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差距近万倍
长河镇工业企业土地利用现状及对策
( )加 强和 改进 征地 管理 ,维 护被 征地 农 民利 五
益。要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落到实处 。征地统一年产值和 区片地价批准公布前 ,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规定的征地补
3 、工业企业 集聚 明显 。前几年 ,长河镇通 过土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及 城 镇 建设 总体 规 划 的 实 施 ,有 效 地 制 约
亩 ( 不包括 庄市 工业开发区落户的长河企业 ) 。
一
了企 业到处 圈地现 象 。特 别是2 0 年 以来 ,通过 土地 06 市 场的治理和违法用地专项 整治 ,明确了工业区块的规
划及其 它专业规划修编 ,保证城镇 总体规划及其 它专业 规划与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相 互衔接统一 ,充分发挥土地 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龙头作用 。 ( ) 四 继续深化 土地 使用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土地 市场建设。要深刻认识深化土地使 用制度改革在经济建 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中的重要意义 ,在加快土地制度改革 中 ,不断适应我市城镇发展新形 势、新要求 ,更大程度 地 发挥市场在配置土地资源 中的基 础性作用。加大 国有
划 范 围 ,企 业集聚 度大 幅度提 高 。据统 计 ,2 0 年 以 01
来新批 工业企 业入区率达到9 %以上。 O 4 、供需 矛盾依然 突出 。近 几年来 ,为了确保经 济 社会发展 的用地 需求 ,全镇通过土地 整理和积极争取 国
( ) 六 节约集约用地 ,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加大 宣传力度 ,彻底 转变粗放的用地观念和 习惯 ,提高社会 各界 的节约 集约用地意识。加强建设用地 审批管理 ,建 立健全土地 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办法和体系 ,遏制 圈占土 地和粗放用地 。批前严格审查 ,建设项 目办理立项手续 前 ,要进行 用地预 审 ,未经用地预审 的,一律不予转报 批次用地和批准供地 。批中严格把关 ,对超过规定用地 定 额 标 准 或 达 不 到 集 约 利 用 控 制 标 准 的 ,压 缩 用 地 面 积 或不予批准用地 。批 后严格监管 ,建立新批土地信息库
一类工业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
一类工业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工业用地分为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它们在劳动力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类工业用地通常对劳动力的需求更高,而二类工业用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
本文将从用地性质、行业特点、生产方式等方面分析一类工业用地和二类工业用地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
一、用地性质的差异一类工业用地通常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用地,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这类工业用地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
例如,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对于研发人才的需求相对较高,需要具备较高学历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员工。
二类工业用地一般用于传统的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这类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低。
例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主要要求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力,如操作工、技术工等。
这些企业相对注重员工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技能,而对学历要求较低。
二、行业特点的差异一类工业用地所涵盖的行业通常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这类行业的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
因此,对于这类行业来说,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更高。
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高级技术能力,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而二类工业用地所涵盖的行业主要是传统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因此,对劳动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企业更注重员工的操作能力和生产效率。
这类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主要是以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为主,并且对劳动力的专业知识要求较低。
三、生产方式的差异一类工业用地所涵盖的企业往往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这类企业广泛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减少了对人工劳动力的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是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大,而一般的操作工等劳动力的需求较低。
而二类工业用地所涵盖的企业多采用传统的人工劳动力生产模式。
这类企业相对较少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更多地依靠人工劳动力进行生产。
一类工业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
一类工业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工业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业用地,其所涵盖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类工业用地与二类工业用地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导产业的不同一类工业用地往往集中在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其主导产业通常是高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具有较高附加值和创新性的产业。
这些产业通常以集聚效应强、技术含量高为特点,在带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类工业用地则主要布局在中低收入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其主导产业相对简单,包括传统制造业、轻工业等。
这些产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投入产出比低,主要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条件。
二、科技创新水平的差异一类工业用地所涉及的高科技产业往往对科技创新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还能提高整体经济竞争力。
而二类工业用地所涉及的产业相对传统,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些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提升科技水平,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并实现产业升级。
三、人才资源的分布差异一类工业用地所涉及的高科技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在人才资源的吸引和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类工业用地常常集聚了大量的高端人才,这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二类工业用地相对于一类工业用地在人才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相对困难。
但是,通过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手段,可以逐步提升地区人才素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环保要求的差异一类工业用地所涉及的高科技产业通常对环境要求严格,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科技产业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往往对环境造成较小的污染,并采用高效能源、低碳技术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类工业用地所涉及的传统制造业对环保要求相对较低。
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仍需加大力度,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差距近万倍
国土部: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差距近万倍来源:四川成都浩旺集团杂志52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2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5.25%;68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3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9.94%,开发区节地挖潜仍有较大空间。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作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先导区和示范区,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投入产出创新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继续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
为此,国土资源部正深入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地政策,以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
步入2013年,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还有很大潜力。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2012年度)》,对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开展了第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2434.00平方公里,占可建设面积的71.37%。
国土资源部要求编制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细化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引导产业用地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同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
341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比2008年提高了20.55% 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象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重点考察开发区批复四至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参与本次评价的国家级开发区共341个,批复四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3546.47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的1%。
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超70%。
截至2011年底,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8万亿元,2011年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5.32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叶剑平教授表示,这表明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不断突显,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
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1随着我市工业提升工程的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挖掘存量工业用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当前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
存量工业用地是指已农转用未征收(转而未征)、已征收未平整(征而未平)、已平整未供熟地(平而未供)和未供先用的工业用地。
近期,我们在市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市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作了思考,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存量工业用地基本状况20xx年和20xx年,我市抓住机遇,争取到大量农转用土地指标,集中报批了较多的工业用地。
由于20xx年我市工业空间布局作了新的调整,加之其他多种原因,造成供地率偏低存在较多的闲置工业用地。
经调查至20xx年4月底止,全市共有历年来转而未供存量土地7494.67亩,其中:工业用地6 64.97亩、城市建设等其他用地 329.7亩(其中:其它建设用地684亩)。
6 64.97亩存量工业用地包括: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和经济开发区区(跨江部份)转而不用土地7.7亩。
我市实际拥有可利用存量工业用地为54 4.84亩,其中:转而未征土地869. 亩,占 6.05%;征而未平土地464.7亩,占8.58%;平而未供熟地408 .04亩,占75.37%。
二、存量工业用地分布与分类情况实际拥有54 4.84亩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在:市级工业平台3804.22亩,占70.26%;乡镇工业功能区(原二基地六功能区乡镇,下同。
) 3 6.32亩,占24.3 %;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以下简称其它乡镇)294.3亩,占5.44%。
具体分布与分类情况为:三、存量工业用地原因分析形成工业用地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加之入户企业不能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项目)大都不愿入驻,致使294.3亩工业用地闲置,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5.44%。
工业用地倒挂的解决方法
工业用地倒挂的解决方法
工业用地倒挂是指工业用地的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的情况,
通常会导致工业用地的闲置和浪费。
解决工业用地倒挂问题需要综
合考虑政府政策、市场机制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调整工业
用地供给结构。
政府可以对工业用地的供给进行严格管控,避免过
度开发和建设。
同时,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吸引企业入驻,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
其次,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和市场化手段,优化工业用地
资源配置。
政府可以鼓励闲置工业用地的流转和再开发利用,推动
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土地租赁、转让等方式,激发土地资源的活力,促进工业用地的合理利用。
另外,可以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规划管理和监管力度,防止过度
建设和浪费。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用地行为监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
政策,避免盲目扩张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此外,可以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产业转移等方式,优化工业
用地布局。
政府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产业向城市周边地区和农村转移,减少城市工业用地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综上所述,解决工业用地倒挂问题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手段和规划管理等多方面措施,促进工业用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借鉴上海经验缓解淮安工业用地紧张的对策建议
借鉴上海经验缓解淮安工业用地紧张的对策建议淮安作为江苏省重要北部中心城市,为贯彻落实“跨越赶超”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亟需思考如何实施工业产业用地精细化管理,实现工业强市和高质量发展。
纵览国内产业用地效益发展的成效,上海是工业产业用地良好的先行示范者,上海经验是产业用地精细化管理的先行者。
新时期对土地资源利用提出精细科学管理的要求,要通过发挥土地资源要素优势助推制造产业发展的效能,立足精细化的思路升级土地管理服务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上海实行高效利用土地的具体措施(1)提高用地“效度”实施工业用地开发强度下限控制,鼓励工业用地混合利用。
2013年以来,上海率先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出了“五量控制”的土地利用基本战略。
经过多年的实践,上海的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率稳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达到了新的水平。
上海首先实现了工业用地的优质利用。
在建设用地增量空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大力进行工业发展驱动升级,并对工业项目的开发强度进行行业需求验证,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应大于等于2.0,研发用地应大于2.0,采用特殊工艺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优化用地“模式”推行工业产业“标准地”使用模式,实施差别化、可循环的产业用地供应方案,实现地价标准管理,完善出让年期弹性和自动续期政策。
(3)推进存量“增长”鼓励原有工业项目转型升级,支持现有工业用地集聚扩改,坚持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快速退出,提高其他工业用地在一次性工业用地中的混合比例,实行多用途混合利用。
在单用途工业用地内,其他工业用地和生活配套设施可建比例提高到地上建筑总数的30%,生活配套设施用于零售、餐饮、宿舍的比例不超过地上建筑总量的15%。
具备出让条件的工业用地,应当明确行业标准化准入信息,并通过市场提前发布。
在意向用地人申请确认后,直接进入土地交易环节,实现“项目及其他场所”向“土地及其他项目”的转化。
根据工业发展需要,通过“龙头工业项目”挂牌、长期租赁、先租后租等多种渠道保障工业用地供应。
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规模及价格特征分析
2023-11-08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范围与方法•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规模分析•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价格特征分析•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01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用地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该地区的工业用地供应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用地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趋势,而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更是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且近年来该地区的工业用地出让规模及价格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研究目的分析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的规模及价格特征,为该地区的工业用地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用地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有关该地区工业用地的投资价值和风险评估的依据。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建议,以促进该地区的工业用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02研究范围与方法地域范围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
时间范围历年出让工业用地数据,以2010年至2022年为主。
研究范围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统计数据、学术论文等,了解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的政策变化、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
图表展示使用图表形式展示分析结果,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以便直观地呈现数据变化和分布情况。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出让工业用地的规模、价格、区域分布等指标,并对比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差异。
综合分析结合文献资料、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的结果,对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规模及价格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方法03长三角地区历年出让工业用地规模分析历年出让工业用地规模概况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规模有所下降,总面积为797.3平方公里。
2019年规模略有回升,总面积为839.3平方公里。
2018年规模持续下降,总面积为789.6平方公里。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效率评价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用地效率评价
冯长春;刘思君;李荣威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用地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普遍偏低,且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低,大城市高、小城市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高、传统工矿城市低的分布规律;2.我国城市工业用地效率低的最主要表现是工业企业利润较低,其次是资金投入的利用不足,再次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投入冗余;3.我国多数城市处于工业用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且城市规模等级越低,规模效率递增城市所占比例越大。
【总页数】5页(P45-49)
【作者】冯长春;刘思君;李荣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调查资料 [J], 王琪延;罗栋
2.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J], 柯斌武
3.基于S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以我国中部地区地级市为例 [J], 蒋海舲
4.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我国首个地级城市超级计算中心启用 [J], 无
5.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J], 赵丹丹;胡业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奇帆谈工业产出强度
黄奇帆:将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产出强度2009年08月14日09:33:56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日报讯(记者郭晓静)昨天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1268号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上表示,为集约利用土地,我市将提高工业园区土地产出强度,分别将主城、渝西地区、渝东南和库区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出强度调整为100亿元、70亿元和40亿元。
土地产出强度是指工业园区单位面积土地产生的工业销售产值。
此前,我市对土地产出强度的规定是:主城园区每平方公里产出80亿元,渝西地区50亿元,渝东南和库区30亿元。
黄奇帆要求,今后,我市工业园区产出强度将分别提高至100亿元、70亿元和40亿元,只有符合此标准的工业项目才能进入相应的园区,此外,要严格按照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主次顺序安排用地指标,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度。
在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王光济提出的《办好特色工业园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建议》(第1268号提案)被列为市政协重点提案。
该提案指出:2003年以来,我市工业园区虽发展迅速,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然存在运行机制不够成熟、用地指标不足、招商引资存在过度竞争现象等问题。
为此,市经信委专门成立了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主动与市国土房管局、市地税局、市发改委、市建委等协办单位沟通,共同办理并答复了王光济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
黄奇帆说,办好工业园区是重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的需要,2000年重庆工业销售产值只有1000多亿元,当时的园区销售产值只有100多亿元,占比10%,到2012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要实现16000亿元,其中工业园区要聚集11000亿元销售产值,占比达到70%,因此,工业园区的销售产值增幅必须一直保持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幅。
除提高土地产出强度外,黄奇帆还要求我市相关部门和区县,在工业园区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园区管委会或开发公司要做好各种基础工作和发展规划等。
工业园区亩产低研究报告
工业园区亩产低研究报告工业园区的亩产水平是衡量园区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亩产低意味着园区的生产效率低下,对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就工业园区亩产低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原因分析1.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业园区的亩产低往往与基础设施不完善有关。
缺乏优质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会限制园区内企业的生产能力,阻碍其发展。
2.技术水平滞后:一些工业园区在技术水平方面滞后于时代发展,无法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
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无法提升,导致亩产水平低下。
3.人才短缺:人才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一些园区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导致亩产水平低下。
4.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工业园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环境污染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可能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抵制,进一步制约了园区的发展。
二、解决方案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2.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工业园区应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推动企业更新换代,提升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政府和园区管理者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奖励政策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4.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业园区应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5.加强园区规划和管理:政府和园区管理者应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合理布局企业和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促使其遵守环保和生产安全规定。
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建设工业及相关用途的土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资源。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用地的利用状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业用地的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与建议。
一、工业用地的总体情况当前,工业用地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在城市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工业用地的总面积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工业用地的布局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一些地区工业用地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着严重的供给不足。
其次,工业用地利用率不高,存在空置和闲置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工业用地的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和解决。
二、工业用地的利用现状分析1.工业用地的布局不均衡在我国各地区,工业用地的布局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工业用地过剩,导致部分工业园区存在闲置和空置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而一些欠发达地区或农村地区则面临着工业用地供给不足的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工业用地的规划和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2.工业用地的利用率不高工业用地的利用率是评价其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并不高。
很多工业园区存在用地空置的现象,部分企业也存在着低效用地的情况。
造成工业用地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规划和建设不合理,导致部分用地无法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问题,一些企业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用地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加强工业用地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利用效率。
3.工业用地污染问题工业用地的污染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由于工业生产的特殊性,一些工业用地的土壤、水源等受到污染,给周边环境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治理工业用地的污染问题,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工业用地布局不均衡的问题针对工业用地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加强工业用地的规划与布局。
关于加大工业用地供应提高用地效能的建议 提案
《关于加大工业用地供应提高用地效能的建议提案》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工业用地的供应与合理利用,则直接关系到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整个工业领域的良性运转。
然而,当前我国工业用地供应及用地效能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特提出以下关于加大工业用地供应提高用地效能的建议。
一、当前工业用地供应及用地效能存在的问题(一)工业用地供应不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现实中,部分地区存在工业用地供应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尤为突出。
这导致许多优质工业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影响了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二)用地结构不合理部分地区的工业用地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用地比重较大,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用地相对较少;另工业用地中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三)用地审批流程繁琐工业用地的审批流程往往较为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审批周期较长。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影响了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
(四)土地利用监管不到位一些地方对工业用地的利用监管不够严格,存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建设等问题。
部分企业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二、加大工业用地供应提高用地效能的建议(一)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布局政府应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规划与管理,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业用地的布局和规模。
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优化工业用地的空间结构,引导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提高土地的集聚效应和利用效率。
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
工业用地解决措施
工业用地解决措施1. 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然而,工业用地的有限性导致了该资源的紧张和不均衡分布。
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工业用地资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工业用地解决措施的相关内容。
2. 增加土地供应量为解决工业用地紧缺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地供应量。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 增加工业用地规划政府可以针对未来工业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规划。
通过评估工业用地的需求和供应情况,合理划定工业用地的发展范围和分布,保证工业用地的合理配置。
2.2 持续推进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指对已有工业用地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通过对工业用地进行规划和布局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3 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工业用地的开发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开发。
通过公开招标、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促进工业用地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3. 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除了增加土地供应量,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也是解决工业用地紧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提高利用效率的措施:3.1 工业园区建设政府可以建设多个工业园区,为企业提供统一的场地和基础设施,提高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
工业园区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产业集聚效应,促进相同或相关产业集中发展。
3.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针对已有的工业用地,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
合理划分土地用途和功能分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果。
3.3 推进绿色工业发展推动工业向绿色化发展是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4. 加强监管和保护为确保工业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需要加强相关的监管和保护工作。
以下是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4.1 强化土地管理加强对工业用地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
加大对违规占用工业用地的处罚力度,保护工业用地资源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土地开发强度综合评价研究
发强度LA则以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表示。 (3) 土地压力指数
为了进一步测度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压力,构建了土地开发压力指数,用 来比较分析各地区农用地保护的压力。压力分成两种:一种是基于建设用地和 农用地纯经济产出的压力指数(记为ELDP); —种是基于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 和农用地的经济、生态效益的压力指数(记为ECLDP):
(1) 土地开发均衡度评价
土地开发均衡度以土地供给能力和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指标,通过衡量二 者强弱关系判断全国土地开发均衡和失衡状态 。从用地效率和规模角度考虑,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LD)采用土地开发广度(LB)、人口容量指数(PE)、经济密 度指数(EC)和环境压力指数(EV)表征,从承载角度考虑,土地供给能力(LS ) 采用人均耕地(PA)、资源保障指数(RS)和生态安全指数(ES)表征。表2为具
二、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区域概况
2009—2017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和人均GDP同时增长了 2倍 多,GDP总量从348517.7亿元增加到820754.3亿元,人均GDP从26180元增
144
土地经济研究(14) 2020(2)
加到了 59201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从9.63 : 45.96 : 44.41调整为7.57 : 40.54 : 51.89,支柱产业由第二产业变化为第三产业。同时城镇化水平也大大 提升,城镇化率从48.34%提高到58.62%。
shiminqi0824@ 163. com。 通讯作者:陈逸(1977-),女,江苏江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E-mail: yichen@。
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和贡献度
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和贡献度区分一类、二类、三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和贡献度工业用地对于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工业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类管理,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能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在中国,工业用地根据其产业属性和发展潜力被划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本文将从经济效益和贡献度两个角度,对这些分类进行深入剖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1. 一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一类工业用地往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些产业通常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利润率等特点。
因此,一类工业用地对于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明显的。
一类工业用地往往集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的成长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吸引和财政收入提升等效益。
2. 二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二类工业用地主要承担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其经济效益相对一类工业用地来说稍显低下。
二类工业用地往往以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这些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值和就业能力。
因此,二类工业用地作为制造业基地,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产业链的完善和供应链的形成等方面。
3. 三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三类工业用地往往用于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传统工业行业或资源开发类产业。
这些行业往往面临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虽然三类工业用地的经济效益不高,但其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度仍然不能忽视,因为这些工业用地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二类工业用地的压力,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二、贡献度分析1. 一类工业用地的贡献度一类工业用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创新力和引领性。
一类工业用地的存在,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高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还促进了金融、科研、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非常显著。
2. 二类工业用地的贡献度二类工业用地主要承担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浅析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
浅析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作者:屠华中沈明方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2年第5期平湖市国土资源局屠华中沈明方平湖市是一个土地资源小市,全市陆域面积仅537平方公里,201 1年实现生产总值3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财政总收入64亿元。
行政区域内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二个省级开发区,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一个嘉兴市级开发区,建设用地需求量巨大。
但是,由于我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历史上是一个重点商品粮基地,耕地保有任务艰巨。
随着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进,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今年既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主动采取保增长、抓投入、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依然旺盛。
在国家力保耕地红线的大政策背景下,土地管理在做好“保增长、保红线”任务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使用效益。
本文浅析了几点对策,供探讨。
一、当前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我市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面临新的严峻形势,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两难局面”异常突出。
(一)用地空间越来越紧,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当前也包括今后几年,我市将依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必然持续旺盛,每年需新增4000至4500亩建设用地才能满足发展需要,但我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现状,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规划空间和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从新一轮规划下达给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看,截至201 1年底,实际执行已超过70%,今后九年直接用于工业平台和城镇建设的空间只有1 2万亩,年均用地不到1500亩,仅为“十一五”期间的年均供地27%,所以预计今后几年我市每年的用地指标不会超过1500亩,缺口约3000亩左右。
相反我市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达20 2万亩,超过规划末期约束指标近4万亩,需要在规划期内通过建设用地复垦来压缩建设用地总规模。
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的典型案例
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的典型案例《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的典型案例》嘿,你知道吗?在工业发展的浪潮中,工业用地的效率那可真是个关键事儿,就像一个棋盘上的关键棋子,走错一步,那可是满盘皆输呢。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那些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的牛轰轰的案例。
就说咱们隔壁城市的那个大工厂吧。
老板老王那也是头疼了好久,那一大片工业用地,原本就像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光占着地,产出效益却少得可怜。
全厂上下都唉声叹气的,感觉像是在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黑胡同里打转。
这时候呢,厂里来了个年轻的规划师小李。
他一看这情况,好家伙,马上就有了主意。
小李主张把工厂里一些分散的、功能单一的小车间拆了重新规划。
你能想象以前那些小车间就像一盘散沙似的,没个章法吗?就好比一支没有指挥的军队,各自为政。
小李对老板老王说:“这就不行啊,咱得让每一寸土地都像上了发条一样,精准高效地运转。
”于是,他们把相似功能的车间合并在一起,还留出了大片的公共空间。
这公共空间可不是摆设哦,既可以用来放置大型的设备,又像是给整个工厂注入了一阵新鲜空气,运输设备的卡车进出也方便多了。
还有那个南方的电子厂。
厂长老张和员工们原本就像一群在混乱市场里东撞西碰的小鹿,找不到方向。
那时候的用地布局混乱得不得了,库存货物堆得到处都是,好像这厂子里在举办一个凌乱货物的展览。
无意间,老张听了一场关于工业用地效率提升的讲座,就像突然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似的。
他回去后就大刀阔斧地开始改革。
把仓库重新整理,采用了一种立体式的仓储方式。
这可不得了,之前感觉小气得很的仓库空间,一下变得像魔术师的箱子一样,怎么装都装不满。
员工们走在厂里,再也不会像在迷宫里似的找不到北了,物流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也跟着降了下来。
你说,为啥人家就能把这工业用地给盘活了呢?其实啊,就在于敢想敢做,就像在荆棘丛里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样。
你要是还在守着你那老一套,觉得工业用地效率什么的都无所谓,那不是眼睁睁地看着钱从指缝溜走吗?这就好比你守着一颗永远不开窍的脑袋,那可不行啊。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工业用地供应差别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梧政发〔2017〕25号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工业用地供应差别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正文:----------------------------------------------------------------------------------------------------------------------------------------------------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工业用地供应差别化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梧政发〔2017〕25号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我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经体〔2014〕2957号)、《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方案》(桂政办发〔2016〕122号)、《〈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土地政策实施细则》(桂国土资发〔2016〕9号)和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的《梧州市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梧政发〔2015〕37 号)的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工业用地差别化供地方式在坚持和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基础上,对工业用地的供地方式和供地年限实行差别化管理,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行业特点、地块产权等,推进出让、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不同方式供地,丰富供应方式,增强供给弹性,满足产业发展差异化、多样化的用地需求。
(一)出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
严格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依法不属于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范围的工业用地,可按照规定办理协议出让。
在坚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工业用地的特点,综合考虑工业项目产业政策、环保标准、产业布局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出让方式。
(二)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
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效能亟待提升
工业园区土地使用效能亟待提升施建刚;刘金灿【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38-40)【作者】施建刚;刘金灿【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工业园区(简称园区)土地资本化过程中,地方政府既面临首度资本化阶段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也面临再度资本化阶段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困境。
笔者在大量实地调研、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我国园区土地的产权制度、首度资本化的运行机理、再度资本化的实现机制以及园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改进等土地运营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致力于探寻我国园区土地资本化的运行规律,探求提升土地资本化经营效益的发展路径,从而为促进我国园区土地资本化经营效益的改善、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1.呈现低成本快速扩张态势我国城市工业园区土地资本化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刻意营造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坚持以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
为了遏制城市工业用地的压价竞争、实现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土资源部要求城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市场化方式出让,并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时必须执行的最低价格标准,但依然无法改变工业用地出让价格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的局面。
统计数据表明:2002-2012年,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实际平均住宅用地价格上涨2.39倍,而工业用地价格仅上涨0.09倍,与此同时,工业用地数量从2002年的5768.9平方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8712.4平方公里。
城市工业用地的市场化出让并没有改变土地低成本快速扩张的态势,国有土地资产的市场价值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2.利用效率较低面对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一些企业提供夸大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圈地运动”,实际却多年圈而不建、占而不用。
此外,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也助长了一些企业多用地、用好地现象,致使许多企业的用地水平远未能达到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指标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部: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差距近万倍
来源:四川成都浩旺集团杂志
52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2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5.25%;68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3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9.94%,开发区节地挖潜仍有较大空间。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作为节约集约用地的先导区和示范区,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益显著,投入产出创新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继续大幅降低土地消耗强度。
为此,国土资源部正深入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地政策,以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
步入2013年,进一步节约集约用地还有很大潜力。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2012年度)》,对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开展了第三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2434.00平方公里,占可建设面积的71.37%。
国土资源部要求编制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细化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引导产业用地紧凑布局、集约发展。
同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定差别化政策。
341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比2008年提高了20.55% 此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象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重点考察开发区批复四至范围内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参与本次评价的国家级开发区共341个,批复四至范围内土地总面积3546.47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建设用地面积的1%。
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超70%。
截至2011年底,341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8万亿元,2011年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15.32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叶剑平教授表示,这表明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不断突显,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和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价结果显示,开发区闲置土地处置率为89.93%,比2010年提高了10.29个百分点,闲置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到12984.94万元/公顷,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为26668.11万元/公顷。
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比2008、2010年分别提高了20.55%、3.36%,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比2008、2010年分别提高了53.00%、19.87%。
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相对较高,土地利用监管和市场化供应情况良好,总体状况较为集约。
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最高达24亿元/公顷,最低仅26万元/公顷
评价结果显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用地效益最好,高新类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最高,经济类开发区土地管理绩效最佳。
经济类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产出为10398.61万元/公顷,高新类开发区为15598.93万元/公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工业用地产出达20417.93万元/公顷,是经济类开发区的2倍,用地效益最好。
从地区看,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分别为8358.23万元/公顷、8529.99万元/公顷;东北地区略高,为9445.56万元/公
顷,东部地区最高,为15837.11万元/公顷。
东部地区开发区发展成熟,用地效益最好;中部地区开发强度大,用地效益尚未充分显现;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有待提升。
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用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开发区批复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空间不足。
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有23个开发区的土地已全部开发供应完毕。
二是,个别开发区产业用地比例偏低,偏离了发展定位。
三是,部分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不理想,节约集约用地还有很大提升潜力。
341个国家级开发区中,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最高达36820.36万元/公顷,最低仅206.26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最高达249099.64万元/公顷,最低仅26.20万元/公顷。
52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2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5.25%;68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3000万元/公顷以下,占总数的19.94%,开发区节地挖潜仍有较大空间。
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地差别化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
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土资源部要求研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价、供地差别化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在开发区集聚,推动开发区的升级转型。
研究制定差别化管理政策,强化分类指导,对资源紧缺、土地市场竞争强的开发区,积极探索分期供地、租赁供
地。
积极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引导无特殊工艺要求的企业通过租赁或购买标准厂房的方式进行生产。
对土地利用效率低、发展状况差的开发区,予以通报整改、降级、核减面积或撤销,引导开发区合理珍惜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开发区长远、健康发展。