我的经验是这样!中医书友会第3072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I导读:秦伯未先生的《谦斋医学讲稿》为近代中医名著,该书对从事中医临床大有裨益,十分值得一读。
让我们看看秦老对痹证的认识。
(编辑/李兆祯)谈谈痹证作者/秦伯未痹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它的主要表现是全身或局部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为主,有时兼感酸楚、麻木、沉重等。
现将其辨证施治方法,简介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多发于寒冷、潮湿地区,由外受风、寒、湿邪引起。
这三种外邪互相结合,不同于单纯的伤风、伤寒、伤湿,所以统称“风湿痛”。
它的发病部位多在经络,使气血不能通畅。
形成“不通则痛”的本证。
正因为邪留经络影响气血,故大多病程比较缠绵,病情比较顽固,常因气候变化而症状随之加重。
二、辨证1、本病由风寒湿邪直接侵袭经络,它的疼痛,或在上肢一臂,或在下肢一腿,或在全身,有时由于关节肿痛,肢体运动受到障碍。
但它同中风的半身不遂只是运动障碍而无疼痛者有明显区别。
2、风寒湿邪的结合有偏胜,病在肢体经络亦有皮、肉、筋、骨的侧重,这就是使得同样是痹证,却能出现不同的证候。
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类:①风邪偏胜的,疼痛游走不定,涉及多个部位的肌肉和关节;②寒邪偏胜的,疼痛剧烈,屈伸困难;③湿邪偏胜的,疼有定处,但有沉重麻木感。
关于在皮、肉、筋、骨的鉴别是:在皮为枯燥不荣,在肉为麻木不仁,在筋为屈面不伸,在骨为重而不举。
望诊、切诊方面,寒邪胜者脉多为沉紧,舌苔薄白或白腻;风邪胜者,初起或有寒热脉见浮数;湿邪胜者脉多濡缓。
3、风寒湿邪结合后性质偏寒,故其特征为遇暖轻减,遇寒凉加剧。
少数患者因病久邪郁化热,或体质偏热,亦能出现热象。
见证为:一个或几个关节出现灼热红肿,痛不可近,并兼发热、恶风、口渴和烦闷不安,舌苔黄燥,脉象滑数,称做“热痹”。
一般所说的“历节风”,也称“白虎历节”,大多属于这一种,但虽然化热,不能将风寒湿邪除外。
三、治疗风寒湿为本病的主因,侵袭时又有偏胜,这在治疗上不是单纯的祛风、散寒、化湿所能凑效,必须全面照顾,突出重点。
秦伯未治疗血液病之经验
秦伯未治疗血液病之经验
张海 芳 于志 峰
( 天 津 中医药 大学 , 天津 3 0 0 1 9 3 )
摘
要
近代 名 医秦 伯 未采 用“ 同病 异 治 ” 和“ 异 病 同治 ” 的原 则 治疗 再 生 障碍 性 贫血 、 白血 病 、 血 小板 减 少性 紫癜 等
血液 系统 疾 病 。 治 疗 贫血 轻 者 从 肝 、 心 着手 , 重 者 则补 益 中 气或 者 温 补 肾 阳 ; 治疗 发 热 区分 外 感 与 内伤 , 不妄 加 发 汗 ; 治疗 出血 则必 明病 因与 脏 腑 , 慎 用苦 寒 之 品 。 强调 治疗 血 液 病 既 要 掌 握 共 性 , 又要 兼 顾 其 个 性 。 关键词 秦伯未 血 液 疾病 中 医 药疗 法
较 为棘手 的病种 , 部分病证 凶险 , 危及 生命 , 部分 病证 贫血 的诊 断 , 秦 老 指 出 西 医多 根据 血 液 检查 及 缠 绵难 愈 , 颇 费周折 。秦老不 断摸 索 , 获得 了一 些经 临 床表 现 , 如一 般 症状 有 面 色 无华 , 心悸 , 气短 , 头
是发 热 、 感 染和 出血 , 慢性 白血 病 以贫血 和肝 脾或 淋 气 。若进一 步 见到形 寒 肢冷 、 性欲 减退 、 夜尿 频数 等 又应 以先天 肾脏 为主 , 药用熟 地 、 山茱 萸 、 肉桂 、 鹿 巴结 肿大 为主 ; 再 生 障碍性 贫 血除严 重 的贫血 外 , 也 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补 骨脂 、 紫河 车之类 。 由此可 以看出秦老 治疗 血 是容 易 出血 和感 染 ;而血小 板 减少 性紫 癜则 以 出血 角胶 、 为 主 。总 的来看 , 这 三种病 有 其共 同点 , 即: 贫血 、 出 虚证 步步为 营 , 井 然有序 。 先从一个 脏器开始治疗 。 并 将 与血液 生成 有关 的脏 器按 照病变 的程 度分 阶段 治 血、 发热和 感染 。 当前 部分 贫血 或 出血 的患 者 因种 种 原 因并未做 相 关实验 室 检查 。往往 初诊 看 中医 时所 疗 。 他认 为一般 的血虚证多 先累及肝脏 , 因肝藏血 , 体 故首重 治肝 。既有 补肝血 的当归 、 阿胶 、 首 表 现 的症 状就 是秦 老所 指 出的上述 症状 ,这 些症 状 阴而用 阳. 又有 养肝 阴的 白芍 、 菟丝 子和沙苑 子 , 滋 阴补 血并 在 古代文 献 中多归属 于血 证或 虚 劳等 范畴 ,按照 中 乌 , 医辨证 论 治 的思 路 , 如 果方 药 对证 , 往往 效 如 桴 鼓 , 重, 血有所藏 , 方可 有用 。 心 主血 , 若血虚 累及心脏 , 则 养 心补血 。 尤其妙 在人参一 味 , 补气 以生血 , 在一派 阴 血 止热清 .说 明古代 医家在治 疗 现代血 液 系统疾 患
秦伯未教授:《金匮要略》106方整理总结(建议收藏)
秦伯未教授:《金匮要略》106方整理总结(建议收藏)秦伯未教授对《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简释,真可谓简洁明了,干货满满▍全文共5373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14分钟1 人参汤——(参草白姜):即理中汤炮姜换干姜。
凡用生姜取其辛散,炮姜守而不走,干姜则温多散少。
2 小半夏汤——(生姜24,半夏15):和胃止呕法,凡胃有痰饮湿引起的呕吐均可适用。
3 半夏干姜散——治胃寒吐涎沫,用药和小半夏汤同,因生姜辛散,干姜温中。
又主症和吴茱萸汤相似,但彼为寒邪而兼胃虚,此则纯寒,故不用补药辅助。
4 小半夏汤加茯苓汤——兼有利水作用。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5 大半夏汤(半夏15,人参9,白蜜30):补中止呕法,和小半夏汤的区别,彼有实邪故用辛散;此为胃虚,故用甘药和之。
6 干姜人参半夏丸:适用于寒饮呕吐,不是为妊娠恶阻而设。
7 大黄甘草汤(大黄12,甘草3):泻火止呕法,和大半夏汤有虚实寒热之不同。
(食以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8 小青龙汤(姜五麻细辛半草芍枝)治表邪挟水气的主方,故用于外寒引发的痰饮咳喘最为适合。
9 小青龙加石膏汤——温化水饮之中兼治烦躁,但毕竟饮重于热。
与越婢加半夏汤的热重于饮者恰恰相反。
10 越婢汤——(麻黄18,石膏24,甘草6,生姜9,大枣5)——辛寒解表法。
11 越婢加半夏汤——宜于痰热内阻,麻黄可以开肺,不一定用来发汗。
12 越婢加术汤——疏表利湿法。
13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冬花半夏五味生姜大枣)——辛散苦泄法,能温化寒饮,亦可用于一般哮喘症。
14 厚相麻黄汤——(厚朴麻黄杏仁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小麦石膏)14 大青龙汤——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石膏,宜表邪挟内热之症。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15 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
上海名医秦伯末经验方
一、湿热兼感案李××,男,60岁。
主诉:素质薄弱,痼疾高血压,经常失眠,精神容易紧张。
近感冒发热五日,曾在某医院用解热剂及青霉素治疗,热势盛衰不定(37.8℃~39℃),汗多不清。
特别表现在热势上升无一定时间,一天有数次发作,热升时先有形寒,热降时大汗恶风。
伴见头痛,咳痰不爽作恶,食呆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小溲短赤。
诊查:脉象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
辨证:病由风邪引起,但肠胃湿热亦重。
治法:依据寒热往来、食呆口苦、便秘溲赤等症状,当从少阳、阳明治疗。
处方:柴胡4.5g,前胡6g,黄芩4.5g,半夏6g,青蒿4.5g,菊花4.5g,杏仁9g,桔梗3g,枳壳4.5g,赤苓9g。
二诊:一剂后热不上升,二剂退清。
但仍汗出量多,因怕风蒙被而睡。
考虑外邪虽解,肠胃证状未除,且年老体弱,汗出不止,体力难以支持。
改拟桂枝加附子汤法治之。
处方:桂枝3g,白芍9g,熟附片9g,生黄芪4.5g,半夏6g,茯苓9g,陈皮5g,炙甘草2g。
三诊:服药一剂,汗出即少,二剂后亦不恶风,继予芳化痰湿而愈。
按:此病极为复杂,主要是体虚而内外因错杂为病,不能不随机应变。
初诊处方采用伤寒法,但结合败毒散,用柴前、枳桔升降泄邪,不能单纯地看作小柴胡汤,这是处方用药变化之所在。
二、虚人外感案张×,男,67岁。
主诉:经常感冒,往往一、二月接连不断,症状仅见鼻塞咳嗽咯痰,头面多汗,稍感疲劳。
曾服玉屏风散,半个月来亦无效果。
治法:接诊后,改用桂枝汤加黄芪。
服后自觉精神体力增强,诸症渐解,感冒亦随之未发。
按:此病前后二方均用黄芪而收效不同,理由很简单。
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
玉屏风散治虚人受邪,邪恋不解,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
一般认为黄芪和防风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际是散中寓补,补中寓散,不等于扶正固表。
正因为此,如果本无表邪,常服防风疏散,反而会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
秦伯未:介绍治疗冠心病的几首经验方
秦伯未:介绍治疗冠心病的几首经验方秦伯末(1901~ 1970),上海陈行镇人,中学毕业后,考入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中医专门学校。
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而留母校任教。
1930年与王仁等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历任教务长、院长等职。
1955年应聘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
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等职。
平生著作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有《谦斋医学讲稿》、《中医入门》、《中医基本学说》、《诊断大纲》、《秦氏内经学》、《实用中医学》、《中医临证备要》、《内经类证》、《难经之研究》《金匮要略简释》等40余种。
秦氏认为心绞痛的病机是心脏的气血不利,不通则痛,心以血为体,以阳为用,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脏阳气的鼓动,所以心绞痛的发病既与心血不足有关,亦与心阳衰弱有关,治疗必须兼顾。
主张用仲景复脉汤为基本方,其中地黄、麦冬、阿胶养心血;人参.、桂枝、炙甘草扶心阳,益心气。
如症见疼痛明显,则应加用活血祛瘀之品,常用的有丹参、红花、五灵脂、三七等;气为血帅,故同时应加用温通理气药。
如檀香、桂心、乳香、没药、元胡、细辛等。
秦氏还注意到心绞痛与其他脏腑有密切关系,由肺气不畅,胸闷气窒而致心绞痛者,可加旋复花、广郁金、檀香温宣肺气;因胃脘停食,积滞饱胀而致者,加枳壳、砂仁、陈皮调中和胃;因胃肠寒气阳闭者,可用蕹白、瓜蒌、枳实辛滑通阳、开闭降逆。
心绞痛在情志怫郁、气恼恚怒时发作,需用香附、郁金等疏理肝气;如疼痛已缓,腰膝乏力,则为心病及肾,需加山萸肉、熟地等滋补肾气。
心绞痛常伴有各种兼证,选方时当需兼顾:见心悸、烦躁、失眠,佐以安神宁心药,如龙齿、远志、茯神、枣仁;见多汗、盗汗,加浮小麦、碧桃干、酸枣仁;见肩胛、臂臑、胁肋疼痛,宜酌加通络药,如桑枝、丝瓜络、橘络、泽兰等。
根据上述用药规律,针对心绞痛不同病情和阶段,秦氏制订出儿张自拟方:用于一般证候方麦冬6克阿胶6克川桂枝1.5克炙甘草3克丹参6克郁金6克炙远志4.5克炒枣仁9克浮小麦9克红枣3个三七粉0.6克(分冲) 朝鲜参(也可用红参)粉0.6克(分冲)用于严重阶段方朝鲜参3克生地6克当归6克丹参6克桂枝3克细辛1.5克西红花3克广郁金4.5克炙甘草3克三七粉1.2克(分冲)用于巩固阶段方朝鲜参1.5克生熟地各4.5克大麦冬各4.5克阿胶6克肉桂0.9克炙甘草3克丹参6克炒枣仁9克柏子仁6克龙眼肉6克在具体临床使用时,仍需注意辨证加减,灵活运用。
著名中医药学家秦伯未详解五脏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著名中医药学家秦伯未详解五脏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秦伯未(1901~1970年),原名之济,号谦斋,上海市人。
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诵读医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1923年毕业后,先悬壶沪上,后曾在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执教,精研内、难、仲景学说,致力于医教研工作。
1955年调北京,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秦氏一生勤奋好学,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内科杂病。
对时令病、老年病,临床上强调抓主症以明病机,再立法遣方用药,理法方药贯通,辨证精细,治法多变,处方稳重,用药轻巧,疗效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秦氏从早年著《内经类证》,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到晚年集理论与临床之大成的《谦斋医学讲稿》一书的出版,共著书六十余部,计千万余字,真可谓邃精岐黄、著作等身。
秦氏还广列门墙,遍栽桃李,不遗余力地培养中医人才,尤其在中医教学、中医函授教学和普及中医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最早开办中医函授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在继承与发扬中医科学、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
要了解脏腑发病及其用药法则,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
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外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营血,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
这里不再多引文献来说明,只举一个浅近的具体例子。
比如说,感受风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职司清肃,常用麻黄、紫苏疏散,杏仁、象贝化痰止咳。
即使邪在鼻腔、喉头,出现鼻塞流涕,喉痒音哑,治疗上也从“肺开窍于鼻”和“喉为肺系”来考虑,用辛夷、苍耳子通窍和蝉衣、胖大海等润喉。
这些药物都是走肺经的,也就是都通过肺脏来治疗。
再说,感受风寒后出现腹痛泄泻,饮食呆减,则因胃肠主受纳、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苏、木香、乌药、生姜等温中散寒的胃肠药。
秦伯未:血病三种治疗大法!
秦伯未:血病三种治疗大法!血分病的治疗大法,分为三类:①补,血虚则补。
②行,血瘀则行。
③止,血出则止。
(一)补血心主血,肝藏血,补血方法以心、肝两经为主。
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故补心多兼补肝,补肝又多兼滋补肾阴,所谓虚则补其母。
气为阳,血为阴,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证在严重的情况下,补血方内亦常用补气药。
补血药多滋腻,脾胃薄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呆、大便不实者慎用。
一般补血方内常脾健胃和中之品,便是防止影响消化。
补血药内有偏于辛温的,在血虚内热或有肝阳等证者当忌。
1.滋肝养血法适应证:消瘦,目眩,面色不华,不耐烦劳等一般血虚证。
常用药:当归白芍阿胶首乌潼沙苑菟丝子龙眼肉。
养血通剂为四物汤。
四物汤内陆、芍、芎、归的配合,前人譬作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气候,认为不单在加减上,而且在用量的轻重上,均能改变其性质。
例如:•单用或重用地、芍,便是偏于滋阴;•单用或重用芎、归,便是偏重活血。
因此一般用作养血的用量,熟地、当归较重,白芍次之,川芎又次之;在不用熟地的时候,白芍的用量又往往重于当归。
这是四物汤平补血虚的大法。
但在一般补血方内均以归、芍为主,结合首乌、阿胶、潼沙苑等一类药物。
在这基础上,加入牡蛎、菊花、钩藤、天麻的清镇,便为“养血潜阳法”,治血虚肝阳上扰,头眩眼花,两太阳偏痛;严重的加入生地、龟板等,为“养血熄风法”。
在这基础上,加入麦冬、红枣、枣仁、茯神补心安神,便是“养血安神法”,适用于心血不足,神不安舍,心悸易惊,失眠易醒。
在这基础上,加入熟地、山萸、枸杞子等,便是“滋肾养肝法”,为养血的进一步治法。
用这治法时,有因肝虚而肾阴亦不足,有肾本不虚,因肝虚久不复元而借助于母气,总之养肝为主,滋肾为辅,目的必须明确。
2.益气补血法适应证:严重贫血,及血虚气分亦虚的证候。
常用药:黄芪当归白芍党参熟地阿胶。
益气补血是在补血剂内加入益气药,所谓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亦即阳生阴长的意义。
其目的仍在补血,不同于气血双补。
秦伯未:气血痰湿治法
秦伯未:气血痰湿治法一气病治法治疗气病的大法,分为①补②疏③升④降四类。
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
(一)补气中医治病极重视气,气的名目也相当多,可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生理方面的,认为人体内脏活动最重要的是元气,亦叫“精气”。
为了区别各部分的气的作用以便说明问题,在胸中(肺)称“宗气”,在中焦(脾胃)称“中气”,在下焦(肾命)称“真阴”“真阳”二气,还有属于体表(卫分)的气称“卫气”等。
二是病理方面的,指内脏发生病变后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病理现象,如肝病呈现胁满,少腹作胀,称为肝气;胃病呈现饱满,中脘痞闷,称为“胃气”等。
三是病邪方面的,如六淫中寒邪、湿邪也称寒气湿气等。
所说补气的方法,都用于第一类亏损的证候。
肺主周身之气,脾主中气为后天之本,故补气着重于补肺脾两经,而补中气尤为常用。
气与血有密切关系,补气药常与补血相结合。
又因气属职,在极度气虚时常与扶阳药同用。
补气药易于壅滞,一般对中焦有痰湿者不用但必要时也能补气与化痰、理湿同用。
又因气虚不运而胀满的,用“塞因塞用”法,亦宜稍佐理气。
1 培补中气法适应证:精神疲倦,面色萎黄,懒言音低,四肢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泄泻等。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炙草茯苓山药扁豆中气属于脾胃,一般所说中气虚弱症,多指脾胃薄弱而引起的功能衰退现象。
往往先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从而营养缺乏,而色萎黄;进一步精神疲倦,行动懒怠,言语低微,脉象濡缓。
所以培补中气以脾和胃为基础,常用四君子汤为基本方。
前人在脾胃虚弱症上运用四君子汤极为广泛,大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扩大组织,加强补中的作用,如六神散之加入扁豆、粳米、山药;一类是结合其它补虚的方剂,形成偶方的组织,如八珍汤之加入四物汤;而另一类是照顾兼症,变作标本并治的方剂,这一类比较复杂,如异功散之加陈皮行气,六味异功煎之加陈皮、干姜行气止呕,香砂六君子汤之加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化痰止痛,四兽饮之加半夏、陈皮、草果、乌梅化痰截疟,七味白术散之加木香、葛根、藿香化湿热,启脾丸之加山药、陈皮、莲肉、泽泻、山楂消疳积等。
裂纹舌,脾阴不足!秦伯未的医案,补脾阴,养舌头,治好一身病【一点资讯】
裂纹舌,脾阴不足!秦伯未的医案,补脾阴,养舌头,治好一身病【一点资讯】(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中医症候辨治轨范》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脾阴。
什么是脾阴?我告诉你啊,脾阴是我们人体的润滑油、万金油。
脾阴不足,身体各个零件的运行都会受到阻滞。
怎么理解呢?我给你说个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秦伯未。
他生于1901年,卒于1970年,上海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
感兴趣的朋友,你可以到网上查查他的生平事迹。
有一回,秦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女的,当时是54岁。
她用自己话说,就是一身的病,没有一处好地方。
伸出舌头,舌苔没有,舌面光亮,而且裂纹密布。
脉象,弦大而数。
患者说,她舌头上出现裂纹已经好久了。
自从裂纹出现那天起,毛病就接二连三地出现。
首先,大便偏干,小便多,尿频。
其次,口干,总饿,能吃能喝,好像是得了糖尿病。
再次,心慌、手麻,别提多难受了。
最离谱的是,大概是9个月前,她有一次洗浴,随后可能是受凉的缘故吧,竟然一下子出现了身体浮肿。
这一肿,就是半年多没消。
患者忧心忡忡:我这到底是怎么啦?当时,秦师揣度良久,提笔书方一首,但见——石斛12克,沙参12克,花粉12克,白芍12克,山药24克,黄芪皮10克,白术10克,生薏苡仁15克,赤小豆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三剂以后,身上的浮肿就消退了。
接着,服用6剂之后,患者诸证悉平,舌裂纹消退,舌色淡红,有薄苔生成在舌面上。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内容。
我跟你讲啊,这个女患者的问题,就在于脾阴不足。
咱们看,这个女子,浑身浮肿。
浮肿,用中医的视角看,就是你体内有水湿之气,排不掉。
而人体里头,哪个脏器对水湿的代谢、运化负主要责任?答案是脾。
脾,主运化。
可是,脾要想发挥功能,得有一些前提条件。
秦伯未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
秦伯未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秦伯未先生为近代著名老中医之一。
早年曾跟随上海名医丁甘仁学习,且博览群书,理论联系实践,能汇集各家之长。
秦老一生著书甚多,又热心讲学,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
秦老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十年浩劫中资料大多散失。
现根据其以前在诊所内仅存的临证医案中的有关咳嗽部分,按虚证和实证两大类进行整理,供大家参阅。
实证咳嗽例1周xx,男。
一诊:幼儿身热汗多,咳嗽痰黏,风疹作痒。
风热时邪内蕴,肺气不宣而咳,热邪蕴结肌肤而致风疹。
治以疏化清宣。
净蝉衣3克,炒丹皮4.5克,炒牛蒡9克,地枯萝9克,南薄荷9克(后下),炒赤芍6克,光杏仁9克,枇杷叶9克(去毛、包),冬桑叶4.5克, 焦山栀4.5克,浙贝母9克。
二诊:药后身热已退,咳嗽风疹亦减。
再予清解。
净蝉衣2.4克,炒牛蒡6克,浙贝母9克,梗通草2.4克,南薄荷2.4克(后下),嫩前胡4.5克,薄橘红4.5克,枇杷叶9克(去毛、包),冬桑叶4.5克,光杏仁9克,焦栀皮4.5克。
例2徐xx,男。
一诊:喉痒咳嗽,气逆难忍,痰多黏白,偶有血丝。
脉濡滑而数。
此风热时邪郁于上焦也。
予清肺顺气止咳。
南沙参4.5克,炙款冬4.5克,安南子9克,竹沥夏6克,净射干4.5克,海蛤壳15克,光杏仁9克,冬瓜子9克,嫩前胡9克,橘白络各4.5克,浙贝母9克。
二诊:上药服后咳痰滑利,小溲渐清,而感肢软,头眩目花,脉濡滑而数。
清肃之令得行,而痰热之邪未尽。
仍守清气豁痰法,亦祛邪务本之旨也。
南沙参9克,白蒺藜9克,竹沥夏9克,冬瓜子9克,炒牛蒡子6克,煅石决12克(先煎),光杏仁12克,炒泽泻9克,净射干4.5克,江枳壳4.5克,浙贝母12克。
按语以上两例均为感受风热时邪所引起的咳嗽。
常用前胡、牛蒡、光杏仁、浙象贝、竹沥夏、枇杷叶、橘络等药为主,然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随证加减。
例1系风热夹疹,加蝉衣、赤芍、丹皮等以凉血退疹。
例2为咳嗽气逆,加海蛤壳、泽泻、射干等顺气化痰。
中医临床大家秦伯未《中医入门》必背40首基本方剂
中医临床大家秦伯未《中医入门》必背40首基本方剂基本方剂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
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移之法,即或有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
”的确,治疗每一种病必须辨证求因,才能确定治疗方针。
同时,一病有一病的主治法,也必然有主方和主药,这是治病的基本法则。
在这基础上,再根据具体病情加减出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方,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必须加以重视。
特别是几个基本方剂,必须熟悉。
现在择要说明,以见一斑。
1.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为补气主方,用于脾胃薄弱,食少,泄泻等症。
气不运者,可以加陈皮,名异功散;胃寒者,可以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2.四物汤:生地、当归、白芍、川芎。
为养血主方,用于肝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
气血俱虚,可与四君子汤同用,名八珍汤;除去生地、白芍,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为养阴主方,用于肾水亏乏,腰痛遗精等症。
虚寒者可以加附子、肉桂,名桂附八味丸;内热者,可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八味丸;单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火归元;加五味子,名七味都气丸,能治痨嗽。
4.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为回阳主方,用于寒盛阳微,四肢厥冷,水泻不止。
寒伤血分,脉细欲绝,可加当归、木通,名当归四逆汤;风湿相搏,身体烦疼,可加白术、大枣,名术附汤。
5.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为调和荣卫主方,亦治伤风。
汗不止者可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精关不固,可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倍白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治中气虚寒腹痛。
6.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为发散风寒主方,用于寒热无汗,脉象浮紧。
秦伯未先生妙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
秦伯未先⽣妙⽤炙⽢草汤治疗⼼动悸、脉结代
1964年中秋,著名⽼中医秦伯未来河南讲学,使我有机会与他相处周余。
当时亲见秦⽼⽤
仲景炙⽢草汤加减治疗⼼动悸、脉结代⼀证,应⼿取效。
细查其⽤药,发现⽅中桂枝仅
⽤2~3克,不解其故,请秦⽼赐教。
他说:⼼病虚证,在病机上要分⼼阴虚和⼼阳虚两⼤类,阴虚则阳亢,阳亢则动,多见⼼动
过速;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静,多见⼼动过缓。
⼼动悸,脉结代是⼼阴不⾜,阴损阳弱,虚阳浮动。
⼼阴虚则⼼脏早搏,⼼阳虚则⾎不冲脉,
⽽见结代。
治疗当在补⼼阴的基础上资助⼼阳。
⽤桂枝之意,是在配党参助⼼阳,故不可量⼤,2~3克即可。
根据⼼阳虚的微甚,⼀般脉搏
出现偶发性结脉,可⽤2克;频发性代脉(即⼆联脉、三联脉),可⽤3克。
并加宁⼼安神之
品,则收效更好。
秦⽼对医理的分析,经⽅的运⽤,出神⼊化,令⼈叹服。
20多年来,我⽤秦⽼加减的炙⽢草汤治疗多例⼼动悸、脉结代患者(⼼电图诊断为室上性期
前收缩),效果较好。
其处⽅是:红参6克(先煎,或党参20克)麦冬15克⽣地15克阿胶10克桂枝2克丹参15克
茯神15克远志10克枣仁5克节菖蒲10克炙⽢草6克。
版权声明:本⽂摘⾃《黄河医话》。
版权归相关权利⼈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的情况,请随
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一、全身证状全身证状,是指全身出现或不限于某一部位,或从局部能蔓延到全身的一类证状。
包括恶寒、发热、疼痛、搔痒、汗出发、发斑、发疹、浮肿、消瘦、疲乏、肌肉跳动麻木、皮肤枯燥甲错变色,以及冻伤、烫火伤和蛇虫咬伤等。
这类证状的原因,相当复杂,疑似证候也比较多,在一般证状中占着重要位置。
虽然呈现在体表,必须分别表、里、虚、实、寒、热,特别是如外寒内热、外热内寒之类,极易为假象所蒙蔽。
为此,从根本上来进行治疗。
在些严重的皮肤病和汤火伤等,也能影响到内脏,应由内、外科会诊。
1、恶寒恶寒即怕冷,一般外感证初期均有怕冷现象,接着便是发热。
有的一边发热,一边仍然恶寒,有的发热后,恶寒轻减,概称为“表证”。
凡是外感证,无论伤寒或温病,日期有多少,寒热有轻重,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
外感证的恶寒有一特征,就是见风后怕冷更剧,即使在暖室内没有寒气侵袭,总是全身觉冷,也有已经发热仍然不欲除去衣被。
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证状,初起很难确诊为某种疾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
同时,应与其他证状结合,如兼见头胀、鼻塞的,可以诊断为“伤风”。
也正如《伤寒论》上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治法以发汗疏邪为主,参阅本门“发热”条。
经常怕风寒,得暖即消失,甚至虽在夏季也不愿打开窗户,多为阳虚证,常见于脾肾两虚的久泻和痰饮咳喘等患者。
这种因本身阳气不足而出现的恶寒以及阳虚形成的其他证候,概称虚寒证,都属于里证。
治法须从根本上扶阳,与外感治疗完全不同。
恶风与恶寒相似,文献上虽有区分,所谓伤寒证恶寒、伤风证恶见。
但一般恶寒的多恶风,恶风的也多恶寒,有临床上极难划分。
总之,须结合其他证状而定,不可拘泥。
2、恶寒战粟恶寒时战栗,简称“寒战”,常见于“疟疾”。
参阅本门“寒热往来“条。
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有突然寒战,神情极疲,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称为“战汗”。
秦伯未先生膏方医案选
秦伯未先生膏方医案选8888881 脾肾阳虚、水湿困顿案绿洲兄,1938年12月2日命火衰微,不能生土,脾阳委顿,不能化湿,为水肿之主因。
叠进温运,继服温补,大邪得解,正气亦复。
此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譬之阳光朗照,阴自散也。
刻诊脉缓舌净,饮啖颇健,体力渐充,乘兹冬令闭藏,再予甘温之属,膏以代煎,即侯明正。
别直参30克(另炖汁,冲入收膏),黄芪(水炙)90克,熟附片45克,野于术90克,云茯苓120克,水炙甘草15克,淮山药90克,炒当归45克,甘枸杞45克,炒熟地90克(砂仁24克拌),大芡实120克,煨益智30克,破故纸45克,川厚朴24克,白蔻仁(杵)24克,炒枳壳45克,淮牛膝60克,陈木瓜45克,炒泽泻90克,广陈皮45克,焦苡仁120克,大红枣120克。
上味浓煎两次,滤汁,去渣,再加龟鹿二仙胶90克,驴皮胶120克,文火收膏。
2脾肾久亏、**耗损案王大兄,1938年12月4日。
肾为水火之窟,脾属至阴之性,水之于下,则为溲夹精丝,腰骨痠疼,阳虚于中为腹内苦冷,衣薄益甚,凡此皆衰老之象也。
惟肾脏之精,全赖后天之生化,脾胃之健,半属命门火之象也。
惟肾脏之精,全赖后天之生化,脾胃之健,半属命门火之温养,盈亏互伏,消长相关,为尽揆度,推求根源,治当滋阴而兼扶共阳,培土而兼益其气,膏滋代煎,痊愈可待。
炒熟地90克,砂仁24克,山萸肉45克,淮山药90克,海党参90克,清炙草15克,炮姜炭12克,土炒当归45克,炒杜仲90克,甘枸杞45克,菟丝子60克,补骨脂45克,川断肉90克,金毛狗脊(炙)90克,金樱子45克,大芡实20克,建莲须24克,煅龙骨120克,桑螵蛸45克,锁阳片45克,新会皮45克,大红枣120克,核桃肉120克上味浓煎2次,滤汁,去渣,再加驴皮胶120克,线鱼胶60克,龟板胶120克,冰糖180克,文火收膏。
3肾阴内伤,精伤遗浊案曹先生,1938年12月30日。
淋出溺道,浊出精窍,同门异路,分别宜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湿热兼感案李××,男,60岁。
主诉:素质薄弱,痼疾高血压,经常失眠,精神容易紧张。
近感冒发热五日,曾在某医院用解热剂及青霉素治疗,热势盛衰不定(37.8℃~39℃),汗多不清。
特别表现在热势上升无一定时间,一天有数次发作,热升时先有形寒,热降时大汗恶风。
伴见头痛,咳痰不爽作恶,食呆口苦,口干不欲饮,便秘,小溲短赤。
诊查:脉象弦紧而数,舌苔厚腻中黄。
辨证:病由风邪引起,但肠胃湿热亦重。
治法:依据寒热往来、食呆口苦、便秘溲赤等症状,当从少阳、阳明治疗。
处方:柴胡4.5g,前胡6g,黄芩4.5g,半夏6g,青蒿4.5g,菊花4.5g,杏仁9g,桔梗3g,枳壳4.5g,赤苓9g。
二诊:一剂后热不上升,二剂退清。
但仍汗出量多,因怕风蒙被而睡。
考虑外邪虽解,肠胃证状未除,且年老体弱,汗出不止,体力难以支持。
改拟桂枝加附子汤法治之。
处方:桂枝3g,白芍9g,熟附片9g,生黄芪4.5g,半夏6g,茯苓9g,陈皮5g,炙甘草2g。
三诊:服药一剂,汗出即少,二剂后亦不恶风,继予芳化痰湿而愈。
按:此病极为复杂,主要是体虚而内外因错杂为病,不能不随机应变。
初诊处方采用伤寒法,但结合败毒散,用柴前、枳桔升降泄邪,不能单纯地看作小柴胡汤,这是处方用药变化之所在。
二、虚人外感案张×,男,67岁。
主诉:经常感冒,往往一、二月接连不断,症状仅见鼻塞咳嗽咯痰,头面多汗,稍感疲劳。
曾服玉屏风散,半个月来亦无效果。
治法:接诊后,改用桂枝汤加黄芪。
服后自觉精神体力增强,诸症渐解,感冒亦随之未发。
按:此病前后二方均用黄芪而收效不同,理由很简单。
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黄芪固表,是加强正气以御邪。
玉屏风散治虚人受邪,邪恋不解,目的在于益气以祛邪。
一般认为黄芪和防风相畏相使,黄芪得防风,不虑其固邪,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实际是散中寓补,补中寓散,不等于扶正固表。
正因为此,如果本无表邪,常服防风疏散,反而会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
三、久泻经闭案赵×,女,23岁。
主诉:1951年起大便溏泻,时发时止,服多种中西药物,未曾治愈。
1961年冬开始,腹泻次数增多,夜间较频,故请诊治。
诊查:诊时白天大便二三次,夜间一二次,便前肠鸣腹胀作痛,矢气频泄,窘迫难忍,便后腹内即舒。
伴见多汗,手心热,口干思饮,食少,腰酸,下肢沉困,腰部喜温,月经闭阻。
脉象沉细,舌质淡,苔白滑腻。
辨证:证系久泻肾虚,寒湿郁热结阻。
治法:采用乌梅丸辛苦甘酸杂合以治久利的方法。
处方:党参10g,肉桂5g,黄连3g,木香5g,川椒3g,当归9g,白芍9g,炙甘草5g,四神丸18g(包煎)。
二诊;再服四剂后,腹痛稍轻,余无改善。
考虑舌苔白腻而滑,先除下焦沉寒积湿。
前方去白芍、四神丸,加苍术、乌药、肉豆蔻、炮姜。
三诊:再服药四剂后,腹痛大减,矢气少,夜间不泻。
舌苔化薄。
月经来潮,量少色紫。
仍予前方,加小茴香温通肾气,诸症向愈。
随诊半年腹泄未发。
按:本案病起十多年,泻时多在天明或夜间,并有腰酸肢困、腹部喜温等症,说明下元虚寒,故属肾泄;但结合腹内胀痛,便后即舒,以及掌热、口干、经闭等,又说明肠胃消化不良,传化失职,兼有肝虚郁热现象,虚实寒热夹杂,寒湿郁热结阻。
对此久泄久利证,秦氏常选用乌梅丸法施治,均可取得理想疗效。
四、真心痛案章××,男,69岁。
主诉:心前区刺痛间断性发作已十多年,近来发作频繁,痛时放射至左肩臂,特别表现在两手臂内侧肘腕之间有一线作痛,伴见胸闷心悸,睡眠不安。
诊查:脉象细数。
治法:初拟和心血,通心气。
处方:丹参10g,郁金6g,红花6g,橘络6g,旋覆花6g(包煎),菖蒲10g,远志6g,枣仁10g。
二诊:服上方药半个月后,疼痛次数减少,程度亦轻。
继以养心为主,佐以调气和血。
处方:人参粉1g(冲服),生地10g,麦冬10g,桂枝5g,远志6g,枣仁10g,丹参10g,西红花6g,郁金6g,血竭6g,香附10g,檀香3g,乳香5g,三七粉1g(冲服)。
以上诸药随证加减,服至八个月后,心前区疼痛由原来每天十多次减为一二次,原为刺痛,现在是隐痛,亦不放射至肩背;以前疲劳即发,须卧床数日,近两个月来工作较忙且上夜班,亦能支持;其它面色、睡眠均佳。
心电图复查心肌供血也有好转。
当服药三个月时,因肘腕间掣痛不减,曾用大活络丹协助活络,每日半丸,连服十余天后痛即消失,亦未复发。
五、皮水案王××,男,28岁。
主诉:浮肿不消已一年,时轻时重,用过西药利尿剂,也用过中药健脾、温肾、发汗、利尿法等,效果不明显。
故应邀会诊。
诊查:当时诊见:全身浮肿,腹大腰粗,小溲短黄。
脉象弦滑,舌质嫩红,苔薄白,没有脾肾阳虚的证候。
进一步观察,腹大按之不坚,叩之不实,胸膈不闷,能食,食后不作胀,大便1天1次,很少矢气。
辨证:说明水不在里而在肌表,断为皮水。
治法:用防己茯苓汤化裁治之。
处方:汉防己15g,生黄芪15g,带皮茯苓15g,桂枝6g,炙甘草3g,生姜二片,红枣三枚。
服药两剂后,小便渐增,即以原方加减,约半个多月证状完全消失。
按:“风水”和“皮水”,这两种证候都是水在肌表,但风水有外感风寒症状,皮水则否,依据本例特点乃属皮水无疑。
故不拟采用麻黄加术汤和越婢加术汤发汗利水,而且防己茯苓汤行气利尿。
秦氏认为,虽然皮水也可用发汗法,但久病已经用过汗法,不宜再伤卫气。
所拟防己茯苓汤,即用黄芪协助防己,桂枝协助茯苓,甘草、姜、枣调和营卫,一同走表,通阳气以行水,使之仍从小便排出,故肿势速消。
六、风水案朱××,男,24岁。
主诉:头面四肢浮肿,反复发作,已经二年。
近一年来,用过健脾、滋肾中成药,浮肿未能控制。
旋因肿势又起,请秦老会诊。
诊查:诊见浮肿上半身偏重,尤其以头面及胸部明显,伴见胸闷烦热,咳嗽,不能平卧,口渴食少,两手皮肤干燥如泡碱水,小便短黄,脉象沉弦而数,舌净质淡。
辨证:证系脾失运化,肺失清肃。
治法:治以越婢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3g,光杏仁9g,紫苏5g,生石膏24g,赤茯苓12g,通草3g。
服药一剂后,咳嗽较繁,咯吐粘痰。
此为肺气宣通之佳兆。
再服药两剂,咳稀,胸次舒畅。
又服药两剂,烦热除,小便增多;最后改五皮饮合小分清饮,用桑白皮、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枳壳、米仁、杏仁等调理而愈。
按:根据《内经》所说:“上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综观本例特点,似属“风水”,虽然没有外感症状,脉亦不浮而反沉。
但依据患者每次起病特点,自觉先由中脘满闷开始,逐渐胸痞、气短、咳嗽,说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病根仍在中焦。
水气上逆,肺气窒塞,郁而为热,清肃之令不行,津液不能输布。
病在于中,可用燥湿利尿,今逆于上,应结合宣肺顺气,故选用越婢汤法。
秦氏临床处方用药,非常灵巧,此案用麻黄开肺,不欲其发汗,故剂量较轻仅3g;佐以紫苏辛香入肺脾两经,既能宣通上焦,又祛中焦湿浊;再以石膏、杏仁配合麻黄宣降肺气,清热除烦;赤苓、通草淡渗利尿。
方小药精,收效迅捷。
本例病程虽较长,但肾虚症状不明显,尚未波及下焦,故滋肾药用之过早过多,亦有碍于气行水行。
七、水肿心悸案王××,26岁。
主诉:五年前先见阵发性心悸胸闷,渐见下肢浮肿。
请秦老会诊。
诊查:诊见腰以下至足背浮肿甚剧,腹部胀满,呕吐,心悸气促,不能平卧,小便极少,大便溏薄;特别表现在口唇发绀,两手红紫,颊部泛红如妆。
舌尖红,苔白滑腻,脉象细数带弦。
辨证:系属阳虚水泛,气血瘀阻。
治法:采用真武汤加味。
处方:熟附片6g,生姜6g,炒白术9g,白芍9g,茯苓15g,春砂仁2g,木香2g。
药后平稳。
连服药四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基本消失,仅足背未退尽,腹胀、呕吐均好转,但两颊泛红不退,阵阵烦急,时有咳嗽,痰中带血,脉仍细数不静带弦。
久病烦急,浮阳未敛,肝火上冲犯肺,故见咳血。
仍坚持前方去木香,加黛蛤散5g,两剂血止咳平,病情渐趋稳定。
按:本例从发病经过来考虑,其根源是心阳衰弱,不能温运中焦水湿,但从伴见颊部泛红如妆诸象,充分暴露出水气充斥、虚阳上浮,不仅胃气垂败,且有心肾阳衰随时虚脱的危险。
故治疗采用真武汤加味,扶阳温化为主,佐以敛阴健脾,四剂后即收到显效。
虚阳浮越病人,如果肝火旺,当防血证,本例并发肝火犯肺之咳血,原方去香燥加清肝镇咳之品,果然迅速扭转病机。
八、脾胃阴虚水肿案邱××,女,54岁。
主诉:因浴后受凉,下肢出现浮肿;又因家务劳累,逐渐加重,病已九个多月。
乃请秦老会诊。
诊查:全身浮肿,按之有坑,手麻,心慌,口干引饮,腹中如饥,食量比平时增加,小便量多色清,大便偏干。
脉象弦大而数,舌光红有裂纹,面色萎黄不泽。
辨证、治法:以脾胃津液不足为本,故治以益胃生津法。
处方:石斛12g,沙参12g,花粉12g,白芍12g,山药24g,黄芪皮10g,冬术10g,生米仁15g,赤小豆30g。
服药三剂后,浮肿渐退;六剂后,舌红亦淡,布生薄苔。
按:本案浮肿九月有余,虚实夹杂,秦氏从繁杂的症状中抓住主症,确立主要病机。
他首先从脾虚不能化湿考虑;《内经》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但是除了面色萎黄、手麻、心悸为脾虚生化不足的现象外,口渴能饮、腹饥食增、小便清长均不符合湿阻病机,相反在脉舌方面表现为脾胃津液极虚。
为此,依据华岫云所说:“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温燥升运者,自当格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之法。
”故本案断为比较特殊的脾胃阴虚为主之水肿病例。
用益胃生津为主治之,也收到满意疗效。
医话一、治虚劳,两补六忌。
治虚劳,一宜补肾水,用保阴、六味、左归之类。
此皆甘寒滋水之品,补阴以配阳,正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滋其阴则火自降,如残灯火焰,添油则焰光自小。
凡忿怒伤肝动血,保阴、六味为正治之品。
二宜培脾土。
仲景治虚劳,惟用甘药建立中气,以生血化精为治虚劳之良法。
《内经》云:“阴阳形气俱不足者,调以甘药。
”盖脾胃之强弱动关五脏,况且土强则金旺。
金旺则水充。
故治虚劳,无论何脏致损,皆当以调脾胃为主。
一忌用引火归元。
命门之龙火,谓之真阳。
若肾中阴盛,龙火不能安其位,浮越之上,形成上焦假热,正宜八味之类引之归元。
而虚劳乃肾水真阴虚极,水不摄火,火性上炎,见面赤,唇红,口鼻出血,齿痛齿浮。
此等上焦虚热之热虽亦为龙火上炎,但与上述的浮阳上泛大异。
如误用桂附以引火归元,是抱薪救火,咳嗽、燥渴、咽痛喉烂等症立至。
二忌理中温补。
有人不辨虚寒之真假,一见胀满、食滞、肠鸣、泄泻便认定为虚寒,投以白术之香燥,济以干姜之辛热。
不知虚劳症亦有见上述症候,患在伤阴,再补其阳,则阳益亢而阴益竭。
更有一见胀满泄泻等证,即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清降浊。
升柴用后,反促阴火上逆,以致咳嗽增、吐血至等危象沓来。
三忌参芪助火。
如肺脉按之虚而不数,肺中不热,参芪可受二、治头痛,注意胃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